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鼠的博客站

范路的博客主站,时而会发些东西。

Posts Tagged ‘新文化’

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系统

前文已经写了很多内容,那里面其实已经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都讲过一些了,但是这里还是想再将这两个部分分拆开来,分别讲述一下。

本文主要是想要讲解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系统,可能会拥有哪些模块,哪些参与者,以及这些模块和参与者之间是如何在系统中进行互动的。

本文包含的内容,应该会比use case稍微丰富一些吧。

以后应该还会找时间再写一写这个系统的开发、发布和运营的步骤,也就是说如何一步一步的开发并推广这个系统。

1 系统结构

1.1 梦想故事展示

这应该是一个用于展示梦想和成功故事的portal类网站,依靠SEO,吸引那些有梦想或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人们,进入系统。

1.2 计划的录入

用户可以自己编制并录入一个计划,也可以是一些专门提供计划协助的个人或机构,提供相关的计划。

同一个项目,可以有很多并列的计划被录入进来,比如学习英语,会根据目的、时间、地域等条件进行细分。每一个细分,也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协助者,提供不同的计划。

用户可以将自己执行成功的计划,也分享出来,供其他人尝试。

1.3 测评系统

系统提供用户测评的功能,并能够帮助用户了解其自身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或技巧掌握的程度。系统可以允许那些提供计划辅助的个人或机构,根据格式要求,录入新的测评项目和题目。测评的结果,可以是系统自动评定,也可以由特定的测评人给出主观评定。

测评系统仅仅是提供一个测评的规则体系平台。

1.4 计划的搜索和推荐

当用户有了某方面的梦想或对某些梦想感兴趣之后,系统会根据梦想的描述,给出实现该梦想的计划列表,并在列表中对提供计划辅助的个人或机构进行筛选、排序和推荐。

1.5 计划任务系统

根据用户的生活、工作情况,根据附近计划协助个人或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排期,根据用户所选择的计划,进行细节调整。并确定最终要执行的计划。

监督用户执行计划,询问用户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反馈,并根据反馈,必要的时候,在计划协助个人或机构的协助下,调整后续计划。

1.6 Social分享

根据用户的设定,将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分享到social network中去。

2 相关的人和角色

2.1 提供计划的人

提供计划的人,也就是上面所说到的计划的协助个人或机构,比如培训机构、健身教练等。他们将是这个系统的受益人。

2.1.1 提供计划

提供计划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供计划。一个驾校可以培养驾驶员,那么他们就需要录入一些培训计划。比如多长时间,多少钱,在什么地方培训,培训的相关条件,自己的资质,历年的通过率等等信息,以便用户进行挑选。

2.1.2 辅助用户执行计划

在线上或线下协助用户完成计划。比如培训或训练等等。

2.1.3 对用户在执行计划中的成就进行评定

录入评测系统中的评测项目和评测题目,评测方法。让用户可以自主或在协助下进行评测,衡量自己在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或体能等其他可以进行评测的项目的水准。

某些评测也可以在线下进行,然后将成绩记录到系统中也是可以的。比如驾校的交规是可以进行线上模拟的,而真正的交规考试、桩考和路考则必须是在系统外进行的,然后登记成绩。

2.1.4 提供成功故事

提供一些成功故事,以便在用户选择的时候提高被选中的机会。

2.2 浏览和讨论梦想故事的人

总有一些好事者,是会跑来看热闹的,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他们不会很深入的参与到系统中去,但他们也是有可能转换成用户或计划提供者的,虽然转换率可能会低得惊人。系统的一些PV、IP、广告栏位价格等,可能也需要靠这些人来冲击。

2.2.1 通过SEO或Social Network进入

这些人通常是通过搜索或社交网络上相关的信息,进入系统的。所以系统的SEO和Social Network分享做得好不好,就是能够吸引到多少路人甲的根本了。

2.2.2 浏览梦想故事

这些人可能会浏览梦想故事,评论梦想故事,并根据系统的格式要求记录自己的梦想故事,然后再分享出去。

当某些梦想故事非常吸引人的时候,这些路人甲也可能订阅这些故事,时刻跟踪故事的最新进展,比如美国的地狱厨房和减肥达人等真人秀节目,其实就是这种可以被订阅的故事。

2.2.3 用户转化

如果这些人受到梦想、成功故事的感召,也想要实现一个什么计划。这个时候,就需要录入详细的身份信息,完成注册的过程,成为一个用户。

当路人甲也希望能够录入一个计划,并协助其他人来经过这个计划实现某种梦想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转化为一个计划录入者。

2.3 用户

大多数系统总是喜欢将那些支撑整个系统运行、支付费用的家伙,叫做用户。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用户服务的,再决定功能的取舍时,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个功能是不是用户的根本需求,或这个需求是否会影响到用户的最终体验。

这是一个帮助其他人实现梦想的系统,那么用户自然就是那些有梦想,并愿意在系统的协助下实现梦想的人们了。

2.3.1 搜索相关的计划

用户会提出一些梦想,也就是搜索一些计划。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梦想,向他们推荐一些可供选择的计划。

2.3.2 选择并调整计划

选择了计划之后,下一件事情就是需要根据用户和计划协助个人或机构的安排,进行计划细节的调整了。比如用户某一个阶段比较忙,或者身体状态不是很好,那么就需要进行调整。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可能大部分计划都是用户自己就可以自主完成的。但是那些需要其他人协助的计划中,计划协助个人或者机构作为任务系统中的一种资源,肯定不可能是无限的。比如羽毛球教练、场地就需要进行事先的预定。驾校里面的师傅和教练车肯定也是有承载限制的。

系统在这个时候就要协助用户调整计划。并最终确定下来计划的各个细节。比如:学习驾驶需要非连续的40天时间,系统会帮助用户和驾校协调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哪40天时间里,来完成这个训练。

2.3.3 执行计划

这部分应该和传统的任务系统基本是一致的,提醒用户按照计划进行执行。询问用户或计划辅助个人或机构,用户执行计划的情况。

和普通任务系统不同的地方在于,普通任务系统如果发现任务的执行情况和计划不符,则会自动对计划进行调整,任务系统的管理者会在他认为必要的时候,主动的去修改后续计划。而这个系统里面没有管理者,所以系统就会根据计划执行的情况,询问用户和计划辅助个人或机构,是否需要调整后续计划。用户和计划辅助个人或机构会在协商之后,对计划后面的部分进行得到双方确认的调整。

2.3.4 参加测评

用户有了梦想,在选择计划,选择计划的不同阶段(比如围棋初级、中级、高级班),选择不同的服务商的过程中,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或计划结束的时候,都需要对自己的水准进行评测。以便准确的掌握自己在梦想之路上的具体位置。

2.3.5 向协助者支付费用

这个系统的现金流应该有两个源头:

第一个是辅助性质的,也就是广告收入。帮助那些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宣传他们的计划。广告和搜索推荐算法是绝对隔离的,不会出现广告影响推荐结果的情况。因为那并不符合用户的需求,会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二个,也是支撑这个系统运转的根本将是用户向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或个人支付的费用。系统将从这个费用中进行非常低比例的抽成。

为了避免线下交易,必须是完成线上交易的用户才能对培训机构进行点评,而这个点评的结果将计入推荐算法,影响推荐算法上面的排名。

这个系统中的计划,大部分应该是免费的,是不需要用户支付费用的,也没有专人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提供很多的线上或线下的辅助。那些培训机构也可以提供以培训视频和自主测评为基础的免费培训计划。也可以在培训过程中提供一些纸质书籍或材料,通过培训课程在线上销售这些培训资料。

对于那些需要辅助人员参与的,需要付费的培训课程,也可以提供一些免费的试用体验课程。体验课程可以是视频教学,也可以是定期的线下示范课。

计划的辅助个人或机构,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培训或教育。并通过测评的结果,来评定培训的成果。

计划的付费可以分为几个类型:

  • 完全免费的线上学习,可以使用一些智能程序来进行线上辅助,也可以辅以很少量的线上专人辅助。
  • 少量付费,有专门线下资料的培训,辅以大量的线上资源和线上专人通过IM或VoiP、视频通话等方式提供的辅助。
  • 适中付费的线上专人课程。
  • 较高付费的线下课程和活动。

几种方式可以结合进行,比如先进行完全免费的试用和体验,然后根据用户的要求对几种课程进行调配。

2.3.6 将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成就分享到Social Network

用户可以设定,将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分享到那些Social Network上面去。系统会在用户完成某一阶段的计划之后,或参加了某些测评之后,提示用户进行分享。

2.3.7 横向的比较,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游戏性

学车的时候,是有师兄弟的。在学习过程中,在Social关系谱中,在同一个计划的同学中、在同类计划、同地域的学习者中,就可以进行比较。比如某某人时在学开车过程中,某某地区、某某驾校,或亲朋好友之中,是学习倒库速度最快的一个家伙。可以将不同时间段学习同一个课程的人放在一起比较,也可以将不同地区的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总之是希望增加用户在执行计划,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游戏性。从而促进用户更好的实现梦想。

系统可以组织类似于地狱厨房或减肥达人那样的淘汰赛事,从而实现更加彻底的游戏性。

2.3.8 完成计划,并将过程自动汇总到梦想故事中

在计划完成之后,系统会自动的将用户实现梦想的过程汇集成梦想故事。并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发送给用户指定的人群。系统可以将故事按照不同的详细程度公布在梦想故事的模块中,比如完整的故事,或去掉名字的完整故事,或仅仅是成为某个培训机构的一个统计数字。

2.3.9 用户和协助其完成计划的个人或机构,进行相互点评

要实现系统的平衡,那么就需要有一套点评系统。用户和培训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点评。这些数据将协助双方进一步的进行选择。用户会选择那些优质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也会去优先选择那些优质的,诚信的客户。

3 任务系统中计划的描述方式

3.1 计划就是一个个的状态机

计划将是一种穿插着自我学习、辅助学习和各种测评的状态机。

计划可以是封闭或开放的。所谓封闭计划,就是那种有终点,执行完成之后,进行考核的计划。开放式计划则是没有终点的,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也可以由用户自主的选择放弃执行。

计划可以分层次,可以设定基础计划和后续推荐计划。比如,如果想要学习Android开发,则必须要熟悉Java语言编程。学习过了Android开发之后,还可以推荐一些更进一步的学习计划。

3.2 计划的标定方式

计划可以进行描述和标签标定,这些标签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则不是。比如下一期还可以接受多少学员,就是一个量化标签,通过率也是量化指标。讲解清晰,资深专家等等就是非量化标签。对于那些非量化的标签,可以通过自评和用户的点评,通过加一减一的方式,来实现量化。然后根据所有量化的指标,在用户搜索计划的时候进行推荐和排序。

4 成功故事的形成

4.1 将用户执行计划过程中的故事,穿插成一个完整的脚本

系统会在用户执行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去鼓励用户保存一些他们的感受。如果他们将这些感受分享到了Social Network上,那么还会自动的收集这些信息在Social Network上所得到的反馈。

系统会自动记录用户计划执行过程中,得到的各种成就。

成功故事就是根据用户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感受,分享出去得到的反馈,以及执行计划过程中该所得到的各种成就,自动生成的。在生成的过程中,用户可以自己进行加工和调整。成功公式是以脚本的形式来存放的。即使是一篇完整的成功故事也是可以根据脚本重新拆解成一个个节点和片段的,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排列。

成功故事是可以续的,当一个人学习了初级厨师、高级厨师、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之后,他的成功故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应该是一个个分离的故事。当这个人取得了有某个已经实现了的梦想相关的成就时,也可以将这个成就补充到那个成功故事之中去。比如某人学会了飞行驾驶,然后驾驶单人小飞机穿越了什么什么地方,并拍摄了什么什么照片或影片。这些就可以记录到那个学习飞行的梦想故事后面。

4.2 计划提供者可以提供一些符合格式要求的成功故事

那些提供计划的人或机构,也可以提供一些没有经过系统,而是完全在线下培训过程中发生的成功故事。

4.3 对故事中的环节提出异议,并进行讨论

如果某些人对梦想故事中的某些节点存在异议,可以对其提出异议,大家可以针对某一个节点,进行讨论。

4.4 允许浏览者提交其他成功故事

即使不是用户,也可以提交一些他们自己的成功故事。并不一定非要进行注册。

5 总结

好像又停更很长时间了。最近在忙盛大云计算大赛的事情,我负责去点评所有的作品。里面有不少作品都提到了学习和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看来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热点啊。

不能保证下一篇什么时候出来,只能说我也是希望尽快的。本文讲了系统的一些基础架构,下一篇希望能够讲一讲这个系统的实现过程。当然也可能下面会写一些其他的东西,然后再继续写这个系统的下一篇博客。

帮助人们规划人生、实现梦想的系统

这个标题看起来好像太大了,也太痴人说梦了。其实这里要讲述得是一种基于任务管理系统的扩展方式。前面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过任务管理系统了,这应该算是一个延续吧。
这里要讨论得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任务管理系统,可以说是一种帮助人们实现其人生梦想得系统。人们并不一定希望受到计算机或软件系统太多得约束,但他们确实有很多想要实现的人生梦想。

记得小时候总是被教育说: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也就是说那些道德高尚的人,会树立远大得目标和理想,然后坚持不懈的一直执行下去;而那些反面典型,则会经常树立各种人生目标,然后再不断的放弃。
就像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被教育着:“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一样,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君子,他们身边的父母亲朋,也都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君子。这就是这个人,以及他得整个社交关系群体对他得期盼。

当然,按照古人的想法,成为一个君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其中是包含很多方面的修养的,仅仅是立长志肯定是不够的。经过古人的总结,并不断将这些总结记录在圣贤书里面,代代传承,如何成为一个君子,是有很明确规范的,有一整套的培养体系和计划。
这里要讨论的肯定不会是如何成为一个君子,那是国学大师们的事情。这里要讨论的是,如何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能够让他们成为自己和身边所在意的那些人们所共同期望的那个人。

让我们看看当一个人要立志成为一个君子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吧。首先,这个决定通常并不是这个人自己独立做出的,而是在身边人们的建议和影响下做出的。
那么这个帮人实现人生梦想的系统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向使用者推荐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被身边的人所认可、推崇的人生梦想。
这个过程可以进行协同过滤,也就是说先对用户进行分类,然后将这一类用户所喜欢的梦想推荐给他。也可以做一些问答,询问一下身边的人们,那些用户真正在意的人们,他们对自己的期盼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根据用户的当前生理和心里状态,以及经济、时间、地点方面的情况,将这些人生梦想进行排序,推荐给用户,供用户选择。

古人如果要立志成为一个君子,则会告知身边的父母、亲友和师长,以便大家能够激励和监督他,并在他修行成君子的过程中不断的从这些人身上得到建议和意见。
帮助人们实现其梦想的系统,也应该有类似的功能,也就是说当用户树立了一个人生梦想的时候,可以选择性的告诉一些人,向他们宣告自己的人生梦想,并让他们激励和监督自己,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给予自己意见和建议。

如何成为一个君子,是有系统的培训体系的。
那么一个人的人生梦想,通常也是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实现步骤的,甚至会有很多商家在其中提供成系列化的服务。比如学习外语或练习瑜伽之类的修行类服务。那么如果系统想要帮助用户实现其人生的梦想,就应该能够提供几种可供选择的,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的方案。
这些方案可以是由专家提供,由专业的编辑进行编制;也可以是由已经实现了类似梦想用户的成功经验总结而成;或是共同期望实现类似梦想的用户之间探讨得到。
由于用户已经将自己的梦想告诉了一些人,那么这个方案和计划的制定和调整,这些人应该也是可以参与意见和建议的。
总之,在用户提出并确认自己的梦想之后,系统应该给出一个实现梦想的计划,计划可以是已经存在的,也可以是由用户和那些支持他实现梦想的人共同制定的,可能更加常见得情况是在现有的计划基础上进行调整。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可以进行调整和修订的。

梦想已经有了,计划也已经有了,那么下一件事情就是执行了。
执行计划,就是任务系统来完成的事情了。但是和普通的任务系统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个任务系统会自动的根据计划和用户当前的状态,帮助用户安排具体某项任务的执行时间,并在提醒之后,主动的询问用户任务的执行状态。
比如用户计划要进行体育锻炼,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系统给出了相应的锻炼计划,然后再根据用户的时间安排和用户所在地区的天气预报,建议用户在某日早晨进行慢跑锻炼。然后,系统会主动询问用户是否完成了慢跑锻炼,慢跑的效果如何,比如时间、距离、速度,以及心跳等。
当然,如果用户在慢跑的过程中携带了手机或其他可以记录其运动状态的设备,系统也可以自动的记录这些信息,而不是去直接询问用户。

计划已经开始被执行了。
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比如,原来计划要去慢跑的时候段,由于用户希望多睡一会儿而被耽搁了。或者由于运动量过度,而出现了四肢酸痛等身体不适的感觉。那么,系统就应该根据最新得到的反馈,自动的、或在用户的建议和协助之下,对计划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在涉及到多人的计划时尤为重要,比如打羽毛球需要至少两人,参与这项计划的除了人之外,还需要预订场地,即使某些人由于临时有事而无法参加,场地的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也是很难进行调整的,那么在这种计划需要发生变更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应该是找到其他的人来替补,而不是调整羽毛球场地的时间。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人来替补,那么也只能取消羽毛球场地的预约,并尝试重新预约大家都方便的时间。

在计划中的任务被执行了之后,计划的状态就要逐步的进行调整。
比如一个学习外语的计划,当用户参加并通过了一些考试或测评,通过了一些计划中的重要节点之后,系统就会根据考试和测评的结果,决定用户是进入下一个阶段还是将当前的阶段再重复一次,或者是进行一个补充的增强阶段,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用户完成了某些任务,或达到了某些程度之后,系统会将用户提交的一些测评的成绩和计划执行的状态分享到用户指定的社交平台。
前面说了,用户有了一个梦想,然后告诉了一些人,请他们对自己进行激励和监督。现在就是向这些人告知自己成就的时候了。
应该还有一些和用户选择类似梦想的人,那么这就有了一个排序的可能,对于用户来说成为吃过最多地方美食的达人和成为周围减体重最快的人,成为朋友中唱歌长得最好的人,甚至仅仅是唱某一首歌唱得最好的人,成为在朋友中最先看完某一本书的人,成为看完一本书所需时间最短的人,这些都会成为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这些成就可以让用户拿来炫耀,并激励用户或和他选择同样梦想的人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的前进下去。

最后,我们的用户真的实现了他的某个梦想。
这个时候,除了评定和分享他的成就之外,这个系统应该能够帮助用户将其实现梦想的每一个步骤都记录下来。为了成为户外运动达人,这个用户于某个时间和地点做了什么事情,他购买了什么装备,参加了什么活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他留下了什么记录,拍摄了什么照片或视频。向哪些朋友进行了分享,那些朋友又给予了什么样的回复和评价,给予了什么样的意见与建议,计划根据这些意见与建议进行了什么样的调整。以什么样的成就完成了计划中的一个个节点,并最终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系统应该可以将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作为用户人生的一部分,永远的存储在用户的梦想空间之中,供用户回味和分享,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供其他用户检索和借鉴。
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对用户执行计划,实现梦想的过程进行评价。并根据这些信息,在需要为该用户设定新计划或为其他相似用户设定同类梦想的计划时,进行相应得调整。

这就是我所设想的能够帮助用户规划人生、实现其人生梦想的系统。这篇博客从需求的角度,对这个系统进行了描述。后面应该还会有一篇从系统实现的方向再描述一次。

前面因为身体的原因,以及看小说的原因博客更新的比较不稳定,以后希望能够慢慢补上。

我和版权的故事——和用户的大论战

进入一家以销售软件为主营业务的国外公司之后,经常会和用户因为版权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这些讨论有的时候还算是理性,当然也有些客户非常的不理性,或者至少是他希望能够表现得让我们以为他非常的不理性。

由于很多东西在这里不能乱说,只能将那些理性的部分提取出来,然后去掉当时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和大家分享一下了。

盗版算不算偷窃

很多人都认为盗版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当我问他们,上街去偷一辆汽车是不是大问题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这完全不一样。

其实很简单,有一件商品,有定价,有正常的销售渠道,那么有些人需要使用这件商品的时候,就需要去购买。采取购买之外的其他手段,在未得到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得到该商品,并使用它,都应该算是偷窃。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偷窃盗窃,意指“不问自取”,在物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物品。在各地刑法中,偷窃都是非法的刑事犯罪行为。 偷窃的构成要件通常是未经同意地故意取得、保管或使用其他人的财产或/和意图永久侵吞物主的拥有权

看来盗版肯定是符合盗窃的构成要素的,那么盗版和偷汽车到底差异在什么地方呢?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些简单的差异。

盗版比偷汽车更容易;盗版被发现的几率,比偷汽车更小;即使被抓住了,证明盗版事实成立的难度也要比偷汽车来得大;按照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盗版比偷汽车被抓获之后所需要受到的惩罚更小。

由于实施容易;被抓住的概率小;被抓住之后认定困难;即使被抓住了,认定了,受到的处罚也很轻微,那么盗版这种特殊的盗窃形式,就变得能够被大家的道德所接受了。通常道德是要高于法律的,但是当法律的水准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的时候,道德的水准是不是也会随之而下降呢?不知道我国是不是全世界盗版最猖獗、盗版处罚力度最差的国家之一,希望那些有能力修改法律的人,也能搞有时间考虑一下,民族的道德底线是怎么降低的。

软件的定价方式

很多人都说,盗版是由于软件的价格太贵。

这里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软件的定价方式,以及各种定价方式下软件的销售情况。在我和我的用户们进行讨论的时候,同类型的软件,有些定价很低,比如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软件,定价仅为几十美金,但是这个软件在国内的销售情况非常惨淡。这也就证明了,用户们所说的,由于软件贵,所有不去购买的理由是很牵强的接口。即使软件便宜了,他们也不会去购买的。

还有很多软件采取过低价销售的策略,比如金山词霸等工具类软件,但是销售的效果并不好。在微软和360宣布杀毒软件免费之前,能够靠低价策略进行软件销售,并得到一个相对可以接受销售成果的,大概也就只有杀毒软件了。

那么,软件的价格是如何制定的呢?软件价格通常是使用相对简单的方式制定的,那就是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再除以预期的销售数量。软件的成本,包括研发成本,软件介质的印刷、包装和流通成本,软件的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销售成本,加密、license保护和管理等防范盗版的成本,以及国家的各种税收和流通环节各级商家的预留利润。

在常规定价方式的基础上,软件定价的时候还会考虑一些比较特殊的因素。比如稀缺程度和用户的热情,不同阶段的促销等等。

在定价的过程中,成本和预期的利润都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是销量是很难确认的。通常一款软件,都会通过过去的销售情况,或同类软件的销售情况来预估销售数量的。

后来出现了依靠广告来赚取利润的免费软件,这种软件的价格,就是强迫用户看广告。最近流行起来的AppStore,上面的软件基本是按照用户的需求程度和开发成本来结合计算价格的。那上面会有限时免费或降价等策略,但是当一个软件或游戏,已经被很多人所喜好,并且大部分人已经购买过了之后,他们通常会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既然大部分喜欢这个软件的人,一开始就都买了,后面的人,通常不会再由于便宜来购买这款软件,那么再降价也就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抓住一个是一个呢。某些现在很难再提高销售数量的传统软件,现在采用的也是类似的策略。

为什么有时候中国软件会比国外的软件贵

上面这个问题,是很多用户在购买之前都会问的。

这种问题的标准答案就是中国特色。

软件虽然不需要收关税,但是也要收增值税的,再加上以前政府是不允许境外公司在境内直接销售在境外生产的产品的。虽然在入关之后,这一条有所调整,但很多软件公司由于销售数量并不大,也就一直沿用了以前的进口商。环节增加了,价格肯定是要上升的。另外,就是中国人喜欢打折,同样一件商品,100块不讲价,他不喜欢买;200元半价,他会觉得有些心动;如果是1000元一折疯狂大甩卖,他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排队。但是国外人没有这种习惯,他们最多搞个1.99美金,一美分的差异,就能够让他们感到那种赚了小便宜的快感。所以很多国外软件,在国外的时候订了那种1.99美金的价格,到了国内之后,一定要定一个几倍与此的价格,然后再去打折。

另外,由于中国的盗版比较猖獗,软件厂商用于防范或打击盗版所需的费用会有所上升,这一部分也会变为成本,记入到软件的价格之中。

最后,就是在国内进行一些商业活动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需要非商业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一些大型软件的价格里面,通常也会把这部分计算进去。

人穷和志短

前面讲了,很多人认为软件太贵,所以买不起。

我碰到这种人的时候,通常会问他们,既然你觉得买不起,那么为什么要用呢?买不起奔驰,可以买QQ或奥拓吗,奔驰厂也没有逼着你一定要去开奔驰啊,买不起就是去偷去抢,也要开着奔驰上街。

人穷没关系,但是如果志短了,那就没得救了。

盗版和民族性有关

有些人会和我说,因为是在中国,因为是中国人,所以才盗版的。这些人真是给中国人丢脸啊。

从我看到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国人,到了国外也能够规规矩矩的购买正版软件。很多外国人,到了中国一段时间之后,也开始盗版了。

这不是民族性的问题,而是国家制度造成的,盗版在国外处罚得比较严厉,而在国内相对比较宽松,法律既然起不到维护道德的作用,那么肯定就会为道德沦丧加一把力的。

曾经用过,早就不用了

还有很多人,告诉我们,这个软件我曾经用过,但是早就不用了。

这就像是杀过人,但现在不杀了。偷过东西,但是东西已经扔掉了一样。人们总是要为他们曾经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这种责任并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比如有人犯了法被抓住了,那么是犯罪之后一年被抓住的,还是之后一年零一天被抓住的,其所受的处罚应该没有什么差异的。

利益是否可以代表一切

我过去由于工作原因,曾经和很多城市的版权局,或者是具有类似职能的政府机构有过沟通和协作。他们总是对我说:版权保护,国家和政府是支持的,但是市里的软件开发区,你们是不可以去的,那里要发展啊。

在经济利益面前,法律和国家的政策排在什么位置呢?道德和民族素质又排在什么位置呢?非常奇怪的论调,直到现在为止,我对这种论调也完全无法认同,总觉的好像有些道理,但好像又狗屁不通。甚至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辩驳这种说法。

天朝的基本大法,就是《没办法》 。

我和版权的故事

  • 第一次版权纠纷

离开同方之后,辗转了几家公司之后,进入了一家做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议管理系统的公司。做程序开发。不记得当时的具体情况了,只记得突然有很多人冲进了办公室,说是要检查。好像是穿着工商局的制服,这些人在每一个人的电脑上翻找,并将可疑的内容拍下照片,再要求电脑的使用者签字。

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是查盗版的,他们有政府开具的执法证,到现场取证。然后,会由政府部门开出一定金额的罚单。

由于当时我电脑上安装的各种版本的盗版开发工具最多,于是就被公司勒令负责此事的沟通和处理工作。

最终的结果是,购买了一定数量的软件,并和软件厂家达成和解,最终避免了政府罚单。政府罚单的数额那实在是相当的恐怖啊。

这个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还是颇有几分中国特色的。首先:检查通常是针对单一厂商产品的,也就是说政府代表张三过来执法和主持公道,并不会管李四家的产品是不是被盗版了。如果被抓住了,态度比较好,有悔改的实际行动,并得到被侵权的软件厂商谅解的话,得到宽大处理的机会还是蛮大的。处罚不是目的,治病救人才是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的第一宗旨。

由于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这个事情最终如何处理和截止的,这里不便详细透露。

在这件事情处理完之后,当时我所服务的那家公司,依然在使用各种各样的盗版开发工具。现在,除了那些完全使用开源工具的团队之外,其他软件开发企业或团队,多少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盗版使用开发工具的问题。即使被抓过了,也不可能买到人手一套的程度。

被抓过一次的公司,还会再被抓吗?这还真不好说,只能说由于盗版同一家公司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被连续抓两次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是今天被张三抓,明天再被李四家抓,这也算是正常范围之内的事情。

  • 角色的转变

在上门所说的那起版权纠纷事件发生之后的一年左右,我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去到当时抓住我前雇主盗版行为的那家国外软件开发工具供应商处工作。角色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从一个侵权者,彻底变成了盗版的受害者。

作为一家盗版行为的受害公司,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由于涉及到更多的商业机密,以及中国特色,还是不能详细说的。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和大家聊一些能说的事情吧。那就是在我为这家开发工具供应商工作的四五年间,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我的客户们,或者说是潜在客户们就一些涉及版权问题的对话和争论。

我和版权的故事——盗版小说之路

也就是差不多最早有网络的时候,我开始接触网络小说和MUD,后来随着论坛的普及,开始阅读盗版小说了。那个时候小说大部分是台湾那边出版的,比如说频和鲜网的小说。国内有一些论坛,就开始做起了盗贴的事情。好像是从2000年开始,也有人尝试着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支付手段向台湾支付阅读费用,但是这种通道,直到现在为止,也不是非常通畅,毕竟图书属于一种出版物,而对于出版物,这边审核的是非常严格的。同时,台湾那边跑到大陆来维权,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这种盗版台湾小说的现象一直到现在为止,也还是比较普遍的。

以前比较火爆的盗版小说站,后来都在逐步的寻找自己的出路。幻剑书盟一直在努力的尝试打通个人向台湾书商付款的通道,但是一直收效不大。有些网站干脆就一直走盗版路线,然后靠广告收入来维持生计。他们不但盗版台湾的书,后来大陆这边的网络原创文学兴起之后,也不遗余力的盗版大陆自己的书。

最终这些盗版小说站,发展向了几个不同的模式。

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起点了,直接向读者收取订阅VIP章节的钱,然后再和作者去分成。起点早期也做过台湾盗版书,也曾经尝试着去向台湾书商付款,还尝试过依靠广告收入达到收支平衡。但是除了向用户直接收费所得到的收入之外,其他的几项好像发展得都不是特别好。现在可能还会引进一些台湾的版权,但早已经停止了将客户支付的费用直接支付到台湾去的尝试。我记得早期起点还尝试过一种叫做广告票的东西,用户在阅读的时候,如果觉得书写得不错,可以去点击广告票,并看到一些广告。这种方式,无法刺激用户的点击欲望,对于那些被点击的广告来说,用户也不是由于对他们的商品感兴趣而点击的,所以最后广告的效果肯定是极差的。

走起点这条路,最后基本上成为了国内所有正规,或者有正规化期望的网站的不二选择。但也还是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家伙,比如有一些论坛还是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的,就像云霄阁、武侠屋等,最后这些论坛纷纷由于版权纠纷和收支无法达到平衡,而关闭了。现在还有做盗版文字内容的论坛,但是那种纯靠盗版小说生存的论坛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多了,盗版小说通常是作为他们论坛中的一个板块,为他们吸引来流量。其中武侠屋,曾经尝试过要向正版付费阅读的模式去转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法下狠心将盗版内容都删掉,害怕影响流量和广告收入,最终还是没有活下来。起点、幻剑当时走这条路的时候,可是删掉了不少东西的。

现在,盗版网站也还是存在的,这些网站靠着盗版海峡两岸的内容,吸引大量的阅读点击,提供很完善的手机或其他各种移动设备阅读的服务。并从中赚得一定量的广告收入。这一块,他们确实钻了起点和其他正版付费阅读网站的空子。由于盗版和反盗版的斗争,在这块阵地上一直都是很白热化的。手机等移动阅读设备,由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所以很难实现什么特别有效的防盗版手段。而且,现在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的人们,他们的阅读习惯又和各种防盗版手段有着比较大的冲突。所以那些付费阅读网站在移动阅读这一块一直是抱着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他们宁肯不做这一块,或者是将这一块的防范做的更严一些,哪怕是牺牲一些用户体验,也不希望盗版书商从这一个途径将他们的内容盗出去。这就导致了像飞库那样的主要为移动阅读服务的盗版书城很是风光的存活了一些年。不过这个书站,现在应该已经不在了。这一类的书站,随着盛大文学都大型正版书站自己在移动阅读领域的不断拓展(云中书城、Bambook电子书、云城Android版、IPADIPhone版、盛大文学和移动运营商直接合作等),以及对盗版书站打击力度的提升,在不断的消失。不过这种站是很难打干净的,毕竟搭建的成本非常低,而且,收益也还是不错的。

论坛和贴吧之类的地方,一直是盗版内容的重灾区,但是由于论坛上面的流量不会特别大,论坛是一种时序性质的交互平台,在不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下,很难找到所需的内容,即使是有整理贴,通常也是需要注册登录等验证手段才能得到所需内容的。即使是盗版网站,也怕盗版的,他们将防范措施做得越来越严,最终限制了网站的流量。这里面比较麻烦的是贴吧,贴吧对大量内容进行了聚合,大家通常是依靠搜索引擎来使用贴吧的,这导致了贴吧的流量巨大,特别是百度贴吧。里面的内容非常完整,背后的监管相对比较宽松,流量巨大。对很多正版付费阅读书站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由于其背靠百度,打击起来还非常的不容易。不过这一块也有一些好的现象,那就是百度在文库的争议中,败下阵来,现在文库里面的盗版内容总算是少了一些了。在百度和盛大文学的诉讼中,百度也败诉了,虽然才需要赔50万(国家规定,此类纠纷的赔偿上限是50万,完全是脑子进水的人制定的这条法律),但是这其中的象征意义还是很大的。

现在这个领域中还有一种新生事物,那就是垂直搜索引擎,这些网站自己不保存任何内容,只是提供盗版内容搜索。并利用避难所漏洞,钻法律的空子,逃避惩罚。这种东西,现在虽然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有打盗版的人,顺着垂直搜索引擎去寻找盗版站,那个时候,这些垂直搜索引擎带给盗版站的就不再仅仅是流量了,还有巨大的风险。到了那个时候,盗版站就会设法屏蔽这些搜索引擎,他们甚至会去屏蔽百度、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到了那个时候,这种搜索引擎就不再是盗版站的朋友,而是他们的敌人。这些垂直搜索站也就不攻自破了。

盗版小说网站,肯定是不会绝迹的。但是随着打击力度的提高,那些小网站会逐渐变越来越封闭,除了自己原有的用户之外,很难再吸引到新的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他们的网站,而原有的用户也会不断的流失。对于百度贴吧或文库这种大型的盗版站来说,斗争的路还很长。

 

下一篇争取写一写我所在的公司,第一次由于盗版而被抓现行的故事,以及我自己如何从一个盗版用户变成了版权维护体系中的一员,并在维护版权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和用户之间的争吵。本文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场,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也不是很完整,但我写的就是我见到的和听到的事情,而不是记录史实,如果有什么地方有些出入,也请不要太认真,大家就当故事来看吧。

我和版权的故事

作为一个程序员,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IT行业的从业人员。版权和我的关系好像还真的是蛮大的。这里就不阐述什么是版权了,只是讲一讲入行十几年来遇到的一些比较有趣的,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版权故事吧。

第一次知道有版权

那是上大学的时候了,作为一个软件专业的学生,喜欢玩儿各种软件,肯定是无可厚非的。我是91年上的大学,印象里是到93年开始四处去复制软件的。最早使用的是vax11750的小型机,在那种东西上,很难有软件的概念,面对着一个闪着绿字符的终端,那个键盘叫结实啊。除了自己编写的实验代码和编译结果,剩下的好像就都是命令了,根本就不是文件。所以也就没有软件的意识。

后来开始使用PC机才发现,软件原来是可以安装、可以复制的。Turbo CTurbo Pascal,以及各种版本的DosFoxbase等等,还有当时著名的wpsucdos等中文字处理软件。非常神奇,非常有趣。

当时有人提供收费复制,软件按照所需的软盘数量来付费。曾经有个悲剧的家伙:我的一个同学,复制了一套九十几张软盘的SCO UNIX,安装了一整夜,到八十多张的时候,发现软盘坏了。那才真叫欲哭无泪呢。

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有软件,也知道软件是有版权的,但是从来也没有关心过一套正版软件到底应该是多少钱,只是知道复制这些软件,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软盘复制也是一件很烦的事情,当时有一些很有名的软盘复制软件,由于可以将那些加密的软盘复制出来而广为流传。复制和安装软件也是一件非常辛苦和麻烦的事情。当时软件和内容基本上就是属于我们这些计算机软件的从业人员的,对于圈子外面的人来说,这些东西距离他们还太遥远了。

其他的内容,当时盗版起来也不是很容易。

盗版光盘

后来有了光盘和光驱,软件的流行变得容易了起来。盗版光盘也第一次将vcd带到了的寻常百姓的手中。再早都是租录像带看。复制录像带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复制软盘一样是非常麻烦的。记得那时使用的VHS录像带,复制到第三遍就会失去色彩,也就是说彩色的变成黑白的,到第四轮,就彻底复制不出来了。

我印象里面最早的盗版光盘是15元一张。有些同学到美国去,他们会携带很多盗版光盘出去。VCD是在盗版光盘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普及起来的,最早的光驱是1倍速的,而看VCD,必须要两倍速以上的光驱。所谓的1倍速,指的是播放CD的速度,也就是说能够正常播放普通音乐CD所需要的速度。后来的1倍速DVD指的是可以正常播放DVD电影所需要的速度,蓝光的一倍速,也是这么定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刻录光盘上,除了标注容量之外,还会标注一个时间值,CD-R通常标注的是87分钟。这就是说,按照这种容量的光盘,最长被使用的那种用途,可以记录这么长时间的内容。跑题了,总之,最早的盗版光盘,大多是音乐、软件和游戏。后来才有了VCD的。

记得那个时候还有一种很神奇的东西,那就是卡口带和卡口盘。据说是从国外走私这种东西的时候,被海关罚没的。然后在上面打一个大口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好像此类东西大多是小贩自己制作的盗版内容,然后自己打的口子。

说到盗版光盘,就不得不说一下我在同方光盘工作时的那段日子了。同方光盘里面有一个部门,专门是搞光盘生产线批文的。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将那些在南方被罚没的没有正规手续的生产线,拆回来,检修之后,办理批文和正规手续,再卖给那些需要的厂商。有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意非常火爆。那也是一群很有本事的人,他们可以将完全没有任何文档、手册、没有保修、缺乏配件的设备,拆回来。并且重新组装让其能够正常运转。从他们那里也流传出来了一些故事,比如:盗版光盘制造商,也是非常狡猾的。这些人,经常是将房子和机器一起搭建起来,比如:盖个房子,先盖一楼,然后在二楼的地面上安装机器设备,安装好之后,再盖二楼。有的则是先挖一个地下室,将机器设备安装好之后,再在上面盖房子。这就导致了,他们去拆卸这些机器的时候,必须先拆房子,然后才能将设备拆出来。

后来,我所在的事业部,开发了一种叫做光盘拷贝机的东西,那个东西长得就像是一个立式机箱的服务器,朝前的一面全是刻录机,里面有一个嵌入式主机和一块硬盘。可以自动的将内容复制到硬盘里面,并一次复制出七八张拷贝。我们做这种机器,买这种机器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后来有一段时间,经常会在电视新闻或打击盗版的节目中,看到有人抱着我们的生产的拷贝机满街逃窜,而身后则有人民警察或者是工商、版权的执法人员紧追不舍。

有了互联网

我记得,最早开始上网,应该是在96年的样子。那个时候开始有人使用调制解调器上网了。那个时候下载软件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主要是网速很慢,而且容易掉线。当时,也没有那么多需要下载的东西,软件下载站倒是开始出现了,但是由于带宽的原因,以及那个时候比较缺乏好的断点续传工具,P2P也还没有流行起来,所以对于软件和游戏的传播来说,最方便的方式还是盗版光盘。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大量的盗版游戏和软件光盘。

后来出现了P2PBT、网络蚂蚁、网络吸血鬼、电驴、迅雷等工具,下载软件和电影才逐渐变得流行了起来。再后来随着网络带宽的逐步提升,PPLive等在线点播和在线电视直播的网站也逐步的流行了起来。现在,国家大力的打击不容易监管的BT和电驴,最终使得比较容易监管的YoukuKu6和土豆之类的视频网站发展了起来。这些网站最早也都做盗版内容,特别是美剧(欧美的电视剧统称)。现在在打击和监管之下,已经收敛很多了。这些网站现在也开始做一些正版内容的引进,并搞一些付费节目,不知道现在付费观看的效果怎么样,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在移动设备或电视上看这些内容,不喜欢在电脑面前看,所以这类服务用得比较少。

现在,这些网站大多在大力开发电视观看设备和移动观看应用,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条件成熟起来,付费方便,并且内容充实之后,我还是会去选择付费看这些内容的吧。

 

 

 

 

这将是一个比较长的系类,讲述我和我身边发生的各种和版权有关的故事。这一篇就到这里了。下一篇我会写一些盗版小说的故事。本文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场,所了解的信息可能也不是很完整,但我写的就是我见到的和听到的事情,而不是记录史实,如果有什么地方有些出入,也请不要太认真,大家就当故事来看吧。

我看网络文学

现在有一些人,非常痴迷于网络文学。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很深恶痛绝的批评网络文学。
那么什么是网络文学呢?本人不是作家,也不是网络文学的写手,倒是看了不少的网络文学,在这里跟大家胡说一下我看到的网络文学吧。
网络文学,根据wiki上面能够查到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
网络文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发表的文学作品,创作主体通常是网络作家、网络写手。总体而言,网络文学是平等的,每个人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多数读者也都是平视作者,体现网络平等的主旨。网络文学的形式以网络小说为主,也有诗歌,散文等形式。

我的看法也差不多,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学形式。
本文主要想讲的是小说,毕竟这才是网络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现在最被人所痴迷,同时也是最被某些人所诟病的东西。网络上的小说,其实和普通的纸质小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果实在是要说出一些区别的话,可能就是网络文学是一种众包形式的产物,虽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名家,但是一个普通人进入网络文学领域来进行写作时,其门槛要比传统的小说都要低得多。这就导致了网络文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比传统文学更加夸张,更不严谨的内容。

下面来说说我所看到的网络文学的起源和几种常见的网络文学形式。
起源这种东西,真的不太好说。那是属于研究的范畴,非本人之喜好,这里只能说一说我见到的起源。文学是怎么转到网络这种形式上来的呢?台湾的很多小说出版商,为了销售的方便,将小说拆成了很小很小的篇幅,喜欢看的人,可以买一小本,读者携带和阅读都非常方便。过一段时间,比如是两三周或者是一两个月,再出一本。他们给这种小册子命名了一种单位,叫做一卷。整个作品叫做一部小说,其中分为若干卷。每一卷的字数通常在七八十万到一百多万的样子。这些小说定期更新,在书报亭里面销售,记得以前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古龙的。古龙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到了要交书稿的时候,交不出来,于是编辑就要上门去催稿,催稿的时候,也总免不了要请古龙小酌几杯的。这种形式一直保持了下来,即使是现在,台湾的绝大多数小说网站也还是以这种形式发布小说的。据说美国和日本的漫画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发售的。后来互联网发展了起来,那些传统的书商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始在网站上直接邮购他们的纸质图书,有些则更进一步开始销售电子版的小说。如果一个人购买电子图书,则可以比购买纸质图书少付很多钱。当时比较著名的书站,有鲜网(现在国内已经无法访问了),以及说频(小说频道)等。直到今天,他们的经营模式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加上了一些类似于论坛的东西,可以贴一些零散的免费章节,但是付费的部分,基本上还是集成卷再发售的。
国内最早的网络文学站点,大多是一些论坛,最早的内容,就是盗版台湾的网络文学内容。由于国内当时还没有这种小说的创作基础,也没有出版途径,就算是有一些人想要写小说,也是找台湾的出版社或图书网站来合作。在这个时期,我主要是去龙的天空、幻剑书盟等网站,有时还会去看云霄阁、武侠屋之类的论坛站。后来幻剑书盟还推出了可以代购台湾小说的服务,但是经营的并不好。
起点好像也是这么起家的,不过由于早期关注的不多,所以说不太清楚。后来起点改变了经营模式,搞起了按章节付费。后来被盛大收购,在其他书站还在观望的过程中,起点就一军突起了,这时别的站点才反应过来,也都向着这个方向改。我现在主要是看起点,偶尔也去17k上面转转,再其他的网站基本上已经不怎么去了。有些只在台湾出的书,大多都可以在百度贴吧里面找到,即使那些台湾网站在我们这里已经无法访问了,书还是会定期的更新在百度贴吧里面,非常神奇的现象。

网络文学的形式,其实是蛮全的,这里说的是几个主流的小说形式。
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武侠小说了,我小时候就是看着武侠小说成长起来的,现在这一类型在网络文学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不小的。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很多人也出来反对武侠小说,说是这种东西脱离现实,有些孩子看了就去少林寺了,也有些孩子互相打斗之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当时有一篇文章,具体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记不清了。那上面说,武侠小说,就是给成人看的童话,那是一种放大器,就像神话故事一样,将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放大成了爱恨情仇。武侠小说只是把原先一些我们生活中的故事,放到了一个武侠的、江湖的环境下去重新渲染了一次,使得这些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记得曾经有一个笑话,讲的是一个专写爱情小说的女作家,转行去写科幻小说,她写了一条近视眼的鲸鱼爱上了一条核潜艇的故事。道理就是这样的。在武侠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仙侠,也就是修仙,修真小说。其实这类小说的历史比武侠小说还要久远一些,神仙轶事,估计能够追溯到山海经了。仙侠和武侠的差别就在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被调高了。
任何一种小说或其他的娱乐形式,都有可能会让人沉迷成瘾,每个时代也都有一些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跑去少林寺拜师学艺,也会有些人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去避世修行。这种事情,关键在于比例,如果一种娱乐形式或小说,能够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沉迷到去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的事情来,影响每一个人确实比较难,但是有些东西是会影响相当大比例的参与者的,那么这种东西确实应该被禁止。比如《金瓶梅》之类的东西,就应该被禁止,至少也要被限制在一些比较特定的人群内流行。但是武侠、仙侠,甚至是网络文学,听过都不在次范围之内。
另外一种就是西方玄幻了,这一部分是我们从西方的玄幻文学学习借鉴来的。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龙枪》《指环王》等等。国内写得比较好的主要是《魔盗》《魔法学徒》系列,另外,值得特别推荐的就是起点的《亵渎》了。另外有一部我看过的韩国作品也是非常棒的,那就是《龙族》。这种作品对于普遍的国人作者来说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对西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不够,所以写出好书不容易。
我见过的最早的穿越小说,是黄易的《寻秦记》,在那之后,穿越小说也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个主流分支。穿越小说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时空,来到了另外一个已知或未知的时空,然后利用不同于这个时空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一些目标的故事。这一块也是被人们所广泛诟病的一块,认为脱离现实太远。这里面有些作者由于自己对于历史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和全面,确实出了一些笑话,但是小说首先的目的还是娱乐,大家看过之后开心一下也就好了,毕竟那不是专业的历史或哲学著作。
架空是很有意思的一类小说,我看过的最早架空小说,是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架空历史,就是看起来像是在写历史,但是这段历史没有在任何一个时期发生过,也不是未来任何时候有可能发生的,是完全和我们现在的历史无关的东西。现在这一类的东西也为数不少,大家不是很了解历史,或者历史中有些东西不是很符合自己所要阐述的观点,那么就索性架空一段。
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网络文学,叫做同人,这类书我基本上没有看过。这类书描写的主要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动漫或影视剧作品所描绘的人物以及场景中,发生的一些其他故事。比如《神雕侠侣》中的那些人物的其他一些故事等等。这类书的鼻祖,大概就压算是《三国演义》了吧。

总的来说,就是这么几类,剩下的就是拿这几个类型进行组合了。比如穿越到了西方玄幻的时空、现代都市中休闲、穿越到了架空历史之中、在西方玄幻的背景下架空历史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

现在来说说我眼中的网络文学品质问题。
在说品质问题之前,首先让我来说说西方和东方的小说差异吧,这里除了自己看书的体验之外,还有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
西方小说,更注重描写,故事、人物、场景描写的非常细致,整个故事通常是发生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区间内,整个故事进展过程中,人物的能力和特性、周围环境的特性,基本上是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比如《指环王》整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一次护送魔戒去毁灭的旅途之中的故事,在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特性基本上是不发生变化的,主人公在出发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结束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其中唯一得到提升的就是那个魔法师,从灰袍晋升到了白袍,但是也没有交代是如何晋升的,而且好像还是以前就达到了白袍的水平,只是没有去做晋升而已。
东方的小说,特别是中国的小说,正好反过来,更注重讲故事,人物和场景的刻画,更喜欢用一些格式化的东西。比如一员小将,面似银盘,白盔白甲,胯下白马之类的,并通过这种方式将人物脸谱化。中国小说的时间跨度通常都很长,甚至还有一种著名的春秋笔法,一下几十年就过去了。在中国小说中,人物的能力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那些著名的武侠小说,主人公都是从头开始,白手起家然后一步一步的修炼成长起来的。其实我觉得,中国的小说,更像是一种传记或历史记述。这里面古龙的大部分小说要排除在中国小说的范畴之外,《陆小凤》《楚留香》就有着典型的西方小说的风格,而《绝代双骄》则比较接近于中国小说。

从品质上来说,网络小说中肯定不会缺乏精品的,但是其中比较烂的东西,从数量和比例上来说,也肯定要远远的超过传统小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网络小说虽然也有编辑,但是他们要看到稿件数量以及这些稿件对于时效性的要求,都要比传统编辑高出不少。这毕竟是一种众包的模式。普通人,完全没有门槛的进入网络文学站点,就可以开始写书了。不需要任何人批准,当然写出来的东西,是要审核的,不过也只是政策方面的审核,对于质量的要求并不高。对于那些草根作者来说,写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何况还有不少人来看,来和他讨论呢。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网络作品,大多是比中国传统小说还要中国的风格,将描写和刻画进一步的降低,完全的讲故事。描写和故事,到底孰轻孰重,这个不好说,我想一本好书,还是要达到一个平衡的吧。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好的标准,当然也有被广大读书人所喜欢的作品。以前的大家们,他们努力的方向是写出能够被全人类所接受的作品,而网络写手们写出来的东西,只要能够在和他有共鸣的那个小圈子里有人看,就好了。但是我相信,那些大家们也会到网站上来写书的,现在已经有不少的文学大家进入了网络文学的领域。网络文学本身也会产生那中千古传唱的好作品的,也会产生名家大师的,虽然出好书,出名家的比例肯定要比传统写作圈子低很多,但是肯定还是会出的,单从数量上来看,应该也不一定少于传统的写作圈子。

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有些是我喜欢的,也有一些是我不喜欢的。我的喜好并不代表广大用户。而网络文学的生态圈子,又恰恰是靠用户写、用户读、用户评价的方式在运作的。所以这里只能说一些我个人的喜好。从好的一面上来看,现在的作家和读书人都在成长,而且不论是作家还是读书人,都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离开网络文学,这就必然会让网络文学,或网络文学的某些分支向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喜欢看到的结果,毕竟我的岁数也不小了,以前看过的一些小说,现在肯定是看不下去了。也有一个不是很喜欢的趋势,就是小说越来越数字化、网游化。很多小说,开篇的第一章,就是一个等级划分的定义,多少种族、职业以及等级划分。这种东西去做网游策划案还差不多,我每次看到这种东西,就直接将书页关掉,然后将这本书从书架上删掉。现在有些书,从主人公1级开始写:1级的时候,看到5级的人,高山仰止,10级的人,那就是神了;等主人公升到5级的时候,看到10级的人,高山仰止,20级的人,那就是神了,以此类推无穷无尽。中间再穿插一些5级的主人公杀死了6级的敌人,在10级的大反派手中逃出生天之类的故事。完全就是一种玩家在网游中的成长历程。这样做确实很省事,但是看的人,看一次也就够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以后这种书就没人看了。

对于网络文学的未来,我的看法是,就像任何一种主要是用于娱乐的文学形式一样,网络文学在诞生之初,会遇到那些传统文学阵营的反对。山海经、西游记、水浒、红楼梦、武侠小说,又有哪个不是在刚刚发行的时候,甚至发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列为是禁书,至少也是青少年不宜的图书呢?
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的,文字是作为宗教信仰和统治阶级的工具而产生的,所以文字最早是被贵族和教士们在使用的,他们用这种东西来记述历史,编写经典。随着小说之类的完全用于普通民众娱乐的文学形式诞生或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受到那些自认为高于人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的大师们的质疑和阻挠。大师们总是代表着旧时代的东西,新的东西里面总会有一些是大师们所无法容忍的,否则也就不是新的东西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的大师们会死掉,那些写新东西的人,其中一些被广泛认可的人物,将会成为新的大师。在新的大师们掌握了话语权之后,他们就会为他们的作品,以及和他们那个时代和类型的作品说话。到了那个时候,经典就会在现在的这些作品中沉淀下来。西游记成为了经典,但是我想当时肯定不是只有西游记,被淘汰在滚滚红尘之中的永远都是绝大多数。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吗。但是每一个时代,成为经典和被淘汰的作品之间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认为,被淘汰的比例越多,越代表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被淘汰的比例高,肯定不是因为某一个时代的作品都不好,而是因为这个时代能够参阅写作的人更多了,作品也更多了。作品多了,最终剩下的经典的数量也是会上升的,成为经典的先决条件就是被广大读者所认可,那么既然写书的人门槛降低了,数量上升了,有时间、有条件看小说的人,数量肯定也会上升的,看得人多了,得到一定数量读者的认同,也就变得容易一些了。

网络文学的实质,是给了大家一个“人人都能写小说”的环境,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在这里套用郭德纲的一句话,单就网络文学的这个问题来说,现今社会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喜欢网络文学,这没什么问题;另一种人,不喜欢网络文学,这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那些不喜欢网络文学的人,认为他们比那些喜欢网络文学的人,更高雅、更有品位,那就不对了。

网络文学才是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方式。

Blogged with the Flock Browser

每个老年人都有一本自己的自传

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会有大量的闲置时间,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年轻的人们讲述过去的经历。

我们也称这种行为为讲古。

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听这些故事,特别是被重复了很多遍之后的故事。以前这种问题很难解决,年轻人只能听到自己身边的一些老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肯定是老人们最得意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些经历,这也将成为老人们所讲述的故事中最详细,而且重复的次数也就越多的一部分。这些故事对于很多年轻人都是有帮助的,而且我认为这些故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现在的情况是,老人们爱说,却找不到爱听的年轻人。很多故事支离破碎,无法形成完整的历史。很多故事口口相传,最终消逝在了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而我们的近现代历史本身又是那么的模糊不清,这对于现在的人认识历史,并希望能够从历史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对于未来的人们,来了解我们现在的情况造成很大的困扰。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种问题呢?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建立一个社区,让每一个老人,通过口述的方式,将他们所经历过的,所熟知的那些历史,记录下来。网站上记录的首先是语音信息,直接是老人们口述的故事。以及补充这些故事的一些佐证材料,比如老人的部分日记,信函,老照片,当时的新闻报道等等。然后,由专人来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将那些比较有价值的整理成文字材料,供人查阅,并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性质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编目。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由老人的自己、老人的子女或一些社会志愿者来完成,社会志愿者活动所产生的费用,可以通过吸纳社会捐赠的方式来补充。也可以在后期,此项目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之后,进行分成。

这些资料汇集起来,其中不涉及到保密问题的,可以向社会公众开放,那些希望能够了解某些特定历史的人,可以自己去资料库中寻找他们所需要的内容,然后在收听或阅读之后,再将他们自己的感悟反馈给网站,网站再将这些反馈发送给老人。这样一来,老人们就找到了能够记录历史,讲述历史的地方,也能够从那些听到他故事的人那里得到反馈。那些需要了解历史的人,可有地方能够找到他们所希望了解的东西。

在越来越多的资料被整理出来之后,这些资料将会不断的汇聚。这就像是一个个的事件,每个事件中都会有多个参与者,这些参与者会通过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件。一个老人也可以将他自己的所感兴趣的几个事件穿起来,形成一本完整的自传。老人自己,或老人的子女,完全可以付费将自传印刷成册,保存家中,或送与一些亲朋故旧,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纪念。

由于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了,越来越多的照片被保存了下来,越是靠近现代的自传,其中的照片可能就会越多。很多人在有朋友到访的时候,喜欢拿着相册,来为朋友们讲述家族的变迁故事,现在通过一套整理传记的系统,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了,以后我们在有朋友到访的时候,就可以拿出一本传记,来为朋友们讲述其中的很多故事。最后还可以将这本东西,直接送给朋友。

我希望,能够形成这样的一个网站,大家在上面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过往的那些经历,存放一些照片或当时的新闻报道。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传记。这些传记可以被印刷成册,也可以仅仅是保存在网络上。这个东西,首先可以在老年人之中进行推广,以后也可以从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中进行推广。最后形成的记录,并不一定能够反映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每个人所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也一定不会是完全正确的。网站上主要记录的将是一些家族故事,以及家族演变的历史。

我希望,这个东西将来更像是传统的族谱。以前由于纸张昂贵、族谱的篇幅有限,所以族谱上通常记录的都是,某某人的儿子,在什么年代出生,什么年代死亡。只有那些在为宗族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才能搞在族谱中多占一些笔墨,比如某某人高中状元,或在什么地方为官,官居几品等等。每一个家族开枝散叶之后,族谱就会被分拆开来,分别记录各自分支的事情。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个自传网站,就是最终生成自己自传的地方,自己的自传将会成为族谱中的一个节点,年代和宗族关系比较近的人们,可能会有兴趣看看周围亲友的故事。那些离得比较远的,完全可以按照我们传统族谱的方式来看看自己家族的变迁过程。

这个站点,最早应该会以为老人们提供自传服务为起点,随着的不断累计,可以为那些研究某些特定历史的人,为那些家族提供一个记述历史的地方。并最终形成族谱或是以一些特定线索为穿插的编年史或大事记。

从自传的角度来看,有些老人可能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将自己的传记写得更完善一些,但肯定也有些老人,只是希望能够记述一些零散的故事。这两种形式应该都可以独立的在网上展示,或印刷成册,并在小范围内流传。这些传记,将通过老人讲述、专人整理的方式来完成。那些希望能够有一个相对完善传记的老人们,也可以雇佣专职的编辑,来为自己整理传记。

关于这个系统的收支平衡,就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困难的。那些整理资料的志愿者,他们的活动也是需要经费支撑的。所以需要考虑一下盈利模式的问题。我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基金会,只有向这个基金会捐款的人或机构,才能应用网站的内容,从事商业活动。那些希望被雇佣来为老人们整理自传的专业编辑,在这种雇佣过程中,必须留出一部分,汇入基金会。所有自传在印刷的费用中,也必须要留出一定的比例,汇入基金会。如果有些老人的自传,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征得老人或他们的子女同意之后,可以进行出版发行,那么在版税中也可以扣除一部分汇入基金会。每一个使用这个网站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些免费的空间,可以存放一些照片,可以录制一些录音什么的,超过了免费使用的容量,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个免费空间的大小,可以根据基金会中资金的多少来判定,如果资金充裕,就多分配一些免费的空间,如果资金不充裕,那么新加入的人,就只能得到更少的免费空间。那些希望通过网站编制或印刷族谱、地方志之类的特定谱系的个人或单位,网站也会找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笔费用中,也将有一部分会被汇入基金会。基金会中的资金用户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支付志愿者的一些费用,为那些无法支付费用的老人,或贫困地区印制一些传记。基金会也可以在资金充裕的时候,雇佣更多的编辑,将更多老人们所讲述的历史,进行编目,并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希望我们能够记录下过往的一切,以后的人们,不需要再面对那么多的不解之谜了。希望我们能够为每一个老人,做一本自传,作为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希望我们能够为每一个老人,提供一个讲古的地方。希望我们能够在计算机、互联网、社区和云计算的时代,能够通过重新铸造族谱,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在梦想园中,本人以及放出几篇文章了,特别是关于社区的一些想法。
社区就是真实世界在网络上的虚拟映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到网络社区中来追寻那些我们在真实世界中缺失掉的那一部分文化。而很多社区,也恰恰正在发生着这一类型的作用,甚至有很多社区,就是以某正特别被大家所期待的文化为诱饵,吸引那些崇尚这种文化的人们,参与其中。
所以这里会开一个新的版块,叫做《新文化》,来讲讲有哪些我们可以通过社区技术或互联网技术来表现的新文化,有哪些至少是我很向往的,在真实社会中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文化,可以以何种形式搬到网络社区中来。
这将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分支,如果大家有什么新文化建设方面的想法,也可以参与进来,我们一起讨论。不过作为梦想园中的一个分支,此类文章也将秉承梦想园的风格,只谈想法,不做研究。

Blogged with the Flock Browser
Close Bitnami banner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