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冲进电商战场,如何用AI搜索实现”像专业人士一样购物”?背后竟然有贝索斯的助攻!
1 月 18
AIGC, 电商故事 AI SEO, AI助手, AI商业路径, AI引擎, AI探索, AI推荐系统, AI搜索, AI搜索引擎赛道, AI模型依赖, AI电商, AI电商策略探索, AI订阅费, ChatGPT, OpenAI插件, OpenAI模型, PC厂商合作, Perplexity, Perplexity支付渠道, Perplexity股东, Perplexity订阅费, SEO优化, Shopify整合, Temu, 个性化推荐, 中国卖家, 亚马逊模式, 亚马逊评分, 价格性价比, 传统搜索引擎, 像专业人士一样购物, 关键词优化, 冲动购物, 北美电商, 商品优化, 商品排序, 商品新鲜度, 商品曝光率, 商家声誉, 商家评价, 大数据杀熟, 大模型应用, 定价逻辑, 小额信贷, 广告收入, 广告费收入, 推荐策略, 推荐算法, 搜索入口争夺, 搜索引擎优化, 数据透明, 新品推荐, 无广告电商, 流量入口, 流量分发, 流量增长, 浏览器插件, 消费行为, 淘宝优化, 渠道竞争, 用户刷评, 用户喜好, 用户订阅, 用户评价, 电商KPI, 电商入口, 电商变现, 电商平台优化, 电商广告, 电商支付, 电商流量, 电商生态, 电商盈利, 电商竞争, 电商算法,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贝索斯, 购物体验, 转化率提升, 高价商品 Perplexity冲进电商战场,如何用AI搜索实现”像专业人士一样购物”?背后竟然有贝索斯的助攻!已关闭评论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Perplexity,最大的AI搜索公司,还是去卖货了。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Perplexity应该是所有的AI搜索公司里跑得最靠前的一个,也就是结合AI给大家提供专业搜索结果的这样的一个公司。现在它推出了一个叫做“像专业人士一样购物”的功能。这个名字稍微有一点点绕,因为我们比较熟悉的像海外版拼多多Temu,它的口号是“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就是说我买东西的时候不用看价钱,我想买一个就买一个,想买十个就买十个。
但是现在Perplexity说,我们要像专业人士一样去买东西,待会我们再去解释一下什么叫专业人士买东西。现在,在Perplexity里面接入了Shopify的这个平台,也就是说你可以直接在Perplexity的平台里面下单,不需要跳转到Shopify或者其他的购物网站上去,就可以直接完成购物的操作了。当然前提是你得在美国,目前还没有公开说是否接入了除了Shopify之外的其他购物平台。
而且特别神的是,Perplexity承诺说,我们所有的购物结果或者购物产品的推荐都不涉及广告。我不收钱,我都是按照搜索引擎的算法或者我的AI引擎的算法来给大家推荐的,完全不受广告的影响。原来我们在比如说百度也好,谷歌也好,看到各种商品推荐的话,都是靠广告费的,谁出钱多,谁愿意出钱,谁排前头。Perplexity说了,我这里没有这个广告的事,完全靠算法。
现在主要向美国地区的Pro用户开放。你说我是美国地区用户,但是我没有向Perplexity订阅它的Pro功能,你是不能使用这个购物的。你如果是订阅了以后,才可以用这个功能。
我们来想一想,什么叫做“像专业人士一样购物”?专业人士到底咋买东西呢?Perplexity它解释了自己的这个商品排序的一个规则,就是每次你去搜索……
说我要一什么商品的时候呢,它会向你推荐可能3-4个商品,不会很多。像我们,比如在淘宝上,在亚马逊上,你要搜索一个商品的话,十几页、二十几页,加上后边那些页数,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了。他呢,说干脆我就给你三四个,不是给你一个,而是三四个。那怎么来去获得这个推荐机会呢?作为卖东西的人,或者对于我们这些玩流量的人来说,我们就要想这个问题:搜索关键词优化或者搜索引擎优化,这个事怎么做呢?怎么能够让我的内容出现在他这个推荐的框里去呢?哪怕说那人家不收钱,不要广告费,那我们优化还是要优化的嘛。
他讲了第一个相关性。搜索引擎其实也都会做这样的排序,就是我搜索什么东西,一定要找跟你搜索的内容最相关的信息发出来。他跟谷歌搜索、跟淘宝搜索、跟亚马逊搜索,有一个特别本质的差异在哪呢?就是你在谷歌搜索的时候,你经常搜一个单词或者搜一个很短的句子,10个单词就已经算很长了。但是在使用Perplexity这样的AI搜索引擎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说一个很长的句子,因为你像聊天一样嘛。说少了以后,好像觉得自己不是很礼貌,所以一般会告诉他说:“今天天气还不错,心情也很好,所以我想买一什么东西。”反而啰里八嗦跟他说半天,他尽可能的帮你筛选出跟你的搜索相关的、要求更匹配的一个结果出来。
第二个呢,就是要看用户评价和各种评分。该怎么刷怎么刷嘛,玩过亚马逊的人、玩过Shopify的人,都已经知道怎么去刷用户评价了,怎么去刷商品评分,那大家努力去刷就好了。所以呢,他们在去进行推荐的时候,会把Shopify上的或者其他的一些网站上的用户评价跟商品评分一起抓回来,进入到排序的环节中去。
再往后呢,是价格和性价比。那不是价高者夺之。像以前我们在淘宝上就会说:“哎,我们要这个价格最便宜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会去搜一个价格适中的产品。现在呢,Perplexity说这样,我们去做个性化的推荐,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就是你平时比较喜欢买稍微贵一点的东西。
我就给你推荐一些价格稍微高一点的,质量好一点的。你每次都是Temu上买这个最便宜的,那我就想办法让你去看到更便宜的商品。而且你想,都是Pro用户去使用嘛,所以太便宜的我估计他也推不出来。他就是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了。
当然了,这种工作方式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大数据杀手。就是你有钱,我就让你买贵的;你没有钱,我就让你看到便宜的。因为对于这种推荐引擎来说,或者是对于AI的这个电商引擎来说,他唯一考核的KPI是成交。你如果说看了一个很贵的东西,最后你没有买,那他的成交的整个分子就会变小,成交率就会下降,这个是他们不能接受的。所以尽可能的还是要凑成这个成交。而在成交的基础上说,我怎么能够把更贵的东西卖出去,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然后,除了这些之外呢,他还会去考量叫商品的新鲜度,就是新上架的商品、新的店铺,他会有一定的倾斜,不会始终给你推荐那个老商品。哎,我就习惯吃这东西,吃了20年了,他总会给你参杂一些不一样的、你没吃过的东西。所以,新商品评分会上升一点点。然后呢,就是商家声誉。如果有人天天骂这个商家,我讨厌谁谁谁,他就尽量的不去给你推荐相关的产品。这个是他整个这一次公开出来的推荐引擎的一个算法基准。
因为没有收广告费吗,完全靠推荐引擎,那他就要告诉你说,我是按什么方式来去评选这些商品,按什么方式去排序的。因为现在都在讲究透明的AI,你的AI的算法,或者是推荐的排序的算法,必须是可解释的。刚才这个就是官方解释,但是至于说具体每一个关键指标,到底在里边占多大的比重,他是不会说的。包括像谷歌也不会告诉你说,我这个排序到底是怎么排的。这是作为搜索引擎公司或者推荐引擎公司最高商业机密。他们可能一帮人每天做的,这个推荐引擎前面不停的调参数,让更好的商品排到前面去。什么叫更好的商品?成交比例更高的商品、转化率更高的商品排到前面去,这是他们每天在去做的事情。 但是他也解释了一下。
就这些指标是我们去做的。所以如果你是个商家,你就要想了,说:“哎,我怎么能够把商品的名称、商品的简介写得尽可能地跟这个用户搜索的信息更贴合一些?”这就是大家需要去想的问题了。这就是做SEU。其实,大家也要去干这个事:我怎么能够在搜索的时候排在前面?然后呢,管理好各自的用户评价和各种评分排行,这个我觉得大家都已经比较有经验了。
而对于Perplexity这样的一个公司来说,怎么去识别假评分、假评价的话,可能还需要再去锻炼一下。当然,对于AI来说,你做得太假了,它可能也能看出来。你说我写了一个用户评测,带二十几张照片,写了好几千字这种,我估计他们也会直接舍弃的,这一看就不像真的。这个大家要去想办法刷一些上来。
然后价格的话,我们看看是不是可以把各个价格层次的商品都填满,保证说用户是喜欢买500美金的东西,还是喜欢买200美金的东西,我都有相应的商品可以去上架。还有呢,就是不断地推出新品,哪怕是老商品,我也要不断地去修改一下它的描述、修改一下照片、修改一下这个评价,然后再去上架一下。
当然了,这个新商品上架还是需要平衡一下的,因为新商品没有评价,老商品是有评价。如果你的一个老商品评价很高,那我们就要看怎么能够让这个老商品经常被推荐。那我是不是应该发布一些新的商品去围绕它,能够把剩余的流量捡到?如果一个老的商品评价不是很高,那赶快换掉吧,这就是怎么去做它的一个优化。
当然,至于商家的声誉的话,大家就要去想了,说我怎么能够维护一个很好的商家声誉。对于淘宝卖家、亚马逊卖家,这个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叫养大账号。就我怎么能够让这个账号的权值、各种打分不断上升,上升了以后的话,那么下一次在推荐的时候,你被推中的这个概率就会上升。
那么搜索引擎做电商,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呢?从Perplexity的这个动作来看,它呢,现在在自建支付渠道,大家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这个Perplexity的支付渠道去进行电商支付了,可能未来还会收一些支付通道费用,这算是一块小的收入吧。现在呢,Perplexity还在很努力地推广“像专业人士一样买东西”这个功能。怎么推广呢?就是你现在在上面买东西是不要运费的,他等于运费给你贴了。这也是很有决心的一个做法吧。
当然,我觉得在这块上舍得花钱这件事呢,美国人永远没有中国人这么狠。咱们赌性极重,舍得来孩子套得来狼的这种感觉。他们现在只是给了一个运费补贴。而且大家要知道,Perplexity里头有一个非常大的股东是谁?杰夫·贝索斯,就是亚马逊的创始人。所以他现在就是一个排头兵,出来探路的。如果他能把这条路探清楚,那后边亚马逊应该会使用相应的方式继续去提升他们的电商霸主地位。
因为电商后面的两块最大的利润,前面比如说通道费、服务费,这个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真正电商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广告。当前跟这个Perplexity的收费模式是违背的,因为它是收一个月几十美金的订阅费的。你说我都已经收了订阅费了,那头再找人收点广告费,一鱼两吃,这个事有点太不道德了,所以他不能收广告费。
另外一头呢,在做电商里边比较挣钱的是什么?其实是小额信贷,就是他自己去做这个支付通道了嘛。所以以后大家再去在Perplexity上买东西,他是希望放贷款给你们的。大家要注意,我去买这个东西的时候的通道费、服务费、支付的手续费,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死数。只有什么东西是活数,可以不断上升?一个是广告费,还有一个就是小额贷款的利息。这块是可以随着销售额的上升快速往上涨的,这还是大家去做电商的时候努力的一个动力来源吧。
AI搜索引擎这个方向到底是不是能跑得通呢?咱们现在讲的他去做电商了,本身这个赛道对不对?首先要跟大家讲,AI搜索引擎这个赛道非常非常的卷,因为OpenAI自己已经冲上来了,做GPT Search,大家要注意。
Perplexity后边是没有自己的大模型的,它的大模型用的是OpenAI的模型,也用一部分Llama的模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它到底在干什么?OpenAI实际上是一清二楚,因为你所有在OpenAI调用的这个结果,OpenAI后头是有日志的,一看就知道你在干什么,发现还可以挣这钱呢。那OpenAI未来肯定也会卷你,这个没什么好商量的。
国内的豆包、通义千问,阿里下边的夸克呀什么的,实际上都在向搜索这块前进。国内所有的AI助手里,没有哪个说我不做搜索的,因为你不做搜索,就纯瞎编了嘛。你只有做上搜索了,才有可能成为生产力工具,它会给你一些有用的东西出来。所以这个是所有这么多做大模型的公司都在往上冲的事情。在这块呢,Perplexity算是起步比较早的。至于是不是能继续走下去,真不好说,因为模型不是他自己的,他只是在上面做应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未必能够走得有多远。
而且在这个领域里头,OpenAI给大家其实挖了一大坑。什么坑?就是付费订阅。谷歌跟百度都掉这坑里了。什么意思呢?谷歌其实发布了非常多特别好的功能,比如AI搜索、Gemini的图形图像识别,还有很多实时的功能都发布了。但是呢,它不能给Gemini的用户去用。为什么?因为它还惦记收一个月20美金的订阅费呢。现在所有这些新发布的功能,你都是给开发者用的,就是你在AI studio.Google.com里可以用,但是你到Gemini.Google.com里就用不了了。Gemini.Google.com是给普通用户用的,我们要去收后边这个钱,所以这些功能都不能开放给普通人用,这个等于掉坑里了。
然后百度咋掉坑里呢?百度也是要收费,就是文心一言要收费。所以呢,现在我们这些免费用户只能使用到文心一言,可能是3还是3.5的一个版本。据说文心一言4.0是可以达到像GPT-4这样的问答水平了,当然要收费。
所以呢,也没人去试这个东西,具体做成什么样不知道。所以百度也掉这坑里了。当然这个呢,你不能说这个大厂就傻,人家掉这坑里肯定是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一个状态。为什么?因为甭管是谷歌也好,百度也好,他们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收入,叫搜索广告收入。他一旦把所有这些功能都开放了,给这些普通用户去使用,那他那块的收入就没有了。
使用AI搜索引擎,要比你使用普通搜索引擎还是爽太多了。所以在这块呢,他们也是说我们就自愿上这个当吧。现在甭管是Gemini也好,还是百度的文心一言也好,在整个的圈子里头都比较尴尬。他不愿意给普通用户去使用这个东西。
当然了,现在Perplexity呢,其实也在坑里边去挣扎。他呢也是收这个订阅费的,一个月我记得好像也是20美金。你收这笔钱,后来的广告费就挣不回来了。如何获取流量,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什么意思?你说我产品做得好,为什么没有流量呢?
大家知道搜索引擎是怎么竞争的吗?搜索引擎的竞争就是流量入口的竞争。甭管是百度,还是谷歌、360、腾讯搜搜这些人,他们都是在疯狂地花钱买流量,从苹果那买,从各个的PC厂商那去买,从微软那去买,从各个的浏览器那边去买。甚至很多人说干脆算了,我自己做浏览器吧,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搜索的流量入口。都是要花钱的。
如果你挣不到广告费,你说我是靠一个月20美金的订阅费来去盈利的,那你能够投放出去获取流量的钱,就会变得非常非常少。他根本打不过这些老大。这个事算Perplexity也是掉坑里了。
现在的这些AI的聊天工具,他们一方面呢是要去靠新闻推送去获得一定的流量,剩下的就是干脆自己去做浏览器去了。你比如说像阿里,他就直接把通义千问的客户端跟夸克浏览器合并了,说以后你们就到夸克浏览器里边去使用吧。像这个豆包,其实自己就是个浏览器。像OpenAI自己现在也在招聘浏览器的开发人员,他也希望自己成为浏览器。
而且,OpenAI现在还推出了一个叫做OpenAI搜索引擎的插件。如果你使用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安装这个插件后,我就可以替你将搜索引擎替换为OpenAI。它也在进行这些竞争行为,所以这块竞争极其激烈。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掉坑里的情况,一个是舍不得广告费,另外一个是收了订阅费后,也没有能力再去与这些传统搜索引擎公司争夺流量入口。这一切已经形成了定局。
那么,目前的AI搜索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态势呢?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AI搜索是离赚钱最近的,因为他们真的要挣钱了。但实际上,现在各个AI搜索引擎,包括Perplexity,应该算是流量入口比较大的。当然,如果和ChatGPT比较,它就相形见绌了。然而,在所有单纯的AI搜索工具中,它算是流量比较大的一个。他们的用户量和流量的增长其实都是很缓慢的,一年也就增长个10%到20%这种水平。很多人说,这一年增长20%不是一个挺好的数据吗?但他的基数非常小。
现在整个AI搜索这一块,主要的流量还是在OpenAI手里,可能还有很多在豆包和Perplexity手里。总的流量非常少,他们对大厂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他们原本应该终结搜索引擎市场的,现在去看看,谷歌在整个搜索引擎市场里,还是占了百分之八九十。因此,其他人努力了半天,在这块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谷歌的财报显示,整个搜索广告的收入还在上涨。
所以在这一块,这些AI搜索引擎公司对大厂完全没有伤害。那么,谁是大厂呢?谷歌是大厂,OpenAI是大厂,剩下一个是字节。其他的像微软、百度,我觉得在整个竞争中还是比较靠后的。最后总结一下,AIGC到现在还在努力探索变现路径,Perplexity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将商品结果放到自己的搜索结果里。
而且,让用户不用跳出直接进行购买,这个尝试他做完了以后,这谷歌也好,字节也好,OpenAI也好,一定会抄他后路,一定会抄袭他。没有什么好说的,这种小厂就是排头兵,你们去探路,探完了以后,其他的大厂后边去抄就好了。
电商和广告人呢,现在就有一个新的问题需要去处理了,AI SEO,这个也要去探索一下,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商品在这种AI搜索引擎里边能够展现出来,怎么能够获取这部分流量。就算他说:“哎,我不收钱。”那你看,我们即使都不收钱,那谁排前呢?谁排后头?总得有个这个条条框框,咱得说道说道,这个大家要去努力的。
像专业人士一样去买东西,这件事本身呢,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们永远要挣的是冲动消费,就是他并不是说我一定要去比较了很多东西、比较了很多场景,非常理性的去买这个东西,买那种不需要的东西,这才能挣到钱。所以还是要像亿万富翁一样去买东西,不要去像专业人士一样去买东西。
最后,大厂们都在后面谋定而后动的,现在冲在前面的大概率是劣势。他会帮助大厂们把这个路径探索清楚。当然,有些大厂可能比较有良心,就是发现路径清晰了以后,直接冲上去把他买下来,那这个劣势呢,还算是这个得偿所愿了吧,至少是有一定的收获。如果有一些大厂折腾了半天,最后就直接自己做了一个商品,把它做了一个功能,把它替代掉了,那Perplexity估计要倒在路上。
但这点呢,我估计还好了。虽然这是杰夫·贝索斯个人投资的案子,但是亚马逊应该也不会让杰夫·贝索斯亏钱。所以呢,他最终的结果,有可能会被亚马逊收进去,这个咱们现在就属于纯猜测了。如果谁是这个北美地区的,或者美国地区的Perplexity的Pro用户,可以买两单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当然,我觉得这种效果应该不会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卖家是非常聪明的,你有了一个新的入口,大家一定会想办法在这个入口上面去跟推荐引擎也好,AI引擎也好,去做各种各样的猫捉老鼠的游戏。
所以你在这个里面买到的东西,应该跟Temu、亚马逊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好,这一期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