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网络女皇”玛丽·米克尔最新AI预言全解析:2030年AGI将如何重塑工作与生活,以及中美AI竞赛下的基础设施与人才战略。
6 月 04
AIGC, 互联网商业故事 2025AI预测, 2030年AGI, AGI, AI, AI与就业, AI个性化推荐, AI内容生成, AI原生代, AI商业模式, AI基础设施, AI开发者生态, AI智能助手, AI知识获取, AI算力, AI编程开发, AI行业变革, AI趋势报告, ChatGPT, OpenAI, YouTube解读, 中美AI竞争, 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女王, 人工智能, 十大AI应用, 开源AI, 投资参考, 报告解读, 未来预测, 玛丽·米克尔, 科技评论, 科技趋势, 老范讲故事, 行业分析, 行业圣经, 趋势分析, 通用人工智能 震撼!“网络女皇”玛丽·米克尔最新AI预言全解析:2030年AGI将如何重塑工作与生活,以及中美AI竞赛下的基础设施与人才战略。已关闭评论
互联网女王每年发布的、被全行业当圣经一样解读的趋势报告,时隔6年再次发布。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互联网女王的互联网每年一度的趋势报告再次发布了。这位互联网女王呢,她叫玛丽·米克尔。1995年开始,她每年发布一份互联网趋势报告,到2019年疫情前发了最后一份。前面应该是发了20多份吧。隔了五六年以后,2025年的5月30号,她再次发出了最新的报告。
这份报告叫《人工智能趋势报告》,340页的PPT。他这个趋势报告每年都是一份,基本上都有300多页。形式呢全都是PPT,每一页都是图表,没有那么多字,大量的是各种各样的趋势图。它是通过行业数据,就是一些已经发生的数据。它很少说我去预测这个数据,也有,但是它会标的很清楚,哪部分是预测的,哪部分是已经发生的。
他收集很多已经发生的数据了以后,去判定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一些趋势。互联网行业都会认真的去解读,判定风口,并且尝试让这些预言成真。没有哪个人说你预言这个,我一定要跟你反着干。没有人找这不痛快的。有的时候不一定是预言有多准,而是大家看到预言了,就努力的冲上去,朝着预言能够实现的方向去奔赴了。实际上是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那么今年的报告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呢?300多页充满了数据、图表的PPT,看起来肯定是很累的啦。幸亏现在有AI可以帮忙解读。AI是读了原文,而且也读了各家的解读,并进行了总结。我稍微的去阅读了一下,阅读了Gemini Deep Research的,也阅读了OpenAI深度研究的,跟大家稍微的总结一下他讲了什么。
第一,AI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了用户、资本和各种认可。这个确确实实是一个奇迹,一夜成名。ChatGPT上来几天上亿用户,这个从来没有过。实际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每一次的革命浪潮来的时候,都是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席卷用户的。AI依然具备这个特性。原来互联网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速度,移动互联网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速度,AI达到了。
免费加订阅的方式,商业变现上可能会有些跟不上。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么大的用户量?一开始都是免费,后面我们再做增值服务。甭管是订阅还是收TOKEN费,都是用这样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最后到底能不能挣到钱,他也表示担忧。所以现在OpenAI的估值还是有一些风险的。实在是不太挣钱,而且估值太高了。3,000亿美金了,你一年的收入才120亿美金,你PS也没有这么算的呀。
PS就是你的收入跟你的市估值,或者市值之间的比例。这个有点太悬殊了,女王陛下对此表示了担忧。
然后讲到了中美双雄的斗争。美国他建议应该放宽签证,留下更多的留学生,这样才能够胜利。而且他讲到了AI基础设施建设的争夺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未来谁拥有更多的AI技术设施,谁有更多的算力,谁可以产生更多的TOKEN,谁可能就会在未来,就像现在掌握石油一样,掌握世界的命脉。这个是他提出的一个预测,我觉得这一点跟黄仁勋,跟很多业界的预测是相一致的。
他讲到了说范式正在改变。什么范式在改变?就是原来AI主要是进行补全的,而现在是到了整个行业开始逐步重构的时候了。很多的行业都需要用AI整个去改变。其实互联网就改变了很多的行业,没有什么行业加互联网,永远是互联网加行业。移动互联网也是如此的,AI也是这样。你说我原来的行业做得好好的,我加上AI可以干什么?别想这事,你要想AI上来以后,会怎么重塑你整个的行业。你要抱着原来那个东西必死无疑。
然后讲到了劳动力和就业。他说呢,AI不会消灭工作,但是会重塑工作模式。原来这些工作肯定就都没有了,以后的所有工作都会跟AI配合去工作。如果你没有学会跟AI一起配合工作,那可能是会被淘汰的。但是呢,他觉得这是一个过程,他并不认为这个事情马上就会发生。
AI正在打破屏幕,走向物理世界。这个实际上讲的是巨深智能正在走来。说以前的AI都是在屏幕里头,虚拟世界里头,我们通过一个对话框跟他聊天。而现在,大量的可以直接影响物理世界的AI,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而且他还预测了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就是原生AI住民即将诞生。这个所谓原生住民这件事,是很早以前我们发明的一个词。你比如说有叫互联网原生著民的,没有接触过PC软件。在原来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摸过电脑,进到这个PC上以后就只会用浏览器,所有PC里其他软件不会使,这个就是互联网原住民。还有移动互联网原住民,就这人连电脑都没见过,上来第一个智能设备是手机,每天举起手机来,使用各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这个互联网到底怎么回事,PC到底是怎么回事,浏览器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这个就属于叫做移动互联网原住民。
他说现在呢,还有26亿人是没有上过网的。这些人可能在非洲、在南美、在东南亚、在中东,在这些地方。他们可能一上来就直接接触AI了,前面那些东西他就直接略过了,不用接触PC,不用接触软件,不用接触浏览器,不用接触手机。
也没有APP,你上来了以后就是AI助手直接面对你。这些人就会成为叫AI原住民。他说现在大量的印度人在撑起OpenAI的用户量,OpenAI里边最大量的用户是来自于印度,因为他们确实人多。即使是DeepSeek以及其他的一些AI的平台,印度也都能排到用户的前三。未来他认为这一块还是可以产生巨大效益的。
他提到了一个时间点,你光预测不讲时间点,这会儿不是耍流氓吗?他提了个时间点,他讲到的是2030年,说AGI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了。他认为在10个方向上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第一个是问答和知识获取,说AI将成为默认的知识接口。这个对于谷歌这些做搜索的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了。原来我们要获取各种知识是需要靠搜索的,谷歌通过搜索来挣其赚我们的广告费,以后这个就要发生改变了。
下一个就是写作内容生成,AI将撰写各类文本。我们现在还在纠结说谁的论文、谁的文档里头有多少AI率,我们还要去查AI率。说可能很快这个事情就不用再查了,大家就都需要用AI去写了。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我们还去查过,说你这个画儿是不是计算机生成的,但是现在你说没有计算机,谁去给你画画去?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改变了。未来就全都是这玩意儿写,特别是一些格式化的文档,一些重复性的文档就直接由AI生成了,人可能只负责检查就完了。
编码与开发,说AI能够根据自然语言要求编写应用程序和网站。到2030年可能会变得非常成熟,现在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工监督,而到那个时候,可能真的是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了,可能能实现这些东西。
然后是会议记录和事务跟进,AI将在商务和办公场景担任智能秘书的这种角色。以后我们可能几个人开会商量一个事儿,商量完了以后就由AI出所有的会议纪要。AI记着谁答应什么事了,谁要做什么,自动的去调整我们的日历安排,或者是各种的行程安排,来监督每一个事情最终的落实。这个听起来还是蛮有用处的。
然后是收发邮件和信息过滤,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信息爆炸,大量的信息我们是看不过来的。所以未来AI会扮演助手的角色,充当邮箱管家。我们收到大量邮件以后,AI自动的去过滤这个是广告,那个可能比较有用,这是个账单,哪件事情是真的找你的。你问他说你给我做个总结,我最近收到哪些邮件,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有些什么样的事情我一定要看一眼。这个就跟以前的皇上的御书房似的,下边上来折子他先看,看完了以后说这不太重要,扔了吧。
这个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再往后就是复杂内容的解读,AI将扮演通俗的解释者。这个我已经用上了,当然未来可能它会做得更好一些。你像我现在还需要借助四个AI助手,去对这个文章进行了解读以后,自己再进行了思考和再总结,才能给大家讲这故事。以后可能就是:一个AI助手一次给我搞定,让我觉得很满意。我也希望这一天快一点到来。
再往后是个性化内容和服务推荐,AI将大规模自动个性化各种服务。其实我们现在的各种推荐引擎后边也都是AI。在这一块可能会由现在新的AI大模型,把整个推荐算法再一次的去革命掉。这个我觉得也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因为这一块是可以真正挣到钱的。你一旦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了,相当于是掌控了流量,也掌控了交易,就可以多出一些在订阅之外的收入出来。可能整个AI行业里头要想破局,找到真正的盈利点,还要在这里去思考。
然后是教练和习惯培养,AI将成为你的私人教练和督导。比如说我现在要低糖饮食,或者是轻断食什么,这些东西都可以由AI来去负责。有些人已经做出类似这样的半成品来了:你给他一个实物,拿手机一照相,告诉你说这是个什么东西,含多少糖、含多少能量、含多少其他东西,吃了以后应该如何去健身,或者说今天你吃了这个,晚上就可以少吃一点了。他现在已经有一些半成品,这一块彻底把它做成成品,我觉得会有很大的机会的。
然后是实施决策和导航,AI将在现实中为你提供情景化的决策支持。在这一块可能以后汽车这儿,就会有很多新的变现途径出来:我到底应该从这走还是从那走?不是简单的坐车要到达一个什么地方,而是在坐车的过程中,可能我要决定去什么地方吃饭,我还要去看什么样的风景。这些都会有新的现金流产生。
最后是模拟人类般的交流与记忆,说AI对话将更加拟人,具备长期的记忆。现在虽然OpenAI也好,Claude或者是Gemini也好,都在向这个方向走,但是离真正能够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位女王陛下认为,2030年所有这些基本上都可以实现了。
那么女王到底何许人也?咱们讲了这么半天,这个人叫玛丽·米克尔,1959年9月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波特兰市,一个钢铁行业商人家庭,现年66岁,终身未婚。那我也通过AI去查了一下,他前面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终身未婚,因为实在是太喜欢投资、太喜欢金融、太喜欢技术了,没有时间出去社交,是一位把一生都献给事业的可敬女士。1981年,他以心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印第安纳州迪保大学。
1986年,他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MBA学位,主修金融。1982年本科学位拿到以后,加入了美林证券做股票经纪人。1986年,他拿到了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MBA学位以后,加入了所罗门兄弟,担任科技行业分析师,开始专注于新兴互联网领域。我们管这个领域叫TMT,它就是TMT里头的女王。
1991年,他加入了摩根士丹利,主导科技股研究,逐步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分析师之一。1995年,他主导了Netscape的上市,也就是网景的上市是他主导的。后面就逐年开始去发布互联网趋势报告了。1998年12月,《巴顿周刊》以封面故事形式将米克尔称为“网络女皇”(Queen of the Net),盛赞她几乎主宰了科技股的发行和股价涨跌。“网络女皇”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女王陛下的预言到底准不准呢?根据一些不太完全的统计,他讲的东西大概70%是准确的,但是肯定没有完全准确,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是哪一部分准确,哪一部分不准确。你还是要靠时间来筛选。他通过过往的真实发生的业务数据来预测未来,这就是金融人才的一些天赋。当然了,也翻过车。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时候,他努力推荐的很多股票最终都破产了。最后,女王陛下也不得不出来道歉,说:“实在对不起,我坑了大家。”这个事情也发生过。
女王陛下看趋势还是非常准确的。有些人就总结出来说,将女王的预言正负24个月,准确率会极大提升。什么意思?就是他预测2030年要发生什么事了,往前倒24个月,再往后倒24个月,基本上他讲的话就是在这四年之间会发生。有可能2028年就发生了,也有可能到2032年才发生,会有一些时间上的偏差。
2019年,女王的预测是远程医疗会在3-5年以后大爆发。这是当年他预测失败的一个案例。结果2020年疫情就爆发了,远程医疗这个事情一步到位了,直接就实现了。因为太多的人没有办法到现场去看病,很多的地方需要进行封锁,直接就远程医疗了。他原来想着还要3-5年,这个就叫人算不如天算。
大的趋势预测基本上还是可以参考的,但是如果以女王的预测为基础,进行精准的网络操作,就稍微有些危险了。有的时候,女王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预测,可能要换一种方式来解读,才可以真正理解他在说什么。
举一个例子吧,比如说2014年,他曾经预测社交电视将极大的提升广告效果,而且还提出了一个什么东西——用户使用时长会极大的影响广告预算。你这个媒体能够非常长的时间占用用户的使用时长。
那么,广告预算就会极大的向你这边来进行倾斜。很多人就认为,前面社交电视提升广告效果从来就没发生过,这个算是打脸了。而且,用户使用时长影响广告预算投放这个事情也受到广泛的批评,认为其过度简化了媒体价值的评估,忽略了不同平台广告效果的差异、用户参与质量,以及媒体策划中复杂的主观因素。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这是2014年提出来的。2015年年初,我投资了musically,也就是现在的TikTok。你们真的认为女王说错了吗?没有。他所讲的社交电视,其实是社交视频平台、社交视频广告,广告的效果极大提升。而TikTok作为一个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一小时的平台,现在在碾压其他所有的平台,一点都没说错。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女王最新的预言呢?从趋势上理解,肯定又是一篇极大利好。方向指明了,咱们去干吧。一篇预言肯定是各自去解读,每一个人说我都要解读一下。有些人说我是做算力的,有些人说我是做SARS的,还有一些人说我是做电商的。
从我这儿的解读是解读到什么?开发者支持异常重要。他在很多页PPT里头都写到了,说你现在想要去赢得AI战争的未来,一定要去重视开发者知识。他讲到几个:
第一个叫复利效应。复利就是我们去存钱的这个复利。每个开发者用AI都能够让自己的产出提速,再把产出转化为新的AI应用或插件,网络效应叠加,行业进步呈指数加速。这是一个。
第二个是平台护城河。说历史上Windows、安卓、iOS是怎么赢的呢?就是因为有庞大的第三方开发者生态。AI平台也是一样,最开放、文档最全、API最友好的模型和云厂商会先站住心智,再拉大数据和算力投入的边界回报。你说我这有这么多数据,有这么多的算力,如果你没有一大堆开发者就是扯淡。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是创新扩散。说AI是通用技术,但是创新总发生在垂直场景。把底层模型包装成易插拔的SDK、agent框架,才能让医疗、工业、游戏等行业的工程师快速落地,释放长尾需求。
他对所有这些AI平台提出来,说你们一定要去支持开发者。他对平台也提出了一些很具体的建议:
第一个是要降低门槛儿,降低TOKEN的价格。这个从DeepSeek出来以后,大家都做得很好。
第二个要有丰富的势力、文档、工具链和活跃的社区。这就是我的本行,做开发者关系的,说这个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开源,开放权重。你们还是要努力的推开源模型,像DeepSeek也好,千问也好。
就在努力做这件事情,然后给政策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放宽顶尖人才和留学生签证,避免人才出走。我估计赶上川普这事,他就没戏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怎么来看这些事情呢?我自己是做开发者关系社区、服务出身的,所以肯定对于像投资孵化呀,对于开源社区呀,非常非常感兴趣的。即使不能回归产业,从女王的预言中,这个方向也还是大有可为的。作为自媒体,也会有很多我熟悉的话题,可以给大家分享。当然,如果能够回归产业,我还是依然可以发光发热的。
最后总结一下,互联网女王再次发出了预告。大部分的预测放宽一些时限,通常还是可以实现的。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节奏正在回归,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我们都这么激动的来去讲这件事情?因为前面20多年,他在每年的发预告的时候,就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候。中间这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影响,因为其他的一些地缘政治影响,整个的互联网行业并没有得到特别高速的发展。现在它又回来了,我们希望整个的行业能够在它的预告节奏中,继续恢复高速生长,这个才是真正让人激动的东西。
好,这一期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