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还在讨论我到底有没有看过短剧,或者我身边的人有没有看过短剧的时候,现在短剧已经无孔不入了。大家好,这里是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无孔不入的短剧。
新时代已经到来了,虽然未必所有人都看过,但现在更多的人参与到了拍摄和观看短剧,或者叫短剧消费的人群之中。现在有哪些人在拍摄短剧呢?除了过往的那些传统短剧公司之外,很多的MCN机构也都开始拍摄短剧,包括很多的头部网红,像什么疯狂小杨哥、辛巴等等,一堆人都在加入到短剧创作的行业中。甚至有一些非常传统的影视巨星也开始在拍摄短剧,比如说最近比较有名的周星驰,他拍了一个叫《大话大话西游》,他把《大话西游》再大话了一把,在各个平台上收视还是不错的。
而且呢,比起过往只有年轻人在看短剧的时代,现在更多的中老年人也加入到了短剧观看的行列中去。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现在大概有一半左右的短剧是专门为50岁以上的人拍摄的。
那么除了刚才我们讲的周星驰、各种MCN机构、头部网红在拍摄短剧之外,还有哪些大家可能想不太到的人也参与到短剧拍摄或者叫短剧创作过程中来了呢?比如说太二酸菜鱼,他们就拍了一部短剧,叫《实习霸总狂宠卖鱼妹》。听这个名字大家能想象得出来,太二为什么要拍这样的一部短剧。
还有蜜雪冰城拍了一部短剧,叫《雪王的穿越日记》。蜜雪冰城外边的logo都是一个白白胖胖的雪人,名字叫雪王,他穿越一下。喜茶拍了一部《喜一下》,而《喜一下》算是一个微短剧了。霸王茶姬也拍了一部,叫《比起好好告别,我更想在回忆里和你相逢》。霸王茶姬一直都是比较文艺的感觉。
你说这些传统奶茶店、中餐厅拍一些这样的剧,然后给我们宣传一下,可以想到啊,不算是让人惊讶。咱们继续,必胜客拍了一部,叫《人生是张什么饼》,意思就是我们来画饼啊,到底画出一张什么样的饼来呢?麦当劳拍了一部,叫《重生之我在麦当劳修炼魔法》。好像是讲一个人重生到麦当劳的后厨,在麦当劳货主里边展示麦当劳各种食品的制造流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再进行一些魔改的故事,让你看完短剧以后,对麦当劳整个的食品加工过程有一个认知,并且愿意再次走进麦当劳去吃他们家的汉堡。
肯德基拍了一部,叫《重生之吃货皇后惹不起》。大概是讲了一位肯德基的店员重生到古代,这个人从小就爱吃鸡翅、爱吃鸡,在皇宫里边啊,各种的吃鸡。星巴克拍了一部《我在古代开星巴克》。现在很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开始参与短剧的创作。
也参与到了短剧的拍摄过程中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消费品牌。不光是国内的,国外的消费品牌在中国也是在拍短剧。很多的银行也在去拍短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只是想去争取一下年轻客户吗?没有这么简单,现在中老年人看的短剧也很多啊。
有这个《闪婚老伴是豪门》,《闪婚50岁老炮上阵父子兵》等等,专门给50岁以上的人去看的。很多是以老年女性为目标客户群体,50岁、60岁以上的这些女性,她们的特点就一定是闪婚。谁有空跟你再去谈恋爱,或者再去从认识到一步一步往前走?没有啊,突然闪婚了,然后发现哦,对方是一个总裁,一个霸总,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等于也算是弥补大家原来对平凡生活的各种预期的不满足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老年人拍短剧呢?原因也很简单,现在中老年人是一个很强的消费群体。很多年轻人都在家做全职儿女呢。什么叫全职儿女?就是不上班。
前一段时间,还有一位年轻人写的离职申请突然火了。他写的什么呢?说我一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累死累活的。我父亲多少工资,我母亲多少工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有多少退休金,他们每个人给我多少钱,我现在就可以在家做全职儿女了。我挣的钱是正常上班的好几倍,我可以在家里头陪着老头老太太们,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就完事了。
现在愿意雇儿女在家陪着自己的这些老年人,反而是消费的一个主力啊。当然也有很多老年人日子过得并不好,但现在很多有消费能力的人岁数并不小了。作为短剧这样的一种,本身盈利并不是特别高的新艺术表现形态来说,肯定是谁付得起钱,我就拍给谁看嘛。谁愿意买单,我就拍给谁看。
就像原来日本的很多动画片都是16岁拯救世界,为什么?因为16岁的人愿意给他买单。为什么很多的美国电视剧都是拍给家庭主妇看的?因为家庭主妇有功夫在家看,而且有功夫在那看广告了,以后去下单呀。所有这些艺术形式都是要去拍给他们有消费能力的目标群体去看的。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去扎堆拍短剧了呢?其实现在的短剧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种广告的平替。按道理来说,短剧应该是自己拍完了自己就挣钱,甚至说我在前后加广告,或者我在中间插入广告。但是你想,短剧这样的一个形式,本身自己盈利能力其实是一般的。微信公众号上那些分账短剧,或者视频号上的短剧,抖音上的短剧,他们盈利能力其实都是非常非常差的,因为看的人毕竟没有那么多,就算每一个看的人都给了钱。
最后汇集起来的这些钱也是不够花的。第二个这么短的句,一分多钟、两分钟一集。你要再在前头加个片头,后头加个片尾,然后放个广告,这就没法看了,对吧?那你说我要在里边插广告呢?我在里边做这种广告植入,你就一分多钟,那你还不如整个拍成广告短剧算了呢。而且一闪而过的过程,你愿意找人收多少钱,人家愿意给多少钱。他不像是原来,我记得咱们看《变形金刚》几的时候,这个探员在香港的一个阳台上,打开冰箱,拎出一个舒化奶来,就在那喝,总共大概也就是不到1秒钟,还是一两秒钟的一个镜头。但是看的人足够多,大家愿意给钱,对吧?
你短剧这样的一种形式,一分钟一集,看的人也没那么多。有没有人愿意给钱?这个就是一个问号。那么干脆大家就直接拿短剧当广告放,就像刚才咱们讲的啊,我在麦当劳里边修炼魔法,或者我在古代开星巴克这样的片子,那广告跟短剧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呢?咱们如果把短剧整个看成广告来看,首先看广告这个东西,它的制作成本是很高的。拍广告其实要比拍电视剧难得多,为什么?因为时间非常短。而且呢,广告还有一个留存的问题,很多人看广告看15秒就跳过了,就像咱们现在在YouTube里头,前面这些广告大家都跳过了啊。
所以广告是需要考虑说,我怎么能够在一分钟或者更长一点点的时长里头,把人眼球吸引,在这不断看下去。而且呢,广告本身的投放成本还非常高,因为你要像视频广告吧,你要像YouTube也好,像Twitter,像各种的视频广告平台去投放的时候,1,000次播放那个是很贵的,经常是需要到十几美金的。三个因素呢,造成了广告有一些没法解决的困难,就是制作成本高、时长短、转化率低,加上投放成本高。
你说我投放成本高了,我就要想办法把它做得更短一些,做得更短一些,我希望提高转化率,怎么办?我就要做得更精致一些,请大明星回来。请了大明星,是不是留存就会好一点,转换就会高一些啊?那么我投放的成本会下降些。但是我制作成本就会上升,导致了整个广告的转换率是非常难以优化的,因为投放成本高。那么我怎么办呢?把广告做得更短一些啊,因为广告做得更短了,那我怎么办呢?要拍得更精致啊,要请更大牌的明星回来,把这个制作成本推得更高。那么我有了这么高制作成本的一条广告,那我是不是应该花更多的钱去投放呢?
所以这三个相互之间促进,是成为整个困扰广告行业里边难以解决相互内卷的核心因素。那咱们反过来再看看短剧,短剧的制作成本是相当低的啊。你别看短剧是一分钟一集。动不动就做个四五十集、六七十集,所以他整个的时长可能会在一小时,甚至更多一些。但是一部短剧,整个的制作成本可能也就是二三十万,还不够这帮人拍个可能几秒钟的广告呢。你别看广告短,但是他拍摄非常精良,再加上请大牌明星,30秒的广告,这个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
但是你看短剧,一个小时的短剧,可能整个的拍摄成本也就是二三十万,加上买本子,所有的这些东西加在一起,也就这么多钱了。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成本,而且这么快的周期?他拍的比广告还快,因为他最后挣不出这么多钱来,必须要把成本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才有可能让整个的短剧项目在生命周期中盈利,能够生存下去。
而且短剧虽然一集一分钟,但是人家有60集啊。如果大家就愿意看,3集后边没人瞅了,那这个短剧一定会亏钱的。所以短剧一定是很好留存的,它一定会通过创作脚本的方式,一定会通过情节的设计、节奏的把握,尽可能地提高留存。他每集会有一个转折,每集会抖一个包袱,这一分多钟一定会解释清楚一个问题。
60多集才可以保证大家比如说至少看个四五十集,才有可能能够盈利,能够生存下去。所以短剧的时长很长,而且留存很高。而且短剧的投放成本其实是比较低的,因为大家都不怎么赚钱,你投放成本太高了,以后你是玩不起的。
大家要注意啊,我们经常看到,哎,这个短剧挣了一个亿,那那个短剧挣了多少钱。大家老觉得,哎呀,这个短剧好挣钱。但是我告诉你,短剧的生存方式其实跟游戏,或者叫超轻星游戏是很像的。就是他挣了一个亿的这帮人,他可能投了9500万进去,他最后挣了500万。这对于短剧的这种营收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一个数学模型。
但是对于一个短剧来说,其实他整个的投放成本还是可以打平的。他比他挣的钱还是要稍微少那么一点点的。所以整个短剧的投放,是相对广告来说克制得多的。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他们拍了短剧以后,可能投了半天还少挣一点,或者说他至少没亏钱。如果按照他原来投广告的那个投放成本来算的话,他在短剧里可以一起投爆掉。
为什么人家其他的短剧投放都是要求挣钱呢?对吧,我挣一块钱,我可以花9毛5去投放。但是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人家可以什么呢?我可以按照广告投放,我不要求挣钱。我原来投500万广告,现在可以把利润都投出去,然后再多投500万。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可以比普通的短剧占据更多的流量。流量多了以后,他可能后边收益也会上升。
再往后,短剧的转化率其实也是很高的。如果整个都是广告短剧,比如,像咱们前头讲的,这在麦当劳厨房里边修炼魔法,这样的短剧啊,你看个几十集以后,你会对麦当劳后厨的各种操作非常熟悉,然后根深蒂固地说:“我就要去吃麦当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大家有没有印象,有一种歌叫做“口水歌”或者叫电视剧主题曲,这种歌未必有多好听,但是呢,会被很多人在大街小巷上传唱。为什么?因为听的遍数太多了,反复重复。
以前的这种电视剧一拍拍个几十集,片头一个歌,片后一个歌,中间可能还有几个插播的歌曲。你听个几十遍了以后,大家就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短剧的转化率要比广告高得多。
最后是什么?短剧的目标人群其实是很精准的。广告投放成本高,有一个很关键的元素是什么?就是你搞不清楚应该投给谁。你虽然可以去写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我要男的,我要女的,我要什么什么样的人,但这都没有短剧的投放更精准,因为短剧本来拍摄的时候,就已经是给最精准的、有消费能力的人拍摄的。而且,只有愿意在短剧平台上付费订阅的人,才可以看到短剧。
所以,短剧的投放要比广告更加精准。现在广告主就把目光转移了,从我原来要拍个广告,现在说:“算了,咱去拍个短剧得了。”以前,比如说我们比较一下,我要先去拍个广告,然后去跟电影电视剧谈:“我给你掐的片头吧”或者说:“我给你植入进去吧。”那么这个都是非常昂贵的,而且要求很高。特别是如果你想植入到电影里去,人家电影电视剧也得看你,这跟我搭不搭呀?是不是影响我整个的口碑和品质了?这个要求就非常高,而且很麻烦。
那短剧呢,就省事了。我们直接投资,投个几十万,比整个广告拍摄的成本还低,就可以得到一部自己的短剧,有个几十集的长度。而且呢,在各个短剧平台上就可以投放了,有大量的人直接可以进行转换。这个肯定要比去拍电影广告、拍电视广告,或者甭管是片头广告、片尾广告,还是植入到影视剧里的广告,都要划算。
所以现在这些消费品牌都在很努力地去拍摄自己的短剧。最后呢,跟大家总结一下,流量的故事是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的,一直在寻找流量的价值低地,就是流量故事的永恒主题。什么叫流量的价值低地呢?就是有些流量贵,有些流量便宜。刚才我们比较了,你单独拍摄一条广告,到各种广告投放平台上去投放,或者是我单独拍摄一条广告,到影视剧前面去做片头片尾,或者我跑到影视剧里边去做植入,或者我去找明星大牌去给我做代言,现在多了一种新的方式:花钱去拍一部短剧。
那么在这个里面,拍短剧的这种形式一定是成本最低、投放也成本低、时长长、转化率特别好。这就是一个价值低地。当这样的价值低地被广告主发现,他们会冲上来做的,因为你找到了一个比其他人、比你的竞争对手更便宜获得流量的方式。
而短剧自己作为这样的一个流量价值低地,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折腾了半天,其实短剧这个风潮在国内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了,甚至现在出海的短剧也在努力的冲锋。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自己变现的路径。而且在这样的一个消费降级的时代,或者在整个的创投都不是那么火热的时代,短剧也没赶上好时候。
如果是在创投非常火热的时代,你这样的一个新的艺术形态,虽然不赚钱,但会有大量的投资机构给你钱,让你们再接着去尝试新的变现方式。短剧现在没有找到自己的变现方式,虽然开始变现了,开始一级一块钱、一级两块钱开始收费了,但发现这样的一个方式的天花板很低,没有办法让整个的行业在这种收费方式下快速腾飞。
那么短剧也在寻找自己能够玩下去的这条路。现在,他们就找到了这样的一个方式:说,咱们跟这些广告主去合作吧。咱们何必说,进来了以后再去放广告呢?咱们干脆就给这些广告主拍短剧,不就完事了吗?这样就可以打破这个一级一块钱、一级两块钱的这种收费方式。打破这种收费方式以后,他们的播放量可能就会继续上升,甚至也有可能说,我拍一部短剧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和报酬。
这就是短剧也在给自己找方向。如果是早些年创投比较热的时候,一个新的媒体交互方式,他不会这么着急地说我出来去找变现方式了。你比如说早期Instagram起步的时候,或者早期抖音起步的时候,那个时候真的是你不需要挣钱,一堆人冲上来给钱。抖音和Instagram都是已经到非常非常大,已经被收购了,甚至是10亿美金收购的时候都没想明白怎么挣钱。他们是在被收购了以后再去研究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变现,应该怎么去挣钱。
现在没有这个时间了,所以短剧现在在跟各种各样的行业,在跟各种寻找流量价值低的行业进行碰撞,尝试一下怎么能够把这些流量价值重新变现一次。这些流量里头的有一部分价值没有被很好的变现。我在这个短剧里边穿的衣服有没有被卖掉?我在短剧里头做的鱼有没有被卖掉?比如太二酸菜鱼拍的那个《实习霸总狂宠卖鱼妹》,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短剧最终也会走出自己的路。
而且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可没准会走出一些全新的、我们原来没有想象到的道路。好,这一期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