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的Optimus机器人,已经开始在Tesla工厂里面上班了。这向我们展示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进行端到端训练的机器人用于工业劳动的前景。产业工人,甚至是程序员,都要大范围失业了。
5 月 08
Musk传奇, Tesla故事,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2025 technology application, 2025年技术应用, 2025年技術應用, autocorrection, battery assembly, Elon Musk, fault self-repair, industrial automation, Optimus robot, real-time monitoring, robotics technology, smart factory, Tesla, Tesla innovation, 制造过程创新, 大規模生產, 大规模生产, 实时监控, 實時監控, 工业自动化, 工厂未来, 工廠未來, 工業自動化, 成本效益分析, 擎天柱机器人, 擎天柱機器人, 故障自修复, 故障自修復, 智慧工廠, 智能工厂, 机器人技术, 機器人技術, 特斯拉, 特斯拉创新, 特斯拉創新, 电池装配, 端到端訓練, 端到端训练, 自主糾錯, 自主纠错, 自动化技术革新, 自动化部署, 自動化技術革新, 自動化部署, 虚拟现实操作, 虛擬現實操作, 視頻演示, 视频演示, 電池裝配 Elon Musk的Optimus机器人,已经开始在Tesla工厂里面上班了。这向我们展示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进行端到端训练的机器人用于工业劳动的前景。产业工人,甚至是程序员,都要大范围失业了。已关闭评论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马斯克最新演示的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到底给我们看了些什么。
5月6号,他们放出了新的视频,擎天柱机器人正在特斯拉工厂里边装电池——干嘛呢?就是把一颗一颗的电池从一个生产线上拿下来,然后塞到一个一个盒子里面去。大家知道,特斯拉汽车的底盘就是这种整个由电池组成的底盘,他们里头用的叫大圆柱电池,对吧?你需要把一颗一颗电池塞到一个盒子里头,然后再去进行组装。
哎,这个就在演示说擎天柱机器人正在完成这样的一个工作。但是这个视频放出来以后呢,很多人也感觉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情,觉得很无聊。为什么这么讲呢?你要整一个专业的机器去做这件工作的话,会非常简单、非常快捷,不会像他这样的,笨手笨脚的,对吧?有时候还会放错,放错了以后再把它塞回去。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你会明显看到,呃,流水线是个假的,对吧?有一个工人在不停地往上放这个电池,然后再拿一个棍把他推到前面去。擎天柱只是看到这个电池走到自己面前来,而且一个一个稳拿下来,然后再放到这个盒子里面。盒子里是一堆格,而且呢,在做的过程中,旁边还有一个人在干嘛?戴着VR头盔在做遥控。你说你这演示了半天,你还是遥控机器人啊,到底在给人看什么呢?
很多人提出了一些质疑,质疑什么呢?就是他是摆拍。所有跟机器人相关的演示视频,大家怀疑他是摆拍,都没有什么大毛病。通常摆拍干两件事:第一,什么呢?提速,我用很慢的速度去做事情,然后给你用很快的速度放,让你觉得哎,干活干的还挺利索的。另外一个是什么呢?就是把所有失败的案例都给你剪掉,让你只看到成功的结果。
当然了,马斯克对这个事情是有极高的肯定,而且他已经确认了。到2025年,这些机器人就要进场打螺丝了。而且现在要让大家看一下,我的机器人是有用的,他真的可以进入到工序里面去了。这是他真正要去给大家去展示的东西。那么这一次,机器人真正展示的是什么?其实是它的自主纠错。对吧,他有一个电池放错了,然后他自己拿起来就把他塞回去了。这个是非常非常难的。为什么呢?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做这个工具是怎么做的?专门设一个特定的机器,首先照一张相,这个格子里有几个是空的,然后开始进行这种固定的工作: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是这样来做的。在这个过程中,万一错了怎么办?比如说我万一把这个电池拿起来,没塞到位置怎么办?或者万一塞的时候,底下有一个什么东西让它弹起来,或者摔倒在旁边横在那的怎么办?这个机器人没法处理它。那你说,我想设计一个机器可以处理这个问题,行不行?也不是不行。怎么办呢?增加成本呗。在编程的时候做得更复杂一些,说如果没放进去,我们应该再怎么处理一下?机械手再多加一些自由度,说,我还可以再从这个机器里头再横着,再把这个电池再拿出来,再把它调个方向,再把它塞回到其他地方去。还是说电池本身有问题,还是壳子有问题,还是怎么样?处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就把程序设计得更复杂,把这个机器设计得更复杂。但是我们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当你我们做一个只完成单一工作的机器时,那都不叫机器人,那东西叫机械手。对吧,这个成本是非常低的,而且速度很快。前提是什么?就是他做同一个动作,做个很长的时间,他是不换地,而且也不遇到任何的特殊情况。这个成本可以降到非常低,而且效率非常高。但是你说我现在需要你干嘛呢?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每多处理一种意外情况,它的成本就会呈几何几乎上升。而且,就算是你把你能够预见到的各种意外情况都处理掉了,那时候,那机械手已经变得奇怪无比了啊。再加上他前面的养护和编程调试过程,这个就变得非常麻烦了啊。但是,所有这些东西都做完了以后,你遇到了一个没见过的问题,你还是处理不了,对吧?现在特斯拉的机器人,擎天柱机器人,在FSD的这种端到端的训练过程中,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前面我们看到了有大量的人在干嘛,戴着头盔在给他做训练,那就是一个端到端训练。原来这个过程是怎么做的?你是需要编程,我先把这个机械手拧在地上,把这个工位都设计好,流水线都排好,然后就开始编程。编完程序以后干嘛?调试。那你说我下一次换一个新工序,因为有的时候这机械手也是标准化的,不是说每次一个工序设计新机械手。然后你说我换一新工序,这边是拧螺丝,那边是装电池,后边是装一个什么样的配件。那么在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就需要重新编程,然后设计一些特定的配件给它装上啊,比如说这需要一螺丝刀,那需要一个夹子,这需要一个啊,什么样的,一个测量的这个传感头,对吧?然后你需要专门给它去配置,每一个不同的机械手。
传统是这么干活的。而且你哪怕说同样的工序,都是在这装电池,哎,我这个工位比上面那工位稍微的短,小了那么一点点,或者这个工位上面的这个流水线的速度,比他快了一点点,怎么办?改程序去。以前是这样干的。现在不用了。现在就是你带一个VR头盔,我给你演示一遍,我带着你做一遍,机器人就学会了啊。那你说这个有特殊情况怎么办?或者说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怎么办?多来几个人,来四五个人,咱们一起来教他们学。哎,每个人都得教,教完了以后机器人学个十几二十遍的,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工位不同的工具上学。学完了以后,他总结归纳了以后啊…
“我应该这么干,对吧?而且,他可能到了一个新的工位上,也可以自我适应一下。包括他比如说把这个电池放错了,倒了对吧?他知道啊,倒了我自己再把它拎起来再把它塞回去,对吧?这个是机器人真正干的厉害的地方。啊,那么我们算一下,这种机器人或者擎天柱的这种成本收益。因为马斯克说这东西2万美金,对吧?你对于那种单个的机械手来说,他其实是贵的。这个东西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贵的。但是你想,机械手刚才我们也讲了,他就处理一个问题,你让他变得越复杂,处理的这种意外情况越多,他那个成本就越高。而这个擎天柱机器人呢,就是2万美金。你每增加一个复杂度或者增加一种意外情况,对于他来说,并不是说成几何级数上升的一个成本。它成本也会上升,上升的是什么?就是训练成本。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人去带上头盔,去给它做一些训练。但是训练整个的过程还好,不是那么复杂。然后训练完了以后干嘛呢?它可能后边需要算力成本,它会把所有训练的结果都记下来。哎,我在美国训练完了,你可以到中国来用;在中国训练完了,你可以到印度去用。他最后服气通的就完事了,对吧?我这个工位高点、矮点、长点、短点,快点、慢点,他都可以自己去适应。这一下就把整个的擎天柱应用成本就降下来了。而且擎天柱的这种成本,还有一个什么地方,跟传统机械手或者传统的这种自动化工艺有一个巨大的区别呢?就是传统的机械手也好,自动化工艺也好,它都是小批量的定制化的。那导致什么呢?东西特别贵。因为你需要一个零部件,说这零部件一年就生产那么几个,那这一定是非常非常贵的。你的各种维护,你说我要去检查一下,这个零部件磨损怎么样了,这个零部件怎么去更换呢?啊,这个呢,都是非标准化的。而你想,特斯拉的这种擎天柱2万美金一个。”那造呗,一年造个几百万个?马斯克说,这个擎天柱的产量,要比特斯拉汽车要高。特斯拉准备2025年,可以达到300万台的这个量。那么擎天柱,比如说达到600万台,到1,000万台的这种量出来以后,那你想,他所有标准化的零部件,这个玩意得成本降到多低啊。而且他的整个维修成本,一下就下去了。原来比如说我是修这个机械手的,那我可能在汽车呀,或者什么这样的某一些工位上,我知道该怎么修,应该上哪些零部件。我到旁边那个造拖拉机,或者造坦克的位置上,我就不会玩了。但是你对于特斯拉的这种擎天柱来说,我口看你到那边干嘛呢?反正我这边修的时候都是统一配件,咔咔咔排上,完事擎天柱走到工位前,他可能再去拿起人类的工具,然后再去干活去。这个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整个的运营和维修成本都会下降。
我们举一个案例吧。比如说手的自由度啊,你看我们的手其实有很多关节,有这样就是你每会动一下,它就是一个自由度。那么传统的机器人的话,大概也就是呃,五个八个,有的少的,甚至三个自由度的都有。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呃,你能够处理的事情,就一定会变得比较少。而特斯拉现在展示的擎天柱机器人,他的自由度已经达到了11个,对吧,这个手已经非常灵活了。但是马斯克说不,我未来的这个擎天柱的手,是可以达到22个自由度的。人的手大概是26还是二十几个自由度啊,反正咱们肯定是要更灵活一些。但是你想,他22个自由度,那一定是什么呢?就是可以处理的问题,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都可以处理。而且你不需要去挨个编程,因为大家知道,自由度的上升实际上是在两个地方,会成本急剧上升的。第一个地方是什么?就是你制造成本上升,你每多一个自由度,你得关节呀,什么各种传感器呀就要上升。然后呢,另外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编程控制的成本会上升。对吧,你比如说我手上有这么多关节,哪个关节会动啊?对吧,我这个手还算比较灵活的,我是每一个手指都会单独动的。有些人那个手是没法这么干,咱们说扯远了。但是你想,我要对每一个关节、每一个动作进行编程,而且我比如说一个组合动作——握拳,你说我这动了多少个关节?对比个耶,也是这样的吧。到底是动了多少个关节,这个是呃,非常麻烦的一个过程啊。
但是现在对于特斯拉来说,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把生产的环节成本不断进行降低。我生产一个是多少钱,生产一万个是多少钱,生产10万个是多少钱,这事肯定是不一样的。再往后编程,现在咱就端到端呗。我这边只要训练了,这是一个什么动作,那边是一个什么动作,就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关节去做训练。我就可以告诉你说,这个手现在需要去做个鼻咽,那么他是怎么去动作的,他自己就记住了。至于中间的过程,端到端,黑盒子了对吧。
他们呢,把这两块的成本都降下来了。而这就是马斯克可以不断地去提高机械手的自由度,然后完成不同的工作,还不提升成本,甚至还降低成本的一个玩法。这个,其实通过机械手的这个发展过程,我们就可以以小见大嘛。整个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的野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可以去彻底替换掉前面我们讲的传统的机械手?对吧,我在地上拧个机械手,哐哐哐哐,我可以把这个事彻底替代掉。它是通过大规模生产,通过这种极简的编程,端到端的,带一个头盔,就进行这样的训练的编程方式,然后降低成本,降低每一个新工位部署一台擎天柱机器人所需要的成本。他把这东西降到很低啊。以前为什么不这么干?以前的话,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就是说,我们并不是要求机械手把所有的呃问题都处理掉啊,就是各种的意外情况我们都处理掉。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错就错了,我们通过一定的错误率,我可以忍受这个错误率,最终达到一个平衡。比如说我装电池,100个里头我错三个,那么最后呢,可能这个特斯拉底下这个底盘上,一板电池最后少那么5六个。然后少五六个呢,可能最后有一道工序是人看一眼,然后我再把这五六个给他补上啊,或者说我就不看了,少五六个装到底盘里,没什么大毛病,接着可以跑。对吧,我们以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而且是什么呢,就是每一次设置,就是你每一个机器的这个设置,你必须要让它连续、稳定的运转多长时间,它才可以把这个设置成本摊销掉。所以也导致什么呢,就是每一个车型的制造,必须要造到多少辆以上,你这个车型的销售的利润嘛,才可以把它的研发成本跟整个生产线改造的成本给你摊销回来。
哎,那么现在你有擎天柱机器人了,又可以干什么?一个车型可以只生产个5辆10辆,他也能把这玩意成本摊销回来。为什么?因为你不需要重新去对机械手进行编程了,你也不需要给机械手去进行刻制配件的这个定制都不需要了。你说哎我这个车型也改了啊,我们找一个人在旁边先坐一遍,然后机器人你上吧,剩下他就重复工作了。对吧,不会罢工,不会抱怨,也不会说我今天闹个情绪,明天不开心了,后天马虎了。没有这个啊,人家在这勤勤恳恳,24小时在这干活去了啊。稍微有点这个问题,替换下来哎,说下一台直接上,后边连同一个服务器啊,你不需要再重新训练啊,对吧,他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你你真的上这个呃工厂里头,比如说这机器手坏了,换一新的,重新调整程序,重新测试,测试完了以后才能上岗啊。机器人这事就省事太多了。
那么我们最后再讲一下这个VR操控这个事。很多人说:“哎,你看这不是遥控机器人吗?”“不是啊,那是一个学习过程。现在的新型建筑机器人不需要编程了。原来上一个机器人你是需要编程的,现在不需要了。哎,直接戴上头盔干就完了。至于说戴上头盔帮他做教学的,这个不是程序员了,而是原来的产线工人。我现在就可以在产线旁边,带上这个VR头盔,告诉你说这个应该这么弄,那个应该那么弄。哎,做完了以后,这个擎天柱机器人自己就学会了啊。这个才是说真正的端到端学习,也是大家看了以后觉得异常兴奋的一个点。
当然了,这个事情呢,对于有些人来说是非常棒的。就是说,我们看到了机器人进入工厂的未来,而且可能在明年2025年,就会有大量的机器人进入工厂了。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看的是什么——裁员。马斯克在前面裁了1.4万人,也就是10%的裁员之后,脚步依然没有停下,依然有大量的人在被裁员。那么给谁腾位置了?给擎天柱机器人腾位置了,对不对?就在干这件事情。马斯克到2025年要去,从现在的啊,一年生产100多万辆车,可以达到生产300万辆车的一个程度。到那个程度上,他还要进一步的将生产环节的人员裁掉。那么这些人由谁来替换?就是由机器人替换。刚才我们讲了,机器人是比传统的工业机械,就是他们现在无人工厂里头这样,或者叫黑灯工厂里头,都是这种自动化机械,要比这个东西的成本要低。因为它是大批量生产的,因为它不需要编程,或者说编程的过程会被极大简化,而且可以高效的进行重复利用。而不是说我差个一毫米,差个两毫米,你需要重新调程序,他自己就调过来了。这个就可以让马斯克快速的在他的工厂里头,上不同的车型,对吧,而且可以每一个车型生产的5辆、10辆都可以盈利,还不需要那么多工人。这个事是他可以去干到的。另外一个要被裁员的,可能是大量的工业机器人维护工程师了。你说你这么多擎天柱在里头跑,你不需要工程师吗?需要啊,但是这个工程师可能对原来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就是他的要求就低了。你不再需要去学习一大堆的什么工控机的语言,对原来的公共机语言可能都是这样:我先用哪一个传感器,然后测试什么东西,向哪去转多少,把什么东西拿起来,然后再放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传感器发生什么问题了以后,然后我们再去走另外一个环节。以前的公共机程序是这么写的,那现在就没有这个了。我戴上头盔来,我教你干一遍,看以后去试试,好像哪不太对,再戴上头盔再干一遍,或者再来几个人跟教他一块干,这这就干完了。以后变成这样:那么以后的特斯拉擎天柱的维护工程师干嘛呢?就是定期发现,哎,这个绩效考核差点,哼,不是开玩笑。他会看什么呢?比如说某一台机器人,在新的程序上去以后,软件更新了之后发现,好像你的这个错误率比其他人高,对吧,咱们就是绩效考核嘛,KPI差那么一点点,怎么办呢?把这个机器人拎回到这个修理部,让新的这个机器人替换上去,然后看看,原来是手上的哪一个传感器坏了,或者是比如说哪一个电机处理有一些什么问题了,哪一个部件磨损的比较大了,换呢,其实咔嚓给他换掉,然后回去接着干活去,或者说重新排队,等下次有空位的时候就轮上你了,对吧,会就会变成这样。整个的成本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可能走到哪一天,连这个下边维护的这个都会变成机器人,从服务器上收取数据,哪一个零部件自检发生有问题了,然后这个机器人自己走到维修部去,就跟那个咱们人一样啊,到那大夫啊,我的胳膊疼,我的腰疼,然后那大夫说,来给你上点油,换个螺丝,对吧。回去干活去。
哎,这会变成这样。
那么,以后工厂里边真正需要的人是什么?可能就是新的车型的一些设计啊,然后呢,一些工艺和这种叫做工位工序的设计。再加上一些人会在那去给——哎,我教你怎么上这个工序,技术要点在哪里。电池放完了以后一定要哪头朝上啊,或者说哪几个电池,应该是怎么摆角度的啊,怎么去检测啊。我把这个东西讲一遍,然后这个机器人就会了。可能以后会变成这样啊。
最后呢,总结一下啊。擎天柱机器人呢,对于未来工业自动化的意义,肯定是非常重大的。而且呢,2025年就会开始实用。当然,你说他进入家庭还有一段时间,为什么?因为你在工厂里头,你把机器磕坏了对吧,或者说你把那个电池装错了,不会有什么大事,后边还有人检查呢。你要是在家里头,那边本人花瓶碎了啊,或者本人谁弄伤了啊,因为这个会有很大的问题啊,会有很多的这种法律上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这个事是呃,可能还需要个两三年或者三五年。
但是,进工厂这种傻、黑、粗的这种地方去,基本上明年我们就可以看了。那么,机器人的发展对于未来最大的影响,可能就真的是产业工人失业,然后程序员,或者说某一类的程序员啊,也没有工作了啊。这可能是我们未来马上要去面对的一个现实。
当然,咱们不管别的了。马斯克如果真的能让擎天柱机器人快速的遍布所有的特斯拉工厂,那么一定会有大量的其他汽车工厂去向他采购这样的东西。那么,特斯拉整个的股价、市值啊,特斯拉整个未来业务的想象空间又可以快速上涨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在那装电池,到底给我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好,这一期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