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亦庄机器人半马看中国机器人产业雄心:争夺全球制造主导权,能否复制大疆辉煌,催生下一个科技巨头?
4 月 11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Figure AI (缺席), UBTECH (优必选), 上海理工大学 (行者2号), 中国机器人, 中科院自动化所 (凌志), 交通管制, 产业竞争, 人工智能 (AI), 人形机器人, 人机混合马拉松, 供应链, 全球首次, 关门时间, 北京亦庄,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天工), 北京天气, 北航 (天鹰), 半程马拉松 (21公里), 参赛团队, 双足机器人, 哈工大, 国际团队, 复杂路况 (柏油路/坑洼/坡度/草地/石子路), 大疆 (类比), 太虎机器人 (T170), 奖金, 宇树科技 (H1), 小米铁蛋 (静态展示), 开源机器人, 换电池, 无人机产业 (类比), 未来科技, 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制造, 机器人应用场景, 机器人技术发展, 机器人接力, 机器人控制 (自主/半自主/遥控), 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马拉松, 松岩动力, 比赛规则, 波士顿动力 (缺席), 特斯拉擎天柱 (缺席), 猎豹移动, 科技新闻, 科技赛事, 稚晖君 (智源机器人), 行业标准制定, 补给点, 赛事意义, 遥控限制 从亦庄机器人半马看中国机器人产业雄心:争夺全球制造主导权,能否复制大疆辉煌,催生下一个科技巨头?已关闭评论
机器人马拉松要在北京开跑了。大家好,欢迎收听老潘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本周日4月13号,在北京的亦庄要开始一场人机混合马拉松大赛。
什么叫人机混合?就是它的赛道上中间隔着一个铁马,有一半是由人跑的,另外一半的赛道是由机器人跑的。两边等于跑同一个赛道,相同的路程。人呢,应该现在有上万人报名了吧。机器人现在应该有20多个单位,或者叫团队去报名了。
21公里的半马,并不是要跑完整的马拉松。现在机器人跑全马还是有些难度的。机器人呢,要求在3小时30分钟之内完成整个的赛段。如果完不成的话就没有成绩了。人类的话是3小时10分钟,要求完成赛段要关门。人类的记录呢是56分钟,平均大概是两个小时多一些吧。
机器人的话,我觉得可能有一部分可以在3小时30分钟之内跑完。但是应该不太可能说20多台机器人,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这也算是一个新的人类盛举了。应该会有交通管制,我就不到现场去凑热闹了。他是从周五晚上8点就开始逐步的封路,进行检测了。
北京天气预报那天应该是有大风,有可能会到10级风。所以当天到底能不能跑,现在还不是特别确定。毕竟还有上万个真人要跟着跑。
对于机器人参赛,它的规则是咋制定的呢?这个我估计是很多人关注的。到底谁得冠军?到底跑多少分钟?现在第一次的话,关注这个事还稍微有点早。所以咱们先看看要求是什么。
第一个必须是双足机器人。四足的、轮式的、轮足的、履带的都是不允许的。你必须俩腿站那给我跑。身高呢,是0.5到2米之间。太小的、太大的都不要。你说我做个10米的机器人,没两步跑到了这事不行。所以,就是0.5到2米。
支持手动遥控,含半自主或者是完全自主控制。但是需要在赛前提交控制模式说明。因为现在的机器人呢,有全自主的,就告诉他你要去什么什么地方,顺着哪条路走,他就自己去了。自己去判断地面上有什么障碍,有什么这些坑坑坎坎的,自己可以迈过去。
也有的呢就是完全遥控的。你让它往前往后,或者是抬腿伸胳膊这样,完全遥控的。半自主是什么呢?就是你命令它开始动了,它就开始在原地踏步。然后你说前进,它就往前走了。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呢,自己可以去避障,或者说可以深一脚浅一脚,爬个坡,下个梯子都是可以的。但是呢,你要想拐弯要想什么的,你还是得要遥控器。这就是半自主的。
所以现在都有,甚至有些机器人呢,是几种模式都支持。但是你在参赛之前,你必须跟人说清楚,说我这个今天是用全自主方式参加的。
还是用半自主方式参加的,还是完全手控的?你要去跟人说清楚。你说我这是全自主的,结果你举个遥控器站在旁边,前进后退,这个事是不行的。
如果是这个遥控器,那遥控的人呢,不能陪着跑。原来我们还想说,这个半马20多公里,难道说这机器人在旁边吭哧吭哧跑,旁边还一哥们抱着遥控器,在后边跟着跑吗?这事是不允许的。因为他这个人跟机器人之间,本身也是不允许混的。因为机器人你万一磕了碰了他,现在的机器人倒不至于伤人,但是你要踢他一脚也挺烦的,这机器人摔一跟头也挺贵的。
所以,人跟机器人就是完全隔离的,中间是有铁马来分割的。遥控者呢,要求站在补给点里头站,那遥控是不允许跟着机器人跑的。他这20多公里呢,应该也是七扭八拐的一个路线,有七个补给点。不是说你的遥控距离必须要超过20公里,应该有七个点,距离机器人最远的位置大概都是可能一公里两公里之内的这样的一个位置,大家是可以在这进行遥控的。
但是呢,也有一些团队呢,准备玩车队遥控,就是他开个车,跟着机器人跑也是可以的,但是操纵人不可以跟着机器人跑。这个路线呢,涵盖了城市道路、平坦的柏油路、坑洼的裂缝路段,就是有些路没那么好。然后呢,有坡度路段,长缓坡或者短陡坡都有,以及公园区域,有石板路、草地、石子路等,多种复杂路况。就是要求这个机器人,在所有的这个路况里面都要跑下来,你要跑不下来,这事是不行的。
中间呢,可以换电池,换电池呢是不罚时间的。但是你如果换了电池,到最后评分的时候,还是会稍微减一点分。因为他最终评的时候,你跑的时间是一个分数,大概占70%多。你到底换多少次电池,长得好不好看,大家是不是喜欢,都会占那么一点点分数。但是换电池,你不能说走到哪,跑着跑着哐当躺那了,然后你就奔奔过去给他换电池,这事不允许。还是7个补给点,你要想换电池,你就计算好跑到补给点换去。
那你说我机器人摔了摔坏了,或者哪个地方过热了咋办?也是到补给点去,可以换零件或者换机器人都行。这个机器人是可以接力的,比如说俩机器人,一个跑前半段一个跑后半段,没毛病,只要是同一个型号就行。但是呢,换机型罚时10分钟,加10分钟的时间。
这就是这一次的基本规则,也挺好玩吧。参赛和没参赛的都有哪些呢?就是一般到这样的比赛,大家就看哎谁谁谁来了,更重要的是谁谁谁没来。咱们看看20多个参赛团队,宇树科技肯定是要来,人家春晚都转了手绢了,这个要来。他呢,的型号应该是H1,1米八的大个子47公斤。
还是挺瘦的,这个机器人。它大概每秒钟可以前进三点几米,是这样的一个速度。但是我们要注意,3个小时30分钟跑完21公里的话,大概每秒钟至少要前进接近两米的距离,你才可以按照这样的平均速度把它跑完。这中间还不算摔跟头换电池。你换电池虽然不扣时间,但是你也得让机器人停下来,走到补给站里头去换个电池。你没有个三五分钟,你也搞不定这事。
另外一个种子选手呢,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呢是1米63,43公斤。它呢是UB选联合研发的一个机器人。UB选是国内第一家机器人上市公司,现在他的机器人其实已经在很多的工厂里边干活去了。他的这个机器人呢,是一个开源机器人平台,就是他的软件硬件里头的模型都是开源的,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面去使用。这个天工机器人呢,就是一个全自主机器人。你告诉他去什么地方,他可以自己去识别道路,有坑有坎了,我怎么去迈过去,他他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具体怎么样咱们还要看了。
还有呢,上海清新艺创科技有限公司叫松岩动力。这个机器人身高1米2,体重呢是35公斤。还有呢是上海理工大学叫行者2号,体重28公斤。太虎机器人T170,身高1米5,25公斤重。猎豹移动也去了。猎豹移动这挺逗的,傅盛前两天刚发言,力挺朱啸虎的人形机器人短期没有商业化的言论,这自己就直接把自己的人形机器人派去参赛去了。
然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叫天鹰机器人,1米68,55公斤。你看他个矮还挺沉的,这玩意是液压的。其他的机器人大部分都是电驱动的,就是电机的。然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叫凌志机器人,1米7,60公斤。还有一些大学的作品,就是像什么哈工大呀,都会有作品去参赛。
小米的铁蛋呢,是在赛道边上静态展示,但是不参赛。对于他来说,2022年开过一次发布会,再往后呢,就没有什么动态更新出来了。雷军着急忙慌的在那造车呢,这个机器人让他去跑21公里,估计够呛。稚晖君的智源机器人呢,目前并没有明确是不是要去参赛。因为稚晖君的机器人呢,比较大个的都是有轮子的,他不允许参赛。小个的呢可能也没有为这种快速移动去进行设计。他在一个房间内进行慢速移动,处理一些问题还可以,但是你让他这种长时间跑21公里,而且还要达到一个这么高的速度,他应该是没有做相应的产品。
车厂的机器人呢,应该都没有来参赛。像什么理想小鹏,都号称要做机器人。小鹏还号称说,我的机器人原型已经进车厂上班去了。
但是他们这一次应该都没有来。国际团队这次呢,并没有确认是否参加。像什么特斯拉的擎天柱,还有figure 01,或者是figure 02,以及波士顿动力这些呢,并没有明确是否参加,大概率是不会来了。
这个虽然号称是国际赛事,但是目前为止,确认的参赛团队都是国内的团队。机器人半马这种比赛,主办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个就是全球首次,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名声留在手里头。中国人是很喜欢这个的。第二个就是奖金,冠军奖金5,000元人民币,亚军是4,000元人民币,这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大家肯定不是为了奖金来的,更多的呢是让大家看到,机器人行业到底发展到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了。
以及呢,也创造一些标准,让这些做机器人的团队说,你就按照这个21公里,自己能够跑下来的这个模式来,去设计机器人就可以了。如果一个机器人可以在自主的情况下,在3.5个小时里头把这21公里跑完,有这个平面的柏油路,有水泥路,有坑洼路,有坡度坡路,草地石子路,什么台阶都可以搞定,那我觉得这样的机器人,它的应用场景就已经相当广泛了。
而且前面我们也讲过,不要看着这些机器人有个遥控器,就觉得它很笨。现在这些机器人,你虽然有遥控器,但是它的运动控制、自己的平衡,这些东西还是有很先进的算法,很复杂的算法来控制的。因为你的遥控器只是控制前进和后退,并没有控制说抬腿伸腿,并没有做这样的控制,已经是做了极大的简化了。
就像我们玩大疆无人机似的,大疆无人机,你会去控制四个螺旋桨速度吗?你不会的。但是你想,这种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就是靠四个电机的速度去控制的呀。它是有飞控软件在里头,要考虑当时的风速,考虑你的飞行姿态,然后再去根据你的动作,根据你的操控,做出你意图中的这个动作出来。所以这个还是挺难的。
所以在这一块的话,中国应该还是会快速的发展。这就像早期的汽车比赛一样,有了一个目标,大家就去努力的改车、造车,让这个车可以参加竞速赛,跑圈的拉力赛,各种各样的环境的让它跑下来。这个也算是在整个的汽车技术与工业发展过程中,都是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的。
现在中国开始搞这样的机器人大赛,目的呢也是在机器人的硬件和标准上,要开始进行争夺了。美国人现在可能还在主要研究这些大模型,各个大学里面,特斯拉、figure 01、figure 02这样的机器,已经开始在去做大模型研究,而且在这块,应该会比咱们要稍微先进一些。
中国人需要干嘛呢?需要跟日本、韩国、欧洲……
去争夺机器人代工以及零配件生产制造的这张门票。你美国人造完了以后,你到底让谁给你造这个机器人?你让日本人造没问题,他能造得出来,而且可能很精准,但是很贵。但是你让中国人造,我可以给你造得很便宜,未必别人那好使,但是也能使。这个是我们现在要去争抢的。
而且呢,很有可能会在机器人行业里头,再造就第二家或者第三家的大疆这样的企业出来。大疆其实在全世界的无人机领域里头,也算是一个妖怪,别人跟他竞争还是非常痛苦的。机器人产业有可能会被中国人玩成第二个无人机产业。
什么叫第二个无人机产业?现在中国的无人机都在做什么?不光是有大疆控制板,中国大量的出口各种控制板。现在甭管是俄乌冲突,还是在中东的各种的战线上,很多的无人机控制板都是从国内出口出去的。现在美国FBI还在悬赏中国做电气元件的山东会计呢。所以我们是生产了非常非常多的底层零部件。
你比如说刚才咱们讲那天工机器人,它里边使用的激光雷达是大疆造的。大疆也造很多这样的设备出去,包括一些无人驾驶汽车上面的激光雷达和他们的主控系统,都是大疆造的。现在机器人上面,肯定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零部件,我们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制造生产。
而且现在娱乐型的无人机,完完全全就是大疆独领风骚。其他人也有,但是你跟大疆竞争,根本就竞争不过你,价格你也打不过,整个的品质然后它的可玩性都差得很远。工业、矿业、电力、农业相关的无人机呢,现在除了大疆之外,还有几家中国公司也是在逐渐的垄断全球市场。在矿业上可能大疆还未必是老大,包括农业上,也还有国内的无人机厂商在跟大疆去竞争。你竞争来竞争去,最后就把其他人都打没了,因为它的成本还是很低的。可靠性在无人机这个领域里头,我们还是可以造到在工程角度上它是可用的。
包括现在的表演无人机,就是几百架几千架无人机呼呼一下飞上去,给大家拼个花看看,这玩意全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现在的载人四旋翼飞机,国内现在也是上的非常猛。现在在无人机这个领域里头,玩的叫什么?叫有枣没枣三杆子,吃干抹净。只要是有可能东西我们全造,我都造的比你便宜,也都能使。你说我达到一个多高的安全性可靠性,我们也不拼,反正我在可控的成本范围内,咱能使在全世界大卖。这就是我们现在无人机的玩法。
那以后可能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也会变成这样。最后可能你做的像苹果手机这样,我们其他人都去做安卓。我们有一些这种开源的大模型,开源的控制系统搁进去。
我这还有开源的硬件,咱们拼起来一大堆的中国产,像安卓机器人。安卓本身就是机器人的意思,我们就可以围剿特斯拉。机器人这事都是可能出现的,它的各种零配件通通都在中国生产,就像果链企业一样。
未来就算有关税的这种战争,可能机器人这一块还是会有大量的产品在中国出来。而且现在看关税战争,虽然让很多的相对低端一点的制造业跑到东南亚去了,但是比较高精尖的制造业还是留在国内的,向那边转移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快。
未来一段时间,像人形机器人的马拉松以及其他的各种赛事呢,还会快速的启动。下一次也就是2026年计划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会有一部分是人跟机器人一起协作完成的。这一次还是人跟机器人是分隔开的,中间有一个铁马,人在这头,机器人在另外一头。下一次可能有一些需要人跟机器人一起搬东西,一起协作完成一些任务,才可以完成马拉松。这个是明年可以去看的事情。
这些比赛呢,应该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开。这一次的比赛呢是在北京亦庄开。北京亦庄呢,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所在地。刚才咱们讲那天工机器人就是开源的,还可以自主控制的一个机器人,就是从那出来的。所以,这是它的母厂。他就可以去设计,说我这个比赛要去考验这些特性,那么他就整了一个比赛。有些人就来了,有些人就不来了。
那么没准下一次说,这回规矩是你定的,比如像稚晖君这样的不是很公平。我们在室内更灵巧,下一次我们做一个新的比赛,按照我的这个能力去设计一些新的赛事出来。那咱们再去拉一帮人来比赛,可能是很快就会有新的这种赛事出来。而且这一块的话会变得非常非常热闹。
这一次可能那些没有来参赛的公司,他们就觉得你这个比赛定的对我不是那么合适。在这一块未来的一两年内,应该会看到很多有趣的赛事,有趣的表演。让我们一起来期待。
好,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而最好呢是下次比赛,希望可以看到国际的选手参赛。我们也希望国际的一些比赛,中国的团队可以送机器人出去,一起来去参加这些比赛。
好,这个故事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