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致命车祸深度追踪:并非简单追尾,高速失控撞击护栏细节曝光,NOA系统争议与驾驶员责任界定引发全网热议,雷军罕见回应是危机公关还是战略布局?
4 月 08
新能源智能汽车, 雷军、小米 L2级自动驾驶, L3自动驾驶, NOA系统, NOA退出, SU7事故, 三人死亡, 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 人为操控失误, 余承东, 保密协议, 公关回应, 刀片电池, 华为, 召回风险, 官方报告, 家属动态, 小米, 小米SU7, 小米汽车, 微信聊天疑云, 护栏, 新能源汽车, 智能驾驶, 智驾保险, 智驾宣传, 机械把手缺失, 比亚迪, 火灾原因分析, 特斯拉, 用户评论, 电池起火, 磷酸铁锂电池, 紧急避险, 纯视觉方案, 细节曝光, 经验分享, 网暴, 股价影响, 自动驾驶, 致命车祸, 舆论风波, 蔚来, 行业规范, 赔偿问题, 起火燃烧, 车企责任, 车底刮擦, 车身结构, 车辆安全, 车辆碰撞, 车门设计, 辅助驾驶, 问界, 限速牌识别, 隐藏式门把手, 雷军, 驾驶员操作, 高速撞击 小米SU7致命车祸深度追踪:并非简单追尾,高速失控撞击护栏细节曝光,NOA系统争议与驾驶员责任界定引发全网热议,雷军罕见回应是危机公关还是战略布局?已关闭评论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继续讲一下小米SU7事故后续可能的影响。
首先分享一下当前的进展:还在等待官方的报告。目前为止官方报告没出,而且这种报告的话可能需要几周,甚至是一两个月的时间才会出来,所以没有那么快。所谓的官方报告呢,可能主要是两个东西:一个呢叫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个呢叫火灾原因分析的认定书。
雷军发声之后呢,骂声依然没有停下来。在我的视频下面也是骂声一片,而且很多人说:“这个是你前前老板,或者前老板的老板,所以你就一定要跪舔。”或者说:“因为老范买了小米车了,所以一定要支持。”我觉得我应该还不至于说买了谁家的车,就说这车一定好这个程度,还是有判断能力的。
你像我第一辆车是富康,第二辆车是雪铁龙C5,第三辆车是现在开的福特探险者,第四辆车呢目前还没有提到,就是小米SU7。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去加钱升至YU7,这个还要再等等小米那边给消息。不至于说我买了谁的车,谁这个车就不能说。我觉得我这一点中立的态度还是存在的。
所以今天呢,准备再去讲一下这个事情。之所以今天在讲这个事,就是因为评论区炸锅了,而且很多人去踩这个东西,所以准备再说一下。
第一个呢就是更多的细节曝光了。录第一条视频的时候,其实很多细节非常不清晰。一开始以为是前面坐一个人,后面坐两个人,但是现在知道是前排有两个人,就是驾驶人跟副驾驶座位上都是有人的。这两个人呢,应该是第一时间就死亡了,就是等到有人来救的时候,实际上这两个人已经死了。后排呢坐了一个人,这个人呢在有路过的车辆到达救援的时候还活着。后排的这个人呢,是被救援的人员砸开车窗给救出来了,然后送去医院以后不治身亡。但是后面这个人到底是烧伤,还是说碰撞或者什么其他的,这个现在不确定。这是第一个跟一开始以为的细节不太一样的地方。
第二个是什么?这个车辆是在人为操控下猛打方向,撞向了侧面的护栏才发生的事故。当时我去录第一条节目的时候呢,以为这个车辆是在没有时间制动的情况下正向的撞上了前面的护栏,其实不是这样的。就是在这个小姑娘接管车辆控制权以后,她实际上向左打了20度,后面又打了一度的方向,踩刹车呢又踩的不是特别猛,导致呢他的车等于左侧撞到了这个护栏上。这些护栏的话直接把汽车的前梁撞断,然后把整个的车底扎烂了。
所以呢现在信息暴露出来以后,国内的风向其实也在转变。这个呢应该属于是人为操控失误的一个结果。
像我自己其实是有几次类似这样的经验的。就是在高速上开车,特别是单手握方向盘的时候。像我们很多人在高速上开车,都是习惯双手握方向盘。但是有的时候,比如说你拿个东西,或者是喝个水这样的事情,你就会单手扶方向盘。
单手扶方向盘的时候呢,正确的方式是把手放在这个方向盘最下面。这样的话,当你有什么着急的事的时候,你就算拉这个方向盘,它不会跑偏。但是有些人呢,喜欢把方向盘手放在方向盘的侧面。因为像咱们国内开车呢,肯定是左手扶方向盘,你右手就可以去挂挡,可以拿东西,做这样的事情。
有的时候遇到一些紧急事态的时候,人是有条件反射的。你这个手一用力的话就会往后拉,那么往后拉呢,就会向一个方向跑偏,实际上就是向中间隔离段去跑。我自己大概干过两三次,跑进去了,另外一个手赶快再拉回来,一身冷汗,就觉得那个心砰砰砰砰在那跳。所以呢,他这个事情应该是小姑娘慌了,要求他接管了以后,他接管到了这个车马上打了20度。
20度呢,其实还是挺大的一个数字。因为在一个116公里每小时的车速下,你要打了20度的方向盘的话,这个车就已经发生了很严重的偏斜。你要是速度慢的时候,你打25其实没多少,但是速度快的时候打25是很危险的。所以一秒钟,就直接撞到这个隔离带上,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像我原来有一个老板叫陆达,他是清华同方光盘的总经理。这个人呢是号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博士,他是满族的博士,是中国整个光盘产业的领军人物。他自己也出了类似这样的车祸,一边开车,可能右手去处理一个什么东西,导致这个车辆发生事故。当时是他跟他太太活下来了,但是他的小孩没了。类似这种事情呢,经常开车的人可能都遇到过,稍微一慌神的话就会出问题。
然后呢,他是护栏高速撞击,并且刮擦车底造成的起火燃烧。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一秒钟能够跑多远?大概能跑20多米。而小米SU7的这个普通版,大概是需要三十几米的这个距离,你就可以把100公里每小时的小米SU7整个停下来。她是做过测试的,就按道理说,如果这个小姑娘直接踩死刹车的话,她是不会撞到任何东西,是完完全全可以停的下来。只是呢,她的操作上有一些失误。
至于说对于小米的这个NOA系统,或者说这个叫辅助驾驶系统,这块呢也有一个新的细节曝光出来了。是什么呢?就是道路施工的这个地方,他是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设这个减速标牌,上面有告诉你说,这个地方是限速80,限速40。
他等于一路上是有这个标牌的,只是呢,这个标牌可能没有光照去照它。但是按道理说呢,小米SU7虽然是纯视觉版本,它没有激光雷达,其实激光雷达也不会看标牌,它应该能够看到标牌,就是靠车灯的照耀,可以把标牌看到。自动驾驶系统或者叫辅助驾驶系统,应该已经可以按照标牌去减速,在这个限速范围内去行驶。但是呢,小米SU7的NOA并没有去做这个动作,到底是为什么?这个可能还要再等着小米去解释。按道理说,两边有这个限速牌,你这个车应该自动减速,而不是说到最后了,快要该拐弯的时候,你突然去提醒小孩,说你现在要脱离NOA,要开始人工接管,而且是在最后的11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这个不应该的。这是目前新暴露出来的一些细节。
还有一些细节呢,是现在没法去证实,就是疑似驾驶员的男友和驾驶员之间呢,一直在进行微信聊天。因为有人呢,晒出了驾驶员在开车期间聊天的微信记录。但是呢,这个证据呢,并没有被官方所确认。所以有很多人说,前面小米SU7也在提醒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双手离开了方向盘,这几次提醒的应该是在拿手机回微信。现在也有人认为,这个是一个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吧,这个要等待进一步确认。当然也有可能就永远不会确认了。
另外一个事实的进展是什么?就是小米呢已经跟家属会面了。一开始呢,家属抱怨说小米没有联系他,也没有进行道歉,也没有做任何的表示。小米的当时的表态是什么呢?就是说我是不能单独去找你的,我也不能直接找到你。其实小米肯定有能力找他,这个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多记者都找到他了。小米说我现在要找的这人没毛病,但是小米说我不找你。小米的意思是我要去找警方,警方来安排我们双方见面,如果警方不安排,我就不见你。他是做了这样的一个处理。所以呢,当时小米说在在等待警方安排,说我已经跟警方说好了,我可以见了,但是警方没有通知我去见面。现在呢,应该是4月4号,据说是上午他们已经见到人了。见面了以后到底谈了什么,现在并没有发出来。
还有一个新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家属已经清空了与此事相关的所有社交媒体内容。就是他们发了有微博,发了有一些其他的社交媒体的信息,就是跟小米SU7事故相关的信息,目前已经都清除了,没有了。这就是现在补充的一些事实情况。
再往后呢,是可能对事故的认定和赔偿的问题。现在呢,应该有些文件已经被签署。为什么呢?就是签署文件了以后,通常才会去删社交媒体。就是前面华为问界、蔚来、比亚迪都出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在签署了一定的文件之后,都会去将相关的社交媒体清空。这个应该是属于保密协议的一部分。现在呢,赔偿应该没有确定,因为责任没划清楚嘛,所以应该还轮不到谈赔偿的时候。但是呢,这个保密协议应该是已经签署了。因为他现在继续在上面发各种信息出来的话,会影响司法公正。所以通常呢,会先去签保密协议。
家属清除所有社交媒体呢,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大家也在猜测,就是家属清除所有的社交媒体,是因为跟小米在一起折腾事情,很容易被网暴。这个也没有任何办法。小米本身的流量,包括雷军的流量实在太大。你在这个里边有各种各样的好事者,有人说:“哎,我希望看雷军倒霉。”也有人很崇拜雷军:“任何人敢说雷军不好,我就要去网暴你。”所以呢,在这样的一个风口浪尖上,很容易被网暴的。
还有是什么呢?就是三家人的信息。车上坐了三个小姑娘吧,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扒出来了。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的暴露在闪光灯下。而且家里边的老人呢,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出事了。一般在这种时候都会瞒着老人吧。如果有更多的信息被暴露出来以后,家里老人有可能也会承受更大的打击吧。所以他们现在就选择了闭嘴。
从过往的案例上看呢,类似这种碰撞,车厂承担责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前面特斯拉也出过类似这种事情。特斯拉在美国很早之前就因为SD出过事。当时我记得刚出事的时候,我们还找了专门的智能驾驶的专家来给我们解释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出的。他就讲说当时是一个大卡车横在一个马路上,他直接开过去了。他把这个集装箱认成了一个上面的路牌,所以就直接冲上去了。他只能识别这个物品是大小,但是没法识别上下的一个位置,就一点减速没有,直接撞上去。特斯拉当时应该也没有为这个事情去承担什么责任。因为特斯拉说了:“我这个是在封闭道路上使用的,而且我已经跟你说的很清楚了,不能睡觉,必须要双手扶着方向盘,还要保持警醒。所以我不承担这个相关的责任。”
然后,比亚迪、问界、蔚来在过去的两三年中,都是出过两三次跟自动驾驶相关的有死伤的案例,都没有承担任何的责任。最终都认定车企无责。为什么呢?因为在车辆设计审查、上路、广告宣传都是一个很完整的流程。现在大家上路的都是L2,就是说你必须人要坐在方向盘后,手要搁在方向盘上面,还要时刻警醒的这样的一个标准。虽然它在宣传的上面可能有一些诱导吧,因为他不会说明确的告诉你,你可以去睡觉的。除了余承东会告诉你说,你可以去睡觉之外,其他人一般不会这么讲这话。
都是告诉你说这玩意没那么靠谱。你要双手扶方向盘,目视前方。如果是发现你注意力不集中,我还要提醒你,都是这样来设计这个东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了事故都是算驾驶员的责任。而且像小米这一次提前已经退出了,这一块肯定也不会算成小米的责任。
而且中国的任何车辆要上路的话,是先要到工信部那边去审核备案的。能够审核备案上路,就说明你这个车设计是被中国,甭管是交通部还是工信部,是认证过的。你这个车是可以安全上路的。如果说你这个车设计有问题,那整个的审核过程都有问题。所以这个是不太容易去认定车企有问题的。
一旦认定了车企有责任的话,那就不简单是赔钱的事了。车企需要做大面积的召回,所有这款车你都要召回。否则的话,他不可能接着让你往前去开嘛,你车是有隐患的嘛。而且整个车辆审查通过的过程,你也得调整。
即使是广告过度宣传了,这些广告其实也都是经过律师反复审核过的。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去诱导你的。交通事故认定方面,NOA在法律上协议的标准下已经退出了,跟他没关系了。最后的操作是驾驶员的误操作。交管部门是不会去判定车辆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的,这不是交管部门的事。
前头既然已经让这个车上市了,那么他们认为这车是没毛病的。所以呢不会在这个环节上确定车有问题。至于说火灾分析报告里头,只要车上或者是施工现场上没有其他的易燃易爆物品,那就是电池起火,应该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它的底盘呢,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设计的时候呢是并没有计算到底盘会反复的在高速刮擦和贯穿的。这个情况下会怎么样,因为没有人会做这样的设计。刀片电池呢,你如果做单点把它打穿了,其实是没事了。它的温度升到60摄氏度,就不会再往上升了,它也不会起火。但是你一次性击穿了太多的电池的话,这个还是会起火的,这个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至于说爆燃这个事呢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路过的车辆还能够砸开车窗去救人,应该前面已经开始燃烧了,但是后排座椅并没有燃烧。如果后排座椅已经开始剧烈燃烧的话,其他救人的人也没有办法去把后边打碎掉,人再拖出来。
她是10点44发生的事故,到11点120的救护车就已经到现场了。后排的小姑娘按照现在的报道看,应该是11点坐上了救护车,活着到了医院,在医院抢救无效才离开的。所以呢爆燃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准确。
最终的赔偿呢,还是要等官方认定出来。大概率呢不是车厂的责任,NOA已经退出了。道路施工方呢。
大概率也不会承担责任,因为它的标记距离是足够长的,标记也是规范的,有足够的灯光照明。NOA系统呢也识别到了相关的标志,它虽然没有减速,但是呢它发现有问题,自动退出了,也提醒驾驶员接管了。驾驶人的误操作,全责的概率是最大的。至于驾驶员跟乘客的家属,如果不服这个事故责任认定,可以自己去鉴定,再去上诉,都是可以的。
现在呢里头还有一个小的细节,因为上一次呢没好意思讲是什么,就是他的乘客,这两个人有可能会去起诉驾驶人。这个就是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去形成契约关系,就是说我送你们去,其实也是出于好心,或者是帮助朋友,大家并没有形成乘客跟运输人之间的这种契约。所以出了事情以后,因为三个人都没了,你现在找人去负责这个事,到底对不对,还是一个比较灰色的地带。
现在呢这个驾驶人的父母已经又做了一个新的决定,放弃继承权。什么意思?就是这个小姑娘大学还差一年毕业,她应该没有什么财产,他的所有债务也不会被继承,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所以如果乘客的家属去起诉这个驾驶人,他的家庭是不会受到相应的连累,哪怕说判败诉了,说这个驾驶人需要赔多少多少钱,人死了,其他人没跟他没关系。大概还做了这样的一个操作,这个也是一个很奇葩的事情。
现在如果真的是乘客去起诉驾驶人的话,那以后有朋友说,我需要去一个什么地方,我去送你一下,这事就没人敢干了。所以这个也是新的一个进展。那你说小米有没有可能给一定的赔偿呢?有可能,但是这种赔偿即使是做了,也是私下的,而且呢这个赔偿通常是跟保密协议一起的,就是他到底赔没赔,赔多少钱,永远不会被外面知道,因为是受保密协议的约定的。
很多车厂呢,都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包括前面的华为、比亚迪都是这么去处理的。那些还是开着这个自动驾驶的情况下,直接撞上去的,出了事,这个车厂都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让家属闭嘴,而且不再进行上诉,都把他这个事情做完了。所以应该是私下会有一点点赔偿。
那么雷军的回应,到底算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吗?因为雷军的回应,算是在同类事件上开了先河了。还有人说,雷军你们怎么可以过了两天才回应?雷军是所有这些自动驾驶汽车的企业里头,出了类似这种交通事故,第一个出来为事故做回应的创始人和CEO,其他人都没干过,包括特斯拉、比亚迪、蔚来、问界。所有类似这种有自动驾驶的这个车辆,试驾出了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公关部或者是法务部出来进行协调。
从来没有哪一个公司的CEO、创始人出来去回应的。特斯拉出了事,马斯克也是绝对不会出来说任何一句话的。雷军这个事到底做的对不对?官方公关部门回应的是一个正常操作,创始人出来回应这个是第一次。
为什么雷军会隔了一天才出来回复呢?我相信内部肯定也会很激烈地去开会、讨论这件事情。这是一个很艰难做出的决定,因为毕竟是开先河嘛,其他人从来没干过。我估计呢,内部应该是先进行了责任判定,有一堆的律师来去进行判定了以后,觉得这个事是可以进行去回应的。
内部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因为他最后还跟车内叫通了吧。这种车里头是有SIM卡的,你可以直接给车打电话的。他最后还是叫通了车辆内部的电话,他肯定是搜集到了所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呢,肯定有一部分是可以公开的,就是现在他公开这部分;还有一部分呢,是公安机关要求不得公开的部分,或者什么时候公开,要听公安机关的。
雷军肯定是拿着全套的数据进行判断了以后,觉得这个事大概率不会有小米的责任,才会出来回应,才可以出来硬气地说:“我们不会逃避任何责任,该是我的事,我一定会去把它承担起来。”所以这个应该是做这一天等待,雷军和内部整个的团队再去思考和讨论的这个过程。
这肯定不是第一次智驾相关的车祸,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创始人、CEO直接回应的,肯定是把前面的都比下去了——你们前面都没人敢回应,我来了。那也给后面再出事的这些智驾车企留下了一个难题:以后再出事了,你老大是不是要站出来回应?这个对于大家来说就是一个两难了。
雷军回应的效果怎么样呢?最开始肯定是骂声一片,股价暴跌。我呢,还专门去问了小米负责给我做交车的这个客服代表(因为我买了小米车嘛,现在还没有交),专门有一个人是负责联络我、给我交车的。我就去问他,我说是不是有人去退车。他呢,并没有给我正面的回复,只是说:“三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个事非常遗憾。”我估计呢,这应该是他们内部培训的一个标准话术,可能是有人去退车了。
一些人呢,也很癫狂,四处去喷,说雷军不行了、小米不行了、车不行了。我觉得在没有出结果之前,就显得自己就知道什么事情了,也没有什么必要。还有一些人呢,原本计划要买的,现在看不能买了。说这话的人呢,还是一个工科的博士,理工科的。这个我觉得,理工科基本上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现在整个的这个声音,其实在4月4号已经开始反转了。第一个,米粉、雷粉还是很多的;雷军也是做了这么多年,一定会有米粉、雷粉。
但是,我自己不承认我是米粉、雷粉。我只是觉得有些事做的还可以。但是,给雷军打工还是挺辛苦的一个事。
现在呢,小米在所有的车企里边,肯定做的还算是比较好的。在质量和自动驾驶这方面呢,小米应该没有特斯拉做的好,这个事还是要承认,雷军自己也承认。但是呢,应对问题的态度,至少在这一次,雷军在这个位置,肯定做的还是要超过特斯拉的。
最终会不会把坏事变好事?大概率会。从小米撞车,车主在旁边发朋友圈这个时候呢,就已经算是一个好事了。雷军呢,其实是在开炮,就是他出来做这个回复,一定是承担巨大的风险的。
雷军为什么要去开这个炮?小米在支架这件事上,在国内都不算领先的。他国内其实做的最好的是华为。你别看他天天喊遥遥领先,我们有的时候觉得挺讨厌的。但是从技术角度上讲,华为的智驾在国内绝对是第一流的。小米在这块要稍微差一些。
在中国现在能够跑的智驾,FSD肯定是第一名,第二名应该就是华为。再往后呢,是像什么理想、小鹏这些公司,然后才是像小米这样的公司。小米是要在比较靠后的一个位置上。
华为呢,其实希望依靠模糊的宣传、舆论的把控,直接撑到L3落地。他是希望出了事我就把他摁下来。余承东就说你们开车可以睡觉,没关系的。现在不行了,雷军把窗户纸捅破了,说L3落不了地,这个东西没有那么容易搞定。等于大家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现在大家都是在拿余承东前面的这些话的截图来去比较。余承东因为前面说的这种大话说的特别多嘛。现在呢,4月4号的消息,余承东下课了。今天刚刚宣布,不再担任华为车BU的CEO了。
他呢,原来是车BU和终端BU(BU是业务单元),他原来是两个机构的CEO。现在呢,把车这块退了,他继续卖他的手机就完事了。车跟他没关系了,以后再也不能去说遥遥领先,再也不能说华为智驾可以睡觉这个话了。
现在华为车BU的业务,原来从华为100%控股到现在呢,华为80%控股,有20%股份呢,被阿维塔跟赛力斯各自10%买走了。所以呢,以后就不是余承东在管了。
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一个是车门的问题。首先我们看烧过的那个样子,车头是整个撞废了。车前面的有一个防火墙,就是从车前舱到这个司机舱之间,有一个防火墙,稍微有一点点变形和侵入。但是呢,应该不至于对驾驶舱造成致命的影响。
A、B、C柱完好,就是车况上的这三个柱子,都没有任何变形。车门也是完好,所以按道理说呢,这个车是可以打开的。后面也是砸开了车窗,把这个人救出来了。只是呢,他这个车……
从外面是没有开门的开关的。今天很多人拿了小米的车门去拆解。小米自己是这样,就是我也不说我这车做的多好,做的多结实。我呢就找人,把这个车门给他,你们去拆吧。他现在是拿着小米SU7最早的这种测试车的车门去拆。谁能拿到这种东西?肯定是小米自己能拿到。所以小米现在的宣传就是:我把我的车拿出来,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你自己看怎么样。我也不说我车好,我也不说我车不好,你自己去判断。
现在我刚看了一个视频,那个人把这个小米车门整个拆开了。那个防撞梁各种的东西做的极其扎实,巨结实的一个车。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车门从外边打不开。就是一旦是解锁了以后,或者车出了问题以后,你外边没有任何的机械把手。这个呢其实不仅仅是小米的问题,就是很多新能源车都是这样的问题,都没有车外边的这个紧急把手。除非是老牌子车,你比如说大众。大众做的什么ID4、ID6这样的车,就会在外面做这个机械把手。新势力就没做这个东西。
如果要改这个事呢,就需要改变国家强制标准,需要大量的车厂进行大面积的召回。而且有些车,我估计召回了以后你都没法改,不知道该把这个东西放哪去。所以这个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有可能呢这一次会促进一个什么事,就是国家会设立标准,在某年某月某日以后再出厂的车,必须要在车门外面加这个机械把手。这个有可能会去实现,但是也不好说了。这个还是要等。这是对于车门的影响。
另外一个是对于NOA系统的宣传误导这块呢也是需要纠偏。这个其实才是雷军这一次亲自出来去应对这个事情的一个主要目标。他原来在这块比别人差,现在说哎咱们大家都一样,都是L2,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咱不能再去宣传这个OA可以睡觉这个事了。过去也有很多被过分宣传、过度信任的伴奏系统,比如说航空、金融、航海、医疗领域里,实际上都出现过这样的案例。就是我们出了,虽然最后需要你人去确认,但是呢人会有惰性,会去信任这种半自动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事故。
现在呢就是整个的NOA系统,自主导航驾驶,应该叫这样的一个名字。这个东西呢,各个车厂连名字都不一样。比如特斯拉它叫FSD和autopilot。蔚来呢叫NOP或者叫NOP plus,蔚来起的名字叫主动导航辅助驾驶。理想智己呢就叫NOA,它没有再去起别的名字。小鹏呢叫NGP,叫导航引导驾驶。华为呢叫NCA,导航辅助巡航。极月呢叫PPA,叫极月智能驾驶辅助。极客呢叫NZP,极客智能驾驶辅助。比亚迪呢就叫NOA。
没有起特殊的名字,只是呢分开了,是高速NOA和城市NOA,它是分开的。小米呢跟比亚迪是一样的,就是高速NOA和城市NOA。所以大家连名字都不一样,你让去买车的人说,这个到底谁比谁强点,谁比谁差点。每一个卖车的人都说,哎,我这个比别人强一点,所以就搞得晕头转向的。特别是还有余大嘴这样的人,每天说你可以开车睡觉。未来肯定还是需要稍微的统合一下。
其实现在呢都是L2,没有任何人达到L3。所谓的L2是什么?就是你人还是要坐在驾驶台后面,双手要扶在方向盘上。L3的话就是你手可以离开方向盘了,不用那么专心了,但是这个方向盘后头还是要坐人的。现在L3呢都是在发测试牌照,到目前为止应该没有哪个国家彻底开放了L3的这个行驶。从法律上说都是L2,这是一个混乱的阶段。可能在混乱的过程中呢,会发生车祸,会发生事故,也会有人丧命。但是呢我们可能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的会迎来L3。特别是以中国的这个运作方式的话,没准我们L3的落地还会比国外会更快一些,因为我们人比较多。
至于还有一个事情是什么呢?就是智驾保险。雷军呢,2月27号就提出来过,要联合头部车企做质价险,最高赔偿300万。当时他是做了这样的一个提议。所谓智驾险是什么呢?国家也发了文的,说当智驾车辆发生事故的时候,由车厂来承担责任。那干脆就是我们设置一个相应的保险,最后拿这个保险去赔不就完了吗?也就算是车厂承担责任了。
雷军呢其实不是头一回玩这个事了。原来小米有那个两轮平衡车,就这个轮子是在两侧的,这种人站在上面靠脚的这个动作,让这个车前后去走。雷军当时去看这个车厂的时候,去体验产品的时候,把自己摔了,摔的还挺惨,摔的这个手什么全都全都磨破了。然后他就专门设置了一个保险,玩这个两轮平衡车的一个意外伤害险。当时他做了这样的一个事情。雷军反正比较擅长干这个事吧,如果有危险我就买个保险,出了事保险公司管赔就完了,没出事我也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出了事有人管赔,这个也是一个正常操作。
现在呢这个智驾险呢,应该是在车主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保险之后,由智驾带来的责任模糊情况的损失,它会进行赔偿。原计划呢是4月份推出,但是现在出了这样的一个事情以后呢,有可能会对即将推出的智驾险做出一定的调整吧。现在很多的智驾车企呢,都在自己搞保险公司,包括比亚迪、特斯拉,都在搞自己的保险公司。未来可能再去买这种智能驾驶车,都会有相应的智驾险在里边去运作。
就等于是我们买车的时候,它就会送给你一些智驾险。这就是这一次可能是关于小米SU7在安徽车祸的一些后续,以及呢我们对未来的可能变化的一个设想吧。
但是呢,讲到这还是要强调:目前为止,官方的鉴定结果没有出来。很多的细节还在每天的向外慢慢的冒出来。所以过一段时间,是不是会有一些新的变化,现在不确定。我也不能说,这个事情就小米一点责任没有,或者什么样的。但是我觉得从造硬件的这件事来说,小米车还是足够结实了。发生了这样的碰撞,整个的车的这个车厢车体吧,就是坐人的这部分虽然烧掉了,但是呢整个没有变形,还是很结实的。
至于其他的部分,我们人开车也出这样的问题。自动驾驶参与了以后,是不是会让这个概率上升,或者概率下降?这个呢只能是进行逻辑分析,它没有办法进行统计的一个结果分析。可能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之内,很多车企就会进入到L3,再往后可能就都是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种东西了。
所以雷军应该算是最后一波上车的车企老板。他现在冲上来说:“我们来去承担我们该承担的责任。”也算是为整个的智能驾驶的这些汽车,或者这些车的企业,画了一个新的标杆。这个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