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厨隋波与MCN机构的“分手”大戏看门道:网红如何慧眼识MCN,机构如何避免养虎为患?深度解析个人IP打造、内容变现与未来小团队协作模式的成功关键。

从大厨隋波与MCN机构的“分手”大戏看门道:网红如何慧眼识MCN,机构如何避免养虎为患?深度解析个人IP打造、内容变现与未来小团队协作模式的成功关键。已关闭评论

大厨隋波原来那个MCN机构,他到底是不是傻呢?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大厨隋波的故事。这又是一次MCN机构和个人网红之间的撕逼。这次呢,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位国宴大厨的弟子,名字呢叫隋波。他呢主要拍一些做菜和探店的视频。合作了两年,合同到期了不再续签,拉着原来的助理小李重新开号,快速涨粉百万。

原来的MCN机构呢,就开始出来作妖,指责隋波违约,说你违反了敬业条款。我们签的不是劳动合同,我们签的是经济合同,相当于是经纪人跟演员之间签的这种合同。如果你结束了合约,你至少三年之内不能做原来这个事情。还出来讲说:“哎呀,隋波你就是个素人,原来也没工作,还出去打一些零工,完完全全是我给你包装出来的嘛。如果没有我们百万的投入的话,哪有今天你隋波呢?现在你一下就出去单干去了,非常没有契约精神。”

还有呢,就是将隋波前面拍摄视频的未剪辑版本直接扔出来了。那个意思就是说:“你看隋波也就没有什么能力嘛,他讲话也经常磕磕巴巴的,也讲不明白,也讲不对。后边还有人不停不停的在那题词,应该说这个还是应该说那个,说完了以后再照着说一次,说错了以后再接着题词。但是你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生被我们包装出来了。你今天就突然就不认我了,一点都没有感恩,一点都没有契约精神。”

当然结果也是必然的了。在MCN机构欺压个人网红的时候,MCN机构永远是错的,而且越描越黑。上来讲说隋波你没工作,出去打零工,我们生生给你包装出来了。这不扯淡吗?你在街上那么多打零工的,你咋不去随便拎一个人回来包装呢?所以这种话就不应该乱说。然后说隋波跟我们之间的这个协议,我们本来是想续签的,但是呢,因为隋波涨价,要求的收益实在太高了,我们没法满足,所以就没有续签。那你原来到底是怎么给的?隋波到底要多少?你把这事说一说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肯定MCN机构是做错了。但是如果大家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呢,就白听我的节目了。像我这种节目里头,一般会讲一些这个里边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以及呢我们应该怎么把它做对。这个是我们真正要去探讨的。

在讲这个事之前呢,我们先要稍微回顾一下隋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没有工作,出去打零工的人呢?隋波出生于安徽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也没有上过正式的厨师学校。18岁的时候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在餐馆里边当学徒,白天干活,晚上偷偷学习,泡图书馆看视频。

现在呢,就是没有什么说不传之秘。各种的学习资料都很多,但为什么成才的人还是那么少呢?就是你得有心,你愿意吃这个苦,你愿意学这个东西才能成才。你要说我不愿意学,喂到你嘴里逼着你学,你还是成不了才。

隋波就是一个有心人吧。他呢是边工作边考证,最后是上着班,就把这个特级厨师证给考下来了。2005年,隋波去中国烹饪协会参加了国宴大师郑秀生授课的培训。三年后,正式拜入郑秀生门下,开始了烹饪知识的钻研之旅。大家注意到这呢,就算是已经进入到师徒传承阶段了,不再是原来上厨师学校。这个是正式拜师的,算是一个正式的弟子。

那郑秀生又是什么人呢?这是真的国宴大厨。隋波叫国宴大厨的弟子。郑秀生是50年的北京饭店行政总厨。你像我们这些北京人,说北京有哪些最好的饭店,那一定是北京饭店排头一号。他能够在北京饭店当50年的行政总厨,这个就属于中国整个做饭这件事上总瓢把子。郑秀生参加过周恩来总理宴请外宾的国宴制作,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厨,算是一位淮扬菜大师。

那么隋波的个人有什么样的成就呢?他是希尔顿洲际酒店的行政总厨。2018年央视厨王争霸赛,凭借淮扬菜手艺得的总冠军,而且还得了中华金厨奖、全国餐饮技能大赛金奖等权威奖项,并且被录入了中国名厨大典。是这样的一个人,绝不是一个找不着工作,在那打零工的人。

那为什么MCN机构会讲这个话呢?因为2022年签约的时候,是隋波的师傅郑秀生病危。隋波呢从希尔顿酒店辞职,回北京尽孝来了。所以这段时间他确实是没有工作。他呢在签约MCN机构之前呢,也参加过一些新媒体活动,比如参加一些美食节目的录制,也稍微有一些在自媒体上的名声。而且呢隋波是从2004年开始,就在多家职业学校担任客座讲师,培养了数百名厨师弟子。这个隋波还是能说的。

那你说就这样的一个人,MCN机构为什么到今天了,还要死咬着隋波不放呢?因为MCN机构你放的越多的料出来,只能是越描越黑。所以我们的标题是MCN机构真的傻吗?其实也不傻,因为MCN机构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畸形的商业模式。为什么畸形呢?因为它的孵化成功率非常非常低。那么应对这种极低的孵化成功率,怎么办?他就要广种薄收,要孵化非常非常多的人。

虽然隋波找了一个不是那么靠谱的小机构,大机构其实也干这种事。他找了这个机构做了两年三年,除了隋波这一个账号之外,再也没有做出过任何一个成功账号出来。那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需要靠一个人。

养活整个公司和平台的运转,这个肯定会变得非常畸形。而且呢,在MCN机构里头,孵化成功了以后,单飞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

原来也有MCN机构找到我,上来就说:“我给你签8年吧。”我觉得隋波的MCN机构还算是比较有良心的,就跟他签了两三年就完事了。当时我就问他:“我说咱啥都没有呢,咋就8年呢?”人家告诉我说:“你万一火了呢?万一火了以后你就出去自己干了,那我前面投入不就全都没有了吗?”这个就完全没法讲,道理是跟他们讲不通的。

如果这个MCN机构不咬住隋波的话,那后边的队伍就没法带了。虽然他其他的账号都没有孵化成功,但是也还是有一大堆账号在孵化着呢。而且隋波的账号也给他留下来,原来这个账号叫“隋汴”——汴梁的汴,隋朝的隋,是这样的一个账号。这个账号也还有几百万的关注,他还要靠这玩意变现,还想看看有没有机会翻盘呢。

如果这个事就松嘴了,隋波你出去开号,没事就这样了,那我剩下这帮人怎么活呀?剩下这个人稍微做得好一点,就要重新跟我谈条件了。这个没法整,队伍不好带了。所以他们现在必须要咬住。

而且还有一点是什么呢?就是在中国,这种MCN机构或者说这种自媒体的收益是比较差的,挣钱挣得很少。国内的媒体收益应该是在国外做YouTube的可能十几分之一这样的一个水平。所以呢,孵化几个号养不活大家,只能是用极其苛刻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人。

比如说我收了8万的广告费,分给隋波500,剩下的79,500还要去处理其他的这种费用。而接商单这种事呢,又是有一单没一单,就是你没法说每天都有。而且也不是说所有商单都合适,有些商单上来以后,隋波说:“我不想接。”有些商单接了以后会掉粉,跌了以后大家就不爱看了,这个也不行。

而且隋波,你按道理说出来探店,就应该有钱吧?而且是真的国宴大厨的徒弟来给你探店,那这种应该是给钱。但是隋波的风格呢还比较怪,他呢是对小店比较宽容,20块钱的盒饭,做的虽然差一点,但是有可取之处。对于那种真正的高档大饭店,他是很严苛的,说:“你这都已经人均几百了,真的是国宴级大饭店了,你做成这样的,稍微有点不太讲究。”他是这样的一个风格。

所以呢,大家也比较喜欢看他。你如果上来以后,大饭店就是好,小饭店你就做成这样,这个就没人爱看了。隋波等于一直是这样的一个人设。但毛病也在这了,怎么了?小饭店出不起钱,大饭店人家愿意出钱。甚至大饭店可能上来你把他骂一顿,说:“我给您钱,您别播了行不行?我们就愿意出个封口费。”这事成不成?

他们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他这个风格呢,也确实变现稍微麻烦一点。而且这种账号呢,还会不断的被平台数据PUA。

很多人都会讲,像隋波这样的一个大厨,原来希尔顿的行政总厨,那肯定也是很有钱的。绝对不是说这个真正做饭大师,行政总厨是一个管理岗位。那么要求什么呢?一个月30条,要求他日更。更了一段时间,实在更不动了,改成什么呢?一个月16条,也就是双日更。

那你说这个MCN机构疯了吧?MCN机构才没疯呢。这个数是怎么来的?就是平台给的压力。你像我,前几天生病了,大概停更了几天,马上数据就不行了。它就是这样的。你双日更,保证你的数据还OK。如果你说真的像李子柒那样,我俩月更一条,那个就必须在内容上做非常精细的深耕细作,否则根本就没法弄。

平台是靠推荐系统干活的。那推荐系统说你过了俩月再回来,你是谁?我应该给你推给什么样的人?我不认识你。他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一边抱怨很累,一边还要坚持日更?这样的话,平台就脸熟:“哎,我认识这哥们。这个哥们的节目推给这些人,他们是愿意看的。”虽然比较难出圈吧,因为这个是按照标准的方式去推送的嘛。但是呢,你的基本播放量是有保证的。

你一旦是低于双日更,或者我们管它叫周双更、周三更这样的水平,你就走到这个推荐系统的另外一端去了。所以这个MCN机构也好,下边这些个人网红也好,都会被平台不断的去PUA。

那你说隋波,你干脆直播带货吧,你还做个菜是吧?你干脆做这个什么隋波严选,或者叫国宴大厨严选,行不行?千万别觉得这个钱好挣。虽然直播带货很挣钱,但是前期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现在他的MCN机构,也就是有几个商务能出去接接商单。你以后的话,真的要去做这个严选,你就需要压货,需要仓储物流,需要各种的商品的。比如说你要去验证他的资质,需要去实地考察,需要这个非常麻烦的。前期的成本,不是一般的MCN机构能够承担得起的。

而且呢,玩这个东西的经营风险是巨大的。现在多少人直播带货翻车了?原因也很简单:“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不翻车的品基本上没利润,有利润的品比较容易翻车。比如说像疯狂小杨哥带货那个香港月饼这种,就是他有利润吗?那就比较容易翻。而且现在呢,因为极度内卷,即使是翻车的产品,利润也不是很高,还在这打价格战呢。

直播带货呢,基本上是一个叫“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的生意。那么MCN的成本到底是怎么算的呢?投入百万孵化他到底有没有?或者说收了8万块钱的广告费。

分了隋波500,到底亏心不亏心?是不是真的说我去投流了?我们一买流量,隋波就从素人变网红了,是不是这么回事?

第一,这个百万投入呢,是可以进行量化的。虽然现在这个MCN机构拿不出这个表格来,但是呢,你真找个会计去给他掰扯掰扯,绝对有。投流呢,其实是这所有的这些成本里头,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为什么呀?因为像这些流量公司,投流都属于是确定性投入。这个怎么讲?就是我投一点钱进去,看看有没有响动。如果有响动,我再往大了投。所有投流都是可以在多少天之内能把钱挣回来的,这个才去投流呢。没有人说不知道未来怎么回事,我去投流去。但你说我把这个投流过程中的所有投入都算上,最后给他掰扯掰扯,也能算出来几十万。

这剩下的呢,你比如说一堆商务人员为你服务。商务人员的薪水算不算?他们相应的社保、房租,你都得算进去。你还有助理,还有财务、法务、HR的一个平台,成本你都得摊进去吧?七摊八摊,这个在这待了几年,给你算个100万,真的不算多。咱们讲了百万孵化这个事呢,是能讲得通的。但是你说8万广告费,分人隋波500,这个事是不是有点太黑心了呢?也不是。MCN机构真正大的成本,是超高的孵化失败率。我孵化了100个人,就成了隋波一个。那咱就好好把这隋波养好了,不就行了吗?不是这样的。你把这100个失败的干掉,还需要再整100个回来,再去孵化。再失败,你可能就是孵化失败了200个人了,可能还是隋波一个人。养他是这样的一种流水生意。所以呢,他的失败率非常非常高,这个是成本大头。

另外呢,就是这个摊子的成本,一些固定成本。刚才我们讲了,财务、法务、HR、商务、文案、剪辑,还有各种助理。这些人都是每个月要交薪水,要交社保,还要租办公室,再加上各种器材。这个也是挺大一摊子人。隋波跟他的助理小李,两个人四处去拍视频,也就俩人。但是整个公司有好几十口子人呢,这些人你都得在这人吃马嚼的,你是要算钱的。

而且呢,MCN机构的成本,除了这个摊子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是内耗。这个我们待会再去讲,什么叫内耗成本。

咱们最后总结一下,隋波故事给大家的启示是什么?第一个叫如何选择培育对象。其实选中隋波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这各行各业里头,牛人名人多去了。你看中国名厨有专门的名厨榜,你顺着名厨榜捋呗,你有的是机会可以把这些人找到。所以这块还是有很多的素材的,或者叫素人有很多。但是呢,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的。

你像我在这说,我也是说了三四年,才能说成现在这个样子。一开始的视频也是可费劲了,我这个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改进的。所以真正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是不多的。好多人说:“哎呀,这事是要我我也行。”哪怕说您原来是大领导,经常当着好多人那讲话,当你面对一个摄像头的时候再去讲话,不是那么回事了哈。这个是需要练习的。

而且到底谁成谁不成,这个事呢,在你没有真的上去试之前,谁也不知道。但是呢,一般人上来以后会有一个适应期,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特别是对着一个手机也好,摄像机也好去说话,这个还是需要去克服的。

所以对于隋波这个案例来说呢,隋波有名声有号召力,这个事是选择这个网红的第一步。再往后呢,最好有一点点自媒体经验。你要说完全没跟这圈子打过交道呢,你跟这些人沟通起来也会很痛苦的。隋波呢是参加过老饭骨的这个节目的,已经算是一只脚入了圈的人,这块还是更好一点。

再加上呢,隋波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呢,已经算是还不错的。你要想他隋波是一个行政总厨,行政总厨是一个管理岗位,而且还给这么多人上课,从2004年就四处去上课。所以呢,他是有口头表达能力,他是一个很能聊天的人。

而且找呢,要稍微找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这个就跟我们以前做投资是一样的,你要找这个完全不靠谱的人呢,因为毕竟你要给钱嘛,这个还是不行的。你想隋波是可以辞去工作,给老师尽忠守孝的一个人,所以还是要找这个稍微靠点谱的人。隋波即使离开了,也没有说中间就跑,还是等了合同到期之后,协商无果才分手的。所以就是应该找什么样人回来孵化,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第二点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培养网红,特别是这种在某些行业里头有一定名声的网红,或者我们叫老板网红。这个案例呢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这个一刀不剪的视频呢,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就是先跟大V商量一个大概,跟人讲讲这个大概怎么回事。讲完了以后呢,出一个文案的提纲。因为你真给他提词器,让他照着念也念不了,所以你给他一些提纲,一些要点。

再往后呢就是拍摄。拍摄的过程中他要能突突突讲,你就让他讲。哪一块你发现你写了要点,他没讲到了,你就停下来提示一下,说:“你这块没讲到,你再讲一下;那块没讲到,你再讲一下。”反复再重复几遍也就过去了。等拿到一个这样的视频以后呢,后边去剪,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视频。

真正能够一刀不剪直接出视频的,不是一般人,这个还是需要训练的。你像我的视频也是这样,你们看到的视频都是经过剪辑的,我也里头也说错话。

说错话,怎么办?再说一遍呗。我太太就会把前面说错那遍直接剪掉。直播的时候呢,就经常说错会重复。所以你们有时候看我直播,跟看我平时剪辑的视频,感受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告诉我们道理是什么呢?就是个人大V如果你要单飞,一定要把原来的助理带上。隋波离开的时候,是把他原来那个写文案、跟着他四处拍摄、给他提词那个助理叫小李,一起带着走的。这个小李呢,是熟悉圈层内的业内人士,合作还比较愉快。两年小李一直跟着他,也算是日久见人心吧。有小李跟着他一块进行选题,进行一些商务沟通,做这个文案,再加上事后的剪辑,他整个节目的质量保持是统一的。你不能说我出来了以后,发现做出来的东西跟原来不一样了,这是不行的。

而且呢,在现在跟MCN机构撕逼斗争的过程中,各种内幕人小李都知道。你说隋老师贪心,我就告诉你说,原来你们8万一条的广告,隋老师就分了500。这一扔出来,马上就反转了。有小李这样人跟着以后,隋波还是可以继续好好做下去的。

最后是什么呢?就是MCN机构要避免内耗。刚才我们讲了,MCN机构里头最大的成本是内耗。但是呢,没有讲这是怎么内耗的。在这儿讲,MCN机构干的活叫什么,叫孵化。但是呢,到底哪片云彩下雨,谁也不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呢,MCN机构本身的操作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能压就压住,压不住再说其他的方式。因为毕竟整个团队还要接着往前带,还有一堆没有孵化成功的网红,还看着榜样的力量呢。

真正MCN机构需要去检讨的是内耗的问题。和隋波的协作过程中,小李成为了单点,这个事是很危险的。就是你一旦跟一个大V去进行合作了,他的助理其实在整个的MCN机构里头,地位是非常低的,他要比这个大V的地位还低。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成为单点合作了以后的话,那两边传闲话呗,这个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或者说很容易就把机构与大V之间的信任耗干净,所以这个是有问题的。

当数据完全倾斜之后,为什么没有及时调整跟隋波的合作模式?什么叫数据完全倾斜?这个机构孵化了这么多网红,但是呢,整个机构靠隋波一人养着,这个就叫数据倾斜了。当你到这样的情况下,你就要想办法说跟隋老师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合作方式,是不是给他多派几个助理。

当续约出问题以后,为什么不能稍微灵活的方式去处理?你要求涨薪水还是要求涨分成?那我们能不能谈一谈,看看怎么能够在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基础上特事特办。因为毕竟整个机构靠他一人养嘛,你不能说你涨了以后其他人都怎么谈。

就不能讲这个话了。而且在干这一次这种谈判的时候呢,按照我以前的经验,大概率是里边的财务、法务、行政人员在里边折腾了一些事情。

当隋波取新号之后,为什么不能保持面子上不破,而是要出来做愚蠢的表演?这也是这个MCN机构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们要保持面子不破呢?隋波是个讲究人,他能够在老师病危的时候辞了工作去床前尽孝,那么他的人设也是这种讲究人的人设。20块钱的盒饭,我要稍微宽容一点;国宴的这种大餐厅,我要比较严苛一点。这是个讲究人的人设。这种人只要面子不破,相互之间总还是可以见面,相互可以帮忙的。

像我们以前做投资的时候,哪怕说这案子作废了,那我们要讲一句话叫“莫欺少年穷”。虽然隋波并不是少年,但是人以后还会起号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留一丝颜面,以后好见面嘛。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什么?“您出去吧,下次您再起号,或者再去创业的时候,我再接着投资。我们还希望您能做好。”场面话还是会说的嘛。稍微做起来一点,再给一点钱呗,也不是很多的事情。这不就又把这个关系续上了吗?哪怕未来咱们不是大股东,是个小股东,但是呢,依然可以说:“这是原来我们孵化过的项目。”这个脸还在这呢。现在等于就是脸不要了。

所以为什么讲到这说这是一个内耗呢?就是内部有一些与业务不直接相关的人,在处理隋波问题上面,做了很多的看起来很合理合规的这种操作,导致这个MCN机构看起来像一个傻瓜。

最终呢,讲一点,就是未来的商业模式可能就是小团队模式。两个人、三个人就出来干活。内耗解决的了就解决,咱们继续折腾;解决不了呢,就散摊子。不会像大平台那么复杂。你像真是几十个人的平台,这很多内耗呢,就会在这样的平台里边延续下去,然后把真正挣钱的人干掉。隋波这个MCN机构就干了这么个事情吧。

而且两三个人呢,本身费用也不高,你也不需要挣那么多钱,分工比较明确。岁数大点人呢,有经验,有招牌,有门路;年轻人比如说像小李这样人呢,就可以把一些新媒体、把这个周边的一些数据的事情给他搞定。大家就可以很好的合作。

而且未来的话,可能还会有一些人被……还会有一些人变成叫“全职子女”。找不到工作吗?回家,你不能叫啃老吧?就是说跟老年人一起去生活,做点事情。那全职子女就回来跟我们这些中老年人一起搭班,组成小团队干活呗。这也算是一种家族生意传承吧,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大的方向。

而且呢,以后有了AI和各种的数字化的社会支撑体系以后……

小团队会比这些大团队更有战斗力。比如说,我们靠抖音、靠TikTok,像我这样靠YouTube,就可以直接去挣钱了。

好,今天我们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