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闭源真相:谷歌内部化开发是开源终结还是生态进化?华为鸿蒙能否逆袭破局?从开源狂欢到闭源争议:安卓20年兴衰史揭秘,智能汽车竟成谷歌最头疼的‘失控血脉

安卓闭源真相:谷歌内部化开发是开源终结还是生态进化?华为鸿蒙能否逆袭破局?从开源狂欢到闭源争议:安卓20年兴衰史揭秘,智能汽车竟成谷歌最头疼的‘失控血脉已关闭评论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安卓真的闭源了吗?谷歌是不是要卸磨杀驴了呢?

首先咱们看一下披露的途径。首先是外面有传闻说安卓要闭源,其实这种传闻一直在走。因为安卓的开源一直都不是那么让人满意,说是开源吧,但跟正常的开源又稍微有一些区别。而且这些年来,它的开源层次或者开源的开放程度是在逐渐缩减的,越管越严了嘛。

2025年3月26号,谷歌向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确认了这一个调整,说:“我们确实是要进行一些调整的。”谷歌计划在本周晚些时间发布正式公告。现在呢,应该是谷歌做了一些回复。谷歌的官方回复说呢:“安卓不会闭源,但开发过程将完全转移到内部。”这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待会咱们再去解释。

现在呢,就有很多很多的解读纷至沓来。有人就讲说谷歌闭源了,有人说谷歌你卸磨杀驴。原来你靠开源的方式吸引一大堆厂商跟你去做安卓,现在等大家都上了船以后,你就准备闭了源找大家收授权费了吗?还有人说:“谷歌你现在虽然还承诺开源,但是可能过两天就没人管你了。”因为Oracle收购Sun以后,原来他那个是有一个叫OpenSolaris还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系统,Oracle承诺说我要继续开源,但是再也没有更新过任何东西。说谷歌你是不是也想照这样玩?

还有人在讲说:“是不是鸿蒙出来了以后,谷歌就破防了?华为鸿蒙好厉害!”还有人去讲说:“中国手机厂商都危险了,谷歌准备要收拾你们了。”这个就是现在各方的一些传言了。

那么,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呢?首先要注意,开源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说我把源代码扔那就完事了。原来我们在猎豹移动的时候干过这个事情。当时呢,突然说我们要开源,就直接把金山的安全管家就直接给开了。把这个源代码打开了以后,往GitHub上一扔,就等着大家夸奖。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人理我们,不但没有人理我们,还培养了一堆竞争对手。因为你一旦开源了软件以后的话,这个软件没有一个社区跟着,没有相应的文档。这样的开源系统,只有你的竞争对手是愿意花时间去研究的,其他人压根就没这个兴趣,也没这个功夫去看的。

所以后面包括像腾讯的一些产品,还有其他公司一些产品,都是以这个开源系统做的。但是整个开源社区并没有起来。所以开源的过程非常非常复杂。开源一个项目,它通常是跟整个开源社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它不光是要把软件拿出来,还是要把它很多的文档、开发的一些过程都要拿出来。

大家要向他去提意见。提了意见以后,还要去回应这些意见,还要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修改,还要允许其他人去贡献代码,然后要审核。它是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说:“我把源代码扔出来就算开源了。”

但是呢,同时开源也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你说把源代码扔出来算不算?它也算,对吧?虽然不够完整,但它也是开源。有做得好的,有做得不好的。像刚才我讲猎豹那故事,它属于做得不好的。安卓呢,其实一直这些年来算是做得不错的。谷歌在整个开源圈子里头,都还是算做得非常非常不错的一个公司。现在在这个上面就要发生一些变化了。

安卓系统呢,其实一共是分三个部分。咱们不说这些大家定制的安卓系统,就是谷歌拿出来的安卓系统,其实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呢是Linux kernel,它是最严格的许可。谁要使用Linux kernel,你必须要也开源。然后是AOSP,也就是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就是我们真正叫开源安卓。这块呢,用的是阿帕奇的这个协议,相对来说要宽松很多。就是你用了这个协议以后,你拿去随便商用,随便改,随便分支,我都不管你。前提呢是你只要别改我的名字,你叫AOSP来的,你不能改了以后说:“我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这个是不允许的。其他的什么logo,什么这东西你给我留好,你就随便了。这是这样的。

这个其实在整个开源圈里一直是受诟病的。因为什么?因为按照Linux的那个协议来说,你谁用了我们的这种核心,你就应该也要去用它同样的协议。而不能说你用了我的核心以后,你换了一个开源协议,这事是不允许的。我记得我应该是在2014年去旧金山参加谷歌IO,坐在厅里头等着上面皮彩讲话呢,突然就有一个老兄冲进来,举着大喇叭说:“你们就是邪恶的,你们就是干坏事。”上谷歌IO里闹场,因为谷歌老说自己不作恶嘛。安卓的这个AOSP的开源协议,实际上就是已经有一些问题了,大家觉得你已经开始作恶了。

除了这个AOSP之外呢,还有一个东西叫GMS,叫Google Mobile Service。这个东西呢就是闭源的。我们用的什么Google Play、Gmail、谷歌地图、谷歌的什么通讯录、日历,这些东西都是在这里头。GMS呢,你是必须要去跟谷歌签协议:“我们做的这个设备,包括我们修改这些代码,是跟安卓系统相兼容的,我们愿意去使用GMS。”然后谷歌通过审核了以后,再把这个部分发给你。

你就可以去使用谷歌的全套的服务了。所以,完整的安卓实际上分这三部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这个AOSP的这部分。

AOSP到底还开不开源?按照谷歌的说法,继续会开源,只是呢,它的开发过程不再开源了。刚才我们讲过,什么是这个真正的开源项目的一个管理过程:随时提意见,有人回复。在这点上呢,咱们要稍微讲一下马斯克XAI的GROK 1。它也号称开源了,有人提意见,从来没人理他,没有任何人去回复这些东西。然后,马斯克还把他的x.com的推荐算法也开源了。这个东西有任何人提意见,也没有人理他。这个呢,都属于不完整的开源,或者说有些人讲的叫假开源。

像它的这个x.com的推荐算法,开源了多长时间了?我前一段时间还上去看过,就是所有的代码都停留在开源的那一个时间点上。pull request也好,issue也好,提的各种问题也好,在他刚开源的时候还有人提。因为也没有任何人回复,也没有任何人理他,后边也就没有人愿意再去跟他们打任何交道了。

正常的开源,大家提了意见了,提了pull request以后,就会有一些人去回复这些问题。会有一个审核机构,很多数的这个社区是进行社区审核的。审核通过了以后,就可以把这些代码合并到这个系统里边来。它是这样的一个机制,然后不断的有这个小版本的迭代。你像我们有时候使用一些开源系统,我们也上去去提问题,去说这个里头哪不好使,哪有一个bug,或者哪个地方我帮你改了。改完了以后呢,他们就会给你回复说:“我现在有一个小的更新,你可以拉回来试一试。”这个都是以天为计算,因为全世界的范围有时差嘛。就是你今天提了要求,可能明天后天就给你改回来了。使用开源软件还是挺开心的一个过程。这个是正常的开源系统的一个更新过程。

这些开源系统也会定期的出这种发行版本。不是说我始终就是这种小零碎的版本往前走,它每过一段时间会出一个正式的版本。

AOSP呢,为什么一直有人骂它?这前面的其实它整个的开发过程也没有那么开源。因为它的所有的pull request,就是你要求去贡献代码,必须是经过谷歌审核的,不是一个社区审核。而且这个审核的过程呢,非常不透明,也经常的把别人的代码都拒绝掉。而且呢,谷歌也说了,说安卓系统是由谷歌领导的。虽然我开源了,但是,整个的项目方向、代码的审核都是由谷歌负责。你们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参与到这个里边来,一定是谷歌员工,我们派他这个工作,他才可以干这个事情。

所以呢,AOSP一直不是一个完全开源的系统。它呢,内外还有两个版本一起在推进。内部版本的通常要更新的快一点,因为一堆的工程师坐着,拿着谷歌的薪水给它开发嘛。外部的版本呢,一般会比内部的版本更新的要晚一点,但是也还是在不断的更新,每天或者每过几天都会更新一些。

而且呢,这个外部版本呢,也会接收一些pull request,就是要求去更新代码,要求人家贡献代码进来,他们也会去把它加进来。什么人经常会往里贡献代码?我告你讲,就是芯片厂商。比如说你设计一新的芯片,你也会拉一些代码上去,这样的话谷歌就可以把这个代码合并进来。你这个芯片上的一些新特性,它就直接有了。这个还是需要外部贡献的,不是谷歌自己可以搞定这些事情的。

在发行版本的时候呢,比如说安卓我要发14了,那么谷歌的工程师呢,需要对内外两个版本进行合并,要把这两个版本变成统一的一个版本。这个过程一定是非常非常痛苦的,因为安卓系统现在体量已经非常大了。外边这么多人给他贡献代码,里头还有一堆工程师,吭哧吭哧把这个系统往前开发。然后你要让两个版本合并在一起的话,这个挺难的。但是原来一直十几个版本,都是这么做下来的。

现在最新的谷歌的回应是,我们要把整个的开发过程都变成内部过程。那个意思是什么呢?大家还是可以提意见的,也还是可以提pull request,你们外部贡献代码我们依然接收。但是呢,在谷歌审核之后呢,也有可能被合并,只是中间的版本和过程都没了。原来等于是中间你提了一些pull request,我还会给你合并进来,有一些这种小的零碎的版本就会出来。特别是比如说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安全隐患的时候,我们现在发现哪儿有一漏洞被泄露了,它也可以有这种小的版本出来。以后的话就没有这些东西了,你就提,提完了以后我就不回复你了,只等着最后谷歌统一的拿出一个版本来。

这个版本还是开源的,还是会把原本源代码给大家。这样的话中间的小文本不用维护了,内外两个版本的分支也不用再去折腾了,谷歌的工程师也不需要做最后的合并了。实际上就干这么个事。

总结一下是什么呢?代码还是开源的,至少承诺还是这样的。至于后边到底怎么干这个事,不知道了,因为Oracle当时就是我承诺开源,后边就不开源了。所以很多人就说我不信任你了。第二个就是开发的过程不再开源了。原来也没有完全开源,现在呢,除了定期发布的新版本之外,中间的所有过程统统隐藏了,你也不用去管它。

说今天发了点什么东西,明天发点什么东西,没了。这就是它现在真正发生的一个变化了。我们后面回顾一下安卓系统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说乔布斯重新发明了手机,但是安卓我觉得也是发明了开源系统,创造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了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的一个时代。所以安卓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产品。

这个公司呢是2003年创建的,创建的时候应该就叫安卓。2005年的时候呢,这个公司被谷歌以5,000万美金给收购了。所以这个产品不是谷歌创建的,是谷歌买的。最早的安卓系统呢也不是给手机用的,最早的安卓系统是给各种的小型设备、各种的智能设备去使用的,包括手机,各种移动的设备都可以去使用。所以一开始呢,安卓的定义是相对比较宽泛的。

2007年是一个奇迹之年了。1月9号,史蒂夫·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首次展示了iPhone。2007年的6月29号,iPhone正式开始销售。但是要注意,iOS这个名字是2010年才开始有的。前面呢,它这个操作系统叫iPhone OS,不叫iOS。到2007年的11月5号,谷歌正式宣布安卓系统开源了。以前这个产品是不开源的,AOSP就正式诞生了。谷歌为什么干这个事情?是为了联合HTC、三星等34家企业,成立开放手机联盟,正式发布安卓的开源代码。

到2008年是安卓元年。2008年的9月23日,由HTC代工的T-Mobile G1正式亮相,安卓正式对外发布。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手机了,这就是安卓是怎么来的。有人说这是不是一次开源的胜利?开源战胜闭源?虽然我没有把苹果干掉,但是绝对是抢到了大半壁的江山。在整个的移动互联网上,安卓设备绝对是数量领先。虽然挣的钱没有人苹果多,但是呢,所有的安卓设备一定是比苹果多得多的一个数量。使用安卓设备的人也是要比苹果多的。

各个手机厂商呢在安卓开源之前,比如摩托罗拉他们有自己的系统,诺基亚玩塞班,爱立信好像也玩过一段时间塞班。大家都是拿一些Linux开源出来的一些系统,自己改来改去的,最早都是这么干。谷歌拿出一个新系统来,如果要求手机厂商使用的话,这个事其实还是挺难去搞定的。但是开源了再拿给手机厂商,大家容易接受一些吗?确实是如此。当时HTC、三星还有34家,因为当时手机厂商还很多,但是现在这个34家绝大部分都已经不见了。你说开源系统真的让这些手机厂商成功了吗?并没有。传统的手机厂商通过开放系统和标准得以转型。

这个才叫真正的成功。但实际上,传统手机厂商随着安卓的发布都被淘汰了,都死了。所以,安卓并没有让传统手机厂商去转型,HTC也不见了。随着安卓开放,这个联盟里的这些手机厂商唯一还在努力折腾的就是三星,它现在是全世界手机出货量的第一名,其他的基本上都被弄干净了。那你说安卓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按照我的想法,安卓的成功其实是离不开中国的全民转型、弯道超车。当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我们就赶快冲。因为在前面的软件时代,有各种的版权、各种的专利,中国人搞不定。到互联网时代呢,我们其实在努力追赶,在这块上我们觉得有机会可以追上。但是呢,西方还是发展的很快的,还是没有追上。等安卓出来的时候,中国觉得我终于可以弯道超车了。你这玩意开源的,那我可以去用。造硬件,造这些东西我们可以造出来,但是操作系统我们搞不定。你现在有了一个标准,我们就拿去使呗。

中国随着安卓的发布,我们去搞了什么?叫山寨转型安卓。其实大量的山寨机的工厂全都转成安卓了。在转的过程中还是折腾了一段时间,一开始还是在做山寨。其实我们现在讲的山寨,并不是说山寨iPhone、山寨这个谷歌呀,不是。标准的山寨手机就是山寨诺基亚,不是山寨任何其他东西。就是打败诺基亚的其实也不是安卓,打败诺基亚的是山寨,山寨把它整个干掉了。在安卓出来以后,山寨厂商就开始逐渐的转型做安卓。等到小米,特别是红米手机发布了以后,就彻底把山寨厂商全都给挤死了。当然诺基亚也死掉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可模拟的了,所以最后就通通转到安卓阵营里边来了。

而且呢,在安卓发布以后,是以国家级的力量去支持,说你们必须要去做安卓。2009年政府关注到安卓系统,并且要求整个手机软产业转型。2010年中国移动跟很多的这种部委一起做了一个公司叫波斯通讯,搞出了一个东西叫open phone,这个是国字头的安卓系统。后来波斯通讯的很多人是在国内各个手机厂商、安卓固件厂商里边去领军的,都是他们。所有政府主导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我去努力让大家去干事情,但是干完了以后呢,功成不必在我。他们确实是为整个行业进行了早期的尝试,进行了人员的培养和输送。

百度在这个里边也做出了非常非常突出的贡献。就像今天百度在做文心一言、在做AI一样,百度一开始在开做安卓的时候,说我们要去做移动了,整个百度公司转型,挖了各种国内外的高级人才出来去做安卓系统。当然了,百度呢一直也是这样,比较着急。

发现没怎么挣着钱,把他们都给裁了。排完了以后,又为整个的社会输出了大量的人才。所以当时我们去做安卓人员招聘的时候,经常是要看履历的。履历都是这个人原来可能是诺基亚的、三星的,或者是摩托罗拉的。然后呢,在波斯通讯干过,再在百度里边干过一届,根红苗正,这就是好样的安卓人才。所以要感谢国家,感谢中国移动,感谢波斯通讯,感谢百度,有整个中国的安卓手机市场的这种繁荣。

2010年,MIUI就出来了。大家注意,小米手机是在MIUI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先有的MIUI。中国有很多玩刷机吗?做各种的安卓改装,或者安卓的分支。到2012年,华为做出了EMUI,这个就是华为最早的操作系统。摩托罗拉跟三星在中国都设有研究院,培养了大量的安卓人才,后面都散落在各处。我以前有很多同事,都是从摩托罗拉研究院、三星研究院出来的。后来联想还收购了摩托罗拉,等于整个这一块是我们为安卓系统做出的贡献。或者说,我们也是借助安卓系统,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中国手机的这些代工厂,在为全世界生产手机。果链就是在中国,在有一段时间是非常依赖中国,现在当然在慢慢往外迁移。而安卓手机大量其实都在果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果链周边企业里边去制造出来的。大量的开发者涌入,只有中国存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到美国去说有没有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我们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一直在玩下来。他们到现在,很多的服务都依然是网站提供的。但是在中国就是,每一个网站都要有自己的APP,都要有自己的应用程序。我们有大量的专门在移动上、在手机上去存在的商业模式、商业形态。所以只有中国再去喊移动互联网时代。

当然了,这个是谷歌愿意看到的。谷歌中国的老板,真的是躺着赚钱,业绩蹭蹭就涨上去了。还有一些是谷歌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呢?就智能家居。咱们现在买的什么智能冰箱、什么相框,好多这些东西里头其实也是安卓。但是这些安卓呢,就是拿AOSP过来,也不到谷歌那去认证,也不到谷歌那去做各种的测试,我们也没有GMS,我就拿去使了,这其实是谷歌不喜欢的。还有什么呢?智能座舱。咱们中国玩的很溜的这些电动汽车,这个里边智能座舱的部分,其实也都是安卓,这部分谷歌也控制不了。还有一些智能的可穿戴设备,都是安卓。

有这样的一套系统,再加上我们培养了这么多的程序员在里头,那咱们就搞呗。只要把这东西做出来,我就可以在里面去安装各种的现有安卓应用了。我记得我那次坐威马汽车。

里边还装了学习强国呢。包括我们玩的各种什么VR设备,里头实际上都是安卓。这些设备都没有向谷歌去申报过,也没有让他们这去检测过,都没有进行兼容性测试。这个其实都是谷歌不希望看到的。但是你开源吧,你没办法,我们就拿来使了。谷歌呢,其实也一直在跟我们做斗争了。

安卓出来以后第一件事是什么?就是分叉,分很多很多的分支。谷歌作为安卓的所有者,他还不是说贡献者,他是所有者。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分叉,所以就努力的开始推。2009年就有了安卓2.0,引入了多任务管理。2011年安卓3.0专为平板优化,因为iPad出来了嘛,我们也得有平板,就一步一步的推下去。

早期呢,版本是比较混乱的,因为那个时候硬件也不统一,而且硬件性能比较差。它的这个版本就会搞得越来越乱。厂家呢,都需要做大量的定制。各个厂家都想在安卓的基础上去分叉。其实像原来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厂商,都去玩什么塞班的时候,都是自己分一个叉,就不再管其他人了。这个事是谷歌不能允许的。

所以谷歌呢就祭出了一个杀手锏,是什么?就是超高速迭代,每年一个新版本。这个版本上来了以后,还是改非常非常多的东西,而且花大量的钱去对安卓新版本进行宣传。如果你的手机厂商没有使用最新的版本,你手机卖不掉了,你必须得跟着我走。为了统一打样,还祭出了自己的亲儿子这样的一个系列。谷歌说你们做的这些东西都不行,我一定要告诉你们安卓应该长什么样。自己做了一大堆的谷歌亲儿子。

G1呢也算亲儿子,只是模样走歪了,侧滑盖有点太过分了。然后出的是Nexus one,也是HTC出的,就成为正式的直板手机了。Nexus one出来以后说你们就照这样做,这个就是正确的。然后是Nexus s和galaxy Nexus,这两个手机呢都是三星做的。不能说这个亲儿子都在HTC这家,这是大老婆,还有二老婆,也需要有亲生骨肉可以传承。所以他就跑到这边去,雨露均沾了一下。

既然雨露均沾,那继续呗。Nexus 4和Nexus 5是LG做的,Nexus 6是摩托罗拉做的,都都要有这个传承嘛,谁也不能厚此薄彼。Nexus 5X这个版本呢,又回到了LG,咱们是按年代排的。再往后是Nexus 6P这个版本,是华为做的。到这儿就到头了,Nexus整个的系统到Nexus 6P就往后没了。

再往后呢,谷歌也想明白了说,我跟你们每一个手机厂商合作来合作去,这事不对,你们自己还打来打去的。

而且你们做了我的手机以后,还卖你们自己的产品,都是给你们打牌子的。不能干这事,我以后要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这个时候呢,整个的果链企业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后边玩这个叫Pixel的系列,现在应该是Pixel 9了吧,还是8我忘了,都是什么呢?谷歌设计了以后,直接找富士康说:“你能给苹果做,你也给我做吧。”后面的Pixel系列都是富士康做的。因为富士康自己虽然做很多手机,但是他不卖手机。前面HTC、三星、LG、摩托罗拉、华为都是自己卖手机的,后面就开始真的亲儿子了。就这些儿子,等于谷歌自己就造出来了,却不再有任何的妈了,只有爹了。

那么安卓呢,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走向了封闭。在前面是比较开放的,开放呢,只是帮助了安卓的诞生。真正崛起其实跟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弯道超车,是非常相关的一个过程。而管理这些中国合作伙伴呢,本身就很麻烦,因为中国人聪明勤奋,还卷,不断的分支出来。GMS呢,也没那么好推,因为中国境内不允许GMS落地。所以这些中国的手机厂商都名正言顺的给你出这个不带GMS的版本。我们只有在出口的时候,我才去找谷歌去认证,把GMS装进去。在国内,你先要把这个GMS自己在中国落地的法律问题解决掉,我才给你装。它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谷歌就开始逐渐封闭起来。首先是AOSP的维护越来越官方,不再走这个社区路线了。另外AOSP中的组件呢,也变得越来越少了,都迁移到GMS里去了。因为AOSP是开源的嘛,GMS是闭源的。比如说呢日历消息,也就是咱发短信那个应用,原来呢都是AOSP里边的应用。现在说不行了,你们都需要进行谷歌身份认证才可以使用。你要使用谷歌的calendar,你要使用谷歌的Messenger。因为他看到苹果也是这么干的,因为苹果的通讯还可以玩face time,他觉得我们应该把它统一起来。所以这些东西就直接从AOSP里删掉了。

而且你说我想给AOSP自己补一个不需要谷歌认证的日历行不行?对不起,不通过。你提的所有pull request,我不给你审批。它是这样的越来越封闭的一个状态。而且呢,安卓也逐渐进入了瓶颈期。兼容各种硬件导致呢,系统相对比较臃肿。你像苹果iOS它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所有设备都是苹果自己设计,自己去有规格去掌控的。苹果过几天说,我旧的版本不支持了哦,大家都去买新手机。它就是保证所有的手机的硬件是一致的,但是安卓就没办法。

你从100美金以内的手机到一千几百美金的手机都是存在的。要把所有的硬件都兼容起来,特别还像华为这种还出三折叠、横着翻、竖着翻,各种折叠屏它都要搞。那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为了让所有的应用在所有的这个手机上都可以很好的运转起来,这个操作系统只能越做越麻烦,越做越大。

安卓的应用生态或者叫应用库呢,是安卓最大的资本。现在呢,也有点尾大不掉。你说我现在想出一个新的安卓版本,原来那个应用不支持了,那是不是还有人愿意用呢?这也是他们很麻烦的一个问题。手机厂商呢有时候也不愿意升级,它不像苹果似的。苹果每次说,我今天升级了iOS 18.3、18.4,升级了以后24个小时可能百分之六七十的手机升完了,然后再过个可能一个月,可能百分之九十几的手机都升完了。安卓呢,都经常是什么大版本更新,我现在是安卓14,升级完了以后要过一整年,能够有一半的手机升级就已经不错了。它这个碎片化越来越严重。

手机厂商为什么不愿意升级?因为你每次升级了以后,我还得给你做适配。而且升级的过程还有可能造成一些失败,售后什么,这个成本都会上升。所以手机厂商不愿意升级。而且呢,手机厂商想着什么?你升级了你买个新的呀,我是卖手机的,你去买个新的,你不要再老把旧的手机升级来升级去的,这多麻烦。

现在呢,AI的新方向,甭管是苹果还是安卓都在摸索。所以安卓现在逐渐走向瓶颈,这就是它的一个前世今生。那么下边我们来讲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走向更进一步的封闭呢?原因有几个:

第一个呢是手机战争基本上结束了。安卓成立的时候有34家手机厂商加入联盟,一起去做手机。现在大家数吧,你能数的出34个手机品牌了吗?谷歌自己的、苹果的、三星的,HTC现在还在不在我都搞不清楚了。然后联想、摩托罗拉,有时候还会冷不丁冒个手机出来。剩下的LG有应该有时候还有手机,索尼的手机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其他都在中国:小米、华为、OPPO、vivo、荣耀。中国其实也就这些了,其他的没了。就是这个手机战争基本上已经结束了。那你开放不开放,你原来做这些安卓手机的,你肯定还得接着做下去。我再去开放,我也吸引不来新的了。原来开放的目的是吸引老厂家加入,现在我没有老厂家了,所以没有必要了。

第二个,谷歌也得降本增效一下。安卓这么庞大的系统,这么臃肿的一个系统,你还要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个公开版,一个内部版。等到最后的时候要合并,谷歌的工程师。

就算是工资很高、能力很强,也会被累死的。所以,不费劲了。这个都不是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欧盟最新发了个法令,这个法律叫《网络弹性法案》(CRA),要求提供开源软件的公司承担安全相关的责任,尤其是那些将其作为商业活动一部分的公司。谷歌的安卓系统绝对属于这个法令的范围内。

谷歌需要为很多使用AOSP的设备提供安全保障。你发现漏洞了,谷歌是有义务去补漏洞的。但对于那些未经认证、不使用GMS、也没有让谷歌赚到任何钱的产品和设备,谷歌不想承担这个责任。然而,按照欧盟的法律来说,它也该承担,这就很麻烦。

比如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没有卖到欧美去,但卖了大量到欧洲。所有这些新能源汽车里头的智能座舱系统,就是个安卓大平板。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理想、小米,包括华为——华为到现在为止,装在鸿蒙智行上的那个平板还没有用上纯血鸿蒙,里头还是带AOSP的。

那么,这些车卖到欧洲以后,谷歌也不知道里头到底装的是什么,或者是怎么跑的,但它要为这个事情的安全负责任。而且那是辆车,手机大不了死个机,车出了事是要有很大麻烦的。谷歌需要维护这些代码,赚不着钱,还承担了巨大的责任,谷歌觉得很不爽:“我们不跟你玩了。”

而且呢,新一代的智能操作系统有可能不是安卓。谷歌现在也在探讨:“我们是不是让安卓的吸引力下降一些,去研究一些新的操作系统出来?”而且,只要安卓还在,谷歌是摆脱不了它的中国血脉的。

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全世界可能除了三星跟苹果之外,最主要的手机厂商就都在这了。大量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是中国设计、中国生产、行销全球的,还有智能穿戴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这些通通都是跑的安卓AOSP,通通需要谷歌负责任。

还有大量的中国应用开发者,这都是在安卓里面的“中国血脉”。谷歌承担了很多工作量,又没挣到相应的钱,现在还要为这些设备背负很多责任。所以,它在这个时间点说:“不玩了,咱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法。”

最后,咱们讲一下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基于AOSP、谷歌生态之外的那部分会逐渐萎缩。原来这些系统也是依靠谷歌去负责维护底层代码的,大家都去提交代码,可能跟谷歌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但谷歌负责审核、负责合并,很多版本也可以在中间进行发布,开发相关硬件和服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

现在,就只有和谷歌签约的……

这些大手机厂商、芯片厂商,包括一些硬件周边的厂商,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其他项目你不去跟谷歌签约,我就拿着AOSP的这个源代码,就开始干的这些人,他们还是可以提交代码。谷歌也没有说你提交代码,我就彻底不要了。但是呢,他们只能等到出了发行版以后,自己进去看,说我这个代码到底合并没合并进去,或者谷歌是不是通过什么其他的方式使用了我的代码,或者是谷歌是不是抄袭了我的一些创意,用了一些号称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方式去更新了代码。这个就比较被动了。

对于现在的安卓应用开发者来说呢,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国内那些非认证的AOSP的使用者呢,关系其实也没那么大,因为他们本来也不怎么提交代码。我们只管用,咱们都是拿来主义嘛。分支了以后呢,他们也不愿意再把这个代码提回去了。在国内,最愿意去维护开源生态、不断往回提交代码的有一公司,这公司叫华为。除了他们之外,其他的其实都没有这个维护生态、开源生态的习惯。而且这些国内做AOSP的使用者呢,他们也不怎么升级,我就拿了一个版本使,使了以后我就这样了,我就不动了。

会有一些新的操作系统逐渐被采用,但是这里讲的不是鸿蒙这种东西,而是新的AI操作系统,可能逐渐的会流行起来。不需要完整的移动应用生态的支持,想要在手机上替代安卓,这个事依然是不可行的。像鸿蒙这样是不行的,只有新的场景、新的使用模式、新的交互方式,才有可能带来新的操作系统。

最后要跟大家讲,安卓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而安卓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丰碑。他真的是创造了一个时代。所以今天呢,我们借着谷歌进一步收紧安卓系统开源过程的一个契机吧,来跟大家回顾一下整个安卓的故事。好,这是我们今天的故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