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去苹果店被邀请试戴 Vision Pro,结果因为我有老花眼,把苹果小哥弄得有些尴尬。大家好,这里是老范讲故事的 YouTube 频道。前几天,我去苹果店被邀请试戴 Vision Pro。Vision Pro 的试戴需要预约,每个人试戴需要20多分钟的时间,并且在试戴之前需要填写很多相关信息,会有专人帮你配置一台与您相匹配的 Vision Pro,并进行讲解和服务。

我并没有提前预约,而是赶上了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天气,带着儿子、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呢?我们本来是去苹果店买 iPad 的。在苹果店里,iPad 和 MacBook 是学习产品,如果能够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买的话,会有折扣,而且还会送东西。我们去买的 iPad 当时打了折扣,还赠送了一根 Copencil 2,这支笔大概值 999 元。如果是去买 MacBook,打完折扣后应该会赠送 AirPods。

要享受这种教育折扣,必须去正规苹果店,去任何经销商那里是无法享受这种折扣的。所以我们就去了苹果店。正好那天下了大雨,导致一些预约试戴 Vision Pro 的人没来。苹果店的销售人员非常有责任心,他们发现预约的试戴者没有到店,就会在店里邀请一些看起来比较面善或者人品比较好的人去试戴 Vision Pro。

试戴之前有一个小插曲,Vision Pro 需要配蔡司镜片。但到店后,小哥先告诉我这个蔡司镜片里没有散光功能,他们带了一套镜片,但应该也是按号排好的。

就类似于我们去配眼镜的时候,插的那个片。啊,但是呢,这个都没散光啊。他说你有没有散光?我说我好像有那么一点点,但是应该不影响啊。因为这种就我也想去试试嘛,3万块钱的东西啊,其实3万块钱是丐版啊,再往上的啊,增加存储空间还是要更贵一些的啊。我说我想试试,OK了。

那说你这个眼镜是什么情况?我说我这有老花眼。我戴的眼镜是渐变镜,上半截是全度数的近视镜,下半截是减度数的近视镜。上边应该是有300多度啊,下边可能是有100多度吧,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这个小哥说这怎么弄啊?我们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后来我还问人家,我说我戴Vision Pro的时候,到底是算看一个比较远的东西呢,还是看一个比较近的东西呢?啊,因为像我们这种眼镜,开车的时候看的比较远的时候,都是用眼睛上半截去看的啊。你去看这个比较近的东西,比如看手机啊什么的,低头族嘛,都是用眼镜下边去看的。如果你用普通眼镜的话,我们去看手机的时候是要摘眼镜的。这个小哥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事啊。说这样吧,蔡司有个机器在这,我就拿你的眼镜去测,测成什么样了啊,我就给你拿什么样的镜片出来试,行不行啊?我说也可以吧。

他就拿着我的眼镜进去测量去了。啊,测完了以后拿了两个镜片出来,说你就试试这个啊。效果其实还可以。我估计呢,他应该是按照我眼镜上半截的度数去测的。哎,你要去买Vision Pro,它这个镜片需要单花钱的啊,不再下一件事是干嘛呢?是给脸拍照啊。那你说谁拍照不超脸?这个是另外一个问题啊。他这个遮光罩是分大小、分形状的,所以呢,他需要给脸去拍一个照啊。下面左面、右面、抬头、低头,反正折腾了两遍还是三遍,算是把这个完了啊。拍完了以后呢,他就知道你这个遮光罩到底应该是用哪个号的。他好像是分大小号了以后,大概长短形状还是有一些小区别的,具体我也没太搞懂。当时这个苹果小哥跟我讲,是分20多个号。我不太确定啊这个事情啊。总之,这个遮光罩是谁跟谁的都不一样。

整个拍脸的过程呢,应该还算是优雅。为什么想要优雅呢?因为有一些设备是需要给自己拍照的。比如说我使用索尼的这种降噪耳机,你就需要给耳朵拍照。但是拍

到现场里去拿这个Vision Pro的时候,他会给你配好相应的遮光罩。那你说我没有iPhone怎么办?我能不能用安卓手机拍照?这个你问到我了啊,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不太存在吧。你去花29,999去买Vision Pro的人会没有苹果手机吗?我觉得这个概率会相对来说比较小吧。

那么,Vision Pro对于线下销售,如果你不是苹果店,哈哈,或者对于二手的买卖,因为它里头有遮光罩的定制,还有蔡司镜片的问题,这个我觉得都不是特别方便。它相当于是一个量体裁衣的东西,虽然Vision Pro实际上核心就是一个前面的眼镜框,但是它的遮光罩,包括头带,包括里头镜片,都是稍微还是有些差异的。

所有这些事情做完以后啊,这个小哥就从屋里头折腾,折腾半天给我拿了一套Vision Pro出来。第一件事是调节绑带,往脸上戴。戴完了以后,要求是先调上边的,调后边的。压得是很紧,把这个东西整个的扣在脸上。底下可能鼻子下面稍微有点漏光,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是全黑了。你扣在脸上以后,这个里头就会有一点点小的显示。整个试戴20分钟,开机以后先是做瞳距验证,这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比如像我们戴的眼镜,他这个瞳距,你需要配眼镜的时候去调整眼镜架去配瞳距,但是像他那个蔡司镜片,是直接做死在里边的。因为他整个的,我也没有看到他两边能够动的部分。但是上来第一件事是做瞳距验证,做一些眼动的一些识别确认了以后,跟着这上面这个按钮一起去摁,是不是你现在看到了就摁一下。整个确认以后,这个设备就开始正常启动工作了。首先是先看到外面的场景, 其实一开始里头是黑的,就是整个一扣上以后是黑的。

你需要盯着那个靶子看啊。看完了以后,这个整个就亮了,你就可以看到苹果店里边的场景,一个白色的“hello”悬浮在空中。当你看到“hello”在空中漂浮的时候,还是很激动的。你就知道啊,我进入了虚拟的世界。我看到的现实,就已经不是原来的现实了,而是已经经过混合现实叠加过以后的这种场景了。啊,这个还是让人觉得很激动。

他的整个用户体验呢,还是需要适应一下的,因为他的用户体验是眼部追踪,通过手指按捏一下,通过这个动作来去实现点击。这是一个一般人不是那么适应的方式。我刚开始用的时候呢,第一个眼部追踪未必追得准,第二个就是手满屏满屏幕跑。后来人说你的手不用动,你只要眼睛追踪的那个地方,手只要在这个摄像头的范围内,你捏一下,他就认为你已经点击过了,或者是你可以拖动他,可以做一些两个手的拖动,可以放大缩小一些基础的操纵。

人家还是在我身边进行了一点点时间的讲解,而且他的声音其实还是很清晰的,因为这个声音没有入耳耳机,在头带的设备的旁边,应该就是在耳朵上面一点点,这个Vision Pro会发出声音。所以旁边的人再去跟你说话,也很自然,不会像这种降噪耳机似的,有耳压,或者说旁边人说话你听不见了。

所以整体的氛围,因为我们也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嘛,旁边也有人可以跟你说话,还是非常自然的。整个操作的过程呢,需要适应,但是适应起来并不是特别的困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符合人性,也比较优雅的。这个呢应该就是苹果最擅长的事情,是做人机交互。你说他技术到底有多好,这个没法说;你说工艺到底有多好,那是中国制造,妥妥的,中国制造,工艺就是好。但是在交互体验设计上,苹果要说是第二,就没有人敢说是第一了。

Vision Pro——这可能未来是一个方向,但是现在应该还不是那么好搞。因为它啊,有景深的这种照片呢,只有用Vision Pro或者是iPhone 15 Pro或Pro Max这样的相机才能拍出来。我虽然是iPhone 15 Pro Max,但我还没搞明白这个东西到底怎么能够把这种相片拍出来。后来他跟我讲说,呃,你就算搞明白了,意义也不大。哈哈,因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照片你拍完了以后,你没有Vision Pro,你没地儿看去。所以呢,我也就不用再去研究我的iPhone到底应该怎么拍出这种带有景深的照片来了。

恐龙的演示呢,是一定要去做的。他告诉我说Vision Pro是娱乐平台。当然这点我觉得有待商榷,我觉得Vision Pro是个生产力平台。这只恐龙确确实实是走出了画面,在我面前晃来晃去;一只蝴蝶也确确实实地落在了我的手上,这种真的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但未来的这种娱乐与交互方式,应该还需要探索。苹果现在呢,只是给了一个演示。至于未来是不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在Vision Pro这种空间计算的平台下,再去做出更多更有趣的内容,现在还不好说。为什么呢?卖的不够多嘛。做这样的内容的成本一定是很高的。如果他的受众没有那么大,这些受众也不愿意为这种特殊的3D场景的娱乐内容支付,那么这种内容可能未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做。所以现在困扰Vision Pro的问题,不是他的技术问题,也不是他的体验问题,而是这东西因为太贵,导致总的销量上不去。总销量上不去,那边给他做内容的人,也就不愿意再去做了。

还是说其他那些,愿意给他做3D内容的人,都会放弃。那么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总体使用Vision Pro的感受呢,我就不跟大家细讲了,因为网上有非常多的人去使用和拍摄了这个东西的具体用法。我前面也跟Indigo录过视频,拿着他的Vision Pro一起做过直播。这只是我自己去感受了以后,还是觉得很震撼的。大的感觉呢,就是像一个用久了Windows的人,第一次接触Mac。

当你用了比如十几年的Windows以后,拿到Mac电脑会感觉不适应。但是,稍微调整一下,你也还是能用的。用了10分钟你就会觉得,Mac这个东西很优雅,很新奇,也非常有趣。这就是用惯了Windows的人,在一个被信息所包围的空间里头。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但是,戴完Vision Pro以后,脸上都会有印儿,这个确实如此。因为你必须用非常紧的力度把它扣在脸上,否则你的头在转动或者稍微发生一点移动的时候,它会不稳定。因为上面这个东西还挺沉,对吧?而且这个比较重的眼镜的部分呢,它还要离你的脸有一个距离,因为这个距离是为了遮光。如果太近的话,你就看不到上面的信息了。它等于是有一个力矩在这个地方,离得越远,你在晃的时候,它产生的力矩就越大。所以这个东西一定要拉得很紧,拉在脸上。如果你真的是戴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话,把它从脸上摘下来的时候,这个地方绝对是有印。我戴了十几分钟到二十分钟吧,摘下来基本上没什么感觉。

它的重量与电池导致这个Vision Pro其实不太适合移动。你可能小范围地在屋子里稍微走那么一两步还是OK的,但是走出去肯定是有问题的。它的电池据说是可以工作两个半小时。这种问题其实在手机、平板跟电脑上都已经解决掉了。我们的电脑,特别像我们这种使用Mac电脑的人,离开电源使用十几个小时是没毛病的。手机的话,离开电源高强度使用十几个小时,如果不是高强度的话,使用一天也是OK的,iPad也是如此。它的电池只能够使用两个多小时,这也是一个很奇葩的设计,但是也能够理解。因为你希望它使用更长的时间,这个电池就会变大片重。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个电池会发热。因为它有很多的运算相关的组件是在电池里面的,我用了20分钟把它摘下来的时候,电池是热乎乎的,眼镜框也是热乎乎的。上面还有散热孔,还有风扇,这稍微有点不太成熟吧。

有点像的工程样机的感觉。虽然已经开始正式卖了,但这就算是第一代啊。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 Vision Pro 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当时我和我儿子两个都去试了。我试完了以后感觉很好啊,但我儿子去试完了以后呢,感觉非常不舒服。他戴上以后马上就开始觉得头晕,戴了大概一两分钟,就觉得眼睛发胀发涩,非常不舒服。摘下完了以后,他也觉得 3 万块钱的东西,有人给你试一下不太甘心哈。又戴上了。第二次戴完了以后,大概又过了 5 分钟,说实在受不了了,摘下来了。摘下来以后还觉得头晕眼花的,站起来还要稍微适应一会儿,才能走直溜了。所以,Vision Pro 对于人群的适应性来说,应该没有手机那么高。现在我还没有怎么听说,有谁不适应使用手机的,可能有,但比例是非常少的。然而 Vision Pro,这个不适应的人群应该是蛮多的。

当然,另外一个可能是我儿子的眼镜也是一种类似的渐变镜,他的眼镜是中间的度数,深一圈的度数要稍微浅一些。这一次 Vision Pro 佩戴失败,有可能是因为测量他眼镜度数的时候,可能测的这个位置不是他最适合的这个位置吧。我不太确定,因为我到现在其实也没太搞懂 Vision Pro 里面展示这些内容,离我们到底是远还是近。我的眼镜上面是看远的,下头是看近的,而我们的 Vision Pro 的这个镜片也好,它里边的显示单元也好,其实离我们都非常近。但是呢,它通过一个光学的这种堆栈叠加以后,希望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很远。反正这块我还没有太搞清楚。这就是我们俩去体验 Vision Pro 的一个经历。对于其他人来说,如果有机会,建议你们也去试一试。

买这个等下一代,或者等以后有其他更成熟的产品再说。这个产品我也没有准备去买,它实在是稍微有点小贵,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不过,体验一次我觉得还算是值得的。大家应该去体验一下,这也是感受一下这个时代里最好的空间计算设备。同时,也可以体验一下苹果店的专业服务,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好,这一期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