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起诉Midjourney不是为了彻底毁灭它,而是为了分一杯羹?深度揭秘AI版权第一案背后,从诉讼到股权和解的商业阳谋与未来走向。
6 月 19
AIGC AIGC, AIGC版权第一案, AI绘画, AI视频生成, AI诉讼, Getty Images, Google Gemini, GPT-4o, Grok, IP形象保护, Meta, MidJourney, musical.ly (TikTok前身), OpenAI, Stability AI, stable diffusion, YouTube, 人工智能, 估值, 判例法, 史莱克, 合理使用原则, 吉卜力, 吉梦, 商业模式, 大卫·霍尔兹 (David Holz), 大语言模型, 宫崎骏风格, 小黄人, 并购, 开源模型, 影视巨头, 扎克伯格, 提示词屏蔽, 文生图, 星球大战, 未来趋势, 标志性案件, 法律风险, 深度解析, 漫威, 版权侵权, 环球影业 (Universal), 环球影业诉讼, 用户协议, 知识产权, 禁令, 科技评论, 米老鼠, 老范讲故事, 股权和解, 行业影响, 订阅制, 训练数据, 迪士尼 (Disney), 迪士尼起诉Midjourney, 麻将 迪士尼起诉Midjourney不是为了彻底毁灭它,而是为了分一杯羹?深度揭秘AI版权第一案背后,从诉讼到股权和解的商业阳谋与未来走向。已关闭评论
迪士尼环球起诉Midjourney,最终的结果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第一次,影视巨头起诉了AI平台。前面也有起诉的,说你侵犯我版权了,或者是拿着我的画去复制了。但是呢,影视巨头参与到这件事情里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2025年6月11日,迪士尼和环球影业正式向美国加州中区联邦法院提交了诉状。他们诉什么呢?Midjourney侵犯其版权。这事我们早知道,但是呢,大家要注意,甭管是迪士尼还是环球,人家真正要去起诉的东西,其实不是影视版权这些东西,而是什么呢?动漫形象的这些IP。比如说你今天做了个米老鼠,做了个唐老鸭,你没有得到人家的授权,这事就算是侵权了。
迪士尼跟环球呢,写了110页的诉状,其中详细列举了Midjourney生成的大量知名角色图像与原创视频素材的对比例证。这个不用对比,我们知道的画的很像。受保护的角色包括迪士尼旗下的星球大战、漫威超级英雄、狮子王、冰雪奇缘、辛普森一家等,以及环球影业旗下神偷奶爸里边这个小黄人、怪物史莱克、宝贝老板这些。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抓取并利用其版权素材训练AI模型,允许用户持续生成这些知名角色的翻版图像,无底的剽窃深渊,这是给他们定的这个罪状。
而且呢,迪士尼说了,说你这个没有采取合理使用原则下的变通与避让。合理使用呢,是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这些公司去应诉同类案件里头比较喜欢去使用的抗辩的条款。就是说我合理的拿了你的这些东西去训练了,因为你这些素材呢本来也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用,那我也拿来去训练了,它是这样的一个方式。但是呢,要求什么?你可以用,你训练没问题,但是你在生成的时候,你还是要限制一下。所以呢,它里头讲说,这个Midjourney明知道用户在生成受版权保护的角色,却没有设置提示屏蔽或技术限制。你知道他生成的是米老鼠,你就直接给他生成出来了,连提醒都没提醒一下。但你说有没有能力提醒?肯定有。在美国大选期间,他是不可以生成川普的,现在可以了,因为大选结束了。所以呢,Midjourney本身是有能力去屏蔽的。
而且呢,忽视了原告此前发送的请求停止侵权的请求。前面给他发信了,说你别过分,但是完全不理你。Midjourney不仅未收敛,还公开预告即将推出商业AI视频生成服务。你还在变本加厉,越生成越好看,还要出视频了。
我们今天把你告了。诉求是什么呢?他的诉求是法院要发出禁令:Midjourney未能有效阻止用户生成受版权保护作品之前,禁止其继续提供图片,禁止其继续提供图像和预期的视频生成服务。你要不就把这事拦好了,你没拦好之前不许服务了。这是他们提出的诉求。
Midjourney目前为止还没有做任何反馈。如果反馈的话,大概也就是合理使用了,没有什么其他的反馈的,很难有什么新鲜事。之所以要专门讲这个案例呢,这就是第一次影视巨头下场诉讼AIGC公司,这个还是值得纪念的。
近些年来呢,图片生成模型被起诉的情况还是很多的。2023年,Getty Images起诉了Stability AI,也就是Stable Diffusion的母公司。这个Getty是干嘛的呢?它是做图库的,有点像咱们的视觉中国。起诉Stability抓取了超过1,200万张Getty受版权保护的图片,以及水印和说明,用于训练Stable Diffusion的模型。
我告诉大家,这个特别好玩。你现在使用Midjourney也好,Stable Diffusion也好,这些AI的文生图工具去生成图片的时候,经常在下边连水印一起生成出来,或者连底下的小标一起生成出来。有的时候你生成完了以后,后边还写这是什么微信公众号,或者是什么微博那个名字呀,或者写一个@什么什么的,一起生成出来。因为训练的时候是拿这些图片去训练的,你再生成的出来也还是这个样子。甚至有一些画底下有签名,这个都可以给你一起生成出来。
这个是第一次诉讼吧,也算是AI版权第一案。但是呢,这种图片版权网站呢,他们手里的这些量大,1,200万张吧,不像是迪士尼。他说我是有IP的,Stable Diffusion我就算是拿你这1,200万张训练了,训练完了以后,我再生成出来的照片或者图片,我跟你原来的1,200万张都不一样。他这个也是说得过去的。所以说,我这个合理使用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毛病。
这个案子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宣判。现在这些AI影像相关的版权案子基本上都没有宣判的,都在等说这个到底怎么办,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事。艺术家的集体诉讼呢,就一直在发生,从来没停过。OpenAI、谷歌、Midjourney什么全都被诉讼过。但是这种呢也很难有什么结果,因为生成出来的东西最多就看着像他,不一样。所以这个到底是怎么个判法,法院也很头疼。
为什么这次就特别不一样呢?IP形象。
你生成米老鼠,它就是米老鼠了。你一看这就是个米老鼠,这个事它是必然侵权的。还记得在GPT-4O出来说我们可以画图的时候,大家都去玩的那个事情吗?就是照一张照片,给我改成宫崎骏风格,给我改成吉卜力风格。这样的图片发出来以后,有极大的传播度。一堆人就去给吉卜力工作室写信去了,说咱告他吧。你看人家说吉卜力风格的这个画,就画的这么像,你这个风格模仿的非常非常好,而且有这么大的传播效果,这咱告他。但是吉卜力工作室就没有去告他,说这个风格这事咋保护呢?你虽然画的很像,你也用了我的名字了,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吉卜力风格,但是很难告赢,所以也没有真的去诉讼这件事。
而这一次迪士尼和环球的这个案子,有可能会做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判罚来。那么各大图片生成模型对于这些IP的规避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训练基本上你是没法限制。像前面一些艺术家去起诉的时候的诉求是什么?说请把你用我的画训练出来的这个模型删掉,你不要用我的画重新训练。这个事不可能。为什么?你连挑你都不好挑出来。几千万张画几百万张画,你去训练的时候,怎么能够把你这些画都挑出来?这个是基本无法实现的。所以训练管不着,都是在输出的时候进行限制。
输出限制呢通常是三种限制。第一种限制呢最简单,我在用户协议里头写。甭管是谁家的模型,一般用户协议里都会有这么一句:你可以用我的模型生成图片,但是不要侵犯别人的版权,不要侵犯别人的IP。但是写完了以后呢,怎么执行才是关键。我不看你怎么说,我看你怎么做嘛。再剩下的呢就是拒绝服务。你比如说你给我画一米老鼠,我不给你画了,你这是侵犯版权了。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就是我还给你画,但是画的不像你。比如说现在你要求Midjourney给你画马斯克,画出来的就不像。你让他画川普,画的很像。你让Grok去给你画马斯克,画的还是挺像的。反正是他们自己家的嘛,只要马斯克自己不找自己家的麻烦,也就无所谓了。所以这个它是可以进行这样规避的。
所以三条规避的方式:第一个是用户协议,你们不能干;第二个是拒绝服务;第三个呢等于服务失能吧,就是我确实给你画了,但是画的不像。我们去测试一下在生成照片的时候各家干的怎么样。我的提示词呢是生成照片:米老鼠、神偷奶爸中的小黄人、达斯维达、怪物史莱克在打麻将。这样的一个中文提示词,我说你们都给我画去吧。第一个出战的是OpenAI的GPT-4O,这个呢,上来直接拒绝服务。
说对不起,你违反了我的版权许可,我不能去给你做这个事情。这个属于做的很好的嘛,虽然我不爽。我希望他老老实实照我想要的画嘛,但是人家就说我不干了。然后呢,我去继续跟人聊天吗?你说你不干了,我就放弃了,这不像我对吧。我说你继续画吧,你用这个卡通角色,不要使用这个有版权保护的卡通角色,你规避一下重新给我画行不行?
第二次呢,他说还不行,我还不能给你画。后来我说你看看你能做点什么,努力做一下就行了,然后他就给我画出来了。但画出来呢还是米老鼠,这个你一眼就能认出来这是米老鼠,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规避了个寂寞吧,这就是OpenAI目前做的事情。但是呢,他还是很努力的去规避了一下。
再往后呢,咱们试试Gemini吧,谷歌的这个大模型怎么样?我把前面这个提示词,一个字不改扔进去。谷歌在用户协议里也说了,你不能违反版权,不能侵犯别人的权益。但是呢,我把提示词输进去,打完回车以后,二话不说就直接把侵权形象的图片给我生成出来了,还没有任何问题。
Grok,就是XAI的这个图像生成模型,本来人家做的时候就说我们没限制,你想画什么画什么。虽然在它的版权协议或者在他的用户许可协议里,他也写了说你不要去侵犯别人的版权。但是呢,我这边摁完回车以后,那边直接生成侵权的图片出来了,没有任何犹豫的,速度还挺快。
吉梦就是国内的这些大模型,虽然上面也写了不能侵权,但是呢,你也是回车下去以后,这个侵权的图片就直接生成了,而且画的还不错。吉梦生成出来的这个图片呢,比midjourney画的要差一些,但是比Gemini和Grok画的都要强一些。至于跟GPT4O比起来呢,我觉得现在比GPT4O还要再好一些吧。
而且吉梦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技能是什么?写中文,而且可以用各种的艺术字体去给你写中文,现在可以达到能用的状态了。至于另外两个,stable diffusion和Flux,这两个呢都是开源的。开源的我不负责任了,你拿到你自己的这个电脑上去,到底拿它干啥了我不知道,所以这两个就肯定是可以生成各种各样的侵权形象的。
最后呢,咱说说Midjourney。Midjourney特别有意思,同样的话扔进去这Midjourney,他纠结了。怎么个纠结法呢?米老鼠,达斯维达和小黄人直接输出了,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呢,让他输出怪物史莱克的时候,这个就化成了一个史莱克样貌的Yoda大师,那个怪物史莱克大耳朵大脑袋大嘴。
但是呢,它的表面是很光滑的。Yoda大师呢,头上是有褶的,而且是有毛发的。他就把两个形象给你凑在一起了。这个东西像Yoda大师,也有点像怪物史莱克。他是拼接了一下,但是呢,画的是真好,非常有感觉。
Midjourney还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什么?他不知道啥叫麻将。他的麻将呢,画的完全看不出来。这个麻将他给规避了。其他的这些大模型,画的麻将都是很像的。Midjourney没画出麻将来。大家呢,可以看这个视频的标题。这个视频标题就是用Midjourney画的。这张图咱们自己看一下,还是挺有意思吧。
那Midjourney跟其他这些有什么不一样?你说大家都能生成,为什么迪士尼跟环球去起诉Midjourney?他不去起诉OpenAI,不去起诉谷歌,不去起诉马斯克,怎么就贴这么挑了这么一个来收拾呢?
Midjourney本身这公司就很奇葩。它呢,是真正做底层闭源大模型的。你像刚才咱们讲的这些谷歌、OpenAI,这是做底层闭源大模型的。Stability也是做底层模型,但是人家做的是开源模型。吉梦也是做底层闭源模型的。但是做所有这些做底层大模型的公司,都要融资,你要烧钱。但是Midjourney是不融资的,完全自给自足。我挣的钱够我花的完事了。如果我挣的多了,我就降价;挣的少了,我就涨价。呵呵,是这样的一个奇葩公司。
创始人呢,叫大卫·霍尔兹。他呢,是Live Motion的创始人。Live Motion呢,是手势输入的开创者。他拿一个小盒子贴在电脑屏幕上,通过USB连到电脑上以后,我们可以在电脑前头做手势,让这些东西都可以输入到电脑里头去。曾经呢,是红极一时。这个Live Motion呢,最高峰的时候大概融资了应该接近1亿美金吧。因为我看到有些数据是1.2亿美金,有些数据是9,000多万美金。融这么多钱的话,这个妥妥的独角兽了。但是呢,到2015年以后,这个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发现这条路不是那么走得通。最后呢,是这个公司被3,000万美金的价格直接给卖掉了,就算是作废了。
这个大卫·霍尔兹呢,是在比较早的时候,应该是在2016年就离开了,自己去创业。后来到2022年吧,创建了Midjourney这样的一个公司。估计也是原来跟这些投资人之间处理得不是很愉快,所以说我不融资了,自己挣钱自己花,我还自给自足了。现在这公司呢,应该是有个100来号人,那真的是很小而美的公司。估值呢,因为从来没融过资嘛。
所以,有些人猜测它的估值可能是二三十亿美金,也有些人猜测它的估值可能已经到上百亿美金了。因为你没融过资,所以它就没有正式的估值。
这公司的收入呢,就是订阅费10美金一个月到60美金一个月的订阅费。我呢,就是订阅10美金一个月的,已经订了应该有个两年了吧,反正一直在订着,确实好用。大家看到的我的这个背景,以及这个封面,基本上都是用Midjourney来画的。
它呢,有2,000万用户,200万的日活,2024年的收入是3亿美金。它就拿这3亿美金去花去。2025年Midjourney V7出来,马上又要出这个视频了,说我们继续去研究一下,怎么能够让大家把这个价格定好,让大家画的开心,我还不亏钱。
他们有一段时间说,哎呀不行了我亏钱了,他就涨价。像别人都是说你注册了我的用户,我先免费让你用几天,我再找你收费。Midjourney里没有,你只要是挂到他这上想去画图,第一天你就得交钱。最早的时候是有一段时间可以免费的,现在就是第一张就要交钱,没有任何免费额度,因为他怕亏钱。
那么这个案子呢,有可能会迎来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讲?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案子出来了以后,是不是停止侵权了,罚一大笔钱,公司玩破产了。可能很多人是这样来思考这问题的。
我要告诉大家,这种大型的IP公司通常不这么干活。因为我以前经历过一次。我们原来呢投资过叫musicly的这样一个公司,也就是现在的TikTok。它呢,你想一定是使用大量音乐版权的。在我们投资的时候就问他说,你用了这么多唱片公司的音乐版权,你是花钱买呀,还是得到授权呀,还是怎么弄?人家说等着看呗,我们走一步是一步,用户少的时候你费这劲干嘛?等我用户多了以后,等到人家找上门了我们再说。
我们就等,等到他们再拿了两轮融资以后,这些音乐版权公司就找到他了。几大唱片公司就冲上来了,说你用了太多的我们的版权了,你不能这么干。那说那和解呗,我们商量商量怎么办。你让我直接按照你这个版权授权给你钱,这事我肯定受不了。而且呢,你以后想去做新的唱片推广,想去做音乐推广的时候,你也要依赖我的平台嘛,咱们相互之间怎么妥协一下呢?
双方就都比较明白,是谈生意来了,不是说真的你死我活来谈诉讼来了。后来的结果也很简单,musically拿出了一部分股权,说咱们这个也算给你一个赔偿吧,也算是一个授权。大概是每家的这个唱片公司给了一些股权,给的很少。
大概是1%点几还是0%点几,我忘记了。你拿到我们的股权以后,你算是我们的股东了,你就直接把你的所有的内容授权给我,我去帮你推广去,我去帮你卖去。他是变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所以,Midjourney的这种诉讼结果可能也会照这样办理。因为艺术家想干的活是,你把我的素材都删了,用我的素材训练了这个大模型,这事都不行。至于说版权网站,你比如说像刚才英国这个案子,后边是个版权网站,他就是收版权费的,就跟中国的这个视觉中国干的活是一样的。他想干的活是要钱,你要给我一大堆钱,你拿我的这个模型图片去训练了,正常的应该多少钱一张授权,咱们单独谈一个授权协议。
而这些影视公司和真正的IP公司呢,他们想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们想要的东西是第一个,你还是要去给我宣传的。你说以后Midjourney再生成所有图片就没有米老鼠了,这事不行。因为未来一段时间,肯定大家会把流量转移到AIGC这边来。你就像为什么唱片公司会说,我拿你一些股权,我就授权musically可以使用我的版权了呢?因为他也看明白了,未来的这个流量一定会转向TikTok,总有其他的这些音乐会在上面流行起来,那我不亏了吗?我一定要站住这个阵地。
所以呢,IP公司的思维方式跟版权销售公司、跟画家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大概率会按照music这样去搞吧。但是呢,这事没那么快。这种事情你只要开始去诉讼呢,一般会折腾个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而且呢,这个案子有可能会成为标杆案例。你像美国、英国都是判例法,前面这些案子都没判下来呢,都等这个案子看怎么判。
而且,迪士尼跟环球呢,如果拿到了Midjourney的一些股份,做出和解的话,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Midjourney呢其实也很难独善其身。你像现在他这个状态,说我不融资,就这么慢慢往前发展。他达成了这种版权协议之后,有可能还是会被并购的,或者在等版权协议达成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迎来并购。
你像musicaly当年是达成了版权协议以后,被这个字节跳动收购的。它达成版权协议的时候,估值大概是1亿美金,字节跳动直接冲上去,10亿美金给买下来了,包括他前面这些版权授权一起买下来。这个也是它整个价值的一个体现嘛。现在惦记Midjourney的人肯定也不少。这样的一公司,从来没有拿过钱,还做的这么好,一堆人肯定惦记冲上去买。最容易冲上去,砸大钱买这种公司的人是谁?
就是扎克伯格的Meta,他最喜欢砸钱去收购项目了。Meta AI现在呢,穷的光剩下钱和显卡了,其他的都稍微差那么一点点。如果它真的冲上去,花个多少亿美金去把Midjourney买下来,然后把这个案子直接给它做成一个股权的授权协议,那这个事儿对于整个未来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Midjourney的未来呢,还是值得期待的。V7已经上升一个台阶了,现在大家看到我的背景、我的封面都是V7的了,这个绝对值得期待。我这三天每天都在花很长的时间帮Midjourney的视频去打标签。他的训练也很简单,就是你来帮我去标注,你觉得哪个漂亮你去打标签。打完了以后呢,他拿这些标注的结果去训练他的模型,效果非常的好。
我现在打了3天标签,完完全全被Midjourney生成的视频震惊了。它可以不光是生成真实的视频,它还可以说我给你画一个油画,我让它动起来;我给你画一个水彩画;我给你画一个水墨画;或者我做一个剪纸,然后都可以非常流畅的、非常符合逻辑的动起来。而且它整个的稳定性非常高,因为视频最怕的是稳定性差嘛。你从前头动到后边,这个人从前头是迈左脚,到后边这个左脚就不见了,这个事情是很多其他的这个视频模型经常爱干的事情。但是Midjourney至少让我去打分的这些,它生成的视频没有这种情况。它的逻辑自下性做的很好,稳定性做的非常好。而且呢,秉承了Midjourney一贯的传统,它的感染力和传播力都极强。
现在的Midjourney呢,就头疼一件事,就是到底怎么收费。收完费以后必须一保持盈利,我不能亏钱。
好,总结一下吧。迪士尼跟环球起诉Midjourney,是一个标志性的案件,是第一次影视巨头起诉AICC公司。大家都在擦边,只是程度不同。环球和迪士尼,他不去起诉OpenAI,不去起诉谷歌,不去起诉马斯克,估计也是惦记要这个Midjourney的股权。你像OpenAI,3,000亿美金了,你能要回多少股权来?你要不回来多少,而且人家有可能跟你死磕。但是Midjourney这样的公司,其实还是比较好欺负的。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Midjourney会出一定的股权,最后呢皆大欢喜。
等过几天Midjourney出了视频功能以后,我大概率会去升级套餐吧。好,这就是今天咱们讲的环球迪士尼起诉Midjourney的故事。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
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