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月产50万FPV无人机的真相:这不仅是俄罗斯的宣传,更是让美国恐慌到立法禁用的中国工业底牌与全球供应链的绝对控制力。
6 月 29
中国故事 CMOS芯片, FPV无人机, 世界工厂, 中国制造, 中美关系, 产业升级, 产能过剩, 供应链分析, 供应链安全, 俄乌战争,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全产业链, 军事, 军事应用, 军事科技, 出口贸易, 制造业, 劳动力优势, 卡脖子技术, 去中国化, 口罩生产案例, 国际关系, 图传系统, 地缘政治, 大疆创新(DJI), 工业4.0, 工业实力, 战时经济, 手机制造, 技术封锁, 摄像头模组, 新能源汽车, 无人机产能, 无人机作战, 无人机零部件, 无刷电机, 深度解读, 生产转产, 科技, 稀土, 经济, 美国国防授权法案, 老范讲故事, 耿爽, 镝铁硼磁钢, 飞控系统 揭秘中国月产50万FPV无人机的真相:这不仅是俄罗斯的宣传,更是让美国恐慌到立法禁用的中国工业底牌与全球供应链的绝对控制力。已关闭评论
中国真的能够一个月生产50万台FPV无人机吗?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这个神奇的数字——一个月50万台FPV无人机。
首先,这数是哪来的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6月3号发了一篇报道,说中国目前每个月可以生产50万架FPV无人机,战时产能可以提高到70万架。这一数据呢,被俄罗斯媒体用来强调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产能优势,并且引发了国际关注。结合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背景,称中国的产能已经使美国恐慌了。
很多人就去讨论了。首先看西方是怎么去反馈的。西方媒体跟智库呢引用了这个数字,要求五角大楼警惕起来。西方的一些社交媒体呢,甚至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不断的去夸大,说中国人可能能够产更多的无人机。美国众议院国防法案附带条款(2024年年末的这一款)6月份在参议院听众会的时候呢,也引用了“50万每月”的这个数据,要求联邦采购禁用中式的无人机以及配件,要求供应链去中国化。欧盟多国随后宣布联合投资本土微型无人机工厂,但规模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很多人呢也认为这个数字夸大了。因为从一些公开的数据去看呢,中国应该是造不出这么多无人机来的。俄乌这些年到底用了多少无人机?乌克兰一年呢是120-180万架,前线呢每个月大概是10到15万架的一个程度,到年底呢有望升到20万架每个月吧。80%呢是来自于200多家本土企业生产,进口整机呢不足百分之二十,大部分是自己造的。因为无人机这种东西,其实造起来并不麻烦。
2023年的中国的零部件占比高达60%,到2024年呢中国的无人机配件在乌克兰的无人机里头已经下降到20%到30%了。而俄罗斯的话大概是60到100万架,俄罗斯用的无人机要比乌克兰少,这个数应该是2024年的。2024年总的交付量大概是140万架的无人机,70%左右呢是在俄罗斯境内组装的,但是呢,大量使用中国的零配件,少量的整机进口。
因为原来有人报道过,说大疆无人机飞丢了。因为大疆无人机飞丢了以后,你是可以去报备的,可以少交一点钱领新的嘛。等过一段时间呢,告诉他说:“对不起,你的无人机在俄乌前线最终坠毁了。”就像iPhone似的有跟踪的。这些无人机可能是通过一些二手商,或者通过一些乱七八糟渠道去的俄罗斯。俄罗斯的无人机里头,关键电子件呢大概80%来自于中国。如果中国停供电机光学模组,俄方量产量将会极大的受挫。
无人机在战场上呢,其实属于消耗品。这个东西并不是说像咱们出去玩无人机拍摄似的,一个无人机可以玩好久。他们的无人机平均80%到90%叫及时损毁率,从造出来到送到战场,大概就是6-8周左右的寿命。
无人机呢,算不算低端产业?因为刚才我们讲这东西很好造嘛。乌克兰呢,从每个月最早是可以生产2万架无人机,打了这么几年仗已经可以达到每个月生产20万架无人机,好像并不是特别困难。因为无人机的核心关键组件,大量的其实都是可以自产的,主要是关键零部件。乌克兰呢是20%-30%从中国采购,俄罗斯80%从中国采购。它的机体跟框架,乌克兰基本上都是本地生产,甭管是碳纤维的还是3D打印的。俄罗斯的这个基本框架呢,大概也有一半是从中国进口的。但是我们只出口俄罗斯各种民用商品,至于他们把这些民用商品拿去改造成什么,这跟咱就没关系了。我们是从来不向俄罗斯出口任何军事用的装备的。
乌克兰的这些关键电子零部件,替换了中国的这些部件以后,到底用的是什么呢?都什么地方来的呢?第一个电子元器件叫飞控系统,你基本上认为它是个小电脑吧。所谓飞控呢,就是姿态是如何控制的,里边有CPU,有各种的传感器,是这样的一个电路板。它的软件呢是有开源的,大家可以直接从网上找,找完了以后呢,稍微改一改就能用。但是开源的呢,肯定比大疆的呀,或者说这些有厂商的这个要差一些。硬件的呢,他们买的是亿法半导体的,还有NPX以及microchip,这两个是美国公司的。乌克兰本地呢有贴片厂,他没法造芯片,但是呢他可以把这些芯片弄回来以后,在本地去制作电路板,然后做贴片组装。质量上呢和各种指标上,其实比中国的好。欧洲的产品、美国的产品,抗干扰能力或者是运行的稳定性都比中国的好。但是呢,贵40%,就是中国如果卖10块的话,他卖14,也是符合心理预期的吧。供应能力的话,这个才是真正关键,它的供应能力大概只有中国的1/10。现在呢,叫勉强够用,基本上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那整个的飞鸿系统基本上不用买中国的了。
然后图传系统,图传系统干嘛的?其实叫通讯模块吧,就是我们的无人机跟我们的手机或者遥控器之间进行图像传输,进行通讯的那个模块,叫图传系统。乌克兰本地和欧美的厂商呢,都是有替代品的,这个不需要从中国进口。价格呢,其实跟中国产的还差不太多,品质呢比中国的还好,功率更强,抗干扰能力更强。唯一的缺点就是比中国产的产品重。
因为你搁在无人机上嘛,肯定还是越轻越好。我把重量腾出来搁个炸弹不好吗?供应能力的话,大概只有中国的1%,这个才是真正比较麻烦的地方。你想扩产能扩不出来了,这个呢,绝对属于卡脖子产品。
目前他所谓的飞控系统自己造的,里边的一些核心芯片其实是苏州产的。这些芯片如果中国严格下限制的话,成本会进一步升高,产量可能就更没有保证了。所以它的图传系统搞不定。
无人机上面还有摄像头,摄像头呢,肯定最好的是索尼的。乌克兰本地呢也有一点公司,美国也有生产,品质呢,肯定比中国好,这个咱们还是要承认的。价格呢,其实贵的不多,大概比中国的贵10%-20%。因为现在做传感器的很多,一个镜头里头其实是分外边那个镜头的这部分,以及里边这个芯片CMOS芯片。我们现在讲的是CMOS芯片,而它外边的镜头的部分呢,就是叫塑胶镜头,这个东西很便宜,这个玩意主要来自于东莞。如果这一块脱钩的话,那他也就不用再去生产无人机了。所以这个呢,也是咱们对他卡脖子的一个点。
最后呢是无刷电机,电机呢是乌克兰自己就可以产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呢,也可以供应一部分,只是欧洲的其他国家卖的贵一些嘛。价格呢就是乌克兰自己产的,其实跟中国产的差不太多,甚至比咱的还便宜点,品质呢也还可以。供应能力的话,大概也只能达到中国供应能力的1/10左右吧,就反正还是供不太上。但是呢,它这个电机里头用的镝铁硼磁钢、硅钢片仍需要从中国进口。如果稀土出口政策收紧,这个就不光是他造不出来,美国人也造不出来,欧洲人也造不出来。所以电机这块呢,它也是一个卡脖子的项目。
所以目前乌克兰的无人机里头,虽然还有20%-30%是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包括图传系统里边苏州的芯片、影像系统里头东莞产的塑胶镜头,以及电机里边中国人产的镝铁硼的磁钢和这个硅钢片。但是呢,这部分只要卡他就卡死他了。
中国网友是怎么看这个数字的呢?我们到底能不能月产50万架FPA无人机呢?大家注意,无人机这个东西呢分很多种,有这种大的,美国用的这种什么察打一体这种玩意,这个东西你是不可能说一个月产几十万架,这是扯淡的。但是FPA的话,就是脑袋上戴个头盔,直接飞出去扔炸弹什么这样的东西,咱们确实是可以产的比较多的。
中国网友这个感受可能大家想不到,中国网友看完了以后说:“你看不起谁呢?我们怎么可能只产这么点无人机呢?这不可能的!”他们还去找了一下,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也不能拍脑袋吧,他这数是哪来的呢?
找到出处了。这个数呢,是2024年南方财经报做的一篇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呢?叫《广东民用无人机产量接近694万架,增速超过了74%》。这样算完了以后的话,我们一个月是产了57.8万架的民用无人机。俄罗斯这数应该是从这来的。中国说:“那你这个不是说我们就能产50万架,而是你付不起钱。你要付得起钱买的话,这个我们有的是。不是我们造不出来。”
而且中国人还拿各种的其他产品来进行横向对比。真正的FPA无人机,就是上去扔炸弹,那个东西其实不贵。它不会像大疆这种,就是上来就是几千上万的。那个东西的价格,也就是几百人民币或者1,000人民币,也就这种水平。
那我们来比较一下其他的这些设备,我们到底能生产多少。比如汽车吧,新能源汽车。你造个无人机的各种原料:电机、电池、各种的芯片。我造无人机,造汽车的时候肯定用的量比你多多了。中国一年能够生产多少汽车呢?1,228.8万辆新能源汽车,还不算汽油车。造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的原材料,我去生产无人机的话,造个50-100架没什么毛病吧?
而且中国的民用无人机的出口量占全球的65%。大疆等企业是占据全球70%的消费级市场。所以民用无人机、FPA这一块呢,基本上算一统天下的。
那你说我们不算这个汽车,我们算一些更高级的。咱们看手机吧。中国一年生产多少手机呢?造一台手机的这东西,是不是将就也可以造一个无人机了呢?其实差不多。中国一年生产16亿只手机,16.7亿只手机。那你说我们能造多少无人机出来?你这个一个月50万,一年600万,你瞧不起谁呢?
中国在这样的基础上,每年还造3.6亿台电脑呢。我们是不是说,我造了1,000多万辆汽车,就造不出手机来了?我们是同时生产了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16.7亿只手机和3.6亿台电脑。而且所有这些设备,还不是说我们的产量的顶峰,还是疯狂内卷。大量的公司倒闭了以后,剩下这些能卖掉的设备是这些。所以我们这个数量是非常非常庞大的。
那我们到底生产了多少无人机呢?其实没有一个特别完整的统计。2024年一共备案了大概是170万架民用无人机。这样的话一个月其实没多少,十几万架也就到头了。跟那个俄乌是这个战场上消耗的量,其实差不多。但是呢,还有好多不备案的呢。你比如说在天上组各种图案、放烟花那些,是不需要备案的。把这些算在一起的话,中国2024年大概产了1,000多万架无人机,每个月应该是在百万架左右的一个数字。
那现在中国到底生产了多少东西呢?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了非常非常多东西。像无人机这种东西呢,属于叫机电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占全球比重的50%。然后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我们生产的占全球市场的80%。2025年5月单月新增的装机量,就是我们做光伏装机。因为外国人不让买吗,做各种的限制,那咱干脆自己把它装到沙漠里,咱自己发电去吧。9,292万千瓦,这是一什么概念?这个9,292万千瓦,相当于英国的所有发电量。我们等于一个月,就把它装到这个沙漠里去了。
家用电器出口额连续多年是全球首位。船舶、港口设备、发电设备,特别是这种特高压的输电技术,已经是在全球供应链里头,我们绝对是统治地位。像美国发现,怎么所有港口上的这些装卸的吊机,全都是中国一家大国企产的。这跟大家讲一个小的故事: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编号是16,第二艘山东舰的编号是17,然后福建舰是18,第三艘。有人问了为什么是16呢?前15个是谁?前15个就是原来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里头沉了的那15条船。所以咱们航母是从16开始的。这个日本听到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心里头咯噔一下?你这是要干嘛?
那中国的这些产能,是不是已经很夸张了?其实还不是。现在的这些产能,是极度内卷之后剩下来的产能。而且剩下这些产能呢,还是能够卖掉的部分。实际上卖不掉的部分,我们还是搁那搁着呢。这些产能呢是分散的。战时经济转产没那么容易吧?就很多人会想这样说:你确实虽然造的多,你都是民品,你战时经济你想造坦克,想去造无人机,哪那么容易?中国人转产这个水平还是非常高的。
比如说2020年1月25号,这一天呢中国生产了800万只口罩。2020年为什么大家需要口罩,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到2月初,我们的日产量就从800万只上升到了2,000万只。到2月底2月29号,我们的口罩一天能够生产1.16亿只。从3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出口口罩,就是国内的口罩已经足够使了。我们要去出口,要为全世界的疫情做贡献了。3月份我们出口了38.6亿只口罩,到4月份我们出口了239.4亿只口罩。这两个月出口的口罩量,是2019年全球口罩产量的三倍。这个就是中国这种工业克苏鲁去进行工业转型的一个速度。
而且呢,中国的很多工业呢,已经被训练过了。它是按工业4.0的方式发展的。原来必须大规模生产的这种工厂,现在变成了可以适应小批量生产还能挣钱的工厂。这个过程肯定是非常非常痛苦。
有很多工厂就倒闭了。但是现在的这些工厂说:“哎,你今天给我生产几个无人机,明天你给我生产一些摩托车,后天你去给我生产伊朗的小摩托。”这个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中国现在摩托车的产量虽然少了,但是中国曾经也是一年能生产非常非常多摩托车的国家。像伊朗那种向以色列扔的这个叫“小摩托无人机”,你要搁在中国生产,这个也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所以我们的这种工厂是可以随时转产新东西,而且转得非常快。
你比如说就说无人机吧,在深圳等地聚集了1,700多家产业链企业,就是做无人机上下游的。而且可以实现什么呢?72小时内从设计到成品的一站式生产。你说我今天想要一无人机,我想要几个螺旋桨,什么样的飞控,什么样的镜头,出去以后要怎么载重,通讯要能够到多远。这个你只要提出来,72小时之内,你想要的这台定制的、独一无二的无人机就下线了,就可以按照一个极高的速度一直生产到你买不起为止。而且我们还可以几家一起来竞争,不断的降价。这就是中国人造无人机的能力。
而且中国呢,还是各种工业生产设备的出口大国。去年很多中国工厂去东南亚,所以我们出口了非常非常多的生产线设备。真要爆产能,你就把这些生产线直接造出来,然后在国内找一个地方盖个什么雷神山、火神山这样的建筑,七折咔嚓也就做出来。
而且中国有大量的受过教育的熟练生产线工人。因为咱们没有劳动法保护,所以呢富士康发明了一种很奇葩的工作方式:在忙的时候招募大量的工人,几十万几十万的工人招募回来,加班加点的把iPhone做出来;等到闲的时候,他就把这帮工人全开除了。所以导致中国其实有非常非常多上过流水线的工人,他们可能现在未必找得到工作。
等你真的盖了一个什么像雷神山、火神山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建筑群,把生产线填进去,再把这些在流水线上工作过、组装过iPhone的人说来:“你们进去给我去组装无人机,给我去做什么这个东西。”
所以我觉得俄罗斯的卫星社呀,根本就无法理解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还不要说战时经济了,就是说我们现在过剩的这些产能,堆在库房里的生产线设备,以及下岗没有事干的这些装过iPhone的组装工人,是可以多么快速的把他们凑在一起,让他们把东西做出来。
甚至现在能做出无人机的这些公司还说:“你们不要组织他们,我们自己的产能就够,先把我的库存消耗掉。”真要赶到战时的话,中国可能一个月造出个几百万甚至是更高一些数量的FPA无人机,都是有可能的。
无人机海就是这样这种东西。那么,产能过剩呢?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产能过剩本身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且呢,这个产能过剩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形象。有好多人说:“老范,你又在这民族主义了。”我们要承认,产能过剩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经济现象。
中国呢,其实已经意识到产能过剩的问题了,我们现在也在进行调整。但是调整的方式呢,是我们继续上新产能,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呢,逐渐淘汰老产能。所以我们现在在做产能结构调整,正在想办法发展一些高端的产能。未来的什么是核心?AI算力嘛。那AI算力你要搞定它怎么办?你第一个要有芯片,这个事我们自己反正也在想办法搓——“手搓芯片”。另外一方面呢,你得发出足够多的电来嘛。
那在这件事情上,中国肯定是比其他所有的国家加起来都强。我们发了G7国家总和的电力,还不要说我们还有核电、水电、风电、火电。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把这些电力设备拉出来,找地儿把它铺起来就完事了。所以现在依然在搞大基建。应该是在今年的四五月份吧,中国还专门批了一大堆的核电新项目,现在准备用绿色能源来发电。现在我们绿色能源已经占这个30%的发电量了,2025年计划比2024年的多发6%的电。一些重污染的什么煤电,就准备把它拆掉了,我们就要确实把它淘汰掉。
发电量其实就是耗电量,因为电这东西是没法存的。我发多少电,你必须把它用掉。那么意思是什么?2025年我们是准备多耗掉6%的电,不是说我们发不出更多的电了,而是用不掉了。周围这些国家你们到底买?越南又怕被咱们卡脖子,不太敢从咱这买电。他宁肯用更贵的价格从澳大利亚买煤炭回来烧着去发电,他也不愿意从咱这买电。其实用他自己的这个煤电站发出来的电要比从咱这买的还贵,但是怎么办呢?卡脖子还是很吓人的嘛。
估计这6%的新增电力就会促进一些新的产能,咱们的产能会继续过剩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全世界必须要一起来消耗这些产能。像FPA无人机其实已经变成武器了,虽然我们卖给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配件的时候,都是把它作为普通商品去卖过去的,但是他们拿去当武器了。最终这个东西到底是商品还是武器,大家就要去挑选了。中国人也要去选,全世界的人也要去选。
最近呢,小粉红们流行一句话,叫什么呢?叫“全世界应该心存感激”。感激什么呀?说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宁肯把这玩意做成零部件四处去卖,而且愿意卖得很便宜,愿意不断地打折。今年的5月份,规模以上的这些工矿企业的利润……
同比下降了9%点几,接近10%。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的销售额在上升,但是整个的利润在下降。关税战来了,我们确确实实是把关税所需要的成本给吃进来了。美国收了咱10%的关税,我们把这10%的利润直接给吐出去了。以这个为代价,依然让大量的商品出口到全世界去。
虽然咱们喊了半天:“你们美国收关税,就应该让美国人买更贵的东西,你怎么能够让中国的工厂降价呢?”但其实就是降了价了。因为国家统计局刚发的数据,5月份所有的这些规模以上(就比较大的企业)的利润下降了10%,这不就是10%关税吗?所以中国人到目前为止,还是很爱好和平的。
耿爽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有一个讲话,最近也在被传播。什么呢?好多人指责中国向俄罗斯供应武器。耿爽说:“如果中国真的给俄罗斯供应武器,什么军事援助的话,这个仗早就不是打成今天这个样了。”所以现在这个小粉红们就喜欢引用这个话。
我今天呢,也只是把一种风潮背后的一些数据,用AI查了一下以后呢罗列出来,展示一种可能性。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卖掉的量,已经让全世界觉得稍微有一点点看着瑟瑟发抖的那个感觉了。而且这些产量可以快速的转产成任何当前需要的东西,转的速度要比全世界任何国家都快。
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性,具体走向何方呢?大家可以一起探讨。这个也符合我们茶余饭后讲故事的一个调性吧。咱们也不用那么严肃说:“德国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他就要去打仗了。中国你现在也遇到这样的事情了。”但咱们热爱和平嘛,咱们讲过了嘛,很多的可能性都在这。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不行:“你看刚才你也讲了,中国人造的这个无人机上各种配件品质都没有这个欧美的好使。咱们基本上造的这些东西都没有人品质好。”但是呢,咱便宜,咱供应量大,而且有一些关键的东西在咱手里头。
中国还有一点比他们强在哪?就是咱们叫全产业链。就是为了怕人卡脖子,或者就是惦记卡别人脖子吧,我们把所有能造的、不能造的,尽量自己都造一遍。当然了,不要太认真,咱们今天就是茶余饭后,大家当故事听就完了,当笑话来听。
好,这个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