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月饼,不好卖啊。疯狂小杨哥的月饼真相与节日食品的宿命:为何传统节日美食独月饼未能走向大众市场?
9 月 17
新消费 中秋节月饼, 传统美食市场, 元宵汤圆, 单身月饼文化, 咸蛋黄月饼, 广州广式月饼, 廉价月饼, 文化传统消亡, 文化符号稀释, 星巴克冰淇淋月饼, 月饼与其他节日美食, 月饼与情感连接, 月饼与狂热消费, 月饼与经济稳中向好, 月饼健康问题, 月饼包装, 月饼包装新规, 月饼厂商, 月饼品牌消失, 月饼困境, 月饼市场定位, 月饼市场萎缩, 月饼平民化趋势, 月饼情感附加值, 月饼情绪价值, 月饼文化符号, 月饼未来发展, 月饼礼盒, 月饼礼盒过度包装, 月饼虚假宣传, 月饼跨越中秋节, 月饼销售额下降, 月饼领域创新路径, 月饼食品安全, 月饼黑松露创新, 消费习惯变化, 疯狂小杨哥月饼, 礼品与文化情感, 米其林厨师月饼, 粽子一年四季, 美诚月饼事件, 肯德基月饼, 节俭礼品趋势, 节庆文化, 节日传统食品, 节日美食, 节日美食销量, 节日食品价格, 节日食品健康价值不高, 节日食品演变, 节日食品附加值, 虚假广告, 西式月饼创新, 豪华月饼礼盒消失, 食品节与文化交融, 饺子与节日, 香港美心月饼, 麦当劳月饼, 黑松露月饼 今年的月饼,不好卖啊。疯狂小杨哥的月饼真相与节日食品的宿命:为何传统节日美食独月饼未能走向大众市场?已关闭评论
大家中秋快乐!今天讲一讲困在中秋节里的月饼。大家好,这里是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今年的月饼销售再创新低。一方面是经济继续稳中向好,月饼本身作为一种高油高糖的产品,非常不健康。虽然近些年来开始有人在研制一些号称健康的月饼,但销量也不怎么样。月饼完完全全困在中秋节中了,除了中秋节之外,我们其实平时是不怎么吃月饼的,商店也不卖这东西。
大家要注意,我们的大部分节日美食其实都已经走出了当时的节日,只有月饼这种东西在中秋节之外,大家基本上是不碰的。而且今年还有一个叫疯狂小杨哥的人,对月饼一起出了一次名。他卖了一种叫香港美诚月饼,号称是香港高端月饼,号称每一个月饼都是由米其林厨师一个一个精心制作,还有什么高档美食的鉴定书。这样的一个月饼卖了5000万出去,现在被大家所打假。
为什么?因为香港压根就没有美诚月饼,香港有的是美心月饼。很多人说我们要吃港式月饼,都是讲的美心月饼。美诚月饼的这个公司是在广州,广州美诚食品有限公司。现在一帮人上来打他,虚假宣传。但疯狂小杨哥我就不卖这玩意了,我也不赔,因为从法律角度上说,他这还真不算虚假宣传。
为啥呀?大家有没有吃过俄罗斯风味巧克力?我原来有一次买过,后来买回来以后我一看,我说不对,这个产地怎么在深圳?快递也是从深圳寄来的。我说你俄罗斯产品,你好歹从漠河给我寄来,人心里还有点靠谱的。你从深圳给我寄来,这算什么事?
后来仔细一看,上面写的是“俄罗斯”,很大的字,后边有很小的字,叫“风味巧克力”或者“风味什么点心”。这意思是什么呢?我用的是俄罗斯风味,并不是俄罗斯原产地,上头也写得很清楚。因为你在国内卖食品,没有正常产地,这事肯定没法卖嘛。所以是深圳的某一个小糖果厂那边产的,但人家不算虚假宣传,只是你没有看明白而已。
你甭管是在深圳、是在漠河,还是在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生产俄罗斯风味的巧克力。
这个香港月饼也是如此的。你可以在广州产,我们只是香港风味的月饼,不一定是在香港生产的月饼。人家也没有承诺说我这个月饼店是在香港的嘛,因为香港人没听说过美城月饼。整个香港也没有任何一家美城月饼的零售店,香港人从来没见过这玩意。
咱们平时吃的广式月饼里头,其实真正比较有名的是什么?叫广州酒店的月饼。但是今年的广州酒店的月饼也崩了,说卖的比往年差非常多。去年是卖了32万吨的月饼,220亿人民币。今年预计是30万吨,大概要少不到10%的样子,销售额会进一步下降。
中国其实有非常多的这种节日美食。你比如说像元宵汤圆,按道理说应该是正月十五来吃,但是现在你一年四季跑到超市里头去看,都在卖这个冰冻的汤圆。而且有肉的、黑芝麻的、无糖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专门有一个柜子里的,全是汤圆。
粽子虽然应该是端午节吃的这种食品,但是很多的超市里也是一年四季都卖。大家买几个粽子,哪天没有晚饭吃了,去微波炉里热一下,马上就可以入嘴就吃。肉粽子、甜粽子,一般像商场里卖,一年四季都卖那种粽子,肉粽子多一些。
春饼应该是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吃春饼,但是现在你到商场里头去看、超市里去看,各种的春饼,包括鸭饼,专门全聚德卖那种鸭饼,都是一年四季卖。你可以买一袋子,回来以后蒸,一张一张揭开了以后,炒个菜或者拌点凉菜卷着吃,非常好吃。
饺子是典型的节日美食,原来就过年吃饺子。现在你看哪个商场里头,或者哪个超市里头,不给你放几冰柜的饺子。我自己在外边单独住的时候,以前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冰箱里永远得存着这种速冻饺子。只要饿了,赶快拎出一袋就可以煮,对吧?或者是你把它搁在空气炸锅、电饼铛里头,马上就有炸饺子吃,这个味道好极了。
单身汉食谱里头的最重要的一项,平时也能吃。那时候怎么月饼就没了呢?这么多种节日美食,我们都可以平时吃,月饼为什么走不出中秋节?首先,你说什么是月饼,这是一个很困扰大家的问题。
你说是不是圆的,或者是也有方的,里头有馅的,甜的东西叫月饼。有太多这样的点心了,那人家为什么不叫月饼,只有你叫月饼?给大家看看我们家月饼,每年还是要有月饼的。这是我们家今年的月饼,这已经算是健康月饼了啊,我们吃了一块了,极其难吃,除了甜味以外没有任何味。这个东西号称是用芋头,用什么样的东西做的,所以是不是要上它压成字了才叫月饼?
一般这个月饼上的应该有字了,就专门有压月饼的一个模子。我们家以前也有,但我们家以前的模子是枣木,还是什么木头,我忘了,反正是一个木头的,长长的,它后边带一瓣,里头有两个坑,里头雕好的月饼的形状。你做好的面食了以后,把它塞进去,搁在案板上,啪往地上一磕,就多出两个月饼来,再把这个东西搁到烤箱去烤去。
那你说是不是要刻上字了才叫月饼啊?这个不太好说。最不像月饼的月饼,实际上是苏式月饼。那个东西是酥皮的,上的是没有一个字的。他上头盖了一个红章,你离开中秋节,拿着苏式月饼出来,说这东西是什么,这东西叫苏式糕点。只有上头刻了字的,你离开中秋节,说这玩意是啥,还是月饼。
正常的,只有上面刻字的,这种饼子里头有馅,甭管是甜馅、咸馅、肉的、咸蛋黄的、莲蓉的,甭管是什么馅的,只有上面有字的,有这种凹凸的、这种浮雕的字的,烤出来的东西,离开中秋节才叫月饼。其他东西离开中秋节就不叫月饼了。
你包括稻香村有很多这种圆形的,里边带馅的,什么山楂糕,或者是这种椒盐饼什么,这种其实很多。但这种东西,你到中秋节那天,说我把它当月饼卖行吗?也能将就,但是你只要离开中秋节,它就不叫月饼了。
在中秋节这一天,所有的糕点铺,包括烘焙的厂房、酒店,都会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头生产月饼。其他的时候该干嘛干嘛去,所有人都要蹭一下,包括什么星巴克月饼、冰激凌月饼,只要是我能造出一种圆形的、甜味的东西,我都号称自己是月饼。好像没听说过有披萨月饼,那个玩意确实不太容易刻字上去,也没准必胜客也有月饼,我孤陋寡闻。
这个不太了解了。那么,一块糕点如果不是中秋节,长成什么样才会被错认为月饼?这个可能是对于我们定义月饼会有所帮助,能够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那么,为什么月饼走不出中秋节?原因也很简单,太高的情绪价值在里边。
你不需要说在平时的时候,把一个什么样的糕点叫月饼,它可以卖得比别人贵。假设同样的一块糕点,它不叫月饼的时候卖一块钱,叫月饼就可以卖20块钱。如果在平时我们依然有这种需求,那么月饼这种食物算走出中秋节了。但是你没有这种需求,你的唯一需求就是在中秋节这一天,这个月饼卖20块。离开中秋节这一天,大家就再不想吃这玩意了。我想吃别的糕点,我就想吃5块钱的糕点,或者1块钱的糕点,那我们就没必要把它做成月饼的样子。
那么,单独的月饼本身,你都没法附加那么高的附加值了。你说我做一个饼,我在里头可以放咸蛋黄、莲蓉。你就算是放什么黑松露,因为这一次疯狂小杨哥做的那个月饼,就是放黑松露和咸蛋黄的。按道理说,黑松露那玩意好像不是特别好吃,味道也很重的一种食物,反正没吃过,估计他这一次完了,估计以后大概也就不会再有人用黑松露做月饼了。
你说我能够放什么更贵的食材在里头,海鲜。你真放在里头,万一吃拉肚子,这事也受不了。那么怎么办?大家就开始玩这个叫月饼礼盒。刚才咱们看到,我也举出个盒来,但是我那盒里就是8块月饼,并没有其他礼物。有一段时间,月饼礼盒里边是装得非常丰富的,有装酒的,有装茶叶的,还有装什么茶具的,是为了让中秋节这一天有更高的情绪价值附加进去。
那么,大家就开始在月饼礼盒上面去下功夫了。没有人再去研究说,我怎么能把月饼做好吃,能够把月饼做健康,能够让月饼走出中秋节啊。都是研究说,我怎么能让这东西变得更贵。一年一回,我们怎么能够让大家愿意去买,去送礼能有面子。大家在研究这件事情。
所以,过了中秋节之后,就别卖了,一定要区隔开啊。我们就在这一天卖这一种食物,其他的时候你去买别的。
这个价值就统一地挂在月饼上。月饼现在其实是在逐渐消失的一个过程,为什么?就很简单,捆绑了太多的价值了。厂家也不希望月饼进入日常的餐桌,因为你进入日常餐桌,你说你卖多少钱一块?咱们刚才讲的什么汤圆、粽子、饺子都进入日常了,但那个东西它便宜,大家要打价格战。
你月饼进入日常了,月饼5毛钱一块,那你说到中秋节的时候,我凭什么把月饼卖20块钱一块?你还要去买,这个事它没有道理。哪怕说我做一个大盒,做得漂漂亮亮的,1,000块钱一盒、2,000块钱一盒,不太像话。所以咱干脆平时就不卖,咱就糟践这一天。平时的时候我就把月饼的料,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把它包装起来,咱们叫什么玫瑰饼或者莲蓉饼啊,咱们就不叫月饼就完事了,咱们也接着卖。
那你说月饼它造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有人说会存到明年,一般现在没有,因为你存一年的月饼冷冻起来,到第二年再卖,这个是成本很高的,要比你现生产月饼成本要高得多,冷库的成本很高。如果你要不存在冷库,里头的月饼会长毛的啊。今年,好像胖东来就卖了这个长毛的月饼,被人发现了。原来像北方五仁月饼就是特别高糖的,这种月饼其实糖是有防腐作用的,它是可以放很长时间的。
很多月饼真的是哥哥,甚至是几年他都不坏。但是今年,反正是有人在胖东来里头买了长毛月饼了。厂家本人也想清楚了,我平时也有饭吃,咱们就老老实实卖中秋节卖月饼。这一天,一拥而上一哄而散,我们到这一天大家都去卖月饼,过完这一天该干嘛干嘛去。
在这样的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去做月饼的时代,包括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可能都有月饼,星巴克做各种冰激凌月饼了。但是同时,也没有任何人愿意为月饼这个品类做任何贡献。你说我们怎么能够让月饼变得健康一些,或者月饼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谁也说不服谁。我们家就做咸的,你们家就做甜的,我们家里头搁一些很奇怪的东西,现在好像有放折耳根月饼的,他这个没有任何标准在里头。那么这样的一个情况。
他的文化价值,包括它的情感价值,逐渐被大家稀释掉了。而大家都去蹭的这种文化价值,还有一个案例是什么呢?就是三国游戏行业里头。如果你做三国题材的游戏,想过版号审批是很难的。不是说绝对过不去,但确实难。为什么?因为没有版权,大家又认知,愿意买,愿意玩,所以大家都愿意去做三国游戏。后来,版号的发放部门就说了:“你们再敢做三国游戏,上来我就不跟你批版号了。”这是要去维护一个文化价值或者文化符号的一个价值。
而且,月饼这几年也是被重锤连击,一锤接一锤。首先是禁止过度包装,这极度打击了月饼礼盒。有一段时间,我们要让包装简单,不要包得很复杂,不要让包装的总质量、总体积、总价值超过里边这个内容的百分之多少以上。你想,那一个大的月饼礼盒里头还放着什么红酒、酒具,可能还放着雪茄、茶叶,放了这么多东西在里头。那你想,它的包装的重量再加上它的价值,体积肯定比那个月饼大得多吧?那么这件事情是被严厉打击的,我们就不允许再去做那么豪华的礼盒了。而且这种大豪华礼盒后来都是什么呢?公司内部送,比如说公司福利,定制一批,四处把它送出去。前几年,大家已经不再去订这种月饼礼盒了,大家都是去订这种叫礼品卡,拿这个礼品卡去提什么大闸蟹,提一些其他的食材回来,这会更划算一些。
把这个包装打掉了以后,你月饼的这种附加价值就没法加得太高了,因为国家是有规定的。另外一锤是什么呢?是经济稳中向好,导致原来单位订购的这些月饼福利也锐减。很多原来这些做月饼的烘焙厂,他们平时是做面包的、做蛋糕的,到中秋节的时候,会给人家做一批月饼定制。他们通常在中秋节前一个月就开始给各个公司发广告,说:“你看,我们能够做月饼,有很多种馅料的,我们保证质保量给你做出来。你要什么样的模子,刻什么字,我们都给你保证搞定。”做完了以后,你说在里头加什么东西,给你放红酒、放什么东西都可以。像我以前上班的时候,也是这样,到中秋节之前。
我们会统计有哪些领导、哪些客户、哪些上下游的服务商,把这个名单定下来以后,统一交给定制的月饼的机构或者这种烘焙房。他们就给我们定制好的月饼,按照我们给的名单挨个去快递,我们就不用过手,还是很方便的。
但是今年,这些烘焙房就基本上没怎么干活,或者说他们现在网上叫做“三休一”,干三天歇一天,在这样的一个方式在工作,实际上就是没法完整开工。他说原来这些订月饼的公司,今年都没有来订月饼,不知道是他们降本增效了,还是说这个公司已经飘散在云烟之中了。总之,今年经济稳中向好,这些订月饼礼盒的人也都急剧下降了。
现在很多的传统其实都是在逐渐的消亡,也在逐渐的演变。第一个,现在大家庭其实在逐渐瓦解。以前很多说我们人情世故比较重,因为有大家族嘛,这是谁谁的父亲,这是谁的父亲的兄弟的儿子的什么,有很大的一家子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走动起来,你是需要去具备一些礼品的,这种礼尚往来的事情是比较多的。
但是现在真的不是了,现在就很多小家庭、宾客,还有很多不婚主义者。我就不结婚了,我就自己一个人过。很多现在新的饭馆都会专门开发一人食的菜单,甚至很多的套餐说:“我这边一人食。”中间有小隔帘,这隔板放下来以后,两边互相不认识的两个陌生人、两个孤单的坐这吃饭的人,还可以稍微的聊个天,有个新鲜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礼品去交换的月饼,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如果说我自己买一块月饼来吃,那我为什么要买那么高附加值的月饼呢?现在有那种一个月饼,我觉得有这么老的个一尺直径,那种月饼,你说你买回来干嘛?我估计像我这样的,血糖不是很稳定的人,吃一个那玩意以后,血糖直接就崩表了。所以这个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很多南方人吃月饼都是拿刀切着吃,大家切成几块;北方人吃月饼是一定要吃一整个的,因为认为吃了切块的月饼以后,一家人就不团圆,就分离了,就跟梨是不能分着吃的道理是一样的。反正也是有一些小的差异吧。
所以大家庭的瓦解,对于月饼这种附加情感价值的,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另一个就是消费降级。所谓的消费降级是什么?就是所有跟故事、品牌相关的这些附加值,没人愿意买单了。大家更愿意为性价比买单,十块钱买了两斤月饼,这个事大家愿意买。你说我一块月饼五十块钱,但是上面这个花雕的很漂亮,这个没有人愿意去花钱了,因为你吃了肚子里头,那个花雕的再漂亮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哪些传统文化的东西,现在正在快速消亡?鞭炮。咱们禁燃禁放了这么多年以后,现在逐渐号称要解开,但是发现解开了以后也没有人放了。一个是这东西确实有点污染,还稍微有一些危险性。而且放鞭炮这个事情,是我们小时候爱玩的东西,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没有那么爱玩这个东西,因为他从小可能就是在禁燃禁放这么一个环境下长大的。你现在突然给他一个爆炸物让他去试一试,他未必敢。而且现在年轻人其实越来越少了,每年的出生人口在下降。而且现在的小孩真的是“搁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么样一个状态,谁敢让他去玩这么奇怪的东西啊?
像我们小时候,都是揣一口袋炮就出去一放,放一晚上回来。你现在别说揣一口袋炮出去了,这个小孩你让他自己跑出去,你放心?你敢不跟着吗?现在都不敢。所以现在鞭炮这个事,已经逐渐的退出我们的年味文化的这个范畴了。
还有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糖瓜。是什么东西啊?实际上这个东西叫麦芽糖,就是用黄米跟大麦的胚芽一起蒸煮出来的一种糖。那个东西原来也是一种节日美食,是什么时候呢?应该是腊月二十八。他是干嘛呢?是祭灶王爷的。灶王爷在那一天要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那天则是我们每家每户要贴一个灶王爷在这个灶台上。到了这天,把这个灶王爷摘下来,在炉子里把它烧掉,它就算上天言好事了。烧之前要在灶台上供这个糖瓜,供完了以后,这个小孩就把这个糖瓜吃了。灶王爷自己不吃,都是小孩吃。但是现在就没人吃这玩意,糖不有的是吗?甭管是蔗糖的。
还是奶糖,还是各种什么糖,都是多去了。这种中国土法造的麦芽糖就没人吃了,因为这东西除了甜味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味道,而且还是很脆的一个东西。我小时候吃过,现在我大概已经有快10年没见过这东西了。淘宝上还有卖的啊,但是很少有人买这东西去吃了。
至于跟它相关的民俗文化,现在应该也没有那么多了。我们家抽油烟,底吸底下肯定是没有贴灶王爷的啊。等今年或者什么时候我们去贴一个。这些文化在逐渐的消失,但是我们也不用为这件事情就怎么悲哀。文化是在消失,但是另一方面,它们也在演进。这样我们留下来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东西,那些团圆,那些快乐就可以了。
至于月饼的话,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并不希望中国的节日都变成了食品节。中国有元宵节、粽子节、月饼节,我们觉得还是恢复成正月十五看花灯、端午节以及中秋团圆,这样会更好一些。让我们把文化留下来,食物让它跟着时代一起演进就好了。
好,这期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也参加我们disco的讨论群,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