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01
Luke FanAIGC, 马云和阿里的故事 AGI, AI, AI Agent, AI商业化, AI生态, AI编程, ASI, Cathie Wood, DeepSeek, Qwen-Max, 中美AI竞争, 云溪大会, 云计算, 亚马逊AI, 全栈AI, 基础模型, 多模态, 大模型, 开源, 开源大模型, 微软AI, 战略, 投资逻辑, 木头姐, 模型推理, 生成式AI, 算力, 视频生成, 谷歌AI, 通义万象, 通义千问, 阿里云, 阿里云大模型,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AI, 阿里股票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阿里到底是不是中国的AI之光所在呢?
这几天正在开阿里的云溪大会,9月24号到9月26号开。这一次的口号呢,叫“云智一体,碳硅共生”,提的口号很神奇。当然,最神奇的还不在这,咱们待会往后看神奇在什么地方。4万平米的展厅,500多家企业参与,6万多人到现场,这个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会。
那么还宣布了什么呢?与英伟达合作做物理AI。现在呢,谁也不敢宣布说与英伟达合作,买人家的这个RTX6000,现在只能说我们做一个别的合作吧。什么是物理AI呢?就是做机器人相关的AI,做机器人的仿真训练、量化强化学习和仿真测试,做这玩意的。英伟达在这块也确实是很强。阿里呢,也会去投资很多的这种机器人公司,所以这个宣布了以后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而且呢,阿里现在绝对是全世界开源AI领域的扛把子。原来最早的扛把子是Meta,出了Llama,出了这么多模型以后,现在阿里接过了这一面大旗。阿里开源的模型,在Hugging Face上基本上是站到最前面的一批了。以阿里开源模型为基础再微调出来的其他的各种模型有几万个,现在基本上属于事实标准的一个状态。所以只要说开源的大模型,大概率是拿阿里通义千问的这个模型去调出来的。那这点呢,其实也很符合阿里的调性,就阿里的这些模型都属于他没有那种很强的这种个性,或者很强的这种能力,但是指令依存度、逻辑推理能力这块都是达标的,这个还是一个很好的底座。
More
9 月 30
Luke FanAIGC AI取代人类, AI对齐, AI时代, AI时代教育, AI硬件, ASI, ChatGPT, OpenAI, OpenAI CEO, Sam Altman, Sam Altman育儿, 人工智能, 人类核心能力, 岗位调整, 新手奶爸, 未来工作, 沟通能力, 科技趋势, 终身学习, 编程思维, 职业发展, 超级人工智能, 韧性
新手奶爸 Sam Altman,给出了孩子在AI时代不被淘汰的三个能力标准,这里边竟然没有编程。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首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9月26号,OpenAI 的创始人 Sam Altman 在德国参加一个活动,叫WEILT AI Summit,就这样的一个活动,接受 WEILT 的主编采访,讲了十几分钟,其中就讲到了未来的孩子应该学一些什么。
首先,Sam Altman 确实是一个新手奶爸。他去年和他丈夫结婚,他是个同性恋,在一个不公开的仪式上结婚,然后呢对外宣布说已经结婚了。今年的2月,他们通过代孕的方式生下了一个儿子。有一些传闻说,这个小孩是经过了基因编辑,或者是通过了一些其他的方式去产生的,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实际的确认。因为代孕在美国是合法的,如果进行一些更复杂的生殖科技的应用,目前为止,美国的FDA好像还没有批准过类似的流程。
More
9 月 29
Luke FanYoutuber联盟, 网红的流量密码 AI内容, Algorithm Changes, Audience Engagement, Content Regulation, Content Visibility, Engagement Metrics, MCN机构, MCN转型,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TikTok Algorithm, Traffic Decline, Viewership Decline, YouTube Algorithm, YouTube收益, YouTube流量, YouTube算法, 个人博主, 内容创作者, 内容审查, 内容生态, 创作者经济, 原创内容, 同级PK, 大V流量下跌, 完播率, 平台规则, 广告拦截器, 弱化榜单, 抖音流量, 抖音算法, 推荐算法, 流量暴跌, 清朗行动, 直播电商, 社交媒体算法, 算法失范, 算法更新, 观看时长
YouTube跟抖音的博主都在抱怨流量暴跌。我们知道,抖音在配合清朗行动,难道YouTube也在配合清朗行动吗?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大量的YouTube博主、抖音博主,还有MCN机构,最近都在抱怨流量不见了,说我发了一个视频,很长时间都没有人看。我自己的YouTube视频的流量也在下降。YouTube 8月10号是一个坎儿,到8月10号以后流量下降的尤为明显。抖音是从4月份开始,流量就在发生变化,到9月份的变化尤为突出。很多的大型MCN机构、大的博主都发现,呃,流量断崖式的下滑。
很多工业化的MCN机构、电商反应尤为突出。什么叫工业化MCN机构?它有大量的小账号,然后对同样的内容进行快速的批量复制,有什么热点快速跟进,这种叫工业化的。你说我这儿伺候几个大V,这几个大V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内容的,他们影响的也有,但是没有这种工业化MCN机构影响的大。至于电商直播,那简直天就塌了一样。而且好几个特别大的大V,流量也在断崖式下跌。原来这些大V只要开直播或上线,你就发现大量的流量涌入,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而且一堆的超级账号都被限制关注,甚至是直接封禁了。
More
9 月 25
Luke FanAIGC AI, AIGC, AI产品策略, AI时代, AI流量获取, AI营销, ChatGPT, GPT-4o, MidJourney, 互联网思维, 产品创新, 产品发布会, 单点突破, 口碑传播, 多模态AI, 大模型应用, 开源模型, 流量密码, 流量迁移, 爆款产品打造, 用户增长, 用户增长策略, 用户感知, 自有流量, 锥子理论, 预期管理
AI时代如何获得流量与关注?跟原来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吗?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AI时代我们想去获得流量,到底是如何去获得的。
我们现在先不去讲如何做出一个好产品吧。如果你没有办法获得流量,或者说获得免费的流量的话,那你可能还需要花钱去买流量,或者说跟你固有的业务去捆绑、去绑定你的用户获得流量的话,那么你的AI产品本身就没有那么成功。
在AI时代想要去获得流量,想要去获得关注的话,你还是要在某一个细节上做出一个突破,或者做出一个有感知的革新出来。什么叫有感知的?我这个评分跑了多少,我比别人多出什么东西来,这个其实是没有感知的。只有是用户能够使用了,然后真的感觉好了,他才叫有感知。
More
9 月 23
Luke FanAIGC, 微软,还是老大 AI伦理, AI取代工作, AI应用, AI裁员, Meta裁员, Salesforce裁员, 亚马逊裁员, 人才管理, 企业文化, 劳动力缩减, 员工士气, 员工心理, 工作不安全感, 幸存者综合症, 微软裁员, 技术失业, 未来工作, 科技公司裁员, 程序正义, 组织信任, 组织变革, 绩效考核, 职场焦虑, 聚焦战略, 股市反应, 自动化, 裁员决策, 裁员影响, 谷歌裁员, 降本增效
AI导致的裁员席卷全球,企业裁员之后真的走向辉煌了吗?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之后,大家想到的是什么呢?其实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被裁员的人,或者等待被裁员的人。我们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去参加裁员决策:什么时候?要裁什么人?裁多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动接受裁员的那个人。像我现在已经被裁员了好几年了,在家里跟大家聊闲天呢。大家觉得,这个事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吗?
为什么会想起录这样的一条视频呢?在X上我今天看了一条帖子,说微软最近疯狂乱裁员,很多人都很焦虑,朋友圈里不少人都不幸被“分手”了。员工士气方面,据说已经低至谷底。连续的裁员让大家人心慌慌,很多人都害怕被AI取代。2024年《应用心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积极采用AI的科技公司中,士气平均下降了30%。微软这里的情况绝对是典型,最近的9,000人裁员新闻一出,大家都感觉到AI不是在提升效率,而是在直接抢饭碗。
我看了这样的一条推,我首先要去ChatGPT上去核实一下。现在不能看着什么事,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什么样的文章我就全信。所以上去核实了一下,首先呢,ChatGPT告诉我,在《应用心理学杂志》2024年研究“积极采用AI的科技公司士气平均下降30%”这篇文章是不存在的。很多研究都在做,也确实在论证工作不安全感、福祉和绩效的关系,但是呢,并没有明确的30%的这个量化指标出来。微软7月份呢,也确实是裁员了9000人,这个事呢是没有任何问题,被确认了。而且微软5月份还刚刚裁了6000人。
More
9 月 22
Luke FanTikTok风波 Oracle, TikTok M2版本, TikTok中美交易, TikTok交易解读, TikTok所有权结构, TikTok推荐算法, TikTok禁令, TikTok美国业务, 中美关系, 国家安全审查, 外国投资, 字节跳动, 政治化, 数据安全, 特朗普, 用户数据, 甲骨文, 知识产权, 社交媒体应用, 算法授权, 网络安全, 董事会控制, 过度解读
大家好,
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今天咱们来给大家讲一讲,TikTok交易的过度解读方式。
什么叫过度解读方式呢?就是根据我自己的行业经验,以及现在泄露出来的这些枝鳞片爪吧,跟大家去讲一讲后边有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因为现在其实真正泄露出来的消息是很少的,所以咱们只能过度解读。说“听床”这个事呢,有点太抬举自己了,所以咱们发明一个新词叫“过度解读”。
首先第一点,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间点,突然就说我们把TikTok这个事情搞定了。中美双方呢,在马德里谈判,对外公布的消息其实很少的,而且非常不一致。马德里会谈呢是9月14号、9月15号谈了两天。第一天呢,咱们还在研究什么“中国人比美国人晚到场早离场,有面子了”,然后谈了6个小时呢啥也没说。到十五号出来了以后呢,也没有发联合公告。谈得好都是联合公告,谈不好呢就各自公告,他最后是个各自公告。
More
9 月 22
Luke Fan英伟达,NVIDIA,黄教主,GPU AI Hype, AI PC, AI基础设施, AI泡沫, AI芯片, Codeweave, Cohere, CPU/GPU, Figure AI, Hugging Face, Intel, NVIDIA, NVIDIA投资Intel, NVlink, 主权AI, 云计算, 人工智能, 台积电, 增发股票, 数据中心, 特斯拉擎天柱, 科技股, 算力, 美股分析, 股票市场, 芯片代工, 黄仁勋
英伟达投资英特尔,这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咱们今天来分析一下。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首先,咱们来讲事实的部分和市场的反应。我最先呢,是发现英特尔暴涨,因为美股嘛,它是在晚上折腾的。我早上起来一看手机,当时爆出来,应该是最高峰涨了30%,实际上是涨了23%,就是跳起来有稍微往下掉一点点。
这个事情呢,是在2025年9月18号宣布的,说英伟达要投资50亿美金,认购英特尔增发的普通股。这个里头有两个字叫“增发”。一般投资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呢,叫做增发;第二种呢,叫买老股。买老股呢,就是我花了钱了,有人能够拿到这一笔钱。但是,如果是增发的话,这50亿美金就是一分不少的,会要进到英特尔的账户上去,能够拿到这笔钱的就是英特尔这个公司,没有任何一个老股东说“我可以卖掉一部分股份拿到这个钱”。所以注意“增发”这两个字,是这个交易的核心。
那么占股呢在4%左右,还需要监管的批准。因为这两家公司做什么操作的话,你万一涉及垄断什么也挺讨厌的,所以现在这个事情呢,只是刚宣布了,还等批复。英特尔直接涨了23%,英伟达直接上涨了3%点多,大概不到4%的样子。
More
9 月 21
Luke Fan新能源智能汽车, 雷军、小米 ADAS系统, L2级辅助驾驶, OTA升级, SU7召回, SU7标准版, 召回编号, 固件升级,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安全隐患, 小米SU7, 小米汽车, 新势力造车, 智能驾驶, 汽车召回, 电动汽车, 被动召回, 软件更新, 软件缺陷, 辅助驾驶, 远程升级, 铜陵事故, 雷军, 驾驶辅助系统
别急着骂,也别急着夸。
小米召回11万辆丐版SU7,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公告的内容是什么。2025年9月19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这个里边有两个很关键的字,叫“备案”。就是我现在想要去召回了,但是呢,不是说我自己想召回就可以召回的,先要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做一次备案。
这个公告里写的是,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887辆。这个一定是要到个位数的。召回的编号呢给了俩,一个是S2025M 0149I,另外一个呢是S2025M 0150I。召回的原因: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召回的方式呢是远程升级OTA。
这样的公告一出来了以后,大家就赶快出上来骂呀,或者也有人上来尬吹的。怎么说呢?因为小米原来一直是一个流量担当,但是后来呢,雷军自己也不太出来了,所以现在到底是应该骂还是应该夸呢,大家也搞不太准应该怎么弄了。反正你夸他,小米也不给你钱;但是你骂他呢,小米有可能告你。
More
9 月 18
Luke FanAIGC AI与贫富差距, AI使用技巧, AI决策, AI创业, AI商业机会, AI工作应用, AI思维模式, AI教育分层, AI生产力, AI生活助手, AI用户行为, AI社会影响, AI聊天机器人, AI赋能, Anthropic, ChatGPT, ChatGPT报告, OpenAI报告,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企业AI应用, 如何使用AI, 工作与生活平衡, 未来工作, 生成式AI
OpenAI和Anthropic都发布了用户行为报告,这里面到底告诉我们了什么秘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OpenAI跟Anthropic都发布了用户行为调研报告,最新的应该是OpenAI的,是9月15号发布的,Anthropic要稍微早那么一两天。我们为什么要去看这些报告呢?这里头会有很多很多的秘密。
原来我们去研究过百度搜索关键词报告。大家知道百度里边搜索什么词最多吗?这个可能一般人想不到,百度里边搜索排名第一的词是“百度”,中文两个字“百度”。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百度购买了大量的搜索入口,或者是叫地址栏入口,你在地址栏里直接输入这个信息,就直接去搜索了。很多人呢,说“我要去百度”,就到地址栏里打“百度”中文两个字,然后一个回车,你就进去搜索了“百度”,等于在百度里边搜索了“百度”两个字,再去搜索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是不是听着非常奇葩?这个反而也告诉我们,得屌丝者得天下。这么去使用百度的人,他们的文化程度和使用习惯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心里要有一个数。以前每一个产品经理上来说“我要去做一个给聪明人用的产品”的时候,我们就都会给他讲这个故事,就是这么神奇。
More
9 月 17
Luke FanAIGC AI Agent, AI代码生成, AI工具, AI编程, Claude Code, codebase, Codex, coding agent, GitHub, GPT-5, GPT-5-Codex, independent execution, OpenAI, OpenAI Plus, pull requests, software development, trustworthy AI, 人工智能, 代码审查, 可靠执行, 大模型应用, 屎山代码, 开发者, 开源项目管理, 技术平权, 普通人编程, 程序员, 软件工程
GPT-5-Codex的发布,普通人通往技术平权之路的又一个里程碑。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
记得上次在天津做线下活动的时候呢,有一位程序员问我说:“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AI大潮呢?因为现在很多程序员被AI淘汰失业嘛。”我想了一下告诉他说:“你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在AI大潮面前,我们不是普通人,我们是程序员。那些不会写程序的人,才是普通人呐。”
所以,咱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那些不会写程序的普通人,在GPT-5-Codex的帮助下,怎么能够像我们这些会写程序的人一样,去遨游于代码的海洋之中,知道代码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设计,哪里做错了。这个是真正给了他们一个能用的工具。
OpenAI呢,趁着Anthropic屏蔽了程序员的主体族群(也就是咱们中国人的时候),适时地召开了发布会,发布了GPT-5-Codex。大家要注意,它这个名字起得稍微有些混淆。GPT-5呢,是一个大模型;Codex呢,是OpenAI发布的一个编程的agent;GPT-5-Codex呢,是一个在GPT-5的基础上,专门训练的一个用于Codex这个编程AI agent的一个专有模型。它稍微有点绕,就是GPT-5-Codex是一个模型,不是一个简单的agent。
More
Older Entries Newer E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