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Archive for 5 月, 2011

我和版权的故事——盗版小说之路

也就是差不多最早有网络的时候,我开始接触网络小说和MUD,后来随着论坛的普及,开始阅读盗版小说了。那个时候小说大部分是台湾那边出版的,比如说频和鲜网的小说。国内有一些论坛,就开始做起了盗贴的事情。好像是从2000年开始,也有人尝试着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支付手段向台湾支付阅读费用,但是这种通道,直到现在为止,也不是非常通畅,毕竟图书属于一种出版物,而对于出版物,这边审核的是非常严格的。同时,台湾那边跑到大陆来维权,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这种盗版台湾小说的现象一直到现在为止,也还是比较普遍的。

以前比较火爆的盗版小说站,后来都在逐步的寻找自己的出路。幻剑书盟一直在努力的尝试打通个人向台湾书商付款的通道,但是一直收效不大。有些网站干脆就一直走盗版路线,然后靠广告收入来维持生计。他们不但盗版台湾的书,后来大陆这边的网络原创文学兴起之后,也不遗余力的盗版大陆自己的书。

最终这些盗版小说站,发展向了几个不同的模式。

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起点了,直接向读者收取订阅VIP章节的钱,然后再和作者去分成。起点早期也做过台湾盗版书,也曾经尝试着去向台湾书商付款,还尝试过依靠广告收入达到收支平衡。但是除了向用户直接收费所得到的收入之外,其他的几项好像发展得都不是特别好。现在可能还会引进一些台湾的版权,但早已经停止了将客户支付的费用直接支付到台湾去的尝试。我记得早期起点还尝试过一种叫做广告票的东西,用户在阅读的时候,如果觉得书写得不错,可以去点击广告票,并看到一些广告。这种方式,无法刺激用户的点击欲望,对于那些被点击的广告来说,用户也不是由于对他们的商品感兴趣而点击的,所以最后广告的效果肯定是极差的。

走起点这条路,最后基本上成为了国内所有正规,或者有正规化期望的网站的不二选择。但也还是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家伙,比如有一些论坛还是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的,就像云霄阁、武侠屋等,最后这些论坛纷纷由于版权纠纷和收支无法达到平衡,而关闭了。现在还有做盗版文字内容的论坛,但是那种纯靠盗版小说生存的论坛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多了,盗版小说通常是作为他们论坛中的一个板块,为他们吸引来流量。其中武侠屋,曾经尝试过要向正版付费阅读的模式去转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法下狠心将盗版内容都删掉,害怕影响流量和广告收入,最终还是没有活下来。起点、幻剑当时走这条路的时候,可是删掉了不少东西的。

现在,盗版网站也还是存在的,这些网站靠着盗版海峡两岸的内容,吸引大量的阅读点击,提供很完善的手机或其他各种移动设备阅读的服务。并从中赚得一定量的广告收入。这一块,他们确实钻了起点和其他正版付费阅读网站的空子。由于盗版和反盗版的斗争,在这块阵地上一直都是很白热化的。手机等移动阅读设备,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所以很难实现什么特别有效的防盗版手段。而且,现在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的人们,他们的阅读习惯又和各种防盗版手段有着比较大的冲突。所以那些付费阅读网站在移动阅读这一块一直是抱着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他们宁肯不做这一块,或者是将这一块的防范做的更严一些,哪怕是牺牲一些用户体验,也不希望盗版书商从这一个途径将他们的内容盗出去。这就导致了像飞库那样的主要为移动阅读服务的盗版书城很是风光的存活了一些年。不过这个书站,现在应该已经不在了。这一类的书站,随着盛大文学都大型正版书站自己在移动阅读领域的不断拓展(云中书城、Bambook电子书、云城Android版、IPADIPhone版、盛大文学和移动运营商直接合作等),以及对盗版书站打击力度的提升,在不断的消失。不过这种站是很难打干净的,毕竟搭建的成本非常低,而且,收益也还是不错的。

论坛和贴吧之类的地方,一直是盗版内容的重灾区,但是由于论坛上面的流量不会特别大,论坛是一种时序性质的交互平台,在不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下,很难找到所需的内容,即使是有整理贴,通常也是需要注册登录等验证手段才能得到所需内容的。即使是盗版网站,也怕盗版的,他们将防范措施做得越来越严,最终限制了网站的流量。这里面比较麻烦的是贴吧,贴吧对大量内容进行了聚合,大家通常是依靠搜索引擎来使用贴吧的,这导致了贴吧的流量巨大,特别是百度贴吧。里面的内容非常完整,背后的监管相对比较宽松,流量巨大。对很多正版付费阅读书站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由于其背靠百度,打击起来还非常的不容易。不过这一块也有一些好的现象,那就是百度在文库的争议中,败下阵来,现在文库里面的盗版内容总算是少了一些了。在百度和盛大文学的诉讼中,百度也败诉了,虽然才需要赔50万(国家规定,此类纠纷的赔偿上限是50万,完全是脑子进水的人制定的这条法律),但是这其中的象征意义还是很大的。

现在这个领域中还有一种新生事物,那就是垂直搜索引擎,这些网站自己不保存任何内容,只是提供盗版内容搜索。并利用避难所漏洞,钻法律的空子,逃避惩罚。这种东西,现在虽然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有打盗版的人,顺着垂直搜索引擎去寻找盗版站,那个时候,这些垂直搜索引擎带给盗版站的就不再仅仅是流量了,还有巨大的风险。到了那个时候,盗版站就会设法屏蔽这些搜索引擎,他们甚至会去屏蔽百度、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到了那个时候,这种搜索引擎就不再是盗版站的朋友,而是他们的敌人。这些垂直搜索站也就不攻自破了。

盗版小说网站,肯定是不会绝迹的。但是随着打击力度的提高,那些小网站会逐渐变越来越封闭,除了自己原有的用户之外,很难再吸引到新的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他们的网站,而原有的用户也会不断的流失。对于百度贴吧或文库这种大型的盗版站来说,斗争的路还很长。

 

下一篇争取写一写我所在的公司,第一次由于盗版而被抓现行的故事,以及我自己如何从一个盗版用户变成了版权维护体系中的一员,并在维护版权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和用户之间的争吵。本文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场,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也不是很完整,但我写的就是我见到的和听到的事情,而不是记录史实,如果有什么地方有些出入,也请不要太认真,大家就当故事来看吧。

我和版权的故事

作为一个程序员,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IT行业的从业人员。版权和我的关系好像还真的是蛮大的。这里就不阐述什么是版权了,只是讲一讲入行十几年来遇到的一些比较有趣的,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版权故事吧。

第一次知道有版权

那是上大学的时候了,作为一个软件专业的学生,喜欢玩儿各种软件,肯定是无可厚非的。我是91年上的大学,印象里是到93年开始四处去复制软件的。最早使用的是vax11750的小型机,在那种东西上,很难有软件的概念,面对着一个闪着绿字符的终端,那个键盘叫结实啊。除了自己编写的实验代码和编译结果,剩下的好像就都是命令了,根本就不是文件。所以也就没有软件的意识。

后来开始使用PC机才发现,软件原来是可以安装、可以复制的。Turbo CTurbo Pascal,以及各种版本的DosFoxbase等等,还有当时著名的wpsucdos等中文字处理软件。非常神奇,非常有趣。

当时有人提供收费复制,软件按照所需的软盘数量来付费。曾经有个悲剧的家伙:我的一个同学,复制了一套九十几张软盘的SCO UNIX,安装了一整夜,到八十多张的时候,发现软盘坏了。那才真叫欲哭无泪呢。

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有软件,也知道软件是有版权的,但是从来也没有关心过一套正版软件到底应该是多少钱,只是知道复制这些软件,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软盘复制也是一件很烦的事情,当时有一些很有名的软盘复制软件,由于可以将那些加密的软盘复制出来而广为流传。复制和安装软件也是一件非常辛苦和麻烦的事情。当时软件和内容基本上就是属于我们这些计算机软件的从业人员的,对于圈子外面的人来说,这些东西距离他们还太遥远了。

其他的内容,当时盗版起来也不是很容易。

盗版光盘

后来有了光盘和光驱,软件的流行变得容易了起来。盗版光盘也第一次将vcd带到了的寻常百姓的手中。再早都是租录像带看。复制录像带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复制软盘一样是非常麻烦的。记得那时使用的VHS录像带,复制到第三遍就会失去色彩,也就是说彩色的变成黑白的,到第四轮,就彻底复制不出来了。

我印象里面最早的盗版光盘是15元一张。有些同学到美国去,他们会携带很多盗版光盘出去。VCD是在盗版光盘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普及起来的,最早的光驱是1倍速的,而看VCD,必须要两倍速以上的光驱。所谓的1倍速,指的是播放CD的速度,也就是说能够正常播放普通音乐CD所需要的速度。后来的1倍速DVD指的是可以正常播放DVD电影所需要的速度,蓝光的一倍速,也是这么定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刻录光盘上,除了标注容量之外,还会标注一个时间值,CD-R通常标注的是87分钟。这就是说,按照这种容量的光盘,最长被使用的那种用途,可以记录这么长时间的内容。跑题了,总之,最早的盗版光盘,大多是音乐、软件和游戏。后来才有了VCD的。

记得那个时候还有一种很神奇的东西,那就是卡口带和卡口盘。据说是从国外走私这种东西的时候,被海关罚没的。然后在上面打一个大口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好像此类东西大多是小贩自己制作的盗版内容,然后自己打的口子。

说到盗版光盘,就不得不说一下我在同方光盘工作时的那段日子了。同方光盘里面有一个部门,专门是搞光盘生产线批文的。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将那些在南方被罚没的没有正规手续的生产线,拆回来,检修之后,办理批文和正规手续,再卖给那些需要的厂商。有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意非常火爆。那也是一群很有本事的人,他们可以将完全没有任何文档、手册、没有保修、缺乏配件的设备,拆回来。并且重新组装让其能够正常运转。从他们那里也流传出来了一些故事,比如:盗版光盘制造商,也是非常狡猾的。这些人,经常是将房子和机器一起搭建起来,比如:盖个房子,先盖一楼,然后在二楼的地面上安装机器设备,安装好之后,再盖二楼。有的则是先挖一个地下室,将机器设备安装好之后,再在上面盖房子。这就导致了,他们去拆卸这些机器的时候,必须先拆房子,然后才能将设备拆出来。

后来,我所在的事业部,开发了一种叫做光盘拷贝机的东西,那个东西长得就像是一个立式机箱的服务器,朝前的一面全是刻录机,里面有一个嵌入式主机和一块硬盘。可以自动的将内容复制到硬盘里面,并一次复制出七八张拷贝。我们做这种机器,买这种机器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后来有一段时间,经常会在电视新闻或打击盗版的节目中,看到有人抱着我们的生产的拷贝机满街逃窜,而身后则有人民警察或者是工商、版权的执法人员紧追不舍。

有了互联网

我记得,最早开始上网,应该是在96年的样子。那个时候开始有人使用调制解调器上网了。那个时候下载软件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主要是网速很慢,而且容易掉线。当时,也没有那么多需要下载的东西,软件下载站倒是开始出现了,但是由于带宽的原因,以及那个时候比较缺乏好的断点续传工具,P2P也还没有流行起来,所以对于软件和游戏的传播来说,最方便的方式还是盗版光盘。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大量的盗版游戏和软件光盘。

后来出现了P2PBT、网络蚂蚁、网络吸血鬼、电驴、迅雷等工具,下载软件和电影才逐渐变得流行了起来。再后来随着网络带宽的逐步提升,PPLive等在线点播和在线电视直播的网站也逐步的流行了起来。现在,国家大力的打击不容易监管的BT和电驴,最终使得比较容易监管的YoukuKu6和土豆之类的视频网站发展了起来。这些网站最早也都做盗版内容,特别是美剧(欧美的电视剧统称)。现在在打击和监管之下,已经收敛很多了。这些网站现在也开始做一些正版内容的引进,并搞一些付费节目,不知道现在付费观看的效果怎么样,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在移动设备或电视上看这些内容,不喜欢在电脑面前看,所以这类服务用得比较少。

现在,这些网站大多在大力开发电视观看设备和移动观看应用,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条件成熟起来,付费方便,并且内容充实之后,我还是会去选择付费看这些内容的吧。

 

 

 

 

这将是一个比较长的系类,讲述我和我身边发生的各种和版权有关的故事。这一篇就到这里了。下一篇我会写一些盗版小说的故事。本文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场,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也不是很完整,但我写的就是我见到的和听到的事情,而不是记录史实,如果有什么地方有些出入,也请不要太认真,大家就当故事来看吧。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