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遗留的“数据铁幕”EO14117正式实施,中国程序员失业潮来袭:从微软到花旗银行的大规模裁员,揭示敏感个人数据保护如何重塑中美科技流通格局

拜登遗留的“数据铁幕”EO14117正式实施,中国程序员失业潮来袭:从微软到花旗银行的大规模裁员,揭示敏感个人数据保护如何重塑中美科技流通格局已关闭评论

更多Manus这样企业的出逃,以及微软这样的大外企,在中国大面积裁员,底层是因为美国第14117号行政令的落地实施。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为什么要讲这样的一个话题呢?因为我的一位朋友,新加坡某著名VC的驻站企业家,专门负责AI方向投资的Lucy陈,最近找我聊了这样的一个话题。

我呢做了Manus撤离的这期节目,他看了看完了以后找到我说,他认为这背后还有一些其他的更关键的原因。我当时讲的是,因为美国限制美国基金,去投资中国AI企业。他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第14117号行政令。这个行政令呢,叫防止相关国家获取美国人的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与美国政府有关数据。它呢是一个行政令,这个行政令的落实呢,导致了这些企业的大规模外逃。

这位Lucy陈呢,他是产品商业化战略和企业资本运营上的一个专家。目前呢,是在某新加坡VC担任EIR的一个职位,负责AI投资。

什么是EIR呢?就是驻场企业家。就是很多的VC呢,会去招募一些成功的创业者,说你坐在这,一边帮我看项目,当这个投资经理,一边呢自己想想未来干点什么。等你什么时候想明白了,未来要干什么了,你去创业了,我们再接着投资你。这种人叫驻站企业家。

那你说我是想创业了,去找了一个基金聊天,结果对面坐了个驻站企业家,他把我的主意听完了以后,拿着我的idea去创业了,这个事怎么办?呵呵,凉拌。如果你有这样的顾虑,就不要去创业。好,咱们开个玩笑。

Lucy呢,她写了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最近微软在国内大裁员的事情。里边呢,详细讲了14117行政令的一些影响。我呢,会在简介里头放他的LinkedIn的链接,如果大家想去跟他联系,可以在LinkedIn里边找到他的信息,去跟他聊一下。也会放他的文章链接。人家呢是专业文章,咱们呢讲故事。

本视频提到的嘉宾Lucy Chen的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lucycxy/

本视频提到的嘉宾文章:https://www.linkedin.com/pulse/microsofts-china-exodus-how-americas-data-war-reshaping-xinyi-chen-l6nbc

美国的数据安全法呢,咱们叫虽迟但到。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比较晚,但是还是来了。最早玩这东西的是谁呢?其实是俄罗斯。2015年呢,就做了个人数据保护法,要求公民个人数据本地化存储,并且限制向未通过同等保护认证的国家传输。他这个数据也是不允许传输到中国来,别惦记着说俄罗斯跟中国是友好盟友,没有这个。

再往后呢是欧盟。欧盟是真正意义上最早,因为大家并不认为俄罗斯是一个产生很多数据,或者对这个事情有很大影响的国家嘛。欧盟呢其实是比较早的,2018年5月份,它就通过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通过了这两个法律。

巴西呢,是在2021年通过了通用数据保护法,基本上呢是抄了欧盟的作业。

中国呢比较有意思,中国叫紧急打补丁。什么意思呢?2021年的6月30号,滴滴闯关到美国去上市去了。咱们看这玩意不行,一定要赶快打这个补丁。所以在2021年9月1号,中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滴滴发现了这个法马上要实施了,就在9月1号实施之前跑去闯关,最后被摁回来了。

澳大利亚呢是很早就有这个隐私权,它1998年就开始有隐私权,2022年呢开始设立的网络安全法。

印度跟日本呢,都是在2023年设立了个人信息保护法。

美国呢,大家注意,这东西不叫法案,而是总统直接签署的行政命令,EO 14117。EO的意思呢,就是行政命令。它是2024年拜登直接签署的,2025年1月8号拜登下台之前正式实施。特朗普上台以后呢,废除了80多项拜登的行政令,14117号属于漏网之鱼,这一条并没有被废除,所以继续去执行。现在呢,已经正式实施了。

他呢比较有意思,他主要针对6个国家。因为你像欧盟、中国,其他的各个国家的数据安全法,都是要求必须本地存储,你放其他地方去传播,必须要经过政府审批。美国这个呢,只要不是六个国家,你还是可以随便去传的。那这六个国家呢,是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只要别在这六个国家里头倒腾美国数据,其他的我们不管。

针对的主体呢很有意思,首先是执行主体。它呢主要是针对美国公司跟美国个人的。美国个人指的是美国公民,或者是美国绿卡。比如说美国公司把这些数据交易给了中国公司,或者中国个人了,或者说我美国公司雇佣了中国籍的员工来去处理这些数据了,他这个公司是要受到处罚的。

他的处罚呢,也跟其他的国家都不一样。像中国呢是处罚500万人民币,以及呢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当然中国呢,很多的处罚是不写在法律条文里的,你像这个滴滴最后被治的很惨,它的这些整治措施,都不在法律条文里头。

欧盟呢属于罚钱罚特狠的,4,000万欧元,再加上年全球年销售额的4%,所以经常出现这种几亿美金的罚款。

而美国这个呢罚的不多,罚100万美金,但是呢他是针对美国个人的,他有可能会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所以呢,他要比别的罚的都狠,其他都是罚钱,他这个是要判刑的。很多的美国公司就不敢干了,赶快进行调整,要把中国籍员工开除掉,要把公司从中国搬走。

它所针对的中国主体是什么呢?其他什么俄罗斯这些,其实跟这件事没太大关系,主要是中国。第一个呢,它针对的是美国公司在中国雇佣的中国籍员工。你如果能够去访问某一些美国境内的数据,这些人你就必须要处理。要么呢,他就是要成为美国国籍,或者是说他是美国绿卡,这个事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你说我是中国籍员工,也没有任何可以跑到美国去的这种能力,你就不可以在中国境内去接触美国数据了。

所以呢,现在微软去裁员,实际上就是裁的这波人。他们是中国籍在中国上班,可以访问美国数据,这些人就被请回家吧。

你说我是一美国公司,但是呢中国的股东占股50%以上,比如说像TikTok这样的,那这个就会有问题。其实TikTok在中国股东占股没多少,它这是新加坡股东占股,但是呢这个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说不清楚张一鸣到底是哪人。如果张一鸣是中国公民的话,他这个里头就会占股很高。如果他不是中国公民,其实TikTok是合规的。

这些中国占股50%以上的公司,哪怕他在美国,你雇佣了美国员工,他发现说你使用了美国数据了,他要去举报,他要去处理这个事情。如果不处理他算知情嘛,就有可能会被判刑。这个真的100万美金不是什么大问题,判20年这个事很吓人。

那么例外是什么呢?中国籍员工长期离开中国大陆居住,你说我拿了工作签证,或者是拿了绿卡呀,我在美国工作,但是我还是中国籍,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前提是什么呢?你不能受雇于中国公司。如果你受雇于中国公司,发现他接触美国数据了,你也要去举报的。你说哎我在日本工作,我拿了这个日本的永居,或者工作签证,我只要不受雇于中国公司,那我也是可以去做这个事情,没有任何问题的,不受这个14117号的管辖。

那么美国的数据是怎么来界定的呢?第一个呢是人类基因组数据,涉及100名以上美国人的完整基因组数据,或者其他三类组学数据,涉及1,000人以上的,这个就不行了。

另外呢是生物识别数据,涉及1,000名以上的美国人的生物识别数据,比如指纹、面部识别,这个也是有问题的。

然后是精确定位数据,涉及1,000部以上的美国设备的精确地理位置记录的,这个事也不行。这个就很麻烦了,比如说百度地图,在美国是可以使用的,很多的无人车,像这个小马智行什么,这些都跑到美国去做测试了,肯定都会受它的影响。

然后是健康与财务数据,涉及1万人以上的美国人健康或个人财务信息,这个也是不允许的。

个人身份标识,包括社会保障号、护照号、银行账号等,任何列举的标识符,且总量超过10万人的。那你说中国的银行在美国是不是开展业务,还有像Aliexpress什么,这些玩意在美国怎么跑,这个都是有问题的。

包括一些组合制程,就任何上面这些数据相组合了以后,只要达到其中一项最低预值,也处罚限制。就是你说我哪个都不够,但是呢我凑吧凑吧凑起来以后够了,这个也是不行的。

所以呢,他的这个行政命令就是要求,如果美国公司和美国个人,将美国数据交易给了中国个人,或者是中国公司,就要罚100万美金,20年的有期徒刑。当然比如最高20年,还是说同时罚呀还是怎么弄,这块我并没有详细去研究。但是有这个个人去判20年有期徒刑,这个事还是很吓人的。

那么当前的影响是什么呢?就是微软的代理商的裁撤与裁员。咱们也录过节目讲过,就是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4月7日2,000人的大裁员。原来全球的用户,通过他们去进行一些客户服务,比如你买了微软的产品,打电话给他们去进行客户支持。原来这些人是在无锡,现在都裁掉了。因为微软的这个用户数据,肯定超过刚才咱们讲这个数了吗,直接把人裁掉,把这个业务搬到越南,或者搬到东南亚去了。

第二个就是微软自己在做大裁员。微软内部近期有一些裁员,具体信息的话,大家可以去看Lucy陈的这个文章。它里边就讲到说,你只要是中国境内的雇员,是中国籍的,可以接触到美国的那一些数据的,这些人就都喜提大礼包了。这一次的影响的话应该也是上千人。

前几天呢还有一个事情,叫花旗科技的一个裁员。这个公司干嘛呢?他为花旗银行去提供各种的技术解决方案。2025年6月5日花旗宣布,将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解决中心,减少约3,500名技术人员。在2025年四季度开始前完成上述调整之后,相应缩减上海和大连两地的办公场地规模。3,500人的裁员基本上就是撤摊子了。虽然他在广州这边可能还会留一些人,但是留下的人,应该就不再去接触美国的敏感数据了。花旗作为一个美国银行它也要合规。

医疗数据库的一个封禁,这个也在做。2025年4月4日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禁止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受关注国家的机构访问,其受控访问的数据库,包括人类基因组表型数据库、癌症监测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分析云平台等相关资源。这些数据库包含数百万美国人的基因组、临床病例和健康数据,是全球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中国现在正在抗议这个事,因为好多账号是要花钱买的,我们都花钱买了,人家直接把账号停了。这个对于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新药研究,是有巨大影响的。因为你没有这些数据的话,你只能拿着中国人自己的基因去做研究。未来的新药肯定都很多是基因治疗,靶向药都是这个玩意。你没有美国人的基因数据的话,可能这个药做出来,就对美籍华人是有效的,对于这个白人是不是有效,或者对于美国的其他人种是不是有效的话,可能需要重新去验证了。

最近有很多的中国创新药,它在管线的比较后部,就直接被美国的药企买走了。说你这个已经研究到一定程度了,不做我买走了,回去我继续去研究,继续去量产去了。中国很多的创新药企的这些股价暴涨,但是未来这个事就变得很难做了。

其他的就是像Manus这样的企业,就要撤离了。你想在为美国服务,或者以后有可能为美国服务,你就需要离开中国。因为你只要在中国雇佣中国籍员工的话,这事都不行。包括投资给他,都是需要经过合规审查的,这个都不可以。原来想在中国境内使用中国程序员,解决美国外包问题的公司,基本上就全废了。

这就是这个14117号,对中美两地之间的这种技术与服务的流通,做出的最大的改变。

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当前主要是美国公司的自纠自查,以及一些拿美国基金融资的这些创新企业的合规处理。美国目前呢,其实虽然这个行政令已经生效了,但是并没有精力认真的去执行这个行政令。这个行政令执行,是由美国司法部去执行,相应的部门呢,经历过DOGE的清洗,现在剩的人到底有多少也不好说了。所以未来到底怎么去执行这个东西,还要再看。

这种政治绝对正确的行政令呢,未来放松的可能性应该也不大,大概率会越来越严。未来更多的准备向美国提供服务的公司,都会纷纷的撤离和选择合规是跑不掉的。会有一段的这个灰色时间段,在这一段时间里头呢,Shein,TikTok,Temu,就会比较麻烦。他们还是要去证明说,我们处理美国数据的这些程序员,不坐在中国本土。就算你TikTok,Shein,Temu,你不是中国公司了,可以证明说中国占股不超过50%了,但是你雇佣中国员工,在中国境内去处理这些美国数据,还是不允许的。

未来东南亚,就是离中国比较近的地方,比如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地方,就有可能会建立大量的研发中心,把中国的程序员迁移到那边去,去为全世界,特别是美国的用户进行服务。新加坡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了,因为那个地方的生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你用在新加坡能够活得下去的工资,去给中国程序员发薪水的话,这个公司会破产的。所以他们很多会在比如说新加坡旁边的马来西亚城市里边,去建立研发中心,来去做这件事情。

更多的中国软件和服务企业呢,也会开始向海外迁移,并且设法合规。既然美国有这样的一个行政令呢,咱们还是说逐步的去合规起来。他有一个缓冲期,不会说上来我就很认真的执行,但是以后我们只要惦记做美国生意,这个事情还是要做的。

当一部分中国人穿上鞋上了岸以后呢,大概率会去做恶意举报。比如说有些人说我们合规了,在新加坡设立了研发中心,或者在新加坡设立了运营中心,在马来西亚新山设立了研发中心,中国程序员搬去了。为什么我反复讲中国程序员呢?目前为止使用印度程序员、越南程序员和马来西亚程序员,大规模的为海外进行服务,这件事呢还是有很多的难点的,或者有很多企业进行尝试了以后,有不太愉快的结果。所以我们还是想把中国程序员搬出去吧。

他们如果能够合规了,他们就会去举报那些竞争对手。你看谁谁谁现在没合规,他这有问题我举报他。这个是中国人比较愿意干的事情。最后中国人会帮助美国人,让他的这个行政令得到很好的实施的。

未来一段时间,会有越来越多的中美两国企业,要去符合EO14117这个行政令。这个故事可能还会不断的演进,我们还可以不断的去吃瓜吃下去。

好,这个故事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