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意外成为焦点:鸿蒙开发者大会背后的利益之争与生态构建之路
6 月 24
华为很厉害 APP开发, iOS, iPadOS, macOS, OPPO, Tizen系统, tvOS, Unity, Unreal引擎, VisionOS, Vivo, watchOS, 三星, 人工智能, 华为, 商业博弈, 商业模式, 商业竞争, 商业策略, 备案管理, 头部应用, 安卓, 实体支付, 小米, 市场份额, 应用分成, 应用商店, 应用生态, 应用迁移, 开发者大会, 微信支付, 微内核, 手机市场, 手机更新换代, 技术创新, 技术方向, 技术独立, 技术领先性, 操作系统兼容性, 政府官员, 智能家电, 智能设备, 民族大义, 民族自主, 汽车操作系统, 流量垄断, 流量获取, 消费者群体, 消费者行为, 游戏开发, 游戏引擎, 物联网, 生态构建, 生态系统竞争, 用户体验, 用户时间, 盘古大模型, 硬核联盟, 纯血鸿蒙, 老年用户, 联想, 腾讯, 芯片算力, 苹果, 荣耀, 虚拟消费, 谷歌, 资金分配, 跨平台开发, 轻应用, 阉割版软件, 高端算力, 魅族, 鸿蒙操作系统, 麒麟芯片 腾讯意外成为焦点:鸿蒙开发者大会背后的利益之争与生态构建之路已关闭评论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在华为鸿蒙开发者大会上,腾讯意外走红的事情。6月21号,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主要讨论的是他们的鸿蒙操作系统,或者叫纯血鸿蒙。什么叫纯血鸿蒙?就是他把安卓系统、把Linux内核全都干掉,完完全全是自己重新写的鸿蒙系统。在这个里头,现在已经支持了5,000多款主流的应用,其实已经不少了,只是比安卓稍微少那么一点点。安卓大概有110多万种,现在应该是还活跃的应用。
而且,也感谢了部分的支持者,说欢迎你们的支持。因为你们跟我们一起做出了原生应用,我们才可以有100%的国产鸿蒙,混血鸿蒙出来。余承东啊,亲自上去感谢。感谢了谁呢?淘宝、支付宝、美团、京东、抖音、今日头条、钉钉、小红书、微博、B站等。那么这个里头没提到腾讯啊。对,所以他红了呢。谁没提到谁红了,就像以前有一位领导说:哎呀我生病了,一大堆人都来看我。旁边的老伴就问他说:这么多人来看你,你记得住吗?哎,这领导就说了:谁来了我记不住啊,但谁没来,我记得清楚着呢。哈哈,他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腾讯没被提到,所以他就意外走红。
首先啊,咱们讲讲鸿蒙系统啊。前面其实反复讲过,鸿蒙系统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的,而这种先进性呢,是技术先进性,跟商业模式,跟其他的这种生态系统的先进性不是一回事。那么它怎么个先进法?第一个就是它的微内核,而它不是Linux内核。因为Linux内核呢,…(此处省略,以避免过长的输出)
已经有这么多年的时间,它内核相对来说比较大。对于一些嵌入式的小型设备来说,不是那么灵巧吧。所以,现在一些新的操作系统呢,都喜欢使用微内核。然后,它鼓励大家做这种叫轻应用。什么叫轻应用?一般一个应用程序里头,大概是分几块内容:第一块内容就是数据,甭管是网上的数据还是本地的数据,你要有这样的东西;第二部分呢,叫业务逻辑。1+1,应该把它加一块等于2,对吧。这个就属于标准的业务逻辑啊,或者是早上几点应该是浅色的,晚上几点以后应该是深色的,这都属于业务逻辑。那么,第三部分是什么呢?就是关于界面和显示的部分。这是以前啊,我们应用里头,有一大部分都是在写这一块。为什么呢?因为原来的安卓系统也好,或者其他的一些操作系统也好,系统级它只是给大家提供了相对简单的界面显示功能。我们需要自己去构建整个界面上显示的这些东西,包括去处理所有界面组件的各种的动作,都需要自己做。而且呢,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量的优化空间: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画完了以后怎么刷新,点击了以后怎么去处理消息流,很多都是需要自己干的。而且这一块呢,对于应用来说,其实占的体积也好,占的工作量也好,是非常大的。这个传统是这样,但是现在新的啊,操作系统更希望什么呢?更希望说哎,咱们别费这劲了,咱们就简单的进行一个因为描述。比如,说我用一些标记语言。什么叫标记语言?比如HTML就是叫超级标记语言。我用这个标记语言直接进行一些描述,然后呢,操作系统会自动帮我们处理这些界面的显示和交互,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应用的体积和开发工作量,让开发者更专注于业务逻辑和用户体验的优化。
由这种类似于浏览器的解释器,通过解读这个标记语言,直接给你划出界面来就完事了。这个好处是什么呢?好处就是说,他写界面的相对的逻辑会简单一些。而且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跨平台。因为你一旦是进行了大量的界面参与以后,你换了一个设备,比如我从手机换平板,从平板换洗衣机——哎,这洗衣机不是开玩笑啊——然后呢,换电视,换其他的,这些设备以后,可能渲染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你需要重新写那个程序。但是如果说我们就按统一的,比如说像浏览器,像网页这样,我写一个标记语言,直接把哪有按钮,哪有字什么都给你描述一下,然后呢,由浏览器根据当前的设备情况,进行特定的解释,这样它这个程序不就跨平台了吗?
它现在呢,比较实行的是这种鸿蒙,它就是这样的一套系统。它把底层的Linux,把安卓的模块都扔掉了以后,它就实现了这些功能。别人为什么不这么干呢?大家都觉得这事是好啊,这个一定要注意,很多人都想这么干,谷歌也愿意干这个事,只是呢他干不过来啊。谷歌出过类似这样的操作系统啊,只是呢,他最后没有办法抛弃安卓的生态。安卓生态包括很多东西啊,比如说它的上百万的开发者,可能活跃的还有几十万,然后呢上百万的,110多万的,这样的应用。还有什么呢?我举一个例子啊,比如说摄像头啊,屏幕各种的传感器,各种的网络设备,蓝牙设备,那你说这个跟安卓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了,我是生产蓝牙模块的,那我需要给蓝牙模块写驱动程序。
这样设备才可以拉上我的蓝牙模块,以及干活嘛。那我这个驱动程序肯定写给安卓呀,我不可能给你写在呃,其他的这个小众操作系统上。任何新操作系统出来都是小众的嘛。啊,那这事不就麻烦了吗?你说我现在要做新硬件,我选了谁家的蓝牙的设备了啊?这个设备物美价廉,还非常符合我的要求。但是哎,没有这个新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使不起来。他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啊。
所以呢,安卓最后还是继续往前走,就是谷歌也很讨厌安卓,说这个非常的庞大啊,非常的沉重啊,而且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适应新的环境。我们是不是要把它干掉?你比如说最简单一个问题,安卓很耗电。你如果使用这种微内核,使用一些新的渲染方式的话,它可能在省电这块,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出来。但是搞不定,就只能接着往前走。
苹果呢,其实智能硬件也想做,但是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因为安卓其实自己做了大量的智能硬件,但这个事呢,谷歌也很冤啊。这个做智能硬件的一帮人,都没有跟谷歌商量,就是说哎,我们觉得这操作系统不错啊,拿出来做智能硬件吧。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大量的,有屏幕的智能设备都是安卓系统的。说冰箱洗衣机,只要是能有屏幕操作的都是安卓的。谷歌最后也得负责他们的兼容性问题。所以这个大包袱就越滚越重,就走不了了。
哎,苹果呢,就反正我是呃,做一点苹果认证的智能设备就算了。但是他并没有想过说,我要把iOS放到智能设备上去。因为呢,这个东西是苹果自己的版权,别人拿不到。不可能有人说哎。
我不征得苹果同意,我就把iOS拿出来去做冰箱了,这事是做不了的。但安卓可以干这个事啊。所以,苹果最后也没有走这条路。但是,苹果呢?走了另外一条路,是什么呢?就是他给每个设备设置自己的操作系统。我们都不走iOS这一条路。iOS是iPhone的,iPad上叫iPad OS啊,Apple TV上叫tvOS,Vision Pro上叫Vision OS,手表叫watchOS。它是完全分开的,不需要用一个操作系统,把你大家都统一在一起啊。这是苹果的策略。其他的还有一些,比如像微软,其实是尝试过这条路啊,包括Meta也尝试过这条路,就是我们去做一些这种外部应用啊,或者是做这种外部OS,做一些相对轻量级的新操作系统和新的应用。但是呢,都已经成为劣势了,尝试失败了,后来就没有再继续做下去。谷歌呢,现在看来尝试也失败了啊,他们自己做的这种新操作系统,也没做下去。
最近呢,还有一个新劣势产生了,这个是谁呢?是三星。三星呢,自己也有一个这种定制的小型操作系统啊,这个叫Tizen,不如我们管它叫泰山操作系统。这个东西是干嘛使呢?是给三星手表用的。安卓这个系统我刚才讲了,他很笨重,很耗电。你要放在手表上呢,可能一会就没电了。因为在安卓的手表上大家比的是什么?就是一个礼拜充一次电。包括华为手表、小米手表,都是可以连续使用一个礼拜的。那么,三星想跟大家竞争呢,就只能是自己做一些新的操作系统出来,可以让他使用一个礼拜。
因为挂载安卓系统,你可能无法使用一个完整礼拜,或许一两天就需要充电。但是,苹果的iOS系统也是每天需要充电的,有时甚至不到24小时就得充电。我担心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等待,突然的宣布——应该就是在这一两天内,宣布Tizen系统已经作废。从7月1号以后,所有Tizen系统的手表将不再销售。至于我,以后还是选择谷歌的wear OS(W E A R O S)系统,这实际上是一个基于安卓的操作系统。
现在,对于这类操作系统而言,其兼容性和算力原本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之前提到,为了追求更好的兼容性,需要做微内核设计,希望能够在所有平台上编写一次代码,然后让各地自行渲染,这就需要编写轻应用。但是,轻应用要能够四处运行,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中间解释器。而这个解释器,是非常消耗算力和资源的,这在以前是相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但现在情况好转了,因为现在的CPU升级速度非常快,算力已经非常强。因此,我们可以在手机、多种智能设备上直接使用这种微内核加上轻应用的方式工作,鸿蒙操作系统就是基于这种思路设计的。你只需要编写一套代码,就能在华为的手表、手机、平板,甚至汽车、冰箱、彩电、洗衣机上运行。尽管技术方向被大家看好,但为什么生态构建上却难以实现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以及,商业上未必成功。生态很简单,你有任何一个新的设备上来以后,大家就要去兼容你。兼容呢,一定是一个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啊。什么叫先有鸡先有蛋,就是你应该有很多的设备和用户了,然后我来去跟你提供兼容,这样我可以挣到这笔钱。但是呢,大家不兼容呢,就很难有很多的用户啊。所以,这两个是相互矛盾的啊。在生态上呢,就有一定的难度啊。从商业角度上说,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谷歌呢,他是所有在中国之外的安卓的扛把子。他只要是说我升级安卓系统,大家就跟着一起升级就好了。但是在中国呢,是不一样的,就是各家都在号称做自己的操作系统。小米啊也说我自己做自己的,虽然里头还是带安卓,但是也是小米自己家的。OPPO、vivo都有自己的。华为、自己家的荣耀,从华为分出来的,有自己家操作系统。你那个呃鸿蒙,我打死也不用啊。魅族最逗了,魅族说我用啊,我要用鸿蒙啊。但是你仔细看,魅族的手机、平板都是用安卓系统的啊,就是魅族自己的操作系统。那魅族哪用鸿蒙呢?魅族他们家的各种家用电器,是用鸿蒙的啊,是有一部分是用鸿蒙。所以在商业上很难成功。
那么,鸿蒙系统的尴尬在什么地方?第一个,只有华为自己家的手机使用,其他家都不用。第二个呢,就是大量的软件必须重新开发才能使用啊。你别看刚才我们讲的说,这种重的本地应用,就是我需要进行大量的界面处理的,这样的应用是比较落后的一个技术。但是呢,它有好处,好处是什么?就是你可以在相对比较烂的硬件上运行得还不错。
你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这种显示效果。举一个例子啊,像我们以前做APP的时候,我们就会测试。比如说我希望在手机上,去做一个很漂亮的动画转场。如果这个手机的价格低于多少钱以下,他做不出来。为什么那个CPU算不过来啊?那怎么办呢?我们就需要用一些其他的方式,在界面上做一些动作,然后才有可能把它做出来。这个是原来需要很多人去写非常多的代码才可以实现的。但是你一旦是到了像鸿蒙这样的轻应用的操作系统上,最后长成什么样,你是没法管控的。因为他没有给你去进行调优的接口啊,你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这个呢,就稍微的尴尬一点。
然后游戏这件事呢,对于像华为这么畏光正的企业来说,从来就不重要。前两天带着我儿子去买电脑,小孩高考结束了嘛,需要配个新电脑。我就走到华为的店里,人说啊你要买一什么电脑?我说我儿子要打游戏。人家就把我轰出来了,说我们华为的电脑只能办公,不能打游戏。为什么很简单?华为电脑里头没有独立显卡,所以他是打不了游戏的。华为的手机呢,游戏也从来不是一个重要的事情。现在网易已经宣布移植一部分游戏去鸿蒙手机上去啊,但是具体是什么游戏怎么样啊?不知道。因为华为呢,它是会对内部的所有的应用,包括这些游戏,进行很严格的管理的啊。这样的话,你在华为的平台上,到底游戏能挣到多少钱,其实不好说。而且真正买华为手机的人可能有啊,都是特殊材料铸就的。他们可能也不爱打游戏,所以为什么要给他们做游戏呢?
这些游戏的引擎公司,包括Unity、Cocos,已经宣布支持鸿蒙了。我们都已经兼容好了。但是呢,即使引擎支持了,你要想把游戏移植过去,也没有那么容易。咱们现在要讲,比如说手机上啊,DC上加上我们的所有游戏机,什么PS5、Xbox、Switch上,大家都是支持Unity的。就是你用Unity写完的代码,你去编译了以后,是在不同平台上去运作的。但是你现在想把一个手机游戏移植到Switch上去,也是非常麻烦的。专门有一些团队帮你去做这种移植。
另外,一个游戏引擎Unreal,或者我们管它叫虚幻引擎,说请等一等,我们还在努力,还没有挪过去。现在我们正在跟鸿蒙的开发人群一起努力啊,争取做到兼容。为什么他费劲呢?因为Unreal的架构很重。现在手机上的游戏,其实用Unreal的并不多,因为Unreal游戏在手机上有时候跑不起来。你除非特别好的旗舰机可以跑起来,否则未必跑得起来。现在在主机上的游戏啊,包括在PC上的游戏,用Unreal底层架构的,或者用Unreal引擎的,会越来越多一些。但是呢,手机上的就少啊。那更别说到鸿蒙上了。
大家要想清楚,鸿蒙,特别是纯血鸿蒙,他们所运行的平台,有可能是手机,有可能是一台洗衣机,或者是电饭锅。那你说Unreal,你折腾半天,何必呢?对在一个电饭锅上打半天游戏,还号称是虚幻引擎驱动的啊,你就觉得这个事实在是有些荒谬。而且就算是手机,如果性能不够,用Unreal引擎的游戏也未必能流畅运行。
因为华为使用的是自己的麒麟9000S或者麒麟9100这样的芯片,它的算力其实要比现在的高通的旗舰芯片大概要差两年。觉得算力差,那么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跑俺real引擎可能会更费劲一些。即使是在高通最新的旗舰芯片上,你用on real引擎去干活的话啊,也是会卡顿,甚至是会发热的。更别说是两年前的算力水平了。所以在这一块上呢,on real还没有搞定。
那咱们说回来,腾讯啊你到底咋回事啊?咋就你这么特别呢?别人都爱国了,咋就你不爱国?原因呢其实跟技术没什么关系啊。咱们前面主要讲的是技术,这跟腾讯有关的事都不是技术问题,都是钱的问题。那你说都上了鸿蒙系统了,到底谁给谁钱呢?哎,问题就在这了。中国的手机上面找游戏,收税是收的很重的。原来咱们讲过谷歌税,苹果税,这个税率是多少?30%。就是你在谷歌苹果上产生的各种消费,谷歌苹果要扣30%。比如说我吧,啊你们通过安卓手机或者通过浏览器给我打的赏,我可以多收到一些。你如果通过iPhone给我打赏,那么苹果要先扣一遍,然后呢,谷歌再扣一遍,因为YouTube要扣嘛,然后我才能收到。我会收到的少一些。
但是这样的一个工作方式,而国内的硬核联盟啊,他们是什么样的收费方式呢?什么叫硬核联盟?就是国内所有产手机的啊,包括华为荣耀联想小米OPPO vivo,他们组成了一个联盟,说啊咱们都啊透一个联盟啊,咱们说好价格,谁都不许降价,咱们统一去收费。
收50%就是你收到10块钱,他扣一半。按这样的一个方式收费,全世界最大的游戏厂商是谁啊?就是腾讯啊。腾讯说我忍不了啊,我不跟你费这劲了。我们以后的游戏,咱不上硬核联盟了,我不给你交这50%啊。他呢,现在已经宣布,《DNF》这个手游,第一个从硬核联盟上下架。所有参加硬核联盟的手机上,都没有我们家游戏。其他的游戏,可能会逐步地都从硬核联盟上下架。这样的话,他就不用在上面交50%了啊。那么鸿蒙呢,鸿蒙说,哎呀,我少收点吧。咱们收这50%也确实狠了点,咱们收20%。苹果收30%,我收20%,挺合理的呀,对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腾讯就上去商量去了,说那你收20%啊。这个有一个前提,微信里边的收入你收不收?那红包说,这肯定得收啊,这怎么可能不收呢?你微信里边都是虚拟消费,我一定要收啊。那微信说不行啊,你只要是在我微信的输入里边,去收这个20%,我就不干啊,我就不跟你兼容。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微信支付这个事,不光是在里边做各种各样的虚拟支付,他还有很多实体支付。比如说,我真的拿这个微信支付,去买的一个商品。其实正常的这种支付是什么样呢?包括苹果,你在里头买了实体商品,比如我在亚马逊上买了一个iPhone,这个钱iPhone是不扣的啊,因为他算你是实体消费。你如果买了实体书啊,他这个钱应该也是不扣的。买电子书这个事,我不确定,有可能扣,这个我没有仔细研究。你在iPhone上充值游戏了,做虚拟消费了。
苹果扣30%,那么鸿蒙说了啊,微信支付,你比如说在里头去支付了小游戏了,给制片号打赏了啊,在里头去做了一些其他支付了啊,那这我要扣20%。其他的,有时候又到超市里去买东西了,你用微信支付了,这我就不扣了。但是呢,那些买虚拟商品的我要扣。等于前面两边在砍,这个事啊,跟兼容性啊,跟技术啊,跟这种大小啊,其实都没什么关系,主要就是钱怎么分的。问题现在呢,据说华为是妥协了,华为呢说这样说,以后所有微信支付,哪怕是你在里头打小游戏支付了,我都不扣,你过来跟我去兼容吧。现在呢,腾讯就说,那好吧,我准备去跟你兼容。所以呢,所谓的5,000多家兼容厂商里头,是包括腾讯和微信的。但是呢,是让了这么大一块利益出去,余承东肯定不乐意啊。本来你这个微信支付里头,这么多小游戏,而且很多小游戏厂商,都已经月收入上亿了,这个钱你从我这扩,不给我瞧,他肯定不乐意。所以,名谢了半天以后,就有意无意的把腾讯给漏掉了,感谢了没有感谢他。所以呢,腾讯也因此稍微出了点小名气吧。
那么,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啊?咱们就讲这个鸿蒙OS到底会怎么样呢?第一个APP时代其实现在已经结束了。为什么呢?以前呢,我们所谓的APP时代,就是大家只要做个应用就可以挣到钱。现在任何人说哎,我要去做个APP,我们都会拦着他,说你死的方法有很多啊,何必跟自己这么过不去,不找这么痛苦的一种方式去死呢。现在做APP是非常不划算的啊。为什么?第一个是现在的APP备案管理。
在国内开发APP并上架,确实面临着严格的备案制度,这使得在应用中做边缘性尝试变得困难。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做边缘性的事情呢?主要是因为不这样做,盈利空间可能受限。在与腾讯、今日头条、抖音这样的巨头竞争时,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不容易。因此,许多开发者试图在规则的边缘寻找机会,但目前这种做法已不再可行。
渠道收费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硬核联盟等渠道高达50%的分成,对于游戏开发者和其他内容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此外,流量被大公司垄断,想要获取用户关注,必须花费大量资金在今日头条、腾讯、华为等平台上购买流量,这不仅成本高昂,而且用户时间也大多被头部应用如微信、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占据,留给新应用的空间极为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鸿蒙操作系统选择此时推出,实际上是一个不错的时机。虽然安卓平台应用丰富,但用户真正高频使用的其实只有少数头部应用。只要这些头部应用能够支持鸿蒙系统,就有可能打破现有格局,为开发者和用户带来新的机遇。
这个设备也凑合能使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所以呢,很多这种阉割版的软件,就会在鸿蒙操作系统上去运作起来。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是阉割版呢?就是一些应用,它需要做一些比较高级、比较复杂功能的时候,在鸿蒙上做起来还是要麻烦一些。因为他把很多的底层的接口,给你封闭起来,或者说相对来说啊,希望你给你隔一层吧。你不能直接去访问这些底层的东西,因为你访问底层多了以后,你的应用就没有兼容性了,放到冰箱上跑不起来了。这他就会有这样的问题。那么在这一块的话,太复杂的功能可能就没有了。
而且现在华为呢,还发布了他们的盘古大模型啊。就是现在你说你发布个手机,里头没有模型,这事肯定不行吧。但是盘古大模型到底跑怎么样啊?这个事呢,还有待验证啊。其实大家都没怎么用过。大家知道大模型这个东西,上下差异还是很大的啊。手机呢,整体更新换代的节奏,其实已经降下来了。现在甭管是iPhone、小米、华为,谁家的手机其实都不太好卖。那你说他这样的手机出来就会失败吗?不一定啊。依然会有人叫好啊。什么人叫好呢?就是那些本来不太需要换手机的人,他们稀奇古怪的把手机换掉了,可能就会出来叫好。为什么给这些人,下了这么矛盾的一个定义呢?啊,这些人,可能原来就是一些应该用老年机的人。每天除了打电话、发发微信、看看短信、刷刷今日头条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用途。比如说政府官员啊,一些也不太打游戏、不太做一些其他娱乐的,这种特殊材料铸就的人。
可能还有一些闲钱,或者有人会送他们新的手机。这些人呢,华为给他个5,000个应用,没准也就够使了。至于其他的人,那些要追求游戏极致享受啊,要追求一些特别的手机的性能啊,这些人呢,就是真正需要换高性能手机的人。这些人是不会买鸿蒙的啊,因为啊,搭载鸿蒙系统的这些手机,本身的算力就比较差。那些有高端算力芯片的,比如说我买了高通芯的芯片的,这种小米手机,是不会装你鸿蒙操作系统的啊。这个事情也就如此了。
所以依然会有人叫号。现在呢,也有人讲说,哎呀,鸿蒙操作系统,已经是第三大操作系统了,甚至已经超越第二了。话怎么讲的?它是这样啊,就是两大操作系统,就是移动操作系统:一个是安卓,一个是iOS。在中国呢,肯定是安卓的量比iOS量大。安卓大概能占80%吧,iOS大概占百分之二十,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水平。鸿蒙现在已经冲上来了,2024年一季度,鸿蒙设备数量从去年同期的8%上涨到了17%,而iOS的设备数量呢,从去年的20%下降到了16%啊。所以呢,现在一个17%,一个16%,你看我现在鸿蒙的数量,比iOS的数量还大啊。那么大家赶快来给我做应用啊。
但是这个数据统计上呢,也稍微的有那么一点点小的偏差啊。差在哪呢?手机、手表、平板、汽车、冰箱、洗衣机、电视上,都是鸿蒙操作系统。你只要买了这些设备上都算鸿蒙。所以这个17%呢,是把所有这些设备都算一块了。但iOS呢,它是反过来的啊,只有iPhone是iOS。
iPad用的是iPadOS,它确实不是iOS。电脑用的是macOS,手表用的是watchOS。所以,它只是在跟iPhone比,相当于iPhone的数量和所有诸如冰箱、彩电、洗衣机、汽车加在一起比。现在,鸿蒙稍微多了一点点。如果到8月份,应该是出华为Mate系列手机的时候,他们真的是把混血鸿蒙装上去了。那么,在这个时候给鸿蒙开发应用,到底划不划算呢?肯定是不划算的。为什么?因为到那个时候,真正能够用上纯血鸿蒙的手机一共只有三个型号:Mate60、T70和最新发布的Mate 70。而且,都是最新的旗舰机才能用。因为我说了,使用这样的应用,它对算力要求是比较高的。你说有多少手机是这种混血鸿蒙?系统真不好说。而且,我觉得有可能华为再出Mate70的时候,依然会是双系统。就是现在纯血鸿蒙已经做出来了,但是为了照顾用户的体验,我还是把另外一部分的安卓的模块给你加进去吧。这个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现在,大家就是开心就好。有些人说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华为,厉害了鸿蒙,确实有挺厉害的。在技术上,至少技术方向上是领先的吧。比较讨厌在哪呢?就是他喊了半天民族大义,这帮人也在上头喊,你看我们终于不再受外国人控制了,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内核了,我们的内核终于不是Linux了,也不是Unix了,是华为自己的了。他喊了半天,实际上在干嘛?实际上,
在跟腾讯研究如何分配资金的问题上,你是不是应该给我20%呢?既然是在讨论分钱,你就不要去提民族大义了。因为,如果你要分得20%,再提民族大义,这显得就不那么高尚了。这就是华为在本次开发者大会上,为什么腾讯会意外成为热点话题的一个原因吧。
好了,这期的故事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与Disco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