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这个系列讨论了互联网社区的各种不同的信息流转方式。上一篇关于邮件和邮件群组的文章最后写了一个关于中国人的笑话,那么这一篇就来讨论一下最具中国特色的两种社区形态的信息流转方式之一吧。

这是一个讨论互联网社区信息流转方式的系列。前面介绍了不同的流转方式之间演进的过程,以及演进所遵循的基本规则。也介绍了最原始的信息流转方式,并在上篇《互联网社区的原始信息流转方式——邮件和邮件群组》文章的最后,给出了一个关于国人的笑话,那么这一篇就来稍微讨论一下对于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态影响最大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两种互联网社区形态之一,以及这种形态所使用的信息流转方式。


聊天室的故事

在经历了邮件和邮件群组之后,新的信息流转方式在不断地涌现,很多人都在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有些形式被留存了下来,有些则被淘汰掉了。

在这个时期,出现过一种非常典型的社区类产品形态,那就是聊天室,这种形式现在已经不是很常见了。所谓聊天室,就是一个入口,上面有一个标题,说明这个聊天室在讨论什么,用户自己选择是否进入。进入之后,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看到这个聊天室里面大家的发言。这里面有些聊天室有管理员,有些则没有;有些会限制部分用户的发言权,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发言,有些用户只能听,不能说。通常聊天室是有人数限制的,也就是说每个聊天室里面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至少允许说话的人数是有限的。有些聊天室还有特殊的准入制度,比如必须是管理员邀请才可以加入,或者是必须要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才可以加入。

现在,这种形式已经不是很常见了,只有某些棋牌类游戏的游戏室里面还保留了类似的功能。这种模式对应于邮件群组的进步在于,人员和话题相对固定,效率和实效性提高了。现在还有一些语音或视频社区(大部分互联网社区的沟通,都是以文字为基础的)还在采用类似于聊天室的形式来组织。

聊天室所追求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实效性,另外一个则是话题的集中。邮件群组虽然已经是大家为了相对统一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了,但是每一次讨论其实界限并不清晰,所谓一次讨论,通常是以人们发起了一个新话题开始的,但是这种话题通常是开放性的,对于话题后续的流转、分支、转变、结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志。话题与话题之间的关系也很模糊。聊天室基本可以避免话题的分支,当有人在里面随意歪楼的时候,沟通的过程会出现小的波动,就像一条河流里面的小水花那样,很快就会被滚滚洪流掩盖掉。一个聊天室里面,每次只能同时进行一个话题的讨论,用户可以选择在不同的聊天室里面进行不同的话题。相对于邮件群组来说,话题被进一步分类了,大家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聊天室来讨论不同的话题。


聊天室的继承者——QQ群

聊天室的两个追求,最终分化为了两种不同的产品形态。追求实效性的人,放弃了内容的集中,转向了QQ群。追求内容集中的人,则放弃了时效性转向了论坛。有些像华山派的气剑两宗。

QQ群的工作方式,更像是聊天室。大家在同一个时间,聊一件事情。作为QQ群,这种信息流转方式包含了几个部分。

  • 创办群
  • 群的容纳人数限制
  • 设置管理员
  • 群里面所有人都是有相同的发言权
  • 管理员不能对信息进行任何处理
  • 对于人的处理方式只有两种
    • 邀请、允许或拉人进入
    • 清除出群

QQ群和聊天室的差异——

  • 聊天室上标注的是内容,大家根据内容进入或离开
  • QQ群中则是成员相对固定,大家可以在一个屋子里面聊不同的内容
  • 聊天室里面有些人是没有发言权的
  • QQ群里面所有人在发言的时候都是平等的

QQ群和聊天室相同的地方——

  • 信息是完全按照时间排列的
  • 信息的沟通和流转效率非常高
  • 参与的人都在线上

QQ群这种形式,是很多人每天都要使用的信息沟通方式。在中国几乎所有的IM(即时通讯)工具中,群聊都成为了一个必备的选项。就算是后来为移动设备单独设计的微信和来往,也都拥有强大的群聊功能。

QQ群中的内容,会受到QQ群的主题以及QQ群中的成员限制。在一个QQ群建立之初,通常会有相对比较明确的目的,大家也会为QQ群冠以一个非常清晰明了的名字。但是随着时间的冲刷,QQ群中所讨论的内容就会逐渐的偏离最初的设定,QQ群会变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大家都相互熟知(仅仅是网络上的身份被熟知),当有人发起一个不是那么正规的、不是那么符合群定义的话题的时候,也会得到回应。于是大家也可以针对这个话题聊上半个小时,然后讨论会逐步的平息。

在QQ群中,每一个话题存在时间是有限的,大多数人没法长时间的将精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在QQ群中,一个话题被提起,并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回应,于是这个话题就产生了,那些感兴趣的人会上来说几句。这个话题会存在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如果在线的人比较多,也会有人不时的提出一些其他话题,但是大家的兴趣还留存在这个话题之中,所以那些新提出的话题,可能会无人理会,也可能会在少数人稍微讨论几句之后,就被埋没了。正在被讨论的话题,有两种结束方式,一种是逐步冷却,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了,于是群变得平静下来。另外一种就是其他人提出的新话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于是话题转换,当前的话题也就截止了。这种截止了的话题,在后面还有可能会被再次提起,如果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那么也能再被讨论一段时间。

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的信息流通方式,那么QQ群又是如何符合中国特色的呢?想想前文讲过的那个笑话,这里再重复一下——

很多亚洲人都会组团出去旅游,
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来说,他们很难分辨得清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
后来有人发现了一个规律,来帮助他们进行这种分辨。
一群亚洲人聚集在一起,
一个人在大声说着什么,其他人都在认真听的,是日本人;
好几个人都在很大声的说着什么,好像正在吵架,其他人在认真倾听的,是韩国人;
几个人在大声说,有些人在听,有些人在交头接耳,还有些人则在左顾右盼的是中国人。

让我们再来看看QQ群中的角色分配——

  • 创建者

    不管为了什么,这些人建立了QQ群。并组织了第一批用户。

  • 管理员

    创建者自然会成为管理员,创建者也可以再指定几个管理员。管理员的权限就是直接拉人和踢人。管理员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好友拉进群里面,也可以将群里面的人踢出去。

  • 话题的制造者

    提出新话题的人,有些人会不断地提出新话题,会引导话题的不断转换。这些人和创建者、管理员有很多的重合度。

  • 话题的附和者

    当有人提出话题的时候,有些人会在后面附和,也就是说并不给出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只是说一些我也是,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等等,之类的话语。这些人在告诉话题的制造者,你说的东西有人听到了。他们的回复,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也给了话题的制造者一种有人在听的感觉,这种感觉有时候还是非常重要的。

  • 话题的解答者

    有些人能够为话题提供有效的解答,这些人就是问题的解答者,如果一个话题被提出了,只有人附和,总是得不到有效的解答,那么这个话题就进行不下去。

    话题的解答者所提供有效解答,通常是对话题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引导,并不是给出最终的解答,很多话题也并不需要一个最终的解答。当然也有些话题,会因为得到了最终的答案而直接终止。

  • 灌水者

    总是说一些和QQ群主题,以及当前正在讨论话题没有什么关系的内容。传八卦,放有趣照片什么的。这些人和话题的附和者有很大的重合度。

  • 潜水者

    总有些人长期不发出任何声音的。

现在再看看前面的那个笑话,是不是将这些角色都对号入座了?QQ群,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当然这并不排除有海外的类似的例子先出现,但是在这么长时间的演变中,QQ群具备了自己独特的特性。从流行程度上看,如果说存在即合理的话,那么QQ群绝对是迄今为止,最受中国人欢迎的信息流转方式。而且,QQ群也在不断的根据国人的需求进行着调整和演变。

很多中国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一大堆的QQ和QQ群聊天窗口。下班的时间则是面对另外一大堆的聊天窗口。

QQ群中适合沟通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事情,因为所有群中的成员,在发言的时候都是平等的。所以,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进行这种对等的,线性的、即时性的沟通的时候,容易丢失线索。因为QQ群中所有信息都是按照时间排列的,而且在一个话题讨论的过程中,不能拒绝其他无关话题的乱入。任何需要分支的话题,都不适合QQ群。同一个时间段,只能有一个话题获得充分的讨论。


总结

本文简单的描述了在邮件和群组之后出现的聊天室形式,以及继承了聊天室特性的两个继承者之一QQ群。

QQ群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并根据国人的需求调整、演进了很多年之后,最符合中国人民族性的信息流转方式之一。

下一篇再写论坛的故事。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