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Luke FanAIGC AGI, AI人格, AI创业, AI生态, AI竞争, Anthropic Claude, API价格, ARC-AGI测试, Gemini 2.5 Pro, GPT-5, Grok-4, Meta, OpenAI, Plus用户, Pro用户, Sam Altman, Thinking模式, XAI, 上下文窗口, 中国AI公司, 人工智能, 代码生成, 价格战, 免费用户, 划时代革命, 各安天命, 哀鸿一片, 商业模式, 多模态, 大语言模型, 开发者, 微软, 抄后路, 投名状, 挤牙膏, 用户体验, 科技评论, 统一模型, 老范讲故事, 行业分析, 谷歌, 跑分对比, 阶级固化, 降低幻觉, 马斯克
大家好,
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今天咱们来讲一讲GPT-5发布了,到底是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还是开始挤牙膏了呢?
8月8号凌晨开的发布会,我呢看了一眼就去睡觉了,实在是没有功夫把它都看完。北京时间凌晨1点开始发,我今天看了一下回放,大概是一个小时十几分钟吧,但是我并没有特别耐心地把它们都看完。
GPT-5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首先,这一次的发布会跟OpenAI以前的发布会,有一些巨大的差异。第一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就是这次发布以后呢,没有出现服务器拥挤宕机的情况。以前甭管是Sora呀,还是GPT-4o这些产品发布的时候,紧随而来的都是OpenAI的服务器拥堵宕机。这次没有,第一时间就可用,免费版也可以使用,速度还挺快的。我自己反而感觉速度还可以,应该呢是进行了一些实时的算力分配,简单的问题就没必要消耗那么多的算力。原来呢,大家都是要尽可能用最大的模型,你哪怕问一个“你好,今天天气不错”,他也得把那个最大的模型跑起来。现在的话应该就不需要干这个事了,他发现你去问“你好,你是谁,你到底是哪个版本”的时候,他可能做一些很简单的回复,消耗的算力就比较小。这是第一个比较大的差异。
More
8 月 08
Luke FanAIGC, OpenSource 128K上下文, AI伦理, AI开源策略, AI监管与合规, COT思维链, DeepSeek(深度求索), Gemma, GLM, GPT-OSS, Grok(xAI), Kimi, LLaMA, MacBook, Meta, Minimax, MOE混合专家模型, MXFP4量化技术, Ollama, OpenAI, Phi-4, YouTube, 中美AI竞争, 中美科技博弈, 人工智能(AI), 千问(Qwen), 原生训练, 商业模式, 大语言模型(LLM), 应开全开, 开小闭大, 开源, 微调(Fine-tuning), 微软(Microsoft), 推理模型, 数据安全, 本地部署, 模型性能, 模型评测, 田忌赛马, 科技自媒体, 科技评论, 老范讲故事, 谷歌(Google), 马斯克
OpenAI再次开源,中美AI竞争加剧,这一次体现在了不同的开源策略上。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OpenAI再次开源,这一次发布的版本叫GPT-OSS (Open Source System),8月5号突然上线了。这一次又不是GPT-5,我们从7月份就开始等GPT-5,现在已经等得大家开始胡思乱想了。很多人猜,说为什么出不来。现在最新的说法是48小时之内出来,等等看吧。
这一次呢,开出来的是GPT-OSS,是一个开源模型,20B和120B两种参数。它呢,是一个MOE模型,就是混合专家模型。其实在GPT-4的时候呢,大家就已经猜测它开始使用混合专家模型了,只是呢它不开源,大家只能猜。现在开出来了MOE推理模型,是有COT的思维链,是直接给大家展示出来的。而且呢,是一个文本模型,没有多模态的东西。上下文比较长,128K的上下文,要比国内的一些开源模型还要再长一些。因为现在没办法,你要使用工具、使用MCP,没有足够长的上下文,你是跑不起来的。所以呢,这一次的GPT-OSS说,我们很擅长使用工具,有的时候有点太擅长了。因为我测试的时候,有的时候工具调用次数非常多,直接就把自己的上下文填满了,这种情况也是不少的。
More
8 月 04
Luke FanAIGC AI副作用, AI审查论文, AI平权, AI幻觉引用, YouTube, 不可重复实验, 不当署名, 事实错误, 人工智能应用, 代写, 公共监督, 协和董小姐, 反智主义, 台湾市长论文案, 哈佛校长克劳丁·盖伊, 唯论文论, 学位撤销, 学术不端, 学术打假, 学术权威, 学术诚信, 官员学历, 干部学历, 开放获取, 引用不规范, 张文宏论文争议, 德国高官论文丑闻, 挪威政府学位丑闻, 教育观察, 数据造假, 时事评论,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 社死, 科技伦理, 科技评论, 秘鲁总统论文争议, 网暴, 老范讲故事, 舆论监督, 论文抄袭, 论文查重, 防止“文革”式批斗, 韩国金建熙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路。最近,因为论文被扒出来“社死”的案件越来越多了,这难道是AI平权的另外一个实现方式吗?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最近几年,因为论文被扒出来“社死”的这些事情。
大家比较熟悉的呢,是韩国前总统尹新月的夫人金建熙。首尔淑明女子大学在调查后,认定其硕士论文存在抄袭,并在2025年6月撤销其学位。她以该硕士学位入读国民大学博士班,因此博士学位也被废止。
再往后,张文宏博士,也就是在疫情期间经常出来说话的这位上海医生,他也曾经被指责过论文有问题。2021年8月,有人指出其博士论文抄袭了一篇1998年的文章。复旦大学成立调查组,认定其论文存在写作不规范,但符合当年培养要求,不构成学术不端。他是在引用的时候呢,没有写明引用,但是呢,他自己该研究的部分还是研究了。这个呢,就属于是避免翻车的案例。
More
7 月 29
Luke FanAIGC, 华为很厉害 99米长的枪, AI推理, AI芯片, AMD MI300, CUDA, GB200, H100, Hugging Face, MindSpore, NPU, NVL72, PyTorch, TensorFlow, 中美科技战, 人工智能 (AI), 优缺点分析, 信创产业, 光模块, 兼容性, 升腾384超节点, 升腾910C, 华为, 国产替代, 国产芯片, 大模型训练, 工程实现, 性能评测, 成本与电费, 技术封锁, 数据中心, 服务器集群, 水冷散热, 科技评论, 稳定性, 突破封锁, 算力, 老范讲故事, 自主可控, 芯片禁运, 英伟达 (Nvidia), 谷歌TPU, 软件生态, 达芬奇架构, 高功耗, 鲲鹏920
遥遥领先的华为升腾384超节点,是不是又立功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一个镇场之宝,就是华为升腾384超节点。叫这个名字很怪,其实就是华为做的算力超级节点,华为云矩阵。384超节点这个东西,从外边看上去呢,像一堵墙一样,反正摆在厂子里头也确实比较唬人,而且也很昂贵。
很多人就兴奋了,说我们是不是又打破了西方的垄断呢?西方人对我们禁运,不给我们卖英伟达最好的芯片,我们自己造出来了。这个事到底达没达到呢?可以说部分达到了。在集群总的FP16算力上,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个?就是它在不同精度上的算力是不一样的。在FP16算力上呢,华为升腾384超节点,是介于H100和GB200组成的NVL72之间的一个算力。而这个话怎么解释呢?
现在我们去想算力,它是分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就是卡,卡这件事呢,咱肯定比不过人家,甭管你是比H100还是GB200,你根本比不过人家。第二个呢,就是叫整机,我是一台服务器。你像AMD呢,就是卖这种东西,就是我一台服务器里头有8个,他们叫MI300这样的服务器。第三种维度呢,就是说我给你卖一整个柜子,像NVL72呢,就属于整个柜子,我把72个H100或者72个GB200这样的东西,装在一个柜子里头,当成一台机器一把卖给你。
More
7 月 28
Luke FanAIGC AIGC, AI创业, AI研究报告, GPT, HAI研究所, Y Combinator (YC), YouTube, 个性化教育, 产品市场匹配 (Product-Market Fit), 人力资源自动化, 人工智能, 供应链管理, 决策分析, 创业方向, 创意写作, 医疗AI, 医疗影像诊断, 员工意愿, 商业分析, 商业模式, 四象限分析, 学术论文, 工业设备维护, 工资管理, 市场需求, 心理咨询, 技术能力, 斯坦福大学, 智能客服, 法律科技, 用户需求, 科技创业, 科技评论, 红灯区 (低需求高能力), 绿灯区 (高需求高能力), 老范讲故事, 自动化, 行业洞察, 资源错配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近半AI创业者选错了方向。这里边到底谁对谁错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大家都在指点江山,但是人家斯坦福大学肯定要更专业一些。
7月7号,斯坦福大学的HAI(叫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所)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发布了一个工作论文,叫“员工真正希望从人工智能中得到什么”。这样的一篇论文,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这个论文来看一下。里边讲到很大比例的AI创业者呢,都找错方向了,大概41%的AI自动化,正在做没人想要的事情。那这论文到底说什么了呢?
他呢,首先做了一个打分。论文我们要去看他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是不是可靠。像我老范坐在这,我可以一拍脑袋说,以我过去的经验怎么怎么样,大家听个乐就可以了。但是人家这个呢,一定是要有严谨的数据收集过程的。
More
7 月 27
Luke Fan新能源智能汽车 AEB自动紧急制动, FSD, Model 3, Model X, YouTube, 余承东, 华为智驾, 央视新闻联合, 字节跳动, 小米SU7, 懂车帝智驾测试, 数据训练, 新能源汽车, 智能碰撞测试, 智能驾驶评测, 智驾方案对比, 比亚迪, 毫米波雷达, 汽车评测, 测试公平性, 激光雷达, 特斯拉(Tesla), 电动车, 科技评论, 端到端测试, 纯视觉方案, 老范讲故事, 行车安全, 跟车距离, 车辆安全, 软件OTA升级, 辅助驾驶(ADAS)测试, 遥遥领先, 问界M7/M9, 阿维塔, 集体破防, 马斯克点赞, 高速事故场景模拟, 高速公路测试
懂车帝智驾测试,让遥遥领先们集体破防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懂车帝这一次真的是下了血本了。当然,懂车帝每一次测试呢,都下血本。因为他做的很多这些测试,都非常非常博眼球。你博了眼球呢,一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你说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事一定是没有人看的。为了不被人找麻烦,你就老老实实的去买车,都要自己从4S店里头去买车,而且不能从同一家店里买。你要在全国随机去抽店来买。买完了以后,还要升级到最新的版本,然后开始测试。期间你要封闭,不允许再升级了。你不能说我一边测试一边让它升级,这事肯定测不准了吧。所以呢,他们真的是买了几十辆车。这一次呢,他更狠,他封了一段高速公路直接测。这一次呢,是懂车帝与央视新闻联合起来搞的,高速事故场景模拟,全实景智能碰撞测试。
他为什么要封高速公路来干这个事?第一个,开放的这个路线上,你是不敢玩的。你撞到别人社会车辆,你没法负这责任。第二个是什么呢?封闭的训练场,你说我们在这上测行不行?不行。你到封闭训练场上,高级辅助驾驶,这功能是打不开的。为什么?他发现了你这个不是在我的地图上面,地图上没有这样的一个路线。你开到了一个我不认识的地,那他就不给你开这个辅助驾驶了。所以,他唯一能够跑的方式,就是封闭一段真实的高速公路。封了15公里的高速公路,买了36辆车,测试了三个月,做了视频给大家看。
More
7 月 20
Luke FanAIGC AGI, AI Agent, AI创业, AI行业分析, API, ChatGPT Agent, Deep Research, Manus, OpenAI, OpenAI发布会, Operator, PPT生成, Sam Altman, SDK, TOKEN成本, YouTube频道, 二次验证, 产品评测,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代理, 任务打断, 创业公司危机, 商业模式, 技术前沿, 技术局限, 数据分析, 未来科技, 模型即应用, 沙盒, 浏览器模拟, 演示翻车, 生产力工具, 用户体验, 科技评论, 竞品分析, 老范讲故事, 自动化任务, 自动化流程, 虚拟机, 跨设备同步, 连接器, 长链路任务
ChatGPT Agent来了。
Manus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ChatGPT重磅发布了他的Agent。怎么个重磅法?山姆·奥特曼亲自坐台。现在很多ChatGPT自己产品的发布,山姆·奥特曼都不在前台坐着,这次是亲自坐台。而且旁边坐了四位主讲,很多时候发布会就是俩人或者仨人,这次是山姆·奥特曼坐在这,旁边坐了四个人。而且呢,足足讲了25分钟。
很多人就想起Manus来了,好像有些测试还不如Manus。因为他现场有翻车的,大老板在旁边坐着,你测试翻车的话还是压力挺大的。在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GPT也就这样,你们现在还觉得Manus做的不好吗?就有一些讨论在发生了。
More
7 月 11
Luke FanAIGC AI Agent, AI内卷, AI创业公司, AI应用落地, AI监管政策, Anthropic, Benchmark投资, ChatGPT, Claude, Figure AI, HEYGEN, Kimi, Manus, Manus跑路, OpenAI, Token消耗, 中国AI产业, 中美科技战, 产品体验, 人工智能, 付费转化率, 免费模式, 创业故事, 周鸿祎, 商业模式探讨, 团队裁员, 地缘政治, 大厂竞争, 大语言模型 (LLM), 字节跳动Coze, 技术壁垒, 收费策略, 新加坡总部, 智谱AI, 泛AI Agent, 用户增长, 百度, 科技公司出海, 科技新闻, 科技评论, 稚晖君, 算力, 美元资本, 美国投资限制, 老范讲故事, 融资, 行业观察, 资本运作, 通义千问, 马斯克
曾经一码难求的Manus宣布跑路新加坡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中国AI产业在7月9号呢,应该经历了资本侵袭之日。为什么这么讲?第一个,稚晖君创建的智源科技跑去买壳上市去了,机器人还没造出来呢,先去收购了一个上市公司60%多的股份。这个要干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
另外一个就是Manus,算是在Deepseek之后,又炒起了中国AI热潮的一个品牌。他们当时是做泛AI agent,就是说可以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AI agent,突然宣布在国内裁员,直接关闭,然后搬迁到新加坡。事情没做多少,这个资本的吃相有点太难看了。
Manus到底怎么个跑法呢?原来团队也不大,120人的团队,留下三四十个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剩下的原地解散了。给2N或者是n加3,估计有些人来的时间实在是太短给n加3,来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可以给2N。反正手里有钱嘛,刚拿了7,500万美金的融资,也不在乎这一点,直接遣散了就完事了。
More
7 月 08
Luke Fan芯片的故事 2纳米, 3纳米, EDA软件, GAAFET, IP核, PDK工艺设计套件, 中美关系, 中美科技战, 中芯国际, 产业链生态, 出口管制, 制程工艺, 制裁与反制, 半导体, 华为麒麟, 华大九天, 卡脖子技术, 台积电, 国产EDA, 国产替代, 国家安全, 地缘政治, 小米玄界, 川普, 技术封锁, 掩膜版, 晶体管, 杰成电子(Cadence), 流片, 深度解析, 电子设计自动化, 盖伦电子, 知识科普, 科技评论, 编译器, 老范讲故事, 芯片设计, 英伟达(NVIDIA), 苹果芯片, 行业观察, 西门子EDA(Siemens), 许可证, 财经分析, 贸易战, 软件开发, 鑫思科技(Synopsys), 集成电路, 龙芯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下EDA软件。
经历一个多月的封禁,重新恢复中美贸易战。中间的有一个小插曲,就是EDA软件的封禁。大家注意,EDA软件是哪天封禁的?5月23号。被封禁的三巨头——鑫思科技、杰成电子和西门子——同时收到了美国政府的通知:向中国出口EDA软件的时候,必须申请许可证。现在大家都不说我封禁你,就是说你去申请许可证就完了,万一我批了呢?
但是他这特别有意思,他封禁都是有前有后的,可能差个几天,不是说我一把就全部都封了。另外几个项目呢,一个是乙烷出口,就是从美国出口乙烷到中国来;另外一个呢是C919上用的航空发动机;还有一项呢是核电相关的设备。这个封禁都是在什么样的时间下来做的呢?都是在中美日内瓦会谈之后新设的这些封禁。
到7月2号,EDA软件、乙烷和C919发动机就解除封禁了,解是同一天解的。这个呢应该是响应6月份中美在伦敦谈判了以后的结果。但是呢,到目前为止,核电相关的设备依然没有解封,认为这个事情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所有在中美日内瓦谈判之前封禁的东西一样也没解。
More
7 月 07
Luke FanAIGC, 华为很厉害 AI伦理, AI大模型, AI抄袭, Apache 2.0, GitHub事件, honest AGI, Hugging Face, Llama 3.1, LLaMA-fingerprint, LLM, Meta, OpenAI, POWERED by盘古, PyTorch, 人工智能, 企业公关危机, 华为, 品牌形象, 增量训练, 大模型套壳, 大模型抄袭, 大模型指纹算法, 大语言模型, 字节跳动, 开源, 开源争议, 开源协议, 开源文化, 归属声明, 抄袭指控, 昇腾芯片, 模型相似度, 欧盟禁用条款, 民族主义情绪, 注意力机制, 混合专家模型(MOE), 版权声明, 瓜田李下, 盘古大模型, 盘古开源协议, 科技伦理, 科技公司纠纷, 科技评论, 老范讲故事, 自主研发, 舆论战, 英伟达芯片, 观点分析, 许可证, 豆包, 辟谣, 通义千问, 遥遥领先, 闭源, 阿里巴巴
华为开源了盘古大模型,被指抄袭。华为到底冤不冤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华为开源了他的盘古大模型,它的模型呢,反正依然是山海经风格的起名。原来呢,没有开源,都是说我们内部开发内部使用,或者说我们专门供政府和大企业来使用。但是现在发现开源这条路不错,那我也开源吧。结果开源了以后就出事了。
它是6月30号在GitHub上就直接开源了,号称呢是在升腾芯片上训练出来的大模型。以前呢,我们的大模型大多是在英伟达芯片上训练,但是呢可以在升腾的芯片上去做推理。现在说,我直接在升腾芯片上做训练,也算是一种小的突破吧。
他呢,其实发了两个模型:一个是72B的MOE的模型,就是混合专家模型;然后呢,有一个70B的稠密模型。做呢做完了,但是准备开源还需要准备一段时间。开源这件事,不是说你做完了,把它扔出来就完了,还是有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干的。比如说你要去写开源手册、许可证,这个还不是那么容易,还在做。
More
Older E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