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要推月薪2000美元的博士级AI助手,引起舆论大华。2,000美金月薪博士级AI助手VS真人博士:效率与成本的PK,未来工作场景大揭密!
12 月 18
AIGC 000美金订阅, 200美金AI套餐, AI 价值收费, AI 创新驱动, AI 消费者选择, AI 科技助力, AI 经济模式, AI与Token收费, AI与个体经济, AI与企业保护, AI与企业研究, AI与劳动法, AI与协作, AI与护城河, AI与教育, AI与数据隐私, AI与经济转型, AI个人效率, AI个体经济, AI全天候, AI共享使用, AI助力企业, AI助力研究, AI助力自由职业, AI助手优势, AI助手对比博士生, AI助手怎么用, AI助手性价比, AI助手未来趋势, AI助手订阅, AI博士水平, AI取代真人, AI商业模式, AI在企业中, AI在公司运用, AI在社会创新, AI学习能力, AI对比真人博士, AI工作模式, AI帮助生产效率, AI改变竞争, AI效率, AI效率对比, AI效率提升, AI无情绪, AI时代, AI智能订阅套餐, AI研究能力, AI轮番使用, AI辅助研究, AI降低成本, AI预测未来, 人工智能未来, 全球博士生薪资, 博士AI成本效益, 博士工资对比,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替代, 博士级AI功能, 博士级AI助手, 未来AI社会, 未来工作场景, 科技革新, 经济模式变革, 自由职业者AI, 超级个体 OpenAI要推月薪2000美元的博士级AI助手,引起舆论大华。2,000美金月薪博士级AI助手VS真人博士:效率与成本的PK,未来工作场景大揭密!已关闭评论
2,000美金一个月的博士水平的AI助手,真的会有人去雇佣吗?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这是谁说的呢?OpenAI的CFO,应该叫Sarah Friar。他提出来的,说我们已经准备了更强大的AI助手了,准备收更多的钱。
大家注意,OpenAI原来的ChatGPT是20美金一个月。我现在就是这样,20美金一个月的Plus用户。最近又推出了200美金一个月的O1 Pro用户,主要是在上面使用O1的这种更强的推理模型的。当然,我并没有去订阅这个,只是我的会员频道里,好像有一些朋友准备去做这块的订阅了,因为他们在写论文,确实是有用的。
O1 Pro用不到的话,200美金的Sora还是有用的。就是你如果订了200美金,Sora是允许你画更多的视频出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今天上Sora去画视频的时候被拒绝了,因为我提的提示词里边要求有人。我的账号是不能够画有人的视频的,必须是200美金以上的账号才可以生成带有人物的视频。今天又被人歧视了一下。
即使这样,我也不会去订200美金的Sora。那么,2,000美金的博士水平的助手,这瞧不起谁呢?反正我是订不起,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订得起,以及2,000美金是不是已经达到博士的工资水平了,待会我们去查一下。他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什么呢?同时说要根据AI助手所提供的价值来收取费用。
大家注意,OpenAI的商业模式一直被大家所诟病,因为它是按照TOKEN或者是按照订阅的方式,比如包月订阅一个月多少钱,按这个来收费的。他提供的是垃圾内容,还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这个收费都是一样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收不到太多的钱,所以他就讲说,我们能不能按照价值来收费。他这一席讲话出来以后,也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些人说了,我干脆就雇一个博士就得了呗,我何必要用你这个玩意呢?但是博士到底是多少薪资呢?
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美国的博士生薪资的中位数呢,是85,000美金一年,大概一个月是七八千美金,还是要比2,000美金一个月要贵很多的。那么,中国的博士生一个月有多少钱的收入呢?我刚才查了一下,中位数是15,000人民币,大概也就是2,000美金。所以你到底是买一个OpenAI的这个2,000美金的订阅,还是干脆到中国来雇个博士算了?这个你就要自己掂量了一下了。
日本的博士生呢,收入要更低,1,600-1,700美金左右。印度的其实要高一些,印度是3,000多美金一个月。这个呢是印度博士学位者的平均工资。我并没有找到印度博士应届生的这个薪水,前面那个都是应届生的薪水。但是印度的这个博士生应该也跟咱们差不太多吧,就是2,000美金上下这个水平。
所以呢,你说我们到底是不是需要一个2,000美金的博士水平的AI助手,还是说我干脆雇个博士生得了?你在美国不雇不到,但是在日本、中国、印度这种国家,雇一个2,000美金的博士生是可以做到的。
还有些人在说,我不需要博士生,我需要实习生,该博士生该干的活我自己就干了,我需要有人去给我打杂,把各种各样的零七八碎的事情给我做掉。我记得当时OpenAI号称要出200美金套餐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炸锅了,说这怎么可以呢?现在说200美金的好像有人订了,那咱上2,000美金的又有人在炸锅了,这个也很正常。
因为OpenAI呢是行业老大,他提出各种的思考以后,或者各种想法以后,其他的公司有可能会跟的。而且呢,他们提出的很多想法最终还是会实现的。你像200美金一个月,其实挺早就提出来。我记得那时候还录了节目,当时觉得有点难度,但是现在看就实施了,发布了200美金一个月的这个套餐,还真的是有人去订阅。而且订了以后的人觉得还挺划算的。我们那位朋友,就是花了200美金一个月订他这个套餐的朋友,他去写论文,结果他前几天赶上OpenAI宕机。
那简直天都要塌了。说完了,完了,这个论文写不出来了怎么办?现在,2,000美金一个月的套餐正在向我们走来,2,000美金的博士级AI助手到底划不划算呢?首先给大家一个结论,这个事是划算的。就算是你在日本,雇佣一个博士1,600美金、1,700美金,应该是应届生,因为这个数据也是OpenAI通过搜索给我得到的,我并没有自己去问日本的博士生具体工资多少,这个我觉得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吧。
那你说我2,000美金雇一个AI助手,这个事为什么是划算的呢?第一个,这个AI助手是没有喜怒哀乐的,没有婚丧嫁娶,24小时工作,情绪稳定,这个就能够顶多少个真博士了。你博士他有劳动法的,你不能说你一天24小时不停的去给我干活去,你还是要让人休息的。而且人今儿高兴了,明儿不高兴了,后天说我要谈个恋爱或者是结个婚什么的,他还要休假,这个很麻烦的。
所以这样的一个系统,咱们就算是他的技能可以达到博士水平吧,他的这个工作效率也绝对是要比博士要高很多倍的。而且你要让他去做一个具体的事物,他的生产效率也很高。你比如说,你去给我查个什么资料,推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出来,真人的博士需要干一个礼拜的,没准这个AI助手的话,有个几分钟就给你搞定了。
所以这个是完完全全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大家不要去拿真人的博士生跟这种博士等级的AI助手去比,谁干得快。这个就跟咱们口算和计算机算数是一样的。你给我了一堆很复杂的数据,你让我去算,我可能拿着纸拿着笔,还得打着草稿算半天;这你要让计算机去算,这边按了回车,那头数就出来了,它不一样。
然后还有一个差异在哪呢?AI的博士呢,他可以进行信息和技能的不断的累积。你说人的不也可以吗?但是在这一块上,AI绝对要比人强得多。这个记忆信息的存取这一块,计算机是要比人强非常多的。你就算是博士很聪明,你给他一本书,说来给我把它背下来,这不是跟杀了他一样吗?但你说这是个AI。
咔,一本书扔进去,就不用跟他说背下来了。扔进去这个过程,人就已经背下来了。说现在根据这个书,给我去找具体什么什么地方,有哪些内容出来,人家马上就跟你告诉你第几行、第几页有什么什么东西出来。这个人是比不了的哈。而且他还会告诉你说,以前你研究过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你找得非常非常清楚。
这个你要让人干的话,人只能什么?就是我记得大概在什么地方,然后我还要去翻书,我还要到电脑里去搜索。搜索完了以后,再把一个完整的结果给你拿出来,说:“我这个是从哪里引用的什么东西,那个是哪天哪天,大家做了一个什么实验,验证过的还是什么东西,最后得出一个实验结果了。”所以,AI的这个技能是要比人强非常多。
而且AI,当你给了他这么多的信息之后,人家还能炼丹呢!就还可以对模型进行微调,输出效果会变得更好。所以,AI博士绝对要比真人博士能力要强非常非常多。但是,这个后边是更重要的部分,但是什么呢?想要物超所值这件事呢,也没有那么容易。你别看这玩意算得快,别看他记东西记得特别多,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使用者,才能够调动这样AI博士的这个效率,这个是大家需要去思考的。
不是说我有一个AI博士坐这了,然后就等着他给我挣钱去,没这么简单。你还得跟他说:“你今儿给我研究这个,明儿给我研究那个。”研究出来的东西,这个结果对不对,我还要稍微验证一下,或者说我们怎么去设计一个实验,然后做完了以后如何去进行结果验证。你还是要给他去沟通,还是要去提出问题的。
所以呢,在这个里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件事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我们给普通的实习生提问题,这个事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但是你要想给一个博士生提出一个问题来,就相当于开题似的,这个有多费劲。我记得我以前碰到过一些博士的朋友,我自己没读过这个东西,他们就跟我讲说,读博士最痛苦的一件事叫开题。我说:“什么叫开题呢?”就是你要选中一个题目,选中一个方向,好,要去做研究。我说:“这个这么费劲吗?”他说:“可难了。”
首先要去确认,说这块有没有别人研究,研究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了。然后你可以向哪个方向研究,可以研究到这个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个是非常非常麻烦的一个事情。博士生导师就是需要给自己的博士生去做开题,论证完了以后,再带着他一起往前走。那么你想,现在等于大家都要当博士生导师了,要去给这个博士级的AI去开题,这对于每一个人的要求有多高,这是非常非常难的。而且就算你能够开题开出来,或者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这个博士级的AI去帮你干活,但人是很难高强度、持续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就算是博士生导师,人家也不能说我现在带一堆的博士,不停地给你开题,一天开10次,那博士生导师也会累死的。所以要让这个博士级的AI始终有产出,这个事很难。而且你想,他算的速度很快了,以后这些结果如何去验证,这对于使用这些博士级AI的,咱们就当博士生导师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呢,2000美金的账号呢,大概率会被拆分,这样才能够把钱挣回来。什么叫拆分?就是大家轮着使呗。你说我这是一个很大的研究机构,或者是一个很大的公司,我们一堆人轮番去使唤这个博士级的AI,这个有可能还是把这个钱能够挣回来的。那你说我跨公司使用行不行?这个不太容易。为什么呢?就是你要想让这样的AI助手去干活的话,一定需要给他权限去阅读你公司内部或者是研究机构内部的所有文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没有办法让他去跨部门或者跨公司去使用了,你的这个机密就被泄露了。
所以未来可能就是一个公司买一个,然后大家轮流都上去使了就完了,就相当于是咱们买了一辆汽车,出去办事谁就把这车开着走。大概这样子。前几天呢,还出了另外一个故事,是什么呢?就是Devon出了一个叫智能程序员,500美金一个月。当时这个新闻出来以后,很多人也是炸毛了。你说中国好多程序员还挣不到这个钱呢,你咋就500美金一个月?你凭啥呀?而且呢,别人都叫AI编程助手或者叫副驾驶。
做的好一点的叫做AI IDE,比如像Cursor。结果你Devon就直接管自己叫程序员了,叫智能程序员,500美金一个月,这个有点太过分了。但其实呢,这是个噱头。500美金呢,就是企业版。他能干的活,跟前面我们讲的那些什么AI助手、AI IDE的这些功能,差的没有那么老远。他的意思就是,你每个企业交了这500美金,把它订阅了以后,整个企业就可以不限量使用了,甭管多少人用,我就不管你了。
AI现在是真的开始跟人抢工作了,这个人其实很难跟机器卷的,你是卷不过他。特别是刚才我们也讲了,这个博士级的AI助手跟真的博士之间的工作差异,那个博士是会被他卷死的。国内呢,现在也发生了很多的AI抢人工作的事情。最近刚刚曝出来的一个新闻,福州网龙,他是一个很大的游戏公司,也算是国内比较著名的游戏大厂。他们呢,就最近进行了一个裁员,但是他这个裁员跟其他所有公司裁员不一样。他是什么呢,把P8以下级别的人都裁掉。这个是多吓人的一个事情。
他的公司级别是从P1到P11,P8叫专家,从专家再往上还有这么几个小的级别。P8以下的,或者是说你短期内没有期望达到P8的,这些人就全裁了,然后他们的工作岗位通通由AI来替代。那你想,一个金字塔型的公司,咱们没有看他具体要裁多少人,但是绝大部分公司都是金字塔型的,就是越基层的员工越多嘛,越高层的员工越少。那么像他这种P8以下全干掉的话,那可能至少是要干掉公司一大半的人。
现在的游戏行业,还有广告行业,各种的外包、UI设计、美术、翻译、文案,都在快速的被AI所取代。这个形式已经形成了。那么大公司的裁员,也就是用AI来去代替普通人工作的,这个过程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呢,这些裁员的大公司未必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为什么?因为你想,大公司本人都裁了,就像刚才我们讲的福州网龙似的,他把百分之可能七八十人都裁掉了,剩下的极少数人依靠AI,也就可以把原来这些问题解决掉了。
那么这个时候会发生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大公司的护城河就没了。大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就是它大呀。你可以组织起这么多人来协作,去把旁边那些一两个人、两三个人凑在一块搞不定的事情搞定。这就是大公司的护城河。
那么现在它已经告诉大家说不用了,我们没有护城河了。这些事情几个人就都可以搞定了。那么被裁掉的这些人,就完全可以依靠AI打败原来的大公司。你说你也是用AI来干活,我也是用AI来干活。凭什么你那三个人,就比我那三个人好使呢?就算是你千挑万选出来的P8以上的专家级的人,跟刚才我们讲博士生导师似的,这帮人利用这些AI助手可以把活干出来。
但是大家要注意一点:甭管博士生导师也好,还是福州网龙这些P8以上的专家也好,他们都是用传统的旧方式来评定的。到了未来AI时代,应该如何来评价一个人?到底行还是不行?应该达到哪个级别呢?这个评价标准一定是跟以前不一样的。
所以大家都是两三个人、四五条枪的时候,谁能干掉谁,不一定。这其实很像是什么呢?很像是火药的发明。以前在火药发明之前,大家是需要靠骑士来打仗的。这些人需要训练一辈子才能成为骑士。等到火药发明以后,任何一个小孩举着枪,都可以把一个训练一辈子的骑士嘭一下崩在地上。这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所以,被裁员的人也不用想着说,裁员了怎么办。咱们还是可以干很多原来大公司可以干的事情,原来我们干不了,现在我们自己就可以干了。那么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前面我们讲过,很多人会变成自由职业者。大家不爱听,那现在换一个名字吧,叫超级个体。这事是不是好听一点了?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超级个体,就是我们在AI的帮助下,工作效率极大提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原来的一个大公司。我们像这样去上班或者去创造价值,是不是OK?上班的目的不也是创造价值吗?我现在没有人给我发薪水,我自己创造价值也挺好的。每个人呢……
还是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成为那个可以使用和驾驭2,000美金一个月的博士级助理的人?我们怎么能够成为这种博士生导师?怎么能够成为这种专家?这是每个人需要重新去思考、重新去修行的地方。
而且未来呢,这种小范围松散协作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使我们有了博士级的AI助手来协助,可能还是需要那么三两个人,大家凑合凑合才能把事干起来。但是呢,也不需要像以前公司似的,我们先商量好股份,商量好这个责权利分工,再如何去注册、如何注资,可能不需要这么复杂。大家可能凑在一块,一拍脑袋就干起来了。
在同一个AI的数据区里边,把所有的文件都存里头,大家说:“来,咱们就在这个里边,统一雇佣一个2,000美金一个月的博士,咱们三四个人一块使。”使完了以后呢,统一做出一套结果出来,或者相应的产品出来,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2,000美金一个月呢,也绝对不是终结。咱们从20美金升到200美金,现在OpenAI的CFO说了,我们以后有2,000美金的,在未来可能还有更贵的。AI所提供的价值呢,在TOKEN和包月的基础上,会逐步地接近AI所创造价值的这个价格。所以这两个数会逐渐接近。
那么大型的平台型公司和超级个体,会组成未来新的经济环境。像中间的这种中层公司,原来比如说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甚至几千个人这种公司,他们只是提供一些产品的,甚至说我可以把底下这些人都干掉,我们剩下这些上面这几个专家就可以把事干掉的这些公司,他们会逐渐被淘汰掉,因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他们是不具备任何优势的。
好,这就是从今天2,000美金一个月的博士级AI助手,到未来超级个体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做的一个思考。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