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3
Luke FanAIGC AIGC, AI伦理, AI女友, AI应用, AI换脸, AI生成内容, AI绘画, AI聊天, AI色情, AI视频, ChatGPT, ComfyUI, Deepfake, Grok, Hugging Face, LLM, Lora模型, MidJourney, NSFW, stable diffusion, 中国刑法, 主观意愿, 人工智能,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儿童色情, 刑事案件, 判例分析, 名誉权侵害, 大语言模型, 开源模型, 律师解读, 捏脸, 新加坡案例, 无罪辩护, 法律与科技, 法律案例, 法律盲区, 法律红线, 法律风险, 洁身自好, 牟利, 美国法律, 虚拟女友, 虚拟色情, 认罪认罚, 证据认定, 越狱提示词, 通义万象, 通义千问, 道德底线, 郭庆子律师, 量刑标准, 韩国判例
新时代和AI女友聊骚,有可能会触犯传播淫秽物品罪,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奇葩的故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今天我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有趣的案例。他是在视频号上,这个账号的名字呢,叫做“武汉刑事律师郭庆子”,是一个黄标认证的律师。这位律师呢,经常会把自己接听有刑事诉讼需求的听众的一些电话的过程录下来,再进行剪辑。因为这种东西,我估计不太好直播,总是要剪辑一下。一方面呢,是一些太敏感的信息就可以去掉;另外一方面呢,剪辑了以后呢,也会更有吸引力一些。
这个里头呢,有一位听众来电了,说使用AI应用,这个AI应用里头就提供一些AI女友,你可以跟她们去聊天。他通过自己捏脸,塑造了一些AI女友,大概塑造了9个,起的名字呢,都是比较有诱惑力的名字吧。这些AI女友,除了它定义的名字和捏脸之外呢,估计有可能会可以定义一些系统提示词。但是呢,这个视频很短,并没有去详细说具体是哪一个AI应用,或者说他到底在里边定制了哪些东西。总之呢,他定制了9个AI女友。
More
8 月 08
Luke FanAIGC, OpenSource 128K上下文, AI伦理, AI开源策略, AI监管与合规, COT思维链, DeepSeek(深度求索), Gemma, GLM, GPT-OSS, Grok(xAI), Kimi, LLaMA, MacBook, Meta, Minimax, MOE混合专家模型, MXFP4量化技术, Ollama, OpenAI, Phi-4, YouTube, 中美AI竞争, 中美科技博弈, 人工智能(AI), 千问(Qwen), 原生训练, 商业模式, 大语言模型(LLM), 应开全开, 开小闭大, 开源, 微调(Fine-tuning), 微软(Microsoft), 推理模型, 数据安全, 本地部署, 模型性能, 模型评测, 田忌赛马, 科技自媒体, 科技评论, 老范讲故事, 谷歌(Google), 马斯克
OpenAI再次开源,中美AI竞争加剧,这一次体现在了不同的开源策略上。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OpenAI再次开源,这一次发布的版本叫GPT-OSS (Open Source System),8月5号突然上线了。这一次又不是GPT-5,我们从7月份就开始等GPT-5,现在已经等得大家开始胡思乱想了。很多人猜,说为什么出不来。现在最新的说法是48小时之内出来,等等看吧。
这一次呢,开出来的是GPT-OSS,是一个开源模型,20B和120B两种参数。它呢,是一个MOE模型,就是混合专家模型。其实在GPT-4的时候呢,大家就已经猜测它开始使用混合专家模型了,只是呢它不开源,大家只能猜。现在开出来了MOE推理模型,是有COT的思维链,是直接给大家展示出来的。而且呢,是一个文本模型,没有多模态的东西。上下文比较长,128K的上下文,要比国内的一些开源模型还要再长一些。因为现在没办法,你要使用工具、使用MCP,没有足够长的上下文,你是跑不起来的。所以呢,这一次的GPT-OSS说,我们很擅长使用工具,有的时候有点太擅长了。因为我测试的时候,有的时候工具调用次数非常多,直接就把自己的上下文填满了,这种情况也是不少的。
More
8 月 05
Luke FanAIGC AI Agent, AI伦理, AI发展趋势, AI编程助手, Amazon Q Developer, API Key安全, Claude Code, CURSOR AI, Gemini-cli, Replit Agent, 事故复盘, 产品经理, 人工智能安全, 人机协作, 代码审计, 使用教程, 删库跑路, 千问大模型, 后门木马, 备份与恢复, 安全规范, 开发环境, 开发者, 恶意指令, 技术爱好者, 提示词注入, 数据丢失, 数据安全, 文件误删除, 权限管理, 氛围编程, 沙箱隔离, 测试环境, 漏洞分析, 版本控制, 生产环境, 程序员, 程序员就业, 经验分享, 编程的未来, 老范讲故事, 软件工程, 风险防范
资深程序员血泪控诉:AI编程助手删除了他心爱的电子书。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一早上起来,接到一位老朋友的抱怨。他在使用Gemini Cli 整理本地文件的时候,突然收到通知说:“我抱歉地通知你,你的一部分本地电子书被我不慎删除了。”
那他为什么来找我抱怨这事呢?因为我前一段时间,使用 Gemini Cli 去整理我在 NAS 上面的动画片、电视剧,整理的效果非常好。我非常开心地把这件事情发到 X 平台和我的 YouTube 社区里边去。他看到了以后说:“我也要试试。”结果,他的一些很珍爱的电子书就这样被删除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子书被删除了呢?不知道。反正是痛心疾首,血泪控诉。而今天这个标题,是他特地要求我加上的“血泪控诉”,一定要加上这四个字。我们尊重他,把这四个字加上去。
事情发生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他首先进去命令说:“我这有这么多电子书,请帮我整理一下,重复的删一删,不重复的分门别类,给我放在不同的目录里去。” 做了这样的一个命令进去,Gemini Cli 就进去干活去了。先去识别了所有的电子书,但是注意,识别电子书的时候并不会去读电子书里边的内容,完完全全是根据名字来去识别的。你这个名字如果起得不好,它就认不出来你到底是一本什么书。然后,它就开始准备去建立目录,分门别类嘛,把它放在不同的目录里边去。
More
7 月 07
Luke FanAIGC, 华为很厉害 AI伦理, AI大模型, AI抄袭, Apache 2.0, GitHub事件, honest AGI, Hugging Face, Llama 3.1, LLaMA-fingerprint, LLM, Meta, OpenAI, POWERED by盘古, PyTorch, 人工智能, 企业公关危机, 华为, 品牌形象, 增量训练, 大模型套壳, 大模型抄袭, 大模型指纹算法, 大语言模型, 字节跳动, 开源, 开源争议, 开源协议, 开源文化, 归属声明, 抄袭指控, 昇腾芯片, 模型相似度, 欧盟禁用条款, 民族主义情绪, 注意力机制, 混合专家模型(MOE), 版权声明, 瓜田李下, 盘古大模型, 盘古开源协议, 科技伦理, 科技公司纠纷, 科技评论, 老范讲故事, 自主研发, 舆论战, 英伟达芯片, 观点分析, 许可证, 豆包, 辟谣, 通义千问, 遥遥领先, 闭源, 阿里巴巴
华为开源了盘古大模型,被指抄袭。华为到底冤不冤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华为开源了他的盘古大模型,它的模型呢,反正依然是山海经风格的起名。原来呢,没有开源,都是说我们内部开发内部使用,或者说我们专门供政府和大企业来使用。但是现在发现开源这条路不错,那我也开源吧。结果开源了以后就出事了。
它是6月30号在GitHub上就直接开源了,号称呢是在升腾芯片上训练出来的大模型。以前呢,我们的大模型大多是在英伟达芯片上训练,但是呢可以在升腾的芯片上去做推理。现在说,我直接在升腾芯片上做训练,也算是一种小的突破吧。
他呢,其实发了两个模型:一个是72B的MOE的模型,就是混合专家模型;然后呢,有一个70B的稠密模型。做呢做完了,但是准备开源还需要准备一段时间。开源这件事,不是说你做完了,把它扔出来就完了,还是有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干的。比如说你要去写开源手册、许可证,这个还不是那么容易,还在做。
More
7 月 01
Luke FanDeepSeek大模型 “墙”反着修, AI, AI伦理, AI禁令, API, ChatGPT, Coze, DeepSeek, DeepSeek封禁, LLM, Minimax, OpenAI, TikTok, YouTube, 中国, 中美科技竞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监管, 信息安全, 全境封锁, 加拿大, 千问, 印度, 可灵, 合规, 国际关系, 大语言模型, 字节跳动, 应用商店下架, 开源模型, 德国, 德国禁用DeepSeek, 快手, 意大利, 技术封锁, 政府禁令, 政府设备禁用, 数据主权, 数据出境, 数据安全, 数据本地化, 数据渗透, 数据隔离, 智谱AI, 欧盟, 澳大利亚, 科技战, 科技评论, 网络安全, 美国, 美国实体清单, 老范讲故事, 苹果, 谷歌, 通义, 防火墙, 阿里巴巴, 隐私保护, 韩国
德国全境禁用DeepSeek,以后这墙要反着修了吗?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2025年6月27日,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宣布,已经要求苹果和谷歌从德国应用商店下架DeepSeek应用程序了。德国不是第一个,估计应该也不是最后一个。第一个是谁?意大利。意大利在每一次反对AI这件事情上,都是占第一个。原来他还反过OpenAI的ChatGPT。2025年初,也就是R1刚出来的时候,就直接给封了。
欧盟的其他国家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呢?他们比较纠结。荷兰是禁止政府手机安装DeepSeek的APP;比利时是建议公务员的手机不要安装,但是不强制;西班牙是有消费者权益组织在呼吁,政府到目前为止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英国表示说他们在持续的监测,目前还没有做出反应。
其他的一些国家对DeepSeek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呢?加拿大所有的政府设备禁止使用DeepSeek;丹麦政府设备禁止使用,但是丹麦有5个大区里头,只有3个在执行,剩下两个还在看。
More
6 月 11
Luke FanAIGC, Meta的故事 AI产业链, AI伦理, AI大模型, AI技术, AI投资, AI数据, AI算力, DeepSeek, FTC, H100, H800, LLaMA, Llama 4, Meta, OpenAI, Sam Altman, Scale AI, YC, 亚历山大王, 亚马逊, 华人创业, 合成数据, 商业分析, 微软, 扎克伯格, 数据垄断, 数据标注, 模型微调, 科技巨头并购, 科技行业动态, 科技评论, 美国国防部, 老范讲故事, 自动驾驶数据, 英伟达, 谷歌
Scale AI得到了Meta超过百亿美金的投资,AI圈又热闹起来了。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Scale AI这个名字怎么好像在哪听说过呢?好像有点耳熟,对吧?他呢,有一位特别传奇的CEO,或者叫创始人吧,叫华人天才少年CEO亚历山大王。当时呢,跳出来指责DeepSeek用H100的就是他。
DeepSeek R1到底是怎么训练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DeepSeek自己讲呢,我使用了2,000多块的H800就完成了训练。但是亚历山大王呢,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出来说了,中国实验室里边拥有的H100的数量远超大家的想象,DeepSeek自己至少有5万块H100。但是这个话呢,没有实际证据,讲完了也就完了。DeepSeek跟亚历山大王之间呢,并没有就这个事情进行认真的探讨,所以这个我们把它当成一种谣传吧。
3月份呢,DeepSeek自己再次发了声明,说他们训练的都是使用的合规的GPU,也就是允许向中国出口的这些GPU。因为如果不说这个的话,美国就有可能要求说禁止使用这玩意儿。DeepSeek就讲了说,甭管是R1也好,V3也好,训练呢都是使用的H800,或者是后面的H20这些GPU训练的。
More
5 月 14
Luke FanAIGC AGI, AI伦理, AI全球化, AI公共服务, AI医疗, AI地缘政治, AI基础设施, AI应用, AI投资, AI教育, AI本地化, AI模型定制, AI治理, AI生态, AI监管, AI竞争, AI算力, ChatGPT, DeepSeek, GPU, MGX, OpenAI, OpenAI国家计划, Oracle, Qwen通义千问, 一带一路, 专制AI, 中国AI, 中美科技战, 主权AI, 云计算, 价值观输出, 华为云, 国家AI战略, 大语言模型, 字节跳动, 山姆·奥特曼, 巨额投资, 开源AI, 数据隐私, 星际之门, 民主AI, 盟友国家, 科技霸权, 算力中心, 老范讲故事, 腾讯云, 英伟达GB200, 软银, 闭源AI, 阿里云, 霸权AI, 黄仁勋
OpenAI的星际之门和民主AI,到底要对抗谁呢?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山姆·奥特曼亲临德州星际之门工地,现场指导工作去了。他在德州阿比林市星际之门工地现场做了一些现场指示,这就是他们星际之门的第一期工程。项目花费呢,首期投入是1,000亿美金,未来四年共计消耗5,000亿美金。但后边的事大家就别太当真了,因为后面还有很多钱可能需要各国政府去掏,待会我们再去讲。
第一期建设呢,主要是软银掏钱。Oracle负责设计、施工和建造,所以现场拍到的照片,大家穿的小背心、安全帽上面都是写的Oracle的字样。计划部署6.4万台英伟达GB 200 GPU,首期的1.6万台英伟达GB 200 GPU应该是在今年夏天就可以完成安装,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More
4 月 09
Luke FanAIGC, Meta的故事 AI伦理, AI生成, AI评测, AI负责人辟谣, Benchmark作弊, DLIU DLIU, Llama 4, LLM, Meta, Meta AI, Meta回应, 人工智能, 作弊指控, 内部爆料, 基准测试, 大语言模型, 学术不端, 实际使用效果, 开源模型, 开源社区, 快速发布后果, 性能评估, 技术报告缺失, 数据污染, 模型蒸馏, 沃顿商学院教授, 测试集污染 (背真题), 版本不一致 (开源vs测试), 科技争议, 科技新闻, 稳定性问题, 编程能力差, 自然语言处理, 跑分作弊, 过度优化, 验证方法
Meta的Llama4发布之后,深陷作弊风潮。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Meta的Llama4被人怀疑作弊,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作弊了。
前面我们做过一期视频,说Llama4发布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响动,因为它出来以后发现,虽然评测还不错,但是使用起来并没有感觉比现在主流的模型强到哪去。现在不行了,负面消息传出来了,说你大模型出来的时候跑分的成绩很高,但是我们使起来不是这么回事,有点名不副实的样子,特别是编程的效果极差。
为什么大家去比较编程呢?两个原因:
第一个,去玩这些开源大模型的,一般都是程序员。
第二个,编程是一个相对来说标准比较统一的评测。你编得出来编不出来,编完了效果怎么样,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没法作假。你说我写个诗或者写个小说,这个玩意还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候。这编程这个东西,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或者你做完了以后它的效果有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现在被人质疑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