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苹果。已经准备放弃微商Pro了,这算是最短命的苹果产品之一了。不算是最短命,因为还有很多苹果产品,压根就没有发布,直接就被干掉了,比如可怜的苹果汽车,研究了十几年,最后连造出一台样车的机会都没有,就没有跟大家见面。现在Vision Pro呢,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就只发布了一代,就直接放弃的产品。Vision Pro呢,基本上已经被证实停止继续投入啊。怎么个证实方式呢?第一,内部的研发团队据说已经开始缩减了,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精力投入到微商Pro里面去啊。苹果未来应该是有一段时间要O in AI,把更多的人投入到AI相关的事务里边去。另外,工厂已经接到通知,说减少新的配件投入啊,咱们就把现在这些配件做出来就完事了。现在工厂做了多少配件呢?大概是50万套。那你说Vision Pro卖了50万套没有?没有啊,就是这些东西是在工厂里面的啊。最后这些配件应该都会变成Vision Pro,或者大部分会变成Vision Pro吧。啊,可能还有一些会变成维修配件,都是属于苹果的。那你说Vision Pro到底卖了多少台?不知道哈。对于苹果这样一个3万亿美金市值的公司来说,这种几十万台销量的产品完全可以不出现在财报里。


它叫没有重大影响完事,所以它不会去公布它到底卖了多少台的。那么这个时间点呢也很有趣,现在传出来说苹果跟各个工厂下单了,说你们不要再去生产Vincent Pro的配件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点?是苹果WWDC之后,还号称是我要去做微信OS2.0,然后在中国大陆市场把这东西上架了,而且也要求在全世界开始销售了。在这个时候,突然宣布说哎,我们不再去继续投入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显而易见,把29,999元的售价标到中国苹果的官网上以后,发现数据不对啊。因为在美国得到了一个销售数据之后,下一个销售数据就是看中国市场,而其他在什么欧洲市场、日本市场这些地方,你说到底有多少人喜欢用苹果vision Pro这个没有那么重要。如果美国卖得不好,中国卖得也不好,那这个事情基本上可以判死刑了。那你说中国那么多的博主都号称是买了Vincent Pro都测试了,都每个人戴在脸上啊,跟大家展示了一下。像我还专门找到Indigo,他也买了一个Vincent Pro,他在加拿大,我们也做了连线,那不是挺受欢迎的吗?对吧,不是很多人都带着这东西上街瞎晃了吗?怎么就到中国一挂上牌子就不行了呢?大家要想清楚啊,29,999甚至当时有些国内的博主为了去买Vincent Pro还是加了价的。


有些人加到6万多块钱去买了一台。这些人呢,愿意花这个钱的人当时都在美国买过了。剩下的在中国愿意买的人,他是花不起3万块钱的。29,999这个价格在国内挂出来之后,肯定是反应平平啊,或者说让苹果非常失望。所以有了两个最指标性的数据,一个是美国的,一个是中国的。苹果就决定说,这个事就到此为止吧。大家要注意啊,一个产品先在美国发布了以后,你以为在那买这个产品的人都是美国用户吗?不是的,全世界的人会跑到美国那边去买的。当然最主要的是科技博主,或者是一些对新兴产业感兴趣的人。普通用户的话,可能有钱的人也会跑到美国去买一台,普通的就只能等到国内市场再发布了。但是这个价格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点难度。Vincent Pro到底验证了哪些事情呢?一苹果做任何东西都会引起足够的社会反响,你想做这种头衔多少人做了?三星也做了,雷塔也做了,这个国内的PICO或者叫字节跳动也都做了,没有那么大响动。真正有响动的还是苹果。当时vision Pro出来以后,所有的社交媒体上全都是各路博主带着vision Pro满大街瞎晃的。对吧,甭管你是夸他也好,骂他也好,只要你取了个微商Pro,它就有流量。而这个流量呢,就可以把3,500美金或者是29,999这个价格给你值回来了。哎所以,这是任何其他公司的产品比不了的。现在有这样号召力的公司,也就是苹果了。另外一个是谁?另外一个是Open AI哈。大家看看,年初他们说要做Sora世界引擎,直接说一句话生成视频。都到6月份了,还没拿出来。但是全世界各种各样赶超Sora的产品一个一个地出。这也算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公司。第二件事情,苹果证明的是什么?就是3,500美元这个价格确实超出了用户承受的范围。就算有苹果光环加成也不行啊,这个还是太贵了。大家要注意啊。前面,Meta其实也出过一款比较贵的头衔,微软的Hololens也是非常贵的,都是卖得很差。Hololens大概是2,000多美元,Meta的那个产品叫Quest Pro,当时Meta定价是1,500美元,卖不出去后来降价降到999美元,一共大概卖了30万套。但是这个数据并不是那么准确,因为刚才我们讲了,Meta这种上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卖30万个投险这种事完全可以隐藏在财报里头,这个不是重大影响,应该是把库存出清了就结束了,这个产品就直接放弃了。微软的Hololens的话,好像还是出了Hololens 1和Hololens 2,然后也就没再做下去了。后边微软的CEO就是别人谁家做投险,他就会在这个发布会往前一坐。那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们做投险哈?我把office搁里头,他的意思就是我也支持你就完事了。他自己做投险这件事呢已经放弃了。那么现在梅塔卖的还不错的产品呢,叫快色3。这个产品呢是499美金,已经便宜非常多了。那么苹果vision Pro还证明了什么呢?就是非常高的配置,是可以把头晕的问题解决掉的。所有使用了vision Pro的人都会提出的一个呃,感受已经没有头晕的事情了。这个呢还算是一个卖点,只要价格合适应该还是可以卖得掉的啊。这是大家的一个感受。现在呢对vision Pro的主要槽点是什么?第一个是重啊,这个东西非常的重啊。因为呢它的沉浸性很好,大家还是希望长时间佩戴。但是呢很多人说哎,长时间佩戴了以后这个脸上有个印,或者佩戴一段时间以后头疼啊,不舒服因为它很重嘛。这个东西有600多克啊,一斤多了。第二个呢是内容少,虽然苹果偷奸耍滑,玩了一个叫空间计算,把原来所有二维的应用,就是原来麦克OS iOS上的应用,都搬到了这个股险上去啊,特别是大量iPad应用直接搬上去了。虽然它没有3D,但是呢我们可以把一个平面的窗口啊摆放在3D空间中的任意位置上。这是苹果头先爽滑的地方。但是依然缺乏足够的内容哎,让大家觉得你这个东西不是那么物有所值。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贵了,呃大家想
前面能够购买他们产品的这些人,并不是缺钱的人。贵可能是最后一个理由,但它可能是最核心的理由。然而,他们可能是在最后才提到这个理由,因为他们不太好意思。所以,他们先讲的是重点和内容较少的部分,以便降低价格。那么,是否会有更便宜的Vision呢?现在有很多人在猜测,说苹果可能会在2025年推出一款名为Apple Vision或Apple Vision Light的产品,相对来说会便宜很多。实际上,制作这种东西并不难,苹果已经验证过了,每台产品也都经过了验证。但是苹果到底会不会推出这款产品,我们还需要思考。因为就像现在的iPhone一样,有iPhone、iPhone Pro和iPhone Pro Max,它们是不同尺寸的屏幕。而这个Vision系列可能就是Vision和Vision Pro,它们不会有不同尺寸的屏幕。所以,有可能先推出Vision Pro,售价为3500美元,稍微贵了一点点。那么,推出一个Vision会不会让大家喜欢呢?现在很多人都在做这种猜测,但是这种猜测并不一定最后会成真。那么,传说中的Vision的规格是什么样呢?首先,将索尼的屏幕替换为国产的屏幕,中国大陆产的屏幕。然后,去掉摄像头,因为摄像头太多了,没必要这么多。3499美元的Vision可能会有8个摄像头。


微声Pro 3,500美金的,上头有多少个摄像头?12个啊,咱也可以改成8个,就跟快死3用同样的配置。这事儿也是可以的。然后把声音稍微缩缩水,比如说耳机上面的这个声腔小一点,他也可以减点重量,减点成本吧。每一样事情都稍微减一点,重量也减轻一些。快子3是515克,大家觉得还可以对吧。Vision Pro有多重呢?600到650克,就是要重一些了。据说新的Vision呢,大概只有400多克,比快子3还要再轻一些。这个也许大家会喜欢呢。价格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那么价格降下来,肯定也不可能是筷子3那种499美金的水平。他应该是在1,500-1,600美金,就是当年筷子Pro的那个水平。那你说当年梅塔已经验证过了,Quest Pro卖不掉啊,你苹果卖到1,500美金,你就能卖掉吗?这个还真有可能行啊,因为梅塔不管是做Quest、Quest 3,包括原来的Oculus,包括Quest Pro,都没有掀起像Vincent Pro这样的社交舆论狂潮。所以啊,以苹果自己的品牌效应和社交媒体的关注度来说,没准它这个一千五六百美金,还是能够卖掉的。而且苹果也觉得说,你看你在我这买一个iPhone Pro Max,也差不多这么多钱;你在我这买一个iPad Pro,也差不多这么多钱,你都能接受。

微声Pro 3,500美金的,上头有多少个摄像头?12个啊,咱也可以改成8个,就跟快死3用同样的配置。这事儿也是可以的。然后把声音稍微缩缩水,比如说耳机上面的这个声腔小一点,他也可以减点重量,减点成本吧。每一样事情都稍微减一点,重量也减轻一些。快子3是515克,大家觉得还可以对吧。Vision Pro有多重呢?600到650克,就是要重一些了。据说新的Vision呢,大概只有400多克,比快子3还要再轻一些。这个也许大家会喜欢呢。价格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那么价格降下来,肯定也不可能是筷子3那种499美金的水平。他应该是在1,500-1,600美金,就是当年筷子Pro的那个水平。那你说当年梅塔已经验证过了,Quest Pro卖不掉啊,你苹果卖到1,500美金,你就能卖掉吗?这个还真有可能行啊,因为梅塔不管是做Quest、Quest 3,包括原来的Oculus,包括Quest Pro,都没有掀起像Vincent Pro这样的社交舆论狂潮。所以啊,以苹果自己的品牌效应和社交媒体的关注度来说,没准它这个一千五六百美金,还是能够卖掉的。而且苹果也觉得说,你看你在我这买一个iPhone Pro Max,也差不多这么多钱;你在我这买一个iPad Pro,也差不多这么多钱,你都能接受。


那么我给你一个vision,一千五六百美金,也就是一万多人民币。我觉得用户应该也能接受吧,这大概是苹果的一个思路。预计呢是明年初,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拼起来就好。那么真正的难点解决了吗?真正的难点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难点是内容少、空间、内容的制作成本和周期都是很大的。你说我现在想做一部3D的内容出来,甭管是游戏还是互动的娱乐产品,这个事其实都是很难的。为什么做3D建模去拼这个模型,那成本非常高,而且周期很长。用摄像头直接把这个3D的东西拍出来都是非常费劲的,因为你想你光要拍摄一个3D内容,你有俩摄像头够吗?其实是不够的。俩摄像头是你这个人不动地方,用两个眼睛去捕捉一个3D的结果出来。但是如果这样的一个实体在空间中,我们人需要换地方啊,需要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话,那俩摄像头肯定是不够的。你需要在一个空间里面布很多的摄像头才能把它拍出来。拍完了以后呢,你还需要把所有摄像头拍出来的结果进行对齐,然后进行这个3D模型的识别。这个成本非常高,而且识别完了以后的效果成功率其实也不是那么好。还有一个是什么,就是3D界面的应用,到底什么样的是用户喜欢的。这件事现在其实没有验证过,到底用户需要在一个什么样的空间环境里边去跟这些3D的建模的模型进行互动,是用户有最好沉浸感的。


这件事需要重新验证。当然,苹果可能在这方面仍然有一定的优势。只要涉及到用户体验,他们都很强大。这其实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先有鸡先有蛋是指你已经有大量的硬件铺设在社会上了,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时候,我们愿意花大力气去开发3D内容,因为已经有这么多设备铺到用户那里去了。反过来说,我怎么能够把大量的设备卖到用户那里去呢?因为已经有很好的内容了。扎手机用用,用户喜欢用,买了东西以后有东西可玩。这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先有设备还是先有内容。那么,新的硬件生态通常是怎么铺下来的呢?比如说欧克拉斯,从被梅塔收购一直到后来改名叫快测,然后到快测3,这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过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一般来说,需要两样东西。第一,时间,漫长的时间慢慢熬。另外一个需要的是什么呢?叫补贴,就是做硬件平台的厂商要给这些进行软件开发的厂商发补贴。要把这两件事情同时做好,才有可能把一个硬件生态堆起来。苹果现在想的是很好的,他们希望靠巨大的品牌优势以及他们的号召力直接把销量推上去。推上去以后,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愿意把内容转过来。但是现在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虽然在梅塔的快子3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内容了,但是梅塔快子3后面是个安卓系统。


安卓系统上可能有大量的使用Unity引擎开发的3D游戏。如果想将这些游戏移植到类似于iOS系统的Vision Pro操作系统上,成本会非常高,并且还需要考虑苹果重新定义的空间计算和用户体验规范。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耐心和时间。苹果原本希望开发者能够尽快适应他们的系统,但现实证明这并不容易。

有人可能会想,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的出现是否能够解决内容生成的问题。然而,事实与大家的想象稍有出入。大家原本以为AIGC可以自动生成内容,既可以自动绘画,又可以自动写文章,那么为什么不能自动生成3D内容呢?这并不容易,因为目前的AIGC生成的文字、图片和视频都是基于平面的。文字不需要是3D的,图片和视频也都是平面的。虽然有人在做3D内容的研究,但进展相对较慢,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

为什么呢?因为AIGC直接生成3D内容是一项相对困难且效果不好的任务。AIC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tent Creation)追求的是端到端的生成过程,即从训练的基础开始,直接生成最终结果。


我这头说我要光,那头直接就有了光。它是这样的一种训练方式。而3D内容的产生呢,实际上是一种工程型的中间解决方案。就是我先产生3D模型,再通过3D模型渲染出最终的结果。这不是AIGC这帮人主要追求的方向。现在大家能够得到的AIGC训练数据,基本上也都是2D的,并没有那么多的3D数据让它去进行训练。当然,已经有人开始做这件事,但是从开始做到最后的结果还是有比较漫长的等待过程。那你说前面梅塔做了这么多东西,里头没干这事吗?对吧,他一方面做了这么长时间的ARVR,从收购俄克勒斯到现在,筷子3都出来了,而且也做了拉玛的这么多的模型出来。那么它没有出3D的结果吗?3D的这种直接内容生成的引擎没有啊,为什么呢?这个事很尴尬,就是梅塔如果直接出3D相关的结果,比如说我拿个照片,照相机咔一拍,拍完了直接出3D了,或者我随便怎么画一画,就直接出3D了,它的模型就出来了。这个事情有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现在不管我们是在美凯上还是想在Vincent Pro上,想在任何地方去展现这些3D的物体,我们还需要一个东西,那个东西叫什么?叫图形引擎。现在最流行的两个图形引擎,一个是Unity,一个是Unreal。那么这两个图形引擎在3D模型建立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建树。


如果梅塔说我做一个东西出来,那他一定是准备上自己的引擎。但是他自己也没做,在这块上还是需要很长期的积累的。因为你3D引擎如果不好的话,最后渲染出来的这个结果效率会很差。你可能在头衔上也好,在任何地方也好,它会变得很慢。这个是大家受不了的。这两家公司已经走得太靠前了。梅塔自己也不愿意说,我替他人做嫁衣。我生成了3D模型,然后直接交给Unity,交给Unreal,让他们去使用。这个呢现在大家就是稍微有一点啊,把这个事情搁这了,谁也不懂。梅塔也搞不懂这个事啊,Unreal和Unity呢,其实也不太搞得动这个事情啊。所以这个事就放这儿。那么谁现在在干这个活儿呢?李飞飞哈哈,就是呃斯坦福的教授。现在他的各个学生都在各大呃AI公司里边当老大啊。这样的一位华人女教授,他在干这个活。他最新创建的公司,做的就是空间智能啊,向这个方向在发展。我们呢也可以再等一等,但是他从现在宣布开始做这公司,到有成品拿出来,我估计也不是一两年能搞得定的啊。最终我们想一想,明年到底会不会看到苹果的apple vision呢?这个还真不确定。苹果现在一定是花更大的力气,要投入AI,否则的话是会掉队的啊。苹果的有没有其他的产品,出了一代就挂掉了?也有啊,苹果在1996年的时候,出了一个产品叫牛顿,牛顿电脑就出了一代。


直接放弃了1997年说我不玩了,但是呢,牛顿上面的很多技术,以及当时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在十年之后产生了巨大的结果。像后来做的iOS、iPhone、iPad,其实都是从牛顿里借鉴了很多东西。另外一个从牛顿电脑里诞生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当时给牛顿电脑做芯片的公司,叫AM,现在也已经长大成人了。所以,啊,Vision Pro的尝试是有价值的,不管它会不会一代就完蛋了,还是说后边可以慢慢做下去,我觉得这一个尝试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再往后,大家是不是愿意继续朝这个方向往前走,还是需要拭目以待啊?好啊,今天这个故事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

 

Both comments and pings are currently closed.

Comments are closed.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