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修改M1狭义货币的统计方法,改不了身高改尺子。个人活期存款,微信,支付宝余额,都算进去。数字好看多了。
12 月 08
中国故事 M0, M1, M2, M3, M4, 个人活期存款, 中国经济, 京东金融, 人民币汇率, 企业存款, 修改统计口径, 公务员财产, 再次修改, 剪刀差, 国内生产, 国内经济, 国际接轨, 国际经济, 央妈, 央行, 央行报告, 央行数据, 央行策略, 定期存款, 市场反应, 市场流动性, 市场稳定性, 广义货币, 微信钱包, 支付备付金, 支付宝, 收入公开, 改尺子, 政府政策, 政府财产, 政府资金, 政策调整, 数字化支付, 数字货币, 数据调整, 汇率稳定, 活期存款, 流动资金, 消费刺激, 消费心理, 狭义货币, 狭义货币指标, 现金流通, 社交媒体话题, 社交影响, 社会流动, 经济下滑, 经济信心, 经济决策, 经济分析, 经济刺激, 经济复苏, 经济形势, 经济影响, 经济指标, 经济改革, 经济数据, 经济波动, 经济现状, 经济稳定性, 统计方式, 美团支付, 负剪刀差, 负增速, 负增长, 财产公开, 财务公开, 货币体系, 货币供应, 货币供应量, 货币充裕, 货币增速, 货币存量, 货币市场, 货币应用, 货币改口径, 货币改革, 货币政策, 货币流动, 货币流动性, 货币流动政策, 货币流通, 货币调整策略, 贷款利率, 金融工具, 金融改革, 金融政策, 金融稳定, 金融透明, 金融透明度, 银行政策, 降息, 非银机构, 非银金融 央行修改M1狭义货币的统计方法,改不了身高改尺子。个人活期存款,微信,支付宝余额,都算进去。数字好看多了。已关闭评论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刚刚发生的央行M1统计口径调整!这次可是惊动了不少人啊,简直是让人眼前一
改不了身高,就改尺的事情再次发生了。这一次呢,央行要修改M1狭义货币的统计口径。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上一次改不了身高,改尺子的事是什么呢?是搞了一个上证权收益指数,对吧?让指数统计稍微好看一点点。这一次呢,其实要比上一回要吓人的多,也能够看出来,央妈做各种各样的政策调整的时候,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这样的一个状态。那么这次到底改了个什么东西?
大家有没有印象里,经常有人在各种社交媒体或者推特上去发帖说:“我怎么才能让央妈相信我手里已经没钱了?再怎么刺激也都没有钱了,不是刺激的不够,是真的没钱了。”那这一次央妈我们要修改统计口径,意思是什么呢?我觉得你们不是真没钱了啊,而是呢,我原来的统计方法不对。刁民们啊,把这个钱都藏起来了,改变统计方式,把这个小金库都算进去。他是想要干这样的一个事情啊。
那是不是要比上一次搞这个上证权收益指数要吓人啊?因为上证权收益指数,你不炒股的人跟你就没关系。但是你把M1的统计口径改了,这是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的。那么到底什么是M0、M1、M2、M3、M4呢?我呢也是学习了半天,尽量用通俗的方式来跟大家讲,专业的方法我也不会啊,咱们坦白一点。
M0呢,就是现金啊,就是社会上流通的纸币、硬币,这个东西叫M0。M1是什么呢?M1是叫狭义货币,是在M0的基础上再加上企业的活期存款。他们认为这一部分的钱呢,是最活跃的。企业会随时的拿这些钱去购买原材料,购买他的货品,或者是他收到了用户给的这个货款,他做了进行交易的话,这个M1的数量就会上升。所以呢,M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啊。M1的钱多了以后,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显得比较活跃,因为各种交易会比较多。M1的钱少了呢,社会的交易就会变得比较少,市场就会变得比较凋敝一点。
这是M1。M2是什么呢?M2叫广义货币,广义货币呢,就是除了刚才咱们讲的M1之外,再加上企业的定期存款。
加上一些理财以及个人的所有存款,把这些东西都加进去就是M2了。M3呢是在M2的基础上,再加一些别的东西。M4也是如此。总的来说,越往后的,这些钱就越不活跃。M0现切这词最活跃,而且还很难统计。到M1呢,这个钱还是非常活跃的,企业随时收支的钱都在M1里头。M2就是变成存款了。你要想去动这个钱,还是要去银行打个招呼,把我的定期改活期。就是你如果是变成M2了,它就没有那么活跃了。到M3呢,就要比M2更加的不活跃一些,M4也是以此类推。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M1、M2、M3、M4。
那你说这个到底多少算多呢?这个事应该怎么去统计?中国也这么老大个,这么多人这么多钱,这个呢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大家经常关注的是什么呢?就是M1跟M2之间的增速。M1增加了多少,M2增加了多少,这个是大家所关心的。所以呢,这里头就会有剪刀差和负剪刀差的问题。剪刀差的意思就是M1增加的这个速度比M2增加的速度快,也就是企业流动的钱比较多,很快涨上去了。而M2呢,就是大家拿去存的钱,做定存了或者做一些投资理财了,这个钱呢涨的比较慢,这个呢叫正剪刀差。负剪刀差就是反过来,企业活期存款下降,他们不在这个里面去快速的进行交易了,而大家都把钱存起来不花了,都去存定期,都去买理财去了,这叫负剪刀差。
那么如果超过6个月的负剪刀差,经济就会衰退。就是大家拿到钱以后都去存定期了,或者居民也都把它存起来了,不拿去花了。因为你想,居民一旦去商店买东西,去做各种交易,那么这个钱实际上就到企业手里面,变成企业活期存款了,就进到M1里边去了。如果不花,居民把这钱存起来了,那么它就变成M2了。现在中国有多长时间的负剪刀差了呢?我们大概有连续4年的负剪刀差了,但是我们依然稳中向好,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今年下半年,M1的增速直接就是负数了。那这个负数跟前面我们讲的负剪刀差有什么区别呢?
负剪刀差就是俩数还都是正的啊,就是M2的增速也是正的,M1的增速也是正的。只是呢,M1的增速比M2小,这叫负剪刀差。但是呢,到今年下半年开始,M1的增速直接就是负数了。M2还是,比如每个月啊,跟去年同期比起来,比如涨个6%啊,涨个5%啊,涨个7%啊,都是这样的。
但是到今年的下半年,我们的M1的增速是负的啊,7%啊,百分之几啊,这就是非常非常吓人。就是我们不但连续四年的负剪刀差,而且现在M1增速直接是负的。而且现在负剪刀差这个数越来越大了,这是非常非常吓人的。
那么解决负剪刀差的方式呢,就是要上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印钱。实际上就是咱们这样讲,该发钱了,这就是解决这个负剪刀差的最简单的货币政策。但是呢,我们今年其实已经用了好多这种政策了,用完了以后呢,效果并没有那么好。这现在也大家想明白为什么国家不发钱而发购物券了吧。
一旦发了钱以后,你就把它存起来,这个钱就又进到M2里去了。但是我发了购物券呢,你就还是要把这个存款取出来,连着购物券一块到企业去消费掉,你这个M1才能上升,M2才能下降,或者说M2的增速才能降一点,M1的增速才能上升一点。他是要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
现在央行觉得,嗯,这个好像不太对,说我发的钱啊,我发的这个购物券都哪去了呢?怎么折腾了半天,M1的这个增速反而变成负的了呢?肯定是哪儿有跑冒滴漏啊,这个不行。所以啊,咱们改一下口径啊,咱们不再按原来那个方式去统计了,将个人的活期存款以及非银机构的灵活支付备付金都算进去啊,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要改的新的方式了。
什么叫个人活期存款呢?就是你搁在这个个人的账户上,随时可以花的钱,而不是说定期存款,这个头我们也算在里头了。什么叫做非银机构的灵活支付备付金呢?用最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你的支付宝钱包和微信钱包里的钱,这个里边的钱也都算到M1里去啊。
那我们现在的数据是什么样的啊?从10月份统计的来看,我们的M0是12.24万亿啊。
就是我们市面上流通的现金有这么多,然后我们的M1呢是63.34万亿啊。我们的M1的增速是负的7.4%,比去年同期少了。那么M2呢是309.71万亿啊,M2的增速呢是6.8%,等于M2是正的6.8%。M1是负的7.4%,这个数就属于非常非常难看了。我们要调整一下这个数啊,调成什么样呢?个人的活期存款,这个有39.36万亿。在这你要注意啊,你一旦是把你的钱买成理财了,或者是做定期存款了,就不算在这里头啊,只算活期的。然后支付宝跟微信的这些余额呢,有2.37万亿。
要把这两个都加进去呢,新的M1呢就是105万亿了啊,这个就变得要多很多了。原来63嘛,现在变105了。那么M1的增速呢,还是负的。就是去年10月份,也是把这几块都算到M1里去,然后我们再把今年的用新的统计方法算完了以后,它的增速呢就从原来的-7.4%上升到了-2.3%,还是负的,但是呢已经稍微好看一点点了。
那你说官方为什么要去做这个调整呢?第一个是让M1的数字啊,不要大起大落,要趋于稳定。你不能说前边儿是这个正的啊,后边儿就变成负的了,这个事儿是很难看的。其实啊,这些年呢并没有大起大落啊,就是一直在下落,一直在跌跌跌,最后跌成负的7%点多了,说这个数实在没法看了,我们把它改一改。官方希望M1的增速呢稍微的趋于稳定一些。
第二个呢,就是让M1跟M2之间的负剪刀差缩小,他也不能变成正剪刀差,这个事也不现实。你想现在M2的增速是6%点多,M1的增速就算是按照新的统计途径,也是负的2.3%,但是比原来那个稍微好一些。还有呢,咱们总是会找出一个理由来,这个理由叫什么?叫和国际接轨。因为欧美日呢,M1里头都是会统计居民的活期存款的啊,只有咱们原来是从来没统计过。
咱们从1994年开始去统计M0、M1、M2、M4,到2024年第一次修改统计方式,到2025年1月份正式启用新的M1的这个统计方式,这么多年都没改过啊。
现在我们想起来了,要跟国际接轨。当然了,我们也没有彻底跟国际接轨。虽然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都会统计居民的活期存款,但是更多的国家还会去统计政府的活期存款。美国的计算的时候,是会把地方政府的活期存款算到M1里头,但联邦政府的不算。日本和欧洲的很多国家则是把所有政府的活期存款都会算到M1里去。咱们这块还不接,这个其实也很简单。为什么94年我们开始统计,一直到2024年才会把个人活期存款放进去?那钱到底是谁的呀,这玩意得有数,对吧?
中国还有一个罪名,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我们到现在为止,公务员和很多事业单位的这些老大,他们是不能进行财产公开透明的。那你把他们的这些钱都统计到M1里头去,意欲何为啊?这是不行的。还有,政府的钱你怎么可以去统计呢?政府的钱就是政府的,这是国家最高机密,或者各地方政府的最高机密,这个事是不允许统计的。
所以我们现在喊着与国际接轨,但还接了一半。支付宝、微信,还有很多的非银金融机构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大。大家都想,哎,我们是不是钱都在支付宝里,都在微信里头?刚才我们说了数字,这个钱一共就是两点几万亿,跟这种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居民的活期存款比起来,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总共加一块,新的统计口径出来以后是105万亿。支付宝、微信,还有其他的非银金融机构,其他非银金融机构,如美团支付、京东金融等,都算在一块,也就是两点几万亿。这个钱其实没有那么多。
现在,统计居民的个人存款应该是要公开一些信息的。这种前奏,不是说像原来谁到底有多少钱,存了多少活期都不告诉别人,而不是这样的。但是,政府的活期存款依然没有统计进去。现在官方要干这个事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第一个就是数字实在太难看了,M1的增速变到负的7.6%,完全没法看了。第二个叫有效的消费不足,信心不足。
因为有的时候,这个是相互之间影响的。就是你统计完数字以后,大家就更不敢花钱了。所以我干脆把这个数给你改一改,让你觉得好看一点,这样你就敢花钱了。或者有一些人就敢花钱了,他会有这种诉求。
然后,各种的货币跟金融手段呢,按照2024年一年的这个结果来看,我们也能使的都使了。但是效果呢,其实一般。如果继续按照应对负剪刀差的方式出政策的话,到底好不好使不一定了。而且再怎么出政策,他的这种变化可能都会非常滞后。
现在,全世界谁都希望我们接着降息,接着进行大规模刺激。因为这两天,国外的这些媒体又开始发小作文了,说2025年中国一定会疯狂降息,然后疯狂刺激。这事搞不定了。但是我们就不能如他们的意,我们一旦进行疯狂降息了以后,人民币汇率肯定是保不住了。现在虽然到7.3了,但是我们肯定还是希望能够让汇率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稳定下来。毕竟我们不是一个开放兑换的货币,很多的汇率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
在这种情况下的话,他就要谨慎地去推出更多的降准降息,这样的金融手段,或者叫货币政策要少一点了。所以一开始我们也说了,央行干这样的事情,修改M1的统计口径,也是非常非常进退两难的一种情况下才去做出的决定。
那么,修改了这个统计口径以后,明年降息应该还是会降,但是一定不会像西方小作文们那么期待的说那么疯狂的降息。还是希望能够在我们手里面,政府管控的情况下,有序地调整这个流动性,让大家的钱继续流转起来,然后少一些经济刺激政策,少一些杠杆,让一些原来被闲置的钱可以被算进去。
所以明年呢,应该会缓慢降息,还是会降,也会缓慢地把这个汇率继续往上走,可能7.4,7.5这样的还是会往上走。但是呢,千万不要出现剧烈的变化,剧烈的震荡,这个是央行所不希望看到的。
至于说公务员财产公开这件事,到底会不会因为M1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了,把这种个人活期存款都算去了,以后发生一些变化呢。
这个我觉得拭目以待吧。大家也不用太抱以希望。好啊,这就是这一次调整的 M1 的统计口径。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 Discord 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