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全面退出人型机器人赛道,朱啸虎炮轰具身智能泡沫:人形机器人没有商业模式,全是自嗨?创投圈大佬反怼“短视”引爆行业地震
4 月 01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AI, A轮, B轮, C轮, GP (普通合伙人), Kimi (月之暗面), LP, LP (有限合伙人), VC, 上市 (IPO), 中国创投, 乐观与悲观, 争议性观点, 互联网创投,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AI), 人形机器人, 估值, 估值调整, 傅盛, 共享单车大战, 具身智能, 创业公司, 创投, 创投圈, 创投圈动态, 创投圈黑话, 创投黑话解读, 商业模式, 大模型, 大模型 (AI大模型), 天使轮, 宇树科技, 市场趋势, 市场趋势解读, 张颖, 快钱逻辑, 投资争议, 投资人观点, 投资策略, 投资退出, 投资逻辑, 朱啸虎, 机器人行业, 机器人赛道, 滴滴大战, 炮轰具身智能, 热搜体质, 热点事件评论, 百团大战, 看空言论, 科技投资, 科技评论, 经纬创投, 融资, 融资困难, 行业分析, 行业观点碰撞, 观点碰撞, 退出策略, 金沙江创投, 隐形冠军, 集中退出,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 (VC) 金沙江全面退出人型机器人赛道,朱啸虎炮轰具身智能泡沫:人形机器人没有商业模式,全是自嗨?创投圈大佬反怼“短视”引爆行业地震已关闭评论
朱啸虎炮轰具身智能,将自家基金投资的早期人形机器人项目都集中退出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朱啸虎又双叒叕出圈了。他呢是参加了投中网的一个访谈,讲到说具身智能,也就是人形机器人项目,现在在集中进行退出。集中退出的意思是什么?不是在人家有下一轮融资的时候你稍微退一点点,而是说我就通知所有我们投的这个行业的项目,我要退出,赶快把钱还回来,做这样的一个操作。
原因是什么?他说跟自家基金投资的几个公司进行了沟通,说你们这东西到时候卖给谁?结果发现没有商业模式,客户都是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完全在这自嗨。说这玩意不行,得赶快跑,要抓紧退出。说现在的机器人只会翻跟头,这大概讲的是宇树科技的那个,没有办法进入家庭,也没有办法进行实际使用,所以要跑。唯一的用途是央企买去占前台,这个是支撑不起来整个行业的发展的。所以他对这块直接敲响了警钟。
那么其他投资人肯定上来怼,说具身智能这么好的方向,你怎么可以说他不行?比如说经纬的张颖哈,上来就怼了说朱老板别闹,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朱老板这么一番话,我就好奇,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会跟他聊,更不用说拿他的钱了。
经纬的张颖也算是创投圈里头比较出挑的一个投资人。宇数科技的早期投资人也有一个出来讲了,朱总做这样的选择也能理解,但是深入了解行业后会发现,人形机器人目前就有现成的市场,光科研教育市场已经不小了,足以支撑一个上市公司。未来3-5年,最大的机会在于ToB,制造业和商业服务。
被投企业呢赶快出来辟谣,说我们没跟他沟通过,我们连他朱啸虎的联系方式都没有。虽然是金沙江创投投的,但是朱啸虎说跟几个被投企业聊完了以后发现没有市场,不是我啊,这个跟我没关系,完全想象客户的那个不是我,这个要出来辟谣。
其他具身智能项目也出来怼,说朱啸虎只能投资那种赚快钱的,确定性高的快餐项目,开拓性的他都是不碰的,这个就上来直接扣锅了。
那么创投圈的热搜体制,朱啸虎算是具备了。为什么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首先他还是要有一定的身家和地位,完全没有任何身家地位的人,你出来讲是不会出圈的,也不会有人理你。他肯定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投资人,才会有人理他。
那投资人原来其实并不怎么出圈儿,前边儿是朱啸虎说了大模型没机会,导致傅盛以及一堆投大模型的公司出来跟他怼,说大模型有机会。
AI就是未来的方向。去年还怼了Kimi,Kimi是他手下的一个合伙人去投的。他跟这个人意见不合,结果这个合伙人就加入了Kimi。这一块也是吵了半天,而且现在跟Kimi之间应该还有一些诉讼没有结束。
因为观点总是跟热点相违背:大模型火的时候说别投大模型,没戏;机器人火的时候说别投机器人,这事没戏。“我投了我都跑了。”所以总会有媒体喜欢去找他制造热点,这个有流量。现在你去找谁说“大模型可好了,宇树科技可好了,咱们去做具身智能”,这个已经不新鲜了。一定要反着说这事才新鲜,所以他算是有热搜的这种潜质了,每次讲点什么事就会上热搜。
3月份他还造了一个梗,这梗是什么?说“LP们感谢我,没有在大模型上浪费一分钱”。LP叫有限合伙人,这基金里头都是叫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管理基金的是普通合伙人,出钱的是有限合伙人。出了钱,其他的权利受到限制,所以叫有限合伙人。等于管理基金的这帮投资人是在帮助LP去进行盈利,去帮人挣钱去了。那么他去年没有投这个大模型项目,现在大模型项目都融不到钱了,都要死。现在他的LP开始感谢他了。
下面我们稍微讲一下创投圈黑话解读,因为前面我们讲的很热闹。朱晓虎说“我发现他们不行,我要跑了”,其他的人一个一个上来怼他。我来讲一讲这块到底在讲什么,稍微跟大家拆解一下。
首先我们在解读黑化之前,先要看一看金沙江创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千万不要以为说你知道叫金沙江创投、北极光创投、经纬创投,他下面就是一只基金。一般有这样大牌子的,下边都是有很多只基金的。金沙江创投是有8只美元基金和4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规模达到37亿美元。这个数字是豆包给我的,万一错了你们告诉我,我下次去辅证。
金沙江创投主要是投天使轮和A轮的。那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首先他很有钱,这是一个很有规模的,而且以前也投出过非常棒案例的一个基金。第二个他投天使轮跟A轮,这块也要注意。天使轮你会找很多非常早期的项目去投,A轮这个项目基本上已经可以去探索商业模式了。B轮一般情况下你要开始去盈利了,C轮你可能要复制扩大规模,然后要在行业内兼并。C轮往后有些可能还要再去融D轮,那你就要再去准备上市了。它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对于他来说,A轮如果你还搞不清商业模式,他肯定是要跑路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他的位置是什么样的,他要去做什么样的决策。集中退出某个赛道,这件事是非常不常见的现象,很少有基金干这个事。
就算干了,也都是偷偷干,绝不敢出来说为什么。
正常情况下,基金应该是按照投资的节奏进行谨慎退出。什么意思?比如说刚才我们讲了金沙江创投,它投天使轮,A轮可能不一定是他投的。比如说他投了天使了,去找北极光说你们投个A轮,再去找一个什么其他的基金去投B轮。他一般是这样来去运作的。
那他什么时候退出?他是投了天使,在A轮的时候他一般不敢退出。在A轮的时候你如果就退了,投A轮的投资人会害怕的,说你上一轮投资人都不看好,我这一拿钱进来你全跑了,这个我还敢不敢投?这不敢投了。所以他们一般会在B轮的时候退出。这个A轮他还要跟投一点。
为什么天使完了他自己还投A轮?比如说金沙江投的天使,北极光去投A轮,那么这个时候他说我跟投A轮,我也投一点点,这样咱们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也很看好,我要表明一个态度。等到B轮的时候,怎么叫谨慎退出?一般是什么?我们会退出一部分,保留利润,要把成本退出来,一般会干这种事情。那么这样整个基金就已经盈利了。
什么意思?比如说我天使轮的时候投了200万进去,占20%,这公司值1,000万。等到A轮的时候,这公司值一个亿了,我又跟了比如说1,000万。我等于在天使轮的时候我占了20%,稀释了以后,比如说剩了个16%。在这个A轮的时候,比如说我又投了1,000万,只占了多少多少,这个最后两个数加一块,你等于投了1,200万在里边,可能占了20%多的这样的一个股份。
等到B轮的时候,比如这公司估值10个亿了,假设是这样,咱们就拍脑袋。那么你可以把这1,200万拿出来,或者说再多拿一些出来,剩下的钱就搁在里头,说你看我还依然看好,等着他以后上市了,我再去挣那个大的。他一般是这么退出的。
但是现在突然把整个行业的所有项目,甭管人家是不是在融资节奏上,甭管融到哪一轮,挨着个通知人家说我要退出,这个确实很少见。趁着整个行业还热,应该还退的出来,没有亏钱。这个是他现在敢干这个事情的一个核心原因。
有的时候你想退的时候,你退不掉了。你说我看着这行业不行了,我要跑。你知道不行了,别人也知道不行了,大家都想跑,那跑给谁去?你要退得有人接才行。现在他等于趁着整个行业最热的时候,他跑了。而且一定是在跑之后才敢出来说。你如果跑之前就开始在这大放厥词,那就谁都甭跑了。
所以朱啸虎干的事情,是他已经趁着赛道最热的时候跑掉了。大部分基金是宁肯肉烂在锅里,也不会做强制退出这种事情。什么意思?赛道不行了。
或者这公司也不太行了,也没有死。但是这个半死不拉活,一直在这涨着。这个通常就会让它继续涨下去。为什么?你只要不给他清算掉,不强制他退出,那这个账他一直在呢。你没亏钱啊,至少账面好看一点。你一旦强制他退出,说你必须要回购,或者必须要找人接盘,那这公司可能就直接摆烂,你就不干了。那你在基金上就有一个大窟窿。所以这个是正常基金的一种操作方式。
对于投资人来说,什么时候会出来说话?很多投资人其实不怎么出来说话,包括朱啸虎自己,其实也没有那么积极的出来说话。每一次他上热搜,都是有人去采访他。因为你采访他了,这个稿件阅读量高,所以大家愿意去采访他。那什么时候投资人会出来说话?
第一个是像我这样失业了的,没事干了出来说话。这个不算,开个玩笑。还有想要找项目的时候。投资人接受采访,登上了热搜,有很多人看到他的内容了以后,发现你在找这样的项目。我们正好在做这块,我得赶快找你来呀。朱啸虎你现在已经说了,具身智能不投了,你现在要准备投某些具体方向的AI应用了。那我们如果做这块,我一定要去找你。这是他们去上热搜,或者说接受采访的一个主要目标。
或者是有的时候,想让自己的项目退出的时候,他们也会出来讲。但这个时候,绝不是像朱啸虎这么个讲法。一定是说赛道可棒了,赛道太热了,我们以前投的项目可棒了。一般讲这个话的时候是在卖项目。朱啸虎就是退完了出来说。但是像他这种其实也很少见。为什么?因为你得罪人吗?你退完了,别人还没退完。你出来说,别人怎么跑?所以像他这么敢说的人不多。为什么朱啸虎能上热搜,其他人上不了?他是不怕得罪人的。
通常在投资圈里头,就算你把他项目卖了个好价钱,或者说在一个大家觉得快要崩溃的时候都跑掉了,也不会在那喊的。都是偷偷的跑。没有哪个跑完了以后在那喊说:“完了完了,我已经跑掉了,你们剩下人全完蛋了。”这多招人恨呢。
那么朱啸虎集中退出言论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样的?第一个就是整个的估值会下降。原来这个行业里边的项目估值都是很高的。特别是宇数科技上了春晚舞手绢以后,这块的项目估值就上去了。现在会稍微的理性一点点。第二个投资的时候会更谨慎。因为你假设投了一个天使轮的具身智能的项目,你再想去融A轮的时候,至少金沙江不投了。你想在那再去找就没有了。你再到其他地方去融资的时候,大家也都要谨慎的看一看。
做投资人其实很怕玩皇帝的新衣。什么意思?怕被人嘲笑是傻瓜。朱啸虎这大聪明人已经出来说了。
行业完了,或者短期内没戏,谁投谁是傻瓜。这个意思那么谁上来投,都是要顶住更大的心理压力,才能去投这种案子。所以在这块会要稍微的谨慎一些。既然投资人谨慎了,融资肯定会变得更加困难,会死一批项目。
朱啸虎这说完了,咱们再看看张颖。经纬的张颖他在说什么?并不是他要投具身智能的项目,并不是说我还看好这赛道,谁做具身智能赶快找我,这个经纬还要投你。这个话不是这么解释的,这个人家讲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手里还有具身智能的项目,没推出去呢。朱啸虎你跑了,我这手里项目还准备慢慢往前走。这个瞎说什么大实话嘛,所以他说朱总你别闹。张颖讲的是这个话。
至于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人在说什么?他其实整个说的这个话,格调稍微有一点点低。他讲的是第一,朱啸虎你没有认真去了解这个行业。你如果认真了解,你就会发现做展示和科研,也够支撑一家上市公司了。为什么说它整个的格局稍微有点低?“上市公司”这个词大家一定要注意。那这些做投资的人,很多的最终目标就是上市。为什么?你只要一上市,我前面投的所有的钱,所占的股份,就都可以到股市上去流通了。你可以去割韭菜了,随时就可以卖了。它会变成这样的一个状态。
所以很多人在去投案子,或者是天使轮到A轮,A轮到B轮之间,进行一轮一轮投资的时候,大家都会去问这个问题:说你投资这案子能上市吗?它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一个标准。如果不能上市,那这你投它干嘛?首先我们会看什么?就这个行业里头或者这个赛道上有几个上市公司的指标。不是说我们去证监会批指标,而是说整个这个赛道上容纳的下几家上市公司。这个事是所有投资人在看赛道的时候第一个要想的。发现这个赛道投来投去,投不出上市公司来,大家就不看了,就跑掉了。或者说可能能够长出两个来,现在已经有老大老二,甚至老三都挺厉害。那在这个时候可能就不投了。
现在宇树科技的早期投资人说,这个里头还是能上市的。就算是只做科研和展示,也支撑得起上市。至于什么样叫支撑得起上市公司呢?大家去看看科创板的上市要求,看看创业板的上市要求,和A股主板的上市要求,大家好好看一看。那么这块还是可以讲的通的,他们是有标准的。多少年盈利,每年盈利多少,这是有数的。宇数科技的王星星已经参加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了,被咱们大大亲自接见过,而且还是有发言机会的那种。那最后他要上市的时候谁敢拦着?所以这块他并没有那么担心。就算别人都死了,宇数科技作为行业老大,也没什么大毛病。
这个就属于真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并没有去讲说整个行业发展到什么样了,也没有讲说这个里头有什么多大的机会,而是说:“嘿,我这块及格了。”就跟别人讲的时候:“你考的怎么样?”“我考及格了,我混过去了。”他实际上讲了这么个话。
那么,从金沙江退出了具身智能企业,他在讲什么?这个他肯定要出来辟个谣。朱啸虎说了:“我去跟我下边投的企业聊过了,他们并没有商业模式,他们的用户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出来辟谣:“朱啸虎说的不是我,我压根没跟他聊过。”这个其实也挺low的。我觉得你还不如就站出来说:“朱啸虎对行业理解不够深刻。”他比上面这个投资人还要再low一些。他也讲说:“朱啸虎确实是要求退出,而且是突然要求退出。他说我也配合了,而且很快就退出去了。”那么这个话讲的是什么?“我还是抢手货,你不要我,有的是人要我。这个你想退出,马上就有人接盘。”他讲的是这样的一个话。
那么,其他那些怼朱啸虎的具身智能创始人在说什么?还有一些其他的做机器人的创始人出来怼朱啸虎,说:“你只有确定性生意才敢投,这个快餐式生意才敢投,你不敢去投这种开创性的生意。”这个算是给朱啸虎脑袋上扣帽子了。其实也很简单,他自己还要融资,还要保持更高的估值。“你朱啸虎瞎说什么大实话。”他在讲这样的一个事情。
具身智能这个行业到底还行不行?这个咱们要出一个结论。首先,这个行业肯定是有巨大机会的,这块没有问题。但是这个机会到底在什么时候?这个过程其实很像买期货。什么意思?你说:“我认为这个项目会涨还是会跌。”但是它是有一个时间截止的。期货期货嘛,一定是说:“我认为北海布伦特原油应该在4月底达到一个什么什么样。”这个才叫期货。现在的具身智能,大家都相信它会起来,而且会是未来巨大的一个市场方向。但是到底是哪一天,谁也说不清楚。这个事呢,朱啸虎本身并没说错。
那么在具身智能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呢,我们首先要看它是有两种机会的。第一种是要分散的机会。什么意思?就是会有隐形冠军。其实这些隐形冠军在中国也有,不光是德国日本产隐形冠军,中国特别是珠三角产很多隐形冠军。比如做传感器的,做各种激光雷达或者做关节的。在这一块,甭管最后谁胜出了,你还是要去采购的。不可能有人说:“我从头到尾每一个螺丝钉我都自己生产。”这个是不现实的。就算是特斯拉,他还有一大堆特斯拉链企业给他生产各种零部件。所以在这一块还是有隐形冠军。而且中国还产一些,比如说你这边卖奶茶,我后边卖杯子的先上市了。这种隐形冠军是存在的。
他在外面没有什么声音,但是做的东西很好。大家必须要用,甚至全世界的厂商都要来用。这块中国现在已经发展的还是不错了。
另外一个是什么?就是巨身智能大模型。这块应该能够长出一到两家公司来,这还是有机会的。当然,现在巨身智能大模型并不一定是这帮做机器人的做出来,因为英伟达已经把3D模拟、VR模拟这套东西做的很好了,完完全全可以通过在虚拟世界里边,靠物理引擎去训练具身智能的大模型。这一块应该会在这几年快速的发展,但是最终会剩下谁,现在还不好说。有可能是稚晖君的企业,也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公司,这个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至于合在一起做整机的这些人,最后肯定也能跑出来。不可能说最后跑出来的所有机器人都在美国、都在欧洲,这个事可能性也不大。中国应该还能跑出那么一到两家来。
这个就是中国特色的创投。中国特色创投是什么?百团大战、O2O大战、滴滴大战、共享单车大战,这个是中国特色。什么意思?热了以后一拥而上,冷了以后一哄而散,最后一地鸡毛,剩那么一两个。这个是中国特色。惨烈的厮杀之后,总能剩下那么一两个。这个里头张颖其实说的是对的,但是最后剩下的是不是他投的,这个不一定。
不好说那么一拥而上的项目,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我们以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两次创业热潮的结果来看。第一个,行业可以容纳多少上市公司?这件事还是需要去思考的。你比如说团购这一块,已经容纳了美团了,这个没有任何问题。其他的抖音、京东还在里边去进行渗透,阿里也在里头还掺了一手。这就是能容纳多少上市公司?而且你光团购这一块,你比如说做电动车的,没准还能上市一个,或者做一些其他这种包装,做一些周边产品的,也没准还能再上市几个隐形冠军。他是这样去划分行业的。
你像滴滴这样的,其实靠打车应用,现在上市的公司也有好几个,不是只有一个。而且还有一些周边服务的,没准还能再长出那么一两个来。这个是大家要去想的。最后你能不能活到成为上市公司那一天?这个是所有现在创业的人都在努力争取的机会。
就像是这个,比如说隋唐演义多少家反王,好像36个反王开出36朵花,最后到底胜的是谁?这个其实咱们自古以来都是这么干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就能最后胜出,抵达彼岸,比如说最后上市。还有一些中间会补票上船,你自己的船沉了,但是你上了别人的船了,就是被大厂收购,或者被竞争对手合并了。这个也是存在的,比如说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了。
这就算是上岸了。你虽然自己没有上市,在整个行业里头——就是共享单车这个行业里头——ofo挂了,摩拜被美团收购了,滴滴自己重新建了一套,还有一个叫哈罗单车的,现在混的也挺好,也还能盈利。这不就完事了吗?这整个行业算走出来了。
点评被美团合并了,现在叫美团点评。而这个已经不能算收购了,因为两家合并的时候,其实体量差的并没有那么大。还有就是快滴被滴滴合并了。当时快滴跟滴滴打的那叫惨,滴滴后边是腾讯,快滴后边是阿里。最后大家坐在一起说:“合并了,咱们一起往前走。”这个都算是上船了。
当然了,还有一些最后雨打风吹去,什么也不剩,还是会存在的,而且数量会非常多。其实大家都在争取抵达彼岸的机会,甭管是你自己开着船到彼岸了,还是说中间抱着救生圈,上了别人的船了。大家都在努力的争取。至于说有多少人这个葬身鱼腹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至于中国的巨身智能行业,也还是会按照中国的方式继续往前走。这个不会像美国这样,我很理性的剩这么几家,大家开开心心的去干活。不会这样,它是一个养蛊模式,筛选出最后的狠角色,大杀四方。整个中国的创投行业,就是这么一步一个血脚印在往前走着。
好,这就是今天跟大家讲的故事。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