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9
Luke Fan新消费 0公里二手车, 618, CPI, 价格倒挂, 价格操纵, 促消费, 双十一, 国家补贴, 国补, 套利空间, 宏观经济, 家电补贴, 小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市场扭曲, 手机市场, 提振内需, 政策解读, 政策调整, 权力寻租, 汽车市场, 消费信心不足, 消费补贴, 消费降级, 灰色产业链, 电商大促, 监管缺失, 社会现象, 线上购物, 线下实体店, 经济分析, 经济刺激, 经济观察, 羊毛党, 补贴暂停, 补贴漏洞, 资金流向, 通缩风险, 零售业, 预算耗尽
第二个故事:618临近,为什么国补要停了?
咱们现在呢,都是国家补贴。雷军在5月22号的发布会上,提的最多的一个词,不是汽车,不是手机,不是芯片,而是“国补”。甭管是卖手机、卖平板、卖手表,还是卖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都要提一句,说我们都能享受国货。公布价格的时候,说:“我这个小米手机,小米15S Pro,就是搭载他们那个玄界OE芯片的新手机,5,999。”为什么?超过6,000块钱就不能享受国补了,5,999可以享受国补。等于整个社会已经为了国补转弯了。
但我前两天去小米店里头,小米店里的人说:“国补每天都有可能停,你要买就现在买,一定要抓紧。你今天不买,明天可能就没有国补了。”我说:“这什么故事?”但是小米的家电是真便宜,一个85寸的电视才6,000多块钱,还是7,000多块钱。
现在呢,各地都在叫停国补,很多省市现在已经停了。讲的第一个是什么呢?就是618叠加各个平台的补贴,就很容易算错,这个是很麻烦的。第二个呢,就是国补真的快花光了。现在国补花掉的速度,要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得多。
More
10 月 21
Luke Fan互联网商业故事 3C产品, MCN机构, 京东, 京东plus, 京东业绩, 京东发展, 京东回应, 京东官方, 京东平台, 京东慧采, 京东战略, 京东政策, 京东活动, 京东物流, 京东股东, 京东股价, 京东购物, 京东金融, 代言风波, 企业反应, 企业声誉, 会员退订, 假新闻, 公众反应, 公关危机, 双十一, 品牌危机, 品牌声誉, 品牌形象, 品牌忠诚, 品牌策略, 品牌认知, 商业合作, 在线市场, 在线购物, 在线退订, 在线零售, 女性代言, 女性消费, 子公司, 客服压力, 市场反应, 市场营销, 市场部, 广告代言, 战略调整, 挤兑风波, 新闻稿, 杨笠, 消费群体, 消费者信任, 消费者动向, 消费者反应, 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维权,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趋势, 消费能力, 渐进攻击, 用户体验, 电子商务, 男性消费者, 男性经济, 社交媒体, 社会热点, 竞争对手, 组织架构, 网友评论, 网爆, 网络事件, 网络传播, 网络影响, 网络攻击, 网络舆情, 网络舆论, 网络话题, 网购习惯, 群众力量, 群体心理, 群体情绪, 群体效应, 股市反应, 脱口秀, 舆情风险, 舆论环境, 负面消息, 财报分析, 赌博心理, 道歉策略, 骚扰攻击
京东因为邀请脱口秀演员杨笠参加双11宣传活动,现在遭受到了狼群般的网爆。京东这一次是不是要完蛋了?
大家好,这里是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事情的起始是从10月14号,京东在自己的双十一发布活动上,邀请了一众明星,其中就包括了脱口秀演员杨笠来参加营销活动。给出的宣传广告是:“杨笠,实力靠谱,选择更靠谱。”这个双十一,跟着杨笠来京东买药真五折啊。这是一个京东药品的广告,然后“他在京东等你”,这也是杨笠相关的广告。杨笠自己也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京东双11相关的推广微博,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很正常的商业合作。
到10月15号,这个事情就发酵了,大家开始质疑:“怎么可以请杨笠来呢?”就开始爆发,直到10月18号,京东做出回应说:“如果活动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体验,京东方面深感歉意。”并表示没有和相关脱口秀演员,即指杨笠的合作计划。这个事就结束了,然后加大双11期间的补贴力度,以实际行动回馈消费者。“你不是不乐意了吗?我给你多打点折扣,你们还是接着来买东西吧。”
More
8 月 14
Luke Fan中国故事 618, B超性别筛选, 一胎二胎三胎政策, 七夕崩塌, 七夕节, 东方情人节, 二手厨具, 二手家具, 互联网消费, 人口失衡, 人口比例失衡, 公款消费, 军队消费, 农村城市差异, 升学比例, 双十一, 发达国家情况, 周边游, 咖啡厅关张, 咖啡机回收, 商家战报, 国内旅游, 圣诞节消费, 大学生男女比例, 天气反常, 女大学生, 女权觉醒, 女生消费, 奶茶店关张, 婚姻观念, 婚宦观念, 婚配观念, 官方销售数据, 实体店销售额, 家庭变迁, 家庭经济, 家庭重担, 小礼物, 小饭馆消费, 少年教育, 年轻人消费趋势, 店铺宣传, 情人节, 情侣消费, 打折活动, 技术性职业, 新时代消费观, 新生儿男女比例, 日本情人节, 暴雨洪水, 本地游, 泛商业节日, 浪漫消费,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打压, 消费态度, 消费行为, 消费裂变, 消费观念, 炫富消费, 生育率下降, 电商销售额, 男大学生, 男生消费, 社会地位, 社会消费能力, 社会筛选, 社会经济, 线上线下销售, 经济下行, 经济基础, 结婚生育, 老少边穷地区, 职业收入, 股市下跌, 舔狗, 舔狗经济, 节日促销, 节日推广, 节日氛围消失, 节日消费下滑, 西方情人节, 记忆背诵, 重男轻女, 销售额下降, 餐馆关张, 高档餐厅消费, 高温暴雨, 高等教育, 鹊桥相会
今年的七夕静悄悄。网上很多声音都说,在刚刚过去的七夕,各种实体店,包括线上商家的销售额,以及整个的成交量都在下滑,或者说跟往年同期比起来都在下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节日的气氛。
大家好,这里是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下七夕到底怎么情况。首先,我自己并没有去进行统计,也没有这个途径,也没有什么官方的渠道去进行统计,说今年的七夕到底怎么样。因为现在甭说七夕了,连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618这样的购物节,大家都更倾向于不再宣布自己的销售额、自身的业绩了。我自己只是看到了很多网上的人在讲。
而从我个人的情况来看呢,在七夕之前肯定没有感受到什么预热。七夕当天的话,好像全家都没有出门,在家里面稍微的混了一下就过去了,也没有说什么。唯一可能过七夕做的事情,就是大家分了个苹果吃,也算是有一点小小的浪漫吧。至于外面是不是没有人去消费,我不确定。我只能说我没去。不要有人说你统计了吗,你就来说啊。我没统计,先搞清楚。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