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警告:AI将彻底统治游戏开发行业,普通开发者面临失业危机。未来游戏创作由AI主导,0.0001%顶尖开发者与玩家共创盛宴。
9 月 03
AIGC, 游戏的故事 3A大作, AIGC, AIGC工具, AIGC应用场景, AI应用, AI影响, AI游戏引擎, AI辅助, Hayouverse, LinkedIn, Metaverse, 专业策划, 业余爱好者, 互动性, 交互环境, 交互设计, 代码编写, 元宇宙, 全新体验, 创始人, 创意行业, 创新发展, 创造过程, 剧情编写, 原神系列, 参与体验, 参与创造, 发展机遇, 发展趋势, 商业预期, 图生图, 在线游戏, 增强现实, 大数据, 就业机会, 崩坏系列, 工业化产品, 工业流程, 工作模式, 工程体系, 市场前景, 平台开发者, 广告素材生成, 开发者关系, 开源项目, 成功率, 技术实现, 技术支持, 技术演进, 技术革新, 数字化转型, 文创作品, 文声图, 文案生成, 新技术, 普通开发者, 服务人员, 未来场景, 未来趋势, 未来预测, 沉浸感, 游戏世界, 游戏创作, 游戏发行, 游戏平台, 游戏开发, 游戏成功案例, 游戏未来, 游戏行业, 游戏设计, 游戏项目, 玩家, 现代工业, 生成工具, 生成式人工智能, 社区运营, 科技创新, 策略性手机游戏, 米哈游, 编程辅助, 职业发展, 职业规划, 职业转变, 自动化, 蔡浩宇, 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 行业变革, 角色扮演, 谷歌DeepMind, 转行, 软件开发, 顶尖从业者, 项目成功率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警告:AI将彻底统治游戏开发行业,普通开发者面临失业危机。未来游戏创作由AI主导,0.0001%顶尖开发者与玩家共创盛宴。已关闭评论
米哈游的创始人非常罕见地发出声音,劝同行们考虑转行吧,以后都是AI做游戏了,没你们什么事了。大家走吧,这到底是个什么事?
大家好,这里是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惯常低调的米哈游创始人到底说了些什么。
米哈游的创始人蔡浩宇在8月26号,在个人的LinkedIn账号上发了一篇文章。咱们在国内其实已经不会在LinkedIn上面去发文章了,应该现在在国内发文章,相关的这种功能也都没有了。他们已经基本上撤出中国了,而米哈游的总部是在新加坡的,所以米哈游的老板依然在使用领英这样的职场社交平台,在上面写一些他对于游戏职场的感悟。
他上面写的东西其实也很简单:第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就是AIGC,将彻底改变游戏开发行业;第二,未来游戏创作将主要由两类人主导:第一是0.0001%的顶尖从业者,他们将领导精英团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游戏内容和体验;第二是占绝大多数的业余爱好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创造游戏。最后他说,普通的游戏开发者可以考虑转行了。
大家也知道,游戏开发这个事本来就是成功率非常低的,千万别跟我讲二八法则,就是80%人失败,20%人成功,这个事是不对的。正常的游戏开发成功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几,这是个个位数。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会失败,这个是按照游戏立项到最终能够发售挣到钱的数字来算。其实你从游戏立项到游戏正儿八经能够发行,可能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就已经不见了,然后从发行到最终能够挣到钱,可能又有接近90%的人不见了。
所以按这样算,可能真的是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的游戏才能最后被大家看到,被大家所记住,能够挣到钱。原来就是这样。
所以他上面写0.0001%的人留下来做游戏,剩下的人你们就撤退吧。这个数字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尽量让AI参与到游戏制作过程中去,降低普通人去开发一款游戏的时长和难度,这个事其实大家一直都在努力。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AIGC出来之前,其实大家也在做。是什么呢?比如说网络游戏,其实就是玩家创造世界。很多人说不对,网络游戏也是人家创造了,我们只是进去玩而已。暴雪做了《魔兽世界》,我们进去打《魔兽世界》,我们怎么进去创造《魔兽世界》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一首现代诗,写的什么呢?
“你站在桥上,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就是普通人或者玩家去创造网络游戏世界的一个过程。什么意思呢?游戏开发商会给你做出《魔兽世界》,但是里面的其他参与者,你可以去跟他组队,可以参加各种国战,可以跟他PVP。人和人之间的这种战斗,那所有的一些生态,都是人创造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他。”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更古老的一些游戏,其实也是如此,比如说棋牌类游戏。我们在这下围棋,每一盘棋跟每一盘棋都不一样。实际上每一盘棋就是下棋的两个人,他们自己所创造的游戏。包括桌游,我们一帮人坐在这打狼人杀,每一盘都是不一样。整个这个游戏,都是我们坐在这里的人临场创建出来的。这才是参与者创建游戏的过程。
那么未来有可能是什么呢?一群非常强大的开发者,他们去开发游戏的底层平台。另一群人只需要说清楚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相当于是有一帮人在开发一种叫围棋的游戏,开发完了以后,大家坐在这说:“来,我们下一盘。”就可以享受一个叫围棋的这种乐趣。而这个过程,绝大部分的人是下围棋的人,只有很少的人是开发围棋的人。这是一种开发方式。
那么游戏行业距离干掉大多数开发者到底还有多久呢?米哈游的老大都出来说话了,他其实算是能出来说话里边份量最重的人之一了。国内的大游戏公司,网易、腾讯,腾讯的小马哥其实平时是不怎么出来说话,比较低调。网易甭管是丁磊还是他们游戏的老大丁丁,在这一块其实出来说的话也不多。米哈游的蔡浩宇呢?
其实,相对来说,平时也是比较低调的。像他都出来说了,我们是不是应该信一些?过个两三年,这个游戏开发者就已经没有工作了。现在我还要不要去学习游戏开发,做个Unity,做个Unreal?你看这个《黑神话:悟空》火了,我们是不是要去干这件事?
我们要首先看一看游戏是什么。游戏、电视剧,各种文创的作品,现在都是什么?不光是文创作品,它其实是现代工业巅峰的明珠。为什么这么讲?你俩人坐这能做出《黑神话:悟空》来吗?你做不出来。100个人坐这,你能做出《黑神话:悟空》来吗?你也做不出来。你别看《黑神话:悟空》就150人把它做出来,后边还有引擎团队,还有这么多的线下支持团队,还有外包团队。他是一个大的工业体系才能做出的东西。
不光是游戏。你说我现在想拍一个好莱坞大片,那都是工业化产品。他也是有完整的一个工业流程和体系才能做出来的。所以呢,咱们讲,比如说3A大作,前面《黑神话:悟空》火了以后,大家都说我们要去做3A大作。咱们还讲过3A大作,a lot of money, a lot of resource, a lot of time。难道真的是有这3个A就可以搞定吗?搞不定的。
除了有这3个A之外,你还需要有完善的工业和工程的体系,以及流程和方法论,才有可能造出这种东西来。你是不可能说我们把相应的钱堆这,把人堆这,我们坐这,等他都隔离起来,你们都不许出门,就闷头在屋里做,就能把这玩意做出来。这个是不可能的。
他需要跟全世界的人一起合作,要去跟全世界的整个游戏工业的流程一起去碰撞,才有可能做出3A大作来。所以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以后,比如工具非常先进了以后,我们是不是有可能说,我们十几二十个人坐这,就比如说像打这个狼人杀似的,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世界?是不是这样再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而且呢,即使是说三五个人或者七八个人坐在这构建世界,那么构建完了以后,它可能也是一个非常受限的世界。什么叫非常受限?狼人杀出来始终是狼人杀,你不可能在狼人杀的这个世界里头构建一个围棋出来。你说我想在围棋的棋盘上下盘象棋,或者我想在上头玩个德州扑克什么的,那大家就想得有点太多了,这个事是做不出来的。
那么当前已经开始了哪些部分?第一个,剧情的编写现在已经开始了。大家看到《黑神话:悟空》里头有大量的文案,这些文案原来都是需要人坐在那一个字一个字写的。像我们以前见过一些做的这种SLG游戏,SLG应该叫策略性手机游戏,他们的这种文案,比如说工程车是怎么回事,兵是怎么回事,哪个英雄是怎么回事,现在有些什么样的背景故事,这些东西搁一块,可能有几十万字,甚至多的有上百万字,这种东西都要靠手写的,是很痛苦的。
现在有了AIGC,那来编故事呗。我们只需要把基础框架搞定,把基础设定搞定,剩下的生成的部分都可以让大模型去搞定了。我们只换审核修改就可以了。再做文声图、图生图这些事情,因为游戏嘛,大量的是图像,那我们就花费这个事情。现在各大游戏公司已经开始普遍应用了各种3D模型的生成。
现在很多的游戏公司也开始用上了广告素材的生成,这已经成熟了。编程辅助,比如说我们用Copilot或者用一些其他的编程辅助工具,大模型去干活,现在也可以搞定了。包括一些简单的AI角色,有些NPC可以由AI在后台跟大家聊个天,这些现在也都已经实现了。
甚至这两天,还出了一个特别奇葩的工具,谷歌的DeepMind做了一个纯AI的游戏引擎。它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它跟大家打毁灭战士,Doom。这个是很古老的一个游戏,当时大概只有十几兆。我记得我是上大几的时候,可能大二大三的时候开始有这个游戏的。我们那个时候打的,真是一开电脑就趴在地上吐,因为它是第一次让我们见识到有什么叫晕3D这种东西。
那谷歌的这个模型是什么样的呢?它完完全全用Transformer的方式。去一帧一帧地生成你看到的内容。我在转动镜头,出怪物,我去打他。打完了掉血,再去往前走,往后退,拐弯,走哪个岔道。所有这些事情,他等于是根据前面生成的图像和内容,根据我们对电脑的操作,然后临时生成最新的场景。这也把很多游戏圈的人都震惊了,而且他的速度还不低。
像原来我们去生成的图片,甭管是用达利还是用Midjourney,生成一幅图片至少要几十秒,那是很慢的。而谷歌的这个AI游戏引擎,它可以达到每秒20帧,每秒钟生成20张不同的画。这种东西,如果你再交给英伟达好好优化一下,没准就可以打了呢。每秒20帧还是稍微慢一点点,特别是对于动作游戏来说,稍微有些差距。
那么现在我们已经有的东西,其实是在完整的工业流程与体系上,在每一个环节进行修改,进行AI改造。但是我们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以面向普通人的这样的一个界面接口,这块现在还没有做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距离“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我相信,应该有游戏公司已经在这块努力了。
未来是不是人人就都可以做游戏了?我们首先要想一想,人人都可以做游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其实很像是从骑士到步兵的过程。什么叫从骑士到步兵?不是把那马去了,而是骑士是需要终身训练的,或者需要从小训练。你至少要有十几年的训练,再去当骑士,然后再慢慢地升级成为骑士,等一辈子你要去做这个事。
而步兵,现在有步枪了,你只需要把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招募起来,进行三个月的训练,他们就是一个很好的合格步兵。它是变成这样的一个状态了。那你说我再往前发展,大家想想,现在的司机,司机也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要去学怎么修车,要去学机械原理,要去跟各种的车辆打交道,还要有很娴熟的驾驶技术。而现在呢,我们去驾校里头,快可能一个月也就出来了。
所以未来,人人都要去做游戏,可能也是如此。大家因为热爱,参加一个简单的训练,就可以像司机一样上路去开车了。
那么,未来的游戏人人都可以做,可能是几条路。第一条路,在现有的一些游戏里头,允许大家去做一些新的创造。我2009年跑去盛大入职的时候,其实参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那个项目叫零世界,后来我们管那个东西叫次时代网游。
什么叫次时代网游?就是这棵树。正常的网游是你砍完了以后,你走到我走的这个地方,这棵树其实还在这立着,这就是原始的网游。而次世代网游,你走到这把这棵树砍了,我过了10分钟再走到这,这棵树还是倒着的。这叫次时代网游。
很多人说这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大了。我看你他把树砍了以后,你得记住下一个人走到这以后,你要重新去得到这个地方的当时的状态,才能知道谁在这扔了东西了,谁把树砍了,谁在这盖了个房子。有人砍了树,有人盖了房子,有人放了东西,那就有可能有人在这建起城市了,有人在这建起要塞了,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那么这个世界就变成活的了,它就会生长起来了,玩家就参与到游戏建设里边去了。
这可能就是第一条路。我们在固有的游戏公司设计好的世界里面,我们去创造自己的游戏。而且呢,它是自由度不断的上升。原来这个里面,你可以创造内容是相对比较少的,你必须符合他原来游戏比较刻板、比较简陋的这种世界观设定。那么未来可能是我们往前走一走,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观变得更加的有包容性一些,可以变得更大一些。
这什么意思?比如说原来我们设定的是最简单的游戏,骑马砍人,放个魔法什么的,未来可能说,哎,我是不是造个火枪出来,弄个蒸汽机出来?那你说有游戏可以干这事吗?有,现在的《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余料建设系统,已经给我们展示了这种未来的可能性。
虽然这个东西做起来很难,为什么难?因为你一旦允许他去做这样的操作了,这个游戏的平衡性就很难去控制。为什么以前游戏平衡性好控制?因为你限制了他的发展上限,它就比较好控制。但是你做完余料建造以后,发展上限就不设限了。所以很多人说《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
打到后边的boss都很容易。他为什么会做得比较容易?你堆数值堆上去行不行?可以,但是如果有些人余料建造得不好,打到这儿不就过不去了吗?所以他就只能是按照一个普遍的状态,走到这能过去的状态。你如果前面做得比较有趣,余料造得比较厉害,这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就平坦过去了。
另外一种就是AI游戏引擎。虽然谷歌给我们演示了,直接由大模型生成AI画面,但这条路到底走不走得通?或者说这是不是未来AI游戏的这种端到端的方法?有可能,但这一条路一定是充满荆棘的。我们要把这个scaling low彻底推到极端,才有可能走得通这条路。你要造巨大的模型,耗巨大的算力,才有可能让它真正跑起来,因为重新生成所有的端到端的图像或者模型,实在是太消耗算力了。
但是,也有可能过个三五年,店也不值钱了,算力也不值钱了,那可能这条路就是唯一的最终通路。还有没有折中通路呢?也有。什么是折中通路?就是上全宇宙。我给了大家一个更开放的宇宙,但我已经把所有该规定的东西都规定差不多了,只是等着大家到里边去盖房子、买地,去做一些自己的游戏。
搞这条路,像最早的叫Second Life,包括扎克伯格想干这些事情,也包括米哈游想干的事情。为什么今天这个话是米哈游的老板出来说,腾讯的老板没出来说,网易的老板也没出来说?因为米哈游一直在做一个东西,叫Hayouverse,元宇宙叫Metaverse。米哈游是做了Hayouverse,也是一直在做元宇宙,他们在做,比如说崩坏系列元宇宙或者元神系列元宇宙。大家就可以在这个元宇宙里边去买房、买地,在里边去建立新的城市,让大家在这样新的虚拟世界里面去玩耍。
他们在走这条路,所以这个话由他来说,是符合他的商业预期的。最终再跟大家讲一讲,现在是一个非常焦虑的时代,怎么个焦虑法?所有人都说,你这个职业是先被AI替代,还是后被AI替代?
我们希望AI去做各种重复性劳动,结果AIGC把所有白领的工作都干掉了。人们坐在这儿,写文章、画画、写诗、写程序,脏活累活没人干了。这边还没抱怨完,那头具身智能机器人出来了,开始打螺丝,开始到家里做很多家务。人也没用了,体力劳动也没人干了,所有人都在焦虑。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既然已经让整个行业都焦虑了,AI行业到底挣没挣着钱?AI行业也没挣着钱,这就真的是相互之间都没讨好。现在OpenAI新的模型、新的引擎没做出来,说我已经把钱花光了,要重新融资。现在又在找钱,这一轮微软可能接着跟英伟达怎么着也得意思。这轮可能有一个基金是老大,人家已经说我们要给钱了,剩下的可能苹果会给一个大头出来,因为苹果把OpenAI集成到他们的Apple Intelligence里头,可能会给一些线,拿到一些控制权。
那么现在的从业者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是像蔡浩宇说的那样,大家就赶快转行,还是说我们在观望,还是说现在有什么新机会,赶快让我们去?我觉得现在的游戏开发者应该有几条出路。第一条出路,成为新的平台开发者。但我并不像蔡浩宇觉得那样,并不太认同他的说法,认为只需要0.0001%的人去做这些平台。为什么?因为那个平台未来会变得很大。这个平台上除了开发者之外,还需要教官。
什么叫教官?刚才我讲了,你要想去开车,也得上个驾校,总得有人来教你。这其实就是我以前干的本行,叫开发者关系部门。你在这已经做出平台来了,我们要去告诉玩家怎么在里边把这个事情做好。像我最早进入盛大,加入零世界团队,他们招我进去就是在看这个教官的活。因为我在加入盛大之前,是Bolan公司的evangelist,他说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社区运营者,帮助整个社区,帮助这个零世界里的玩家学会怎么去建造他的世界。
学会怎么在里边去体会这种乐趣。这是当时我要去干的事情。09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5年,这条路依然没有走出光亮来。大家还在努力地往这条路上走。
第二个是什么呢?就是要有技术支持与服务。虽然现在满街都是开车的人,但是修车这事我不会。我们不是职业司机,打开车盖子以后,我连火花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是没法办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专业的机构来去维护我们的车辆。
那么这又是一波人,甚至还需要专业的游戏策划和主持人。大家知道去玩这种桌游,或者玩这种狼人杀、亚城守护者这样的游戏,它的核心是主持人。咱们现在到那种桌游吧里边去,他们的主持人是专门需要招聘的。他是能说会道,能够烘托气氛,把大家的气氛调节起来,还很熟悉这个故事的各种套路。这些人可能未来也会成为一个职业。
甚至还需要很多的审核与优化人员。比如说我们今天都去马路上开车了,那交警还得有,还要有很多的人来看看,说你们是不是都符合规则,或者说哪开的不好。我们要去改一改交通信号灯,重新修修路,肯定还是未来很大的一个就业机会。
第一个平台不可能只有一个,Meta会做一个,米哈游也会去做,其他的一些公司可能也会去做。这样的平台出来,做完了以后,他们每一个平台都会比现在的员工数要几何级数地上升,才有可能应对这么多的玩家涌入。
甚至还有一些现有的游戏开发者可以去干嘛呢?可以成为新的开发者中的领军人物。什么意思呢?大家都在元宇宙里头,都在这种游戏AI引擎里边做游戏的时候,您原来做过游戏的人,是不是会比以前没做过游戏、从来没接触过的人有些基础?您未必会做出未来最好的那个游戏,但您总比这些从头开始、从来没有摸过如何做游戏的新手小白,还是会有一些先发优势的。
所以即使是像米哈游的蔡浩宇说的那样,未来大量的人是玩家或者是爱好者去开发游戏,那么以前做过职业开发者的这些玩家和爱好者,他们开发出来的游戏也会比其他人好。
那你说会有人被淘汰吗?一定会,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应该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比例,绝不是说99.9999%。不会有这么多人被淘汰掉,绝大部分人还是可以转岗的。会产生出很多新的岗位来,甚至新的岗位有可能会比现在的游戏开发者的总数还要多。只是这个新岗位产生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快而已,他可能需要一些耐心。那么游戏内容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多,这件事是必然的。人们在游戏中所消耗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多,游戏产业所产生的价值一定会越来越大。大时代已经到来,车轮滚滚向前,这才是游戏整个产业在AIGC面前正在快速发生转变的故事。好,这个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