从财报数据看拼多多困境与棋局:营收增速滑坡利润砍半,股价应声下跌超10%,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危机信号?解读其“预期管理”与小米“炸裂财报”的冰火两重天。
5 月 30
拼多多与Temu的故事 2025年Q1财报, PDD, Temu, 不分红, 不及预期, 不回购, 业绩, 业绩分析, 中国互联网企业, 京东, 人效比, 仅退款政策调整, 以旧换新, 低端消费, 关税大战影响, 内容电商, 出海成本, 利润下滑, 千亿补贴, 半托管模式, 商业模式转型, 国家补贴, 增长放缓, 小包裹免税取消, 小米财报对比, 市场竞争, 市场预期, 战略聚焦, 投资分析, 抖音电商, 拼多多, 未来展望, 本地仓, 海外扩张, 消费趋势, 物流体系, 现金储备, 电商行业, 电商补贴, 管理效率, 老范讲故事, 股价暴跌, 股市评论, 营销费用, 财报, 财报解读, 财报调节, 财经观察, 阿里巴巴, 预期管理, 风险预警 从财报数据看拼多多困境与棋局:营收增速滑坡利润砍半,股价应声下跌超10%,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危机信号?解读其“预期管理”与小米“炸裂财报”的冰火两重天。已关闭评论
拼多多财报不及预期,是不是不行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拼多多2025年Q1的财报不及预期,并没有出现下滑。人家营收956.722亿人民币,还增长了10%。但是,对于一个像拼多多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增长10%就属于将将及格。因为互联网企业是要求保证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率的,10%就属于将将及格嘛。
2024年第四季度,也就是上一个季度的增长率是24.4%,到2025年一季度就光剩10%了,这个叫明显放缓,涨不上去了。
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低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他的一季度营收应该是1,016亿元人民币,结果他只做了956.722亿。他呢也没亏钱,人家还盈利呢,利润147.4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47%,就是他的利润没有增长了,已经在下降了,而且下降的非常非常多,算砍半了,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78.8亿元。
所以他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增长不及预期,利润不及预期,而且是利润负增长。那么肯定股市是要有表示的,市场要震惊一下。
小米也5月27号发的财报,今天大家看看各种的社交媒体,都在讲小米财报,很少有人去说拼多多财报,都一天发的财报。小米呢叫炸裂财报,那个数据好的一塌糊涂。但是拼多多的财报呢,就属于叫吓人的财报,完全没法看了。
这个财报呢叫大幅偏离预期。小米的财报跟拼多多的财报都是大幅偏离预期。不是说谁都可以做预期,说老范今儿您做个预期,我反正也不要面子。人家那个真正做预期的,这些都是投行,大投行,人家是要脸的,那很难接受这种大幅偏离预期的事情。
小米这种大幅高于预期,这个呢这些做预期的公司还是挺开心的,你比我看好的还要更厉害一些哦,大家都很有面子,皆大欢喜。如果是大幅低于预期的话,那就要有人出来背锅了,绝对不能说这些铁口直断的做预期的人算错了,一定是你们这帮做企业的人胡搞了。
所以呢股市就要反馈一下,盘前暴跌20%,盘后继续低迷,最后收盘跌了13%,这个是非常巨大的一个跌幅,2,000多亿市值就突然不见了。而且是放量下跌,什么叫放量下跌?就是平时交易量是多少,昨天发了财报以后,交易量是平时的3倍,然后咵的一下就下去了,这大量人跑路了。
补一句,小米同日发的炸裂财报,在我录节目的时候,下午还没开盘呢,过了半天已经涨了6.5%了。当你有这种特别炸裂财报,大幅高于预期的时候,股市也是有反馈的,只是方向不一样。
那咱们说回拼多多,盈利不见了。
你把钱哪花了?人家讲了说我们单季度营销费用激增43%,达到了334亿元。等于我花钱去做营销了,这个也是可以去讲得通了。那什么叫花钱做营销呢?是不是花钱买量?我花钱到谷歌、Facebook去投放去了。海外确实是这样,他干了很多的这种花钱买量的事情。
国内呢,主要就是发补贴。你商家在我这卖东西,我就要发补贴。现在百亿补贴这词都俗了,没法说了,谁还好意思讲?在我们做游戏设计的时候呢,有一个术语,实际上是个贬义词,叫什么叫数值崩塌。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一开始砍你一下,你掉一点血,我挣一个经验值。等到后边我到1,000级的时候,我砍你一下,掉1,000万经验值,然后你掉100万点血。这个就叫数值崩塌了,就数值大到你已经没法感知了。
而且在这个整个游戏开发的过程中,这个游戏的怪物长得都差不多,游戏怪物的攻击方式也差不多,你的攻击方式也差不多。除了那数在变,其他啥都没变。现在大家发补贴这事呢,也发生了数值崩塌。所以现在拼多多玩的已经不是百亿补贴了,人家玩的叫千亿补贴。国内的利润就必然会下滑,你发补贴发的多了嘛。
而且现在叫停了仅退款,它的利润会进一步下滑。前面我讲过仅退款这个事情,确实带来了很多对社会很负面的影响,但是他确实管理成本很低。我可以用最小的管理成本,达到一个相对来说可控的品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感到非常的痛苦,所以最后被叫停了。这个对于他来说,也是对利润产生影响的。
但是仅退款其实并不是在一季度叫停的。1月1号到3月31号,Q1发财报的这个期间,仅退款只是作为一个热点大家在讨论,并没有真正的去叫停。这是在二季度叫停的。那么国外他的投入肯定是上升了,Temu也在快速的拓展全球市场。原来Temu的销售额美国占100%,现在美国占15%,85%在外边。
那你在全世界,你想把这85%的销售额做出来,怎么做出来?那就老老实实的去买量。虽然我们说欧洲市场、美洲的其他市场、中东市场、东南亚市场都会受美国市场的辐射,就是美国市场上大家有什么样的APP,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大家很喜欢,其他的市场会照着学。但是你该买流量还是得买。那谷歌、Meta、苹果就属于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这种。他多出这个几百亿的成本来,肯定里边有相当一部分是被上面这几家公司挣走了。
海外呢,还在干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商业模式的转换。因为他要从全托管模式转向本地仓和半托管模式。原来都是说你把东西给我。
搁到我在国内的仓库里头,卖掉了以后,我就从国内直接往外发货了,走这个小件包裹。现在不允许了,要开始走这个本地仓。我要先把东西运到美国去,然后再在当地把它发出去。整个这一块的话,对于它的交付系统、履约系统的搭建,也是有一定的成本上升的。所以利润下降,价格上升,这个是必然的一个情况。全球的履约和交付设施和渠道的搭建,这个肯定是花钱了。
拼多多呢,算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里头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它虽然具备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某些特性,但是呢,另外一些特性它是没有的。比如说,拼多多是很少做投资跟并购的,他就是花有钱自己折腾。公司手里边现金和现金等价物1,872亿元人民币,他手里有这么多钱。但是呢,人家不惦记说我出去投资个什么项目,我去投个电影,我去买个团队。人家手里拿着钱干嘛?一心一意的买料,砍一刀,发补贴,自己卷自己内部的员工,自己卷自己内部的这些商家。卷完了以后我就给你们发补贴,他是这样的一个公司。所以他呢真的有钱,手里有现金。原来我们都讲小米是现金王,也就是1,000多一点。他这好,1,800多亿现金。
但是拼多多呢,也具备一些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本色,这玩意不能丢。什么本色?拼多多从上市以来,从来没有分过红,也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分钱的回购。我就是上股市来拿钱来了,只做提款,其他都不干。你像小米呢,也算是典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但是小米呢还是做过回购的,他呢会在股价特别低迷的时候,他认为这个股价已经严重的偏离了小米的市值的时候,会去做一些小规模的回购,每次回购个几十亿港币。但是一旦小米的股价涨上去了,马上就开始增发配售,几百亿几百亿的从里边抽水抽出来。但是你说我就咬紧了牙,手里有现金,我就不回购,这种你也是条汉子。所以在比狠这件事,拼多多比小米还狠。
那有人说拼多多是不是恶贯满盈了,说这事是不是就完事了,以后就不用再去讲他的事了?不会的。拼多多现在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第一个是低端消费确实是有问题。那你说是不是消费升级了?也不是。虽然这个低端消费确实遇到问题了,为什么说高一点的会好一点?因为京东的财报是很好看的,京东的整个的收益什么都非常好。拼多多就是低端的吧,京东要比它稍微高端一点点,但并没有发生消费升级。那你说为什么卖更贵东西的京东会比拼多多好呢?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消费基本上是靠以旧换新和国家补贴给补起来的。在以旧换新补贴和国补的基础上,一定是京东这种卖大件的。
他能够更占便宜。而拼多多的平均客单价是不到100块钱。那你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的话,你说我今天想换个电视,明天想换个空调,或者像我们家这种想换车的这种,那你跟这种平均客单价95块钱的拼多多有什么关系?没有。所以他便宜没太占着,虽然他也在那天天喊我千亿补贴了,我这也有国补哎。但是呢,大家买这种东西还是喜欢去京东。
阿里跟京东现在呢,一边在去吃国补,另外一边呢也在努力的侵袭低价区,就是在抄拼多多的老巢,准备跟拼多多赤膊大战。另外,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内容电商也在开疆拓土。而且内容电商因为算是全新领域吗,现在增长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国内的消费虽然有各种国补和商家补贴之类的东西在里头,但是呢依然不太拉的起来。所以这是拼多多真正遇到的比较难的事情。
商家也快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前边商家内卷做这仅退款,所以商家也是怨声载道。那怎么办呢?补贴呗。多发一些补贴。这也是拼多多在开财报会的时候给出的解释,就是我钱就花这了。补贴多发一些下去呢,也有利于拼多多逐步的去实现高端化,把客单价稍微拉起来一点点。因为拿补贴拿的多了,我就可以卖贵一些的东西。因为越贵的东西,特别是一些标准品,比如说iPhone这样的东西,它的利润是很透明的。所以一定要靠发补贴,才能把这些标准品的商家拉回来。所以拼多多算是有的放矢吧,好钢还是使在刀刃上了。
大环境不好,拼多多已经算是算做的不错的了。前面我们讲过,拼多多是国内各互联网公司里头管理效率最高的,而且战略最聚焦。什么意思?他不投资不并购嘛,而且人效比极高,因为他人少。他比京东阿里抖音人都少多了。你在这么小的团队下挣这么多钱,所以他人效比非常非常高。当然了你说这个,是不是就不用太担心了呢?不能这么讲。
拼多多这一次的财报呢,仅仅只是个开始。什么意思?你管理效率再高,你也没法弥补社会消费的崩塌。高端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有的。而且大家算算日子,Q1的财报最痛苦的日子还没来呢。4月份关税大战才开始,4月2号川大统领才把Excel表格做的对等关税这个表发出来,4月9号才开始对中国进行实施,5月2号才停止的小包裹免税。而且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取消小包裹免费。然后四五月份才正式叫停了仅退款。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在一季度财报里所没有的。
二季度一定这个数据会比一度更难看。不可能说把这些东西都叠加上以后,二季度的数据突然变好了。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仅仅是个开始。
那你说拼多多彻底完蛋了?这个事呢,也不能这么想。那为什么呢?你说这个里外里话全都被你老范一人说了。因为我是在上市公司里边做过,虽然没有做过财务,但是我做投资总监,跟财务、跟财报这些部门都是打交道的。所以我是知道一件事:财报这个东西是做出来的,不是说我的财务数据是什么样,就直接如实的给你反映出来。
你想,1月1号到1月31号之间的财务数据,你到1月31号截止了,有个十几天,你就可以把财务数据都收集全了。像原来我那种公司,还投了大量的项目,还并购了大量的项目。我在那一年能投50多个项目,并购其中一半。那你说我得收多少财报上来?我写所有的投资合同的时候,里头都有一条,就是说你到每个季度结束了以后,15天必须得把你财报给我。因为我要把这些财报交给我的财务,然后他们再去决定如何处理这些财报,是要合并到我们的财报里去,还是说不需要放在里头,还是说需要去披露一些重大的风险。他们要去做后边的功课,但是我只负责前面收集数据。
对于像拼多多这种不怎么投资,也不怎么并购的公司来说,他可能用不了15天,就可以把数据搜集全了。那么你想,他5月27号发财报,中间这段时间干嘛去了?这一个多月都干嘛去了?难道就真的是会计在那吭哧吭哧的算算数吗?会计人家也是拿着很高的薪水的,没有这么笨。大家在干嘛?在开会,开很多的会,在讨论战略,在讨论说我这个财报到底要怎么做。而且都做完了以后,你还要有很多人去签字。财务审计公司还要去审计,要有人在审计报告上签字。他的CFO,他的CEO,整个团队都要去看,看完了要去签字。这中间还要改,这个才是财报真正产生的过程。
所以呢,我们看到一份财报,甭管好看和难看,我们不应该去想说:“这个财报怎么这么难看?”或者“这个财报怎么那么好看?”那你说我们应该想什么呢?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他们做了一份这么难看的财报出来?为什么他们要去做一份这么好看的财报出来?这个才是要去想的问题。要比正常我们看到这个财报,要多想一步,这个才是站到一个正确的角度。
那你说这个财报真的是可以随便做吗?不是,但是还是有空间的。有一些收入,有些成本,在什么时间点以什么样的形式计入,还是有一定的灵活性的。但是呢,并不是说你可以随便记。即使把这些灵活性都用光了,你说我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或者说麻袋片绣花,底子实在太差了,绣不出来了怎么办呢?也没问题,你还可以画饼嘛,说:“哎,我不用担心,我未来会变得更好的。”
我现在花钱去做研发了,虽然亏损,但是未来一片美好。其实你看很多亏损的这些上市公司,他们就靠画饼接着往前走,股价继续高歌猛进没有问题。那你说如果饼也画不出来怎么办呢?饼也画不出来,或者说画了饼没人信了,没问题,你还可以承诺回购跟分红来维持价值。你像苹果就这么干的,每年拼命的回购。腾讯也是每年拼命的回购,阿里和京东都是在努力的回购,因为实在是维持不住了。小米也是到股价低的不行的时候,他就去回购,这个事也是可以干的。
那我们再看看拼多多。拼多多拿出来这样的一份大大低于预期的这个财报出来,打了所有预测机构的脸。你高于预期,大家还是皆大欢喜的;极大低于预期就是打人脸了。然后告诉大家日子确实难过,内忧外患,以后可能更难过。手里握了一大堆现金,1,800亿现金,不分红,我也不给你去回购。我最近没有这种打算,未来一段时间都没有这种打算。那你说他干嘛呢?他一定是有目的的,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去想的事。
那反过来看你说小米,为什么出了一份这么炸裂的财报呢?3月29号车祸之后,股价已经跌了25%了。现在马上要发新车,这可是雷军亲口说的,最后一次创业,必须把股价拉起来,要不然没法看。所以一定要发这个炸裂财报,而且发完了以后,股价就开始往上涨。虽然现在还没有涨回最高点去,但是已经比较接近了。这个都是有目的的,所以为什么做这份财报,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
最后总结一下,拼多多到底在干嘛?这个叫预期回调,他在干这样的一个事情。下个季度的实际运营数据一定会更糟糕。大家注意,我说的是实际运营数据,不是财报哦。在实际运营数据很难看的情况下,如果将各个投行、高盛这帮人的预期拉下来,他们在做的拼多多的预期就会比原来的这种极度乐观的预期要低很多。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在财报上做一些调整,就会好看一些。你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往下做了,你得往上做一点,让最终的结果贴近或者稍稍的超出一点点预期。这个是拼多多现在在干的活。
要不然的话,在最艰难的时候,比如说二季度关税也开始了,小额包裹免税也停了,仅退款也叫停了,国内的消费还在继续崩塌之中,国外通货膨胀还在继续上升,其实消费也没有特别旺盛。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如果是这些投行给你做了一个你完全无法实现的预期的话,那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事是要塌房的,这事是不行的。所以呢,拼多多现在干的活叫准备渡劫。大家都先打好预防针,后边我再稍微的涂个脂抹个粉,大家就看着差不多就可以了。
拼多多的特性大家千万不要忘记:管理效率高,人效比高。战略集中,手里有钱,比谁都狠,这是他真正的特性。
以前看武侠小说或者仙侠小说,苗疆这些蛊毒的大夫,他们养这个有毒的蛊虫的时候,就是让这些蛊虫相互吞食嘛,最后剩下那个叫蛊王,最毒最狠的那个。拼多多很有可能就是最后剩下的那个狠角色。
所以,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故事:拼多多发了一份不及预期的财报,股价暴跌,到底他在干嘛?
好,这个故事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