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苹果退席!OpenAI董事会地震。探秘OpenAI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变动背后的四层深意。反垄断调查,仅仅是表面理由
7 月 18
AIGC AIGC, AI发展, CEO决策, IPO, Open AI, 企业公告, 企业决策,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 企业新闻, 公司公告, 公司发展, 公司政策, 公司新闻,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结构, 公司规划, 公司财务, 公司转型, 公司运营, 反垄断法规, 反垄断调查, 对赌协议, 市场分析, 市场动态, 市场竞争, 市场策略, 市场观察, 市场趋势, 市场运作, 微软, 微软投资, 技术公告, 技术合作, 技术垄断, 技术泡沫, 技术监管, 技术趋势, 投资公告, 投资咨询, 投资回报, 投资新闻, 投资趋势, 投资风险, 推举制, 生成式AI, 盈利模式, 科技创新, 科技动态, 科技博弈, 科技巨头, 科技快讯, 科技战略, 科技投资, 科技新闻, 科技行业, 科技观察, 股东关系, 股东大会, 股东投票, 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保护, 股份比例, 股市融资, 股权分配, 苹果, 苹果策略, 董事会决策, 董事会席位, 董事会观察员, 行业发展, 行业法规, 行业竞争, 财务报表, 财务运作, 金融分析, 金融市场, 金融快讯, 金融投资, 金融法规, 非盈利控制, 非盈利模式, 非盈利组织, 非盈利运作 微软、苹果退席!OpenAI董事会地震。探秘OpenAI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变动背后的四层深意。反垄断调查,仅仅是表面理由已关闭评论
微软和苹果相继退出了Open AI董事会观察员的席位,这背后到底是几个意思呢?大家好,这里是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Open AI这个当红榨汁机,他们的董事会上,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首先,要讲微软挺冤的。为什么呢?花了130亿美金投资了Open AI,在里边占股49%,居然没有混到董事会席位,只混到了董事会观察员席位。观察员席位跟董事会席位有什么区别?就是开会你也可以去啊,也不说不让你说话,你该说你也可以说,但是最后在表决的时候,不许举手啊,你不能说我同意,我反对,这事跟你没关系。这叫观察员席位。那你说他为啥冤呢?你说花这么多钱,占这么多股份,只得了一观察员席位,有点冤啊。还不算最冤的,最冤的是什么情况呢?苹果一分钱没花,1%的股份都没有,也整了一个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嘛,对吧?如果原来只有我一个出了钱的人,成为了董事会观察员,那这事呢,也不算是丢人的事。现在来了一个恨拖一下的,来了一个一分钱没花的,呃一点股份不占的啊,我们俩都是董事会观察员,他丢不起这个人啊,对吧。那么微软就愤然宣布说,我放弃这职位了,那苹果说,那你放弃了,我也不干了,咱们就都不去了。
Open AI本身的董事会结构呢,就比较奇葩。为什么呀?它上面有非盈利组织,底下呢,我们暂时不讨论。但这个结构导致了微软和苹果的尴尬位置,最终选择了退出观察员席位。
这个公司真正的控制权在于其上方的非盈利组织,正是这一组织掌控着 Open AI 的运作。我们之前提到的董事会,以及董事会中的观察员席位,皆隶属于这个位于顶层的 Open AI 非盈利组织。Open AI 的管理架构独特,允许采用推举制产生董事,这与常规的盈利公司有所不同。在后者中,董事的产生通常依据股东的持股比例,持股比例决定推举董事席位的权利,有时董事席位的决定权为一票,有时则按股份比例进行投票,具体规则取决于公司设立时的协议。
在我们过去设立董事会的经验中,董事席位可能被设定为三票对五票,每位成员一票,或特别约定创始人或某位成员拥有两票的特权。然而,在 Open AI 的案例中,由于其上方为非盈利组织,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股东,董事的产生更接近于推举制,类似于古代的推举让贤。不论投入多少资金,该非盈利组织都有权决定是否给予董事席位,即便像微软这样投入巨资的公司,也只能获得观察员席位,而非正式的董事席位。
总结来说,Open AI 的控制权由其上方的非盈利组织掌握,董事的产生机制独特,采用推举制,与常规盈利公司的股份制选举董事大相径庭。微软虽投入巨大,但在董事会中仅能获得观察员席位,而非正式董事席位。
坐着个小板凳,我听一听行不行?他是这样来产生的:如果不是非盈利组织的话,是不会产生这样的董事会的。董事会观察员都做什么啊?刚才我们讲了,人家开会,你在旁边听,也可以说话,也可以发言,但不能举手。正经的公司事务决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大概是这样:普通正常的事务呢,CEO决定啊。什么时候要去过董事会呢?啊,你比如说有一些重大事项,超出了市场权限范围内的,你就要去过董事会了。然后呢,每个季度一般会到董事会去汇报一次。按照咱们中国人比较方便理解的,这个运作方式来说,董事会相当于什么呢?叫人大常委会。哈哈,一个季度开一次,除非说我这有一个紧急事项啊,超出了我的权限范围了,我到人大常委会上处理一下。正常情况下,他是不开会的啊。你一个季度开一次,看看财务报表,看看一些重大事项,就完事了。其他的时候呢,有时候会去做一些这种预算审批,计划审批啊,也就完事了。如果这件事董事会批了,那么只要不超出这个范围,大家就可以正常去执行。正常就是每个季度开一次啊。那你说我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怎么办呢?世界和平了,或者什么,这样的事情,我记得以前经常讲,说你们家大事都谁决定啊?啊,说我们家的一般的大事都是我决定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是我老婆决定。那他说你老婆管什么事呢?家里吃什么穿什么,家里怎么花钱啊,旅游上哪去。
买什么东西,都是我老婆决定。他说:“那你管什么呀?”我管世界和平——这个就是大事小事。那你说,这种公司里头,有时候也有这种世界和平的大事啊。那谁管呢?这个时候,一般叫开股东大会,就是所有股份的人都要出来投票。这个玩意,用咱们中国人比较方便的理解是什么呢?就是人大会,一年开一会。咱们代表全体人民坐这投个票,这个是整个公司运转的一个过程。人大会还经常会干什么呢?选举人大常委会。所以呢,股东大会有的时候会对董事会上面席位进行一些投票。像我们以前啊,投资很多公司,也会给他们设置董事会啊。但是设置的就是啊,少于5%股份的就不给董事会席位了啊。有可能会保留董事会观察员席位。那你说,如果一个股东有观察员席位,跟没有观察员席位的区别在哪呢?区别就在于人家开董事会的时候啊,你可以在旁边听。如果你没有观察员席位了,那只能是在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你才可以到旁边去看。或者说,你可以质询。大概也就如此了。这就是正常公司的治理的三层结构:正常失误,CEO就决定了;超出正常范围的,找董事会。董事会一个季度开一回啊,国家大事了啊,或者说什么世界和平了,这些重大事项,包括董事会席位的调整,就是股东大会。基本上是这么几层结构。
那么我们来讲一讲,微软跟苹果相继退出Open I董事会观察员席位,到底是几层意思?4层意思啊。第一层:
反垄断调查,这是给出的官方的回应。这是一个比较冠冕堂皇的回应,因为现在,美国的FTC,包括英国,都开始对微软、苹果、谷歌、英伟达、Open AI进行反垄断调查了。他们质问:“你们是不是在AI行业,AI时代要重新垄断啊?”这个事不行。为什么要去对他们进行这样的调查呢?也很正常。因为刚才讲到的这几个公司,就算是全世界AI行业里边的领军人物了。如果说,你们进一步的扩大这些大公司的这种影响力,万一这个大公司变得更大了,阻碍创新了,这事不行啊。就是垄断,最大的问题是阻碍创新。
咱们以谷歌现在正在遭受的反垄断调查为例,来看看他们都在讲什么。谷歌呢,是在向苹果付钱,说我每年给你一百几十亿美金,你的Safari上就默认的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每年都给钱。这个里头呢,一方面是你给钱了,进行了捆绑,这是美国FTC去告他的一个主要的点。然后另外一个点是什么呢?你阻碍了苹果内部再去做同样研究的这种机会。本来苹果说我自己想研究的啊,苹果说我当时还想收购“病”呢啊,现在“病”是被微软收购了吧。说是不是跟这个微软一块,我们把“病”收下来,我们做一个联合机构怎么怎么样啊,我们都研究过这事啊。但是呢,因为谷歌给的钱实在太多了啊,难以拒绝。算了,这个计划就放弃了,我们就不去研究自己的搜索引擎了。这个是反垄断调查的关键点。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微软在 Open AI 里占 49% 的股份,而且这个大头的钱都是微软给的。那万一,一回头微软把 Open AI 吞并了,直接给收购回来,这玩意儿,微软不就变成老大了吗?啊,这是反垄断调查所不希望看到的。对吧,你一旦成为老大了以后,可能其他人就没法跟你竞争了,就放弃相应的研究了,啊,这事也不行。
然后另外一头,苹果跟 Open AI 之间,又在玩当年苹果跟谷歌之间那个把戏。我啊,在这个 Siri 里头给你带 Open AI 的 GPT-4,我自己就不做了。这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路径嘛。所以啊,他说我们害怕反垄断调查,所以呢,我们退出了啊。这是官方回应。
第二层意思就比较有意思了。苹果仅仅宣布派驻观察员席位 8 天之后,就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他说我要去派了啊,然后微软说我退了,我不干了啊。那苹果说,那算了,我也退了。实际上呢,苹果的这位观察员,也就是 APP Store 的这位总裁,从来没有开过任何一次董事会。刚才我们说,董事会不是天天开,董事会正常一个季度开一次。当然,大家也不要觉得开董事会一定是找一山清水秀的地方,什么住在酒店里头,或者找一大会议室,大家坐在这泡上茶,开个会啊。没有,其实我们以前开了大部分的董事会,都是在微信群里开的,或者有的时候稍微正式一点的是在电话会议上。电话会议就有录音嘛。
只有极其个别的董事会会说:“我们要坐在一起,坐下来开会。”现在,苹果这位人士说:“我一次都没开过呀,对吧,我就挂了个名,挂了8天,我就退了。”这事也很奇葩。这个原因呢,其实也很好解释。为什么你想,微软自己孵化的一个项目啊,再怎么说,它是非盈利组织,一半的钱是你给的。你虽然占了49%的股份吧,但是大部分钱都是微软给的啊。那么,微软在开董事会的时候啊,虽然它没有投票权,但是它可以发言啊。大家想一想,他里头是不是说了一些对苹果不是那么礼貌的话呢?或者说我们有针对性的,哎,我们要这样干苹果一下,我们要那样干苹果一下啊,我们怎么针对他一下。相信我,一定会有的。对吧,大家一旦关起门来啊,说我们来说个悄悄话吧,背着人说点话。那你说,我们对这个没有在现场的这个人,说的话能有多好听呢?能够说啊,抱拳拱手以示礼貌吗?所以呢,微软可能也是害怕了啊。这是第二层意思,就是说苹果进来啊,太多不能让他看的东西了啊。原来大家都在脸上看得过去的。如果苹果的观察员上我们这开一次会,结果发现啊,这么多东西都是针对他的,或者说有这么多啊,内部运转的这种项目,或者以后未来的方向,实在没法给他看啊。这个丢不起的人,算了,咱们一定要在他开第一次会之前啊,哼,咱们都退啊。我也退,你也退,咱们谁也别看,不就完事了吗?哎,搞得这样的一个事。
那么,第三层意思是什么呢?第三层意思是,Open AI可能在“驱虎吞狼”。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要摆脱微软的并购风险,拉来苹果,实际上就是为了促使微软主动退让一下。Open AI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什么意思呢?想象一下,微软占股49%,再差一点就控股了,达到50%就控股了,对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能够持续挣钱,然后把微软的钱还回去,因为这个协议,并不是说让微软正常退出的协议。它是什么呢?它是我盈利挣了多少钱以后,我要去给微软还钱,还到多少多少钱以后,微软就自动放弃股份了。这是一个对赌协议。它与正常的公司投资完全不同,比如公司上市了,我到股市把股票一卖,或者说你回购一部分股票,这样玩的。它是一个分红对赌协议。现在,他不太可能完成这个事。你要分红,首先得盈利吧?Open AI并没有盈利,这个亏钱亏得跟爷爷奶奶似的,现在还要不断地再烧钱,再把钱烧光了,以后还得再去化缘。化缘时,微软肯定会说:“哎,我愿意给啊,你要不要啊?”但是你再要的话,上次是49%,这一次你觉得我应该是多少?这话你没法接啊。你说:“那您再给点,我让你到51%吧。”那五十一了,这个事人家就可以派各种管理,就可以来管公司了。你再怎么非盈利组织,你说:“我都占51%了。”
这个也不能接着往前走了。所以呢,吴鹏恩爱说:“咱们是不是稍微平衡一下,把苹果拉进来。当时苹果得到这个董事会的观察员席位的时候,就很奇葩。微软给了这么多钱,占了这么多股份才得到了一个观察员席位。苹果一分钱没给,这种事不会有哪个公司说:‘我主动邀请你来,哎叔,我求求你给我们这当个观察员吧。’不会有人看这事的,大家都是说:‘我们花了钱了,交尽了脑袋往里钻,还未必能钻得进去呢。’而且 OpenAI 的股东很多,除了微软之外,还有一大堆股东呢。对吧,他们都没得上,因为他们得上了以后对于微软没有什么威胁。一定要找一个微软能够抗衡的公司,挂下来恶心他一下。所以从这看呢,苹果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席位,应该是 OpenAI 的一个计谋在里头。你进来了以后,微软呢可以制衡一下。而且现在看来,这个计谋还起效了。微软一看苹果进来了,“哎呀,原来在干了太多糊糊事了,说了太多不能说的话了,有很多话说的时候没注意。咱们算了啊,我也不去了,你也别去了。这个 OpenAI 算是达到目的了。这是第三层意思啊,还有最后一层意思啊。第四层意思是什么呢?OpenAI 最近在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刚才咱们讲非盈利组织,这个结构是有问题的。你是非营利组织,你只能是跟下边这些投资人对赌。他现在对赌方式就是:我挣了钱先还微软的啊,微软还完了以后。
我再还其他人的。等我把你这个投资的钱,按照一定的倍数还回来之后,你们就纷纷退出。我接着当我的非盈利组织啊。原来是这样。现在呢,看这条路走不通,钱也眼看花完了。再要钱的话,结了那个结构肯定就没法要了。那现在呢,Open AI就准备换了。换什么呢?我们作为一个彻底的盈利型公司,我们要去上市啊。我们要去正式的IPO了。这条路呢,你说完了以后,微软不就妥妥的进来,就拿董事会席位了吗?他占49%,而且一拿可能拿好几个席位。
这个事情呢,对于Open AI来说也是一个解决方法。为什么?因为你一旦上市了,我就不用再去跟大家执行分红对赌的这个协议了。我可以干嘛呢?上市上市了以后啊,微软你可以到股市上去卖这些股份。而且呢,我一旦上市了以后,我就可以从股市上再募一大堆钱回来啊。我就不需要再从现在这种几个大的投资人手里再去拿钱了。我可以从那些散的小股民手里去拿钱。啊,他会变成这样的这种格式。
而且一旦上市了以后呢,啊,他的融资渠道就变得很宽。很多银行啊、债务系相关的这种投资机构呢,都会愿意说哎,我借你点钱啊,或者说我去给你做一些贷款,或者做一些什么其他的抵押,还有很多其他的融资方式就可以跑起来了。
总结一下啊,就是四层意思。第一层反垄断啊,大家为了避嫌,所以退出了。第二层,微软在原来的董事会里头说了很多呃,对苹果不利的话,或者不希望苹果看到的话,咱们就都退啊,都甭玩了。第三层是 Open AI 驱虎吞狼啊,把苹果拎进来恶心微软一下,目的也达到了。第四层啊,Open AI 准备变阵啊,准备变成盈利公司,那么到那样的话,微软就在新公司里头占董事会席位就完了,那苹果在里头就不会有这个机会了。因为你一旦到那种情况下,苹果再想去得到董事会席位,微软不点头,他进不来。这是总共的四层意思。
那么最后呢,咱们再看一下 Open AI 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第一个呢,就是他牛吹的有点太多了啊,现在有吹破的可能性。为什么呢?因为他一直要站在 AIGC 的最前面,那个位置啊,排头兵要站在这。那你站在那呢,你始终要吸引流量,吸引舆论,要关注你。那你不可能说我不停的发布新产品吧,他也没有这个技术实力,也没有这么多的钱去不停的烧大模型。怎么办呢?只能说“我计划要发新产品了,我计划要怎么怎么样了”,他不停的要放这种消息出来。你看现在放了多少消息出来了,Sora 年初放的消息,到现在别人都做完了,他还没信了。GPT4 欧啊放完消息,还在谷歌 IO 上,谷歌要发布的产品给截了个弧,到现在也没拿出来。现在虽然大家可以看到 GPT4 欧的模型,但是真正的端到端的这种 GPSO,就是语音进语音出的,这个东西,现在其实并没有出来。包括他演示的大量啊,这个演示的效果,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产品化,这也是他面临的一个问题。
这种可以带视觉、可以带视频这样输入的,其实都没有出来。现在又有一堆的人冲上去说:“我也做了一个类似GPT4O的东西,对他也很痛苦。”但是GPT4O应该不会太远,iOS 18整个上线那一天,GPT4欧就应该已经成熟了。现在OpenAI为了让GPT4O彻底成熟起来,还在不断地招兵买马,不停地在干活。现在又在传言Q星,我们在做一些别的什么新系统,GPT5又怎么怎么样了。吹的牛有点太多了啊,有可能吹破啊。然后四处指明方向,而且大家还听他指明完什么方向,一般人冲上去说:“哎,我试出来了啊,是这样的。”OpenAI自己没做出来,或者产品没出来。过两天他又指明了一新方向,又一帮人冲上去:“哎,我也做出来了,这效果挺好的啊,那个说的不错。”他自己又没做出来,花钱如流水,叽里咔嚓花钱。因为他们相信Skylink,只要规模不断放大,你的效果就会变好。那怎么办?买显卡呗,对吧,训练呗,上更多的数据呗,不停地干这件事。其实呢,挣钱呢,又没挣回多少来。而且更重要的是什么?人家都是已经挣到足够多的钱了,公司盈利的,呃,现金都堆出来了,才会面临反垄断调查。他这还在亏着钱呢,反垄断调查都来了。这个对于他来说,是非常悲催的一个消息。如果OpenAI倒下了,当然谁也不希望看到他倒下了。如果他倒下了,那可能整个AICC的泡沫就会捅破。
现在,也有很多人开始讨论 AIGC,或者说叫生成式 AI,AI 2.0,是不是面临着当年互联网泡沫那样的事情啊。大家太多的热情,太多的钱,太多的聪明人塞在里头了,但是又没挣出真金白银来。大家现在开始有那么一点点担心了啊。关于 AIGC 到底是不是泡沫这个事情,我觉得回头我们可以单独再开节目去聊啊。这一期呢,我们就不再详细跟大家展开了。
好,这一期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请帮忙点赞,点小铃铛,参加 Disco 讨论群。也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我们的付费频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