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Luke FanAIGC AI安全, Anthropic, GEO, Llama 3, LLM脑腐, 人工智能变傻, 低质量数据, 儿童教育, 千问模型, 反社会人格, 可信人工智能, 垃圾数据训练, 大模型催眠, 大模型脑腐, 大语言模型, 思维链, 持续预训练, 指令微调, 推理能力下降, 数据投毒, 数据污染, 数据配料表, 模型人格, 模型退化, 注意力分散, 生成结果优化, 短视频危害, 训练数据安全, 逻辑思维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德州华人学者的新发现:大模型也能得“脑腐”
德州的一群从小被妈妈们说“手机看多了会瞎”的华人发了一篇文章。德州农工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普渡大学,这三个学校有8位作者联合发了一篇文章。从名字上看,有一个人是非拼音名字的,看着像个老外,其他所有人的名字,特别是一作和通讯作者的名字,都是拼音的名字,应该是华人。
那这个文章叫什么呢?叫《LLMS can get brain rot》,它的意思呢,叫做大语言模型也能得“脑腐”。就像是咱们新冠疫情以后经常说,脑子上好像总有一层雾,感觉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觉得想事情想不清楚,经常忘事情。现在说,大语言模型也可以干这件事。
首先呢,有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给大语言模型喂垃圾数据,大语言模型就像得了脑腐一样变傻了。即使再用好的数据进行修复,中间喂过垃圾数据了,我后边一直喂好数据,可以改善,但是呢,永远无法达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说,喂垃圾数据的这种伤害是永远不可能完全修复的。这是一个很悲观的结论。
More
9 月 10
Luke FanAIGC AI与教育, AI伦理, AI准确性, AI安全, AI幻觉, AI推理, AI生成内容, AI训练方法, ChatGPT, Github Copilot, GPT-4, GPT-5, OpenAI, OpenAI论文, 事实准确性, 人机交互, 分支聊天, 多模型校验, 大语言模型, 李飞飞, 模型幻觉原因, 训练数据, 评估体系, 降低AI幻觉, 预算强制法
GPT5降低幻觉的秘密被OpenAI给公开了。现在看来,训练AI真的是越来越像训练小孩子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九月五号真的是一个神奇的日子,非常多的模型都在九月五号被发布出来。OpenAI在这一天也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个论文叫做《为什么语言模型会产生幻觉》。
大语言模型从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发现了,这个东西最擅长干的事情是什么?叫“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现在OpenAI公布了,说产生幻觉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叫做“错误的评估体系”。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去考试了,做对了1分,做错了0分,不做也是0分。其实我们所参加的绝大部分的考试,都是这样去设计的,甭管你是考英语、考数学,都是这样设计。像考数学这种,他还有步骤分,哪怕最后你的结果没有,或者结果是错误的,你只要前面的步骤写对了几步,他都是给你分的。
More
9 月 01
Luke FanAIGC AI, AI与大脑, AI伦理, AI写作, AI协作, AI味, AI工具使用, AI影响, AI的利与弊, ChatGPT, MIT研究, 人机共生, 人机关系, 人类思维, 大语言模型, 思考方式, 批判性思维, 文章归属感, 未来科技, 独立思考, 认知, 认知科学, 认知负债, 语言, 语言同质化
AI用多了人会变笨吗?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MIT最新的一个研究:用AI会让人变笨。
文章的标题是“你的大脑与ChatGPT:使用人工智能助手完成论文写作任务时的认知负债积累”。说白了,就是你用ChatGPT用得越多,你的认知负债也就越多。这个文章是MIT的媒体实验室发出来的,MIT这个媒体实验室还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实验室。这篇文章呢,是2025年6月10日在Arxiv上的预印本的论文。现在有一个新的发论文的地方叫Arxiv,很多没有经过编辑审核、没有杂志社确认的这些论文就都可以放在这了。数学、计算机等等这些学科的大量论文都是会先放在这里,大家可以先开始看起来,因为科技实在是发展得太快了。有一些呢,修改过以后会重新发到杂志社上去,放到这上面并不算抢发。杂志社发的时候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你改完了以后会去更新Arxiv上的论文。
这个实验做了什么呢?18-39岁的54个人分成三组:纯脑力组、使用谷歌搜索引擎组和使用ChatGPT组。这三组呢,在20分钟之内写一篇SAT水平的考试作文。SAT呢,一般要求是开放式的、哲学或社会性讨论的这种问题,比如艺术的力量、成就的意义等等这样的题目。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文科,比较开放的一个题目。
More
8 月 13
Luke FanAIGC AIGC, AI伦理, AI女友, AI应用, AI换脸, AI生成内容, AI绘画, AI聊天, AI色情, AI视频, ChatGPT, ComfyUI, Deepfake, Grok, Hugging Face, LLM, Lora模型, MidJourney, NSFW, stable diffusion, 中国刑法, 主观意愿, 人工智能,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儿童色情, 刑事案件, 判例分析, 名誉权侵害, 大语言模型, 开源模型, 律师解读, 捏脸, 新加坡案例, 无罪辩护, 法律与科技, 法律案例, 法律盲区, 法律红线, 法律风险, 洁身自好, 牟利, 美国法律, 虚拟女友, 虚拟色情, 认罪认罚, 证据认定, 越狱提示词, 通义万象, 通义千问, 道德底线, 郭庆子律师, 量刑标准, 韩国判例
新时代和AI女友聊骚,有可能会触犯传播淫秽物品罪,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奇葩的故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今天我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有趣的案例。他是在视频号上,这个账号的名字呢,叫做“武汉刑事律师郭庆子”,是一个黄标认证的律师。这位律师呢,经常会把自己接听有刑事诉讼需求的听众的一些电话的过程录下来,再进行剪辑。因为这种东西,我估计不太好直播,总是要剪辑一下。一方面呢,是一些太敏感的信息就可以去掉;另外一方面呢,剪辑了以后呢,也会更有吸引力一些。
这个里头呢,有一位听众来电了,说使用AI应用,这个AI应用里头就提供一些AI女友,你可以跟她们去聊天。他通过自己捏脸,塑造了一些AI女友,大概塑造了9个,起的名字呢,都是比较有诱惑力的名字吧。这些AI女友,除了它定义的名字和捏脸之外呢,估计有可能会可以定义一些系统提示词。但是呢,这个视频很短,并没有去详细说具体是哪一个AI应用,或者说他到底在里边定制了哪些东西。总之呢,他定制了9个AI女友。
More
8 月 12
Luke FanAIGC AGI, AI人格, AI创业, AI生态, AI竞争, Anthropic Claude, API价格, ARC-AGI测试, Gemini 2.5 Pro, GPT-5, Grok-4, Meta, OpenAI, Plus用户, Pro用户, Sam Altman, Thinking模式, XAI, 上下文窗口, 中国AI公司, 人工智能, 代码生成, 价格战, 免费用户, 划时代革命, 各安天命, 哀鸿一片, 商业模式, 多模态, 大语言模型, 开发者, 微软, 抄后路, 投名状, 挤牙膏, 用户体验, 科技评论, 统一模型, 老范讲故事, 行业分析, 谷歌, 跑分对比, 阶级固化, 降低幻觉, 马斯克
大家好,
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今天咱们来讲一讲GPT-5发布了,到底是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还是开始挤牙膏了呢?
8月8号凌晨开的发布会,我呢看了一眼就去睡觉了,实在是没有功夫把它都看完。北京时间凌晨1点开始发,我今天看了一下回放,大概是一个小时十几分钟吧,但是我并没有特别耐心地把它们都看完。
GPT-5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首先,这一次的发布会跟OpenAI以前的发布会,有一些巨大的差异。第一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就是这次发布以后呢,没有出现服务器拥挤宕机的情况。以前甭管是Sora呀,还是GPT-4o这些产品发布的时候,紧随而来的都是OpenAI的服务器拥堵宕机。这次没有,第一时间就可用,免费版也可以使用,速度还挺快的。我自己反而感觉速度还可以,应该呢是进行了一些实时的算力分配,简单的问题就没必要消耗那么多的算力。原来呢,大家都是要尽可能用最大的模型,你哪怕问一个“你好,今天天气不错”,他也得把那个最大的模型跑起来。现在的话应该就不需要干这个事了,他发现你去问“你好,你是谁,你到底是哪个版本”的时候,他可能做一些很简单的回复,消耗的算力就比较小。这是第一个比较大的差异。
More
7 月 07
Luke FanAIGC, 华为很厉害 AI伦理, AI大模型, AI抄袭, Apache 2.0, GitHub事件, honest AGI, Hugging Face, Llama 3.1, LLaMA-fingerprint, LLM, Meta, OpenAI, POWERED by盘古, PyTorch, 人工智能, 企业公关危机, 华为, 品牌形象, 增量训练, 大模型套壳, 大模型抄袭, 大模型指纹算法, 大语言模型, 字节跳动, 开源, 开源争议, 开源协议, 开源文化, 归属声明, 抄袭指控, 昇腾芯片, 模型相似度, 欧盟禁用条款, 民族主义情绪, 注意力机制, 混合专家模型(MOE), 版权声明, 瓜田李下, 盘古大模型, 盘古开源协议, 科技伦理, 科技公司纠纷, 科技评论, 老范讲故事, 自主研发, 舆论战, 英伟达芯片, 观点分析, 许可证, 豆包, 辟谣, 通义千问, 遥遥领先, 闭源, 阿里巴巴
华为开源了盘古大模型,被指抄袭。华为到底冤不冤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华为开源了他的盘古大模型,它的模型呢,反正依然是山海经风格的起名。原来呢,没有开源,都是说我们内部开发内部使用,或者说我们专门供政府和大企业来使用。但是现在发现开源这条路不错,那我也开源吧。结果开源了以后就出事了。
它是6月30号在GitHub上就直接开源了,号称呢是在升腾芯片上训练出来的大模型。以前呢,我们的大模型大多是在英伟达芯片上训练,但是呢可以在升腾的芯片上去做推理。现在说,我直接在升腾芯片上做训练,也算是一种小的突破吧。
他呢,其实发了两个模型:一个是72B的MOE的模型,就是混合专家模型;然后呢,有一个70B的稠密模型。做呢做完了,但是准备开源还需要准备一段时间。开源这件事,不是说你做完了,把它扔出来就完了,还是有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干的。比如说你要去写开源手册、许可证,这个还不是那么容易,还在做。
More
7 月 01
Luke FanDeepSeek大模型 “墙”反着修, AI, AI伦理, AI禁令, API, ChatGPT, Coze, DeepSeek, DeepSeek封禁, LLM, Minimax, OpenAI, TikTok, YouTube, 中国, 中美科技竞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监管, 信息安全, 全境封锁, 加拿大, 千问, 印度, 可灵, 合规, 国际关系, 大语言模型, 字节跳动, 应用商店下架, 开源模型, 德国, 德国禁用DeepSeek, 快手, 意大利, 技术封锁, 政府禁令, 政府设备禁用, 数据主权, 数据出境, 数据安全, 数据本地化, 数据渗透, 数据隔离, 智谱AI, 欧盟, 澳大利亚, 科技战, 科技评论, 网络安全, 美国, 美国实体清单, 老范讲故事, 苹果, 谷歌, 通义, 防火墙, 阿里巴巴, 隐私保护, 韩国
德国全境禁用DeepSeek,以后这墙要反着修了吗?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2025年6月27日,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宣布,已经要求苹果和谷歌从德国应用商店下架DeepSeek应用程序了。德国不是第一个,估计应该也不是最后一个。第一个是谁?意大利。意大利在每一次反对AI这件事情上,都是占第一个。原来他还反过OpenAI的ChatGPT。2025年初,也就是R1刚出来的时候,就直接给封了。
欧盟的其他国家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呢?他们比较纠结。荷兰是禁止政府手机安装DeepSeek的APP;比利时是建议公务员的手机不要安装,但是不强制;西班牙是有消费者权益组织在呼吁,政府到目前为止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英国表示说他们在持续的监测,目前还没有做出反应。
其他的一些国家对DeepSeek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呢?加拿大所有的政府设备禁止使用DeepSeek;丹麦政府设备禁止使用,但是丹麦有5个大区里头,只有3个在执行,剩下两个还在看。
More
6 月 23
Luke FanAIGC AI vs 人工服务, AI幻觉, AI志愿填报, AI能否替代张雪峰, DeepSeek, 专业选择, 专家经验蒸馏, 个性化规划, 人工智能, 优劣势分析, 信息差, 免费与付费对比, 土木工程, 大学选择, 大模型应用, 大语言模型, 夸克, 张雪峰, 情绪价值, 教育科技, 数据迭代, 文心一言, 新闻专业, 流量入口, 用户建档, 百度, 社会影响, 老范讲故事, 考研指导, 职业规划, 腾讯, 苏州实习, 通义千问, 长期跟踪, 隐藏信息, 高考咨询, 高考家庭, 高考志愿填报
AI是不是已经可以替代张雪峰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了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最近几年,AI都在尝试帮大家填报高考志愿。现在高考志愿确实比较难以填报,2,900多所高校,1,600多个专业,未来职业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发展,这些都是需要去考量的东西。到底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也是很多人在争论。你不强调选专业的话,填报志愿服务就没有价值了。
现在很多人看到这么多专业、这么多学校,特别是搞不清楚未来哪块云彩会下雨,也搞不清楚自己家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志愿到底怎么填?有AI这样的一个大杀器,全村最后的希望,那是不是他就可以来干这个事情?其实最近两三年都在干这个事,只是到了今年会更加的厉害一些,或者说更多的大厂冲进来。今年是阿里、百度、腾讯都冲进来帮大家去做AI志愿填报去了。
为什么今年都冲进来了呢?而且这些大厂都冲进来了,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个,AI特别是有了推理模型以后,比较擅长做这个事情,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他为什么擅长干这个事呢?他可以快速的把信息都同步起来。你别说几千个学校、1,000多个专业了,你就算再翻10倍,他也可以快速的去进行排序和选择。而且各种有条件的筛选和推理的话,就是现在这些推理模型擅长干的。
More
6 月 19
Luke FanAIGC AIGC, AIGC版权第一案, AI绘画, AI视频生成, AI诉讼, Getty Images, Google Gemini, GPT-4o, Grok, IP形象保护, Meta, MidJourney, musical.ly (TikTok前身), OpenAI, Stability AI, stable diffusion, YouTube, 人工智能, 估值, 判例法, 史莱克, 合理使用原则, 吉卜力, 吉梦, 商业模式, 大卫·霍尔兹 (David Holz), 大语言模型, 宫崎骏风格, 小黄人, 并购, 开源模型, 影视巨头, 扎克伯格, 提示词屏蔽, 文生图, 星球大战, 未来趋势, 标志性案件, 法律风险, 深度解析, 漫威, 版权侵权, 环球影业 (Universal), 环球影业诉讼, 用户协议, 知识产权, 禁令, 科技评论, 米老鼠, 老范讲故事, 股权和解, 行业影响, 订阅制, 训练数据, 迪士尼 (Disney), 迪士尼起诉Midjourney, 麻将
迪士尼环球起诉Midjourney,最终的结果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第一次,影视巨头起诉了AI平台。前面也有起诉的,说你侵犯我版权了,或者是拿着我的画去复制了。但是呢,影视巨头参与到这件事情里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2025年6月11日,迪士尼和环球影业正式向美国加州中区联邦法院提交了诉状。他们诉什么呢?Midjourney侵犯其版权。这事我们早知道,但是呢,大家要注意,甭管是迪士尼还是环球,人家真正要去起诉的东西,其实不是影视版权这些东西,而是什么呢?动漫形象的这些IP。比如说你今天做了个米老鼠,做了个唐老鸭,你没有得到人家的授权,这事就算是侵权了。
迪士尼跟环球呢,写了110页的诉状,其中详细列举了Midjourney生成的大量知名角色图像与原创视频素材的对比例证。这个不用对比,我们知道的画的很像。受保护的角色包括迪士尼旗下的星球大战、漫威超级英雄、狮子王、冰雪奇缘、辛普森一家等,以及环球影业旗下神偷奶爸里边这个小黄人、怪物史莱克、宝贝老板这些。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抓取并利用其版权素材训练AI模型,允许用户持续生成这些知名角色的翻版图像,无底的剽窃深渊,这是给他们定的这个罪状。
More
5 月 26
Luke FanAIGC 65亿美金收购, AI, AI iPhone, AI Pin, AI伴侣, AI助手, AI手机, AI硬件收购, AI设备, AI趋势, Apple, ChatGPT, GPT-5, HCI, IO团队, Jony Ive, LLM, Love From, M&A, OpenAI, Sam Altman, Scaling law, UX, YouTube, 乔布斯, 交互革命, 产品设计,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企业估值, 可穿戴AI, 多模态AI, 大语言模型, 孙正义, 山姆奥特曼, 工业设计, 强尼艾夫, 微软, 情绪感知, 手势识别, 播客, 无屏交互, 智能硬件, 未来科技, 用户体验, 硬件创新, 科技创业, 科技并购, 科技行业分析, 科技评论, 移动互联网, 纯股票交易, 老范讲故事, 自然交互, 苹果公司, 语音交互, 软银, 风险投资
OpenAI以65亿美金收购了强尼艾夫爵士的IO团队,要做AI iPhone了吗?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OpenAI最大的硬件收购来了。没办法,他自己3,000亿美金的估值了,现在收购任何的团队都是比较贵的,所以又变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AI硬件团队收购。这一次呢,是以50亿美金的纯股票交易收购强尼艾夫创建的IO团队手里边77%的股票。
这个团队呢,2023年底其实已经被OpenAI投资过了。当时投资了以后占股了是23%。这一次呢,等于是交50亿美金,或者叫以50亿美金的对价收购了剩余的77%的股票。这个65亿美金怎么算出来的?很简单,50亿除0.77就等于65了。所以它的总价值呢,是按照50亿美金收购77%股票的方式反推出来的。
More
Older E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