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就业难?北大硕士都找不到工作!羊毛月虽然调侃名校高学历找工作难翻车,但那些吐槽羊毛月的人,却是在借机抱怨经济形势恶化,找工作难。也许未来更多的年轻人,都要成为自由职业者,要去和羊毛月卷网红赛道。
12 月 04
中国故事, 网红的流量密码 2024就业形势, 关注名校就业压力, 博士城管现象, 博士失业, 博士生未来职业选择, 博士转型自由职业, 名校学生社会反映, 名校就业难, 名校毕业就业困境, 名校生就业低迷, 名校硕士零offer,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秋招, 学历与职业预期差距, 就业压力, 就业市场变迁, 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数据下滑问题, 找不到工作的硕士, 研究生就业两极化发展, 研究生工作选择, 研究生扩招影响, 研究生找工作, 研究生薪资期待, 研究生课程实用性问题, 硕士与本科就业对比, 硕士博士就业并非易事, 硕士实际技能差距, 硕士就业模式, 硕士就业问题, 硕士找不到工作原因, 硕士毕业生未来, 硕士生与自媒体, 硕士生求职经验, 硕士秋招困境, 硕士自媒体发展, 硕士零offer现象, 秋招数据分析, 网红就业, 网红羊毛月, 网红自媒体生存, 羊毛月争议评论, 羊毛月事件, 羊毛月网红翻车, 自媒体未来竞争, 自由职业与学历取舍, 自由职业发展趋势, 自由职业岗位多样性, 自由职业收入来源, 自由职业教育需求, 自由职业数字时代, 自由职业新趋势, 自由职业方向, 自由职业是出路吗, 自由职业网红选择, 自由职业者生活方式, 自由职业者课程规划, 自由职业规划, 自由职业选择实录, 高学历失业 毕业季就业难?北大硕士都找不到工作!羊毛月虽然调侃名校高学历找工作难翻车,但那些吐槽羊毛月的人,却是在借机抱怨经济形势恶化,找工作难。也许未来更多的年轻人,都要成为自由职业者,要去和羊毛月卷网红赛道。已关闭评论
今年的毕业生都找到工作了吗?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年底了大学生找工作的话题。
因为一个网红突然爆火,这个网红呢叫羊毛月。他去怼什么呢?名校毕业生找工作难吗?这个事情被很多人群起而攻之,导致呢这个人突然蹿红。其实原来也还算红吧,但是呢又重新蹿红了一把。当然,这一次穿红了以后,他掉粉掉得很厉害。
这个羊毛月呢,他讲了什么?他说这么难吗?找工作北大的博士、武大的硕士找不着工作。在抖音上说段子,或者在宿舍里边诉说自己面试经历,说着说着就哭了。没有人在意好吗?00后不是要整顿职场吗?怎么职场都进不去呢?最可怕的是大家找不着工作了,就都觉得当网红好,都想来卷我们。
他发了这样的一段话。他呢还表示自己刷抖音,10条有8条都是秋招零offer。有些人在招聘软件上跟HR对骂,或者放狠话,说进不了某公司,就号召全家都不用该公司的产品。他发了一些这样的牢骚出来,这个呢就明显是李佳琦当年的套路。继续有人要往前走。
李佳琦当年什么套路?说眉笔贵,眉笔从来没有涨过价呀,不要乱说,对不对?你觉得眉笔贵,是不是你自己工作不太努力,工资没有涨上去呢?这个事情当时也是翻车。现在羊毛月也翻了一把车啊,当然跟李佳琦比,羊毛月还是身段和位置差得比较远了。
羊毛月是个什么人呢?这也是我第一次去了解。他1996年出生,自己的名字呢叫杨月,一个男生。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8年保送到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以搞笑北大人的人设营造反差,其都市盲盒系列视频获得大量点赞,积累了超过800万的粉丝。还曾经参加选秀节目《少年之名》,被称为选秀史上学历最高的练习生,但初登舞台就被淘汰了。
他呢,这样的话题一定会被怼,然而他讲这个话的目的,可能也是为了被怼,只是没有想到怼完了以后,掉粉掉得这么厉害啊,可能已经掉了快10%的粉了,80多万已经不见了。很多的网友就说他说。
你这不是何不食肉糜吗?缺乏同情心,站在既得利益者的高地上,对努力求职的年轻人出言讽刺,指指点点,伤害了公众的尊严与情感。
有一位央财的女硕士也出来发了一个帖子,说每天上班在地铁上站立4个小时,回到租的老破小房子里,已经是晚上十一二点钟了。一年的收入却还不如羊毛月,当网红赚的一条广告费多。是我不努力吗?吃肉可以,别吧唧嘴行不行。
至于北大的在校生呢,嘲笑了羊毛月是中传的本科,说你不要老说你是北大的,你的本科不是北大的,你是中传的。而且你是以一种偏艺术生的这种身份保送到北大来的,不要老给北大的招牌挂身上。也是被人嘲笑了一顿。
这个话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突然火起来呢?现在叫秋招,秋招一般是9-12月份。那这个时候是干嘛呢?就是很多的单位会跟大学生或者是硕士生、博士生去签订意向协议。最后这半年呢,就让这孩子在自己的单位里头进行实习。
所以如果秋招拿不到offer的话,等到春招也就转过年来再去找工作,就找不到特别合适了。因为好的单位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这里去稍微的实习一下,相互的双向选择,双向奔赴一下。
现在秋招大量的人折戟沉沙,号称是投了大量的offer,各进行了很多的面试,可能有很多人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最后一个offer都没拿到。所以就是秋招零offer嘛。
2024年夏天毕业的学生到底有多少就业了呢?这个是我们需要去先给出的一个数据:青年失业率。后来我们就再也不提了,我们就不再去研究这个事情了。
2024年的一共是1,179万的毕业生,比去年增加21万。现在参加秋招的学生呢,其实是2025年夏天才毕业的学生,他们是1,222万,比今年还多出43万来。那么2024年的1,179万呢,其实已经有一些数据出来了。
首先看分布,12.58万是博士,105.07万是硕士,520.51万是本科,还有522.58万是专科。然后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显示。
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博士的就业率仅有3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还不要去说这些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率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是博士生、硕士生也就这么点了。
另外,有数据显示,某211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是43%,硕士研究生是37%,而博士生是19%。并不是说读的越高就业率就越高。 有的时候本科出来以后,没有那么高要求,他还可以就业。你硕士毕业了,工资是不是得8,000往上啊,反而没有地方去就业。特别是现在这个市场环境,非常非常的难。
所以前面我们去嘲笑说:“哎呀,清华北大的博士跑去当城管了。”不要嘲笑人家,那也算上岸了,对吧?那你说找不着工作去做自媒体,这事行不行呢?羊毛月,他到底是在嘲笑这些名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呢,还是在嘲笑一些其他的事情呢?
首先要注意,很多人在自媒体上晒自己找不到工作的这件事,它代表一定的社会现实。但是请大家也不要太认真。为什么?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对不对?所以,大家把这个自媒体上看到的东西都认为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现,这个就稍微幼稚了一些。
咱们比较一下两个话题,哪个更容易引起点击和传播吧。第一个,找到工作了,炫大厂、炫职位、炫环境、炫福利和公位,这个事情是不是会得到传播?是。但是呢,容易翻车。比如说前面那个中信建投的少爷,包括一些互联网大厂,字节的、百度的、京东的,这些人去晒说我的工位是什么样的,我吃什么样,我穿什么样,这个其实是比较容易翻车的。所以现在的所有大厂也好,或者相对比较好的单位也好,都要求学生说你不要干这个事。你进来偷偷的赚钱就可以了,吃肥肉就不要吧唧嘴了。
所以这种内容有一定传播力,但是现在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少了,因为大家都不想招人恨。就算是你这个学生愿意去炫,你后边那大厂还不愿意出这个名呢。
另外一类视频是什么呢?就是找不着工作,怼天怼地怼HR,这种肯定是可以大规模传播的,因为有这么多人没有地方去就业。而且就算是就业的这些人。
生活压力也很大,所以这种内容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传播。而且没有人去说:“哎,不能去写这个东西啊,不能去说这个事。”也没有人去制止他们,所以这种内容确实就会变得很多。
羊毛月说我翻了10条抖音,里头有8条都是秋招零offer,这个其实很现实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就是他自己可能也平时爱看这种东西。因为抖音后边是推荐算法嘛,我刷10条抖音里头,大概也会有那么一条半条是秋招零offer。但是呢,相对来说比较少,因为我自己看的这种东西我就直接划过了,我不爱看这个东西。羊毛月可能自己爱点啊,那他就看的稍微多一些。
那现在呢,还有很多的毕业生秋招零offer以后,不但是怼天怼地怼HR,还怼什么?怼其他毕业生。我昨天看了一个特别逗,说:“你们怎么可以降价呢?咱们都说好了吗?硕士毕业生要8000呢,怎么有人出来就说我6000也干呢?让人怎么干啊?”又出来怼这个呢。在这样的视频里头,只有反差才有流量啊。你说我是个普通本科的学生,出来找不着工作,这种视频有人看吗?没有人看的。
所以一定是北大的博士,或者哪个211的硕士,985的硕士,这些人出来找不着工作才有人看呢。一看说:“哦,原来你们这些读了这么好学校的人,读了硕士博士你也找不着工作哦。”我觉得我的内心得到了平静。而且在这个里头,硕士找不着工作的这个话题是最热的。为什么?因为本科太多了,找不着工作是应该的,大家已经不关注了。博士呢,又太少,而且离普通大众稍微有些远。
原来咱们都说这个性别三个啊,男的女的跟女博士,他就离普通大众已经太遥远了。你在这个里头说:“我一个博士生怎么怎么样了。”大家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但是你说硕士生找不着工作了,这个还是可以去研究一下的。为什么呢?因为硕士生现在数量将快速上升。而且硕士生其实是现在各个互联网大厂就业的主力军,他们已经不太招本科了,他们就主要招硕士。
当年为了应对年轻人就业难的方式是本科扩招。
当年还走访过宁波大红鹰学院啊。他们就是这种叫三类本科院校。他们当时跟我讲的是什么呢?说:“我知道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差,但是呢,如果学生不在我这来上学,他们就会进入社会。他在我这儿,至少我可以帮家长再看4年。”三类本科也是四年,保证这段时间里头呢,他虽然也翘课,但是他大块的时间还是在学校里头,有人看着的,他不会去学坏。
但是现在呢,本科生找不到工作了,咱们就开始搞研究生扩招。所以现在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这个话题才是最热的。而我呢,是看过一些国内的软件学院研究生的教材,以及他们的这种课程设置。说实话,那种课程更多的是一些实用型课程,并不是真的让你去做研究。按道理说,本科应该是去学一点基础知识,学一些实用技能,然后大家就可以去上班了。研究生呢,应该好好地去读一读论文,做点科研什么的,再去写一个大论文出来。
很多人讲说,硕士生第一个要学会的技能是读论文。但是呢,国内你是计算机系的硕士,还是软件学院的硕士,这是完完全全两个东西。计算机系的,你可能还是会去看看论文,做做研究,看一下前沿是什么样的东西。而这个软件学院的硕士,基本上就是学一些实用技能。他们的那种课程设置,还不如兄弟连那种短训班呢。兄弟连是国内非常非常有名的一套专门做外边网站设计的培训班,他们当时主要是PHP、Apache和MySQL这样的方式去搭建网站的。他们训练了很多的学生出来,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发现啊,你的简历里头有兄弟连的这个迹象,就直接pass掉,这个人就不要了。
但是现在很多的硕士,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兄弟连那个说的好呢。所以现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大家去吐槽硕士。那么羊毛月到底在吐槽什么事呢?第一个,名校毕业找工作确实难。他自己觉得他没那么难,你们怎么能这么难呢?这是一方面啊,更重要的其实不是这个。更重要的是什么呢?说不要以为自媒体这口饭就好吃,你们就上这来卷我们来。这个对于我来说呢。
其实也是有感受,因为我现在也是自媒体嘛。从今年的下半年开始,播放量逐渐下降,关注数也起不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太多的中文自媒体现在跑到YouTube上来做了,注意力被分散了。像我这种单枪匹马去做的人,肯定会被卷啊,这个也确实是需要出来抱怨一下的。
那么,毕业生为什么找不着工作?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啊?第一个原因,肯定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稳中向好,这个没什么好说的。第二个呢,国家其实也在想办法,但是没有想到点上去。国家想的什么呢?鼓励大学生去做家政服务,这个真的行吗?他学了一些很奇怪的课程以后,比如你学个自动化控制,然后你去做家政服务,别开玩笑了。除了自己家里头人雇他去做全职儿女之外,谁愿意雇这样的孩子回来做家政服务呢?
而且学生学的东西呢,跟市场也是很脱节的。中国的教材调整一直是非常滞后的。以我自己是做软件相关行业的经验来看,很多软件相关的课程至少是滞后了10年到20年的时间。你对于一个软件或者其他这种理工科来说,滞后这么久,你咋去就业?你根本没法整。机械没准还可以啊,但像电子自动化软件这个,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滞后这么多的课程去就业。
所以呢,在工科的院校里头,如果这个小孩自己一直在干活,还是有可能能够跟上实际的这种运作的。如果你说你没有怎么去干活的话,就是跟着老师去上课,考一个还不错的成绩,这种老实孩子,像高中一样上课的这些孩子,那他上完了以后真的是跟市场脱节非常非常远,很难跟上实际的应用。我那时候上学的时候就这样啊,但是我那个时候呢,相对来说计算机发展没有那么快,但现在这个计算机的发展真的是要比我那个时候快很多很多倍了啊。
那这个落后了非常难追,而且现在的市场本身也非常疯狂,不再需要一些低层的劳动者,也不再需要这种中层的管理干部。很多的公司在市场上也没有想明白应该如何降本增效。现在这种市场环境,再加上这些学习了10年20年前的技能的这些学生。
你说你咋匹配,根本就没法整。再往后呢,是企业提供的职位,跟毕业生的预期相差其实也是很大的。刚才讲为什么说本科生、大专生没准还找到一些工作,就是他可以进厂。但是进厂的这种工作呢,对于研究生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的。你一个月挣个三千块钱或者四千块钱,让他在工厂里面去打螺丝,那这种研究生就不干了。本科生甚至有很多人他也不愿意干。
那么学生的就业压力本身呢,你说大吧,也确实大,但是呢,有的家庭其实也没有那么大。什么意思呢?咱刚才不是还讲有全职儿女吗?你如果就业压力大的话,就属于是你如果不去就业,你就要饿死,或者说你就欠很多账,那这个事你就必须要去就业。哪怕就业环境再差,有一些比较低薪的、比较辛苦的工作,你还是要去干的。
但是有很多家庭说:“哎呀,上班也挺累的,算了,你就在家里头呃,跟我们一块享受天伦之乐吧。”这些六十后、七十后甚至八十后的父母呢,这还是有一点点积蓄,甚至还有一些收入,说:“算了,咱们就一起来,把日子过下去就完了啊,不要到社会上去受那个气。”这种呢,也是占一定的比例的。
还有一些情况呢,是很多学生啊,一直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追求什么,都是家长决定啊。那么这些学生呢,找工作就更难。昨天我看了一个211硕士的一个女生,录了个抖音视频,说:“我是没找着工作啊,原因很简单,我一直到硕士毕业都是家长安排好的,我也不知道我要想干嘛。该考的试我也都考了,成绩也都过关了,也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差。特别好就不上211了,人家上985了,对吧?”她211的硕士毕了业了,那现在呢,到了社会上去以后,当你在去面试的时候,问她:“说你为什么想要这份工作?”她说:“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想要这份工作。”再问:“你想在我们公司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想跟我们怎么一起去进步吗?”她也回答:“我也不知道。”还有好多这样的孩子,这个其实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中还是蛮常见的一种情况。这些孩子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那更是很难找到工作。其实在这一点上呢。
我当年跟这个也有点像啊。我当年找工作还是去找了,但是我那个时候运气比较好。是什么呢?95年大学毕业,大学生很少,非常稀缺的资源。所以呢,offer还是蛮多的。但是呢,我最后找到的工作呢,其实还是家里人安排啊,我爹给我找了个地方,然后就去上班去了。
上班的时候呢,当时也没想着说我就能在这干什么,当然也有一些想象了,但是呢,并没有那么切实际的这种想象。我呢,基本上也是从开始工作之后,才逐渐成长,从跳槽换工作开始,才逐渐找到真正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现在的学生呢,未必有我那个时候的这么多机会,可以去拿到offer,可以跳来跳去,甚至有猎头公司在不断的找你,这个现在肯定就会难很多了。
那最后我们来想一下,找不着工作了,做自由职业者这事行吗?这条路走得通吗?这个自媒体网红呢,其实只是自由职业者中的一种啊。这个现在确实也挺卷的,现在做什么都卷。你去跑滴滴,去送外卖,做网红啊,口播博主,像我这样的都挺卷的。我现在也是感受到压力了,播放量始终上不去,这个数据呢,还不断的在下滑,这个就是有压力。
那怎么办呢?大家要注意啊,作为自由职业者,除了做自媒体之外,其实有很多的出路啊,写小说,做各种的数字内容输出,这个事其实也算是一种自由职业者,算是跟网红擦边。虽然我们都是输出内容,只是我输出的是口播视频内容。你说你写个小说,这事也没问题。
昨天看了一个特别逗的,他叫什么呢?叫最白的乌鸦,好像是这样的一个笔名。这哥们呢,是挣的最多的一个助理检察官啊。他是通过了法考,考研应该是没考上,然后呢,通过了法考,考上了公务员,成为助理检察官了。但是这哥们是去年起点的黄金作家,一年挣了500万。他说我就喜欢写小说,从高中就写写到大学,然后呢,真正该搞的事情也没有太搞明白啊,但是法考考过了啊,考这个公务员也很轻松啊。
这种人为什么容易考公务员呢?他说平时看杂书看的很多,为了写小说嘛, 就各种杂书都看,各种的人情世故啊,各种的时事历史啊。
都比较熟悉,就容易过这个公务员考试。他考公务员,大概也就是提前复习了十来天就去考,就考过了。去考检察院的职位,因为检察院要求本科毕业,要求过司法考试,他这两个硬性条件过了。再加上平时对于社会理解的比较深刻,小说作家们对社会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就混过去了。
然后到了检察官的这个位置上去,工作还比较清闲,继续去写小说,最后把自己写成了去年的起点黄金作家。这个也是一个算是个励志故事吗?也算吧。所以呢,自由职业者的路是很宽的,自媒体、写小说、外卖、滴滴。外卖、滴滴这件事啊,大家不要看不起它,算是对于这些受过一定教育的人一个底层的保障。因为他们的收入还是要比工厂打螺丝要高的啊,虽然累,但他们的收入应该是工厂打螺丝至少是1.5倍到2倍的收入。
昨天我记得是海尔的老大张瑞敏啊,出来怼这个滴滴和美团,说你们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从我这挖的。我这有很多的工作岗位,想去招学生干活,结果他们不来,他们跑去做滴滴,跑去送外卖了。他不检讨一下自己,问你给出的薪水是不是太少的?这个问题。你到美国去啊,也是这样。就是你去做一些零散的工作,他的收入呢,是要比这种稳定工作要高的。但是大家还是会去努力找稳定工作,因为零散工作是朝不保夕嘛。
很多在美国的留学生也会告诉你,去端个盘子呀,去做一些这种有小费的工作,收入是挺高的。但是你不能靠这个工作留下来,也不能靠这个工作一直稳定地生活下去。但是像海尔这种,他可能只有人一半的薪水,甚至更少的薪水,他要求别人说你不要去做外卖了,不要去跑滴滴了,你上我这来上班吧。这个呢,就稍微有一点资本家嘴脸了。
那么你说导游啊,还有做零工啊,其实都是自由职业者,包括远程工作者和数字游民。比如说你在GitHub上帮人改一改错误,这其实也是有很多人愿意付钱的。还有很多国外的自由职业的程序员或者视频剪辑,这都是由很多的招聘网站。
去招聘的,那么这些呢,也应该是作为自由职业者的一种选择吧。所以呢,这可能就是未来的样子啊。所以,新大学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件事,可能未来就会发生改变。不是说到未来以后,大家就都可以找到工作,而是到了未来之后,大家都去做自由职业者,或者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自由职业者的方式去谋生。
其实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头,每一代人的工作状态都在发生变化。你比如说我的父母,他们可能一辈子是不换工作的,当然我父母还是换过一次工作。换一次工作的唯一原因是什么?为了要北京户口。我父亲原来是清华的老师,我母亲原来是天津的一个工厂做工程师。为了能够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为了能够有北京户口,他们换过一次工作,这一辈子就换过一次工作。
到我这,我换了好几次工作,这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工作常态。那么可能到再往后一代就业的时候,大家可能就真的都在自由职业者的这个范畴内,今天做点这个,明天做点那个,或者上午做点这个,下午做点别的,就会这样去生活了。这就是未来的样子。
未来可能就是很多这种大型平台型公司,比如像现在大家看的YouTube,就属于大型平台型公司。像我就在上面去挣钱,一大堆的自由职业者在这些平台上面去生活去挣钱啊,也就这样。
所以呢,我觉得可能未来学校里边开设一些学习如何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相关的课程,这会是未来真正的一个方向,或者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一个事情,而不要说你们去做家政服务,或者什么这种,这个就稍微的有一点点脱离实际了。
好啊,这就是今天要讲的故事。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