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LBS中的信息服务

前面已经有两篇LBS的博文了,这是第三篇。希望能够就LBS应用的服务模式再写一些东西。

LBS的核心在于服务

LBS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很多想要投身到LBS大潮之中去的人或公司,都在研究,要如何利用好位置这个新加进来的技术。但是从语法上分析,基于位置的服务,其关键核心其实是服务,位置只是一种限定。

当前流行的POI模式的LBS,也就是信息点服务。其核心实际上是一种将线下资源结合地理信息之后,整合上线的过程。把存放有信息的位置点,标记在地图上。当用户走到这附近的时候,根据距离远近,查阅附近的信息。

对于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的双方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信息,而是这些信息背后的服务。对于发布信息的人或机构来说,他们所发布的其实是广告。而对于接收这些信息的人们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咨询服务。从广告中提取信息,并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这就是POI提供的服务。通过咨询服务,吸引用户去周围的商家,进行消费,这也是POI提供的服务。国内的POI应用,在服务上还不够完善,只是完成了信息的传递和推送,顾问和吸引消费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这些服务商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通过餐厅定位、商家排序,以及帮助商家删除有害信息等方式,开始吸收现金了。

现在很热的Check In模式,其本身是很难独立运作起来的。因为,Check in的结果,其实是告诉别人,我”到此一游”。通常做这件事情的人,想要告诉的是两种人,第一是自己的朋友;第二是到达此地的陌生人。当然,如果是自己的朋友能够到达此地的话,那就更好了。

但是喜欢四处去留下痕迹的人,毕竟不是很多,人类并不需要像某些动物那样通过随地小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特别是在一片完全空白的领地里面(任何Check In式的LBS应用,开始的时候都是一片空白),做这种标记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啊。于是大部分Check in方式的应用都结合了POI系统。也就是说,通过在信息点签到,来得到一些好处。

现在,大多数此类系统,为了能够快速的积累大量的用户和内容,对于签到限制得非常宽松。有些甚至可以允许我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到全世界任何地方去签到。即使有些限制的,也只是能够拒绝在距离用户当前位置几公里范围之外的地方去签到,毕竟就像上文所说的那样,现在的LBS还存在很多技术缺陷。签到限制太过宽松,就导致了签到的行为无法给POI上面那些提供服务的商家带来什么具体的收入。那么这些商家也自然就不会愿意将已经到手的利润分配给那些不知所云的LBS服务商了。

交友服务,在中国可能很难开展,由于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了经济利益驱动,恐怕就更麻烦了),所以这种东西很难发展起来,比Check In系统更难积累用户。

LBS的核心是服务,但是现在能够看到的那些LBS应用,其服务做得都不是那么让人满意。下面就让我们去分析一下,到底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LBS服务商又应该如何去满足这些需求,为用户提供服务呢?

享用服务的实体

在LBS中需要享受服务的实体,一共有三种。他们分别是商户、人和人们。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实体,以及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商家

商家最需要的服务,就是将周围的人吸引到自己这里来消费。这些商家都是有着固定的位置,他们希望知道谁从身边经过了,希望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能够到自己这里来消费,并且希望能够尽量多的人,到他的店里面去消费尽量多的服务。

能够来看我的博客,大多都应该进过电脑市场吧,现在的电脑市场里面到处游走着的都是拉生意的人。他们会拉住身边经过的每一个顾客,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如果这个顾客所需要的服务,正好是自己所能够提供的,他们会很热心的把顾客拉到自己的柜台前。商家其实就是希望能够通过LBS服务,得到这样的效果。有些地方,甚至在移动基站插播广告,向每一个进入这个移动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手机用户发送广告短信。

更深一层来说,那些提供服务的商铺,他们总有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高峰时段通常是需要排队的,那么这些商铺,肯定希望消费者能够错峰出来消费,或者是尽量压缩在高峰时间消费相同服务所需要的时间。这已经不再是LBS的范畴了,以后可以再在其他文章里面阐述。

最后,商家希望能够了解客户。哪些人经常在周围转悠,这些人都喜欢什么样的服务,他们在消费了一些服务之后,有什么感想。如何能够让这些人更多的到自己这里来消费?对于这方面的需求,目前的LBS服务商做得怎么样,还不得而知。

LBS实际上是为一个很小区域服务的,但是现在的LBS服务商都在努力的像互联网企业那样,为全世界服务,所以针对于每一个区域的服务,肯定就没法那么细致了。而为了搞到更多的在线用户,更多的点击,更多的POI信息,他们也不希望对用户和区域进行过于精细的划分。本来用户就不多,再画上格子,那么分到每个格子里面的人,就越发少了。这是一个矛盾,因为只有将格子缩小,才能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现在的POI系统里面充斥着各种广告信息,而其最大作用就是使用户能够看到拐角后面的招牌。拐角之前的招牌,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了,POI系统的作用就在于,拐角之后的那些商铺付一些钱,然后系统告诉用户,拐角后面还有更好的。这对于商铺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系统既能将拐角另一边的用户吸引过来,也有可能会把已经站在店铺门口的用户吸引走。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论是拐角哪一边的商铺都要向POI系统缴费。这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

个人

有些人是喜欢四处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写”到此一游”的。比如我,我喜欢在旅行箱上贴标签。我坐飞机到任何地方,如果需要托运行李的话,机场就会在我的行李箱上贴一个标签。再坐飞机,就再贴一个,逐渐积攒起来,就像很多勋章,标记着我走过的每一座城市。遗憾的是,后来机场的人再往上贴标签的时候,因为害怕搬运工因为看错标签,导致行李装上错误的航班,而将以前的旧标签统统撕掉。实在是太遗憾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原始的Check in系统。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得到身边其他人的认可,希望能够在闲暇的时候,和其他什么人去聊一聊。就像我上面所说过的那样,我喜欢向和我一样出入机场的那些旅人,炫耀行李箱上的那些标记着一个个城市的标签。很多人都喜欢炫耀一些什么,只是方式和方法不尽相同。很多人非常八卦,他们希望能够了解身边的人或事物。特别是在无聊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够知道身边的人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无聊,是不是能够有个什么人和他聊一聊。这就是那种基于地理位置的交友系统应该满足的东西了。

当一个人走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他需要找到好吃的东西,好玩儿的东西。他所需要的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了解身边的店铺信息。POI系统所提供的大多是一些赤裸裸的广告。来到陌生地点的用户,最需要的实际上应该是伴随式的导游服务,或者是咨询顾问式的服务。

人群

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人们,就是这里所要描述的人群了。这些人并不一定会聚集在一起,但是他们互相之间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对方的信息。即使是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其中很多人也是孤单寂寞的,他们想找些人聊一聊,但又有些顾虑。顾虑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第二:害怕被拒绝。那些基于地理位置的SNS,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进行配对和筛选。从而解决前面的两个顾虑。

有些信息是我们希望了解的,比如我的朋友是不是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我并不需要了解这位朋友具体住在哪家酒店,更不需要了解这位朋友是在旅店的餐厅、客房或厕所里面。我只需要了解到我的朋友到了我的城市,那么就有机会去和他坐一坐、聊一聊。而对于我的朋友来说,他们也可以在要前往某个城市之前,看看有谁在那里,然后提前准备一些礼物什么的。当我和朋友约好,要前去和他会合的时候,LBS系统就应该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

信息的流转

LBS提供服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流转的过程,将合适的信息发送给合适的人。或者让人能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这两个过程的差异就在于,一个是主动的推送,一个则是自取。在现阶段,这两种方式都是非常普遍的。不同的应用模式,应该结合自己的需要,挑选其中的一种。这里面是不存在优劣之分的,关键在于是否合适。

信息的过滤

信息流转的第一步是信息的过滤。并不是什么信息都可以发送的,也不是任何信息都可以接收的。

首先说发送信息的问题。商家肯定希望能够将尽可能多的信息推送到用户面前,但是又担心用户会感到讨厌。那么,就需要挑选更精要,更有吸引力的信息。这就存在了一个过滤的问题。

人在LBS系统中,如果无时无刻都把自己的精确坐标公布到网上,供全社会监督,这种情况光是想一想就会感到毛骨悚然的。但是,我们又希望能够向其他人,熟人朋友或陌生人去宣告自己的到来。就像我以前做过的那样,在行李箱上贴机场托运标签那样。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并不会介意别人了解到他们身处哪一个城市,或到达过哪一些城市。甚至会希望路过好友身边的时候,能够打个招呼。毕竟像古人那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故事,并不是经常发生的。所以个人的地理位置信息,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来说,其提供的精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大多数时候,对于大多数地点,以及大多数查询者来说,只是提供一个精确到城市的坐标就够了。但是,有的时候,特别是对于一些朋友来说,就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坐标。

这里有一个不能算是故事的故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在国外,两个中国人遇到一起,那么他们就是老乡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国家。但是,同样的问题在国内发生,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只有两个人来自同一个省,才能算是老乡。以此类推,到了一个省里面,只有来自同一个地区的人才是老乡;到了地区,老乡则必须是从同一个县出来的;进了县城,老乡指的是同一个乡的;到了乡里,老乡就是从同一个村里出来的人。

很多人攀老乡的时候,也都是这么做的,首先问:你是哪个省的?如果和自己来自同一个省,再问对方是来自哪一个地市、县、乡、村。当然,如果哪一个层级出现了差异,则会停下来,然后开始计算在这一个级别的行政区划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比如两个人在攀老乡,先确定大家的口音相近,那才能开始攀老乡。通常会先说:我听你说话像是山东(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省)的吧。并通过这个过程展示一下自己的纯正乡音,然后再问,我是临沂(市)的,你呢?对方可能回答也是临沂的;然后再说:我是苍山(县)的,这个时候对方的回答可能就是,我是沂南(县)的,离你们那里还挺远的呢。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这种沟通实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深入、逐步精确的。在确定了可以和对方精确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之后,信息可以精确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确认了。上面两个老乡之间可能会探讨他们所在的两个县之间的方向和距离,但是他们绝不会去研究两个人所处的村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家探讨一下村里寡妇门前的是是非非。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说,我去过你们县的,那么话题才会继续围绕着他去过的那个位置再细化。

这个攀老乡的故事,就是现在的LBS+SNS的原始模型,遗憾的是能够将这个东西研究明白并应用起来的人并不多。这中间的关键在于信息过滤的颗粒度,如果两个陌生人凑到一起就开始互相说我是哪个村的,那估计天下就没有老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故事了。

地理位置信息的标记和隐私的保护

前面所说到的信息的过滤方式,就是信息发送或广播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隐私保护的方式。对地理位置信息的精细程度进行分级,是最简单的方法。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当前的位置被标明为:在地球上,应该不算是泄漏个人隐私吧。那么进一步说,标明在哪个国家应该也问题不大,甚至我还希望能够将所有我去过的国家都标记出来。绝大部分时间,我也不介意其他人是不是知道我到底是在上班,还是在家。单位的地址也是公开的。在家的话,别人只需要知道我在家就好了,不需要知道我家的具体位置了,了解一个大概位置就好了。这样的话,有人走到我家附近,他不会直接到我家来敲门,但是可以给我打个电话,约我出去吃东西。这就是一个度的把握了。如果我在单位上班,或者是在一个公共场所里面,那么就可以给出更详细的位置坐标。如果我需要和其他人约好了一起到什么地方汇合,那么肯定就需要直接将最详尽的位置发过去。

对于得不到太多有价值服务的用户来说,强制他们去Check in实在是有些抢人说难了。那么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隐私信息被很好的保护起来的情况下,进行自动位置标注。现在有一些软件已经实现了这个功能。比如@Trip,可以自动的记录GPS位置,谷歌纵横,也是自动记录位置的,有些即时通讯工具,会在每次登陆的时候,将当前的位置写在标题上。还有很多照片管理网站或服务,也会自动根据照片中保存的GPS信号,来进行位置标注。现在的微博,都可以在手机上使用的时候,自动提示,询问是否要将位置也发上去。

信息的组织

信息到底是应该自取,还是应该被推送。这是一个矛盾,大部分人并不喜欢被大量和自己无关的信息所打扰。但是商家又不希望仅仅是坐在那里守株待兔。

上文说过了,对于那些使用LBS服务的个人来说,他们所期盼的是管家或导游式的,陪护式的服务。大家并不希望一定要自己去查询和取得信息。只是现在广告信息改过泛滥,所以不得不去进行信息自取。

那么,是否有可能将杂乱的广告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和归并,从中提取出有益的内容呢?应该是可以的,现在所能够得到的广告信息,是相当海量的。根据这些信息里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餐饮、各种菜系、营养搭配、时令新菜等等。可以想想旅行社在向我们推荐旅游景点里面的饭店时,都是怎么说的?这里的特色是什么,有几家饭馆味道很好,菜色新鲜,价格公道。然后,让制定旅行计划的人来选择。如果这些信息足够精炼,并能够按照不同人的需要,发给不同的用户。这样的话,用户也不会反感被推送信息所打扰的。

小结

LBS就应该是为商家、人、以及人们提供信息转发服务的。在这个过程中,人最好能够自动的将位置信息提交到服务器,其他人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或权限的限制,查看到相应等级的信息。所有的广告和推送信息,可以被自动的分类、过滤和总结归并之后,推送到用户面前。用户就像是在使用一种陪伴式的咨询服务一样。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