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检测风波全解析:以旧换新还是另有隐情?揭开迷雾看清真相
12 月 12
新能源智能汽车 4S店维修问题, HUD抬头显示, LED灯检测问题, M站, M站争议, M站授权维修站, M站维修认证标准, M站认证, OBD接口数据, OBD接口数据读取, OBD检测, OBD检测体验, OBD检测法规, OBD流言真相, OBD车载诊断系统, 一号文件, 三元催化器效率, 三次未过报废,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 中国经济大国潜力, 中国车检政策, 中国车检谣言, 以旧换新谣言, 信息传播原理, 信息传播方式, 信息传播的底层逻辑, 修车M站, 医疗保险拒赔比喻, 央视辟谣, 小维修网点, 尾气排放不合格, 尾气检测, 年检尾气焦虑, 年检政策调整, 年检方式整顿, 恶性检测新闻, 撮合车主购买计划, 政策与经济关系, 政策卡点, 政策调整应对策略, 新车上线检测, 新车免检, 新车检测风波, 新车购买趋势, 检测与换车政策, 检测厂整顿, 检车行业内幕, 民众对车检焦虑, 汽车信息可视化, 汽车尾气检测, 汽车年检焦虑, 汽车数据安全, 汽车经济刺激政策, 汽车行业信任缺失, 消费刺激政策探讨, 环保标准升级, 环境保护政策, 维修网络生态, 行业利益链, 豪车暴力检测, 赛车诊断技术, 车主年检体验, 车主投诉, 车主焦虑, 车检故障码处理, 车检测设套, 车检测谣言, 车载诊断加密, 车辆检测焦虑, 途虎养车 OBD检测风波全解析:以旧换新还是另有隐情?揭开迷雾看清真相已关闭评论
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OBD检测,真的是以旧换新的策略,让大家去换新车吗?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中国的OBD检测呢,最近突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其实是汽车年检中的一个项目。那么,为什么引起广泛关注呢?因为大家都在传说,年检政策今年发生调整了,要强制做OBD检测了。大家注意,这个里边OBD到底是什么?我没有讲。对于很多普通的人来说,这个是一个我搞不懂的东西。当你得到了一个搞不懂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显得更加焦虑。
那么,再往后呢,还在讲说检测不过,就要强制送到指定的M站进行维修。大家注意,这个里头讲的是强制送指定,然后M站是什么?其实大家也搞不清楚,到底啥叫M站,这个焦虑就进一步上升了。
再往后呢,讲三次维修不过就强制报废,说你这个车总也修不好,就直接报废算了。再往后呢,说有车主说了,第一次检测就没有通过。他说我这车新车,以前都是免检的,我上来检头一回就过不去,你到底什么情况?也有人在M站呢,被强制收费了,还有些车主呢,就直接选择换车了,甭费劲了,我把那车处理了。
当然了,也有人在讲,说哎,这个是不是国家以旧换新,直接发补贴刺激一下消费。就这些信息呢,最近在国内传的非常非常热闹。那么,从我们的角度,应该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跟大家辟个谣,还是跟大家说哎,就是这么回事,这个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这个频道讲的很多是什么?信息传播的原理,以及信息传播的方式。这种信息为什么会传播?当这种信息传播起来之后,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去应对和判断,以及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东西。
当然,在我们去探讨这个核心内容之前,我们先去讲一讲这个事到底咋回事吧。首先呢,央视出来辟谣了,说这个规定不是今年有的,2019年就有了。2019年就开始对车辆进行OBD检测了。OBD呢,只是检测和尾气相关的项目,因为OBD呢,是可以检测很多的这种车辆信息的。
在这个之前有一些报道,是什么呢?豪车就非常贵的车,被检测厂直接给踩报废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一个测试是测尾气,你要很用力地去踩油门,让这个车整个轰起来。那这个时候才能去把这个尾气测出来,看看你这个尾气合不合格呀。但是很多豪车,可能这辈子都没有经历过这么激烈的运动,然后一下就有车搞废掉。这个事情是存在的。
所以算了,咱们别费劲了,咱们就不要去轰这个车了。咱们通过这个OBD内部的一个接口去把这个信息读取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测完了OBD发现没啥毛病,你就不用再上线测尾气了,不用去轰那一脚了。那一脚呢,对于车来说确实是伤害很大的。如果检测不通过,跟尾气没关系的,发现哎,接口坏了,你自己找地儿修去,不需要去M站。如果跟尾气有关,甭管是不是OBD检测出来的,你都得去M站去折腾。
什么叫是不是OBD检测?比如说你OBD检测出来,发现尾气不过关,或者是你上线测了,尾气也不过关,这时候都通通去M站。因为只有M站能够把那个故障码消掉。你不去M站,就算把这车修好了,车检系统里边,你那个车还是标记的不合格。所以这个事是没办法,必须去M站。
但是M站呢,并不是指定的,达到一定标准的维修厂,具体什么标准咱就不念了。然后通过审核之后呢,就进行公示,就可以成为M站了。就是一个城市里可以有好多M站。M站的意思呢,叫授权检测与维护站。授权机构是谁呢?是交通运输部门、生态环保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就是由这三个部门给你认证一下,你就成为M站了。只有M站才可以消除故障码。
那么,三次没通过就报废,这个谣言到底是什么样来的呢?没有说三次经过M站维修都通不过就会报废,而是什么呢?就是你该去年检的时候,连续三次都没去。比如说我这车一年一检,连续三年我都没去年检,那么这个车是要报废的。至于说检测不通过,你去修车了,修多少回修不好,你都可以选择继续修。但是,比如修到一定程度,说不划算了,再修下去这个亏了。
车主吧可以自行选择说:“我这车报废了,我再去买辆新的。”这个纯属自愿,没有任何强制在里边。这就是央视给的辟谣。那么到底什么是OBD呢?咱们也稍微讲一下。它叫Onboard Diagnostic,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在汽油车时代,很多的智能座舱系统实际上都是用这个接口。我记得2014年、2015年的时候,去做这种智能汽车相关的投资项目筛选的时候,我们其实看过大量接OBD接口的设备。
这个接口可以把各种发动机参数、速度、油门、油温、气温等读出来。读完了以后,你就可以做一个很大的屏幕在车里。咱们现在用电车,都是有一个巨大屏幕。但是如果用原来的油车,可能还有卡带、CD机,只有一个特别小的屏幕。很多人就改装车上一个很大的屏幕,但屏幕里头总要显示一些跟车辆本身有关的信息吧。他就从OBD接口把这些信息读出来。
这些信息都是实时更新的,它告诉你:“你现在车还有多少油,油温多少,进气的气温多少,你踩了多少油门,转速多少,速度多少。”这些都可以通过OBD接口实时读出来。甚至还有很多人去做HUD抬头显示,就是我们在车窗户上可以看到一个投影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有很多是通过OBD的接口读出来的。
但是,当时很多车企并不希望我们去读它的OBD数据,很多是加密的,或者有一些保护在里边。因为OBD除了能够读数据之外,还可以往车里写一些东西。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把你的车玩坏。所以很多车企当时是封闭的。如果未经授权去动它的OBD,可能会让这个车变砖,直接锁掉不让你用了。只是到后来,OBD慢慢开放出来,大家都可以去读,特别是行程标准这部分,大家都是可以使用的。至于没有形成标准的部分,很多车企还是在OBD里边。
做一些特殊的信息读取的东西在里头,这一部分的话你就别去碰。而且呢,他也不建议大家自己就跑到维修站去,自己去把这个OBD去处理掉。它呢还是要授权的,这种维修站可以去处理OBD,其他人最好别动这个东西。
那么OBD呢,有很多这种实时信息,跟尾气相关的信息呢,比如说催化转化器的这个效率、氧传感器的数据、蒸发排放系统的一些情况,都是可以通过OBD去读的。这一次呢,引起大家注意的车检中的OBD检测,实际上就检这三项,因为咱们后边那叫三元催化器嘛,就是他们要检测一下这东西到底好不好使。如果不好使的话,你就去修车;如果好使的话,就不用上线检测了,就干这件事情。
其他的,刚才咱们讲什么油耗、什么油门开度、什么发动机复合,这玩意它是不测的。然后他还有很多的控制码,比如说读取和清除故障码,这个呢通常不建议大家自己去玩这个事情。但是如果你说我去上线检测之前,我自己找一个小维修厂,自己先看一下行不行,这个是可以的。但你说我就直接上线去测去了,测完了以后,如果记了故障码了,我再找个小维修厂给我故障码消了行不行,这不行,因为那故障码是同时记在你的车上和车检所里的。你直接把它消了以后,车检所里那故障码没去掉,你再去检车的时候还是过不去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只能去M站,他们处理完了以后,把你车上的故障码消掉,然后呢,也向车检所的服务器去报告说:“哎,这个车已经没毛病了。”你再去车检所重新去做检测,不建议大家自己去随便动这个玩意。
我自己的车呢,其实也经历了几次OBD的检测,没有什么感受,因为我的车最近的两年吧,都是做了年检的,前面还做过一些OBD呢,没有给我什么感觉。但是呢,每一次灯光都会找一些麻烦。我的车呢,原配的是LED的,这种灯就是它LED灯一般是翻蓝的,然后跑到这个车检所以后,有些车检所就说没毛病,你过去吧;有些车检所呢,就说不行,自己改过灯。我说我这原装的是这个灯,他说那不行,我反正觉得不对。
你就得给我换去。我就跑到车检所旁边的,这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M站,反正是一个,就开在车检所隔壁的一个小维修厂。到那捐了一些银子,买了两支吧,这种昏黄的前大灯给换上了。换完了以后呢,检测就通过了。
但是我后来还回去把这个换掉,那个灯给我换回来了,因为我平时喜欢使用这种比较亮的灯嘛。可是第二年再去年检的时候又被找茬,说你这不行。我又重新去到这个维修厂去,我说你看我去年的灯还在这呢。他说算了,你给我点钱吧,我给你把这个去年的灯换上,我就不再找你收件儿钱了。又混过去一次。
今年检测完了以后,我说就这样,我就用这个昏黄的灯光了。我不再换回去了,不跟他们去较这个劲了。这个也就是我自己检测的一个体验吧。
咱们现在来讲一下说为什么这种信息会被传播起来呢?首先,空穴不来风,这个事传播呢肯定是有原因的。这种信息最初始一般是从哪来的呢?最初始一般是利益受伤害那些人。是不是谁被人检测完了以后出问题了,被人坑了钱了?一般不是这样的。他们呢就算想传这个信息,也传不了这么广。那么谁的利益受到伤害了呢?
今年在上半年的时候,其实报了很多次这个检测厂造假,就是你给他点钱,他给你通过了,或者呢是暴力检测,把人家的百万豪车给人踩废了。就是今年报的这种事情报的很多,报的很多了以后呢,整个的车检的行业就在进行整顿,说你们不能随便再去收点钱给人通过,或者给人去暴力验车,或者你验了个车以后发现这个车多跑了好几十公里,这个事是不允许的。你必须要正规的去验车,要把整个的利益链条打乱了。原来在里边能收到钱的人,现在收不到了。那么他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有动力去发声,而且有动力去传播相关信息的这种人。
这个一定要注意。原来曾经有一位中学的校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那哭诉,说这个教育局招标了一个不合格的餐饮企业给我们学生供应餐食,结果呢导致学生拉肚子。因为教育局招标了,我无法反抗。当年这个事还是闹得挺轰动的。
但是,你真的觉得这是一位好心的校长吗?事后爆出,他把他们学校的这种食堂承包给了一家餐饮企业,一下承包了可能30年还是20年。他等于把后边的钱全收了,收完了以后,教委又招标了一家,就把他这家给踢了。那么,他前面拿着的钱就得还回去,因为你一下把二三十年的这个时长都包出去了,一把拿了钱走。现在你要违约了,就要去还钱。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出来传播信息的人很多,其实就跟这个校长一样,他也未必有多好心,只是他的利益受损了。而这些人,才会哭得最大声,最愿意让这些信息去传播。甚至在传播的过程中,故意搞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说三次维修不过就要如何如何,或者是原来的一些维修站。我跟车检所的关系很好,但是呢,我没有那么多的设备,没有那么多的条件,我没法通过M站的这个认证和审核。他们也会出来传相关的信息。
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未知的领域,需要去跟他们打交道。什么意思呢?我举几个例子吧,比如医疗保险、车检或者包括修车,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领域是我们自己不了解的。我们去看病,那我自己一定不是医生。保险到底哪个赔哪个不赔,这个事我们也是不了解的。特别是保险买的时候,那个卖保险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的,这个也行那个也行;等你去理赔的时候,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副嘴脸了。车也是如此的,我每次去4S店修车,总看着这帮人不像好人,还想骗我的钱。后来我就不再去4S店了,都是途虎养车这种连锁店去修车。
我们在这种自己不了解的领域里头,需要接受别人裁定。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会心里头非常忐忑和焦虑。这个事是一个符合人性的事情,你治好了、理赔了、修好了,皆大欢喜;治不好、拒绝理赔了、修不好了,或者是找我要了超出预期的钱,那肯定是有阴谋。而且,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治好了,这事很难去传播;但是你给谁没治好,这个事一定会传播。为什么?就是第一,有其他的既得利益者。
还有你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去传播。咱们就不说治病的事了吧,咱们就说修车的事。途虎养车这种连锁的,他说:“你看我这个配件也是很好的,都是原厂的,或者哪个都是OK的。我给你修完了也没问题。”然后你要敢去4S店,他就说:“这都是错的,这个东西给你修坏了,那个给你修坏了。”哎,我这虽然贵,你还是要上我这来修。来,要互相骂。所以这种坏消息是更容易传播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像什么医闹,包括这两天刺杀美国医疗保险公司老板,这哥们成为民族英雄了。他这个保险公司30%的拒保率,我不知道算高还是算低,但对于这些被拒保的人来说,一定是天塌了。医疗保险拒保,那玩意是要命的,那是要杀了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只能出来闹来了。
这一次的OBD检测风波,其实都是同样的。我们在面对自己无法干预、也不了解的这种裁决的时候,这种焦虑就会放大,各种的流言和信息就更容易传播。那你说在这个过程中, 有没有什么增加信任的方式呢?也有这个增加信任的方式,其实刚才我们已经讲了什么呀,做各种认证呗。M站就是一个,通过公开认证的检测和维修站,包括医生,他要去考这个证书,保险公司也会有这个,保险的理赔员或者什么他都有证书的。通过一个认证系统,让大家来去增加信任。
这个事呢,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信任增加方式,但是呢,也并不总是管用。因为车这个事呢,还好了。但是你比如说医生,或者是保险公司这帮人,那真的是涉及生死。在信任缺失的情况下,OBD检测这种信息就更容易去流传起来。
比如说新车6年免检,上线第一次检测就失败了。这个事其实是一个什么原因呢?就是咱们现在整个的系统是缺乏信任的。这个车可能在出厂卖给你的时候,他就没有合格过,只是呢,他们想办法搞定了自己汽车厂周围的一些检测机构,或者是一些认证机构,让这个车可以通过。或者是什么呢?就是他在新车送检的时候通过了,拿到了所有的证书,但是后边再去生产的时候就未必了。所以导致我们可能买到了大量的车。
这些车压根就不合格,但是现在又有规定,说你这个新车买了以后,连续6年都是免检的,不需要检。那你第一次去检测的时候,他只是突然发现了,哦,原来你不合格。这种事情现在还是时有发生的。
然后第二个就是M站的审批操作过程呢,在不同的地方肯定也是千差万别的,可能真的有些好一些,有一些差一些。那么了解了这种信息传播的原理,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首先,遇到事情不要慌,稍微等几天,还不是说要拿出手机拍照,发个朋友圈。等几天,我们看看各方的反应,这个是在现在这种信息传播社会里头一个必要的素养。
第二个呢,我们要通过各种利益和信息传播规律,来去思考一下信息传播的底层可能的原因。刚才我们讲了可能的原因,不是说一定是这样的。你要想一定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又踏入陷阱了。那么首先想以旧换新这事,合逻辑吗?这个从逻辑上有一个地方不通,哪不通呢?就是中国政府是全责,条块分明的,各管各的,各自有各自的KPI。有人负责以旧换新,有人负责尾气环保。说你这个负责尾气环保的人,请把这个手紧一紧,让我这个以旧换新的这些人能够完成KPI,那凭什么呀?你完成了以后,你升官了,跟人家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这件事呢,是比较难以去实现的。在这么复杂的机构里边,没有办法做太精确的动作。所以呢,不要想说我们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就让大家去以旧换新了,这个事非常难。当然,中国政府有时候会打破桎梏,做一些大力出奇迹的事情,但是呢,绝对不是OBD检测就可以去搞定的,这还是一个太小的事情。你如果真的想让大家多买几辆车,你把北京、上海购车指标放开了,这不就放开了吗?你何必去折腾OBT呢?
有的是方式可以让大家去以旧换新或者去买新车。而且这个事还有一点,要专门提醒大家什么呢?就是即使事到临头了,比如说我这车真的跑去检测了,然后真的没通过,然后真的要去M站去这个维修,还一回还没修过,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想着有人针对我,没有人针对谁,大家都一样。
在他们面前,我们都是众生平等的。谁也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要这么想着一个问题?否则的话,容易钻牛角尖。到那去检测了,把我摁那了,凭什么别人都过就我不过?你看着我不顺眼,你就是针对我。那这个就很容易出事,千万别这么想问题。
通过各种事情的思考,信息传播的原理和方法,也是这个频道的主题之一吧。最后呢,这个补充一下,我已经决定去换这个车了。我现在新车订单也下了,应该到明年的二三月份,就可以去提小米Su7了。
好,这一期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