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大数据杀熟是不是有救了?有什么反制措施没有?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大数据杀熟。

稍微了解一些算法底层原理的人,对他是不是有反制的手段和措施。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大数据杀熟。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上面用了一个词,让我颇有感触,说大数据杀熟的意思叫“为忠诚买单”。而这个词你刚看上的时候,觉得怎么那么别扭。我忠诚了,还要为这个事买单?不是别人花钱来买我的忠诚,而是因为我的忠诚,我自己要去买单。

但是你想,杀熟,杀熟吗?“熟”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你跟他熟了,你已经放弃了货比三家的这件事情。我们信任这个平台了,在这个平台上就去买东西了,或者说我默认首先看这个平台,只要觉得还差不多,我就去买了。

从平台的角度上说呢,他们的算法实际上是有两个核心KPI。第一个叫达成交易。你说我达不成交易,这个事肯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说我连交易都没有达成,那我怎么能够多挣到钱。所以第一件事是要达成交易。第二件事是什么呢?在达成交易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销售额和利润。所有的算法肯定都是这样去设置的,没什么公平公正这些东西,想太多了。

所以他们的核心算法诉求就这两个。你说有没有办法因为我忠诚,然后去提升我的购买频率呢?也有一些方法,比如说给你发推送,给你发红包,想办法给你发优惠券,然后刺激你来购买。但是呢,每一个人最终能够去买东西的次数,或者是层层交易的这个总量,他是不可能无限上升的。比如说我平时买10件东西,你给我发了一堆优惠券,我买12件到头了吧?我也不能说你给我发一堆优惠券,我就买1,000件东西,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还是要在单价上去下文章,尽可能在有限的订单量上,多挣点钱出来。而且呢,有的时候,所谓的大数据杀熟,这里面有一部分灰色的部分,或者说有一些被误解的地方。那你说他都杀了我了,我到底误解他什么呢?这个里面有一些很复杂的折扣体系,现在上拼多多也好,或者美团呀。

或者这种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去下单的时候,他这个折扣体积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券、那种券,然后怎么去叠加,什么去会员,商家券、这个平台券,非常非常复杂。所有的折扣呢,最后是要算转化率的。他也不能算着说,我把所有折扣都用完了以后,这个东西是挣钱还是赔钱。当你把所有的折扣都用完了以后,他会赔钱。所以他会算说:“哎,我们设置了这么多折扣,有一些是上来就能看见的,有一些呢,需要七拐八绕以后才能找到。”最后综合起来的转换率,我们的商品最后能不能挣钱,他有时候会算这玩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你觉得被薅羊毛了,特别是这些老用户、很忠诚的用户,其实他有好多的折扣你没用,只是那些折扣相对来说比较隐蔽而已。所以有的时候这种折扣藏得太深,也会被我们误认为是在做大数据杀手。那他为什么藏那么深呢?因为有专门的羊毛党会去算他的折扣,一旦发现这个里头有一些漏洞可钻的话,会冲上去疯狂的薅一把。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没有这种薅羊毛机构,这是算是一种专业的机构。没有他们这种数据敏感度的话,老用户就会被杀手。因为你新用户上来以后,他默认你不熟悉平台,你是找不到这些折扣券的。所以呢,我就干脆给你一便宜的。

你要是老用户来了以后呢,这些折扣券你有可能都有。我如果一下就给你一个跟新用户一样的价格,你把所有这个折扣券用上了以后,我就亏了。但是总有一些老用户已经经常在他们家买东西了,还是找不到折扣券。那么这些人就被杀了,而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作为个人来说,我们既然已经了解了大数据杀熟的一个基本原理,那么有什么反制手段没有?反制手段呢,其实说白了并不复杂。这些反制手段呢,绝大部分是无效的,甚至是这些平台会给你一些假象,让你觉得你找到了反制手段,然后从而呢,更多的去下单。

我们咱们看一下,到底是道高一尺呢,还是魔高一丈。第一个反制手段是什么?叫无痕浏览。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浏览器里头去浏览网页的时候,是允许开无痕模式。

或者叫隐私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网站是不知道你的各种信息的。很多人觉得我这样去浏览这个网页,这样去下单的话,他就不能杀熟了。他不认为我是一个老用户,他认为我是一个新用户。但是这件事呢,其实是一个心理安慰。为什么?因为你最终要下单嘛,你最终还是要去点购买的。所以很多人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当你不登录的时候,不登录账号的时候,你去浏览看到一个价格,当你最后要去下单购买的时候,发现比原来贵。为什么?因为他发现:“哦,我认出你来了。”那你应该是花更贵的钱去买。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一旦登录了,一旦要支付了,他拿到你信息了以后,这个价格就变贵了。

第二种是什么呢?第二种其实稍微有点效果,叫重塑人设。什么叫重塑人设呢?就是你想,整个的这个系统,他会给你打标签:这是个有钱人,那是个穷人。对于一些被打了有钱人标签的人来说,他就会给你看一个比较贵的价格。这些人怎么去重塑呢?第一个,反复注册新账号,因为经常有一种优惠,叫新人优惠或者叫新人补贴。那么这种羊毛呢,不薅白不薅。第二个,就是到系统里边去反复抱怨说:“哎呀,这个太贵了,我不想去了,那那个实在是太贵了,我吃不起了。”或者在称赞这个东西很便宜的话题后边点赞。那么这样的话,系统确实是会给你打一个新标签上去,这个人可能对价格相对比较敏感。打完了以后呢,再往后你看到的价格就会便宜一些。这个是真的会存在的。而且呢,这个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了以后的话,你还是会被标识出来,因为你最终还是消费了嘛。除非说你在修改人设的时候,把自己的这种性格也改掉,我以后就不去买这个贵的东西了。

当然,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就是很多人说这个说了一辈子谎话,后来大家就真的照那个模式去生活下去了。你抱怨了说:“这个好贵,那个好贵。”你等于一边是在系统里面重塑人设,重新打标签,另外一边其实也在扭曲自己的性格。往后可能我们的消费确实会降低。还有一种重塑人设的方式是什么?就是退单。

你下单以后,然后说对不起,我不要了,直接把这个单子取消掉。这个时候呢,平台就会把一些犄角旮旯里的这种优惠券找出来给你推送,说我这还有优惠券呢,是不是再把刚才那单买上。这个也是有效的,亲测有效。我们有时候就是下完单以后,突然就不想去吃了,退单退完单以后,平台很快就会给你发推送,说:“哎,我们有优惠了,你要不要来一下?”

我记得当年在微信刚出来抢红包的时候,也有这种方式去薅羊毛的。什么呢?一帮人在群里抢红包,谁抢的钱多,谁抢的钱少呢?咱们就要想说,微信为什么要去抢红包?微信抢红包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去绑这个支付卡。后来大家发现了,说一个群里头,如果10个人抢红包,有9个人绑了支付卡,有一个人没绑的话,那么没绑支付卡的那个人,他可以抢到最多的钱。甚至有些人说:“哎,我绑上支付卡以后,我什么时候要开始抢红包了,我什么时候把那个支付卡解绑了,抢红包可以抢的更多一些。”

当然,这种都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微信一旦发现你干这个事,他就会给你做标记,下次他就不再给你更高的这个红包了。现在你再去做支付卡解绑这个事,你已经抢不到更大的红包了。

再往下一个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多平台比价。这个呢,就是自己多辛苦一点。你像我们现在,比如出去吃饭什么的,都是美团要比一下,然后呢,抖音要比一下。你要在几个平台之间比一比。有时候,比如到饭馆呢,你还得把这个服务员叫过来说:“你看,我这有美团的券,有抖音的券,现在哪个更划算呢?”现在有一些饭馆就说:“你把那玩意都取消了,我干脆直接给你打个折就完了。”这个其实蛮多的,你只要亲口去问, 经常是可以碰到的。

为什么饭馆会愿意说:“我给你打个折就完了?”也很简单,因为你一旦是走了平台的这种打折的话,平台是要收手续费的。那饭馆说:“你既然都已经坐在我这了,那我就干脆这个该给平台的手续费,咱们二一添做五,你分一点我分一点,咱们何必让平台挣钱呢?”他给平台这些手续费的唯一目标,就是说:“哎,我希望你能够来。”

你既然已经来了,这个平台就可以扔掉了。这个大家也可以去尝试一下。但是呢,长时间消费以后,还是会被各个平台进行标记,甚至呢,这些平台之间还会进行关联性的标记。

什么意思?他会记住哪一个抖音账号是哪个美团账号,他会把东西关联在一起,最后来进行大数据杀手,做一些更高销售额的推送。这个一定是会发生的。最终,这个还是不会有效果的。

还有,这个最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就是多人、多账号、多设备比较。现在呢,大家可能除了没钱之外,时间什么的都多的是,就坐在这慢慢地去比较就好了。像我跟太太一起出去吃饭,我们两个都是要在两个人的手机上,在各个平台都比较一下价格,然后再去买单。这个反正也是很有效的,促进社交的方式。反正我们两口子嘛,谁也不怕丢人,家里有多少钱大家都清楚。

但是呢,最终还是会被账号关联的。他会记住谁跟谁是一家子,或者谁跟谁之间经常会一起来做联动。这个数据还是相对来说更容易暴露我们的各种行为的。

那么对平台规则深度的理解和学习之后,我们会发现,叫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个是天津人的一个俗语。我们老惦记说:“哎,我占了这个卖东西的人的便宜了。”其实呢,你在这边偷着乐的时候,那个卖东西的人也偷着乐了。为什么?因为他把交易做完了嘛。所以最终呢,还是逃不过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的。

特别是有很多人在里边去研究说:“哎,这个优惠券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有哪些券我可以用?”在你去研究这个过程呢,其实你只能达到一个目标,就是提高订单量。因为你越研究这些优惠券的使用方式,你的订单量就会越高。而且只要订单量上去了,最终你的这个交易额还是会上升的。

那么大家想想,既然这个平台是通过算法来杀熟的,那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算法再反杀回去呢?这件事首先确实是存在这样的算法的。但是呢,这些算法都是为这种专业羊毛党服务的,它不是为大众服务的。因为他们这些羊毛党会通过爬虫收集数据,而且呢,会把大量的数据在本地进行比对和运算。

它可以快速地计算各种优惠的叠加和政策。他们是有这种能力的,甚至还有一些专门的数据分析师会为他们去服务,随时发现漏洞,随时冲进去反杀。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有很多的这种电器厂商被人家薅了羊毛,给割了韭菜都是存在的。那么你说我们把这东西给大众用行不行?嗯,这个比较难。为什么呢?就是太大规模的爬虫其实是违法的。因为爬虫这个事呢,在国内一直是相对来说比较灰色。因为呢,爬虫会给服务器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你一旦是爬虫的这种频率很高的话,它就会把人家的服务器直接搞废掉。

在中国呢,刑法里有一个罪,叫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所以只要上爬虫,其实都有可能会放在这个里面。而且中国还有叫帮信罪,就是你帮助别人进行信息犯罪的这样的一个罪。所以呢,整个这个体系其实相对来说比较灰色。而且呢,你要想去反杀回去,比如说我们发现哪个地方有新的优惠了,或者有什么样的这种东西了。你说我现在反杀回去,这个是需要大量的有价值商品销赃的这个渠道的。

比如说前面小天鹅洗衣机也是标错价格了,马上被人杀了一堆的洗衣机出去。那如果这些人说我们愿意把货发着,这些羊毛党它是可以把这些洗衣机卖掉的。这个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你是不能这么干的。人家告诉你说现在秒杀洗衣机划算,那你说我家里有洗衣机,我不能再去买一个洗衣机回来。而且我多弄一洗衣机回来,我上哪去把这钱挣回来?你挣不回来这个钱,所以他们那个算法普通人是没法使的。

在中国呢,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叫最终解释权的问题。通常这些最终解释权呢是在商家跟平台手上。他呢,不能保证每一次都使用最终解释权去把这些被薅的羊毛薅回来。但是呢,他们也会去研究我的商誉损失是不是划算。如果被人薅羊毛了,这个商誉损失我认了,那他就会发货。如果他觉得不认,那我就不发呗,你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诉讼这个周期和成本都是很不划算的。而这种反杀平台自己本身的投诉量就非常高,一旦说把这个反杀平台。

给了这个普通用户去使用的话,他连投诉他都应付不过来。所以这件事呢,是相对不太现实的。那么真正解决大数据杀手的手段是什么呢?真正的手段,其实是政府强制管理,这个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为什么呢?他的平台目标就是挣钱。你说你这个平台要有社会责任,那都是胡扯。你不让他挣钱了以后,他有的是其他幺蛾子要去搞。

所以这个事就是政府的事情。收到投诉和举报,快速核实,严厉处罚,这就是政府该干的活。如果他们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么大数据杀熟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公示大数据杀手的一些案例,使平台的商誉呢,受到更大的损失。其实所有的平台都在做大数据杀手,但是这个数据是不公开的。他觉得我杀了你以后,你不知道。就算你很不开心,或者你跟我去投诉,我给你把这一单退了,其他人还是会继续被杀的。他希望让这些大数据杀熟的案例尽可能在小范围内,可以把盖子按住。

如果政府进入的话,他就可以把这些大数据杀熟的案例呢,直接公示出来。这样平台再去做这件事情呢,他就不划算了。而且政府呢,应该去禁止这种太复杂的优惠政策,因为这种优惠政策就是一层套一层,搞得太复杂了。以后呢,其实对于平台来说,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很麻烦的。因为平台也要担心被别人薅羊毛,而个人的话,你要万一哪个优惠券没看着,就被大数据杀熟了。

那你说有没有可能上公益组织呢?在中国这种公益组织呢,其实也是相对来说比较灰色的,因为政府并不希望太多的人组织在一起。但是中国也确实有一些这种投诉公开平台,比如说黑猫投诉。这个黑猫投诉平台呢,应该是新浪下边的一个服务。这种服务本身麻烦很多,因为他也是不断的被别人投诉,而且呢,也不停的会有一些诉讼进来,要求删帖什么的。他们的影响力呢,有,但并没有那么大。而且这种投诉平台其实是相对来说比较难以变现的。

那你说投诉平台咋变现?谁投诉谁交钱吗?那我何必上你那投诉来呢?投诉也未必有效果,还得跑去交钱,这事肯定不行。

那我也不能说是找被投诉的收钱去,那这不就站在那头吗?就收了谁的钱,我的屁股就要坐在哪边吗?所以这种平台本身的生存方式,从商业角度上来说是比较纠结的。就是他们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咱们举一个案例吧,就是大众点评。大众点评原来其实是有一些这种公益性的,他想变现其实都是很费劲。

大众点评,我记得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去问人家,我说为什么不可以让商家自己给自己打分或者自己给自己写评论呢?一定是用户才能去写评论呢?很简单,这样公平。如果这个评论没有公正性了,那么大众点评本身的数据就没有任何质量,大家就不看了。所以他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但是最后不挣钱,那怎么办呢?大众点评最终是被美团收购了,它现在叫美团点评平台。

那你说我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中立的维权平台呢?这件事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最终还是一样的,就是这个你必须要找用户收费。因为刚才我们讲了,如果不找用户收费,那就是只能找商家收费。那么找商家收费的话,要么就是我要替商家说话,要么就是说我要敲诈勒索他,就跟现在这帮打假人似的。

所以他们的生存方式,或者做商业模式呢,不是那么好搞定的。但是你一旦找用户收费了以后,这个用户拓展就会比较麻烦。那你说我不交费,我就不可以上去进行投诉,不可以上去进行维权,那么这个就很少有用户。没有用户你就没有影响力。所以呢,这个是相对来说比较矛盾的一件事情。

那你说我现在干脆做一个以诚信为标榜的新平台行不行?我就标榜我诚信了,我绝不大数据杀熟给所有人,我都公平公正,这样是不是会有人喜欢?虽然大家这么讨厌大数据杀熟这件事情,但是我告诉你,要想做这样的一个平台,会赔死的。做这种平台实际上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什么叫大奸大恶之徒,很多那种义薄云天的,这些人本身都是大坏人,用了一个更深的套路,把他的韭菜割走了,让他一边替你叫好,一边帮你数钱。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呢,就是被其他的平台直接卷死。

所以,自己去建一个诚信平台这个事,至少在这边吧,是比较难的。那你说,大数据杀熟,是不是只是在现在这个阶段才有存在?以后是不是不会存在这种东西了?没有那个事,大数据杀熟的最终形式是服务个性化,品牌价值不断升级。

那你说,哎,我们买的品牌跟你的不一样,然后我这里有大量的服务在里面,哎,我愿意为这个服务买单,最后会变成这样。有钱的人,他会去享受更好的服务,大家不愿意再去比较,来比较去,没意思了。

比如,我举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手机贴膜。如果你自己买一张膜把它贴上呢,可能几块钱就搞定了;你要到街边的贴膜店去贴呢,可能要几十块钱,甚至要上百块钱。那你说,我们到底买的是什么?是贴还是膜?贴是个动词,膜是个名词,膜是那个东西,贴是那个服务。

那对于我来说,我其实是喜欢到街边贴膜店去贴膜了,花个二三十块把它贴上去,因为我买的是那个服务。我自己笨手笨脚的贴了半天,还贴出气泡来,贴得怪老难看的,何必呢?咱就找那个贴膜店,我愿意买这个服务。我不会说,哎,那边淘宝上卖这个膜5块,你这个怎么可以给我贴20呢?这个没有任何意义,我买的是这个服务。

所以,最终可能会变成这样,就是不断升级的诚信跟信誉价值,以及不断升级的品牌与服务价值,最终呢,让大数据杀熟沉淀在这种历史的长河之中。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吧。

好,你们还可以再想一想,有什么避免大数据杀熟的小妙招,可以贡献给我,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事情。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吧,这个消费降级的时候,咱们尽量避免被平台割韭菜。好,这期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