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0
Luke FanAIGC AGI, AI Agent, AI创业, AI行业分析, API, ChatGPT Agent, Deep Research, Manus, OpenAI, OpenAI发布会, Operator, PPT生成, Sam Altman, SDK, TOKEN成本, YouTube频道, 二次验证, 产品评测,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代理, 任务打断, 创业公司危机, 商业模式, 技术前沿, 技术局限, 数据分析, 未来科技, 模型即应用, 沙盒, 浏览器模拟, 演示翻车, 生产力工具, 用户体验, 科技评论, 竞品分析, 老范讲故事, 自动化任务, 自动化流程, 虚拟机, 跨设备同步, 连接器, 长链路任务
ChatGPT Agent来了。
Manus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ChatGPT重磅发布了他的Agent。怎么个重磅法?山姆·奥特曼亲自坐台。现在很多ChatGPT自己产品的发布,山姆·奥特曼都不在前台坐着,这次是亲自坐台。而且旁边坐了四位主讲,很多时候发布会就是俩人或者仨人,这次是山姆·奥特曼坐在这,旁边坐了四个人。而且呢,足足讲了25分钟。
很多人就想起Manus来了,好像有些测试还不如Manus。因为他现场有翻车的,大老板在旁边坐着,你测试翻车的话还是压力挺大的。在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GPT也就这样,你们现在还觉得Manus做的不好吗?就有一些讨论在发生了。
More
7 月 15
Luke FanAIGC 1000亿利润门槛, AGI, AGI判定标准, AGI条款, AI Agent, AI未来, GPT模型, Musically案例, OpenAI董事会, OpenAI转制, Sam Altman, 云计算优先权, 五层AI谱系, 人类最后一项发明, 优先收购, 公允交易, 创投圈, 利润分成, 利益交换, 发布会, 对赌协议, 开放宪章, 微软云绑定, 微软投资OpenAI, 微软股份, 恶人条款, 投资回报, 投资风险, 特殊分红权, 社会变革, 董事会投票权, 补充协议, 谈判调整, 通用人工智能, 集体诉讼, 非盈利组织, 马斯克对赌
到底什么是AGI?今天尤为重要。AGI条款可能让微软投资OpenAI的交易,成为一个笑话。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微软投资OpenAI协议里边的AGI条款。这首先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条款。正常的投资协议里是没有这东西的。因为是投资OpenAI,所以双方写了这样的一个条款进去。那么这个条款规定,AGI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在AGI没有实现之前,微软有权利得到OpenAI所有这些模型的独家商用许可。你做出什么东西来,我都可以用。微软可以将GPT-4、4o等这些没有达到AGI的模型,深度集成到他自己的微软云、Copilot或者是Bing这样的产品里边去。而且是你做出来,我就拿到。
前边Windsurf这个项目搞黄掉,其实也是因为这个条款。只要把它买下来了,这个你Windsurf这些技术我也拿来使了。它有这样的一个要求。
第二个叫云计算绑定。什么叫云计算绑定?就是OpenAI必须优先使用微软的云。微软拥有一票否决权。像我们以前写这种投资协议的时候,就喜欢讲一票否决权。但是一票否决权,并不是像这个字面上说的这么吓人。这个东西通常是分三步的。第一步叫告知。比如OpenAI,今天我要用云服务器了,你必须要告知微软。你不能说我没跟你说,我就自己买去了,这事不行。第二步是微软在约定期限内要做决策,是不是要接这单生意。也不是说你跑来,我就一定要接。这个决定权是在微软手里头的。当然微软也不能拖着人家,你有一个期限,你要在这个期限之内做决定。第三个,如果微软行使权力,我决定了我要接这单生意,那么OpenAI就只能跟微软成交。如果微软放弃了,说我这单生意不接了,或者是在规定的期限内,你没有做出回应,那OpenAI呢,才可以去自由转到第三方,去做云服务器的采购。它是这样的一个要求。一般分三步。
More
7 月 15
Luke FanAIGC, Musk传奇 20万H100显卡, 256K上下文, AI大模型, AI安全中心, AI融资, AI进程改变, API调用, Claude, DeepSeek, Elon Musk, Gemini, Grok Heavy, Grok2, GROK3, GROK4, LLaMA, OpenAI, Oracle云, Scale AI, XAI, 三体小说, 中美AI差距, 人类终极测试, 企业私有部署, 众包题库, 动态任务池, 华为盘古, 南京大屠杀, 南非白人种族屠杀, 多智能体合作, 多模态AI, 川建国, 工具支持, 市场占有率, 开源承诺, 强化学习, 意识形态投毒, 技术爆炸, 推理能力, 日本烟花事件, 昇腾芯片, 模型蒸馏, 模型迭代, 理工男模型, 电力消耗, 科研提速, 算力竞争, 编程工具, 视频生成, 越狱提示词, 过拟合预防, 预训练模型, 马斯克发布会, 黄仁勋访华, 黄色小说生成, 黑暗森林法则, 黑色幽默
史上最聪明的AI大模型GROK4诞生了。马斯克亲自坐镇开发布会。视频发布会呢,并不是特别的顺畅。第一个呢,是他晚了一个小时,也没说为什么。反正马斯克的直播经常会晚。然后呢,太多的东西需要集中发布,上下衔接的呢比较仓促一点。
最早期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发布会也是这样的,两三个小时七差咔嚓发一大堆东西。后来OpenAI这些公司习惯了在网上开直播以后呢,就慢慢把这风格改了。改成什么呢?就是每次发一个功能,发个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完事了。然后呢,不停的发,每个月发每个月发。Xai呢,现在还没有彻底学会这件事情,还是一股脑给大家扔了一大堆东西出来。
我们以前在面对创业者的时候,每次都会苦口婆心的去做一种劝告。大家可能不知道会劝什么。作为投资人来说,我们每次看到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会上去劝一件事,叫不要憋大招。你一次要惦记着做一个大的东西,就很容易失败。你应该是做一些小的东西,一点一点放出来。OXAI现在还是憋了一个大招。当然了,XAI后面呢,也会每个月发布一个新的工具出来,它也慢慢的向这样的一个方向去前进。
More
7 月 14
Luke FanAIGC AI创业泡沫, AI大模型盈利挑战, AI时代新并购方式, AI泡沫估值, AI编程工具, AI行业并购趋势, Anthropic Claude模型, Character AI案例, Cursor vs Windsurf, GitHub Copilot竞争, HR并购模式, OpenAI收购失败, Perplexity潜在收购, Windsurf创始人操作, Windsurf并购案, YouTube科技分析, 上市公司投资影响, 估值稀释, 保密条款, 创始人加入谷歌, 反垄断审查, 反稀释条款, 合规审计, 团队签字费, 并购失败原因, 并购意向书(Term Sheet), 微软OpenAI协议, 微软VS Code开源, 技术共享协议, 独家谈判期, 编程AI助手, 老范讲故事, 苹果AI搜索, 谷歌24亿技术授权, 谷歌并购策略, 非独家技术授权
OpenAI 30亿美金收购windsurf失败,创始人一转身上谷歌上班去了。这个操作有点太神奇了吧!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呢,咱们从并购的角度上,跟大家分析一下到底发生了点什么。
OpenAI呢,尝试用30亿美金去收购windsurf。windsurf呢,算是AI编程领域里的老二。大家都做AI编程,微软、谷歌、OpenAI、Anthropic都干。可能跑得最快的是Anthropic,但是一般没有人拿他们去作为AI编程行业,或者这个赛道去排一二三。这个都是底层大模型公司。那么在这个里头,老大是谁呢?老大是Cursor,它的估值是99亿美金。而windsurf作为AI编程界的老二,估值是30亿美金。
OpenAI准备去收购windsurf这个事呢,传闻很久了。甚至呢,还有一些严肃媒体爆出了报价30亿美金,准备进行收购。正常的并购案不应该是这样的哈。那正常的并购案是什么呢?你需要去签一个投资意向,或者说叫term sheet(TS)。这个东西里头说,我要打算花多少钱买你,大概什么条款。它为什么叫意向呢?这个文件很薄,大概也就是两三页,长了有四五页。正常的这种投资并购协议,大概都跟一本书似的,几十页甚至上百页。但是他这个很薄,但是薄他也把大小事都说清楚了。只是呢,上头有一个条款说,这个事虽然说明白了,但是呢,不具备法律效应。
More
7 月 11
Luke FanAIGC AI Agent, AI内卷, AI创业公司, AI应用落地, AI监管政策, Anthropic, Benchmark投资, ChatGPT, Claude, Figure AI, HEYGEN, Kimi, Manus, Manus跑路, OpenAI, Token消耗, 中国AI产业, 中美科技战, 产品体验, 人工智能, 付费转化率, 免费模式, 创业故事, 周鸿祎, 商业模式探讨, 团队裁员, 地缘政治, 大厂竞争, 大语言模型 (LLM), 字节跳动Coze, 技术壁垒, 收费策略, 新加坡总部, 智谱AI, 泛AI Agent, 用户增长, 百度, 科技公司出海, 科技新闻, 科技评论, 稚晖君, 算力, 美元资本, 美国投资限制, 老范讲故事, 融资, 行业观察, 资本运作, 通义千问, 马斯克
曾经一码难求的Manus宣布跑路新加坡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中国AI产业在7月9号呢,应该经历了资本侵袭之日。为什么这么讲?第一个,稚晖君创建的智源科技跑去买壳上市去了,机器人还没造出来呢,先去收购了一个上市公司60%多的股份。这个要干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
另外一个就是Manus,算是在Deepseek之后,又炒起了中国AI热潮的一个品牌。他们当时是做泛AI agent,就是说可以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AI agent,突然宣布在国内裁员,直接关闭,然后搬迁到新加坡。事情没做多少,这个资本的吃相有点太难看了。
Manus到底怎么个跑法呢?原来团队也不大,120人的团队,留下三四十个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剩下的原地解散了。给2N或者是n加3,估计有些人来的时间实在是太短给n加3,来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可以给2N。反正手里有钱嘛,刚拿了7,500万美金的融资,也不在乎这一点,直接遣散了就完事了。
More
7 月 08
Luke FanAIGC AI Agent, AIGC, AI产业, AI幻觉, AI应用开发, AI趋势, Claude 3, DeepSeek, Few-shot (少样例提示), Gemini 2.5 Pro, GPT-4o, Grok, JSON输出, LangChain, LLaMA, LLMOS (大模型操作系统), MISTRAL, OpenAI, RAG (检索增强生成), Shopify, Simon Wilkinson, 上下文工程 (Context Engineering), 上下文窗口 (Context Window), 上下文隔离, 信息压缩, 函数调用 (Function Calling), 大语言模型 (LLM), 安德烈·卡帕西 (Andrej Karpathy), 工具调用 (Tool Calling), 技术解读, 提示词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 模型稳定性, 特斯拉, 程序员, 系统提示词, 英伟达 (Nvidia), 豆包大模型, 软件2.0 (Software 2.0), 通义千问, 长期记忆
上下文工程又有新词了。AIGC不怎么赚钱,造词的速度还是非常非常快的。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提示词工程已经稍微有点过时了,现在的新词叫上下文工程。提示词工程长什么样,大家还记得吗?就是上来先说你是谁,谁先给大模型定一个位置。比如说你是一个资深翻译,你是个语文老师。然后呢,说我现在想要干一点什么事情了,给我出个题,给我做个翻译,再给他一个简单的例子,说你照这样给我把东西做出来。
光有提示词呢,肯定是不够的。除了刚才我们讲的完整的、结构化的提示词之外,你还是需要很多相关的上下文,才能够让大模型稳定的输出结果。那你说我们继续把提示词写长不就行了吗?我还见过那种直接写出几百字或者是上千字小作文的提示词。这个是不是可以继续往前走呢?不行了。因为你如果继续叫提示词工程呢,会容易引起误解。大家觉得只要不断的把提示词写长,就可以把这事解决掉。但其实除了提示词之外,还有非常非常多的上下文数据需要一起写进去,才能够让大模型稳定的输出我们所预期的、有价值的结果出来。
所以呢,就不能继续叫提示词工程了,一定要起个新词。而且呢,AI时代呢,起新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可以吸引眼球。只有足够吸引眼球的东西,才有发展的前景。所以在这个时候,上下文工程就来了,一个新词诞生了。
More
7 月 07
Luke FanAIGC, 华为很厉害 AI伦理, AI大模型, AI抄袭, Apache 2.0, GitHub事件, honest AGI, Hugging Face, Llama 3.1, LLaMA-fingerprint, LLM, Meta, OpenAI, POWERED by盘古, PyTorch, 人工智能, 企业公关危机, 华为, 品牌形象, 增量训练, 大模型套壳, 大模型抄袭, 大模型指纹算法, 大语言模型, 字节跳动, 开源, 开源争议, 开源协议, 开源文化, 归属声明, 抄袭指控, 昇腾芯片, 模型相似度, 欧盟禁用条款, 民族主义情绪, 注意力机制, 混合专家模型(MOE), 版权声明, 瓜田李下, 盘古大模型, 盘古开源协议, 科技伦理, 科技公司纠纷, 科技评论, 老范讲故事, 自主研发, 舆论战, 英伟达芯片, 观点分析, 许可证, 豆包, 辟谣, 通义千问, 遥遥领先, 闭源, 阿里巴巴
华为开源了盘古大模型,被指抄袭。华为到底冤不冤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华为开源了他的盘古大模型,它的模型呢,反正依然是山海经风格的起名。原来呢,没有开源,都是说我们内部开发内部使用,或者说我们专门供政府和大企业来使用。但是现在发现开源这条路不错,那我也开源吧。结果开源了以后就出事了。
它是6月30号在GitHub上就直接开源了,号称呢是在升腾芯片上训练出来的大模型。以前呢,我们的大模型大多是在英伟达芯片上训练,但是呢可以在升腾的芯片上去做推理。现在说,我直接在升腾芯片上做训练,也算是一种小的突破吧。
他呢,其实发了两个模型:一个是72B的MOE的模型,就是混合专家模型;然后呢,有一个70B的稠密模型。做呢做完了,但是准备开源还需要准备一段时间。开源这件事,不是说你做完了,把它扔出来就完了,还是有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干的。比如说你要去写开源手册、许可证,这个还不是那么容易,还在做。
More
7 月 06
Luke FanAIGC, 互联网商业故事 A16Z投资, AI作弊工具, AI泡沫, AI面试, Bob外包工作故事, CLUELY作弊软件, GitHub绿灯侠, LeetCode刷题, Turing AI骗局, YC孵化器, YouTube频道, 人工智能应用, 全栈工程师, 创业故事, 创始人必看, 创投圈, 前端开发, 印度程序员, 同时多份工作, 团队管理, 如何识别牛人, 如何通过面试, 幽灵员工, 技术面试, 招聘防骗, 求职攻略, 硅谷奇闻, 科技伦理, 科技评论, 程序员的未来, 简历造假, 老范讲故事, 职场故事分享, 职场骗局, 股权激励, 背景调查, 英雄与骗子, 薪资谈判, 远程办公, 远程协作, 金装律师(Suits), 面试作弊, 面试技巧
同时在很多家初创公司上班的印度幽灵员工,到底是英雄还是骗子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位神奇的印度小哥,通过假造简历在很多家公司上班领薪水的一个故事。这位印度小哥呢,我们就不去念他的名字了,因为印度人的名字念起来反正总是觉得怪怪的吧。
突然有一天呢,有一位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在Twitter上发了个帖子说:“我招了一个神奇的印度小哥,简历里头呢好像是造假了。他呢同时在很多家公司上班,面试的时候呢水平很高,但是让他真正干活,完全没有办法完成任何的实际工作。要求线下去上班的时候,一直说我在美国,但是这人过不来。”
这条帖子发出来以后不要紧,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堆的创业公司的老板和创始人在下头写了说:“这个人好像在我们这也上过班。”大概有十几家公司在下边回这个帖子。这一下就疯了,大家呢都在讲说这位老兄面试水平极高,在各种的面试里头都可以排到前几名,甚至是最好的一个面试候选人。说任何事情头头是道,讲完了以后你让他去上班,给他这个布置任务,最后就交不出来。
More
7 月 02
Luke FanAIGC, Meta的故事 1亿美金签字费, AI Agent, AIGC, AI人才战争, AI团队重组, Anthropic, DeepSeek, Facebook, Kimi, Llama 4失败, Meta, Meta与OpenAI, MiniMax * 其他公司: 谷歌 (Google), OpenAI, XAI, 人力资源 (HR), 人工智能 (AI), 企业文化, 元宇宙 (Metaverse), 创新工厂 (Innovation Works), 华为 (Huawei), 员工挽留, 商业故事, 团队管理, 大语言模型 (LLM), 山姆·奥特曼 (Sam Altman) AI模型: Llama 4, 开源模型, 战略方向, 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扎克伯格亲自下场, 招聘策略, 推理能力, 文心一言, 模型刷榜, 盛大 (Shanda), 盛大故事, 硅谷文化, 科技巨头挖人, 科技评论, 算力竞争, 职场八卦, 股票期权, 腾讯 (Tencent), 腾讯挖华为HR, 薪酬体系, 行业内幕, 行业分析, 谷歌Gemini, 金山 (Kingsoft), 金山喝酒留人, 闭源模型, 阿里千问 (Qwen)
Meta急了,扎克伯格亲自下场疯狂挖人,重新组建AI团队。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Meta的1亿美金签字费最近成为了一个新梗。签字费什么意思?就是说我去挖人,你只要过来签个字,说我同意上班来了,1亿美金到手。这个又算是创造历史了吧。
现在AI呢,确实是资本最密集,和整个行业都在关注的一个点。所以Meta这样的一家美股七姐妹的公司,突然发现自己落后了,那就一定要赶快出来补救。而补救的方式的话,一亿美金签字费。
Meta呢,在Llama4上栽了一个大跟头,而且摔得非常非常惨。这个产品呢本来是寄以厚望的,因为Llama1、Llama2、Llama3,大家都是觉得非常成功。而且呢,Meta算是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品牌。甭管是谷歌呀,Anthropic呀,OpenAI,你都是闭源,只有我是开源,而且我是开源圈的领军人物。其他的人只要是愿意用开源模型,必须以Llama为基础去干活去。至少在Llama2的这个阶段呢,它这个目标是实现了。就像当年的iOS跟安卓一样,iOS是闭源的,安卓是我开源,你只要惦记自己做手机,想要一操作系统,你就使我的。
More
6 月 30
Luke FanAIGC AIGC, AI绘画, AI编程, AI视频, AI视频一致性, AI视频工具对比, Gemini CLI, iPhone实况照片, Live Photo, makelive, MidJourney, Midjourney Video, Midjourney Video评测, Midjourney用法, MP4转Live Photo, Pika, Ruby脚本, Runway, Sora, 世界模型, 为什么Midjourney Video没火, 产品分析, 人工智能, 代码生成, 使用技巧, 创意内容生成, 动图分享, 动图制作, 可灵, 命令行工具, 图生视频, 小红书动图, 市场反响, 技术教程, 正确使用方法, 生成式AI, 社交媒体素材, 视觉特效, 视频拼接, 谷歌Gemini
大家期待已久的Midjourney video,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很快就没有声音了?今天咱们来讲一讲。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我个人呢,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录了今天这条节目,因为Midjourney video真的是万众瞩目。因为他作图做得非常非常好,在美学上、在各种细节上、在氛围渲染上,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图像生成模型里头,Midjourney是最好的。前面他说我要去做视频的时候,一大帮人就在等,很多人都非常期待。产品发布了,突然就没声音了,见光死。这个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首先呢,跟大家一个结论,就是Midjourney video做出来的视频非常惊艳、非常炫酷、非常美。但是这个产品做出来的视频放在哪都不太合适,这个东西做出来没什么用处。可能呢,是大家没有正确的找到Midjourney video产出的视频的用途。我今天之所以敢跟大家录这个视频,是我觉得我好像找到这种视频的一个使用方法了。
今天呢,讲几个部分:先做一个Midjourney video的简单介绍;为什么没有形成传播,这个我们要稍微分析一下;Midjourney video到底能拿来干嘛;以及我们要去实现Midjourney video的最终使用,可能还要稍微写点小程序。顺手呢,把最近很热的另外一个工具也给大家介绍了,这个叫Gemini Client(CRI吧,因为要用它编程嘛)。咱们用这个Gemini CLI编完成序以后,把生成的视频最后处理成大家可以用的样子。
More
Older E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