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Weave上市,金融人城会玩——AI泡沫终极推手?CoreWeave上市前夕OpenAI紧急救场,英伟达的显卡租赁竟是自导自演?

CoreWeave上市,金融人城会玩——AI泡沫终极推手?CoreWeave上市前夕OpenAI紧急救场,英伟达的显卡租赁竟是自导自演?已关闭评论

CoreWeave上市,金融人城会玩——AI泡沫终极推手?CoreWeave上市前夕OpenAI紧急救场,英伟达的显卡租赁竟是自导自演?

CoreWeave要上市了。金融人搞AI,城会玩。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什么叫城会玩呢?这实际上是个梗,叫“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就是使用一些非常奇葩的手段,来达到一些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叫城会玩。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CoreWeave的传奇创业过程。三个金融人,前华尔街对冲基金的经理,在2017年创立了Atlantic Crypto(大西洋加密货币),创建了这么一家公司。他们主要干嘛?主要是挖以太坊的,整了一大堆的显卡去挖以太坊去了。到2018年,加密货币市场崩盘后,CoreWeave于2019年收购了大量矿场破产后低价出售的GPU。他买了一堆的,这东西到手里头,还是以挖矿为主。到2019年,开始做一些其他方向的AI尝试。当然,那个时候还不是AI了,当时使用这些显卡主要是做渲染,拿它去做一些动画渲染,或者电影特效渲染。

CoreWeave转向了提供AI裸金属这样的一个服务。什么叫裸金属?我给你机房搭好了,里头什么都没有,你自己去部署系统,自己去做,想干嘛干嘛,我就不管了。他做这样的服务。其实很多挖矿的人,在这一段时间都在提供裸金属服务。他们据说是参与了《权力的游戏》的一些制作,但是去认真核实一下,《权力的游戏》的最后一季应该是2019年,所以他们应该没赶上。应该是CoreWeave在2023年,9,900万美金收购了一家叫Conductor Technology的,这是一家提供影视渲染技术的公司,有可能参与过权游项目。所以现在,CoreWeave也在讲,说我参与过权游项目。这个Conductor公司,是Autodesk公司投资的一个项目啊。这个Autodesk就是什么AutoCAD啊,什么3DS,做这些软件的老牌软件公司。

到了2022年,以太坊从POW转向POS,显卡挖矿彻底终结。POW就是以工作量为绩效,进行新的以太坊派发。POS是以你持有的这个以太坊,或者说押注进去的以太坊为基数,给你派发新的以太坊。所以原来记工作量,我可以使用大量的显卡去挖矿。现在我们不计工作量了,我们记你往这个矿池里押了多少以太坊,就是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玩这样的一个方式。到这,显卡挖矿这件事彻底终结。那么到2022年以后,这个当时还叫大西洋加密货币类公司,叫Atlantic Crypto就改名字了,改成叫CoreWeave。

就开始购买英伟达的A100和H100,转型成AI云。2023年从英伟达获得了1亿美金的投资,进入了AI快车道,现在准备上市。如果不出意外,3月28号就可以去挂牌了。咱们来讲一讲城会玩的部分。

前面咱们讲,虽然有一点点传奇,从挖矿到提供裸金属,还号称参加了《权力的游戏》的渲染,到最后得到了英伟达的投资,赶上了AI这一班快船,准备上市了。那么,城会玩的部分在哪?大家理解的AI云应该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应该英伟达投资,给了一些技术的支持,优先购买英伟达的显卡?现在很多人说呀,英伟达的显卡都要排队,你买不到的,因为你是英伟达的亲儿子,所以你可以优先买到最新的英伟达显卡。所有的计算中心都开着机器,GPU都烧到冒烟,哗啦哗啦,像印钞机一样,把这个钱挣回来,向外出租,按照云计算的方式,按小时数,我把这个东西都卖掉,赚钱赚到手抽筋。这可能是大家想象的样子,但其实不是这样,后面水是很深的。

英伟达给了投资,确实给了CoreWeave,必须购买英伟达的显卡,等于是你投的钱进去,我又回来把显卡买走了。买完了这些显卡以后,英伟达再签了一份未来4年用13亿美金租赁这些显卡的协议。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说我先投资你,你投了钱以后,你拿到钱以后上我这买显卡,买完显卡以后我再向你租,这样的一个状态。那么,显卡的租赁价格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因为整个AI行业都不挣钱,所以你到底有多少显卡,相当于挣了多少钱,这件事情需要一个目标价的标定。那么英伟达做了这么一个事情,把它给标下来了。

微软跟CoreWeave之间也是相爱相杀。按道理说,CoreWeave应该跟微软云直接竞争,对吧?你也提供这样的服务,微软云也提供这样的服务,我到底是用谁的?这是一个竞争关系。但是微软是CoreWeave最大的客户,英伟达第二。微软是2023年到2030年之间,承诺向CoreWeave支付近100亿美金,用于租用服务器运行AI模型,占CoreWeave171亿美金合同总额的一半以上。这公司跑去上市了,说你挣到多少钱?他说你看我这签了一堆的意向合同,意向合同是171亿美金,这个里头有100亿美金是微软签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那么,2024年他真正挣到手的钱有多少呢?真正挣到手的钱大概是19亿美金,微软在里边贡献了62%。这也是很多人去对他质疑,说你这个是不是对于单一的大客户依赖太严重了。

万一微软以后不在你这做了怎么办?而且微软未来的这些意向合同,也不是有那么大的强制性。万一人家以后不玩了怎么办?这个也是大家对他提出的质疑。那么,被质疑单一来源大客户没办法。原来说是2月底就可以上市了,那么质疑了以后,你赶快补材料儿吧,对吧?OpenAI这时候就冲上来了。3月份,OpenAI冲上来签约,说未来五年,我们再租119亿美金的CoreWeave算力。OpenAI也同时获得了价值3.5亿美金的CoreWeave股份。等于是说,我们给你签一协议,也给了一些钱,这个股份,你就把这3.5亿卖给我就完事了。山姆·奥特曼还会亲自为CoreWeave的上市去站台。现在加上OpenAI这一单,那么微软就不是最大一单了对吧?也不是单一来源的大客户了。他就可以3月28号去挂牌上市了,就做了这样的一个事情。

那你说,原来买的这些老显卡,真的可以到现在接着用吗?肯定不行。这个挖矿的显卡可能是1800ti、2800ti,就好多这种东西。你跟什么A100、H100那差老鼻子去了,肯定是不能使了。在这个时候,挖矿这些老显卡就可以去做折旧。他们做了很多的折旧处理,那折旧是可以进行税务减免的。你挣的钱你可以少交税,因为我有很多的设备需要折旧。这个教科书一样的操作,曾经有老前辈通过纺织机械折旧,其实做过一次。这个老前辈的公司叫伯克希尔哈萨维,这个老前辈叫巴菲特。巴菲特当时买了伯克希尔哈萨维,是个纺织厂。他拿纺织厂后边去做保险,用纺织产设备折旧的美国法律相关的空子,去掩盖他保险公司挣回来的利润,干了这样的事情。那么现在这个CoreWeave也在干同样的事情。

那你说,都讲到这了,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都小打小闹。这个没有那么多钱出来,对后边还有故事,人家还干什么?现在英伟达的显卡是硬通货对吧?谁买了英伟达显卡,谁股价就涨。所以大家对于英伟达显卡的价值是非常认可的。那么你手里既然有这么多英伟达显卡,25万块英伟达显卡,你可以干嘛?质押,把这些显卡质押给银行,再可以借钱出来。他借贷了145亿美金出来,拿这个钱高价租赁写字楼和数据中心。他等于设备是他自己的,但是写字楼跟数据中心是找人租的。整个公司也就800多人运转,这么多数据中心肯定有很多的员工,应该也是外包的。而且他质押了145亿美金的贷款出来以后,还可以快速的买入更多的英伟达显卡。所以等于是,我质押,拿钱买显卡回来放到这。

再质押去拿钱,再去买显卡。他是这样的一种运作方式,完全是滚动的,所以城会玩吧。那么,咱们把思路稍微梳理一下。讲到这稍微有一点点乱,英伟达给了投资,实际上没给多少钱,给了1亿美金的投资。CoreWeave花钱去买了显卡,然后英伟达租赁显卡,CoreWeave抵押显卡,再去买英伟达的显卡。微软租CoreWeave的显卡,大批量的抵押贷款,现在的收入都不够还利息的,现在就准备上市割韭菜了。被质疑说你这单一来源收入这个不行,OpenAI紧急站台签约租显卡,同时获得了3.5亿美金的股份。原来的三个大股东就是三个基金经理,每个人套现了1亿多美金出来。很多人质疑,他也是说,你怎么上市之前管理层套现跑路呢?这个有点跟中国A股很多上市公司的操作方式是一样的。所以这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3月28号就要去上市了。这个故事给大家顺一下,那么这个游戏到底在玩什么?玩这么花活,真的是有人在里头挣点钱吗?还真不是。这个游戏玩的就是一个定价的故事。AI不挣钱,但是给AI从显卡到最终的收益之间,你要做一个锚定。你不能说我英伟达把显卡做出来了,就应该值多少钱。那么到底值多少呢?需要一个定价,而CoreWeave在这个时候就应运而生了。每H100小时多少钱,就需要有人来锚定。咱们现在来去算,说我们这么多显卡到底值多少钱,都是按照每小时租用H100显卡单卡的这个价格来去算。这个价格是怎么来的呢?咱们看币圈的玩法,甭管是玩以太坊还是玩比特币,谁能够确定价格?大户说了算。你手里头拿的币多,你就说了算。有人去偏离价格,你就可以砸盘,你可以拉盘,就可以把东西拉起来。所以他手里有最多的卡,他就可以来去做这样的一个定价权。英伟达、微软、OpenAI都需要这个锚定,所以大家一起来维护这个生意。英伟达去说我13亿美金来租你的显卡,实际上是英伟达自己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这个算力。咱们有谁是在英伟达的云上去做AI运算的?其实没有那么多,对吧?微软是真的需要很多,OpenAI是真的需要很多,但是微软自己还买了好多,自己还用。现在说不,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对外的锚定,咱们一定要让这个泡泡继续吹下去,不能破了。所以微软跟OpenAI都跑出来站台来了。整个的AIGC的市值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个锚的基础上的。英伟达的市值、微软的市值、谷歌的市值,包括OpenAI的估值都是来自于这里。那你说这个泡泡撑得下去撑不下去呢?现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AI Agent有可能能够带来巨大的盈利,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倒在了黎明前,CoreWeave崩盘,那么整个AIGC的行业都会遭受重大的打击。互联网泡沫其实就是这么破掉的。在整个互联网行业,真正能够挣到很多的钱,它的盈利跟它的估值真正匹配之前,互联网整个行业的估值是涨得非常高的一个状态。互联网泡沫破灭下跌,再重新拉起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泡泡到底有多大?咱讲到这了,很多人说老范,这个到底是不是个泡泡?这个泡泡到底会不会破?首先我们要强调,本节目不做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你挣了你赔了是你的事,跟我们没关系。

那咱们稍微的做点小算术。云计算,其实是一种非常精确计算的微利行业。甭管你是阿里云、腾讯云,还是微软云、谷歌云、亚马逊云、Oracle云,甭管是谁家的云,都是需要进行很精确计算的。云计算是个基础设施,这玩意不可能挣出超额利润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因为大家都做这个,没有什么底层技术,最后就看谁能够找到客户,而且客户之间迁移也没有那么大成本,所以大家只能是拼服务、拼价格。那么,正常的云计算厂商开机率是到多少可以盈利呢?大概是50%到70%之间,在这个中间它是可以挣钱的。亚马逊、谷歌、微软、Oracle、阿里、腾讯,大概都是这样的一个50%到70%的开机率。什么叫开机率?就是你云计算公司有一大堆服务器搁着,对吧?肯定是有机器闲着的。你说100%开机了,说出天来大家也不信。如果真的是100%开机了,你这时候来新用户,他就没有办法再去为人服务了。但你说我要是10%开机、20%开机,那你要盈利得多少利润率?这肯定不行的,所以大概是50%到70%。

那行啦,做个算术。这个CoreWeave它的开机率是多少呢?数据并没有披露,但是咱们可以稍微算一下。首先算总容量,25万个GPU乘以这个8,766小时,也就是每年365.25天乘24小时是多少呢?21.915亿GPU小时,这个是它给出的数据,我们直接乘一下就得到了。微软2024年从CoreWeave购买的GPU小时数,这个是有一个对外的数字,1.93亿至3.97亿小时之间。那到底是多少呢?咱们别费劲算个平均数吧,把这俩数一加除二,2.95亿就接近3亿小时的一个这个GPU小时数是微软从CoreWeave买的。那么,微软占CoreWeave 2024年的总收入是占它62%,我们就算什么,它所有的小时数都是按照跟微软一样的价格。

把它卖掉的。那么,微软用掉的2.95亿小时,一除62%得到多少呢?是4.758亿小时。那我们算一下总容量。刚才我们算过了,是21.915亿小时,除以实际上卖掉的4.76亿小时,CoreWeave的实际开机率是21%,对吧?连正常云计算企业盈亏点的一半都达不到,对吧?这就是他现在的一个真实数据。至于说微软在这个里头到底是怎么算的这个账,这个微软里头有没有人拿回扣,咱们也算一下。这个咱们开心一下就行了。微软一共支出了11.904亿美金,向CoreWeave去购买了这些小实数。那么,咱们去除2.95亿小时,得到的是多少呢?微软采购的GPU小时,每小时的价格是4.03美元,这是这样的一个数。当时H100小时的标定价格是什么?就是英伟达希望标定的价格是6.15美金。微软买到的已经算是大客户价了,比它便宜。那么,大家还记得前面DeepSeek训练,DeepSeek V3只用了557.6万美金的这个数,是按照每个GPU小时两美金算的,就比这个数已经便宜很多了。那你说其他的厂家是按照什么样的一个数算呢?在美国其他的一些GPU出租的这种厂家,现在最低的报价是每小时1.89美金。那么这个泡泡到底是破了没破,或者是到底有多么坚固,大家自己稍微算算数就完了。这就是咱们今天讲的CoreWeave上市。你们这帮玩金融的人做AI城会玩。而且,CoreWeave有可能会像互联网泡沫那样,把AI泡沫彻底戳破的一个故事。好,这个故事今天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付费频道。再见。

Comments are closed.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