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是否融资迷雾重重——国家资本、阿里巴巴、社保基金都参与了吗?
2 月 24
AIGC, DeepSeek大模型 AI企业融资, AI估值模型, AI商业模式, AI大模型, AI市场分析, AI市场竞争, AI应用场景, AI应用端竞争, AI开源模式, AI投资传闻, AI投资策略, AI投资风险, AI生态系统, AI盈利与研发, AI盈利模式, AI盈利计划, AI研发压力, AI研究机构, AI行业巨头, AI行业转型, AI资本运作, AI转型策略, DeepSeek, DeepSeek与OpenAI, DeepSeek免费模式, DeepSeek全球封禁, DeepSeek商业化, DeepSeek模型, DeepSeek现状, DeepSeek盈利转型, DeepSeek研发方向, OpenAI转型, The Information报道, 云服务商认证, 人工智能融资, 估值谈判, 商业型AI公司, 国内AI发展, 国内AI竞争, 国内AI行业动态, 国内大模型, 国家主权财富基金, 国运级AI企业, 大模型开放策略, 技术研发成本, 服务认证收费, 深度求索API, 深度求索发展方向, 深度求索战略, 深度求索融资, 盈利压力, 盈利型AI公司, 研究型机构盈利, 社保基金投资, 科技企业独立性, 科技企业转型, 科技创新融资, 科技研发方向, 科研机构盈利模式, 资本施压, 阿里巴巴投资 DeepSeek是否融资迷雾重重——国家资本、阿里巴巴、社保基金都参与了吗?已关闭评论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DeepSeek的母公司——深度求索,是不是正在融资?消息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是2月19号传出来的。而且这个消息呢,并不是某人突然发了一条推特,或者发了一个其他的社交媒体,而是有一份报道。这个是The Information这样的一个媒体,做了独家的报道。据说有人参加谈判了,那么是参加这种融资谈判的人出来报的料。
据说参加谈判的有哪些家?第一个是阿里巴巴,然后呢是一些国有资金,包括中投公司、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国家社会保障基金,也就是社保基金。在The Information发了邮件去质询DeepSeek,阿里巴巴、中投公司没有回复质询,两位直接了解会谈的人回复了信息。
看到这里,咱们先看看这个到底是在说什么。一共是几家来谈判?DeepSeek自己可能要去参加谈判的,阿里巴巴要去参加谈判的,中投、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国家社会保障基金,这些都要去参加谈判呢。现在没有评论的是DeepSeek、阿里巴巴和中投,剩下有两位直接了解会谈信息的人士回复信息。这两个人应该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那你说是一边一个,还是说这两个人都是属于其中某一个基金的呢?这个就没有办法去判断了。
这种消息人士是怎么来的?第一个,他肯定是不方便透露具体的身份,因为大家要知道做这种投资的谈判,第一件事要注意什么叫保密。在谈判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够去泄露的。The Information这样的媒体他也不可能说,我道听途说,就随便说这个事也不太会。所以这个人肯定是参加了谈判,而且这个谈判与会议应该是存在的,不是说我们拍脑袋想了一下,或者说跟谁提了一下,确确实实应该有一次正式的会谈,参加谈判的人出来去爆料了。
为什么会有泄露的信息出来,以及为什么会被辟谣,我们再去讲。通常情况下,参加类似这样的谈判,都还是要有一点点职业道德,要去保密的。你说这里头会不会有大嘴巴?一般不会。
因为像DeepSeek这样的状态已经达到了国运级别,在这个时候不会有人随随便便大嘴巴的。通常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促成大势。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在里边去实现自己的一些目的。我自己其实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公司叫MusiCally,我投资了他的天使轮。后来他再去投某一个轮次的时候,大家在里边激烈地进行谈判。这个谈判的时候其实是谈几件事:第一个是估值,这公司到底值多少钱了;第二个叫谈份额,谁有钱或者有能力,在什么样的估值下,拿到一个什么样的份额。
看着他突然就开始见报,有一些媒体就开始报道这个事了,就开始查出这事谁干的。一堆人在那去谈判,你不可能说每个人都去爆料,肯定有一个人去爆料,或者说有这么几个人去爆料。大家就开始查,那查怎么查?要查动机。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动机?就是不希望估值继续上升,希望以现在的估值和现在的比例,能够进入到这一轮的投资里边去。如果这个谈判没有办法可以控制估值继续上升,谁的份额第一个有可能会被干掉。最后就问他说是不是你干的,最后这个人就承认说是他去爆料的。他爆料的目的,就是希望锁定当前的股值,锁定当前的份额,因为再往前涨这个股值他就投不起了。所以他就说我要先去爆这个料,但是最后我想不起来了原因,有很长时间了,好像这个估值还是会继续上升,这个人的份额就不见了。一般干这种事情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这一次深度求索再去融资的这个事情被泄露出来,大概率的原因就是深度求索自己其实还是在犹豫,或者说中间有很多的条款其实是谈不下来的。他也在想说不拿钱怎么办,拿了钱怎么办,如果拿了钱以后,我应该让渡哪些权益出去,估计还是在与讨论的一个过程。但是其他有一些公司,比如说像刚才我们讲的国家社保基金,或者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这样的这种国字头基金,他们就有可能着急了,说我要把这事办下来,我一定要投进去。而且从我的经验来看,一般干类似这种事情的人,应该是国家社保基金的人。
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因为他们其实原来是不参加这种投资的。作为一个国家社保基金这样的机构来说,他就不应该去投一级市场,或者他投一级市场的这帮人可能就没有那么成熟。但是他又非常迫切地把这事按照他们所期望的方式把它办下来,所以就会去泄密。深度求索出来去辟谣,这个事情消息不实。但是消息不实这个事,他并没有否认是不是在有会议,他只是说我们近期内马上要拿钱,这个消息不实。这次泄露的原因就应该是有人希望借媒体和舆论造势施压,让他们按照自己所期望的这个价格和这个条款或者说权限,把这个协议签下来。也就是如此了。
现在,深度求索其实面临了很多的困境。第一个很大的困境是什么?就是是不是要转型。因为深度求索原来是一个研究型的机构,向完整的这个盈利型实体转向,这个事到底是不是要去做。其实我们看到OpenAI就在干这个事情,他原来也是一个研究性机构,但是现在就在向完整的盈利型实体在转型。而且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还被马斯克去告,整个的过程是很痛苦的,非常不顺畅。研究型机构其实成本并没有那么高,它成本是有限的,然而收入也有限,而且通常是无法覆盖它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没有外部投资进来,也没有说我必须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增长性。因为拿投资这个事情,你拿到钱肯定很开心,但是你一旦拿到钱以后,其实是套上枷锁了。这个投资的基金自己都是有业绩要求的,我投进去以后,多长时间你要给我涨多少倍。不是说你今天这公司值100万,投进去以后过了两年你公司值120万,那我还不如存银行呢。所以这个投资基金进去了以后,都是希望你一年之内涨5倍或者涨三倍,都是这样涨起来的。而这个对于他们的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如果是一个研究型机构的话,他就大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完了,不需要背负这种压力,也不需要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我到底有多少用户了,到底有多少收入了,他不需要追求这个事情,继续研究底层技术就好了,其他东西开心就做。
不开心放在那里,还是让别人去做就完事了。但如果是完整的盈利型实体,OpenAI就要完成这个转变了。那就要向全方位去竞争。我要去做C端的应用,我要去做这个网站,我要去拉更多的用户进来,我要去收很多的订约费,好好地卖TOKEN。这就是要去干的事情,应对由用户量增长所带来的巨额成本。这个是马上要去应对的。
DeepSeek现在你问他任何问题,他不理你。我今天尝试问DeepSeek一个问题,发现第一个问题都没问出来。原来还每次能够问两个问题,到第三个问题才挂掉。今天就第一个问题直接挂掉了,肯定是还在有人向他施加压力。还需要干嘛?在C端跟B端,包括底层技术方面全方位启动,要见招拆招。因为你一旦是说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上,像国外的话OpenAI就是行业老大,那么国内现在无可争议的,DeepSeek就是行业老大。一旦行业老大说,我现在要开始盈利了,那你就要在所有的方面不能让人失望。那我们经常骂OpenAI你又在挤牙膏,你这个又做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好,为什么?他是老大。DeepSeek如果是向那个方向走,他也是要面临同样的压力。C端、B端、底层技术,哪一块事情都要做到最好。那这个其实也很讨厌。
虽然现在DeepSeek的流量大涨,但是在DeepSeek这样的免费模式下,这种流量上升只会带来成本,是带不来收益的。后面还有腾讯、字节、百度这样的流量巨头盯着他,所以他是非常非常麻烦的。而且在B端就是这种应用端,或者说是这种企业端,那太多非商业因素、非技术因素会影响交易了。你不能说因为我是DeepSeek,你要爱国你就来用我的东西。这个不是活成了我们讨厌的样子吗?而且B端的很多生意竞争是更残酷一些的,而且更灰色一些。
一旦DeepSeek准备向完全的商业实体或者盈利实体去转型的话,短期内其实带不来什么收益,但是会应对巨大的成本压力。一旦转型成盈利实体,研究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形。
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因为我见过其实蛮多的AI初创公司。我们一般是有一条线去划给他,什么线?你现在是不是去给人做外包了?是不是去给人做项目做工程了?为什么要画这条线?你如果说这个AI公司,我还在很努力的研究技术,那么OK,你还是有机会的,眼睛里还是有光的。你一旦说这开始做外包了,就逐渐归于平凡了。因为你一个公司里边,大家就想说听谁的。当路线发生争议的时候,我是应该听盈利部门呢,还是应该让科学家们由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随便乱走?盈利部门赚到了钱,到底应该拿多少出来支持科学研究呢?很多这样的公司里,他都会遇到这样问题。盈利部门说我明明挣了这么多钱,为什么第一我没有话语权,第二我没有地位,在里边都是听科学家的,第三,我挣的钱我为什么不能分?他会有这样的问题出来。科研项目到底多长时间不出成果,应该被砍掉呢?这个也是盈利公司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以前也遇到过这种公司,说我这边是盈利部门,那边是科学家。那科学家说我虽然做科学,没有这个盈利压力,那我的收入好像没有这个盈利部门的多。人家是有提成,做了项目以后可以分红,我就拿个死工资,或者说最多做点什么东西出来,给个奖金。但是真的不如这签了一个很大单,按比例分成这个事划算。很多科学家说我不想做科学了,我想上那个部门去做工程去。这个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我们现在希望DeepSeek可以一直产生很多的新技术出来,而不希望他们向一个盈利公司去转型。其实现在OpenAI转成盈利公司以后,如果没有DeepSeek在今年春节的时候,这样的一次刺激,可能现在还在挤牙膏。对于像的DeepSeek这样的公司来说,他有没有什么商业上的方式,可以解决刚才我们说的这种困境?我又不转成盈利公司,我还是做科研机构,或者说我只向那边稍微迈一小步,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凉拌。什么叫凉拌?这个事等一等,等一段时间以后。
可能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要等一段时间?就是各大公司现在的C端产品,实际上都在跟上深度求索的工具,流量就会逐渐下降下来。现在百度,你直接用百度搜索,上面DeepSeek的这个深度搜索,你可以去用。但是呢,我试了一下,百度那个效果极差。百度从来都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而且问了两个以后,居然百度自己也告诉你说服务器太忙,我不理你了。然后你现在用腾讯,他那个叫IMA那个软件,就是腾讯客户端IMA.QQ.Com,你就可以去试一试。它呢也是完完全全可以用DeepSeek的R1满血模型去给你做这个联网搜索了。这个是不限量免费的,都可以去做。当这些C端的大公司都上来以后,那深度求索现在这个流量就不要了。当然他要放得下才行,你是说我流量来了我放不下,我也还想要他,那就是不能这么玩。现在呢,各大云服务商都逐步部署了DeepSeek,将API用户整个瓜分完毕。深度求索自己家的API流量就会自然下降。现在的云服务商部署的DeepSeek,深度求索其实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的。当前深度求索就应该走这条路,继续发论文。现在他也说了,说下个礼拜应该是会拿出一大批的开源项目来。不是说我要去赚什么钱,要去把我现在的服务器拥堵问题解决掉,我就不解决,我就生在这等着。未来的话他就是继续发论文,宣布所有国内外部署DeepSeek大模型都与他们自己部署完全一样没有差别。但是现在我去测试了一下,就是用百度的,用腾讯的,包括用DeepSeek自己家的,这个网站的搜索结果还是有差别的。就是DeepSeek的那个搜索结果会更好,会好很多。我估计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个,你套用了搜索引擎是谁;第二个,你搜索源是谁;第三个,你在搜索完了以后去进行搜索结果总结归纳的时候,到底开了多大的上下文窗口。有些公司可能就是在搜索结果去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开的上下文成果太短,这样是比较节省这个TOKEN的,但是那个效果就会比较差。
DeepSeek的那个官网效果就特别好,这个还是有一定定的差别。这是一种凉拌的方式,那就是等过完这段时间以后,风浪过去以后,DeepSeek的流量也都没有了,那我就接着干原来自己这些事情。这个是一种玩法。
还有一种玩法是什么呢?就是咱们稍微挣一点钱,但是呢,又不牵扯太多精力。怎么办呢?云服务商进行官方授权。现在都是你们随便就部署了,一分钱也没给我。未来呢,比如说我们做一定的部署规范,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的云服务商呢,进行认证收费。不是强制的,你说你自己部署了,你没给我交钱没关系,你自己部署去。但是你说我想要得到一个深度求索的官方认证的DeepSeek的这个证书,那你要给钱。这个其实是可以收一部分的费用回来的。而且遇到了一些优化的问题,或者遇到了一些其他的一些部署问题呢,你可以进行优先的处理。这个其实有点像这种引擎公司,比如像Unity,Unreal公司,他们会去卖类似这样的服务。比如说你花钱找我买服务,我来帮你去解决一些技术问题。甚至呢,他们可以把一些流量通过DeepSeek的官网进行分发和售卖。比如说我是某一个云计算厂商,装了DeepSeek的满血大模型了,我希望在DeepSeek的官网上来卖我的服务。这个其实都是可以去挣钱的,而且对于DeepSeek自己的精力牵扯并不是很大。
很多开源软件公司其实都是这么活着的。我们现在看到包括像Mongo DB,像很多的类似这种开源软件公司,它都是靠收服务费活着的。就是说你们谁要用我的这个开源软件,你去用去没关系,但是你要想让我给你解决问题,你要交服务费回来。或者说你希望打我的一个logo,或者打我一个标上来,你要敲服务费回来。这个其实是正常开源软件公司的这种盈利方式。
还有一种方式是什么呢?就是系统集成商。因为很多系统集成商现在在使用DeepSeek的模型去给人做系统。这些系统集成商的话……
也是可以进行官方认证的。想要做系统集成了,必须过来考认证。那你说你不考认证行不行?没问题,你也可以做去。但是人家最后去选择系统集成商的时候,会选择这些有认证的系统集成商来去为他服务,一定是如此的。定期的举行一定的培训座谈,让这些系统经销商始终可以掌握最新的方向,去在这个里边去挣钱。这个也是一种收入。或者呢,就是组建一个体外的联盟,我不要放在体内,将授权的云服务商、认证的系统集成商聚集在一起,像社区一样去管理他们,定期呢进去指导指导工作,指导指导方向。其实谷歌有一部分是这么运作的。大家不要觉得谷歌就是老老实实在这挣广告费。你比如谷歌是有Google Developer group,它就是这样去运行的一个方式。谷歌还有另外一个社区组织是什么?它更像偏向商业的,就是帮谷歌去推他的什么Google Workspace,Google suits。谷歌有很大的一块的运营就是在社区里边去运营的。这个呢,应该也值得DeepSeek去思考,说是不是要采用这种方式。
现在的整个的环境是什么?就在逼迫这个深度求索就范。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目前深度求索自己家的API基本上是不可充值状态。我昨天看还是不可终止状态,应该呢,还是有人在攻击他。具体到底是谁也不好说了,到底是美国人在攻击他,还是某一些希望深度求索低头的公司在攻击他,这个事咱就没法去细究了。深度求索官方的APP呢,目前正在被全球封禁。因为你要想在全球去运营,你就要到全球去建这个机房。就算你不建机房,你也要到全球的这些亚马逊云上头去部署你的这个云主机,然后把他们各个国家的用户数据都放在这些云主机上去。甚至呢你可能还要到各个国家的云主机上面去部署你的DeepSeek满血模型,让他们的数据都在本国内就得到处理,然后进行返回。如果深度求索自己不想花这个钱,他就肯定会逐渐的被全球封锁掉,就是他的APP是没有办法做的。
然后,国内的话,也是基本上处于一个不可用的状态。因为他就是1万块显卡,但到底是1万块还是几万块,咱不管他了吧,肯定是不够他去用的。现在呢,深度求索本来是说拿着幻方量化的钱,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没有资金压力。那现在他就不行了,为什么?幻方量化的业绩也在急速的下滑,快速的缩水。幻方量化一直在被打压,从去年就在大量的被打压。为什么呢?大家说量化嘛,A股起不来怪谁呢?怪量化。你们这个靠机器,靠算法来去炒股票,让普通的民众没有挣到钱,你们有问题。然后每一次我们想把他拉起来的时候,就是你们这些量化在里边去做手脚,让这个股市下跌,你在里头挣这个钱,这事是不对的。所以去年其实打了很多了。而且这么多量化基金里头,原来幻方量的话是曾经在中国当过老大的,但是不断的打击,就跟这个什么似的,西游记里的似的,有老板的妖怪,最后呢都是让老板带回去了。孙悟空真正的打死的妖怪,都是没有后台的。西游记里边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妖怪上来了以后,如果说你是谁,这个人就死了;如果这个妖怪上来说弼马温,这个妖怪就活了,因为他认识孙悟空,也是这个天庭上有门路的人,他就能活下来。而幻方量化呢,在面对量化的打击里头,应该算是后台没有那么硬的,所以肯定是一锤一锤接一锤,都砸在他身上了。现在最大的一些量化基金,都是国资量化了,幻方量化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2021年幻方炼化最高峰的时候,管理了1,000亿人民币的资金,到2024年的话,据说手里还有300亿的资金规模,到2025年的话好像又少了100亿,只有200亿的资金规模了,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现在呢就是逼你就范,就是你深度求索必须要拿钱,第一个掐断幻方的现金流源头,限制自己造血的能力。大模型公司本身还是要烧钱的,就算他是一个研究机构,你也还是要烧钱的,对不对?是不是可以让喜儿去地主家里,做一段时间丫鬟了呢?这就是白毛女的故事嘛。所以就是我把上头掐了。
不断的给你施加压力,让你的这个服务跑不起来,让你的API也没法去为人服务。然后我们再来跟你谈说,你是不是就这样从了吧。那么融资方面呢,有可能的结果会是什么?第一个就是继续坚持下去,不融资,走自己的路。现在呢,深度求索出来辟谣,说这个消息不实。有可能他就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就是你虽然压制他了,但是深度求索手里应该还是有一定的现金的。并不是说我就真的要被你弄死了,我最多就是现在的流量我不要了,现在进来的这些用户我就不要了。
还有一种方式呢,就是直接拿钱。如果直接拿钱的话,深度求索可能就失去自己的方向。未来的话我们也就不用再指望深度求索再做出什么奇怪的东西出来了,这也是一种可能性。那你说除了这两种可能性,拿钱或者不拿钱之外,有没有第三种可能性呢?有没有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皆大欢喜的方式,就是我又拿着钱了,公司也发展了,然后呢又不影响我继续往前奔跑的态势?也有,怎么做?就是建立体外的信心,跟深度求索去协同这个事呢,就是等于你拿到了钱了,但是别人又没法管你。
那你说有人干成这个事吗?有,这个里头比较有名的呢有两个。第一个呢是雷军的顺维资本。雷军创业了以后说,我还需要一个基金,但是呢,我又不能牺牲更多的股份,牺牲更多的控制权了。那怎么办呢?他说我们再去募资,然后找了一个新加坡人,跟他一起募资,募了一个顺维资本。顺维资本有一部分钱就是要投给小米的,另外一部分钱呢,是跟小米去协同。小米投什么他投什么,包括我们现在看到大量的米链企业,或者是叫米家企业,都是顺维资本投的。就是小米也投一波,然后顺维投一波,有的呢就是上市了,大家一起去挣这个钱。这是一种运作方式。
还有一个运作的是谁呢?就是便利蜂。有很多人在国内是见过便利蜂超市的吧?便利蜂的创始人呢叫庄晨超,他呢是斑马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之一。他呢就是说任何人想去投资便利蜂,或者想去开便利蜂的这个店,你是不可以直接投资便利蜂的。
你要去入股斑马资本。斑马资本来替你们一起去投去,这也是一种方式,就是在体外建立基金。然后呢,跟这个母基金、跟这个创始人一起联动,这个是一种玩法,就是保持独立的方向,也可以同时获得周边的各种收益。最终呢,在反哺科技研发。从我们以前做过投资的这种方式上来说,咱们也是在这一边吃着瓜,一边给人支着招吧,大概也就如此了。
至于说DeepSeek,过一段时间会不会传出成功融资的机会了,还是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融资,我觉得我们只管看就好了。作为这种叫国运级的创新了,他向各个方向发展,这个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而且呢,作为一个量化基金的创始人,他们对于钱的理解和认知,跟普通公司的创始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对这种东西的理解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像我们原来讲,你是一个没有创过业的人,就是打工的,你对这个资本的认知在一个层次上。你创过业了,融过天使轮、A轮了,你再上一个层次。你作为投资人去投过案子了,或者给人处理过这种并购、什么这种关停并转,再往前走一点点。然后做量化基金,就是做二级市场这些人,是完全在另外一个层次上的。所以我相信他可能还能再想出一些其他的处理方式,去处理当前深度求索所面临的难题。
这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深度求索到底是不是在融资,或者说他未来的融资可能向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