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Category : 梦想园

国人所发明的各种各样的云计算

云计算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就笑了,云计算这么先进的东西怎么会是中国人发明的呢?

中国的IT发展史,或者应该说是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IT应用发展史更加合适吧,就是一部不断集中再集中的历史。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当时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进行不同层次的集中。县级集中、市级集中、省级集中、全国大集中。银行集中、税务集中、保险集中、电信结算集中。中国政府的IT应用史就是一部集中史。而将原来分散的应用,集中到一起。分散的节点,通过集中的服务,统一的处理原来在本地处理的业务,这就是一个将本地应用虚拟化到云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受到了中国几千年集权思想的引导而形成的。所以说云计算是中国人发明的,也不算过分。总比说全天下的伟人都是韩国人要更靠谱一些。

云计算,现在好像不云一下都没法计算了。各大IT厂商都在纷纷推出自己的云计算的产品和服务,至少也会推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云概念。

这里要讨论的并不是谁是真王麻子,谁是老王麻子,而哪一个是又真又老的王麻子的问题。而是想讲一下各种王麻子产生的过程和故事,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家通常是根据什么原因来选择不同的云服务厂商,这些运行在不同云服务平台上,都从这些平台上得到了些什么。

常见的云

云应用

现在大家经常能够在网络和媒体上看到的云。有云电视、云手机、云杀毒、云输入法、云邮件、云中相册、云中通讯录、云安全,甚至是云电子商务平台什么的。这些其实都是云应用,是面向最终用户的,也就是说不需要再编写任何程序,就可以直接被使用的云服务。最终用户不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可以直接调用、使用这些服务。

由于是向最终用户提供的服务,所以这些应用在很多的公众媒体上投放了很多的力量,市面上能够看到最多的也就是这一类的云服务了。

所谓的运营用,分为几类。有的却是是将某些分散应用集中到云端去了。有些则仅仅是使用了其他层次的云服务构建的应用。或者在应用中提供了一些其他层次的云服务。这其中有很多云应用都是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只有作为云计算的发明国家,才会有那么多独特的云计算模式。

开放平台

这些应用,通常会在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候,开放出API来。让其他个人或团体帮助他们开发一些辅助的功能或扩展。毕竟一旦大家开始使用一个服务或应用,就总会对其产生出这样或那样的需求。这些需求中有些是大多数人需要的,那么运营那些应用的机构会开发升级的版本来实现这些需求。另外,就是有些需求只为一部分人所需要,并不是所有用户的需求,那么就可以开放出接口来让其他人来开发。

当API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个有规划的API包,这就是开放平台的由来。

现在国内腾讯、阿里、盛大、新浪等这些聚集了大量注册用户的服务商,都放出了庞大的开放平台。

这些平台功能之庞杂,变化、迭代之快,也绝对是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了吧。

App Engine

有些人使用这些开放平台上的服务,开发出了新的应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应用还是跑在提供这些服务的各自的服务器上。为了能够提高这些应用的效率,很多IT服务商提供了App Engine,也就是说允许服务提供者开发一段代码,直接跑在提供开放平台的服务商的服务器上。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第一、新服务提供者的开发量极大的降低了,很多重复模块不需要重复的开发;第二、这些程序运行在距离核心服务和应用很近的地方,效率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现在Google、新浪、腾讯、阿里提供的就是这种云。

根据平台的要求,开发者开发一段代码。这种代码要受到平台的限制,比如新浪要求的是php代码,google要求的是java或python代码。然后使用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库存储数据,比如新浪使用的是一种NoSQL数据库,而腾讯提供的则是MySQL。再使用他们各自提供的其他相关服务,比如腾讯和新浪都提供了不同的,类似于Memcached的cache服务。然后,才可以连接开放平台所提供的各种API接口,比如调用新浪微博的认证,并向微博中发送内容,或读取微博数据进行一些统计和分析等。最后,这些代码将被上传到google、新浪或腾讯、阿里的服务器上。AppEngine通常会提供一个控制面板,来帮助开发者管理上传代码的版本,以及控制其启动、停止,监控这些代码的运营状态,甚至是计费。

Google App Engine上的应用,五花八门,杂乱无章。再看看国内的情况,新浪SEA上的程序,基本上100%都是为新浪微博用户服务的,而腾讯和阿里上的应用也基本上都是为他们各自的基础服务,提供补充的。由此可见,国内互联网公司对App Engine的理解,要比美国人先进得多啊。

虚拟机

上面的App Engine方式,用起来实在是太憋屈了。有一种更加自由的方式,那就是有些云计算服务商直接提供虚拟化的基础设施。比如虚拟服务器、虚拟硬盘等。

亚马逊和盛大云,所提供的就是这种服务。开发者拿到的就是虚拟的服务器,开发者可以自由的决定在上面使用什么语言,什么架构来开发应用。

由于国家为我们建立了墙,可以很好的对天朝局域网进行保护,所以如果有人将应用放在亚马逊的云上,这个应用在过国内访问的速度将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的,甚至还会有很多服务,突然就无法访问了,比如dropbox。所以国内的用户,或者是国外那些想要开展中国业务的用户,最佳的选择就是直接购买类似于盛大云这样的公司提供的云主机服务就好了。对于国人来说,根本就不需要知道亚马逊云,因为上面最著名,最有趣的应用在国内几乎都是无法访问的。越是有趣的应用,在国内能够被访问到的几率越小。

大家是怎么云起来的

以前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形成路了。以前没有云,后来中国人实在是太喜欢集中,太喜欢统一了,于是就有了云。看来路是被走出来的,那么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通常的、国际化的解释会从分布式计算讲到SOA,再到亚马逊宣布AWS,然后是google的云平台等等。这仅仅是美帝国主义为了掩盖他们剽窃中国人聪明才智所作出的掩饰。其实即使是在上面提到的这些公司里面也不乏大量的华人工程师、架构师、设计师。说任何一个美国软件公司的发明创造是中国人的发明,都是说得过去的。比如亚马逊著名的存储服务S3的构架师就是个中国人。这个人就是现任盛大云老总的何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美国回来建造两弹一星,现在也有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回国建设云计算。

将应用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进行集中

最标准的云服务,比如google document、salesforce。原来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office之类的文字处理软件的,现在不需要了,这些功能被虚拟化到云端了,虚拟化到google document上面去了。原来上些规模的销售型公司都要购置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现在也不需要了,只要直接使用salesforce的服务就好了。这就是云服务,或者叫做SaaS(软件即服务)。

集中过程或集中之后提供的API接口

服务已经被虚拟化到云端了,但是既然云计算是中国人发明的,也就必须符合中国人的基本哲学,那就是众口难调。服务集中了,但是总会有一些不同地区或人群的特殊需求需要解决。那么下一件事情就是制定标准和开放API接口了。最早想到这个问题的应该是秦始皇,他统一了度量衡。看看,我又找到了中国人发明云计算的证据了吧。

google API、Facebook API、新浪API、腾讯API、盛大的API Pool,这些都开放出来了,可以让不同的个人、团队或机构,根据各自的需要,开发出各种相关的应用出来。

通常API都是在应用运营成功之后才会推出来,因为使用一套API或框架,是需要消耗学习成本的,在没有足够利益(海量有价值的内容或用户)吸引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人愿意投入的。也有特例,那就是API所提供的服务是一些类似于存储之类的基础服务时除外。

将使用开放平台的应用再集中到一起

因为云计算是中国人发明的,所以那种大集中,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不断集中的倾向一直都在影响着云计算的走向。很多人通过使用开放平台上面的服务,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应用和服务,这又是一个发散的过程了。于是在分久必合,合了之后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再合的典型中国思想的指导下,App Engine诞生了,现在可以将那些分散出去的应用再重新集中回服务商的服务器上去了。每一个服务商,都是以“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目标而不断增长的。

GAE——google App Engine、SAE 新浪App Engine就是这么产生的。

这就是云计算说明文档或教程上经常出现的PaaS(平台即服务)了。通常,开放平台就能够算是PaaS了。

直接提供底层架构服务

总会有些团队希望开发出不同的应用来,不希望被各种App Engine所限制,希望发展自己的用户,而不是为其他平台的用户服务。甚至还有些团队心怀远大的理想,希望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己也能够开发出能够吸引到足够用户的应用。

比如Evernote或Dropbox那样的公司,现在已经吸引到了足够多的用户,他们也开放出API,希望其他人帮他们写出更加个性化的扩展,或为其他应用提供特定的服务。

这样的公司或团队,就对App Engine提出了质疑。

于是,直接提供底层架构虚拟化的服务就出现了。也就是说直接提供虚拟云主机和云存储、云端数据库等底层架构。这就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了。

现在腾讯和阿里提供了一些介于基础IaaS和PaaS之间的东西,这其中的区分方式就在于是否限定开发者的开发语言和框架,开发者得到是否可以自由的使用裸服务器。他们在提供裸服务器的同时,主要推广的其实是一种被他们叫做“网站云”的东西,也就是使用php、mysql架构的PaaS。

如果说程序运行的控制面板是App Engine的一个标志(App可以随时根据开发者的需求上线、下线)的话,IaaS的一个标志就是按需计费,按小时计费。现在腾讯的云主机是按照天计费的,而阿里的有些服务更是按月计费的。

选择不同的云平台

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是没有选择的,他们只能选择开发好的云应用或在开放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或架设在云主机上的云应用。

开放平台通常绑定一些资源

上面说了,选择开放平台是有成本的。所以那些资源不好的开放平台是没有人选择的。那么人们如果选择开放平,则是为了得到开放平台上的那些资源。

比如选择新浪开放平台的人,都是看中了新浪微博上面的海量用户、内容。选择腾讯平台的人,则是看重腾讯的十亿账号。选择盛大开发平台的,则是希望能够得到盛大十多亿的预付费账号,以及这些账号上以亿万计的预支付现金。

既然开发者是冲着这些资源去的,那么选择不同的平台,也就是为不同的用户群体在服务。最终,即使应用成功的赚到了钱,用户也还是属于平台的,并不属于应用。有些应用希望为不同平台上的用户服务,于是他们就会将应用部署到不同的PaaS上面去,这就导致了在同一个应用中的用户群体的认为割裂。就像是同样的手机用户,就会分为移动、联通、电信用户那样,而且不仅如此,手机号码还是属于移动公司的,是不可以被用户带着走的,那么如果希望为这三家移动运营商的用户提供应用的话,就必须将系统分别搭建在三家运营商的平台上。

这也是社会分工的一种,有人提供了平台,就要有人在上面做应用赚取利润。提供平台的人得到用户,使得平台的价值上升;而提供应用的人,则实打实的赚到了现金,并通过对不同平台用户的分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数据,以便能够做出更加好的应用,术业有专攻。

在这个过程中,AppEngine只是PaaS的一个延伸。归根结底还是资源吸引了开发者。

底层基础设施的服务,是完全中立的

又要说到那些有理想,追求自由的开发者了。中国人大多都是很有理想的,比如人人都想当皇帝也算是一种很民族的理想吧。这些人就会选择完全中立的IaaS,不希望受到限制,期望能够积累自己的用户,并在将来的某一天中,自己也能成长为google、新浪、腾讯,甚至是盛大那样的公司。

结论

云有好多种,这些云是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中央集权的思想引导下,逐步演化产生出来的,适应于不同类型的用户和应用。不同形式的云,应该还会并存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一个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上升的一个标志。每一个层次的人,专心致志的做好自己的事情。选择任何一个层次的云计算,不论是选择构建云计算的服务,还是使用这些服务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这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

当然,中国人也还会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的创造出更多,很稀奇古怪的云应用和服务方式来的。

云计算是一种真正革命性的,会真正对每一个人都带来影响的东西。就像中国人的其他发明那样,不论是否理解,不论是否喜欢,都必将为人类带来全新的未来。

人脸识别API和人脸识别应用

Face API logo 今天在http://openpk.org 上的 #盛大云计算大赛# 创意投递中,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创意,叫做Face-API。其实前几天 @孤云大兵 同学提交创意“明星脸”时还有人在评论“这个技术门槛不低,要如何实现相关技术”的问题?当时孤云大兵表示准备去看一看论文,找一些相关的算法,不料今天就有人直接送服务上门了,真是无巧不成书。

• Face-API的介绍

Face-API是基于云主机提供的一套实现人脸识别服务的开放API。

Face-API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首先,调用这套API的应用要将照片上传到云端;然后Face-API会在云端进行人脸检测,即使是合影,只要人脸所占像素达到了识别的标准,就会被一一检测出来;检测到人脸之后,根据五官的角度和比例来判定人脸在照片中的角度;最后一件事情就是进行人脸聚合,计算机是无法判定哪张脸属于哪个人的,它能做的仅仅是将同一个人的人脸聚集在一起。

Face-API将聚合的信息发送给调用它的应用,然后就会删除上传到服务器的照片,仅仅保留下聚合之后的人脸特征信息。当下次该应用再传输照片上来的时候,只需要和留存的人脸特征信息库进行比对,就可以知道这些新照片中哪些人脸以前曾经被识别和聚类过,并再次进行聚类。

到此为止,计算机能做的事情已经结束,操作权再次交回用户手中。也就是说,用户要自己将识别出来的聚类与具体的人关联起来,以及进行少量识别结果的校对。在这个人工参与环节之后,才算是完成了人脸识别的完整过程。

在此之后,应用还应该将用户反馈的信息(尤其是如不同聚类其实是同一个人、或某个聚类中有个别照片有误)反馈给Face-API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对算法进行校正,以提高今后继续识别的精确性。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训练过程。比如一个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相貌变化是很大的,就算是人隔上几年看到一个儿童也不一定能够认出来,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能够做的也就是记住“这是某某人,那也是某某人”,足矣。

上面解释的是最基本的服务流程,真正使用起来还要略微复杂一些。Face-API除了能够提供基本的人脸检测功能之外,还准备提供相似度比较、性别判定及年龄判定等,以后应该还会不断添加新功能进来。

• Face-API的用户隐私保护

如果需要进行人脸检测,就必须要上传照片。但是对于Face-API来说,系统并不知道这些照片上的人具体是谁,只是会进行人脸聚集。应用不断地传照片上来,Face-API服务器只能知道这次传上来的照片中有某个人脸和以前传上来的某个很像。

当用户将某张照片与某个人进行关联之后,这个数据并不会上传到Face-API服务器。对于Face-API来说,某一个聚类的照片,所指向的那个用户永远都是一个唯一的随机数,而不是某一个现实中存在的具体的人。

用户上传的照片,在识别之后会被删除,Face-API服务器上只保存人脸的一些特征信息,并不会长期保存用户的原始上传照片。比如一个照片流式的应用,本身就会要求用户上传照片,那么只需要在应用的服务器收到用户的照片之后,传送一份到Face-API服务器进行人脸检测和识别,应用可以保存用户的通讯录或照片中那个人的具体信息,但是这些东西Face-API的服务器上都不会保存。

在Face-API的接口上,允许应用对照片进一步进行用户标识,也就是说应用可以告诉Face-API服务器,哪些照片是属于一个用户的,而哪些是属于另外一个用户的。在Face-API的服务器端,将实现严格的用户数据隔离,一个用户的照片,只会和这个用户自己的照片进行比较和聚类,在比较和聚类的过程中,不同用户的照片是隔离的,这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隐私的保护。

• Face-API和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人脸识别技术在PC端已经有一些案例了,比如苹果的iMovie和Google的Picasa都带有人脸识别功能。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在移动设备上,人脸识别运算(特别是最后的人脸聚类运算)所消耗的运算资源和内存资源都是不被允许的。移动设备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这个计算无法在本地完成,所以只能交给服务器去完成。

对于人脸识别类的应用来说,识别和比对的运算量是很大的,Face-API完全可以在用户请求比较少的时候,使用很少的服务器计算资源,也就是说使用一个配置较低的服务器来支撑日常的API调度和低请求量的人脸识别和比对计算需求,而在有大量照片需要比对的时候,同时使用很多服务器进行并行运算。

这种工作模式在传统的IDC机房中问题很大,但是有了弹性的云计算环境之后,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

Face-API可以将数据存放在集群的NoSQL数据库中,然后将计算服务器的镜像也存储下来。在需要大规模运算的时候,只要调用云服务API,使用事先准备好的镜像使用1分钟时间部署出所需要的运算服务器,然后通过云计算API启动这些服务器,之后就可以自动调度服务器和NoSQL数据集群中提取所需处理的任务和数据进行高性能的运算。

运算结束之后,或者说是在运算请求量降低,不再需要那么多服务器进行并行运算之后,将并行运算服务器上的数据重新写回NoSQL集群中,然后自动执行关机脚本。调度服务器再通过云计算服务API将这些多余的服务器退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为盛大云计算大赛提供支撑的盛大云服务,是按照小时计费的。

人脸识别技术普及后的SNS

长远来看,人脸识别技术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机智能模式识别技术,更将是一种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带来深远影响的技术变革。

近年来非常火爆的SNS,也就是社会化网络服务,本身就是基于真实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比如Facebook),由此可见标识个人身份的照片对于SNS是多么重要。如果计算机能够相对准确地对这些照片和身份之间进行一个自动的标识和关联,那么SNS上肯定会出现很多完全不同的、很酷的甚至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应用和服务模式。

人脸识别技术给SNS带来的改变,肯定不会比LBS小。

每一项技术,通常是首先出现在实验室中,然后再尝试将其产品化,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模式将不断涌现。比如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最初完全是为了军事目的被发明出来,民用化之后除了进行定位和导航外,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新模式出现。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可以提供很多基于位置的服务,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就诞生了。

这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应用模式创新。人脸识别技术目前也处在这样一个阶段,技术基本成型但缺乏创新的应用模式。这个过程不是单纯靠实验室里面的科学家就可以完成的,而必须集思广益,靠整个社会的智慧来推动。

相信随着Face-API服务的上线,会不断有新的应用涌现,让我们来共同期待吧。

当自己的产品发生问题的时候

周一早晨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昨天,老婆送给他们一位退休的老领导一个bambook,他们老领导还特意自己买了100元的盛大充值卡,准备充值了去购买一些传统名著。

但是绑定账号和充值的过程总是有问题,于是拿回我家来,让我帮忙处理。

结果,sdo的网站时常打不开,云城的网站也时常上不去,绑定账号也报网络异常或超时。当时搞了我一个满头大汗。虽然对bambook没有做出过什么特别的贡献,但至少我自己是一直都自豪的当bambook是自家的产品。现在牛吹出去了,自家的产品却掉了链子,实在是觉得面上无光啊。

晚上,辗转的找到了负责服务器的相关同事,他热性的帮助我确定了问题所在,原来是北京地区联通的主DNS服务器发生了故障,所以每次域名解析出来的IP都会有些问题,除了我们的那些网站之外,很多国外网站也会发生解析故障的问题,将DNS调整为8.8.8.8,一切正常了。

当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我和那位远在上海的同事都长出了一口气。

那位同事说他早就已经习惯了,由于bambook在我们公司内部的普及率非常高,所以出现任何问题,大家都会马上找到他,每次处理了问题之后,也都会长出一口气。这就是对自己产品的热爱了。大家也都会将bambook当做自家的产品,所以出现了任何问题,也都会很不见外的直接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相关同事。

记得99年去日本,当时接待我们的日本JVC公司特机(相对于民品来说,专业设备叫做特机)事业部,海外本部的本部长。这位为JVC工作了一辈子,快要退休了的日本大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和我们一起去游览秋叶原。他拿了一个olympus的数码相机,当时数码相机还算是个稀罕玩意儿,并告诉我们日本的产品质量是很好的。正说着,那个相机出现了故障,伸缩镜头被卡住了。那位快60岁的老先生,当时就憋了一个大红脸,而且满头大汗。反复尝试之后,发现是他自己的操作有误,并不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之后,长出一口气,然后很欣慰,也很开心的告诉我们,日本产品的质量确实是很好的,他老了,对于新产品不是很熟悉,刚才只是他自己操作不当,绝不是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

当时不是很理解这种心态,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理解了。这就是一种热爱,让我们用这种热爱,来做好我们的产品吧。我们在做产品不是为了完成什么指标,而是真的在做自己的产品。

帮助人们规划人生、实现梦想的系统

这个标题看起来好像太大了,也太痴人说梦了。其实这里要讲述得是一种基于任务管理系统的扩展方式。前面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过任务管理系统了,这应该算是一个延续吧。
这里要讨论得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任务管理系统,可以说是一种帮助人们实现其人生梦想得系统。人们并不一定希望受到计算机或软件系统太多得约束,但他们确实有很多想要实现的人生梦想。

记得小时候总是被教育说: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也就是说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会树立远大得目标和理想,然后坚持不懈的一直执行下去;而那些反面典型,则会经常树立各种人生目标,然后再不断的放弃。
就像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被教育着:“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一样,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君子,他们身边的父母亲朋,也都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君子。这就是这个人,以及他得整个社交关系群体对他得期盼。

当然,按照古人的想法,成为一个君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其中是包含很多方面的修养的,仅仅是立长志肯定是不够的。经过古人的总结,并不断将这些总结记录在圣贤书里面,代代传承,如何成为一个君子,是有很明确规范的,有一整套的培养体系和计划。
这里要讨论的肯定不会是如何成为一个君子,那是国学大师们的事情。这里要讨论的是,如何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能够让他们成为自己和身边所在意的那些人们所共同期望的那个人。

让我们看看当一个人要立志成为一个君子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吧。首先,这个决定通常并不是这个人自己独立做出的,而是在身边人们的建议和影响下做出的。
那么这个帮人实现人生梦想的系统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向使用者推荐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被身边的人所认可、推崇的人生梦想。
这个过程可以进行协同过滤,也就是说先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将这一类用户所喜欢的梦想推荐给他。也可以做一些问答,询问一下身边的人们,那些用户真正在意的人们,他们对自己的期盼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当前生理和心里状态,以及经济、时间、地点方面的情况,将这些人生梦想进行排序,推荐给用户,供用户选择。

古人如果要立志成为一个君子,则会告知身边的父母、亲友和师长,以便大家能够激励和监督他,并在他修行成君子的过程中不断的从这些人身上得到建议和意见。
帮助人们实现其梦想的系统,也应该有类似的功能,也就是说当用户树立了一个人生梦想的时候,可以选择性的告诉一些人,向他们宣告自己的人生梦想,并让他们激励和监督自己,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给予自己意见和建议。

如何成为一个君子,是有系统的培训体系的。
那么一个人的人生梦想,通常也是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实现步骤的,甚至会有很多商家在其中提供成系列化的服务。比如学习外语或练习瑜伽之类的修行类服务。那么如果系统想要帮助用户实现其人生的梦想,就应该能够提供几种可供选择的,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是由专家提供,由专业的编辑进行编制;也可以是由已经实现了类似梦想用户的成功经验总结而成;或是共同期望实现类似梦想的用户之间探讨得到。
由于用户已经将自己的梦想告诉了一些人,那么这个方案和计划的制定和调整,这些人应该也是可以参与意见和建议的。
总之,在用户提出并确认自己的梦想之后,系统应该给出一个实现梦想的计划,计划可以是已经存在的,也可以是由用户和那些支持他实现梦想的人共同制定的,可能更加常见得情况是在现有的计划基础上进行调整。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可以进行调整和修订的。

梦想已经有了,计划也已经有了,那么下一件事情就是执行了。
执行计划,就是任务系统来完成的事情了。但是和普通的任务系统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个任务系统会自动的根据计划和用户当前的状态,帮助用户安排具体某项任务的执行时间,并在提醒之后,主动的询问用户任务的执行状态。
比如用户计划要进行体育锻炼,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系统给出了相应的锻炼计划,然后再根据用户的时间安排和用户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建议用户在某日早晨进行慢跑锻炼。然后,系统会主动询问用户是否完成了慢跑锻炼,慢跑的效果如何,比如时间、距离、速度,以及心跳等。
当然,如果用户在慢跑的过程中携带了手机或其他可以记录其运动状态的设备,系统也可以自动的记录这些信息,而不是去直接询问用户。

计划已经开始被执行了。
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比如,原来计划要去慢跑的时候段,由于用户希望多睡一会儿而被耽搁了。或者由于运动量过度,而出现了四肢酸痛等身体不适的感觉。那么,系统就应该根据最新得到的反馈,自动的、或在用户的建议和协助之下,对计划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在涉及到多人的计划时尤为重要,比如打羽毛球需要至少两人,参与这项计划的除了人之外,还需要预订场地,即使某些人由于临时有事而无法参加,场地的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也是很难进行调整的,那么在这种计划需要发生变更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应该是找到其他的人来替补,而不是调整羽毛球场地的时间。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人来替补,那么也只能取消羽毛球场地的预约,并尝试重新预约大家都方便的时间。

在计划中的任务被执行了之后,计划的状态就要逐步的进行调整。
比如一个学习外语的计划,当用户参加并通过了一些考试或测评,通过了一些计划中的重要节点之后,系统就会根据考试和测评的结果,决定用户是进入下一个阶段还是将当前的阶段再重复一次,或者是进行一个补充的增强阶段,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用户完成了某些任务,或达到了某些程度之后,系统会将用户提交的一些测评的成绩和计划执行的状态分享到用户指定的社交平台。
前面说了,用户有了一个梦想,然后告诉了一些人,请他们对自己进行激励和监督。现在就是向这些人告知自己成就的时候了。
应该还有一些和用户选择类似梦想的人,那么这就有了一个排序的可能,对于用户来说成为吃过最多地方美食的达人和成为周围减体重最快的人,成为朋友中唱歌长得最好的人,甚至仅仅是唱某一首歌唱得最好的人,成为在朋友中最先看完某一本书的人,成为看完一本书所需时间最短的人,这些都会成为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这些成就可以让用户拿来炫耀,并激励用户或和他选择同样梦想的人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的前进下去。

最后,我们的用户真的实现了他的某个梦想。
这个时候,除了评定和分享他的成就之外,这个系统应该能够帮助用户将其实现梦想的每一个步骤都记录下来。为了成为户外运动达人,这个用户于某个时间和地点做了什么事情,他购买了什么装备,参加了什么活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他留下了什么记录,拍摄了什么照片或视频。向哪些朋友进行了分享,那些朋友又给予了什么样的回复和评价,给予了什么样的意见与建议,计划根据这些意见与建议进行了什么样的调整。以什么样的成就完成了计划中的一个个节点,并最终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系统应该可以将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作为用户人生的一部分,永远的存储在用户的梦想空间之中,供用户回味和分享,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供其他用户检索和借鉴。
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对用户执行计划,实现梦想的过程进行评价。并根据这些信息,在需要为该用户设定新计划或为其他相似用户设定同类梦想的计划时,进行相应得调整。

这就是我所设想的能够帮助用户规划人生、实现其人生梦想的系统。这篇博客从需求的角度,对这个系统进行了描述。后面应该还会有一篇从系统实现的方向再描述一次。

前面因为身体的原因,以及看小说的原因博客更新的比较不稳定,以后希望能够慢慢补上。

IPAD并不是最早的平板,在IPAD之前,也有人做过类似的东西,但是效果并不好。甚至有些笔记本电脑,可以将屏幕旋转过来,模仿平板的工作模式。但最终这些产品都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IPAD算是彻底给平板正名了,IPAD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IPAD成功之后,大量的PC厂商、手机厂商,甚至是软件厂商都积极的投身到了这次的PAD大潮之中,希望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

从软件平台上来看,在IPAD的IOS之外,大部分的第二梯队PAD都是Android平台的,其他还有HP的WebOS、Intel的Meego、微软的Win8、以及黑莓的Playbook。Win8和Meego还没有正式发布,现在还不好说。但是,直到亚马逊的平板发布之前,没有其他哪种平板的销售达到了市场的预期。

WebOS的突然死亡、Meego不明确的前景、Playbook的毁誉参半,以及各种Android平板不温不火的销售,好像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平台和操作系统和IOS比较起来,存在巨大的差距。

现在,亚马逊的低价PAD发布了,5天预售25万。终于有了一个超出大家预期的销售结果出来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PAD的销售,其关键并不在于平台和硬件,而是在于内容和服务。购买PAD的人,大部分都是有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那么如果不能提供特定的服务吸引用户来使用,用户就没有必要去购买这个设备。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PAD类产品,就像我,背包里面总是背着IPAD和Bambook的,IPAD无法替代电子书的功能,那么我就必须要带着这两件东西一起出门。当有些PAD具备了IPAD所无法替代的服务和内容时候,用户可能也会选择多背一件的。

其实IPAD也是一种低价IPAD,其利润率绝对不像IPhone那么高。所以想要推高端PAD的厂家,下场肯定都会是比较悲惨的。

用户购买的是PAD中的服务和内容,而不是硬件规格和软件平台。当然,硬件规格和软件平台要适用于PAD本身所提供的那种不可替代的服务模式。

想要做PAD的厂商们,可以去选择一些IPAD无法替代的服务和内容,以此为核心,推出一些规格上和IPAD有些差异的系统。

哪些事情是IPAD上做起来比较痛苦的呢?

  1. 使用非iTunes支付平台的阅读和订阅系统,比如亚马逊。
    亚马逊推出了IOS版本的Kindle,但是由于在支付上受到了苹果的限制,所以只能自己出PAD了。
  2. 媒体播放和管理。
    IPAD为了适应其DRM(数字版权管理)的要求,对媒体的管理(上传、复制等)和播放做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上传下载都非常麻烦,在国外还可以通过高速的网络和Dropbox部分解决这种问题,但是这些条件在国内都是不够完善的。 国内各种手持MP4、MP5的销售一直都还是过得去的,他们正在寻找一种能够将触摸屏和额外的硬件成本降低到用户可以接受范围的方法,估计低价音视频PAD很快会吞噬掉原来的MP4、MP5市场。
  3. 大小和重量,并不适合那种需要长期持握的应用场景。
    IPAD基本上是不能单手持握的。
  4. 车载导航系统也是IPAD所无法胜任的领域。
    国内的Android导航设备,如果能够将成本再降低一些,应该也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的。现在Android电容屏导航器由于价格较高,正在和原来的电阻屏设备分割市场,不过估计很快会有厂家用电容屏Android设备跳水,从而快速蚕食GPS和车载系统的市场份额。
  5. 缺乏足够的坚固按键,并不适合比较激烈的游戏。
    Sony PlayStation Vita、任天堂的Wii U之类的东西,还是很有市场的。

不要去想着战胜IPAD或替代IPAD。如果用户愿意背两个设备出门,那么能够占据他们在IPAD之外再携带一个设备的指标;在某些场景或场合,用户只能携带一个设备,他们会放弃IPAD。那么这个PAD的设计应该说就算是成功了。不要试图在所有的场景和场合中都能够战胜IPAD。

关于任务管理系统

书接上文。任务管理系统中的很多特性都是从复杂的工程管理软件中借鉴来的。那么在探寻任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时,最好能够先来看看工程管理软件都有哪些常见的特性;然后再看看对于个人使用的任务系统来说,对于这些特性的需求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最后,阐述一下我个人对任务管理系统的一些看法。

  • 工程管理软件分析

工程管理软件中的任务,是有相互的依赖关系的。有些是由于后续任务需要使用前置任务的成果,有些则是由于后续任务需要使用前置任务所占用的有限资源。工程管理系统,在进行计划制定的时候,首先要将完整的工程划分为不同的任务。然后,再根据这些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来排定这些任务的先后执行测序。以求在最短时间和最小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完成整体工程。

工程虽然并不像日历那样,是以时间作为根本特性的,但是一些关键时间点对于工程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天朝经常会出现献礼工程。以及工程进行过程中的各种公休和节假日也都是需要计算在内的。通常一个工程里面会有若干个工程关键时间点。这些时间点通常是工程自然节点附近的一些特定的日期。比如工程可能在某个节假日附近完整一个功能节点,那么通常的做法是将这个节点直接设定在那个节假日之前,这样大家做完一个阶段的工作之后,正好可以休息几天。有时候一些为公众服务的系统,也喜欢赶在节假日之前上线,以便能够在节假日获得更好的收益。工程管理系统,会根据这些关键时间点,对任务的排列进行适当的调整,即使这些调整会使得工程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有所上升。

工程管理系统中所管理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资源了。这里所说的资源,指的是工程过程中不得不用,而数量又有一定的限定的东西。比如工作人员的工时、场地、各种仪器设备、零部件等。小型的工程管理软件只需要计算出完成工程所需、或所能调用的资源总量,然后根据这个资源总量进行任务调度和安排就好了。所需或所能够调用的资源总量,是根据工程的进度要求,平衡得来的。有些资源增加了之后,是可以提前项目进度的,有些则不行。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所有能够使用的资源总量,先预估工期;然后在根据工期进行任务资源分配;最后再根据任务资源调配情况,对工期和所需资源进行调整。

大型的工程管理系统会复杂得多,这些系统还需要考虑很多资源的建造、购买、仓储、领用等过程。比如航天卫星发射的工程管理系统中就需要考虑火箭发动机的生产,每个批次生产出来的火箭发动机,都需要拿出一枚来进行测试。而这个测试验证试验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做实验的那个火箭,试验之后就废掉了。那么系统就需要考虑“组批生产”的问题,比如一个批次最多可以生产十枚火箭,那么最好能够将火箭发动机凑成十个一组来生产,否则的话,如果只生产两三枚火箭也需要多做一个出来做实验,那就太浪费了。大型的工程管理系统,通常还需要考虑分里程碑验收和支付的问题,每一个里程碑需要完成哪些任务,这些完成的任务如何验收,以及如果验收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办。验收之后,通常是需要进行里程碑付款,我还见过一些系统,在里程碑付款和购置设备等过程中还考虑汇率波动风险和银行账户利息等因素的。比如别人付过来一笔美金,工程方直接将其都兑换成了人民币,但是工程中又需要以美金再去购买什么设备或零部件那就亏了。总之,资源管理根据工程管理软件的规模和行业差异,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但这肯定都是各种工程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工程的任务细分,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这个过程通常是逐层细化的,所以就会出现任务和子任务的概念。一个任务对于承接这个任务的团队来说就又成了一个工程,这个团队会将其再次划分为子任务。或者是完成一个大的任务,需要多个团队协同工作,也可以将这些团队所完成的共组划分为子任务。这个划分的过程,是有很多模板和定式的。比如,盖房子必须先画图纸,然后打地基,从下向上一层一层的盖,封顶之后先做外墙装修,然后做内墙装修和强电弱电工程。就算是家庭装修,也需要考虑先做墙面,在做墙面的时候要预留强弱电的线槽和开关接插口面板的位置;在做墙面的时候可以进行门窗油漆等工作;墙面和油漆的工作完成之后, 才能进行地面施工;再然后才是家电和家具的购置和摆放。地面工程的时候,是不会将墙面和油漆过的门窗搞脏的,但是墙面粉刷和油漆的时候会把地面搞脏的。强弱电线路的布设和接插口面板的设置,是需要破话墙面的。家具和家电是要放在地面上面的,所以一定要在地面施工完了之后才能做这些事情。这个过程是无法打破乱来的。

任务和资源,都是有状态的。工程管理系统就是通过对这些状态的管理来实现任务和资源的调配和管理的。简单的状态有:资源被占用、资源被闲置、任务可以开始、任务等待关键资源到达后可以开始、任务进行中、任务完成、任务暂停等。在资源不冲突的时候,工程管理系统会尽可能的安排并行任务以节省工程时间。比较复杂的状态管理,可能会包括仓储物流、人员培训、期货购买和交割等复杂过程,这里就不讨论了。工程管理系统的工作方式,基本上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状态机的工作方式。

任务之间的等级并不是平等的,因为很多资源是无法进行分割和隔离的,所以很多任务是必须在共享资源的情况下并行进行的。在并行执行的任务之间就会存在优先级的差异,哪个任务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在时间节点上更加紧迫,其优先级也就更高一些。

在任务完成了某个里程碑之后,或者是工程完成之后,工程管理系统是需要对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的,是需要出具工程完成状况报告的。这个报告包含任务完成状况以及任务完成过程中资源使用的情况,任务完成状况和资源使用的情况和原计划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差异,需要对后续的计划做出哪些调整等。

  • 对于个人使用的任务系统,在用户体验上所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规划系统不能太过复杂,工程管理软件,根据自身的复杂度,提供不同复杂度的规划和录入系统。有些工程系统光是录入初始的数据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甚至会有专业的咨询、规划、设计机构来完成这些工作。这个过程对于个人使用的系统来说是必须要简化的。

个人任务系统和工程管理系统有一个最本质的差异。那就是工程管理系统是在一个封闭的时间段上来规划工程的,而个人任务系统是不可能从一个人出生一直规划到死亡的,所以个人任务系统通常都是在一个开放的时间段中规划任务的。而且,很多任务之间没有那多多的相关性。对于个人任务系统来说,相关性比较强的任务之间是可以有一定的依赖关系的,但是从整体来看各项大任务之间是没有紧密关系的。

个人任务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是一个很麻烦的东西,有些资源在一个任务中起到一种或几种作用,但是这些特性对于其他任务来说可能就会发生变化。用户自己的时间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关键资源。不同的个人之间也都互为其他人的资源。对于跨越任务和工程,散布在整个人生之中的任务管理系统,其所管理的资源只能是针对特定任务的。也就是说资源是任务相关的,规划一个任务或由一系列子任务构成的主任务时,可以涉及各种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是限定在任务内有效的。离开了这些任务,资源就需要重新定义了。

个人使用的任务系统,肯定需要包含能够通知到个人的各种通知手段。所以这个系统比如需要一个跨平台的通知子系统。工程管理软件中通常不需要这个东西,相关人员会主动的去查询任务分配和进展情况的。

工程管理系统中的那些复杂的审计和评估报告,对于个人任务系统来说也是不适用的。普通用户是读不懂,也没有耐心去读那些复杂报告的。而且,由于个人任务系统是在开放的时间段上进行规划的,所以这种系统更需要的是能够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去检查过去任意时间段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况。并根据统计的结果,对后续的任务进行调整。

工程管理系统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都是在其特定行业和环境下使用的正式书面语言。个人系统完全可以使用一些个性化的、生动的生活语言、口头语言、网络流行语言来进行语言和文字描述。

用户选择了任务管理系统,通常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的。工程管理系统是依靠契约、特定团队组织架构和制度来保证任务的完成的。那么个人系统能够依靠什么来促进任务的完成度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提醒系统之外,应该再加入一些游戏性的鼓励和成就分享和刺激在里面。

  • 关于个人任务系统的一些设想

规划和任务执行情况反馈合一,随时规划新的任务,随时查看近期任务的执行情况,并对任务进行调整。

完善的通知和提醒系统,使用生动的生活语言通过各种平台和方式,通知用户启动、推进或完成任务。

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接受用户的反馈,并记录任务完成的进度和状态,以及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最终形成完整的报告,比如装修笔记、旅行路书等。

增加任务状态,一个任务可以有多个状态,将状态机的机制更多的引入任务系统。提供尽可能多的状态机模板、子任务划分模板,供用户套用。

加强资源和资源状态的管理。用户自己的时间,出现在任务中其他人的时间,以及参与任务的其他资源(包括资金)的规划、分配和调度。

在任务系统中添加游戏性,鼓励、激励、刺激用户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并将用户完成任务的状态和成就,分享到Social平台上,让整个social平台上的人都来一起见证和激励用户完成任务。

时间管理工具

如果说现代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最宝贵的话,那无疑就是时间了。我们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很多愿望没有时间去完成。

于是,就涌现出了大量的,以时间管理为目的的工具,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合理的运用时间。

这些工具包括:

日历系统,通常提供约会、提醒、周期重复等功能。现在很多软件都提供日历的功能,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有微软的Exchange Server和Outlook、以及Google Calendar。苹果好像也有自己的日历工具,但由于使用的不多,所以不是很熟悉。

任务管理系统,通常包含任务的归属、任务的场景和标签、任务的优先级等。为大家所熟悉的任务管理系统有:Things、Google Tasks、ToDo、Doit等。按照我接触和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一类工具是从工程管理工具中简化而来的。要比工程管理工具来得简单,主要是适合个人使用、而不是供工程项目使用。此类工具近些年来颇受大家的喜爱。

工程管理工具,现在很多时间管理工具上的特性,其实都是从工程管理工具中简化剥离而来的。这种东西顾名思义,并不是为个人设计的。工程管理工具,即使是比较简单的,也是为了几十人甚至是几百人协同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而设计的。工程管理软件强调的并不是通知和周期性的变化,而是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任务所需要调用的资源,以及如何调度,以实现在要求的时间内,使用最少的资源完成任务。此类软件中,被使用得最广泛的,就要算是微软的Project,还有简化一些的XPlanner了。有些庞大的、运用于特定领域的工程管理类软件,其购置、维护的成本是非常恐怖的。这些软件通常是以咨询服务的形式进行销售的。我就曾经见过一款用于核电站建设的工程管理软件,其软件规模异常庞大,光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实体,就有近万个,可见其内部业务逻辑之复杂。

这里要讨论的并不是庞大复杂的工程管理工具,而是供个人使用的时间管理工具。之所以将工程管理工具列在这里,是因为其中拥有很多时间管理的功能,很多供个人使用的时间管理工具正在不断的从中吸收各种有趣的特性。

工程管理软件的目的,是使得工程项目在占用最少资源的情况下,按照要求的期限完成。对于这种软件来说,不容角色的人和其他的各种设备或服务都被抽象成了不同种类的资源,其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工程本身而不是作为资源的人。工程管理软件的工作过程大概分为三个环节:规划工程的实施过程和实施过程中的资源占用和调配;将规划通知所有和规划相关的人或机构,接收项目各个分支与环节的执行结果,以及各种相关资源的使用状况,并将这些数据汇总,以便对项目的执行过程或结果进行评估;根据项目期间,各个分支执行的情况和资源使用的情况,对项目后期的规划进行调整。这样看来,工程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规划过程和一个反馈过程的循环往复。

现在,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像管理复杂的工程项目那样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人生。

从现在流行的这些时间管理工具来看,日历管理方式实在是太粗糙了,其中缺乏资源的概念。一些内网或组织内使用的日历工具,比如Exchange、Lotus Notes等,是允许查阅相关角色的日历的,可以帮助使用者,人工的在对方空闲的时候创建约会或会议。但是对方是否接受,还是需要对方人工确认的。工程管理过程中,规划者和被作为资源分配的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规划者是可以决定某些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的。而在日历工具中,人们的位置是平等的。

日历的另外一个缺陷就是,其中的事件,缺乏状态。一个约会、会议或提醒,对于日历系统来说都只有两个状态,到期或未到期。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从开始规划到最终完成,其中是要经历很多个状态和过程的。这对于日历系统来说,是很难表现的。

任务管理系统,就要比日历系统更近了一步。在任务管理系统中,原来日历系统中的事件,变成了任务。这其中的差异在于:事件的基本属性是时间,我们约定了周三晚上吃完饭,那么如果时间已经是周四上午了,对于日历系统来说这个事件的状态就是到期或过期。日历系统缺乏工程管理系统中的反馈环节,所以日历系统并不知道一个事件是否被执行了。任务系统就要好很多,任务的基本属性并不是时间,而是状态。一个任务是否被执行了,或执行到一个什么状态了,到达这个状态之后,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任务也可以有时间属性,而且通常都是有这个属性的。但是即使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任务系统也不会直接判定任务已经完成了,而是需要通过反馈系统,让用户手工的录入任务的执行状态。如果任务尚未完成,那么任务系统会提醒用户对任务的时间属性进行调整或尽早完成逾期任务。

现在的个人任务系统还不够完善,有着工程管理系统的榜样树立在那里,个人任务系统的产品经理们肯定不会不知道应该如何将其完善起来的。现在的任务系统是在工程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个人使用的特性做减法得到的。那些复杂的统计分析和资源调配,以及任务依赖关系,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确实是难以理解了一些。现在的任务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在用户体验和功能完整之间的一个平衡。依靠增加功能来使个人任务系统进一步的完善起来,至少在目前来说,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不现实的。

如何进一步的完善任务系统,以便更好的帮助人们规划他们的时间,这个我想以后再在其他博文中慢慢阐述我的个人观点。这是关于时间话题的第二篇博客了。这个话题我想至少还能再写个两三篇吧,不着急,慢慢来。

社会化网络中信息交流方式的演变

1现在,所有互联网上的东西,好像一下子就都变成社会化的了。社会化的网络、社会化的游戏、社会化的电子商务、社会化的团购、社会化的照片分享、社会化的音乐服务、社会化的广播、社会化的视频分享、社会化的视频服务、基于LBS的社会化服务等等。好像任何东西,如果不是社会化的,那么就不时髦了。2

不记得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其实社会化也是同一个道理,超过两个人碰到一起,就会形成社会。所以,其实互联网上很少有什么应用是单独为一个人服务的,所以,想要做出一款不社会化的互联网产品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化呢?现在再去给社会化下定义,肯定是已经太晚了,毕竟这个东西还是有比较明确的定义的,虽然每一个人的理解都略有差异,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来自维基百科的社会化定义如下:

社会化英语Socialization)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教育学范畴的名词,意指人类学习、继承各种社会规范传统意识形态等周遭的社会文化元素,并逐渐适应于其中的过程。对个人来说,社会化是学习同时扮演社会上不同的角色的过程。个人社会化会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3因个人的成长背景,社会化的过程、内容也会随之改变。

促进社会化的社会组织包括:学校青少年中心教堂等社交场合。协助社会化的媒体包括:杂志电影电视等。因为它4们传播著一些大路的文化价值。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社会化中信息交互和沟通的过程,一种基于角色身份和角色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沟通过程。不论这些角色是真实环境下的,还是虚拟环境下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很多重的身份,既是父亲的儿子、也是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公司里面的职员、社区中的会员、不同游戏中的不同角色。甚至在同一款游戏中,也可以既是战士、又是团队中的攻击手、以及行会成员。每一次信息的沟通,都是一个发起者,基于其与信息相关的角色身份,发给那些他所期望的角色;同时,这也是一个信息接受者,根据其自身的角色,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接收的信息。

在社会化的互联网产品中信息的传播方式又是如何演变的呢?这个问题,通常被分为三个范畴来考虑。

  • 信息是如何被发布的。

信息都是有源头的。

最原始的信息发布方式,是邮件。不论是情书还是紧急军情,都是以邮件的形式来发起的。即使是圣旨其实也是一封形式较为特殊的邮件。邮件的特点是有明确的收件人,即使这个收件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一个特定群体,但收件人必须是明确的。

另外一种信息发布,就是公告。公告是没有特定收件人的。现在的博客,其实就类似于公告,没有特定的收件人,我们把博客写出来,任何人都可以来看。

现在,信息的发布方式,肯定是有很多很多种类的,但这些方式大多都带有一定的邮件或公告的影子,甚至公告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收件人非常特殊的邮件。

  • 信息是如何被接收的。

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必须主动或被动的去接收信息。如果一个人在接收有信息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障碍,那么就是自闭症了。人们接收各种信息,并从中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去阅读,然后再根据情况,给与一定的反馈。

互联网时代,真正带给大家的变化,主要并不是在信息的发布上,而是在信息的接收和过滤、筛选过程中。人们现在能够接收到互联网时代之前无法想想的巨量信息。这些信息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人的处理能力。

搜索引擎、推荐机制、社交圈子、单向关注、双向好友等等这些东西,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人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过滤、聚集、筛选,最终得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 交互和交流,是以何种形式进行的。
  • 5

作为一款社会化的互联网产品,真正需要去研究的应该是信息交互和交流方式。

最初的、互联网信息交流方式,应该算是邮件了吧。邮件的往来,一封邮件,写给特定的收件人,然后这个收件人再回信或转发邮件。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可以在一个问题沟通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延续下去。

 

信息交互和交流方式的演变过程

博客

有人看了博客是会给出反馈和回复的,当然,首先要博主允许别人回复和评价才行。然后根据博主的设定、6其他阅读者是否可以看到这些回复,如果看到了,那么是否可以根据这些回复再做回复呢?博主也可以根据需要,再去回复别人的反馈,博主还要去决定,他们的回复是否是所有用户可见的。博客的信息沟通方式,其实是邮件以及邮件组的信息沟通方式的一个子集。参与一个主题,相互沟通的一群人,不再是平等的了。而是所有的规则由博客的博主来确定:他们确定是否接收回复;回复需要经过博主的审核,以便确认是否是其他人可见的,以及可以再评论的;博主自己决定通过何种方式对回复做出反馈;以及这些反馈是否可以被其他人看到和评论。

论坛

论坛是由讨论区发展而来的,讨论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时的,后来发展成了聊天室,有些像现在的群聊;另外一种,是静态的,需要手工刷新,才能看到是否有人回复,这种东西最后发展成了论坛。

最早的论坛大多是缩进的,上面保留的邮件组的沟通特征还比较明显。现在的论坛,在单个问题上,通常是按照时序的方式来排列大家的回复。论坛其实是一种以内容为核心的信息聚集方式。论坛管理员会将论坛根据内容,划分为若干板块和目录。然后论坛上的每一个帖子,都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讨论。论坛的板块和目录顺序通常是固定的,每一个帖子都需要从属于一个目录或板块。在目录和板块中,帖子的顺序是以时序8为基础来排列的。论坛管理员可以手工的调整论坛的帖子次序。

圈子和论坛有些像,但又有些区别。圈子是以人为核心的,而论坛是以内容为核心的。一些拥有同样身份或兴趣爱好的人,形成一个圈子,并在圈子里面讨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圈子和论坛还都属于比较混沌的信息沟通交流方式,所以经常会出现混淆。一个圈子做的像是一个论坛的板块,或一个论坛的板块中内容驳杂,搞的像是一个圈子。

现在还有一些比较新的论坛形式,比如百度贴吧,是以搜索关键词作为目录的论坛,以搜索关键词相关的内容聚合起来的论坛。还有一些论坛使用标签代替了板块和目录,也就是说,一个帖子可以同时拥有多个标签。

微博

说到社会化的信息沟通方式,那么就不得不说一下微博了。

这里比较典型的两个产品,分别是Twitter和新浪微博,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Twitter的沟通方式,比较类似与聊天室或QQ群;而新浪微博,则更像是论坛。

前面讲论坛的篇幅不短了,那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由论坛和QQ群为核心而构成的。

不记得从什么地方听来的一个笑话:纽约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三个由亚洲人构成的旅行团,美国人很难通过相貌来分辨出他们分别是来自于哪一个国家的。后来他们发现,有一个人在大声说,其他人都在认真听的,是日本人;有好几个人都在大声说话,好像要吵架,其他人都在认真听的,那是韩国人;有几个人在大声说,其他人有的在听,有的在交头接耳或东张西望,那是中国人。这虽然是一个无法考证的笑话,但也能够大体看得出来,QQ群和论坛,是非常适应中国人民族性的两款产品。不能由一个人说,要大家都能说。感情去的人回去听,但也允许随便逛逛和小组讨论。9

在twitter中,所有信息是平等的,不论是回复,还是转发,都是平等的。twitter就像QQ群那样,更加强调的是时序性。但是在信息传播方式上,Twitter和新浪微博,都是以单向关注为核心的,而QQ群是以圈子,也就是说以组成QQ群的人为核心的,而论坛则是以内容为核心的。由于在国内使用Twitter并不是很方便,所以这里就不对Twitter多做论述了。

10新浪微博,这个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东西,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微博中,每一条原创微博,就像是一条论坛帖子的首帖,后面的回复,就像是跟帖。回复的内容,只有关注原发帖人的人才能看到,而回复者的关注者是看不到的。

 

 

其他新兴的社交沟通产品11

比较新兴的沟通方式、还有轻博客和问答网。这两种东西,都是是以内容为核心社会化信息交互平台。但其中又有很大的差异。轻博客是一种聚合网站,聚合站会将内容,根据发布者的标注,和阅读者的行为,来分析并对内容进行分类聚合。然后再根据用户的行为,向用户推荐其可能喜欢的内容。

12问答网,其实是将一种比较特殊的论坛形式,进行了剥离。有相当比重的论坛帖子本身就是一个问答过程。比如:第一帖提出问题,后面的帖子来回答。问答网,摆脱了传统论坛的固定板块和目录,更多的依赖于搜索引擎和标签来进行内容聚合。当一个人提出问题的时候,搜索引擎会自动的搜索相关的问题。百度知道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问答网站。问答网站将其内容限定在了问答上,而不会像传统论坛那样,各种帖子都有,这使得使用问答网的用户,其目的更加单一,更容易吸引到同类型的用户和内容快速积累。

 

关于轻博客和问答网的问题,后面有机会还可以再在博客中更详细的阐述。现在篇幅已经不短了,应该写一些总结性的东西出来了。

总结

从邮件、到博客、再到讨论室、论坛、QQ群、微博、轻博客、问答网。这个发展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传播分类的过程。邮件是最混沌的方式了,所有后面出现的这些信息交互方式,其实都是可以在邮件沟通过程中找到原型。越往后出现的信息交互方式,其限制性越大,都是将信息的沟通和交互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模式下,从而使人们能够更方便的向符合这一模式的目标发布信息,并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越往后出现的信息沟通方式,其计算机自动检索、自动分类、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实现内容自动推荐的比重就越大,管理员或博主所需要付出的管理成本就越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在各种互联网产品、应用和服务中社会化因素比重的增加,其实就是用户人工选择(单向关注)信息的流转方式;系统根据用户角色和关系进行智能推荐和推广;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分析,来实现内容聚合和内容推荐;根据语义、甚至是多媒体信息的识别和标识进行内容聚集,从而替代管理员的人工分拣工作和用户的自主搜索和检索行为。

总之,定义、设计、开发一款社会性的互联网应用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到古老的、原始的、混沌的信息交互环境中,去重新抽象一次适合于自己应用类型的信息沟通场景。通过计算机对大量的数据分析之后,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信息沟通过程。

最后分享一条前些天看到的有趣的新浪微博,和大家共勉:

原帖

【如何才能让猪上树?】方案一:给猪一个美好愿景,告诉他你是猴子,简称画饼;方案二:把树砍到,让猪趴在树上合影留念,简称山寨;方案三:告诉他如果上不去,晚上摆全猪宴,简称绩效。一般情况,老板会选择第一方案,员工选择第二方案,而经理人通常会选择第三方案. 你会如何做?

13

我回复的:

选择哪一个都不是问题,就怕拉队伍做项目的时候“画饼”;项目却一直都是按照“山寨”的方式在做,甚至还经常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最后,项目上线运营的时候,大家一起来“绩效”。再然后……

另外一个兄弟的回复: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是画饼,进行中是绩效,结局是山寨。

我和版权的故事——和用户的大论战

进入一家以销售软件为主营业务的国外公司之后,经常会和用户因为版权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这些讨论有的时候还算是理性,当然也有些客户非常的不理性,或者至少是他希望能够表现得让我们以为他非常的不理性。

由于很多东西在这里不能乱说,只能将那些理性的部分提取出来,然后去掉当时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和大家分享一下了。

盗版算不算偷窃

很多人都认为盗版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当我问他们,上街去偷一辆汽车是不是大问题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这完全不一样。

其实很简单,有一件商品,有定价,有正常的销售渠道,那么有些人需要使用这件商品的时候,就需要去购买。采取购买之外的其他手段,在未得到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得到该商品,并使用它,都应该算是偷窃。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偷窃盗窃,意指“不问自取”,在物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物品。在各地刑法中,偷窃都是非法的刑事犯罪行为。 偷窃的构成要件通常是未经同意地故意取得、保管或使用其他人的财产或/和意图永久侵吞物主的拥有权

看来盗版肯定是符合盗窃的构成要素的,那么盗版和偷汽车到底差异在什么地方呢?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些简单的差异。

盗版比偷汽车更容易;盗版被发现的几率,比偷汽车更小;即使被抓住了,证明盗版事实成立的难度也要比偷汽车来得大;按照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盗版比偷汽车被抓获之后所需要受到的惩罚更小。

由于实施容易;被抓住的概率小;被抓住之后认定困难;即使被抓住了,认定了,受到的处罚也很轻微,那么盗版这种特殊的盗窃形式,就变得能够被大家的道德所接受了。通常道德是要高于法律的,但是当法律的水准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的时候,道德的水准是不是也会随之而下降呢?不知道我国是不是全世界盗版最猖獗、盗版处罚力度最差的国家之一,希望那些有能力修改法律的人,也能搞有时间考虑一下,民族的道德底线是怎么降低的。

软件的定价方式

很多人都说,盗版是由于软件的价格太贵。

这里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软件的定价方式,以及各种定价方式下软件的销售情况。在我和我的用户们进行讨论的时候,同类型的软件,有些定价很低,比如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软件,定价仅为几十美金,但是这个软件在国内的销售情况非常惨淡。这也就证明了,用户们所说的,由于软件贵,所有不去购买的理由是很牵强的接口。即使软件便宜了,他们也不会去购买的。

还有很多软件采取过低价销售的策略,比如金山词霸等工具类软件,但是销售的效果并不好。在微软和360宣布杀毒软件免费之前,能够靠低价策略进行软件销售,并得到一个相对可以接受销售成果的,大概也就只有杀毒软件了。

那么,软件的价格是如何制定的呢?软件价格通常是使用相对简单的方式制定的,那就是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再除以预期的销售数量。软件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软件介质的印刷、包装和流通成本,软件的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销售成本,加密、license保护和管理等防范盗版的成本,以及国家的各种税收和流通环节各级商家的预留利润。

在常规定价方式的基础上,软件定价的时候还会考虑一些比较特殊的因素。比如稀缺程度和用户的热情,不同阶段的促销等等。

在定价的过程中,成本和预期的利润都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是销量是很难确认的。通常一款软件,都会通过过去的销售情况,或同类软件的销售情况来预估销售数量的。

后来出现了依靠广告来赚取利润的免费软件,这种软件的价格,就是强迫用户看广告。最近流行起来的AppStore,上面的软件基本是按照用户的需求程度和开发成本来结合计算价格的。那上面会有限时免费或降价等策略,但是当一个软件或游戏,已经被很多人所喜好,并且大部分人已经购买过了之后,他们通常会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既然大部分喜欢这个软件的人,一开始就都买了,后面的人,通常不会再由于便宜来购买这款软件,那么再降价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抓住一个是一个呢。某些现在很难再提高销售数量的传统软件,现在采用的也是类似的策略。

为什么有时候中国软件会比国外的软件贵

上面这个问题,是很多用户在购买之前都会问的。

这种问题的标准答案就是中国特色。

软件虽然不需要收关税,但是也要收增值税的,再加上以前政府是不允许境外公司在境内直接销售在境外生产的产品的。虽然在入关之后,这一条有所调整,但很多软件公司由于销售数量并不大,也就一直沿用了以前的进口商。环节增加了,价格肯定是要上升的。另外,就是中国人喜欢打折,同样一件商品,100块不讲价,他不喜欢买;200元半价,他会觉得有些心动;如果是1000元一折疯狂大甩卖,他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排队。但是国外人没有这种习惯,他们最多搞个1.99美金,一美分的差异,就能够让他们感到那种赚了小便宜的快感。所以很多国外软件,在国外的时候订了那种1.99美金的价格,到了国内之后,一定要定一个几倍与此的价格,然后再去打折。

另外,由于中国的盗版比较猖獗,软件厂商用于防范或打击盗版所需的费用会有所上升,这一部分也会变为成本,记入到软件的价格之中。

最后,就是在国内进行一些商业活动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需要非商业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一些大型软件的价格里面,通常也会把这部分计算进去。

人穷和志短

前面讲了,很多人认为软件太贵,所以买不起。

我碰到这种人的时候,通常会问他们,既然你觉得买不起,那么为什么要用呢?买不起奔驰,可以买QQ或奥拓吗,奔驰厂也没有逼着你一定要去开奔驰啊,买不起就是去偷去抢,也要开着奔驰上街。

人穷没关系,但是如果志短了,那就没得救了。

盗版和民族性有关

有些人会和我说,因为是在中国,因为是中国人,所以才盗版的。这些人真是给中国人丢脸啊。

从我看到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国人,到了国外也能够规规矩矩的购买正版软件。很多外国人,到了中国一段时间之后,也开始盗版了。

这不是民族性的问题,而是国家制度造成的,盗版在国外处罚得比较严厉,而在国内相对比较宽松,法律既然起不到维护道德的作用,那么肯定就会为道德沦丧加一把力的。

曾经用过,早就不用了

还有很多人,告诉我们,这个软件我曾经用过,但是早就不用了。

这就像是杀过人,但现在不杀了。偷过东西,但是东西已经扔掉了一样。人们总是要为他们曾经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这种责任并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比如有人犯了法被抓住了,那么是犯罪之后一年被抓住的,还是之后一年零一天被抓住的,其所受的处罚应该没有什么差异的。

利益是否可以代表一切

我过去由于工作原因,曾经和很多城市的版权局,或者是具有类似职能的政府机构有过沟通和协作。他们总是对我说:版权保护,国家和政府是支持的,但是市里的软件开发区,你们是不可以去的,那里要发展啊。

在经济利益面前,法律和国家的政策排在什么位置呢?道德和民族素质又排在什么位置呢?非常奇怪的论调,直到现在为止,我对这种论调也完全无法认同,总觉的好像有些道理,但好像又狗屁不通。甚至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辩驳这种说法。

天朝的基本大法,就是《没办法》 。

时间的游戏

Hourglass[1]人生就像是一场游戏,一场时间的游戏。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在一起,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做什么样的事情,以及怎么做事情。甚至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但是有一样东西,是我们无法选择的,那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无法选择过去做过或没做过什么事情,我们只能选择现在和未来。时间在我们人生游戏的各个要素之中,显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了。music[1]

古往今来,人类的所有的娱乐活动,包括现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也都有一个因素是完全无法逃避的,那就是时间。每一项娱乐活动,不论是棋牌还是体育运动;不论是音乐还是绘画,都必须在一定的次序和时间范围内进行。每一个游戏,不论是单机还是联网;不论是动作还是益智;不论是竞技还是休闲,也都无可逃避的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时间的游戏。

farmer[1]近些年来,流行起来的social game,为了能够让每个用户只需要使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和不同的用户发生social关系,更是直接将时间设定成了游戏的核心要素。比如:种一颗白菜,需要多长时间,多长时间没有人采摘,白菜就会烂在地里,每个人必须在别人的白菜成熟之后,还没有被主人收获之前,白菜还没有烂在地里之前,去拜访邻居,并顺手摘走别人的白菜。

玩家需要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选择种植或养殖各种动植物。这种游戏有个特性,那就是级别高了,单位时间的产出也会增加。种植那种收获时间非常短的作物,总是会比种植同等级别的长生命周期作物收益更高。如果希望提高单位时间的收益,那么就需要守在电脑或移动设备面前,不停的点啊点。通常随着一个玩家级别的提高,他们能够得到那种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收获的品种。cow[1]这些品种的单位时间收获肯定没有低级别的短时间作物高,但是很多高级别玩家对游戏的沉迷程度会随着参与游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他们没有耐心坐在那里不停的点击。能让他们每天上来看看菜园子,也就不错了。

由于到了高级别的时候,每一种新的种植物所带来的回报通常都很高,所以这个时候如果给予一些可以在短时间收获的高收益作物,可能会很容易将平衡打破,那些到达了高级别,还有耐心点啊点的玩家,会飞快的超越别的玩家,这反而会加速他们离开游戏的速度。所以此类游戏在后期添加这种高等级的短时间收获作物的时候,都是异常谨慎的。

现在的游戏,在考虑如何加入更多的东西,以加强游戏的沉浸感,通过虚拟现实或现实增强技术增加更多的现实元素,通过定位技术添加地理信息元素等等,但不论游戏发展成什么样子,有一个东西,将一直是所有游戏,甚至是人生这种游戏的永恒主题,那就是时间。

一个人现在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是因为他或她的过去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他或她的未来也必将是独一无二的。

5277265559_0535b25cb9_b[1]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