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21级部长“主动管理OD”言论引爆网络:从面试PUA到物化员工,这套严苛的筛选法则暴露了怎样的用人焦虑与文化困境?
7 月 03
华为很厉害, 打工人的日子不好过 00后, 35岁危机, OD制度, Outsourcing Dispatch, 主动管理, 互联网大厂, 人力资源, 代际差异, 价值观冲突, 企业文化, 内卷, 内部信, 劳资关系, 华为, 华为OD, 名校生, 员工物化, 员工管理, 外包精英, 岗位发展, 工作压力, 张部长, 承压测试, 招聘标准, 招聘歧视, 有工作经验者, 求职者, 海思, 独生子女, 用人策略, 社恐, 社牛, 离职分析, 考公考编, 职场PUA, 职场新人, 职场生存法则, 背景调查, 舆论争议, 芯片行业, 薪资谈判, 面试筛选 华为海思21级部长“主动管理OD”言论引爆网络:从面试PUA到物化员工,这套严苛的筛选法则暴露了怎样的用人焦虑与文化困境?已关闭评论
华为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词,叫“OD的主动管理”,就是把人当做机器零件来挑选和管理的故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首先讲OD是什么?这不是说外包开发,而是外包精英,或者叫“精英外包”,叫outsourcing dispatch,算是外包里边比较好的那部分。因为大家知道,有些是外包类,我把活包给你,你们整个团队去做,做完了以后再把活给我交回来就完事了,你人也不需要到华为来上班。
OD呢,是要在华为上班,接受华为的制度管理,但是呢,又不是华为的正式员工,要比普通的外包还要稍微高级一点点的。都已经是精英了,华为还是不愿意尝试给出一份正式合同,还是要再把这些OD再PUA一轮,说你们要表现得好,我才可以让你转正。
这是一个周日的新瓜。有一位张姓领导,但是具体叫什么呢不太确定。他呢,据说入职14年了,算是个老华为,进去是14级,现在是21级。他的职位呢,应该是半导体事业部上海海思研究部解决方案开发与验证部的部长,据说是个三级部长。
周日发文讲了一下主动管理OD的事情。他呢,分析了近一年来9位OD离职员工的背景及离职原因,总结出了很全面的面试改进点。OD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员工了,他希望这些员工呢,能够在这好好的干下去,结果有9个人离职了,才好好分析了一下,说以后我们在面试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点,不要把这种容易离职的人招进来。
写了个很长很长的文章,发在华为内网上了。他呢,主要是探讨了为什么有些OD摆烂,你给他活,他也不认真干,你各种画饼他不吃了。而且这些OD呢,也不太好管理,应该如何在面试的时候呢,进行有效的筛选。
现在这个文章呢,被搬运到外网了,惹来了骂声一片。这个文章具体讲了些什么呢?我也是拼凑了一下,因为现在的话,大家都是截图截在小红书上,每个人截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呢,我也并没有看全,看了其中的一部分,跟大家稍微总结一下。
主要针对的问题:第一个是有些OD主动离职了,或者是摆烂不好好干活,不好管理。里边呢有一些黑话,主要黑话叫“主动管理”。主动管理不知道具体的范围和含义,我们呢只能去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去拼凑一下。
里面呢是讲到因为生病无法保证出勤、岗位发展未达预期、家庭及情感问题等,这部分呢被归咎为“主动管理原因离职”。相对应的呢,还有叫“计划外离职”的,就是因为通勤时间过长,这些人叫“计划外离职”。通过这样的对比呢,我们觉得“主动管理”的含义应该是……
无法达到某些潜规则指标的情况下,主动迫使其离职。咱们看吧,岗位发展未达预期、家庭有感情问题、无法保证出勤,所有这些情况肯定都没有规章制度说我要把你开除掉,或者是要让你离职,而是说我们通过一些主动管理这种遮羞布的手段让他离职了。
有一些呢是计划外离职的,人家住的远,我也没想让他走,结果他走了,这叫计划外。主动管理的这9个人,咱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叫独生子女要慎重审查。00后独生子女的承压能力不足,80后可以承压的,00后不行。承压这件事呢,通常并不仅仅是指高强度的这种工作,很多在企业里边讲的承压是能不能被老板PUA和辱骂。他要求在面试的时候我们要做承压测试,你想面试这么一小会功夫,你咋承压测试?你也没法给他很多任务让他去做,那只能是在面试的过程中进行辱骂,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愤然离开了。愤然离开的不适合华为。
再往后呢,是独生子女的工作目的不纯,这个特别有意思。有些独生子女完全是家庭要求必须工作、必须做点啥,对于工作本身完全没兴趣,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在业余时间学习上进,没有任何的动力。还有一些呢兴趣在AI的方面,或者呢,只是想来华为体现一下、体验一下生活,说“我看看华为到底怎么回事”。面试的时候呢要检查员工是不是对工作内容本身有热爱。你像他们海思的吗,做芯片设计的,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东西,那就算了别招进来。这个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因为我自己原来招聘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你对未来要干的事情没什么兴趣,这个员工招进来确实是有问题的。
然后特别逗有一点叫什么?同时预防社牛和社恐。就是说现在的00后呢,有很多是社牛,但是也有一些是社恐。这个社牛呢沟通能力极强,他们在面试的过程中呢容易掩盖其技术能力差的这个现实,就特别能说,这个人也很热情,说的时候还可以察言观色,看看你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然后顺着你话说,让这个面试官觉得很舒服。但是这些人其实有些呢技术没那么好,这个要注意鉴别。至于社恐呢无法融入团队,他就不愿意跟人沟通交流,你跟他说什么事,三脚踹不出个屁来,这种人你也别招回来,招回来以后很麻烦的。
面试的时候要看社交媒体和朋友圈,来去寻找一些稍微正常点的人。这个怎么说呢,也还算可以理解吧。这条总比前面无法承压这个事算是可以理解。
然后有一条叫做父母认知比较高的独生子女不好管理。这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要问一下这个面试者,你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如果是高知的话……
这些父母对于子女未来的发展是有要求的。有可能是来华为刷个资历,时机成熟了以后会离职另谋高就的。所以面试的时候要问清楚:你父母是农村的,那行你来;这个是我们需要哎。你父母是大学老师?这不成,万一以后发展的不是符合预期的话,你就离职了。而且你父母可能也有关系,帮你再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些人入职的时候要谨慎。这个算是颠覆我认知了吧。
讲完独生子女之后呢,他还讲到说别人面试不要的,咱也不能要。什么意思呢?就是华为内部面试资源有一个流转的制度。就是你不能说有一个人来面试了,我们这部门没看上你,就直接滚蛋。咱们多几个部门都面一面,没准不适合这部门,适合别的部门呢。有些面试官呢比较有涵养,不会把面试结果写的特别难看,所以要特别小心甄别。比如说这个人前面面过了,拿到前面面试官的这个结果回来一看,好像还行哈。这个一定要注意,宁缺毋滥,不能着急,就把一些别人挑剩下的人招回来。这个反正比较狭隘吧。
再往后呢,是完全颠覆我认知的一个事情。就跟高知父母的独生子女不好管理这个一样,叫名校候选人比较高危。你说不都愿意要985、211的吗?为什么到他这不行了呢?说如果学校很好,但是专业不对口,这种要小心。这个呢,确实如此。有一些确实是名校出来的,但是呢,比如学金融的,跑到这来写Python,那你发现完全没法沟通没法交流,也学不会。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就是跨度很大的这种跨专业的话,很难适应。但这事呢其实他没法解决。为什么?非名校,专业对口这些人,根本连简历筛选的过程都通不过,压根就到不了面试这环节。到了面试环节,基本上全是名校的了。所以他要求说,把这些名校的专业不对口的都筛掉。
然后呢,要关注候选人在华为工作的同学的状态。这个也是让我开眼界的一条。什么意思呢?如果这面试者,他的同学已经是正式工了,而候选人是个OD,就是这外包的精英程序员,那么即使现在入职了,也会心里不平衡,很快会离职了。原来大家都是同学,怎么你面上了这个正式员工,我进来就是个OD了呢?而且这个问题呢基本无解。华为不愿意给所有这些他认为他需要的人正式员工的编制,那就一定会有些人变成OD。那干脆就是说,这些名校的人,你就干脆成为正式员工就算了。你只要成为正式员工了,你的所有同学就不能进来做OD了。这个反正又让我长知识了。
还有呢说这个名校的人来做OD的目的不纯。本身985、211资历很好,他呢,就是来刷经验的。
而且刷了经验以后就是想转正的,你就不能安安心心地做OD吗?虽然我在前面竖了胡萝卜,但是如果我没有让你转正,你也不能就离职。你不能说OD进来了以后,你就一定要求转正,你还是要接受我的PUA嘛。而且我要不断的PUA,PUA完了以后,哪怕今年筛过筛下去了,明年筛下去了,你要一直勤勤恳恳的,接受我的PUA才可以。
但是名校生呢不这样,他可能一两次没有转正的话,就直接走人了。所以这个也要注意,在筛选的时候问清楚,说你虽然是名校的,进来了以后是不是愿意一直被我PUA?如果没有让你转正,你愿不愿意一直干下去?这个反正也是一个很神奇的问题吧。
而且呢,后边成绩特别好的名校生,这种人呢很骄傲,不好带。如果周围的人压不住的话,容易跳槽。这个呢,确实如此,就是一些名校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这辈子其实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而且很骄傲。我以前上班的时候也带过这种学生,你跟他提任何要求,他会不断的去跟你说,为什么不能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怎么说呢,他们确实会举一反三,会把很多的问题想透,但是这些人干活的效率其实不高,而且也比较难管理。那管不住呢,这些人就会跳槽嘛。
面试的时候呢,这些名校生,特别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呢,不会特别积极主动的想要谋求一份OD的工作。他们肯定会认为说,我是绝对配得上你华为正式工的这个标准的,你让我来做OD,你到底看不起谁呢?如果你一定要想把他招进来呢,你就要想清楚,说未来是不是让他转正。如果想不明白的话,干脆别招。
继续说是有家庭的情况,说如果这孩子有家庭,那就要小心了。如果结婚成家了,上班距离远的话会离职。在前面分析了9个人里头,有一个离职原因是我结婚了,家里离得比较远,我要照顾家庭,没法进行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就离职了。如果呢,家里有人开公司,这些人也会离职,因为他们更喜欢在自家的公司上班。这个也算是一个筛选的条件吧,在面试的时候要问清楚,你结婚没有?结婚了以后住在哪?离公司远不远?远了就别来上班了,要不然你会坚持不住的。如果你家里人有人开公司的话也别来了,你反正上这刷点经验,就回去自己家公司上班了,上我这偷技术来了,这事也不行。
再往后呢,见多识广的不能要哈。什么意思呢?有过创业经历的,很难适应按部就班的工作。华为里边肯定也是各种流程,这么大公司嘛,不是说哪件事情一拍脑袋就可以干的。虽然创业公司一般节奏会更快一些,但是你要在华为这样的体系里边干活的话,你还是要能够适应。
这种按部就班的事情,再往后呢?叫参加过各种竞赛的。现在很多家长说:“我们要去刷竞赛,不刷竞赛怎么去保研?怎么去做后边这事?”
你看人华为讲的:参加过竞赛的,很难适应枯燥的开发和测试工作,心思太活。你做芯片嘛,他麒麟海思这帮人,你要设计芯片,可能很多OD还未必能接触到设计;你要做测试,这个工作是很枯燥的。所以,竞赛选手别来了。你如果能够面上华为的正式员工,你就去;如果面不上,你也不要来做OD。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以后大概率还会去考公务员,就算招进来也不稳定。所以,考编的这些人,也不要到华为OD这边来,去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之前有过工作经验的,也很难适应华为厚重的流程管理系统,容易造成沟通不畅、推进不主动的情况。因为他有很复杂的流程嘛,有些人不适应,就是说我做什么事情应该向谁申请,申请完了以后应该怎么去推动流程往前走。这个确实需要适应,特别是在其他地方习惯了这种快节奏工作的人,进了华为会很痛苦的。
而且,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呢,通常不太相信年终奖这种画饼,对于收入很敏感,甚至有些需要反复谈几次才能谈下来。这种人如果年终奖的饼没有兑现的话,就会离职。因为这些年呢,很多大厂,比如说像BAT、字节呀,这些厂里头有一些人离职出来了。但离职出来了呢,又没有成为华为的正社员或者正式员工,他被OD招进来了。
那这些人原来的薪资很高,OD又满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呢,不是说“哎,你提出一个数,满足不了就完事了”,他们会反复地进行薪资谈判,谈个两三轮。最后呢,达到一个双方能凑合接受的,或者能够妥协的一个状态。
那这种妥协一般是怎么妥协的呢?我原来比如说工资是100万,那到华为呢,发不出100万,只能发50万,两边就开始妥协嘛。最后妥协呢,会妥协到比如说70万。那这70万里头呢,你拿到的肯定还是50万,剩下的二三十万是什么呢?就是年终奖,其他的我在年终奖再发给你。
一般的HR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进行薪资谈判。如果最后年终奖没收到,因为有的时候年终奖跟他自己个人努力没关系,比如整个部门都经营不好,你是很努力,你也拿不到年终奖。那在这样的情况下的话,这些人一定会离职的。
所以呢,讲了见多识广的不要,我们最好要心思单纯的人。那么为什么一帮人在这骂这位张部长呢?当然,我们一定要说话比较客观。有些人呢,会无条件的爱华为,所以这里边只能说一部分人不喜欢这种论调。
这个呢,明显是在用70后、80后的方式想去管理00后,这就是跟时代脱节了。
完全背离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传统道德。这位张部长岁数肯定也不小了,他在华为待了14年,他自己可能也有小孩了。如果他的孩子,大概率也是个独生子女吧,进到华为里边来,假设成为OD的话,以他自己这套标准去衡量行不行呢?他愿不愿意让自己家的孩子在这挨骂?或者说他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一定要热爱这份工作?或者说他算不算高知的这种父母,会不会对孩子未来的前景有一些规划?所以这种事就真的是有点虚伪了。
而且呢,现在这个时代呢,你提出这种要求,就有点趁人之危的这种感觉。现在的工作很难找,如果工作很好找,你还得四处挖人去,你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吗?你不敢。华为有什么了不起的,还在这里挑三拣四,你到底想上天呀,你还是想干嘛呀?
而且呢,他整个的这个文章里头呢,显得非常非常的急功近利。没有任何说我要改变华为,改变现在这个制度体系的方式,来去适应新的这些人。也没有任何说,我怎么去培养培训这些人,只有面试和挑选。我就要求挑进来的人就能干活,所有前面这些人犯的错误,后边不许再挑进来了。他的要求是这样的东西。如果人走了,不是环境的问题,不是华为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好好的培养这些孩子的问题,就是人没挑好。所以他做的,一个非常非常急功近利的一个选择。
而且呢,是彻底的将员工物化了。像原来女权就讲说你们是物化女性,她这个就属于彻底把人物化了。我记得早年有一部电影,分产承包责任制吧,说我们要分田地了。把田都分好了以后,到底哪块田是谁来种呢?大家说咱们这样把人的名字写在纸团上,团成这个小纸球,然后抓阄。最后呢是被老支书上来给制止了。因为这个书记嘛,肯定还是社会的阅历比较丰富,觉悟比较高。他就说这个人是不能抓阄的,原来都是生产队的这些牲口,大家去抓阄。你要把人写的人的名字写纸团上去,抓阄的话,你不得把人当牲口了吗?那怎么办呢?就这样,咱们把地写在纸团上,咱们这些人上来抓这个地,这事就完事了。他是这样来做这个工作的。
所以现在呢,这个张部长相当于是给这些人,打了各种各样的标签,还不如牲口呢。完全就像挑机器零件一样进行筛选,甚至筛完了以后不行的了,他连调整都不调整,我们再去筛一批新的回来。反正他这个螺丝钉有的是。
那你说骂了他半天,老范你行不行?这个怎么说呢,如果是我的话是不是会做的更好?这个未必,这个首先要讲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毕竟我也是70年代的人,有一些他说的话呢,我觉得还是在理吧。第一个就是名校生呢确实难管。
第二个呢,手下不承压呢也确实很烦。说他一顿,坐那哭鼻子这种。像原来我们上班的时候,这种员工是有的,这个非常非常麻烦。
同时呢,我也会优先去选择那些对专业感兴趣的人,眼睛里有光的人。其实所有大厂都是这么干的。但是有一点呢,跟这位张部长是不一样的,是什么?就是招进来呢,还是要负责任的,要尊重,要磨合。既然已经招进来了,那就要想办法把这个日子过下去。你不能招进来了以后他走了,下一回我就这样人不招了,这个事是不行的。
老派人呢有一个缺点,你说好为人师呢也行,但是老派人呢喜欢做大家长,就啥都管,经常没有管理边界,什么都想跟人指手画脚一下。但是大家长这事呢,你不能光管人,你还要对手下未来的发展有责任心。你现在进来了,那以后想怎么发展,你还得给人规划的,要给人帮忙。享受了管人的权利,就要尽到为他未来发展负这个责任。所以这个是,我可能跟这位张部长稍微有一点点小差异。当然,张部长可能也是会对手下负责任的人,只是他这篇文章里没体现出来。因为并不认识这个人,只是通过这个文章跟大家去讲一讲。
那么这样选出来的人,能做出好产品吗?华为海思的产品,就是通过这样选人来做出来的。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成绩,家庭环境好,创过业,参加过竞赛,家里有人开公司,独生子女。社牛、社恐都不能做OD。按照刚才张部长讲的,这个你们都不行。甚至你有家庭,家庭离华为办公室稍微远一点的,你们也不能来做OD。而且华为呢,又不愿意把这帮人招成正式工。他的正式工自己是做不出芯片来的,因为人数不够。你必须要由正式工跟OD一起配合去做。所以呢,很少量的正式工,加上一些耐压能力强、听话,可以做枯燥工作,没有什么眼光的人,还可以忍受不公平待遇的人一起配合。这样公司的产品一定是遥遥领先,没有任何其他可能。
这就是这一次的华为OD主动管理事件。咱们做个小的总结:
第一个,互联网时代了,要么你啥也别说,说了信息一定会外泄的。特别是说的还这么出圈,这么出跳的话,一定会出来的。但是呢,以华为这么大的体量,你什么都不说的话,这公司你也没法管理。所以只能接受公众的审判。你不可能说,我华为内部的所有信息不允许往外说,这个事是无法实现的。
第二呢,就是华为在物化员工的路上再进了一步。35岁危机应该就是从华为这边开始的,让市场感受到寒意也是从华为这来的。大量使用外包,在外包里还分三六九等,还有OD,这个也是华为这来的。现在呢,又新发明了对OD的主动管理。
发现他无法完成我们的绩效,我们要主动让他去辞职,以及严格筛选。这些呢,都是华为发明的。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华为的员工管理能力吧,还在不断进化。这就是今天咱们要讲的故事。
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RD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