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9
Luke Fan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AI机器人, CCTV10,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 YouTube频道, 中国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人机协同, 众擎机器人, 前沿科技, 动作捕捉技术, 国产人形机器人, 多机协作, 央视直播, 央视频, 宇树G1, 定制机器人, 新兴产业, 智能机器人, 未来科技, 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对战, 机器人平衡算法, 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操作系统, 机器人格斗大赛, 机器人比赛规则, 机器人电竞潜力, 机器人研发, 机器人竞技, 机器人算法, 机器人编程, 机器人表演赛, 机器人视觉, 机甲格斗, 杭州, 科技创新, 科技评论, 科普展演赛, 老范讲故事, 自主战斗机器人, 赛事回顾, 遥控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已经圆满闭幕了。这次有什么好玩的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这个应该讲叫一次表演,效果相当不错的比赛。全称呢叫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名字还是很长的。
2025年5月25日晚上8点半,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正式开赛,并于当日晚间圆满落幕。算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主体的格斗竞技科普展演赛。它是格斗、竞技、科普、展示、表演这样的一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整个的时间呢一个半小时,8点半开赛到10点钟结束。
这个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也就是CCTV10)、央视频的网站、央视新闻等同步直播的。全球观众超过5亿人次,大部分应该还是在中国看的吧。但好像台湾那边也有报道,因为毕竟是一个中文比赛嘛。
More
3 月 25
Luke Fan英伟达,NVIDIA,黄教主,GPU AI Agent革命, AI推理成本, AI泡沫预警, AI算力租赁, AI算力需求, AI编译器优化, AI芯片国产替代, AI芯片迭代, AI训练成本, ARM架构生态, Blackwell架构, CoreWeave上市, DeepSeek模型, GB200 NVL 72, Grace CPU, H20芯片, HBM3e显存, MoE模型架构, NVLink技术, Scaling Law失效, TOKEN经济, Token计费模式, 中美AI博弈, 云计算价格战, 光通信技术, 内存墙突破, 分布式计算架构, 半导体供应链, 半导体设备折旧, 半导体设备禁运, 参数规模竞赛, 大模型盈利困局, 大模型蒸馏技术, 存算一体芯片, 异构计算架构, 推理效率提升, 摩尔定律终结, 散热技术革命, 数据中心基建, 数据中心能耗, 数据并行策略, 显存带宽优化, 服务器机柜标准, 服务器集群部署, 机器人操作系统, 模型并行技术, 液冷服务器, 深度学习框架, 硬件投资回报率, 算力云服务, 算力军备竞赛, 绿色数据中心, 编译器技术突破, 芯片制程工艺, 芯片命名玄学, 芯片封装技术, 芯片散热材料, 英伟达GTC大会, 超算中心建设, 边缘计算需求, 量子计算布局, 黄仁勋战略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黄仁勋的大饼不香了吗?GTC之后,英伟达的股价怎么跌了?
每年会开一次GTC,叫GPU Technology Community,就是GPU技术的一个社区的会。但是呢,现在再去开GTC,一般已经没有GPU在上面了。咱们现在管这种像什么H100、B200、B100这样的东西叫算力卡。真正的GPU应该是4090、5090这种东西。现在4090、5090在什么地方发布呢?是在AES,AES叫消费电子展。一般黄仁勋都会在消费电子展上卖这种叫个人游戏显卡,然后在GTC上卖他的算力卡。所以呢,我们要分清楚,虽然还叫GTC,但是里头已经没有GPU了。
现在各个公司都在努力的做自己的技术研讨会或者是开发者大会。原来比较著名的一个,现在已经没落了呢,叫IDF,英特尔的开发者论坛,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热了。现在还比较热热闹闹在开的呢,一个是谷歌IO,一个是Microsoft Build,微软的这个构建大会,然后是苹果的WWDC,叫全世界开发者大会。这个名字取得好,因为他先开始了,所以他就可以取这样投机取巧的名字。英伟达的GTC现在都还是比较热的。OpenAI的开发者日呢,目前还在努力的追赶之中。Meta,也就是原来的Facebook,现在呢有两个开发者日,一个叫Meta Connect,像他的各种AR、VR这种设备,包括很多的广告系统都是在这里开。其实以前Meta Connect大会,大家主要是去听他的广告平台的一些运作方式,因为广告平台挣钱嘛,其他东西都不怎么挣钱。另外一个呢,从今年要开始开,叫Llama Conference,是专门给它的这个大模型开的一个开发者大会。所以Meta今年会有两个。
More
1 月 14
Luke Fan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2030年机器人普及, AI大模型研发, AI机器人趋势, AI硬件生态, ChatGPT模型训练, Figure 01, GitHub数据沉淀, Huggingface机器人, OpenAI招聘工程师, OpenAI机器人项目, X1 Technology, 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 人工智能训练数据, 人形机器人, 仿真皮肤技术, 优化智能机器人, 传感器技术, 动态捕捉技术, 大模型训练, 家用机器人普及, 开放平台数据利用, 开放性机器人研发, 开源平台数据, 开源数据平台, 开源生态建设, 数据收集平台, 智能机器人制造商,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未来人机交互, 未来家用科技, 机器人产业科技趋势, 机器人具身智能, 机器人制造成本, 机器人大脑设计, 机器人工程样机, 机器人抓取技术, 机器人操作系统, 机器人智能感知, 机器人机械设计, 机器人研发挑战, 机器人硬件厂商, 机器人行业未来, 机器人触感传感器, 松耦合生态链, 灵巧机械手, 特斯拉擎天柱, 特斯拉机器人优势, 独立品牌机器人, 自动驾驶芯片, 英伟达开发平台, 英伟达开发板, 英伟达技术开发, 英伟达机器人解决方案, 谷歌安卓生态, 谷歌安卓路径, 谷歌手机市场模式, 飞速发展的机器人科技, 高精度感知技术
2025年了,我们距离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到底还有多远呢?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现在,人形机器人好像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特斯拉的擎天柱已经可以在特斯拉工厂里边打螺丝了,Figure 01也在宝马的工厂里边打螺丝呢。刚刚过去的CES大展上,黄仁勋背后站了一整排的人形机器人,包括前两天我们看到上山入海的这个宇数科技,也站在黄仁勋背后,因为他们也是使用的英伟达的解决方案。
那是不是人形机器人就已经快要到达我们面前了呢?甚至这两天还有传闻说OpenAI又重启了机器人项目,重新开始为机器人项目做了招聘。这个公司到底在干什么?宣布什么不重要,你看他贴出来的招聘广告,LinkedIn上是有招聘信息的。你可以看到有很多机器人相关的岗位,在OpenAI公司下边已经列出来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