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Luke FanAIGC, Musk传奇 20万H100显卡, 256K上下文, AI大模型, AI安全中心, AI融资, AI进程改变, API调用, Claude, DeepSeek, Elon Musk, Gemini, Grok Heavy, Grok2, GROK3, GROK4, LLaMA, OpenAI, Oracle云, Scale AI, XAI, 三体小说, 中美AI差距, 人类终极测试, 企业私有部署, 众包题库, 动态任务池, 华为盘古, 南京大屠杀, 南非白人种族屠杀, 多智能体合作, 多模态AI, 川建国, 工具支持, 市场占有率, 开源承诺, 强化学习, 意识形态投毒, 技术爆炸, 推理能力, 日本烟花事件, 昇腾芯片, 模型蒸馏, 模型迭代, 理工男模型, 电力消耗, 科研提速, 算力竞争, 编程工具, 视频生成, 越狱提示词, 过拟合预防, 预训练模型, 马斯克发布会, 黄仁勋访华, 黄色小说生成, 黑暗森林法则, 黑色幽默
史上最聪明的AI大模型GROK4诞生了。马斯克亲自坐镇开发布会。视频发布会呢,并不是特别的顺畅。第一个呢,是他晚了一个小时,也没说为什么。反正马斯克的直播经常会晚。然后呢,太多的东西需要集中发布,上下衔接的呢比较仓促一点。
最早期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发布会也是这样的,两三个小时七差咔嚓发一大堆东西。后来OpenAI这些公司习惯了在网上开直播以后呢,就慢慢把这风格改了。改成什么呢?就是每次发一个功能,发个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完事了。然后呢,不停的发,每个月发每个月发。Xai呢,现在还没有彻底学会这件事情,还是一股脑给大家扔了一大堆东西出来。
我们以前在面对创业者的时候,每次都会苦口婆心的去做一种劝告。大家可能不知道会劝什么。作为投资人来说,我们每次看到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会上去劝一件事,叫不要憋大招。你一次要惦记着做一个大的东西,就很容易失败。你应该是做一些小的东西,一点一点放出来。OXAI现在还是憋了一个大招。当然了,XAI后面呢,也会每个月发布一个新的工具出来,它也慢慢的向这样的一个方向去前进。
More
7 月 11
Luke FanAIGC AI Agent, AI内卷, AI创业公司, AI应用落地, AI监管政策, Anthropic, Benchmark投资, ChatGPT, Claude, Figure AI, HEYGEN, Kimi, Manus, Manus跑路, OpenAI, Token消耗, 中国AI产业, 中美科技战, 产品体验, 人工智能, 付费转化率, 免费模式, 创业故事, 周鸿祎, 商业模式探讨, 团队裁员, 地缘政治, 大厂竞争, 大语言模型 (LLM), 字节跳动Coze, 技术壁垒, 收费策略, 新加坡总部, 智谱AI, 泛AI Agent, 用户增长, 百度, 科技公司出海, 科技新闻, 科技评论, 稚晖君, 算力, 美元资本, 美国投资限制, 老范讲故事, 融资, 行业观察, 资本运作, 通义千问, 马斯克
曾经一码难求的Manus宣布跑路新加坡了。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的YouTube频道。中国AI产业在7月9号呢,应该经历了资本侵袭之日。为什么这么讲?第一个,稚晖君创建的智源科技跑去买壳上市去了,机器人还没造出来呢,先去收购了一个上市公司60%多的股份。这个要干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
另外一个就是Manus,算是在Deepseek之后,又炒起了中国AI热潮的一个品牌。他们当时是做泛AI agent,就是说可以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AI agent,突然宣布在国内裁员,直接关闭,然后搬迁到新加坡。事情没做多少,这个资本的吃相有点太难看了。
Manus到底怎么个跑法呢?原来团队也不大,120人的团队,留下三四十个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剩下的原地解散了。给2N或者是n加3,估计有些人来的时间实在是太短给n加3,来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可以给2N。反正手里有钱嘛,刚拿了7,500万美金的融资,也不在乎这一点,直接遣散了就完事了。
More
11 月 20
范, 路AIGC AI助手, Anthropic, ChatGPT更新, Claude, Gemini, Github Copilot, IDE集成, ITerm2, MacOS手动更新, Microsoft, OpenAI, SSH连接, VSCode插件, Windows, 二极管式标题, 云服务器, 交互设计,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代码开发, 代码编辑器, 代码解析, 信息安全策略, 全能助理, 功能对比, 协作平台, 合作生态, 在线支持平台, 在线沟通, 增强现实功能, 大数据分析, 大模型公司, 安全性, 工作空间, 工具组合, 应用程序管理, 应用管理, 开发效率提升, 手动拷贝粘贴, 技术创新, 技术实验迭代, 技术支持服务, 技术文档, 技术障碍, 授权及权限, 插件安装, 操作系统厂商, 数字工作空间, 文本编辑器, 文本高亮, 新兴技术趋势, 未来智慧助手, 桌面应用, 模型对比, 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 程序设计, 系统兼容性需求, 系统更新流程, 系统集成, 纯视觉方案, 终端工具, 终端操作, 综合编程解决方案, 编程工具结合, 编程流程优化, 编程环境, 编程能力提升, 自动驾驶, 苹果Xcode, 视觉识别, 解决方案选择, 车路协同, 远程代码, 远程操作限制, 集成开发环境分析
ChatGPT的桌面应用更新了,直接可以跟应用结合了。这又是什么新方向吗?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一讲11月15号ChatGPT桌面版的一个更新。大家注意,这次更新的不是网站,而是桌面端,就是你要有Windows或者是MacOS才可以使用的这个版本。
在这个里面,MacOS永远是走在Windows前面的,因为MacOS的操作系统其实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为什么呢?因为MacOS的硬件简单,它没有那么多兼容性问题,所以它整个的操作系统,或者说整个的操作系统环境也相对来说要更单一一点点。Windows呢,现在也在跟上,但是Windows的所有功能对于ChatGPT的桌面版来说,都要稍微滞后一些。
现在的Windows上呢,已经有APP了,而且可以上传文件,可以拍照,可以截屏,可以做高级语音,这些都可以干了。MacOS是这些功能早都有了。这一次增加的是什么?这一次增加的叫跟应用相结合。那么跟什么样的应用相结合呢?不是所有应用都可以的哦,主要是跟编程工具一起干活。
More
4 月 23
Luke FanAIGC, OpenSource 70 billion parameters, 70B模型, AI Security, AI多语言处理, AI安全性, AI技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idu, ChatGPT, Claude, Facebook, GPT3.5, GPT4, Instagram, Li Yanhong, LLama2, LLama3, Meta, Multilingual AI, OpenAI, Tech Innovation,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WhatsApp, 业界影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开源AI, 扎克伯格, 技术突破, 技术讨论, 文心一言, 李彦宏, 百度, 科技创新, 通义千问
大家好,欢迎收听老范讲故事YouTube频道。今天咱们来讲第一个故事。
Llama3发布了,李彦宏是不是被打脸了呢?Llama3突然发布,又是一个遥遥领先。它呢,发布了8B和70B的两个版本。8B就是80亿参数,70B呢就是700亿参数。8B的,我其实已经试过了,就在本地已经装上了。这个某些方面,接近了原来,或者超过了原来的Llama2的70B。包括一些咱们在本地跑的这种30多B的,这种就是300多亿参数的模型,它已经都超过了。而且速度还飞快。
啊,70B呢,据说已经超越了cloud 3的中量级模型。Note 3是有三个模型的:一个是特别微小的,就是可以在手机上跑;一个是中等量级的,是可以在PC本地跑的;然后还有一个是那种特别大的,特别大的,是可以对标GPT4的。70B的基本上已经超过这个中等量级了,也超越了GMINI 1.5 Pro。现在大家想去试GMINI 1.5 Pro的,可以到AI studio.google.com上去试,那个是可以免费用的。也超越了现在70B发布出来的版本。普遍他们自己讲的是超越了GPT3.5,但是呢,还达不到GPT4。这在所有测试数据上都是这样。我相信梅塔应该不会像咱们似的,专门做一些调优以后去跑分,不像咱们这么无聊。
More