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争做无人驾驶第一城:萝卜快跑能否彻底翻转传统出租车市场?网约车的末日到来了?
7 月 09
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 2023年, AI推荐算法, 亚洲无人驾驶车发展, 交通堵塞, 交通环境, 人工智能, 低价竞争, 低峰期, 共享单车, 出租车交班, 出租车公司诉讼, 出行革命, 司机失业, 和无人驾驶车相关的失业率, 城市交通, 市场扰乱, 市场竞争, 无人出租车对市民的影响, 无人外卖车, 无人机快递, 无人驾驶出租车, 无人驾驶出租车政策,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优缺点, 无人驾驶发展前景, 无人驾驶和传统出租车对比, 无人驾驶牌照, 无人驾驶第一城, 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无人驾驶车商业化, 无人驾驶车对就业的影响, 无人驾驶车技术进展, 无人驾驶车的利与弊, 无人驾驶车的发展策略, 无人驾驶车的安全性, 无人驾驶车的技术难点, 无人驾驶车的未来发展, 无人驾驶车的环境影响, 无人驾驶车社会影响, 无人驾驶车经济性, 无人驾驶车能否普及, 桥梁收费, 武昌, 武汉, 武汉三镇, 武汉市政府, 武汉市政绩, 武汉的无人驾驶车体验, 汉口, 汉阳, 江城, 滴滴, 特斯拉FSD, 百度, 缓解堵塞, 网约车, 网约车司机, 网约车平台, 自动驾驶技术, 萝卜快跑, 萝卜快跑体验分享, 萝卜快跑的服务质量, 车道堵塞, 车队管理, 运营计划, 雨雪天气, 驾驶习惯, 高峰期 武汉争做无人驾驶第一城:萝卜快跑能否彻底翻转传统出租车市场?网约车的末日到来了?已关闭评论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武汉。萝卜快跑已经开始抢生意了,武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引起了争议。原来,咱们讲过中年人失业,铁人三项,现在都不行了。铁人三项是什么呢?网约车、快递和外卖。这三项里头,现在网约车已经被萝卜快跑抢占了大量的份额。武汉市已经满街都可以看到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了。
而快递的话,现在已经开始出现无人机快递箱了。这东西长啥样?有点像咱们的蜂巢快递柜,但是呢,它上面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可以停无人机。你去一个快递柜去取快递的时候,无人机会从远处飞过来,把你的快递从快递柜的正上方放下,然后呢,经过一个类似于小电梯式的机构,到下边这个门里去取。
而外卖的话,现在美团的无人外卖车已经在街上四处溜达了。所以,铁人三项未来都不好做了。现在呢,是各种消息满天飞。第一个,武汉的无人出租车是6公里4块钱,因为这是有补贴,正常的价格应该是一公里一块。但肯定还是要比网约车和正常的出租车便宜很多。
有些人呢,说投放了1,000辆,也有人在讲投放了3,000辆,甚至还有人讲投放了1万辆。我相信呢,这些都是从不同的新闻稿里看到的数字。现在呢,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可能未来到一定时间之内会投放到1万辆。据说呢,百度的计划是1,000辆车的时候,一个月要完成300万单。300万单其实到现在也并没有完成,但是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如果是1,000辆车,一个月完成300万单的话。
就是每辆车每天要完成100单。其实,这对于现在的网约车司机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有的时候能完成,大部分时候其实完不成100单的。但这种事情呢,对于有AI推荐算法排队了,这种人工智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来说,实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你像我们去骑共享单车的时候,他为了能够保证更多的使用量,他会派人去把这个车从地铁站运到小区门口,然后反复的去运输,反复的去运输,就可以让这个车的使用率上升嘛。而这种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话,他自己会跑,他知道哪个地方会有车,哪个地方会有更多的人打车,他一定会比普通的人算法更优化。他达到一辆车一天100单,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出租公司呢,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起诉了啊。他准备干嘛呢?就是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以这个理由去起诉萝卜快跑。当然,这个也没办法,因为武汉市政府是给了补贴的。百度呢,也计划到今年年底,就要把这个项目打平,明年就要准备盈利。现在这样的一个价格,一定是所有的出租车公司,或者是网约车公司,只要有人参与的,都是打不过他的。这个呢,属于武汉市政府的一个面子工程了。诉讼最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啊,还很难说。武汉呢,现在在争做无人驾驶第一城。中国反正每一次出现什么云计算啊,物联网啊,人工智能芯片都会有好多城市去争做第一城。现在无人驾驶第一城啊,武汉在争,其实还有很多城市也在争。2023年呢,就开始给无人驾驶出租车发牌照。现在北京其实也发了一些。
但是,北京呢,是在更小的范围内啊,一庄可以跑,首钢园可以跑。上海呢,也是在一些区域;广州、深圳都是在很小的区域,都是可以进行试运营的。到2023年底呢,武汉大概是发了一千多张这种牌照出来。所以有人说:“哎,有一千张了,有一千辆这个萝卜快跑在跑。”其实啊,没有那么多啊。啊,第一个,他这1,000多张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牌照发出来,并不是萝卜快跑一家在抢,有十几家在那抢。萝卜快跑呢,应该是呢,有几百辆车在上面跑。其他家抢到了这种牌照之后,未必有那么多车在街上去跑了。而且呢,车少的时候啊,你不看他成群结队的出来,就没有那种视觉冲击。真的,萝卜快跑肯定是获得最多牌照的那件啊,也是最多的车。武汉跑起来,这件目前在运营的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呢,应该是不足1,000辆。百度呢,计划是到年底投入1,000辆,现在大概有四五百辆的样子。但是,四五百辆也挺吓人的了。
目前,武汉的是第一个在全市铺开无人驾驶试点的这种城市。刚才我们讲了,其他的城市,都是在较小区域内去使用的。武汉这个城市还是比较有特色的,它分为武汉三镇,是武昌、汉阳、汉口。怎么分的呢?中间是长江,长江汉江,反正它是一个分三岔的一个江分成武汉三镇。武汉三镇呢,中间都是有长江大桥,而且有些桥收费,有些桥不收费。现在具体什么样我不确定了,因为我有好长时间不在武汉打车了。我呢,是最讨厌在武汉打车的。因为我到全国各个城市去,武汉打车是最痛苦的。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我们这种外地人来说,我们搞不清楚,这个地址到底是在江的哪一侧。我们打到车了以后呢,经常告诉你说我不过去。说为什么啊?因为我这个车今天没法过这个桥。他好像有些桥是可以免费过的,有些桥呢,是分单双号还是分什么东西,就是规则很复杂。反正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但没有网约车之前,武汉的出租车还要干一个活,叫交班啊。什么意思?就是到下午,可能正好是晚高峰的时候吧,啊他们需要去换班啊,就是歇人不歇车啊,用这样的一个方式,让这个车可以跑出更多的钱来啊。他说我要交班啊,我没法到江那头去送你去了,送你去我就没法赶上交班了。当然有可能他们确实要交班,还有一种可能是什么?就是他以交班为理由拒载。所以武汉这种城市,能够让他在武汉三镇都跑起来,挺难的。现在呢,也不能算是完全覆盖全城了,但是他三镇都可以跑到了,也可以过江了,这个无人驾驶出租车啊。但是一些特别偏远的郊区,还是到达不了的。武汉本身的交通环境啊,道路质量也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很多人都说,你能够在武汉开车到全国其他地方,都没什么毛病。武汉人开车也比较猛啊,道路呢,有好的地方啊,肯定也有相对来说比较拥挤狭窄,或者道路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像萝卜快跑这样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如果在武汉能够锻炼出来,现在虽然也有点小事故啊,但是这是正常人也出事故。如果在这能锻炼好的话,那么在全国其他城市再去跑,应该都问题不是很大了。上海、广州、深圳、北京都在试点。
北京据说今年年底会准备进行全面铺开,那武汉市民对萝卜快跑的感受是什么呢?第一个感受很新奇,很多人也拍了抖音,拍了各种短视频,去展示自己乘坐萝卜快跑的这种新奇体验。而这个也有可能是百度萝卜快跑自己去花钱推广的一些案例。一般的市民感受是什么?就是我首先通过手机APP叫到这个车了,叫到车以后呢,这个车停车都是很愣的。什么叫很愣?就是你如果叫一辆有人的车,他会看人在哪,然后尽量找到一个你相对比较舒服的地方停下来,哪怕是稍微往前点,稍微往后点,也都会让你觉得比较舒服。或者说在停车的过程中,跟你有一些眼神交流,手势沟通,让你都觉得说这是一个按照我的要求挺好的车。但是萝卜快跑呢,经常是这个车来了,这是我的车,你快站下。这个时候那个车一般会越过这个人,再往前走,可能5米10米的样子,靠到一个路边,也不是特别靠边的地方,然后停下来。一般都会有市民追车的场景,说我的车来了,这个车跑了,然后在后面追,追到这个车上以后。这个车上有一个数码按键的一个键盘,你要把你的手机后几位输进去,他才知道这是你要叫的车,这个门才能解锁,你能进去。进去呢都是坐在后排车上,也确实没有安全员。有些人还一路坐这个车,还一路跟他说,别着急啊,我不着急,你慢点开,原害怕吧,前头没有人啊。当然这个车也不会有人理你了,他可能是把所有说话都录音录下来,但是绝对不会给你做现实的反馈。第二个感受呢?
就是这个车很慢。即使在路况很好的情况下,也没有其他车,这个车大概也就是40公里到60公里之间的巡航速度,不会开得更快了。24小时不休息,这也是很多武汉市民对这种车的一个感受。但其实啊,大家是24小时能够看到萝卜快跑的车在街上跑。半夜也没有那么多人打车,这种车是不会满街巡游的。而且呢,晚上包括雨雪天气,这种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摄像头工作效率都会下降。所以,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这种车其实都不怎么上街的啊。现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人可以在雨雪天气里去判断,说行到现在什么地方,信号灯是什么样的,各种交通标志标线是什么样。但是摄像头这个事是搞不定的。路上的表现呢,啊,稍显笨拙。停车等人的时候并不是特别靠边。即使是这条车道上只有一个车道,我们人呢还是会尽可能靠边一点啊,让后边那车能过去,不要招人讨厌啊,不要给别人找麻烦。但是像萝卜快跑这种车呢,啊,在只有一个车道的车上,他就站在一个正当间的地方,然后后面那车绝对过不去。很多人说哎,你倒开呀,啊,他实际上在这等人呢。毕竟人情世故嘛,你让机器人懂这个还是稍微有点难啊。所以呢,这种萝卜快跑经常会造成交通堵塞。交警上去有时候指挥一下,基本上也没反应。你要想对交警的指挥做出反应,还是挺难的。交警也搞不清楚,我应该站在哪个位置上,对他做手势,或者应该如何跟他进行沟通交流,尽快的让这种无人车做出响应来。这个事可能还需要沟通和磨合吧。这些车呢。
并没有挂正式的牌照啊。虽然武汉市给他们发了牌照了,但是呢,他们都是在车窗上去张贴的临时牌照,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去处理了。出租车跟网约车司机肯定是觉得天塌了,收入其实现在未必受到多少影响。因为现在就是几百辆车在街上跑,对于一个有几万辆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城市来说,几百辆车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呢。但是呢,成群结队的无人车在街上跑,还是一个挺恐怖的过程,特别是他们这些车有时候会聚集起来。那么巡游出租车呢,估计啊未来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什么叫巡游出租车?就是我这车上没人啊,但是我在街上溜达等人招手,这种车叫巡游出租车。其实网约车对巡游出租车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啊。大家现在都习惯是举起手机来,直接订车,而不习惯说我站在街边上,看到有车来了,我找他招招手了啊。这个事啊,有了无人驾驶出租车之后啊,这些巡游出租车可能就更没有活路了。
那么,无人出租车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呢?出租车呢,其实本身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服务行业,它有高峰期,有低谷期啊。比如说早高峰晚高峰,周末高峰,大家都会觉得哎呀高峰期打车很难啊。平时呢,其实这些开出租车的人,开网约车的人也很着急,哎呀咋没人打车了。大家都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在高峰期,在极端天气的时候,比如雨雪天气,才是真正打车费劲的时候。现在呢,靠无人驾驶出租车是不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在高峰期反而会造成套路拥堵,他本身没有那么人情世故。
他不知道,说我上下人,或者怎么弄,要怎么去让车辆尽可能的通行起来。他没有这种概念。而且呢,就算是前头没什么车,他也慢慢悠悠在这晃悠,他也不会说我把车速提起来。这个反而会给高峰期带来问题。雨雪天气就更甭想了,这种车在雨雪天气,可能压根连跑都不能跑。所以对于市民的出行体验来说呢,啊,无人驾驶出租车最大的一个好处是便宜,也没有那么多可担心的,就是他提供的服务很标准化啊。你不会无人驾驶出租车了,他给我绕个路,然后我直接砸了窗户,跳车这种事应该是不会发生的,也不会跟人发生口角。但是呢,对于真正的高峰期的问题,其实他解决不了。如果真的投入了1万辆萝卜快跑,会怎么样啊?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日子没法过了,中年人失业了,以后可以去干的网约车都被人干掉了。这个会不会这样,咱们想一想。第一个,1万辆萝卜快跑,对于武汉这样的城市来说,也未必承受的了。你现在有个几百辆,甚至比如说到年底有1,000辆,他有可能这个城市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你一万辆这样的车上去跑的话,武汉的交通可能会直接崩溃的。因为这种东西的工作习惯,驾驶习惯跟人是不一样的啊。人类的驾驶员跟他一起去工作的话,一定会造成磕磕碰碰啊,各种摩擦,交通堵塞。真的有1万辆进去了啊,武汉一共有多少出租车呢?和网约车呢?大概有7万多辆。再加上围绕这些出租车跟网约车服务的团体,比如我修车的啊,我给他们做盒饭的啊,我给他们洗车的,给他们换电池的。
或者给他们做一些其他服务的,这些人呢,可能还有个万把人啊。所以呢,整个给这个武汉出租车行业服务的人员,包括司机,包括其他的配套人员,应该有个八九万是合理的啊。现在假设1万辆萝卜快跑上来了,那么会怎么样?
第一个呢,虽然萝卜快跑跑的慢啊,但是有推荐算法的加持,它一定会更精确。就是它的服务效率其实要比人高的。人你可以记住说,哪个公司晚上几点加班到几点以后,可以啊免费打车,或者公司报销打车,你可以提前到那去趴活去。我们已经认为这是很聪明的人类驾驶员了。但是这种小聪明,你对于推荐算法来说就啥也不是了。人家肯定是把所有的这些大数据都算的明明白白的。他甚至可以干嘛呢?甚至可以算好了什么地方会有高峰。他在旁边租个楼,然后呢,把无人驾驶出租车都塞在里头,平时在那充个电啊,休息一下,等到呃有人叫车的时候啊,他就直接哗一下就开出来了。甚至呢,还可以跟经常愿意在这个时间点打车的人商量说,我给你做个优惠吧,你一个礼拜打我三次,然后呢,我给你一个折扣。这种事情他都可以干。这个对于啊有人驾驶出租车来说,从算法上来啊来看,这就已经绝对胜利了。
对于像机场啊,高铁站啊这种就是比较热门的地区啊,无人车系统就更省事了。我直接在周围搞这种维修点,停车点,你随时需要叫车的时候,我就随时保证有车进去。这个事都是可以保证的。所以呢,加上价格优势啊,这个1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上去以后,他应该至少可以替代1.5万到2万辆。
有人提到出租车的运力,那么当你说到“萝卜快跑”时,也确实需要有人来维护,有人去给它维修,有人负责调度。但这部分人力需求可能只需要几百人,顶多也就一两千人。绝对不可能说,一下子就能平衡掉上万人,甚至可能是两万多人的工作。这件事是不可能的。比如,当我们有1万辆“萝卜快跑”上路后,它们会替换掉1.5到2万辆出租车。再加上相应的调度、维修和维护人员,可能会导致大约2万人左右失业。而“萝卜快跑”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可能也就1,000个上下,几百个到1,000个左右。这样一来,工作岗位大幅减少,所以一定会有大量人失业。即便是加上调度、维护,以及室内的各种抢修和救援工作,加在一起的人数也不会太多。现在,滴滴和特斯拉FSD都准备进入这一市场,未来这可能就是发展方向。因为对于各个城市来说,出租车司机群体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他们可能会闹事,要求涨工资,或者罢工。而如果我们都使用无人驾驶出租车,所有这些麻烦就都没有了。所以,对于国内的政府管理机构来说,他们肯定非常欢迎无人驾驶,因为它不会闹事,也不会开车撞人,还更便宜,可以算作政绩。我们也没有工会组织,不允许他们罢工,罢工都属于非法集会。因此,这是一个提高稳定性的很好方法。至于有多少人失业,这就不是各级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了。预计明年,应该会有更多的城市开放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
对于全国几千万的网约车司机来说,可能没有几年好混的了。职业的网约车司机应该会逐渐消失。什么意思呢?其实网约车最初的形式,并非职业司机,而是大家在下班后,没事搭个人,采取的是顺风车模式。后来,逐渐发展到变成职业司机,开始与出租车抢生意。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后,未来这些职业网约车司机应该都会被无人驾驶替代掉。然而,顺风车可能还会存在,因为这些车的车主每天需要上下班,顺便搭个人,稍微挣点油钱,路上还能聊个天,扯个蛋,这其实是一个挺好的生意。这部分人还是不会被替代的。
此外,很多提供特殊需求的用车服务会逐渐被挖掘出来。比如说,现在已经有一些城市开始提供“早餐车”服务,大家早上没时间吃早饭,当你坐到一个很大的公交车上,这辆公交车可以一边开,一边给你提供早餐,这不挺好的一件事吗?甚至有没有可能,为学生在上学的路上配备一个家教,带着去学学英语,学学别的课程,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是未来出租车可能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一些导游服务。当然,无人出租车也会与之竞争,这将是一个未来将至的状态。
对于百度萝卜快跑在武汉的现状,我觉得还需要观察,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可以肯定的是,这将对就业造成冲击。至于这些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离开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以后,到底能去干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呃,我觉得他们还是应该,呃,早做打算,未雨绸缪吧。好,这一期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Disco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