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内幕!娃哈哈瓶装水竟是今麦郎代工,品质谎言背后是宗馥莉继承之战升级,国资股权、工厂关停与员工维权交织的复杂棋局。
5 月 19
中国故事 东西方管理差异, 中国民营企业, 今麦郎, 代工厂, 企业案例, 企业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 公司治理难题, 内部权力斗争, 利润不透明, 危机公关, 品牌战略, 商业内幕, 商业评论, 商标权归属,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国资股东, 娃哈哈, 娃哈哈代工, 娃哈哈元老, 娃哈哈内斗, 娃哈哈国资, 娃哈哈继承之战, 宗庆后, 宗馥莉, 宗馥莉继承, 家族企业传承, 工人维权, 工厂关停, 市场扩张, 成本控制, 杜建英, 瓶装水代工, 瓶装水市场, 老范讲故事, 股权纠纷, 股权结构, 营收增长, 财务不透明, 财经分析, 非上市公司, 饮料行业 惊天内幕!娃哈哈瓶装水竟是今麦郎代工,品质谎言背后是宗馥莉继承之战升级,国资股权、工厂关停与员工维权交织的复杂棋局。已关闭评论
娃哈哈瓶装水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今麦郎代工的。宗馥莉的继承之战仍然没有落幕。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最近有一些人发现,他们所买到的娃哈哈瓶装水居然是今麦郎制造的。就是在我们买的瓶装水上面,这个标签比较靠下的地方有密密麻麻的一堆字,上面就告诉你说我的生产厂家是哪里。这个是不能作假的,你不能说我明明是在今麦郎做的,我去写娃哈哈的哪个厂做出来的,不能干这个事。
所以有些人发现,我们买的娃哈哈,号称爱国才去买娃哈哈的,怎么是今麦郎做的呢?因为今麦郎的蓝标矿泉水是要比娃哈哈的瓶装水要便宜好多的,基本上便宜一半的价格。我有这功夫,我直接买今麦郎的就完了,我干嘛买你娃哈哈的呢?
娃哈哈就要出来应对这件事情了。娃哈哈第一件事呢是背刺了今麦郎,说我确实有一部分让今麦郎代工了,但是呢,这个事呢到2025年4月份已经结束了,因为我们抽测了几批水不是很合格,后边不玩了。这个呢就真的属于是脑残才会说这种话。什么意思?你抽测不合格,那你前面流入市场的到底有多少不合格的品牌是娃哈哈的?你不能这么糟践娃哈哈,就算你想甩锅给今麦郎,你也不能这么讲这个话。
代工这个事情在饮料行业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你把你的配方也好,生产工艺也好,技术要求也好,给到今麦郎,今麦郎把水做出来,你去检测没毛病,流放到市场里边去,走的是娃哈哈的品牌,走的是娃哈哈的渠道。你到这个时候你回来背刺今麦郎,实际上真的是把屎盆子扣自己脑袋上了。
今麦郎也挺冤的,说我这做的好好的,我还给你接代工,挣不了几个钱,因为代工协议一般挣的都很少,你最后还背刺我,说我生产的不合格,这个有点太过分了。
那娃哈哈就继续出来抹稀泥,说我们营收涨的太快了,产能跟不上。这个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借口,因为娃哈哈2023年大概也就是500亿的营收,2024年呢,有700亿的营收,直接涨了200亿。那你多出这200亿来,原来我这工厂生产不出来了,我找一个代工厂替我生产,这个本身是没毛病的。
娃哈哈最高峰的时候是2013年,718亿的营收,现在的2024年还没有达到2013年的水平,但是已经快速上升了。这个故事是可以讲的,说我们现在正在抓紧建自己的生产线,争取把这个窟窿补上,以后我们就不用代工了,都是自己生产自己制造,这个是可以讲得通的。但是你说现在多挣出这200亿来,他到底利润多没多,不知道,因为娃哈哈不是一家上市公司。
所以,他没有财报,只能是我说了多少就是多少。那娃哈哈是怎么多出200亿的营收来呢?大量的铺冰柜、冷柜,进行市场投入,再加上前面代加工的一些成本增加。所以,最终利润到底上不上升,不知道。他反正是靠推广,让这个市场份额上升了一部分。
那么,饮料企业是不是经常用代工呢?这个事还真的是这样。大部分的饮料企业都有一部分代工,特别是新品牌,还有很多超市品牌。你比如说盒马牌的,或者是山姆牌的,这种饮料都是代工的。人家不可能自己去建厂去。前两天有一个上市的做椰子水的公司,总共没几个人,全都是代工的。青岛啤酒也给人代工。你说我今天想去做一款什么什么精啤,你到青岛啤酒去,他也给你代工。所以,这个事情本身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大家都是公开的秘密。就是你不要去深究他,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当然了,自有生产线呢,肯定在品质、成本控制上、管理上、运营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所以大家都会强调说,我都是自己的生产线,一定不是找人代工的。大家会去标榜这个事情。那你说为什么这些饮料厂会相互找人代工呢?比如说康师傅找娃哈哈带点工,娃哈哈找康师傅带点工。因为饮料里头有一个叫300公里生死线。什么意思?就是我这个饮料厂造出来的,甭管是矿泉水、纯净水还是什么各种瓶装水,最远运300公里。运的再远不划算了,因为它这个东西本身价值没有那么大,重量还挺沉,体积也挺占地的。所以这种东西是不能往远了运的。而且你运了很远了以后,你还有损耗,装车卸车,还有仓储物流,还要资金占压。所以所有的饮料厂都是300公里以内销售,要就近去生产。所以我在这附近没有工厂,但是要卖掉很多饮料怎么办呢?就看看这,附近有这个今麦郎家的工厂,你替我生产一点。他是这么干的。
你说别人都代工,也都没什么事,怎么娃哈哈就怕人说他们代工呢?第一个呢就是顶级品牌通常会标榜自己生产,否则的话会被人质疑管理和经营能力。你说娃哈哈了这么大了,去跟农夫山泉抢国内第一的这种位置,那他肯定是说全国各地四处都是他们家的工厂。你说我在哪哪搞不定工厂了,需要找人代工了,还是稍微有一点点丢人。而且呢饮料生产本身也没有那么高的利润,品控的管理包括敏捷度的要求都是极高的。什么叫敏捷度?我今天要多生产几瓶,后天要少生产几瓶,我哪天要去上一个什么新的品类。这种呢是要求快速反应的,而且经常会要做活动,做了活动就要换这个标签换包装。这个是要求非常快的进行变化的。
这种的话,去找人代工都是会增加很大成本的,也没有那么敏捷吧。所以大品牌呢,通常都会标榜自我生产。找人去代工呢,稍微有一点点丢人,但是他们都是少批量,你没发现就完事了。
但是娃哈哈呢,跟别人还不太一样。他在干嘛呢?最近在关停自己家的工厂,让这些工人停工。同时呢,这些工人还在维权。现在有几千人的娃哈哈工人四处去维权:“我们没有生产任务,工资降低了,我们活不下去了,你要给我这个说法。”另外一边呢,找人去代工去了。这个就肯定有问题吧?你说你自己有工厂,你不用,你这个把工厂关了,用别人的工厂,肯定是内部出问题了。
那到底出什么问题呢?就是宗馥莉的继承之战仍然没有落幕。宗馥莉呢,是接的宗庆后的班。去年呢,闹过一次,宗馥莉突然说:“我辞职不干了,你们谁愿意干谁干。”后来发现不行,搞不定这件事,赶快说:“宗馥莉你回来吧,宗庆后留的摊子你还得接着管。”宗馥莉回来,就把原来宗庆后的很多老人都干掉了,换了一批自己的人上来,以为这事都过了呢。结果到了今年,发现还没过去,依然在折腾。
去年呢,应该是在国资的支持下重新上位的。因为娃哈哈集团本身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最早创建的娃哈哈,包括大量的品牌,都是在这个集团下面。他们呢,是有46%是国资。另外一波呢,也是一个叫娃哈哈的公司,就是它里边的名字不太一样。这个公司呢,基本上就全都是宗庆后他们家的,跟国资没关系。所以他本身就很混乱的一个状态。如果国资支持呢,你就可以上位。但是现在上位了以后呢,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个,宗庆后的股份确实是给到宗馥莉了。但是原来一大堆烂摊子呢,你怎么收拾?比如国资控股公司跟娃哈哈自己家的这个公司呢,剪不断理还乱。因为这个品牌都在人家手里头,娃哈哈生产销售这些东西在自己手里头,你最后还要去分利润。它这种东西,跟原来我们做的这种VIE还不一样。VIE是写得很清楚的,你所有的营收利润都要上交这个母公司,它叫协议控制。但是他们这种呢,完全是一锅粥,到底是怎么分的,谁也说不清楚。
很多老臣有股份、有班底,有资历。这些人呢,也不太服宗馥莉。虽然他回来了,也在大规模的换人换血。但是这些老臣呢,你股份你不能给人没收了。你没收人股份,这个事算是违法了,你算是剥夺人财产。你可以把人职位干掉,或者说我内部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手续,把人职位干掉。但是人家拿着股份说:“我现在要求做董事会,做股东会,我们要求各种投票。”这个事你拿他没办法。而且宗庆后留下了很多的这种管理制度。
本来是要弥补这些乱七八糟的裂缝,因为它本身的股权结构就不是特别合理,或者说不是特别合规吧。很多人号称说:“我们一开始是国企,或者是国资企业,我们要爱国,还是要去兼顾社会责任的。”
宗庆后原来算是一个行业大哥那么个形象。那你既然做行业大哥嘛,那这个人设你还是要立好的。宗庆后就讲了:“45岁以上我就不开除了。”而且呢,员工呢是按照年资可以领到分红的。你在娃哈哈干的时间越长,你可以领的钱越多。他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其实有点像日企的感觉。
而且原来的很多经销商体系也是盘根错节。因为卖水本身利润没有那么高,谁来去买这个水,谁去囤这个货?你想去做这个生意的话,那怎么办呢?就是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比如说你投资一部分娃哈哈,娃哈哈也投资一部分你,大家相互持股。或者娃哈哈里边的一些人出去开分销商,他里头就是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来留了这么一个盘根错节的东西给他。现在呢,宗馥莉就要收拾这些东西。比如说工厂关闭,那你说工厂我直接把它关了就完了。我为什么还要让它停产?工人我不能直接把他裁掉,还要让他在这待着没有薪水领,或者我要给他减薪。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他没法直接把它关掉,因为那个工厂不完全属于娃哈哈集团。很多老臣包括宗庆后的一些其他家人,也都在这些工厂里头以个人身份占股,或者是以其他的一些持股平台的方式占股。
你要想说我把这工厂关了,或者说调整一下生产别的东西,改一下这个生产的设备,你搞不定这个事。你说我现在想扩大产能了,或者我想更新设备了,人家说行来,你把钱给我,我去买去。这玩意你信得过吗?你也信不过他。所以只能说我把这些工厂停工,放这放着,让你们大家觉得没意思了,你自己把公司关了就完事了。
现在被关停的娃哈哈工厂呢,都有一个共同的股东或者是董事。这个人呢叫杜建英,一位女士。1988年浙大光学仪器工程系的硕士,1991年就加入了娃哈哈,做到了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集团党委书记、总经办主任等职务,是宗庆后最信任的助手之一。这个人是现在被关停工厂的股东,甚至是大股东。有一些工厂它占60%的股份,绝对的元老派代表。整个娃哈哈集团启动的时候,他是在里边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一个人。
2019年呢,这个人其实已经离开娃哈哈,离职创业去了。但是呢,依然持有很多子公司的股份。很多子公司的董事也都是这个杜建英。这个杜建英现在在干嘛?他现在呢是在做教育。他是娃哈哈未来城的董事,娃哈哈双语学校。
娃哈哈国际学校的创始人,娃哈哈内部这些元老派的一个代表,宗馥莉跟国资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密切吧。辞职了以后搞了一次逼宫,又重新被请回来,国资应该支持他呀。但是这事呢,也很复杂,因为刚才咱们讲了,娃哈哈拥有的300多个商标都是在国资占股的公司里头,国资占股46%,基本上是第一大股东。你说他控股也没有什么大毛病。
现在呢,宗馥莉就说:“我现在想把这些东西转走,不搁这了,我想转到我自己的娃哈哈去,这个事行不行?”那么国资肯定没有人敢签这种字,这是属于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因为你娃哈哈的品牌到底值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又不是上市公司,也没有办法去做公允的评估,没有人敢签这种字的。而且前面我们讲这位杜建英,他也是在董事会上直接公开反对,说你不能这么干,你要这样干的话,你是侵害股东利益。很多在国资公司里边的这些股东,他是拥有这些品牌的,你直接就想把他转走,这事是不行的。这个矛盾就在这来的,所以杜建英下边的工厂就都被他停工了。
那国资本身呢,其实也不惦记去抢班夺权,当时能够重新扶宗馥莉上位,也不惦记去掺和他们家这点事。所以国资想的是什么呢?退出吧。虽然我在这个集团里头占有46%的股份,我卖给你不就完了吗?拿着钱,我后边做投资去,老宗家愿意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跟我们没关系了。这个是国资一般的处理方式。
但是呢,价格谈不拢。你说这个公司到底值多少钱?说不清楚。国资觉得说,我从头开始孵化的娃哈哈,到现在700亿的营收,那你说你这个公司应该值多少钱吧?我们现在占46%,你按多少钱的一个价格把它买走,不就完事了吗?那这个价格肯定宗馥莉是不认的呀。他说我现在干的活都是在另外一公司干的,账也没从你这走,凭什么你说这东西都归你呢?这个事就说不明白了。
国资现在也被逼的没办法,他准备走什么呢?叫招拍挂流程。就是我准备把我们拥有的这个46%的股份放在招投标网上挂起来,谁去拍卖去,谁愿意要这个股份,谁就拿走。咱们这样的话也算一个公允的价格。宗馥莉呢就准备走另外一手,不是说找人去把这股份买回来。他现在呢准备另起炉灶,说我再注册一大堆新的商标去,这娃哈哈商标不要了,你自己抱着你自己去死。就跟处理杜建英这些工厂的方式一样,你不是跟我折腾吗?我不给你这些工厂排活,我让你这工厂停产,让你这工厂自然而然的就被掏空了。现在呢,他就注册新品牌,在新的公司里头去用这些新品牌去运营原来娃哈哈的这些事情。
准备好直接掏空国资占股公司的这些价值。那你说宗馥莉真的想用西方管理方式,来去替代宗庆后的中国大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吗?
宗庆后原来就是大家长嘛,犯了点小错误没事,谁还能没有错误呢?谁能没有私心呢?水至清则无鱼嘛。一般讲这话的人呢,就是说他的制度建设都会稍微差那么一点点。我既然原谅了你们,那你们要回报我什么呢?就是忠诚。这个就是中国大家长式的管理。
那宗馥莉说,我不跟你们搞这些东西。按照西方的方式就是多劳多得:你干的多了,我就多给你钱;干的少了,我就少给你钱。你不能说因为在我这干的时间长了,我就要每年都给你发薪水。没有这个,岁数大了,我照开不误。他是走这样的一套方式去管理公司的。
那真的是东西方管理制度的差异吗?或者思想的差异?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其实宗馥莉要干什么呢?就是儒家讲究的一个东西,叫“师出有名”。宗馥莉干的活就是抢班夺权,就是要把原来这些权利都收回来,要把利益都收回来。但是这过程呢,我又不能出去说:“我现在眼红了,原来我们跟着公家一起起来的,到现在都应该是我的,跟公家没什么关系了。”这事他不能说。他只能是给自己找一个“西方先进管理制度”这样的一面大旗立在后头了:“我们要降本增效,按照先进的方式来管理公司。”他只能讲这种话。
这个背后的目的一定是要利益。中国这种事其实发生的挺多的,不光是他们家。比如说吧,那些国外著名的企业咨询公司,在国内干的很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干这种事。你比如说一些大国企,现在请这些咨询公司进来,帮我们做一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制定改革。他如果是在国外,他们确实是干这种事。比如谷歌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说来:“我们赶快找大的咨询公司进来,给我们建立一套规章制度,我们就照这样管理了。”但是国内这些大的咨询公司进来,只干一件事——干嘛?阶级斗争。我们把什么人干掉,把什么人留下来。因为你按原来那个方式,大家都是派来的:你是正处级,我是副处级,凭什么你能够把我干掉?那现在说我们有一面大旗,我们叫这个跟国际接轨,使用国际先进管理方式。人家说了这岗位没有了,那你就不能有这个权利了,你应该去其他地方。
他们现在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师出有名”的东西。所以真正的西方管理制度,在这就起这样一个作用。所以宗馥莉必须也要找一套大义回来,支持他继续的去抢班夺权。
娃哈哈到底是不是应该属于宗馥莉呢?就是娃哈哈这个企业,它建立的过程就非常的不规范。到后来呢,这些不规范的东西一直积累下来了,就没有把它梳理清楚。
按道理来说,现代企业呢,它都有一套股份制企业的管理制度。但是娃哈哈等于一直就是这么半半拉拉,就来了一大堆下边的公司,几十几百个各种的实体工厂,大家相互的持股,利益的纠葛也是非常严重。包括他前面还有国有控股的一部分,还有他自己完全私营的一部分,就本身这些东西他就说不太清楚。
所以娃哈哈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呢,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他并不完全遵守股份制公司相关的规则。那么在争权夺利以及利益分配的时候呢,逐步的合规化这是必然的。你要不然的话,继续往后发展一定是有问题的。原来宗庆后在这坐在上头说:“我是老大,我照顾你们所有人的利益,这些细节你们就别算了。”很多大家长他就喜欢这么干:“太细节的东西你别跟我算了,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到你的,你吃不了亏。”很多的老板是不是都是这么说话的?
但是宗馥莉说:“我不想费这个劲,我就想把它合规划。”但是在合规化的过程中呢,一定有一些原来说不太清楚的利益,是需要重新分配的。那肯定有人会觉得亏嘛,所以这就是他现在在经历的事情。而且在经历这么复杂的内部斗争的时候呢,他就更不能让人说:“你看娃哈哈自己把工厂停了,让自己的工人挨饿出来抗议,组织了1,500人还是几千人的群出来抗议,他还跑去找别人家代工。”这个话他是不能被人说的。所以别人代工都没事,娃哈哈是一定要出来去纠正一下这个事情,哪怕是甩锅甩的很不好,他也得出来纠正。
那娃哈哈以后会走向何方呢?如果真有过江龙出来,把杭州上城区手里边46%的股份买走了,那这乐子可就大了。可能就真的需要有一些抢班夺权的事情,而且宗馥莉没准会走孙大武那条路,这个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如果是在东北或者在河北这种地方呢,有可能是大家可以再看一次这种故事了。但是在杭州不太会出这种事,因为太多人盯着,而且杭州呢这帮人也算见过钱吧,他们不会说:“我们去娃哈哈怎么整的乱七八糟的。”因为你要真的想去抢娃哈哈的控制权,是挺难的,进去以后的话未必能搞得定宗馥莉,动作大了还有可能直接被挂上热搜。去年宗馥莉突然辞职,其实就已经挂上热搜了。
所以就算有官二代或者红二代红三代想去干这个事,他们也是首先要去避免被挂上热搜的。那么这个事最终的解决方式呢,可能还是宗馥莉找人去竞拍一下,把这个股份收回也就完事了。这种竞拍呢,本来也算是给宗馥莉一个面子。为什么?因为你价格谈不拢嘛,杭州上城区说:“我觉得应该值多少钱。”宗馥莉说:“我觉得不值这么多钱。”那到底值多少钱又说不清楚。
他这个账估计也没法盘,那怎么办呢?我挂在上面,然后大家去投标去。在这个过程中,宗馥莉出了价格,如果没有什么别人出价,那这个价格不就确定下来了吗?而且是走了标准的招拍挂流程的,算是公开透明了。那这个价格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了,你也不要再说这个价格错了,国有资产流失了,没有这事了。所以这个呢,也算是股份流转的一种,大家都交代得过去的一个方法。
这对于宋福利来说,只要没人跟他抢,他也就算过关了。如果真要有人跟他抢,那再说,可能后边还有可以讲很多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呢,把原来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坑,慢慢把它填上。但是填的过程呢,大家就别太关注了,没有那么重要。里头肯定会有些人受到损失,宗馥莉也没有说举起法律的武器,查完账以后说,谁谁谁贪污了或者什么样的。他也没法干这个事,为什么?因为他爹估计那个账也搞不清楚,所以大家只能这么耗着。
耗的过程中呢,比如说用个两三年、三五年的时间,娃哈哈整个的账目把它搞清楚,这是他现在要干的。现在呢,像娃哈哈这种发展到这么大还没上市的公司,或者叫没有上市的巨型民企吧,本身都很麻烦。哪些巨型民企没上市?娃哈哈没上市;方太,就是抽油烟机和厨房家电,他们是不上市的;老干妈那是不上市的。你像老干妈下头,也是一堆的子女在这折腾,用其他地方的辣椒去做老干妈,味道整个变了,最后把老干妈弄得没办法,说算了,我还是回来直接管吧,你们都旁边待着去。
还有一个是立白,立白洗衣粉,那也是一个巨型民企没有上市的。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巨型民企没有上市的——华为。因为你上市的时候是需要审计,需要把所有的账盘清楚,这个非常麻烦。最终呢,还是希望娃哈哈能够变成一家合规的公司,可以上市,可以接受审计,这才是这种企业发展的一个正规路径。最后他有可能会变成一家像格力那样的公司,格力也是上了市了以后,每年说我挣到的钱跟大家分红,这不挺好的事吗?
至于宗馥莉最后能不能像董明珠那样一直做下去,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所以现在这就是巨型的没法上市的、账户说不太清楚的民企在进行继承之战的过程中,给我们造的一个新瓜。代工不算什么大事,继承之战继续战斗下去,这个才是真正可以吃瓜的地方。这个瓜呢,我估计未来一段时间还可以再吃个几回吧。
好,这个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