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曾经听到过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在我要说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社区。社区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复杂或者是被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我这里所指的社区,是基于网络的线上社区。其实,社区这种东西,如果硬要说一个诞生的时间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是和网络一起诞生的。社区,是基于网络的,多人之间进行沟通、交互和协作的平台。所以社区和网络这两个东西,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很难判断。
突然有一天,大家都说要去做社区了,也都说自己所作的东西就是社区了。这其中有一些原因,主要就是两个被大家所普遍接受并认可的产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这两个产品就是在欧美被普遍使用的Twitter和Facebook,如果有人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东西,请立即关闭浏览器,本文不适合你阅读。
Twitter和Facebook确实对社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twitter将单项关注引入了社区,而Facebook则是倡导用户使用真实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两个产品的巨大成功,导致了很多人认为网络的社会化、社区化时代终于到来了,甚至有人开始预言,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将从未人服务,向着为人们服务的方向发展。其实网络从来就是为人们服务的,如果不是要为人们服务,网络可能就不会诞生了。社会化、社区化本身就是一门人的学问,社区化服务的成败与否,关键往往并不在于技术层面。社区的关键是人,而不是社区本身。twitter和facebook,如果不考虑到那恐怖的并发量,其本身的基础技术并不复杂。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找到了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存在,而在互联网中没有被很好表现出来的东西,并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最终形成了成功的产品。请注意,他们所创造的东西,原来就是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不论是单向关注,还是基于真实身份的交流,都是存在的。要想创造一些在现实社会中都不存在的关系,并且还要成功,这是很困难的。而且,也不是现实社会中所有没能在网络世界中很好得到诠释的关系,都适合现在就搬到网络上去。他们所创造的东西,在网络世界,也不是不存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在网络世界中都是存在的,关键在于,这种存在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间接的,不那么方便的。facebook和twitter真正的创举就在于,facebook将原来分散在网络中的那些真实的身份信息,集中了起来。而twitter将原来不那么方便的单向关注,做得非常的直接、非常方便。所以不要着急去研究社区技术,如果能够好好的观察一下现实社会,好好的比较一下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的差异,会更有收获的。现在能够方便的搭建社区的工具,是很多的,而且很多都是开源的,完全可以先搭建出一个社区的原型。然后,将某些自己想要实现的关系,放到里面去,并吸引相关的人群进入社区,进行活动。所有没上线的社区,都不是真正的社区,只有上线了,有了客户,并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了调整,那才是一个真正的社区。也就是说,社区本身是有生命的,社区一定会随着运转,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社区上线之前准备的任何技术,都是纸上谈兵。技术问题,完全可以等到社区上现在之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再考虑。一个闭门开发1年以上的社区,是非常可笑的。有这一年的时间,完全可以使用现有技术,先上线,然后再根据需要,对原有的技术进行修正,甚至是重构。社区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的需求和人们的需求。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社区的技术和形式。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区,那么最早的网络社区,肯定要算是邮件系统了。邮件并不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一对一的信件。是可以进行群发、讨论、分类、归并的。邮件系统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在的邮件系统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绝大部分的日常工作了。这其中邮件系统和日历系统、任务系统、联系人系统的整合,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人在每天打开电脑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件系统,不论是Outlook、Foxmail还是gmail,并一直保持其畅通工作,直到下班关闭电脑的时候。而现在最新流行的绝大部分社区系统,也大多是以邮件作为核心的用户认证和消息通知系统来使用的。这其中,腾讯的QQ空间是一个特例,他们是以QQ号为基础运作的,甚至他们的邮件系统,也是以QQ号位基础的。移动公司所开发的社区,通常是以手机号为基础验证和通知平台的。那么这里是不是就可以预言,在三网融合之后,基于机顶盒的电视网络社区,就会以机顶盒编号,或者是机顶盒所登记的安装位置为基础的信息验证和通知渠道呢?
另外一种,刚才其实已经提到了,就是像QQ那样,以即时通讯工具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社区网络。本人使用过除了QQ之外的很多种即时通讯工具。遗憾的是QQ基本上没有用过,主要是以前身边的人用QQ的不多,而且很多公司里面是限制QQ使用的。以前工作大多是使用MSN,后来为了开越洋电话会议,又用上了Skype,现在为了每天能够在电脑电脑上和儿子进行视频通话,还在继续使用skype。现在的同事和朋友之间,使用得更多的是gtalk,各种微博的机器人,也大多工作在gtalk上。由于用上了android手机,所以现在通常都是gtalk在线。在这一点上,微软的WM就很笨,在微软的手机上使用msn,也是异常痛苦的。淘宝旺旺,主要是我用来进行淘宝购物时使用的。这些工具各有特色,比如:QQ虽然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客户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种感觉,那就是在QQ上基本是不办公事的,大家都在谈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MSN,至少对于我来说,主要是办公用的,不过MSN对于网络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如果网络不是很稳定的话,在众多及时即时通讯软件中,第一个掉下来的肯定是MSN,最后一个联通的,也肯定是MSN。skype,我非常喜欢,进行文字沟通的时候,异常人性化,是这些工具中唯一允许对说过的话,进行修改的。在skype中,如果打错了字,并且已经把含有错字的内容,按回车发送给对方了,只要按向上的箭头,就可以将上一句或上面几句调回到输入框里面来,修改之后,重新按回车,对方所显示的内容也就一起更正了。skype也是我用过的所有即时通讯软件中音视频传输效果最好的一个,甚至还支持对等、无服务器的,多人电话会议,实在是非常神奇。遗憾的是,skype in的功能在国内无法使用,也就是说我无法注册一个电话号码,让别人通过这个号码直接呼叫道我的skype终端。淘宝旺旺,是淘宝购物时不得不用的一个东西,淘宝只根据旺旺的聊天记录进行交易争议的判定。其他的一些比如Yahoo Message用的就比较少了,Facebook IM,倒是想用,就是在国内太不方便。还有一些集成工具,可以同时登陆和管理各种IM账号,这种东西在ubuntu里面用过,主要是用来登录msn,这个东西肯定是不会提供Linux客户端的。所有这些产品里面,最具社区型的,恐怕要算是QQ群了。一群人可以在一个群里面讨论大家喜欢的内容。
在中国谈到社区,就不得不提到一共东西,那就是论坛。Discuz,实在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论坛软件,除了功能实在太多、太复杂之外,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大家在网络上,注册登陆到不同的论坛,在论坛里面不同的版块中聊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订阅一些话题的最新更新状态。论坛,这种东西,不论发展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被淘汰的。个人认为,论坛是任何一个想要开始社区化运营的网站可以选择进行用户和内容积累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说不论想搞一个什么样的社区,都可以从论坛开始玩儿起,在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和内容之后,再决定应该如何改进。
空间站点,这是一个畸形的怪物。空间站点是指那些基本架构抄袭Facebook的站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QQ空间、开心网、人人、校内、Live Spaces等,再加上开源的UCHome。这些站点基本上都是以用户的个人信息为基础架构,包含类似于微博的用户状态,用户博客或者叫日志,照片管理,简单的文件管理等。这些网站大多开放接口,可以接入一些符合特定要求的应用组件,就像facebook上可以接入很多游戏应用那样。其中有些还提供信息更新和订阅的接口。现在空间站点上通常也都引入了单项关注、圈子等概念,还做了一些用于激励用户活跃度的积分奖励制度。那么为什么要说这个东西畸形呢?Facebook的最大的创举是使用真实信息的用户之间的交互和沟通,是将大量使用真实信息的用户聚合在了一起。其实,Facebook的形式,更加适合于个人信息的聚合,以及人的聚合,并不适合于激烈的讨论和交互。现在有那么多类似于Facebook的网站,甚至是建站工具,将用户分散开来,其本身的架构又不适合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个用户可以到不同的地方去注册登陆论坛,四处发言,讨论那些论坛中引起他关注的问题。但是,用户无法四处去注册一大堆的空间站点,并在其中维护自己的各种信息。由于国内没有一种像Facebook一样的,能够网罗绝大多数人的地方,用户被分散了,而且,各个空间站点的API接口又不像Facebook那么开放,这就导致了,大家使用了一种不适合沟通和交流的架构,将信息隔离到各个不同的网站中去了。我觉得,我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形成统一社区的机会,现在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新的以社区冠名的空间网站还在不断的涌现。用户和信息在被不断的割裂和隔离开来。现在需要一款简单的,完全开放API的个人信息集合工具,以后大家都使用类似的工具来搭建空间站点,或搭建符合统一的开放接口规范的空间站点。然后通过类似于ping.fm,weiboto.com或gtalk机器人之类的手段,来实现属于一个人的所有信息的互通和同步。
虽然我们无法使用Twitter,但是国内各种微博站点也还是不少的。其中我用的比较多的是Google Buzz和新浪微博。个人更喜欢Google Buzz那样和各种常见网站能够进行同步更新和信息集中的方式,新浪上的人虽然不少,也经常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在上面,但是新浪自己的产品线太窄,现在还无法像google buzz那样将google reader、邮件、google map上的地理位置信息、各种相关网站(个人博客、Facebook、Twitter、Flickr、Picassa、YouTube等)直接同步起来。也许,国内会出现一种类似于Google Buzz的信息聚合微博服务,可以自动聚合和同步各种相关信息,并看到关注者的聚合信息。
还有一些特殊的分角色社区,也就是说在普通的基本平等的用户会分成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参加社区的运作。比如起点中文网上那种由读者、作者组成的文学社区、淘宝那种有买家和卖家组从的电子商务社区等。还有一些完全由虚拟游戏用户构成的社区,比如盛大的糖果网。这些社区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是否会成功,现在还很难说得清楚。关键在于,要时刻关注社区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并及时作出调整。这才是任何社区成功的关键。对于上面提到的三个特殊社区来说,只要本来的职能运作良好,也就是起点的文学写作和阅读,淘宝的电子商务和糖果的游戏能够很好的为用户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的分析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过程中的交互模式,就不难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现在,突然有一种基于位置服务的社区,又异军突起了。特别是美国的FourSquare,又像当年的Twitter和Facebook那样成为了新的方向。FourSquare的创举在于,将参与社区活动的人,不是以圈子、好友、或单向关注的方式聚合起来,而是在此基础上加上了位置信息,大家可以看到周围陌生人的信息。当然了,就像Twitter和Facebook一样,FourSquare在中国也是不能使用的。于是国内就有了大量的仿照FourSquare形式的网站踊跃的产生出来了。比如街旁网就是一个非常类似于FourSquare的网站,大众点评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LBS,也就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其实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就像Facebook成功,并被墙了之后,大家努力的开发空间站点一样。FourSquare成功,也被墙了之后,大家也在努力的开发类似于FourSquare那样的基于位置的社区。地理位置信息,比个人信息,更加需要集中。因为,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社区,其成功或开始盈利的标志就在于,积攒到了足够的有效地理位置信息和忠实用户。能够让驻留这个社区的用户,不需要到其他地方去,就可以找到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对于FourSquare来说,这个临界点,已经快要到来了。但是国内的这些跟风者就不好说了,由于用户和信息都被分散掉了,所以他们达到临界点的时间会被大大的延后,肯定会有大量的类FourSquare社区,活不到成功的那一天。
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那么开源社区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东西。现在比较盛行的开源社区,主要是google code,github,SourceForge等。这些社区的主要功能就是驻留各种开源项目,帮助开源项目进行管理和分发宣传。当然,也有免费开源的开源社区建站工具,最近试了一个叫做RedMine的东东,效果相当的不错。每个项目自己有独立的版本管理,wiki,简单论坛和相对比较完善的项目开发过程管理工具,还有大量的插件可供使用。我一贯认为,开源是没有商业以及盈利模式的,但是对于一个提供网上的团队管理,也就是将团队管理和运营,项目开发的过程管理虚拟化到云端的服务来说,应该还算是一件有前途的事情吧。因为,当人被作为资源,添加到这个云服务中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些原本互相不认识的人们,能够协同起来,共同建造巴别塔了。
作为全新的社区交互方式的尝试,google wave也是应该应该说一说的,这个系统试图彻底颠覆邮件、论坛、微博、即时通讯工具等现在正在被广泛使用着的工具,直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实验室产品。这个东西的用户体验相当不错,但是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google,使其无法将wave彻底产品化。首先是速度问题。google非常偏执的要将这个应用放在浏览器里面执行,但是使用JavaScript来处理这么复杂的前端应用,处理这么大规模的,具有复杂业务逻辑关系的数据,是非常吃力的。而JavaScript本身还有非常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的浏览器之间的兼容性非常差。另外,就是网络传输速度和服务器处理速度,现在也都不尽如人意。前面所说到的那些成功的案例中,每一个只是在一点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用户使用的基本上还是他原来熟悉的产品或产品形态,只是其中的一点发生了变化。而Google Wave却在试图一次性的彻底颠覆我们使用互联网的这短短的十几年中积攒下来的全部使用习惯。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当想到未来有一天,这个产品真的有可能会成功的面世,并受到大家的喜欢,我就会觉得更加的不可思议了。也许在改用特定的二进制客户端,使用类似于微软的Exchange服务器的方式将Wave服务器分散到各个企业之后,再提供多种复合客户现有使用习惯的特定现实和交互视图,以便能够让用户逐步适应这种全新的沟通和交互方式,才是Google Wave的出路吧。
前面的废话已经够多了,总结一下:
社区不是结果而是手段,不能为了社区而社区,首先要有吸引用户的服务,使用社区这种手段的目的是将用户黏着在服务上,减少流失率。当然,如果能够做到Facebook或Twitter那样的用户量,这时,量变就会积累成质变,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能玩儿以社区为核心的周边应用。但是国内的情况是,用户已经被分散掉了,所以很难积攒出这样的质变,那么服务就会变得比社区更重要了。
社区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开放性和信息的聚合性。在现在这种用户和信息分离割裂的环境下,开放性将成为了未来社区茁壮发展的基本前提。即使是腾讯,这一点也是适用的,他们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和信息聚合,开放之后,确实会让其他站点得到短暂的喘息机会,但同时也会将最后缺失的一部分用户信息聚合起来,如果腾讯能够走向开发,那么也许他们将在网络社会化社区化的大潮中取得成功。如果他们始终不开放,那么,其他那些割据的诸侯,肯定能够活得更长更好,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几个新的成功者。
社区化,社会化的大潮,正在袭来。新的社区,和想要做社区的人会不断涌现,希望大家走好。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