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跑去工厂摆拍睡觉,以此庆祝第10万辆小米Su7的汽车交付。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咱们今天呢来讲一讲,在产能过剩的国家里头,为什么小米汽车还要经历产能爬坡。大家注意啊,这仅仅是产能爬坡,还远远称不上产能地狱。
现在呢,每周交付的车,跟每周新增所单的车基本上持平,或者呢是锁单的车稍微多那么一点点。所以呢,小米现在应该还在一个“越交付,欠的车越多”的这么一个状态。但是两边相差已经不是那么多了,大概每周锁单5,000多辆,交也是交5,000多辆。
真正到什么样叫产能地狱呢?就是订单暴增,蔚来一段时间里产能完全不成比例,而且没有任何追赶的可能。特斯拉是经历过好几次产能地狱的,到现在为止,他们的Cybertruck应该还在产能地狱里头挣扎徘徊。
曾经呢,我问过一位特斯拉的朋友,为什么特斯拉这样的公司会去经历产能地狱。我记得应该是在2015年吧,当时到美国去,有一位华人,他呢是特斯拉的一个HR的主管吧,但后来应该也是离职了。他给我们做了一个访谈,问他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当时呢,马斯克已经算是很有钱,但还不到首富的状态,而且呢,特斯拉已经在国内算是一种新风潮了。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多造两辆不就完了吗?干嘛要去经历产能地狱呢?他当时就跟我讲说,任何制造业,特别是这种复杂商品的制造业,产能地狱或者叫产能爬坡,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像特斯拉这种,他算是一个开创者。你像国内先买特斯拉的都是什么人?雷军、理想、蔚来、何小鹏,这帮人跑去买特斯拉,经历产能地狱,这个是没有任何办法去解决的问题。
那你说上来就多造一点,比如我一开始我就计划多产一倍的车,多产10倍的车,这事不就解决了吗?他说所有不信邪的人,现在都已经破产了。这就是一个,任何人都躲不掉的一个客观规律。
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咱们老在喊说,哎呀,中国产能过剩了,这么多造电动车的。
这么多造电动车配件的,这么多造电池的,那你小米咋还要经历这种产能爬坡的一个过程?而且爬了快一年了,爬了10个月了,到现在为止你还欠这么多车。你像我的车订完了以后,到现在还是22-25周以后取车,我也希望快点取车。
很多人觉得,造汽车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到各个零部件厂商去订货,哎,我要多少个电池啊,多少个钢板啊,多少椅子,多少电子配件啊,我都算好了。我就找他们定这些配件,定完了以后呢,拉到车间里,七哧咔嚓把它拧一块啊,焊起来,喷个漆,组装成完整的车辆,然后送到库存里头,再把这些车呢,从库里头拉出来,送到各个交付中心,把它卖掉,不就完事了吗?这个呢算理想状态,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是什么?这个东西是一个叫资金占压的游戏。你去零部件厂商说,哎,我要去订这么多零部件了,那么人家就说,我们要算一下啊,你这些零部件需要多少钱,你先给我钱。其实所有的资金占压成本,最后核算下来是什么叫利息。就算是你自己的钱,你不去把它压在这,你去买个理财什么的,你还有利息收入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你比如说,我现在需要1万辆车,1万辆车应该是在两个月之内可以拼装完成。那我一定是先买5,000辆车的零部件,这样我资金等于就是占压了5,000辆车的零部件的资金,然后只交了一个月的利息。把这些车卖掉了以后,我再去交下面5,000辆车的零部件的钱,再去交这一个利息。那你说我一上来,我交了1万辆车的零部件的钱,占压了这个资金交利息,而且一下压两个月,那这个钱是差好多倍的。所以千万不能干这个事情啊。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叫生产滞后的问题,你是解决不了。什么叫生产滞后啊?我今天突然想要去造一个月2万辆车了啊,现在雷军的工厂里,一个月是能生产2万辆车,但是呢,是通过两班倒的方式能生产出来啊。正常情况下,他现在的工厂里头,只能一个月生产出1万辆车来。那你说我一开始干俩工厂不就完了吗?你为什么还一期二期呢?
现在雷军的工厂就是一期、二期嘛。二期大概要到明年6月份才能完工,然后经过验收测试以后,可能到明年的七八月份才可以正式开始排产。那你一开始把这俩工厂一块都造了不就完了吗?其实第一个原因就跟刚才咱们讲的一样啊,你一次造俩工厂,那你所有的资金都得压在这啊,这个是非常不划算的。
第二个是什么呢?你把俩工厂造出来以后,万一你要卖不掉这么多车,这个风险谁来承担?你承担不了的。而且工厂还有一点比较讨厌,你不可能说我一个月造1万辆、1.1万辆、1.2万辆、1.3万辆都成线性的涨上去。他不是这样的。你就造一个工厂一个月1万辆,再造一个工厂一个月2万辆。而一个工厂从开始造那天到造出车来,一年多到两年的时间,而这还是中国速度啊。你要搁在德国,这事可能四五年都未必能造得出车来,所以它有一个滞后性。
那么必须要去测算所有的风险、资金占压,以及蔚来的一个销售预期,你才有可能去排定说我到底什么时候去到工厂才能干这件事。而且这个过程呢,你不能说“哎,别人有一工厂,我直接用上行不行?”不行啊,你需要整个进行厂房的改造,这个跟造一个新工厂的差异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他不是造手机啊,造手机、造家电,这个事是可以进行简单的快速改造,就可以让这个生产线转型去造另外一个东西。但是造汽车这个真不行,特别是他们现在还搞这种什么一体冲压呀这些事情。
你要上冲压机,冲压机你找人定吧,那个9,100吨的冲压机不是说我随时要随时就库存里就有,就给你拿出来,都是定制的。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然后还需要众多工序的这种配合。你说我装轮子是一个什么速度啊,我装车是一个什么速度,按一个什么样的速度去整合这些配件,这个是非常复杂的。你说我每样东西到这都是正好啊,一件不差,把所有的轮子装完了,我就走下一批,这是不可能的。那造轮胎的工厂说:“哎,我这个一批就是1万个,你要买你就买1万个。”你说我想买1万零10个。
人家不理你的,你这一万个就要搁在库房里头,等着把它装的差不多了,你再去订。所以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各个工序去配合。很多的传统车厂呢,都是以整车为单位,就是我把一个车架子搁这了,这个车架子在整个的流水线里走一圈,七咔嚓把所有东西都装上。但是这个呢,其实是相对比较慢的方式。如果有一些跟车架无关的这些零部件,你就完全可以在其他的厂房里的时间把它装好啊。那你就要各种工序如何配合起来。
而且呢,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过程中,你还是不能保证说所有的工序都是顺利完成的,中间有可能出问题的。一旦有一条队列卡住了,那可能整个就都停下来了。所以这才是实际生产的一个情况。
那你说有没有更实际的情况?什么叫更实际的情况?任何商品的生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我现在买了小米Su7,那这个车第一辆出厂的时候跟最后一辆出厂的时候,是一样的车吗?不是啊!这个东西是里面不断的演进和变化的过程。他把车造出来,造一段时间以后,他会干嘛呢?这些零部件啊,组装工艺啊,他是需要调整的。调整的原因呢,第一个是这个零部件有的时候需要去更新换代。新的零部件又出来了,这个零部件比原来的性能还好,价格还便宜,或者说有一些新的规范我们要去遵守。所以零部件会更新换代的。
而且呢,它的组装工艺或者各种的制造工艺,也会不断的更新换代的。这个里头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呢,就是成本会逐渐的下降。咱们买的各种商品,第一批最贵,越往后越便宜,都是这样的。把车造出来的第一批,一定要各个设计的地方都要留出赋余量来。等造完几批了以后,说:“哎,好像不需要把这东西造这么笨重,可以稍微的把它简化一下。”而且还有很多呢,一开始是进口件,后来我发现我们有国产替代件,另外一个工厂生产的质量更好啊,价格更便宜啊,换他们家的,这个车也会变得越来越便宜。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是什么呢?这个车卖掉了,有用户使用,有用户反馈,甚至还有一些交通事故出来了。
他也会不断地去收集这些数据,收集这些反馈,去改进这个车。所以车的制造过程中,每过一个批次跟上一个批次,它就不一样了。如果你一开始就买了一大堆的零部件,那这个事就亏掉了,等于一开始零部件就很贵,而且还不是最适合你的车的。永远是下一批零部件更适合你的车。
那你说车真的是这样吗?大家看看这个召回公告。每个车过一段时间可能出一些问题,他们就会召回。召回的时候会去说,我们把哪个型号都召回吗?不会的。他们召回的时候都讲说是什么什么型号,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年某月某日之间生产的,这一个批次召回。这意思是什么呢?这一个批次使用的是同样的制造工艺和同样的零部件,其他的批次里头没有使用这种零部件和这种工艺,你就不在召回之列。
所以爬坡就是必然的,没有任何办法,都是从小批量开始测试。我们以前在盛大的时候做过电子书,当时也是这样,先在实验室里头把原型机做出来,先造个5台,然后造个10台,造个20台,造个100台,造个1,000台,然后才能往上造啊。当然那个时候也是最后出了问题了。出什么问题了?有些人拍脑袋来说,我觉得这东西能卖10万台,咱先造个1万台吧。结果最后卖得很痛苦,造成大量的资金占压,以及这种电子设备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更新换代,很多的配件就已经过时的问题。
所以那就是一个反面案例,不能说有这个实验室原型产品了,上来我先定10万台,这个会亏死的。所以一定是一边生产,一边增加产能,尽量降低资金占压,以及设备库存零部件的闲置时间。比如说雷军真的上来就造了俩工厂,定了两倍的零部件的话,那他花的钱可能是现在的10倍都不止。而且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改进工艺,改进零部件,不断地降低成本。就越往后造的车,越往后造的各种设备就越便宜。我记得以前是索尼的人跟我讲的,索尼他们在国内造一种相机有生产线,第一批很贵啊,等造了一年以后,那个相机跟原来第一批的相机……
就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里边所有的零部件基本上全国产了。他是索尼牌子的,但是不是这种大的相机,应该是一种卡片机。他现在造一台索尼相机,可能是一开始在国内第一批生产相机,成本的应该算一半。我说那这个是不是质量就差很多?他说你想错了啊,最新出来的一定是质量最好的。我们绝不可能说把成本下降了以后把质量降下来。我们都是不断地把这个质量指标或者各种的品质指标往上堆,不断地在这个过程中改进工艺,压榨各个的这个零部件的生产厂商,让他们相互去竞争,达到我们新的技术指标,还把这个成本降下来。
所以千万不要想着说:“我一定要买第一批啊,第一批的质量最好,这个零部件用得最扎实。”别想这个事,越往后的越便宜,质量还越好啊。这就是工业的一个现状。那么,爬坡生产的最终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呢?叫以销定产,保持一定的弹性。特斯拉其实目前就在这样的一个范围内。
因为我这一次去订小米Su7之前,也去问过特斯拉。我说我如果现在订特斯拉是什么样的?他就跟我讲说:“你如果现在订,两周之内给你交车,我们也没库存,也不需要排队。你现在定,我们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里就给你下单了。”因为我在北京,他还得从上海,从超级工厂给你拉到北京来,再把车交给你,快了一周,慢了两周。而且为什么说这叫有弹性呢?就是你订单稍微多一些,他基本上可以通过增产把这一部分的订单消化掉;订单要少一点呢,他也可以稍微降低产线的效率,也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这种波动。
什么叫特别大波动?裁员啊或者是关停生产线,这叫大波动。基本上还是在特斯拉的允许范围内波动。一旦是波动出去了以后,特斯拉一般也不会裁员或者是关停生产线,他们会干嘛呢?他们会调价。发现最近的销量太高了,造不出来了,涨价;最近销量低了,生产线有点工作不饱和了,降价。他们通过价格的调整,始终保持供需之间的一种平衡。产能过剩其实要比产能地狱更加可怕,一旦产能过剩的话……
工厂可能就要关闭生产线了。关闭生产线这个事,他没有那么大弹性。刚才咱们讲,特斯拉这个还是在弹性允许范围内,多生产几辆、少生产几辆是OK的。但是一旦关闭生产线的话,那可能一下一个月1万辆的产量就没有了。关闭了生产线,下次再想把它打开,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成本。生产线这种东西,不是说我今天关了,明天就可以开。每次打开了以后,你也要检查,需要去做各种设备的校准,甚至有可能需要做完整的检修,你才可以去工作。
这些生产线上的工人并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当然,咱们有些生产线是这样的,比如说富士康造iPhone的那个生产线,就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可以造出iPhone来。但是特斯拉造汽车的工人,他不能这么干。虽然特斯拉也不断在传出说有招聘了、有裁员了,但是他绝对不可能像富士康那样说,在淡季的时候,我可以把大部分的工人都裁掉,在旺季的时候再给高额的补贴招回来,这个事他现在还做不到。
但你说蔚来是不是有一天能做到呢?中国很神奇,不好说这个事情。资金占压成本,会在这个过程中压死所有不信邪的人,因为产能过剩了以后,最后压死大家的就是这个资金占压成本,或者说叫利息。咱们看看宝马国内最大的5S店是怎么倒闭的,就知道了。因为宝马这种店,或者这种传统车企,跟特斯拉、小米其实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什么呢?他们把车造出来以后,实在卖不掉,可以要求底层供应链, 不是上层造零部件的那些,就是下边这些4S店给他压车,你把库存压力给我吃掉一部分。
国内比如像赛里斯、小鹏,实际上都是这样。他们让4S店去替他承担这个风险。宝马原来也也是这样,结果就闹出笑话来了。怎么弄呢?上来说我们是不是降个价呀?你一旦让4S店压车了,你就不能随便去降价。而宝马的不信邪说我要降价,降价完了以后,4S店就开始闹事,说你看我已经把你的车都定下来了,库存搁这了,你要喊降价。
我现在把车卖了,以后我亏钱了,或者挣的钱没我原来想象的多,那这个事你得要给我补贴。宝马跟他们闹了很长时间,闹不明白,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宝马说那算了,我退出价格战,我不降了,行吧,咱们满足4S店的这个要求,总要照顾完整的链条嘛。结果呢,宝马4S店又开始出幺蛾子。什么呢?降价时候买的车,到不降价的时候,他拒绝交付了。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原来这个车啊,是卖30万的,宝马说我现在降到20万了,有一帮人就跑到4S店去,20万把车款交了,合同签了,说我现在要求提车。过两天宝马说我不降价了,这些人跑到4S店去,4S店说对不起,你这个车订单作废,我不给你了。搞这种事情,很伤人品啊,说你们这帮人怎么能这样,话不算数呢?
再过一段时间,宝马说算了,这个车还是卖不掉,咱们再重新降价吧。宝马最后又整了这么一出,整完了以后呢,这个4S店就直接说算了,我宣布破产了,我实在伺候不起你了啊,就完蛋了。咱们说错了,5S店破产,它比正常4S店多一个S啊。
这一般咱们讲4S店是什么?第一个是sell销售,第二个呢是叫零部件,反正也是一个以S开头的,第三个叫服务service,售后服务,第四个呢叫信息反馈,就是你可以到他那去反馈任何问题。现在呢,宝马呢就玩了一个更夸张的,第五个是什么呢?叫可持续性啊,干嘛的呢?就是讲环保的,做各种环保的宣传,参加各种环保公益事业,就搞这一些虚头巴脑的事情,所以他们叫5S店啊。
现在是宝马在国内最大的5S店,直接宣布破产了。说您这个啊,妾身实在是没法伺候了,今天说参加价格战,明天说不参加价格战,后天说我又要参加价格战,那这个事实在没法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我们给你压货,直接就不玩了。
然后这些店干嘛去了?这些店现在去卖华为去了啊,他们现在跟赛利斯绑定,卖华为的汽车。咱们可以一边高呼爱国,一边卖车,这个好像故事还能讲得通。国内的新势力呢,都想向特斯拉去学学直营销售。
直营销售最大的好处就是,我随时可以降价,不需要去照顾4S店的库存压力。啊,当然坏处是什么?就是所有的库存你得自己赔着。你造多了车,你就得自己压在库里,自己到银行那边交利息去。没有人去给你缓冲这件事情。
现在呢,蔚来、理想、小米啊,都是直销模式。小鹏跟赛里斯呢,算是混合模式。他有一部分是直销的,还有一些呢就是代理商。就是原来给宝马、奥迪他们去做代理商,做4S店这些人呢,说来我们给你去卖问界啊,我们去给你卖小鹏啊。他们现在已经达成了一些协议,他们也会去帮助赛里斯、帮助小鹏去压车。
现在咱们再去看,各家向外报的销量的时候,你就知道啊,有一些可能报出销量来了,但是呢在4S店里挂着。雷军呢,现在是在努力的学习马斯克,宁肯去摆拍。而他这摆拍,其实很明显的摆拍啊。为什么呢?衣着整齐,谁跑那睡觉,穿这么整齐在那睡,还穿着皮鞋,发型也不乱,连枕头都没有,四面还很空旷,一大空地,睡那了正常睡觉是什么?
像马斯克也有一些,睡在工厂里边的照片流传出来。但是呢,这些照片因为现在有AIGC,不知道是真是假。马斯克本人也没有明确的确认过,但是呢,你看到这个照片,都是在很凌乱的办公室里头,有的是睡在桌子上的,有的是睡在桌子底下的,都要找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角落里边睡觉。而且呢,是钻在睡袋里头,蓬头垢面在那睡。
但雷军这个妆容整齐,穿着皮鞋,抱着手,没有枕头,这个呢就明确的是在摆拍。摆拍这件事呢,雷军其实也不介意,就告诉你说我致敬一下就完了。雷军呢曾经号称叫雷布斯,现在呢算是雷斯克了啊。记得以前就有人讲,叫穿别人的鞋才能体会别人的想法,雷军呢也算是身体力行吧。
现在呢,他在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上努力的卖小米汽车,基本上像马斯克在推特、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去卖特斯拉,这个过程是一样的,基本上靠他一个人就全都搞定了。而且雷军呢,跟马斯克学习,设立工程师人设。什么叫工程师人设?就是1就是1,0就是0,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你不能上来啊,老喊遥遥领先,这个事是不行的。那雷军上来,他说:“我承认我比特斯拉差远了,人家是可以把电池的功耗做得非常极致的。我要想达到他这种续航,必须要堆更多的电池上去。”他说:“我是咬着牙往肚子里吞,拿前生补成这样的,最后才可以达到跟特斯拉差不多的性能,但是我堆的料比他多多了,这个事很不划算的啊。”雷军就会认这件事,但他认了以后呢,对于有些人,比如像我这样的人,我们就会说,可能是一种比较老实的方式,我们愿意去买这样的人卖的车。当然也有一些人就愿意去买那种遥遥领先卖的车,摆脱别人的控制,完完全全都是做自己的,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雷军呢也会表现得比较谦逊,这点呢跟马斯克有异曲同工之处。马斯克肯定不是谦逊的人,经常是四处很张扬地在这折腾,但是呢,马斯克也不怕你骂他。你骂他完了以后,他们也会跟你打哈欠,甚至也不怕认错。前边说了涉及以色列的一些话,后边他说:“那我就承认错误呗。”他说:“我经常说错话,怎么了,我以后还会说错,我就是这么个人,那就这样呗。”马斯克是这样的方式,那雷军呢,别人骂他,他就哈哈一笑,他也不会说谁骂他了,他就说:“我去告你啊。”这个事他不会干。
十一期间,大量的人拿雷军的形象和声音去做数字人,四处骂人,录了一堆的视频,跑到抖音里边去发去。那雷军也没说什么,雷军说:“哎呀,我看了啊,你们这个做得很有趣,但是呢,请不要让我说脏话啊,这个实在是有点难以接受。”他也就说了句话就完事了。如果这个事你去放到其他人身上,比如马化腾或者是刘强东,马上律师函就进来了,你的号可能瞬间就不见了。
“Are you OK?”他讲了一句话,别人就给这事编了个歌。那刘军看完了以后,寄个律师函去了没有?人家干嘛呢,花钱把版权买下来,以后再有什么事情,他就直接放这个歌不就完事了吗?所以他呢,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去展示谦逊的。雷军现在呢,已经算是掌握了说学习这些大佬的这种技巧。
原来学乔布斯的时候,还学得比较刻板。现在学马斯克的时候呢,已经知道说,哎,怎么在这个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去设立雷军自己的人设。原来都是走到哪,穿黑色的T恤,穿牛仔裤,跟乔布斯的穿着打扮完全一样,手势、动作、语言完全模仿。到后来大家开始看到穿衬衫、穿西装了,就是开始模仿马斯克了。马斯克走到哪都穿西装的。
当然,雷军有一点比他们还强一点,就是雷军穿的大量衣服是他自己家的。他投资了一堆这种服装厂,所以呢,他可能顺便还把自己服装厂的广告也都打了一遍。这个还是很有趣的一个玩法。
现在雷军呢,也是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参与各种讨论,不怕被骂,也认真地认错。人家给他提各种建议啊,他也上来说:“哎呀,我们发现有这样的一个建议,下次改了吧。”所以现在有些人用了车了以后,觉得哪不爽了告诉他,他下次没准等给我造我那辆车的时候,他就已经用新的方案去给我造去了。他还是比较听人劝的一个形象。
当然,雷军呢也很难学习。现在各大车厂的老板们呢,也都开始直播了,但是没有那么容易。老板直播这件事,对于公关部门来说就是绝对的灾难。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的老板是不能骂的。你真的说有人在外面骂你了,那这个公关部门,你说你是告诉老板呢,还是不告诉老板呢?你告诉老板,你这个工作是怎么做的,你到底是怎么维护公司的公共关系或者公共形象的,这个是你的部门职责没有尽到。如果不告诉老板的话,那这个上边的表演跟下边的反馈就完全脱节了。
现在国内各大车厂的这些CEO们的直播,以及他们做的很多这种公关形象呢,就为什么有一点点东施效颦的感觉,就是这样。他们其实不太愿意直面观众的谩骂,那这个事他就没法整啊。像原来哪咤汽车的CEO,被周鸿祎拎出来去直播,被人骂了几句以后,他就一定要出来解释:“不是这么回事,你们都不懂这个事,我才懂的。”但直播你是不能这么看的,不能去跟普通的民众去讲这样的道理。要讲的你也得心平气和地慢慢讲,实在教育不了,你就听劝改就完了呗。
他不啊,他一定要跟人争个急赤白脸的。那这事他就没法整出来。做网红这件事,甭管是马斯克还是雷军,这种事呢,很被人羡慕,但是你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啊。你被人骂的时候,你也得在底下接着。我记得我原来有一次,是拉着我一个朋友Richard,强零一万物,这边负责开元的同事,做了一场直播,讲零一万物的大模型。有些人就是在下头骂,骂完了以后他就害怕了,说:“哎呀,有人骂我怎么办呀?我的工作是不是没有做好?”后来我说:“咱们都到YouTube上来做解剖了,你怕什么嘛?咱们就接着作咱们的,不就完事了嘛?”而且大部分人还是认可的嘛。他就完全无法接受这种事情。
最后呢,咱们回到产能这件事上来说啊,我现在是定了小米Su7 Pro版的车,也跟卖车的人说好了,说如果他们开放活动,可以去参观小米汽车的工厂的话,因为就在北京嘛,那么我也报名啊,准备去参观一下,准备拍一些视频再给大家看看。如果等提车了,我也会跟大家去演示一下,说这个车里边的各种智能驾驶系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也可以跟大家去瞅一瞅,这也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
今天呢,就跟大家讲讲第一个,产能过剩,产能爬坡到底是什么故事;第二个,雷军去学习马斯克当网红,别人为什么比较难以去学习啊,以及网红到底是怎么当的。你在这挣这份钱哈,就得在这挨这份骂。好,这个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